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臣世家-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方平,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大宋朝应天府南京人。大宋朝四京之一的南京应天府并不是后世的南京,而是河|南商丘,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就是应天府,后周的时候叫做宋州,这也是大宋国号的来源。

    从其家乡的地理位置上来讲,张方平就不属于保守派大臣传统的领地。从表面上看,张方平这个人既不属于保守派,也不属于变法派,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个也坚决反对变法的大臣居然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就和司马光的关系不好。

    当初,宋神宗刚刚即位的时候,就胜任礼部尚书张方平为参知政事,时任御史中丞的司马光就持反对意见。而司马光历任之后,曾公亮建议弃用王安石,张方平居然也认为不行。

    这就是张方平本人和两派大佬之间的纠葛。只是,由于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本人也不喜欢这个直言的老家伙,所以,宋神宗就让张方平致仕在家,他老人家也已经七十六岁高龄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处理政务。可是,除了他,宋神宗也实在是想不到其他更加合适的人选了。

    真要把章敦派到河北去,非得炸锅不可。

    于是,宋神宗便拟旨下诏,任命张方平为大名府通判,专门署理严查宋辽边境走私事宜。别看通判这个官职不大,可是,在地方,有时候比正印官还管事。

    之后的几天里,宋神宗想要把王珪牵扯到这件事里,可这个油滑的老家伙,居然一直在装病,不知怎么搞得一直请假在家。这倒是随了蔡确的心意了,正好方便他安排好人事。

    新科进士被授予官职也临时冻结,他们这些新贵、以及变法派和保守派大臣们推举的人选,都汇集到了蔡确的桌案前。蔡确是一个也没有黜退,只是,这些人派往个府州县的任临时监察御史,目的地大部分可就由他一个人决定了,而他也买了个面子给章敦和蔡京。

    毕竟,他们一个也是副相,一个是现管的开封府尹。

    新科进士中,有一个人是例外,那就是状元黄裳,这个人居然也是八闽人。为了保护好他,不让这位新科的状元卷入到这次政治漩涡当中去,宋神宗亲自召见他,并且亲自任命他为金溪县的县令。

    为此,宋神宗还特意交代黄裳,让他顺便在职责之内照顾一下方仲永。对于这一点,黄裳本人也是欣然答应,方仲永的名声虽然被王安石搞臭了,可是,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过气神童,还是让人感到可惜的。

    由于王珪不理政事,蔡确也就同意了这任命。

    准许蔡道用延安郡王赵佣的名义,在运河沿岸收购粮食的诏书也被加急送到了他手中。不过,这一次,狄安是在诏书发出去之后几天,才又从汴梁城出发的。耽误的这几天,宋神宗一直在反复询问他,保护蔡道时沿途的所见所闻,并且详细的记录了下来。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狄安把钱分给了属下的禁军这件事是事实,所以,宋神宗考虑到京师的安全问题,以及张方平处理宋辽边境走私的难度非常大,就把之前那一队保护蔡道的禁军,随动张方平一起到大名府赴任。即便以后,张方平完成任务,这些人再也回不到京师了。

    因此,这一次,狄安再次出发的时候,又重新领了另外两队禁军一起朝着运河进发。其中一队禁军是为了接替保护蔡道的,而另外一队禁军则是押送蔡道从倭国搜刮的那些珍贵的财宝和书籍,以及蔡道的随从人员先一步进京,毕竟,那二十个蔡道收养的男孩子,年龄实在是太小,并不是适合再继续跟着蔡道一起奔波。

    这个时代,海上行船的速度比陆地的再快,也是需要时间的。

    蔡道想要收购粮食,可是,此刻他的手里面并没有足够的铜钱。而国库中的铜钱,则随同那些临时任命的监察御史一起被分配到各地去了。所以,狄安连同新一队禁军还押送着蔡道向宋神宗内库暂借的五十万贯现钱。

    这是蔡道在拜托狄安进京送信的时候,让他给宋神宗提出的请求。他手中是有不少铜钱,可是这个时间差的问题,也只有大宋的官家本人才能够解决。

    这次,宋神宗之所以这么爽快的答应下来。

    一方面是因为蔡道做的事情既可以为自己的儿子赵佣获取大量的民望,也可以从本质上缓解百姓因为谷贱伤农而遭受的苦楚,说到底,蔡道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他们赵家的这个天下在做事;

    另外一方面,就是蔡道从倭国掠取的宝物和书籍本身的价值又何止五十万贯。如果不是考虑到蔡道年纪小,宋神宗就是把自己内库之中所有的现钱都交给蔡道,又有何妨?

    五十万贯铜钱,看上去是一笔庞大的财富,光是狄安这两队禁军押送的牛车就有十几辆。沿途不是没有土匪或者马贼想要打这些大车的主意,可是,一看到狄安和这两队盔明甲亮的禁军,这些个无胆匪类立刻就偃旗息鼓了。

    其他地方,那些临时任命的监察御史依托常平仓收购粮食的行动是否顺利,蔡道并不清楚,也无法掌控,他只能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也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他不知道的是,为了吸取王安石以往实施新政时用人不当的问题,蔡确和章敦、蔡京经过商议之后,在每一个派下去的监察御史身边都派有细作,他们自己的人,一旦哪一个行差踏错,或者被保守派或者地方官员、豪绅收买的话,立刻就会被他们拿下。

    而保守派的人选,他们则选择按兵不动,让细作一直呆在他们的身边,详细记录这些人和地方上勾结的过程,想办法拿到他们收取贿赂的证据。

    其实,宋神宗也不是完全就放心保守派和变法派推举的这些人,他让石得一派出皇城司的人,在暗中监视所有的监察御史,这里面自然也包括蔡道本人。

    从狄安接到信进京,到他领着两队禁军和蔡道汇合,前前后后总共用去了半个月的时间,如果没有运送这些铜钱,时间肯定会更短。

    蔡道选择汇合的地点就是水泊梁山。

    这个时候,大宋国全国各地的土匪和山贼是有不少,可也没有后世宋徽宗那个时代那么多,而水泊梁山这块沃土在悄然之间就成了一块无主之地。上面是有一些百姓在上面耕种,可他们全部都是以往逃荒过来的流民,根本就没有户籍,就更别说这一大块土地的田册了。

    这期间,蔡道就已经把皇储派使者收购运河周边高价粮食的消息散播了出去。

    得到消息之后,四周围的百姓、地主如同鲨鱼嗅到血腥味似得,不管有没有牲口,纷纷拉着自己的大车,得到消息之后,连夜就赶到了水泊梁山的岸旁。

    蔡道之所以把地点选在这个地方,一是为了安全着想,他如今手里面还带着那些珍贵的财宝和书籍,手下的禁军太少,既要收购粮食,还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第176 收粮进行时1() 
蔡道之所以把地点选在这个地方,一是为了安全着想,他如今手里面还带着那些珍贵的财宝和书籍,手下的禁军太少,既要收购粮食,还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水泊梁山就成了必选之地,而且,铁柱和狗子还正跟在他的身边,有他们二人在,别说是其他水匪了,就是浪里白条生在这个时代,也讨不了好去。他们二人虽然比不上海遨游水性好,可在大海里潜水的人,根本不惧怕这些水匪。

    二是为了能在狄安赶到之前,收下足够的粮食。

    狄安赶到之前,蔡道手中可是没有一文钱可以用来收购粮食,如何取信于民,这就是个大问题。如果这里是八闽,蔡道根本就不用担心这件事,光凭借‘运财童子’这个名头就足够取信于民了。可是,艮岳的试验田才刚刚收获,结果还没有散播开来,中原大地的老百姓,又有谁认得他啊!

    所以,当无数的百姓手拉肩扛兴冲冲地赶到水泊梁山的时候,得到的消息让他们绝望了。那个小公子,手里面居然没有一个铜板。

    蔡道倒是想打白条,来暂时收取百姓手中的粮食,可这不是新中国。大宋地方政府的信用都没有那么高,更何况,蔡道只是个六岁的孩子。如果不是他身边有禁军在守护的话,说不定就会被这些愤怒的百姓给生吞活剥了。

    为了防止走漏风声,蔡道把这些到来的百姓暂时留在了水泊梁山,不管他们是不是愿意。

    这其中自然有人想要闹事,有些地主派来试水的家丁在其中煽风点火,想要抛下自己带来的粮食,趁乱离开这里。可是,有禁军看着,有水泊梁山的水挡着,狗子和铁柱又带着人随时在水里面防备着。蔡道根本就没有给这些人留下丝毫逃跑的空间。

    这也是蔡道选择水泊梁山没有想到的第三个好处。

    拿不出一个铜板,蔡道不好逼迫这些人。百姓们看到这些禁军除了限制他们的自由之外,并没有任何其他多余的举动,更没有显露出想要没收他们粮食的举动,这才暂时安心留了下来。

    不过,蔡道也没有让这些人闲着,他发动这些人在水泊梁山上砍伐树木,修建临时的居所。

    接下来,人是越聚越多。到了第三天,水泊梁山里已经聚集了超过五千前来卖粮食的百姓,当然,其中肯定搀杂着豪绅或者世家大族家里派来探听虚实的细作,甚至这里面可能还有周边土匪山贼的人。对此,蔡道也只能采取分割驻扎的办法,暂时稳住大家。

    古语有云,事不过三。

    蔡道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知道此刻这些普通的农夫已经被压抑快要到了极点,如果过了今天,还要这么把百姓们硬留在这里,过不了今天肯定就非得闹成大祸不可。

    于是,一大早,他就派手下的禁军,让他们通知到每一个人,今日午饭过后,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并且,午饭后,大家伙都可以离开。

    听了这话,大部分人终于是松了一口气,但有少数人则看出了其中的危机。

    这些禁军打着皇储延安郡王赵佣副手的旗号,用高于市价超过两倍的价格把他们‘骗’到这个地方。可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看到有大量的铜钱被运到这里。无缘无故把他们关了两天之后,这个时候,现在把他们再放回去,外界粮食的价格肯定会继续大跌。

    难道这些人没有任何交代,就这么打算糊弄过去。于是,趁着白日到午饭这段间隙,不少人开始串联,企图在中午闹事。想要仗着人多势众来逼迫这些人赔偿他们的损失。

    更为离谱的是,居然还有人传闻说是,禁军们打算午饭的时候,给所有人吃上一顿丰盛的饭,其实这根本就是断头饭。禁军的这些人想要把他们全都给坑杀了。

    其间,有禁军向蔡道禀报了这件事,可他听闻之后,并没有派手下的禁军去弹压百姓们的这些举动。

    中午的时候,蔡道还真得准备给大家伙准备上一顿丰盛的午餐,可是,既然现在传出了这样的谣言,他也只好暂时作罢。不过,也好,倒是省了他一大笔买肉的钱。

    对于大多数善良的百姓来说,想要赔偿损失,自然是合理合法,蔡道本来也打算这么做。可是,真有人打算趁着这个时间煽风点火,想要混水摸鱼的话,他也不会手软的。

    夷洲岛放弃那些海盗遗属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蔡道杀伐决断的性格。

    只有三个时辰的间隔,却让等了两天的百姓们度日如年。

    好不容易熬到了午饭的时辰,蔡道、禁军们、以及那些善良的百姓们全都聚集到了一起。

    在开饭前,蔡道站在众人面前的那个用来分发饭食的长条桌案前,开始了自己的讲话。

    “众位父老乡亲们,我再次重申一遍,我叫蔡道。别看贫道年纪小,可是大宋官家大叔亲自任命的御武副尉,是皇储延安郡王的手下。这次让人传言到乡间,说是用高价收购百姓手中的粮食,这当然也是真得。你们中间有没有识字的,可以看一看,我手中的这道圣旨。”

    说完了这句话,蔡道把宋神宗派人加急传递给他的圣旨拿了出来。此刻,他希望,有了这道圣旨之后,能留下其中一部分人,那就好了。

    幸好,这里面有那么几个在家没有只顾着读圣贤书,而忘了自己根本的读书人。

    他们凑到蔡道的跟前,蔡道也没有拒绝,大方地把圣旨摆到桌案上,供这些人观看。

    几个人看完之后,他们推举了一个长相忠厚的中年读书人向大家伙传递看到的结果,只听他说道:“老乡们,这道所谓的圣旨的内容,的确是任命这位小道长为运河两岸的总收粮官。可是,我们几个也就是普通的读书人罢了,根本就没有见过圣旨长什么样,所以,也不敢打包票,他就是真得钦差。”

    有些不认识这些读书人的百姓先开始都以为他们是蔡道找来的托,知道这个中年读书人的最后一句话,这才相信他所说的话,不过,这并没有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

    蔡道自然明白,说来说去,这些人还是看自己年纪小,穿得又是道袍,所以,他即便手中有了圣旨,那也是信誉度极低啊!

    蔡道听完之后,并没有生气,让这些书呆子退了下去,他自己小心地折好圣旨,放入怀中,才接着说道:“贫道这次刚从外地回来,事起仓促,所以,手中并没有多少铜钱。贫道是八闽人,人送外号‘运财童子’。如果这里是八闽,不管有没有铜钱,那里的百姓一听是我,不管有没有铜钱,一定会先把粮食给我。”

    “贫道这个人,年纪虽然小,但却是个说话算话的人。”

    “好了,不说废话了。贫道接下来,要说三点。希望父老乡亲们不要打断我的话。”

    “第一、如果害怕被贫道毒死或者不想继续卖粮食的人,你们现在就可以走了,粮食也可以原封不动的带走。说实话,贫道本来还真得打算给你们准备一顿丰盛的午饭,来款待你们。可是,听说有谣传说贫道要下毒,所以,你们说一说,贫道怎么还敢给你们准备呢?”

    这话一说完,底下就立刻炸开了锅。其中那些豪绅、世家、盗匪和山贼派来的细作都已经蒙生退意了。对他们来说,一两车粮食并不算太值钱,就算丢在这里也没什么。更别说此刻,蔡道居然做出了承诺,让他们把粮食带走,这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第177 收粮进行时2() 
这话一说完,底下就立刻炸开了锅。其中那些豪绅、世家、盗匪和山贼派来的细作都已经蒙生退意了。对他们来说,一两车粮食并不算太值钱,就算丢在这里也没什么。更别说此刻,蔡道居然做出了承诺,让他们把粮食带走,这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可大部分的百姓却被蔡道的话说蒙了,他们都是穷人,大多数都备不齐运送粮食的牛车,只能肩挑、背抗的把粮食运送到水泊梁山。可是,蔡道如今放人走,他们大老远费劲力气跑到这里又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传闻中超高的粮食收购价格。

    如果就这么灰溜溜的又把粮食抗回家里去,这几天的功夫算是白瞎忙活了。如今外面的粮食价格想必已经跌到了最谷底,今年明明是个丰收之年,可这个年又该怎么熬下去呢?

    就在众人疑惑、懊恼、憎恨的时候,蔡道有说话了:“父老乡亲们,贫道也想兑现之前高价收购粮食的承诺。我说过,官家答应给我运送的五十万贯铜钱到这里,只是从汴梁城到这里需要时间,可是,你们既没有耐心等下去,我这个黄口小儿的话,你们又不相信。贫道这不是也没有办法吗?你们说应该怎么办?”

    话刚说完,刚刚还嘈杂的人群一下子变得寂寥无声。蔡道这话说得的确在理,他说的话,大家都不信任,那么双方根本就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了。

    “小道长,我们是不是可以现在就走了。”那些刚才就想要离开的,他们知道现在再继续谈下去,根本就没有什么记过,所以,看到如今这是个好机会,便纷纷问道。

    “可以!”说完这两个字,蔡道就让副将安排人监督这些人离开水泊梁山。

    看到一小部分人离开,剩下的百姓们都急了,又开始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

    可是,这些老百姓如果不是被超低的粮价逼得没有办法,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乡里。更别说跨府过州,来到水泊梁山了。

    最后,这些没有什么见识的普通老百姓,还是把刚才那位长相忠厚的读书人被众人推举了出来。

    在他们不大的认识当中,读书人总是他们当中最聪明的一群人。

    “这位小大人,你又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件事呢?”这位一开口就漏了怯了,大家伙让你拿主意,刚才还商量的好好地几个问题,怎么他一开口就变成了询问了。

    “不知这位大叔贵姓啊?”能在这么短短的时间里得到几千人的的信任,这真还是一种本事,这个人面相忠厚,说话耿直,而且刚才的那个问句又显示出他有那么一点点圆滑,这么矛盾的性格集合在一个人身上,让蔡道对这个人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这位中年书生虽然心中有气,被众人推举出来,去丝毫不见慌张,听蔡道询问,便大大方方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鄙人姓宋,名大诚,郓城县人士。”

    “宋先生,你……”蔡道差一点就想要问一问这位大叔是不是有个儿子名唤宋江了,不过,好在他忍住了,接着说道:“其实你问也是白问。你们不信任我,这之后,根本就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贫道出得主意即便再好,你们不信任我,那又怎么办?不是吗?”

    “这……”这位宋大诚被蔡道一句话问的是哑口无言。

    “其实,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彼此信任的问题。”蔡道又大声将方才的话说了一遍,说道:“父老乡亲们,不管你们是如何看待贫道的,我都要告诉你们贫道给出的条件

    第一、愿意继续留下等官家将铜钱运过来的,每斗粮食的收购价格,提高到20文,而且我自己出每天5文钱,雇佣留下来的人在这里垦荒,一天三顿管饭;

    第二、不愿意留下来的人,也可以将粮食留下来,每斗粮食的收购价格,维持到15文,贫道现在就可以打一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