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臣世家-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于那些武将世家,其实皇族中的子弟对于这件事反而更加迫切。

    武将世家的子弟,如果真得有才能的话,总是有机会领兵打仗、坐镇一方的。

    可这些皇族子弟们可就惨了。

    赵姓皇族基本上都被圈在了汴梁城中,虽然没有被限制人身自由,但是想要离开汴梁城,四处云游,那就得征得官家的允许才行。而且,皇族们手中的土地基本上聚集在京畿地区,以及周边一些地区,范围并不广阔,其他收入来源,也就是官家每年的赏赐和商铺的收入。

    如今,蔡道既让宗正和皇族的代表们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又让他们这些人终于有了一次彻底挣脱自己身上,以及整个家族身上重重枷锁的机会。

第442 点燃的火焰() 
如今,蔡道已经让宗正、以及皇族的代表们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又让他们这些人终于有了一次彻底挣脱个人身上,以及整个家族身上的重重枷锁的机会。

    蔡道刚才在武将世家们商谈的时候,这些人已经得知了楼下的消息,宗正和那些皇族的代表们甚至没有让蔡道和他们的子侄们见面,便直接在四楼就和蔡道直接商议起来。

    对方表面上表现得比较矜持,可蔡道却从他们急迫的眼神当中,看到了希望的火焰,他知道,这一次,汴梁城中大部分皇族心中的火焰已经彻底被他点燃了。

    因为蔡道,而被点燃火焰的,不仅仅是狄咏、宗正、武将世家的各位家主,以及皇族们的重要代表,还有汴梁城中的文官世家们,他们的心中也被燃起了熊熊的大火。

    火势可比武将世家和皇族心中的火势大多了,不过,文臣世家心中燃起的火焰,并不是什么希望之火,而是愤怒之火。

    直接点燃这堆火的人就是吕嘉问。

    这个被吕家和外人称为家贼的聪明人,却终于敌不过家族和亲情的束缚,将蔡道交代给他的条件告诉的了自己的父亲。

    吕嘉问祖父是许国公吕夷简的长子吕公绰,其声名比不上自己的二弟和三弟,而他的儿子也都是无名之辈,自然不是什么明白人。

    于是,吕嘉问的父亲立即派人将这件事告知了其他几个家人。消息就这样,在一天之内,传到了京中各个文官世家家主的耳中。

    这个惊人的消息正在以几何级数的速度,从汴梁城朝着周边各路州府县传播。这个时候,宫中的向太后自然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要知道,向太后可不比仁宗曹皇后和英宗高皇后,她们两个都是开国武将的后人,而她却是真宗朝丞相向敏中的曾孙女,根正苗红的文官世家后人。

    可是,向太后这一次却犯了愁,之前,有太皇太后高滔滔挡在前面,向太后自然是事事附合。可她也知道,这八年里,将小皇帝压制得太厉害了。

    吕大防他们三个待罪,章惇、蔡氏兄弟等人还京,向太后在汴梁城里的奥援出于最为虚弱的时候。况且,赵煦罢免吕大防他们相位的理由也完全挑不出毛病来。

    连续几个月的大雨,造成了黄河和淮河大范围的洪涝灾害,总要有人背锅吧!如果之前,章惇一回京就接任丞相的话,别人还能将他牵扯进来。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章惇、蔡氏兄弟先后都被那个罗锅子用计调出了京城。

    想到这里,向太后猛然惊醒,赵煦亲政以来的种种行为,肯定是冲着恢复先帝的新法而去的。不过,在她的眼里,这些行动都是有迹可循的。可是,自从那个罗锅子入京之后,官家的行为突然就变得天马行空、让人不可捉摸起来。

    难道,这一切,都是那个罗锅子的主意吗?

    可是,心高气傲的小皇帝又怎么会听这个他一向都不是太喜欢的人的主意呢?

    就在向太后召集手下思考对策、汴梁城中的文臣世家准备齐心协力抗争到底,抱团取暖的时候,一个更加惊人的消息从宫中迅速传遍了整个汴梁城。

    之前,赵煦准备收回吕家田产的消息,之所以传播的那么快,是个文臣世家们推波助澜的结果。可这一次,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在背后助力,赵煦正式下诏,即日起,正式改年号,定为绍圣,并且,废除元佑三年和元佑六年科举考试的结果。

    明年,科举考试公布结果的时候,会补足这两次科举考试的名额的。

    赵煦这么做,是准备和保守派彻彻底底地决裂啊!

    正像蔡道所预料的那样,文人学子当中,有人为此而愤怒,准备联合起来,一起到皇宫门前,一起去叩宫门,劝谏官家收回成命。

    却有更多的学子,为此而欢呼雀跃。

    废除了两届的进士,那些上榜的学子们的确是很可惜,白白的做了两党相争的池鱼了。

    可从另外一个角度想,官家已经在诏书中允诺,在明年放榜的时候,补足被废除两榜的缺额,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人能够在明年考中进士了。

    况且,这一次变法派卷土重来,即便不会立即恢复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可科举考试的内容,也肯定会向策论,也即变法的内容倾斜。

    这可就对很多当初拥护变法的学子们相当的有利。

    接下来的事情,就更加震撼人心了。

    在禁宫的门前,赵煦亲自主持仪式,率领韩缜、章惇、蔡氏兄弟、曾氏兄弟一起祭拜元丰十烈士和那个被气死在当场的太学学正。

    而赵煦更是亲自为那个激愤之下,在元丰六年一头碰死在禁宫门上的太学学子——刘白,上了三炷香。

    刘白,一个鲜活而年轻的生命早早逝去,人生就此留白,他死了,却留下了寡母与几个年幼的弟弟和妹妹,这八年来,有很多人出钱出人想要赞助这个突遭苦难的家庭。

    可是,这位坚强的母亲却一概拒绝了。

    如今,赵煦亲自将这位母亲,以及刘白的弟弟妹妹请到了这里。他就是要全汴梁城的百姓都看一看,文彦博和吕公著当初都做了些什么。

    王安石当政时期,颁布的新法,便民惠民也好,害民也好,就是把反对变法的官员贬斥到地方也好,可他从来没有迫害过一个书生。

    可文彦博和吕公著刚刚当上了丞相,屁股底下的位置都还没有坐热,就害死了一个太学的学正,十名热血的太学学子。而这个刘白更是冤枉,因为,他既不是保守派的拥趸,也不是变法派的拥趸,牵扯到其中,还丢掉了性命,仅仅是因为,他出于好心,将消息传递给了苏轼,却害得苏轼还未入宫陛见,便被调任到了杭州。

    名为调任,实为贬斥。

    文彦博和吕公著刚一上任,还未把蔡确和章墩赶出朝廷,就先拿中间派的苏轼开刀,间接逼死了刘白。无疑,大大降低了他们二人在汴梁城百姓心中、在天下学子心中的威信。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中间派的学子们都没有在他们二人在任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

    这一世也就没有了诸正盈朝的盛景。

    司马光早早就被气得不能下床理事,文彦博和吕公著威信大失,郑侠在河东路一路昏招不断,更是把他们二人的脸面丢尽了。

    几场盛大的祭奠仪式,勾起了百姓对八年前壮烈牺牲的烈士的思念。

    也直接就让那些准备串联起来去叩宫门,以死进谏赵煦的学子们偃旗息鼓了。

    里面有热血的,可大部分人都是聪明人,他们知道,如果这个时候去叩宫门的话,根本就不用皇家、官府和军队出手,他们可能还没有到禁宫的门前,就会被愤怒的百姓们打成零碎。

    这个主意,并不是蔡道给他出得,也不是章惇、或者杨畏出得。

    而是完完全全出自赵煦的原创。

    元丰六年,赵煦在深宫之中得知此事之后,就暗下决心,要好好地报答一下这十位牺牲的烈士。

    而蔡道之前进献的那个架空丞相,和文彦博说过那句‘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深深地刺激了赵煦,也给了他这个灵感。

    对于赵宋皇朝来说,究竟是士大夫重要,还是百姓重要,就让事实来告诉赵煦真像。

    结果,在百姓们的面前,杀武将如同屠鸡杀狗一样容易的文官们这一次都选择了沉默。

    第二天,宫中又降下一道圣旨,查吕嘉问泄漏禁中语,罪在不赦,念其为许国公后人,特免一死,永贬熙和路。

    遇赦不赦!

    漏禁中语,当然是一个罪名很大的罪。可问题是,那个消息本身就是赵煦让吕嘉问传递给吕家的。

    不过,也不是说不通。赵煦的确是让吕嘉问将消息传递给吕家,让整个吕家自己做出抉择。可吕家居然将消息散播了出去,赵煦降罪给吕嘉问也说得过去。

    于是,一时的错念,让吕家彻底失去了翻身的机会。当前,吕家唯一一有机会入朝掌权的吕嘉问刚刚回京,就被一撸到底,彻底失去了官身。

    当然,赵煦并不会用强硬的手段逼迫吕家主动放弃手中的土地。蔡道已经向他保证,用不了三年的时间,他就整个吕家彻底破产。

第443 吕惠卿前来拜访() 
当然,赵煦并不会用非常强硬的手段去逼迫吕家,让他们主动放弃手中的土地。

    蔡道已经向他保证,用不了三年的时间,他就整个吕家彻底破产。

    回到临时的家保育院没有过多久,护院的人就进来禀报道:“公子,外面有一个儒生打扮的老者,他是独自一人,说是您的同乡,前来拜望公子您,小的并不认得。”

    如今,在汴梁城里能够称得上蔡道同乡的人很多,老者也不少,不过,大多数都是八闽地方的人,真正孝慈里出来的人就非常少。如果是自己那个便宜的爹派来的人,肯定就不会向这位老者这样客气。

    古代也讲究尊老爱幼,蔡道一听说对方是个老者,不管来访之人究竟有没有坐车来拜访自己,他都不能因此而失了礼数。所以,他在看门人的引领之下,来到了大门口。打算亲眼看一看这位突然拜访自己的同乡到底是谁,如果是打秋风的,给你个大钱打发走就得了。

    抱着这样的心情,蔡道一到大门口,举目一望看到来人后,他是大大的吃了一惊。来人还真是打算向他打秋风的,不过,这个秋风有点大啊!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吕惠卿,他是泉州人士,相比于福州,泉州离着孝慈里更近。

    前几天,赵煦因为黄河大堤的事情,召集了京中的重臣,蔡道这才和吕惠卿互相见了面,他们之间也仅仅就只见过这么一面而已,反正这是蔡道自己穿越后的记忆。至于,小时候有没有被这位老同乡抱过,他就不得而知了。

    刚一认出对方的身份,蔡道瞬间就明白了吕惠卿此刻前来拜访他,究竟是出于目的。无非就是想要让自己出面,替他在赵煦面前说几句好话。

    可是,吕惠卿就没有想一想自己的立场吗?

    说到底,吕惠卿也是一个反骨仔,而且,他还是一个看不清形势的反骨仔。这一点,他做得可就比郑侠差远了。当然,蔡道也承认,吕惠卿人品虽然极度差劲,可他不论是在中枢,亦或者在地方,干得都不错,如果不是蔡道乱入的话,吕惠卿就会在延安府建功立业了。

    允文允武,能力超卓,就是他的政敌也不得不承认吕惠卿的这些过人的有点,不然,在另外一个时空中,他也不会当上延安府的知府了。与之相比,只适合在地方上建功立业的范仲淹来说,他也的确是一个人才。如果,他的眼光能够再长远一些,胸怀能够在宽广一些,庶几又是一个吕夷简。

    可惜的是,人无完人。大宋的吕夷简也仅仅只有一个而已。

    “小道长,你把客人堵在大门口,可不是什么代课之道啊!”就在蔡道愣神的时候,吕惠卿开口说话了,话虽如此,可蔡道在他的脸上却看不到一点尴尬的神色。

    蔡道并没有因为他的话而立刻让开,揶揄地说道:“哟!这不是丞相吕惠卿吕大人吗?啊!不对,应该是前丞相。您不会忘了,你我二人之前是敌非友。何况,年龄相差了这么多,你我二人好像也没有什么共同的话题吧!”

    “蔡道长如此聪慧之人,年龄在你身上根本就不是障碍。至于共同的话题,倒还是真有一个!”说到这里,吕惠卿突然走到蔡道的近前,用极低的声音只说了两个字:“大越!”

    “嘶!”蔡道听到这两个字,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倒不是害怕自己的绸缪走漏风声,而是怕保守派的那些文官们,为了阻挠变法派势力和自己一方建功立业,甚至不惜将这个消息和自己的策略主动送给大越国。

    这件事,蔡道只在那些武将世家的家主们面前提起过。就是那些皇族中的人也不知道。

    武将世家的家主们虽然也反对新法,可他们的内心当中也同样仇视文官。所以,这件事肯定不是和蔡道谈判的那些人将这个消息散播出去的。

    可是,偏偏吕惠卿这个没有参与到那场谈判之中去的文官,却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收到了风声。看来,这个老家伙当初那个丞相的位置还真不是白坐的。即便他已经彻底失势了,可其身边还是不会缺少通风报信之辈。

    如此一来,蔡道还真得有些担心了。大越国如果有了防备的话,他的那个偷袭计划,就不会那么顺利的进行下去了。而且,大越国为了反制大宋朝,甚至可能会和上一次一样,先发制人。抢先出兵进攻大宋的广南西路,甚至是广南东路和荆湖南路。

    千万不要低估那些保守派文官的无耻程度,这一点,在北宋和金国之间的战争当中,被无数的事实证明过。

    脸绷得紧紧地,蔡道一言不发地往里走,吕惠卿也极为识趣地没有再说什么,也沉默的跟在他的身后,一路来到了蔡道的书房当中。

    由于此次进京时间比较仓促,所以,蔡道喜欢看得书如今还都在往汴梁城运送的路途当中。而且,保育院这里几经变迁,房屋保持不善,书房当中除了整洁之外,其余的家具全都已经破旧不堪了。

    这不,书房当中的凳子倒是不少,可除了蔡道***底下的那个凳子比较完整以外,其他全都是三条腿的残次品。没奈何,吕惠卿只好憋屈的站在了蔡道的对面。蔡道也根本就没有敬老让座的意思。

    蔡板很快就给二人上了茶,就被蔡道打发了出去,而蔡桶就站在书房门口。

    “吕公,贫道也不打听你这个消息是从何而知的。只问你一个问题,那些文官们知不知道你知道的这件事呢?”蔡道直接了当地问道。

    吕惠卿摇了摇头,说道:“他们不知道。老夫也是因缘巧合才知道这件事的。蔡道长要是不信的话,你大可以自己去探查或者禀报给官家,再借助皇城司的力量主动去探寻一番。就会知道老夫所言非虚了。”

    蔡道闻言这才松了一口气,“那么,吕大人,您此次来,究竟又有何事呢?您要是用这件事胁迫贫道,为你在官家面前美言几句的话,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为上。不信贫道的话,您大可以去试一试,相信,你以后就会明白,吕嘉问的下场还不是最惨的。”

    “哈哈哈!蔡道长尽可放心,老夫不是吕嘉问那个蠢货,何况,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和沉浮,老夫终于想明白了,老夫当初还是太急功近利了。”吕惠卿并没有因为蔡道的威胁而生气,反而哈哈大笑了一番。

第444 第二个反骨仔不简单() 
吕惠卿并没有因为蔡道的威胁而生气,反而哈哈大笑了一番。接着说道:“老夫这次前来拜访,并不是向要威胁你。不过,也的确是想让你替老夫美言几句。”

    “哦!”无数个念头在蔡道的脑海里翻滚,突然大越两个字又其脑中闪现,灵光一闪,他突然想到了吕惠卿此行的目的。

    原来这个老家伙在听闻自己进攻大越国计划之后,就盯上了桂州知州,广南西路转运使这个职务了。

    原来如此,不得不说,蔡道还是真是有点佩服这眼光独到的老家伙了。

    蔡道制定覆灭大越国的计划,是从海路直接驶进红河,直捣升龙城。可并不是说,陆路就不重要了。如果有一个得力的大臣肯吃点亏,就任桂州知州,广南西路转运使,纠集当地的驻军和就在原地招募一部分士兵,就地训练,守住边境上的关卡。

    当然,严防即可,死守就不必了。这位转运使只需要守住最后的关卡昆仑关即可。稳定住边境之后,转运使在利用财帛吸引一部分蛮人下山,组织他们越过边境偷袭宋夏边境上大越国的部队。如此一来,就能从表面上吸引大部分的大越国军队聚集在宋越边境上。

    如今,朝中适合这个位置的官员并不是很多。

    章惇、曾布和蔡氏兄弟自然都是非常适合的人选,可是,他们四个又有哪个人愿意主动放弃汴梁城这个花花世界,到瘴气满地的广南西路去当官呢?

    何况,这一次去还是给出征的武将们打下手。立功倒是立了功,可名声也不好听啊!

    现在想来,面前的这另外一个反骨仔的确是最适合的人选啦!

    “吕大人,冒昧的问您一句,广南西路转运使之后,您准备作何打算呢?难道,您还是在奢望因为这件事,官家会再用你当丞相不成吗?”蔡道并没有直接答复吕惠卿的期望,而是反问了吕惠卿一句有些不着边际的话。

    可吕惠卿就是听懂了,看来这个小子的确是聪明,他还没有开口,对方就已经猜出了自己此次拜访他的真实意图。

    “蔡道长,看来你也是这么认为,这转运使的确是非老夫莫属!至于之后的事情,就凭着灭国之功,老夫回京之后,就是做一个副相,或者枢密使,老夫总还是够格了吧!”既然蔡道已经猜到了自己的意思,吕惠卿也就不遮掩自己目的和欲望了。

    闻言,蔡道大笑着说道:“哈哈哈!吕大人说得并没有错。即便覆灭大越国的时候,文官没有亲自动手,可您派兵牵制了其大军于边境,自然是大功一件,你的资历和功绩,也的确足够让你回京了。不过,有一件事,您可能还不知道,短时间之内,官家只会用韩缜一个人当丞相,而枢密使的位置已经有人预订了,就连副枢密使,您也不要奢望了,因为,以后副枢密使将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