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上竟然一阵比一阵的寒冷,似乎有一股奇寒之气,环流周身,再被风一吹,几乎寒眨肌骨,大是难以忍受!
第七十三章 终南千里谒飞龙
要知一个练武的人,内功到了相当火候,该是寒暑不侵的,赵南珩只当自己连日赶路,也许在不知不觉间受了风寒。
这就在街上找到一家客店落脚,等店伙退出,急忙掩上房门,坐到床上,已是冷得忍耐不住,连上下牙齿,只是零碎打颤,无法控制。
勉强盘膝坐定,感觉到自己内功之中,似被一股阴寒之气侵袭,一经运气,全身脉络,都有运转不灵之感,心头不禁大是惊骇。暗想:这明寒之气,竟有这般厉害。当下咬着牙关,强自忍着愈来愈重的寒冷,提聚其气,运功逼寒。
天色逐渐黑下来了,房门上起了一阵剥碌之声,店伙在门外伺候着问道:“相公,该是晚餐的时候了,你老要些什么?”
房中并没答应,店伙又问了一句,还是没人理他,敢情客人正在蒙头大睡,他不敢惊动,悄悄退走。
夜色渐深,赵南珩的房中,没有灯火,也没有声息。
忽然,从墙角暗陬,轻灵无比飘落一条人影。
那是一个身穿蓝衫的英俊青年,他才一现身,就很快趋近窗前。
黑暗中,只见他左手一弹,飞出一粒极小的白色东西,闪电投入纸窗。
那粒白色东西,落到房中,地板上起了极轻微的细响,有如米粒落地之声,但那东西却立即散开,化成一缕袅袅轻烟。
蓝衫青年敢情知道赵南珩功力不弱,是以在窗外迟疑了一下。侧耳谛听,半晌之后,才微微一笑,伸出手去,轻抵窗门,缓缓打开,闪身入屋!
但就在他闪身入屋的同时,左侧屋面上,又出现了一条黑影,悄悄掩近。
月光底下,那是一名脸形瘦削的劲装青年,他炯炯目光向四周一扫,立即一霎不霎的朝房中瞧去!
这时房中闪出一道火花,那是夜行人的火焰子。
同时火光一弱,室中亮起灯光。
劲装青年暗暗哼了一声:“这厮好大的胆子?”
身形轻轻闪动,躲到暗处,举目瞧去,这一瞧,登时把劲装青年吓了一跳!
原来房中灯光乍亮,瞧到床上盘膝坐着的正是赵南珩,但站在床前点燃油灯的蓝衫青年,赫然也是赵南珩。
两人面貌身材,几乎完全一样!
劲装青年先是一怔,继而恍然大悟,那蓝衫青年来此的目的,显然是和自己相同。
这原是一瞬间的事,房中蓝衫青年点燃油灯之后,只瞧了赵南珩一眼,便泰然朝床前走近。
伸手往赵南珩怀中探去,就在他伸手一模之际,口中突然轻“咦”一声,身不由己的后退了一步,目露惊怖之色!
赵南珩脸色如灰,触手如冷,生似已经僵死了一般!
但他只不过略为怔神,立即动手搜索全身,从赵南珩身边,摘下一枚大钱,然后又迅速解下倚天剑,佩到自己身上。
窗外劲装青年瞧得暗暗冷嘿:“好小子,你焉知螳螂捕蝉,还有黄雀在后?”
房中灯光乍熄,一条黑影宛如轻烟般从窗口飞出,掠上屋面,一闪而逝。
躲在暗处的劲装青年,也不再进屋去了,急匆匆长身惊起,跟在蓝衫青年身后追去。
客店中,夜深人静,丝毫不见声息!
时正三鼓,赵南珩房中,微风飒然,黑暗中,忽然多了一双精光如豆的眼神,一下落到床上盘膝瞑坐的赵南珩身上,一只干瘪的手爪,突然抓住赵南珩手腕,半晌,有人轻轻叹息的道:“老夫迟到一步,这孩子……该死,该死,阴寒透骨,是伤在‘白骨掌’下……咳咳,晤,内力交战,伤非一日……”
这暗中说话之人,无暇多说,迅速从怀中摸出一个小瓶,倒出两粒丹丸,捏开赵南珩牙关,投入他口中。
然后伸出右掌,按到赵南珩“命门穴”上,暗运真气,一股热流,直攻入赵南市“命门穴”中。
足足过了顿饭工夫之久,赵南珩身躯微微一震,口中喃喃说道:“好冷!”
他从昏迷之中,神志一清,顿感得自己“命门穴”上,有一股滚滚热流不住的注入。
不仅寒冷之气大减,凡是热流经过之处,脉穴像被火炙一般,烧得难耐,心头方自一奇,突觉黑甜穴上微微一麻,人就浑然睡去。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等到从睡梦中醒转,自己已平卧床上,一身衣服生似从水中浸过一般,全被臭汗湿透,连盖在身上的棉被,都湿漉漉的全是汗水。
想起昨日投宿之后,身上奇寒澈骨,任自己如何运气行功,不仅无法驱散体内明寒,甚至愈来愈冷,连气矾都逐渐凝结……”
后来,自己“命门穴”上,似乎攻入一股热流,身如火炎……
后来,似乎又有人点了自己睡穴……
这情形,和自己离开峨嵋前夕所发生之事,极相近似,据自己后来猜想,那次极可能是老师傅传给自己的功力;但昨晚呢?也分明暗中有人以精纯内功。电子书,替自己驱除寒气,逼出体外,又点了自己穴道。
这人又是谁呢?
他匆匆换过内衣,跨下木床,陡然,发觉自己佩在身上的倚天剑,业已不见,心头猛地一跳。
举目四顾,忽见窗口桌上,放着一张白纸,依稀有字,心中不禁一动,急忙走上前去。
只见纸上歪歪斜斜写着两行大字,那是“龙在南,利见大人,龙在渊,九飞于天。”
赵南珩瞧到这里,不禁微微一笑,昨晚替自己运功驱寒的,不就是乾坤一丐游老前辈的高足天地一卜吗?
他原来一直跟在自己身后。那么自己的倚天剑,也是他取去了。
敢情游老前辈要自己去终南替他办事,又怕自己不能胜任,才要他徒弟暗中跟来。心中想着,再看纸条边上,还有一行小字,写着:“持此去日佳岩指翠亭参拜中飞龙”
看到这里,不禁暗“哦”一声,游老前辈要自己办的事,就是去找中飞龙!
这位天地一卜,也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既然来了,何不干脆和自己一路同行,还要留什么字条?
尤其终南山,自己从没去过,又到哪里去找回佳岩指翠亭?
他因自己倚天剑既是天地一卜取去,心中不疑有他,是以也不再检查身上可有东西遗失?一面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店伙瞧到赵南珩,急忙凑了上来,笑道:“你老真是好睡,从昨晚到现在,小的少说也来了十几次,你老睡得正热,不敢惊动,此刻午牌已过,你老两餐没吃东西,想必腹中早已饥饿,可要小的准备什么?
赵南珩听得一怔,道:“什么,已经过了午牌?”
店伙道:“日头早已直过了,现在快是未牌时光了呢!”
赵南珩经他一提,果然觉得腹中饥饿,这就点点头道:“好吧,你替我随便弄些吃的来就是。”
店伙连连应是,不多一会,端来脸水,跟着又送来菜饭,赵南珩匆匆吃毕,会过店账,继续上路。
由平利到终南已只有五百里路程,赵南珩在第三天中午,就赶到终南南麓。
这一路,始终不见天地一卜随后跟来,此时瞧着起伏连绵的山势,心中不禁没了主张。光凭他留的这张字条,又没说清楚地点,日佳岩指翠亭究在何处?
连问了两位山民,都不知日佳岩的所在,只好盲目找去。
入山渐深,樵采绝迹,一直找到天黑,依然毫无眉目,当晚找了一个岩洞,权宿一宵。
翌日清晨,吃了些携带的干粮,刚一跨出洞口,瞥见洞外一片砂土上,好像划着许多字迹,仔细一瞧,那是:“西行七里,遇潭而止。”
赵南珩看到字迹,心头又气又很,这手歪歪斜斜字迹,不是那位天地一卜老兄,还有谁来?
他果然跟着自己来了,还要和自己躲躲藏藏的实在太没意思了,害得自己昨天走了许多冤枉路。
要知自己原是替你师傅办事来的!
但继而一想,武林中许多有名人物,都生有怪癖,也许他门下徒弟不能出面,否则天地一卜老兄可以办的事,游老前辈何用要自己千里迢迢的到终南来替他办事?
他越想越觉自己猜想不错,既然日佳岩就在不远,匆匆在溪边洗了个睑,拍拍身上泥土,朝西寻去。
穿林越洞,走了一会,算算差不多已有六七里光景,前面水声淙淙,敢情快到地头了。
等到翻过一道山脚,只觉服前一宽,一片潭水,潋滟如镜,四外大小山峦,群相环抱,翠竹古松,黛色如凝!
此时红日初升,水面轻烟未消,鸣禽啁啾,飞掠林间,愈显得清景如绘,别有佳趣!
赵南珩想起古人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之句,此刻虽是清晨,但“日佳”两字,已可领略!
潭边不远,果然矗立着一座六角形的亭子,覆茅为盖,粗竹为杜,但却修剪得十分整齐,想来就是“挹翠亭”了!
亭前还有一个儒生打扮的白衣人,负手而立,从侧面望去,这人好像面对远帕,悠然神住,山风吹着他月白儒衫,大有逸飘出尘之慨!
这人,想来就是五奇世家中首屈一指的第二代中飞龙赵启潜了!
赵南珩只觉心头一阵紧张,正待走近前去!
那白衣儒生忽然开口问道:“年轻人,你还来作甚?”
相隔少说还有二十来丈,白衣儒生连头也没回,便知林中有人。
这点,赵南珩倒丝毫不以为奇,因为他已经知道对方是武林中首屈一指的二代“中飞龙”。
感到意外的却是对方这句“你还来作甚?”自己从没来过?也从没见过他,他可能认错了人。
赵南珩急忙步出树林,朝白衣儒生拱手为礼,说道:“晚辈赵南珩,是奉乾坤一丐游老前辈之命来的。”
白衣儒生背着双手,目视远山,徐徐说道:“我叫你到北雁荡去,你回来作甚?”
赵南珩听得不由一怔,从他后两句话的口气之中,听出他似乎遣人前去北雁荡,问自己为什么回来的?
他没有回过头来,果然认错了人,这就重又恭敬的道:“晚辈是峨嵋门下赵南珩,奉乾坤一丐游者前辈之命,拜谒赵老前辈来的。”
白衣儒生缓缓转过身来!
这位名重武林的第二代中飞龙,竟是丰神飘逸,生得剑眉朗目,面如冠玉,看去最多也不过三十出头。他那莹光照人的脸上,虽然含着微笑,但两道湛湛眼神,落到赵南珩身上,宛如两道冷电。
温文之中,另有慑人气度,使人不期而然的生出敬慕之意。
赵南珩瞧得蓦然一惊,只觉这白衣儒生自己十分眼熟,好像以前曾经见过,只是想不起在什么地方?
白衣儒生瞧了赵南珩一眼,才道:“我是说,昨天早晨,我已经要你待我信物,前去北雁荡金牛岭正觉庵,你怎么又回来了?”
赵南珩骇然道:“晚辈还是刚才才来,昨天来的只怕不是晚辈。”
白衣儒生哂道:“不是你,还会是谁?”
赵南珩急道:“真的不是我,昨天早晨,晚辈才从柞水动身的。”
白衣儒生瞧着他似乎有些不信,徐徐说道:“好,你随我来!”
说完,转身朝亭中走去。
赵南珩转过身子,才看到山拗间,还有三间茅屋,一个童子,蹲在屋有烹茶。心中不禁暗生羡慕,像这般隐逸生活,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跨进茅事,中间一块横题上,果然写着“挹翠亭”三个大字。
两边还有一副竹刻对联:
“自得山中趣。
谁论世上名”。
字体秀挺,笔力劲迈。
亭子中间是一张青石小桌,左右各有一只石凳,桌上放一把白磁茶壶,和一个白磁茶盅。
白衣儒生在上首一张石凳上坐下,指指对面石凳道:“你也坐下来。”
赵南珩躬身坐下,白衣儒生抬目道:“你是刚才才寻到这里?”
赵南珩点头应“是”。
白衣儒生又道:“乾坤一丐游老前辈要你找上日佳岩来,可有什么交代?”
赵南珩连忙从怀中摸出天地一卜留的那张宇柬,双手递过,一面说道:“老前辈请过目。”
白衣儒生接过字柬,脸上微露沉吟之色,又道:“游前辈交付与你什么信物吗?”
赵南珩应了声“有”,伸手朝衣内摸去,哪知这一摸,顿时发觉自己一直系在裤带头上的那枚乾坤金钱,不知何时,业已失落。俊脸急得一红,嗫嚅说道:“游老前辈数月前赐了晚辈一枚乾坤金钱,晚辈不慎,在途中失落了。”
白衣儒生微哼一声道:“游老前辈不是要你拿了他的乾坤金钱,前来见我,要我传际飞龙剑决吗?”
第七十四章 捷足何人已杳纵
赵南珩摇头道:“没有啊,他老人家赐晚辈乾坤金钱之日,晚辈还不知他就是乾坤一丐,当时他老人家只交代我务要妥藏,不可遗失,所以晚辈把它系在裤带头上的。至于到终南山来,他老人家也只说要找办件事儿,究竟办什么事?也没和晚辈说清楚,这张字条是三天前他老人家的今高徒天地一卜留在晚辈桌上的。”
白衣儒生修眉微蹙,耐心听赵南珩说完,诧道:“这就奇了!”
他边说边从袖中取出一枚古铜大钱,放在桌上,然后又道:“昨天早晨就有一个自称赵南珩的人,带了这枚金钱前来见我……”
赵南珩蓦地一怔,急着问道:“老前辈,那是怎么样一个人?”
白衣儒生淡淡一笑,瞧了赵南珩一眼,道:“当然和你生得一模一样,而且还佩了一柄倚天剑……”
“啊!”赵南珩惊得几乎跳了起来,惶急道:“那是晚辈在三天前遗失的。”
接着就把三天前遗失宝剑,及天地一卜留字经过,说了一遍。
白衣儒生目视远处,沉吟道:“此人冒你之名,假托游前辈因绿玉金莲千手如来已为南世侯所得,才要我传你飞龙剑诀,那么此话也是捏造的了。”
赵南珩道:“这话有一半倒是不假,南世侯参悟‘辟邪剑法’,是晚辈亲眼目睹之事。”
他不待白衣儒生再问,又把自己找上祝融峰之事,详细说出。
白衣儒生点点头,笑道:“这么说来,当年武当派失落的绿玉佛像,倒确是南公靖取去的,哈哈,南世侯虽然参悟‘辟邪剑法’。但据你所说,当年先父应邀前去,为四大门派设计的九式回龙身法,依然没被他发现。南世侯素工心机,怎会没想到一座绿玉佛像,何以要配上一个纯金莲座?”
赵南珩听得暗暗哦了一声,敢请九式回龙身法,就在金莲之上。
白衣儒生忽然目视赵南珩,问道:“你方才自称峨嵋门下,可是大觉大师的传人?”
赵南珩道:“晚辈是老师傅记名弟子。”
白衣儒生点点头,又道:“你今年还未满二十,怎会离开伏虎寺的?”
赵南珩听他问得出奇,不由一怔,暗想不满二十,难道就不可离开伏虎寺了?忽然想起自己离开峨嵋之日,老师傅也曾叮嘱过自己,有不满二十,不准离开少林寺之言。一面恭敬的回道:“晚辈是因峨嵋宣布封山,才离开伏虎寺的。”
白衣儒生道:“大觉大师没叫你去找百愚上人?”
赵南珩又是一楞,答道:“晚辈曾在少林寺住过一年。”
白衣儒生修眉微微一皱,说道:“小友且把离开峨嵋以后,遇到过一些什么人,以及如何和神丐结识经过,详细说给我听听。”
赵南珩只当中飞龙对自己还未完全相信,这就把自己下山以来,所经过的事情,简扼说到找上终南山,天地一卜昨晚在洞口留字为止。
同时从怀中取出游老艺送自己的一盒易容药丸,送到白衣儒生面前,用以证明自己所说的全是事实。
白衣儒生目中神光一闪,面露微笑道:“其实我方才看了天地一卜留柬上四句话,已经知你不假,只是我自从隐居此地以来,与世相遗。听你所说,目前江湖上,和六十年的情形,并无多大变故,依然是西妖、南魔两股势力,蠢蠢欲动,由此可见那个冒你前来之人,也不外是西妖、南魔手下。”
赵南珩道:“老前辈说的极是,晚辈心中,也是这般想法。”
白衣儒生含笑道:“我虽是一时失察,被他骗去半块玉坠,但此人能瞒过我的眼睛,易容之术,不可谓不高明。好在他既然有心到我这里骗取半块玉坠,自会赶去北雁荡,求取另外半块玉坠。从此地前往雁荡,少说也有三千里路程,你只要能在半月之内,赶到北雁荡金牛岭,不怕追不上他。神丐游老前辈要你来此找我,另有深意,你到了北雁荡正觉庵,自会明白,目前你已经学会‘辟邪剑法’,找再传你‘龙飞九渊’身法,当可更具威力。”
赵南珩虽觉这位二代中飞龙有许多话,说得含混不清,但自己和他初次见面,不敢多问。
此时听说要传自己“龙飞九渊”身法,不由大喜过望,立向白衣儒生恭身称谢,一面问道:“老前辈,‘龙飞龙渊’可就是绿玉金莲上的九式‘回龙身法’吗?”
白衣儒生微笑道:“龙飞九渊,乃是‘飞龙剑诀’上的功夫,出于倚天剑玉坠,是昔年昆仑派不传之秘。至于九式回龙身法,则是先父受四大门派前代掌门人之邀,替他们‘辟邪剑法’设计的身法,当然不能和‘龙飞九渊’相比。”
赵南珩这才知道“龙飞九渊”竟然是中飞龙传家绝学,白衣儒生居然肯把绝世武学相传。敢情是看在乾坤一丐游老前辈的面上,心中又是感激,又是兴奋。
只听白衣儒生又道:“武学中,许多人都认为前人留下的东西,定是不传之秘,绝世神功,殊不知武学一道,比有闻发。几十年前可以傲视江湖的功夫,也许到了几十年后,已经不足为奇,这是因为大家都在不断的进步之故。
‘辟邪剑法’虽是针对西妖南魔而设计的一套剑法,六十年前,固然足有克制西妖南魔之功,但到了六十年后的今日,西妖南魔的本身剑法,已和六十年前的有所不同,譬如去芜存精,改正了原有缺点,或新创更具威力的招法。‘辟邪剑法’也未必能克制得了。我传你‘龙飞九渊’,纵或们非他们对手,自保或可余。”
说完站起身子,带着赵南珩走到亭前一片沙地之上,回头道:
“你看清楚了!”
说声出口,人已离地飞起,当真矫若游龙,忽高忽低,盘空匝地的回旋飞舞,疾如飞轮。
赵南珩内功火候极深,但也看得眼花绽乱,哪想看得真切?正待凝神细看。
白衣儒生早已含笑站在他身前,蔼然道:“龙飞九渊,共为九折,我已在地上留下脚印,你只要把步位记住,慢慢练习就是,我先得传你口诀。”
当下,传了口诀,然后逐一解释。
赵南珩人本聪明,经白衣儒生悉心教导,对这套奇妙深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