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得一窒。
杨乐笑吟吟的摆摆手,制止了侍卫的动作,笑道:“把刀都收起来吧,我相信普特将军的投降的诚意!”
在熊文灿、郑芝龙、马虎和南居益等人的见证下,在夕阳的光辉下,普特曼斯拖着长长的身影,一步一步地走向杨乐。
他在杨乐面前三步远的地方停下了脚步,然后低下了他高傲的头颅,双手捧着指挥剑,高高举过头顶,语气沉重地道:“我,荷兰皇家海军司令大将普特曼斯,谨代表东印度公司全体官兵,向大明国公杨乐阁下投降。并以我的名誉和全军将士的性命担保,我们将放弃一切抵抗,愿意交出武器,请杨乐阁下接受我们的投降!”
一阵脚步声传来,杨乐从椅子上站起,走到他身前,从他手中接过了指挥剑。
普特曼斯直起身,抬头望去,杨乐肩后红彤彤的夕阳刺得他的双目眯了一下,他看到杨乐将他的佩剑高高地举了起来,在空中挽了一个剑花,然后收剑,挂在了自己的腰带上,庄重地说道:“我,大明国公、武王杨乐,代表大明皇帝和大明水师接受你的投降!并且签订合约,荷兰东印度公司每年需要给大明十二万法郎的货币,用来保障两国的通商合作。”
普特曼斯听到这句话,觉得头脑一阵晕炫。这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是,依照现在的情况,他不得不从。普特曼斯咬着牙,沉声说道:“我代表荷兰东印度公司,接受此条约!”
“好!好!好!”大明官兵听闻,激动地大声呼叫,胜利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越来越大,终于汇聚成一股山呼海啸般的巨大声音在海湾上空久久不息
第184章 谈判要求留战舰,杨乐觊觎印度洋()
宝岛台湾,是中国南海的第一大岛屿,位于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大明在南海的藩属国较多,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二十一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六十四个岛屿。
明朝时期,大陆与台湾的人民往来不绝。永乐年间,郑和率领船队曾在台湾停留。崇祯元年,闽南大旱,百姓无以为生,郑芝龙组织数万灾民到台湾垦荒定居,各地逐渐形成许多村落。大陆移民给台湾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极大推动。台湾自此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
不久之后,东印度公司的荷兰殖民者为了建立与中国、日本贸易的据点侵入台湾,在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和普罗民遮城(今赤嵌楼)作为殖民统治的中心,为了增加米、糖等农作物产量招募福建沿海和澎湖居民迁往台湾开垦。荷兰殖民者还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将其收购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从此以后,台湾彻底沦为荷兰的殖民地。
这一次,明军水师与荷兰、葡萄牙、西班牙三国西洋海盗作战,首战大捷的消息迅速传开,一时间,台湾本土、苏杭两地乃至整个大明的百姓欢欣鼓舞,荷兰战败,台湾重新回到大明的怀抱,这确实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在台湾的西北郊,是一个深水海港,杨乐率领大明水师暂时停泊在了那里。
这一次,杨乐给台湾人民带来了火炮、火铳、弓箭和长矛,还有全身甲胄、杀气腾腾的军队,台湾人民载歌载舞,列队欢迎,因为他们在明朝军队的帮助下赶走了荷兰侵略者。
明朝曾经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而在台湾并没有设置任何的权力管理机构,只由当地的土著人自由管理。
台湾的首领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虽说他是土生土长的赛德克族人,但是经过大陆多年移民的同化,也学会了汉语和一些文明礼仪。因为他的土著语的名字叫赛德道巴塔,于是,他干脆给自己起了一个汉名,叫赛德。
赛德站在道上施礼迎接杨乐的到来,并且引领着大明军队走向他的“王宫”。
台湾的建筑有大陆式房屋的特点,还混合了土著建筑的泥土风格。如果单看房屋建筑的话,这个王宫建筑群并算不太大,甚至赶不上一个王爷府,不过一栋栋房屋虽然算不上高大,但风格十分独特,大多数都是竹子建成的,冬暖夏凉,建筑遮掩在各式各样的热带雨林树木中,走在其中的小道上,十分清爽宜人。
王宫的前面是一块平整的石板广场,面积不大,方圆不过数千平米。边上是一排排高大的椰子树。广场上许多士兵忙忙碌碌搬运着火枪和各种战利品,在广场上分门别类整理好,一部分留给台湾人民,一部分打包装船。
赛德引领着杨乐、郑芝龙、熊文灿等几个人匆匆穿过广场,进入了宫殿大门,绕过正殿,在绿树丛林间走向后面的宫殿。
“杨国公,这里就是我的书房了。这里也是我经常处理事情和会客的地方。”赛德指着前方的一处房屋说道。
杨乐笑着点点头,抬腿走了进去。
在外面看着房子不大,里面却是别有洞天。而且墙壁一侧还摆着一个书架,上面摆放了很多汉语书籍。
杨乐、郑芝龙、熊文灿、南居益以及下方被俘虏的荷兰几位将领,分主宾落座之后,赛德吩咐人呈上他们特有的阿里山的金萱茶,此茶喝起来有一股淡淡的牛奶香味,茶香静而悠远,清泉入喉,在一盏茶的时间里,彷如置身阿里山的美丽与香甜之中。
杨乐喝了一口茶水,笑道:“赛德族长,普特曼斯将军已经投降了大明,有什么要求尽管提,都能加入到赔偿条约里面去。”
赛德看了红头发大鼻子的普特曼斯一眼,缓缓说道:“这种事情还是杨国公做主吧,您能把战利品分给我们部落一点,我们就很知足了!”
杨乐知道这是赛德的客套话,微笑道:“台湾是一座宝岛,觊觎他的人真不少,既然是大明的地盘,我就不允许其他人染指!这样吧,我把刚刚俘获的十一艘荷兰舰船就留在台湾好了。”
“这普特曼斯将军能同意吗?”赛德心里一阵激动,如果杨乐真的能把俘获的十一艘荷兰舰船留给他,那会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
“我想他会同意的,是吧?普特曼斯将军。”
翻译把杨乐的意思表达出来,普特曼斯脸几乎变成了绿色,咆哮道:“你们大明不要欺人太甚!”
杨乐眼睛一眯,语气一冷,寒声道:“普特曼斯将军,你要明白,你现在是大明阶下囚,是俘虏,是个失败者!你不要蹬鼻子上脸!”
普特曼斯怒气更甚,脸色憋的通红,几乎处于要暴走的边缘了。
杰克忙不迭地打圆场道:“杨大人,普特曼斯将军毕竟要面子,我可以保证,敝国国王对大明是很友好的,我受国王陛下之命来到东方,本意就是想和贵国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
“只是”,他尴尬地看了眼普特曼斯,为难地道:“我们的海军当中,有一部分人过度地相信武力可以解决一切,我相信经过这次的教训,他们会顺从大明皇帝的意愿,友好往来。但是目前,这支远东舰队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我希望杨大人能够宽宏大量,把战舰还给我们”
“哈哈哈哈”。杨乐大笑起来,郑芝龙、南居益、马虎等一众将领也跟着轰堂大笑,笑的杰克有点儿不知所措了。
杨乐笑吟吟地往前靠了靠身子,说道:“杰克上尉,我当然愿意相信你们的诚意,不过你们现在需要搞清楚的是: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平等谈判了。古往今来,胜者王,败者寇,你们战败了,就要听从我们的命令,不是吗?”
普特曼斯和杰克都沉默不语,他们知道,要是大明战败了,他们索要的条件会更高。
杨乐双手一摊,道:“现在,你们作为战败的俘虏,你们没有权力要求我们把武器和军舰还给你们,大明虽是礼仪之邦,而且我们也不稀罕你们的战舰和火炮,但是交还战利品,这绝对不可能!”
“我们有诚意同贵国坐下来谈判。相信经过这次冲突,我们今后能够建立更加牢固的合作关系。但是,将武器交还给侵略者,这根本不符合战争惯例啊!”
杨乐的话翻译过去,杰克的额头急出汗来,他焦灼地道:“杨大人,我就对您实说吧,你答应大明和我国正式签署贸易合约,然后无条件地释放所有的俘虏,这的确已经是宽大处理了。不过,扣押我们的船只,那对我国来说是件很严重的事情,这就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建造一批战舰,以我国的力量来说,是很缓慢的。如果真缺少了这支舰队,印度洋将变成他国海盗的乐园和天堂,我们剩余的舰队将无法保障商人的安全,这条海上的商路将变成死路,杨大人,您也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吧?!”
杨乐听了心中一动,一个念头涌了上来:交还战舰和武器那是绝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大明同样是处于处处用钱、处处缺钱的境地,对于目前经费短缺的水师来说,他们正缺少足够的战舰和火炮,这俘获的战利品恰好派上用场。
不过杰克说的也是实情,一个霸权主义控制着这条商路,绝对比诸国争霸更利于商业的发展。当然,杰克没有说出另外一点,失去了十一艘舰船,荷兰海军实力大跌,其他对东方商路垂涎三尺的西洋海盗很可能对他们落井下石。
杨乐狡黠地看了他一眼,笑道:“你们担心新开辟出的海上通道会被他国破坏,对吧?这个问题你们不必担心,你我两国一旦成为贸易伙伴,你们的损失就是我们的损失,既然你们的远东舰队无法保障印度洋的安全,那么,我们的大明水师将会肩负起这项任务。”
闻言,普特曼斯大吃一惊:“大明水师也要觊觎这条流淌着黄金的海上通道了吗?”
不过普特曼斯想想也对,明军舰队现在发展到如此强大的规模,他确信即便没有他们的挑衅,大明出兵印度洋是早晚的事情。
第185章 拳头大是硬道理,倭寇偷袭明沿海()
普特曼斯再次保持了沉默,拳头大才是硬道理,谁的拳头大,谁说话就是真理。他还曾经听说过,大明新军在北方,和横扫整个鞑靼的后金铁骑打了一战,一举歼灭了后金的四万铁骑。
要不是北方的后金和鞑靼牵制了大明南下的步伐,凭借他们的强大水师,在南海,甚至远到印度洋,又有谁能是它的对手呢?如果照此判断,大明出兵印度洋,这是迟早的事儿,即便没有今日一战,他们最终还是得让出南海,让出印度洋。普特曼斯判断着,猜测着,意志开始渐渐动摇了。
同样的,杨乐心里也在打着如意算盘,水师的建设走上正规还需要一段时间。从来不曾远洋的大明水师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师傅带队,这样看来,航海能力在世界上数一数二,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的荷兰舰队,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想到此处,杨乐微笑道:“普特将军,实话告诉你,大明水师不久之后将以台湾为前端,探寻整个南海,然后以马刺加为中转站,继续探寻印度洋。我要将南海和印度洋海域一分为二,由你我两国共同维持,以贵国的海军实力,维持一半区域应该可以办到吧?当然了,你们也可以拒绝,不过,我觉得这对你们完全是有利的条件,想想吧,要么,你们完全失去印度洋,坐视它被其他各国、包括我们大明占有。要么,我们两国合作,利益共享!”
普特曼斯颓然地坐回了椅子上,杨乐的话击中了他的软肋:如果真失去这支舰队,他们将失去整个印度洋!是选择一个和他们建立贸易关系的远东强国,还是挑选一个强大的对手,这还用选吗?普特曼斯点点头,到如今,他不答应都不成了。“好,荷兰舰队可以留下,接受赛德族长的改编和指挥。”
见普特曼斯同意,杨乐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我先把丑话说在前头,合作归合作,但我们大明和你们荷兰是不会签订军事攻守同盟协议的。大明的贸易对象也将不止你们荷兰一家。当我们熟悉了整个大洋,当大明的商队可以抵达印度、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等欧洲各国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和更多的国家建立贸易伙伴关系。到那个时候,你们也别不服气,拥有强大的实力才有开口说话的权力,这就是现实!当然了,只要你们荷兰表现的好,我还是会把一部分利益先让给你们的。”
普特曼斯在心中暗暗思索着,海上霸权这块蛋糕哪怕有毒,荷兰除了吞下去已经别无选择。
普特曼斯想了又想,最后喃喃地道:“杨大人的提议,我会尽快向国王陛下禀报的,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回复。”
“好极了,我会尽快安排船只让你返回贵国,至于杰克上尉和你的部下,作为战俘,这一段时间,我会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直到您带来贵国国王的福音!”
普特曼斯和杰克无奈地对视一眼,起身向杨乐和诸位将领告辞,卫兵随即将他们重新押回了监狱。
杨乐要求大明士兵们不允许虐待他们,但是对荷兰海军的所有人员,包括其家属,全部限制其行动自由,严加看管。
和荷兰签订合约的大事议定了,杨乐走出王宫,熊文灿从广场上匆匆跑了过来,兴奋地道:“杨国公啊,那十一艘荷兰战舰被大明水师撞沉了一艘,十艘完好无损,而且从那艘‘尼克号’上还抢出来四十多门中小型火炮。您说,这些战舰真的都留在台湾吗?”
郑芝龙身后的一名年轻将领立刻忍不住叫嚷道:“杨国公,这可是我们兄弟们拿着命得来的战利品,怎么能留给他人?”
说话的这位是郑芝龙的弟弟――郑鸿逵。
郑芝龙一听脸色一变,立即叱道:“你这兔崽子,真是不懂事,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杨国公正是用兵用船的时候,他说怎么分配就怎么分配,你多什么嘴!”
郑芝龙人老成精,他们一家子是有前科的人,虽然招安,难道朝廷真的就没一点戒心吗?这个时候你要枪要炮,这不是引火烧身吗?杨乐怎么肯把这么多火炮给他的水师?
熊文灿的脸皮子也是抽搐了一下,眼神假装巡视着远处的海面,不去看杨乐的脸色,可是耳朵却是支愣着老高想要倾听杨乐的说法。
杨乐闻言笑道:“好啊,自从你们招安过来,朝廷也没给你们配发新装备,你们的舰队和火器确实太差了,这批战舰就留给你们好了,本来呢,我就想把你们留在台湾的,协助赛德族长替我和皇上管理好台湾,这缴获的荷兰军舰自然也要留给你们了!”
郑鸿逵大为意外,他吃惊地站起身来,抱拳行礼,喃喃半晌,嘴里竟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士为知己者死,他决定,这条命以后就卖给杨家了。
杨乐这么做虽说有故意示恩的意思,不过,这十艘荷兰战舰杨乐还真没看上,他可是见过现代化军舰的人,说实话,这些军舰能改进的空间真的很大。
杨乐和几位将领又商议了一番驻军台湾的军政大事,布设军营,挑选营址准备长期驻军,并让军驿尽快回京向崇祯皇帝奏明情况,同时护送普特曼斯回荷兰履行条约。
然而海战大捷的战报刚刚送去京城,小野十郎的倭寇舰队利用明军和西洋海盗交战无暇他顾的空隙,越过绵延千里无法尽防的海岸线,偷袭上岸,开始大举入侵。
倭寇舰连千百,蔽天遮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大明沿海数千里郡县同时告急,上了岸的倭寇势同猛虎,一时狼烟四起。
崇祯五年四月初八,倭寇攻击浙江宁波卫所。同日,另三股倭寇进攻太仓县、乍浦县,劫掠了平湖、海盐、海宁等地,杀死杀伤官军数百人。四月九日,大股倭寇攻入上海、江阴等地。
四月初十,倭寇攻击山东黄县,杀死县丞吴世扬,抢掠、收集民船,沿海南下进入江苏地境,与另一股倭寇汇合,在利用细作的情报设伏,大败前来支援的卫所官兵,明军一千两百人被伏击,死亡四百余,败兵仓惶渡河逃走,又有近三百人自相踩踏溺水而亡,领军的卫指挥使也被杀害。
倭寇气势大盛,接连三日,有几股倭寇分别攻击道州、泰兴、海宁、嘉兴、扬州等地,明军卫所官兵前追后堵,败多胜少,各地都指挥使剿寇不利,倭人利用收买的眼线避实击虚,处处得手,锦衣卫、国安局、东厂三个机构的军情急报如雪片般飞往京城。
收到倭寇进犯的消息,崇祯大怒,四月二十一日,以八百里加急快报下旨,命令大明国公、武王杨乐紧急总督浙江、山东、两广、福建的水师军务,全权负责剿寇事宜,并赐天子剑,凡有贻误战机者或者害怕逃跑者格杀勿论!
一时间,沿海各地又开始行动起来。杨乐把台湾事宜安排妥当,便扬帆起航,挥师福建。
第186章 出门在外想家了,小人又要兴风浪()
经此一役,明朝海军声势大振,普特曼斯改与明朝修好,转而表达今后想在台湾进行贸易,而不是强势前往福建寻求对明贸易的意愿,杨乐任命由郑芝龙派船到台湾进行交易。于是福建商船开始驶抵台湾。
而杨乐此时已经从福建挥师北上,前往琉球国。
琉球国,是琉球历史上第一尚氏王朝和第二尚氏王朝两个朝代的统称和共有的国号,也包括早期三山时代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王国(琉球作为它们共同的对外自称)。
在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杨载向琉球三国发布诏谕,中山国国王察度派弟泰期出使明朝,第二年,山北王怕尼芝和山南王承察度也相继向明朝进贡。至此,山北、中山、山南三国开始向明政府朝贡,成为明王朝的藩属国。为获得打造大型船只的技术,以避免使者船只受到海浪危害,1392年,琉球接受了朱元璋派遣的福建三十六姓(闽人三十六姓)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
古琉球国的地理位置在台湾和日本九州之间,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朝贡,在遭受萨摩藩的入侵后也向日本的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萨摩藩为日本幕府末期的西南大藩之一)
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