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骆养性叹道:“照理说是斩首示众,不过,我查到了他们的另外一个身份,他们是十三太保的成员。而且,我们也抓到了另外一个成员,就是那个人要求见你一面。”
“十三太保?”杨乐感觉这个名词十分耳熟,思索片刻,忽然想起以前看的时候看到过,难道历史上果真有这么一个地下组织?
“杨大人,你见是不见?”见杨乐发呆,骆养性耐着性子再次询问。
“走。去看看。”既然有人想见他,见见也无妨,他还真想看看十三太保到底是些什么人。
于是,他和骆养性一起来到北镇抚司的诏狱。
这个阴森恐怖的地方,杨乐实在不愿意来。每一次走在长廊里,都会全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在骆养性的引领下,来到一处囚室。里面一共有四个人,其中三人便是大漠三刀。
而在墙角之处还有另外一人,那人竟然是个半残之人,身子底下坐着一把轮椅。
那人看到杨乐之后,便拱手施礼道:“在下诸葛师,拜见杨大人。”
按照道理讲,杨乐与此人素无瓜葛,互不相识,此人没必要表现地毕恭毕敬。杨乐不知这位诸葛师有什么目的,所以没有说话。
诸葛师看着骆养性说道:“骆大人,我想跟杨大人单独聊一聊,可以吗?”
骆养性有些诧异,不过似乎他和诸葛师认识,也知道他不会谋害杨乐,就挥了挥手,让其他人退了出去。
诸葛师眼中带着希冀之色,望着杨乐说道:“杨大人,魏厂公是不是把“保”牌给了你?”
“保牌?是不是这个。”杨乐心里一动,从怀里拿出一块令牌,那上面写着一个“保”字。
这是魏忠贤临死之前给他的,他一直不知道有什么用处,直到现在,他才明白过来,这就是掌管十三太保的令牌。他这才明白魏忠贤那句“为了大明,替他拿起屠刀”的真正含义。
魏忠贤把十三太保这股黑暗实力交给了他,希望他遵循约定,替他看着大明的文武百官。魏忠贤是奸臣不假,他也是大明的忠臣,他忠于大明。
诸葛师双手颤抖着捧过令牌去,竟然失声痛哭。这是杨乐第一次见到有人愿为魏忠贤的死而哭泣。
诸葛师哭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魏厂公吩咐过,属下以后听从您的命令。”
杨乐伸手接过令牌,点了点头:“你们可以跟着我,但我不喜欢杀戮。”
诸葛师苦笑道:“我们存在的意义便是在黑暗里杀人,您不让我们杀人,我们会很无聊”
杨乐看看他,笑道:“你坐在轮椅上,如何杀人?”
“杀人不一定要用刀,用脑也可以。这才是杀人的艺术。”诸葛师是十三太保里的军师,所有的暗杀计划都出自他手,当然,真正的执行人是其他人。其实,十三太保并不是指十三个人,这仅仅是一个称谓,他们的人员错综复杂,就连诸葛师也不知道一共有多少人。
“这么说你的脑袋瓜子比较好使,你想做我的军师?”杨乐看着诸葛师说道。
“自从见到大人,突然觉得我不是天下最聪明的人了。不过,我知道大人现在因何事烦恼。”
“哦,是吗?说来听听。”杨乐来了兴趣。
“关宁防线根本拦不住建虏,皇太极会绕道鞑靼,入侵大明,其实这件事,您只需找孙承宗大人,便可迎刃而解。”诸葛师捋着山羊胡须说道。
杨乐双目如剑,紧紧盯住诸葛师,“你怎会知道此事?”
“十三太保是大明最强劲的密探,皇太极正在关外招兵买马,征集粮草,所谓何事,不是一目了然吗?既然袁大都督加强了关宁防线,皇太极要想进来,只能绕道,别无他法。我研究过,最好的入口是在喜峰口。”
杨乐心中剧震,诸葛师凭借关外搜集而来的情报就可推断出皇太极的进攻路线。从这一点上,足以看出诸葛师确实足智多谋。
“这里很臭,我给你换个地方住。跟我走吧。”杨乐把诸葛师从诏狱提了出来,至于大漠三刀,先让他们在里面吃点儿苦头,谁让他们曾经杀过自己呢。
安排好以后,杨乐坐上马车,直奔孙承宗的府邸而来。
虽然崇祯同意了红薯推广种植计划,但是对于去皮岛的事情,心里依旧有所疑虑,不相信皇太极能够穿越辽阔的科尔沁草原,然后直入中原。
这个计划非常的大胆,在古时候看来,科尔沁草原一望无际,恰如浩瀚无边的死亡地狱,人在里面行走很容易迷失方向,穿过它那是超乎想象的困难,但是皇太极率领十万大军确实做到了。如果不是穿越到过去,如果不是知道这段历史,杨乐也不会相信皇太极能够成功。
对此,杨乐十分佩服皇太极的谋略和勇气。想让皇太极有所顾虑,不至于倾巢出动,那个人便是毛文龙。所以,阻止毛文龙被杀势在必行,而唯一能够阻止的人便是崇祯。
崇祯生性多疑,仅凭他一人之言恐怕说不动,这就是他要拜访孙承宗老爷子的原因,或许只有这位老爷子才能说服皇上。
进入孙府,落座之后,杨乐便拱手施礼道:“老大人,您老依旧是精神矍铄啊!”
孙承宗一直很看好杨乐,细细地呷了口茶,捻着胡须道:“看着你们这些栋梁之才一个一个崛起,老夫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不中用喽。”
杨乐也不知道该如何切入正题,含糊应承道:“老大人身强力壮,活个百八十年没什么问题。”
“哈哈你这张利嘴呀,最会哄人开心,怪不得皇上对你赞赏有加。”孙承宗一副风轻云淡的高人模样,你不说我也不问,看看谁先着急。
自然是杨乐着急,他从榻旁几凳上端起茶杯,一口气喝了进去,然后鼓足了勇气,正色道:“老大人,学生直言,今日此番拜访,可不是为了品茶聊天,而是为了一件大事,一件关系到大明的江山社稷,一件危急到大明生死存亡的大事!”
听杨乐郑重的口气,孙承宗立刻变了脸色,把茶杯放到桌子上,皱起眉头,深深地瞧了他一眼,道:“什么大事儿能有如此严重?”
杨乐沉吟一下,徐徐说道:“袁大都督是您的学生,那么五年复辽计划,您是一定知道的,如果皇太极专门为关宁防线制订了一项超乎想象的作战计划,你会如何?”
“什么计划?”孙承宗似乎已经意识到杨乐真可能说出什么惊天秘密,立刻挥退了左右伺候的仆人。
看见再无旁人,杨乐便把皇太极从喜峰口入侵中原以及皇上去皮岛的计划说了一遍。闻言,孙承宗捻着胡须,皱着眉头,半晌不语。
杨乐神情有些不耐起来,忙道:“老大人,毛文龙将军非救不可,而皇上若在京城之中反而更加危险。只要保密措施做得好,此计可行啊。”
孙承宗沉思良久,立刻从书房拿出一张地图,按照杨乐所说的路线画了起来,到最后越画越是心惊。如果杨乐说的是真的,那么京师将面临独挡十万铁骑的境遇。
孙承宗虽然经历过大风大浪,定力惊人,依旧额头上开始冒汗,因为皇太极的这个计划实在是太过惊人。他颤声道:“你你是从哪里听到这个消息的?”
杨乐知道,作为大明朝战略指挥第一人,孙老爷子的战略眼光一定远非常人能比,他一定是看透了皇太极这个计划的可行性。于是,杨乐变被动为主动,缓缓说道:“老大人,学生既然能想到,皇太极自然能想得到,不仅能想到,他也能做的到!据可靠情报,他已经开始在关外招兵买马了。”
孙承宗沉默片刻,凝重地说道:“你想让皇上去皮岛?救下毛文龙将军,以此牵制住皇太极的兵力?”
“是的。这样皇太极害怕后院起火,必然不敢冒进。而且他们是骑兵,不善海战,只要皇上在皮岛之上,就绝对安全。”杨乐继续劝说。虽然他知道皇太极这次攻不破北京城的防御,但他不能说出来,他要把形势说的更严重一些。
孙承宗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皇上出宫,可是件大事,如有差池,将是灭顶之灾。他不得不慎重考虑。
“老大人,没有时间犹豫了。”杨乐十分着急。
“好,老夫信你一回。这就进宫面圣。”沉思半晌,终于做出了决定。
第56章 怒骂皇上不争气,茅山道士观天象()
东暖阁温暖如春,王承恩拿着火钳子拨弄着火炉里烧得红红的炭火。曹化淳在前方桌旁研着墨水,崇祯一脸不悦地翻看着一本奏折。
下方是兵部尚书王洽,这份边关奏折就是他刚刚呈上去的。
崇祯合起奏折,道:“鞑靼年年犯边,打不过就跑,跑了又来,真是让人头疼。不过这次朵颜部突然和后金结盟,他们攻城掠地,劫掠了大批钱粮,你可知他们意欲何为?”
王洽不假思索道:“皇上,臣以为,年关将至,关外的鞑子必须出兵劫掠,给部族以给养,才能渡过严冬。臣觉得这次鞑子袭边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希望吧。”崇祯不由得想起杨乐的话,若有所悟,急忙道:“王尚书,你立刻通知袁都督,让他密切注意鞑靼境内的风吹草动。一旦有任何消息,立刻来报,不得有误,去吧。”
“遮。”王洽不以为然,觉得皇上真是小题大做,鞑靼犯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虽然如此想,不过他还是依照皇上的意思下去传达旨意去了。
这个时候,站班太监匆匆过来禀报道:“皇上,驸马爷和孙承宗老大人来了,在御书房里等您过去。”
崇祯一听,心头一动,匆匆处理了奏折,便立即奔向御书房。
崇祯一进大殿,正偎在龙凤炭火炉旁取暖的杨乐立即上前见礼,崇祯抬手将他搀住,欣然笑道:“朕心里正想着找你呢,你这就来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心”
“心有灵犀。”杨乐接话道。
“对对,就是心有灵犀。朕就觉着,你和朕心连着心,知道朕的想法。”崇祯哈哈一笑,看见杨乐后心情大好,把刚才鞑靼犯边的郁闷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待皇上和驸马两人寒暄完之后,孙承宗上前微微施礼道:“皇上,皇太极的阴谋诡计,杨大人已经跟老臣说了,老臣此番前来,是跟皇上商议一下这件事。”
崇祯眨巴着眼睛,细细一想,便知道杨乐把孙承宗请出来当做说客来了。其实他心里面十分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但他也担心自身的安全。“孙大人也觉得朕去皮岛比较合适?”
“不不不,皇上误会了。”孙承宗连连摆手,“老臣希望皇上出宫,不是去皮岛,而是去南京避避风头,不论皇太极来不来,皇上都无恙,之后再回来便是。”这是孙承宗在路上冥思苦想想出来的一条折中的计策。
作为老臣,他不可能像杨乐一样,剑走偏锋,他必须确保万无一失,皇上决不允许有半点儿闪失,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几率也不行。
闻言,杨乐一愣,自己请来的救兵竟然自成了一家之言,一个去皮岛,一个去南京,一个往北,一个往南,牛马车不相及。杨乐愕然道:“老大人,你怎么突然变卦了?”
“杨大人,你的计策虽好,但却让皇上深入险地,老臣万万是不能答应的。对不住了!”孙承宗拱手致歉说道。
崇祯看着面前这一老一少,本来他心里就犹犹豫豫,在皮岛和京城之间下不了决定,如今又出了一个南京,一时间更让他犹豫。
杨乐暗暗叹息,崇祯除了多疑,还有就是不够果断,这一点儿通常是致命的。根据历史记载,在李自成未到北京之前,许多大臣劝说他移都南京,因为他犹豫不决,一拖再拖,最后导致京城被困,连逃都没法逃走,最后不得不自杀。
想到此处,杨乐就怒其不争,忍不住说道:“皇上,遇事当断则断,不要犹犹豫豫,要快速做出选择,以便大臣们做出相应的对策。臣现在就问一句,皇上这次去不去皮岛,无论答案是什么,臣希望皇上能给个痛快话儿。”
“杨爱卿,朕真的没想好朕觉得还是留在京城比较好。毕竟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们的设想,没凭没据的,不是吗?”崇祯吞吞吐吐地说道。
杨乐点点头,果然是天命难违,想要改变历史何其艰难,他就不应该抱多大希望,明朝的灭亡与崇祯的性格息息相关,他放任袁崇焕杀害了悍将毛文龙;之后又重用温体仁冤杀了袁崇焕;听信文臣的空话打肿脸充胖子不迁都南京;优柔寡断迟迟不调吴三桂救援北京;山穷水尽的时候宁愿国破家亡也不与李自成联合抗清。这些都让杨乐愤怒,一心想要重振大明的他怎么能够忍受皇上是如此一个人,他想要慢慢地去改变皇上,但如今火烧眉毛,他该当如何?
他必须刺激皇上,让他知道痛,让他知道怕,给他下一剂猛药。杨乐计上心来,豁然跳将起来,指着崇祯的鼻子开始大骂:“皇上,你如此唯唯诺诺,躲在京城里都不敢出去半步,怎么能敌得上雄才大略的皇太极?
你做事情畏首畏尾,像个缩头乌龟一样,首先你在气势上就输了一成,如何能够战胜于他?
皇太极可以倾尽全国之力,谋划如此匪夷所思的布局,直驱京师,可是你呢,只能躲在京城里,不敢露头相对。
倘若有一天,闯军打到北京,你也只能爬到后山,然后吊死在那颗歪脖子树上!”
这几句话如此犀利,如此大逆不道,曹化淳和王承恩听得是目瞪口呆。就连孙承宗老大人听得也是毛骨悚然,全身哆嗦。
最震惊的莫过于当事人,崇祯脸色一阵青一阵白。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杨乐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继续说道:“皇上,臣口吐狂言,怒骂圣上,已知死罪,只请皇上留臣的项上人头几日。臣誓死去皮岛救下毛文龙,然后请死!”
说完这些话,突兀地站了起来,不给任何人说话的机会,抚了抚袖子,大踏步而去。
出得乾清宫,杨乐匆匆忙忙急于赶路,拐过墙角,忽然一人撞怀而来。
“哎呀”一声,那人倒在地下。杨乐定眼一看,原来是个小道士。
在这小道士的身后还有一位仙风道骨模样的老道士。
杨乐心情不好,不愿多说话,只是对着他们二人躬身行了一礼,就转身离去。
小道士揉着撞疼的脑袋,嘟囔着地说道:“什么人啊,也不说声对不起。”
而老道士仅仅只是瞧了杨乐的面貌一眼,便大惊失色,忍不住自言自语唱道:“恰似仙人不是仙,逆天改命鬼难缠。此生三劫又两难,大富大贵佳人伴。”唱完,他赞叹道:“当真是千年一遇的面相啊!”
听到老道士念完诗,坐在地上的小道士若有所思,惊奇道:“师父,我明白了,我也看出此人的面相是早夭之人,却隐隐含着王侯之相。真是太奇怪了!”
“清奇,不要乱说,你可知他是谁?他就是当今皇上面前的第一红人――驸马爷杨乐。以后可不许出去乱说,知道了吗?!”老道士严厉警告道。
清奇吐了吐舌头,道:“知道了。”他心里暗暗盘算着师父口里的三劫两难到底是什么。
“好了,快站起来,昨夜我观天象,星辰出现红色漩涡的异象,我猜测天下必将有大乱发生,必须尽快禀报皇上。快跟我走。”老道士拉着小道士急急忙忙往御书房赶去。
第57章 校场之上点点兵,偷偷溜走去边疆()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大年三十。
在京城里的官员要参加一年一度的朝廷大典,农民也忙着置办年货、贴对联,人人忙个不休。
杨乐更忙,忙的甚至都忘记了今日儿是除夕之夜,他来回奔波于“国安局”和神机营之间,整肃军武,排察身世。加上狼牙营的三百人,一共选择了五千精锐,作为去皮岛的主力,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哪怕是抢,也要从袁承焕的刀下把毛文龙抢下来。
当然,这一切都在秘密进行,知道他行动的人廖廖无几。
夜里回到家,躺在床上,毫无睡意。虽然自己穿越而来,可以窥得先机,然而皇上却是不信,恐怕历史又要重演。到时候,他该何去何从?如今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怀里的小娇妻。
要只是他一个人,如果历史果真不可改变,他完全可以选择过一个平平淡淡的生活,但自从有了朱兮兮,他再不能了。因为朱兮兮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她是公主,而崇祯不仅仅是他的皇上,也是他的大舅哥。所以,无论如何,他必须全力以赴,绝不能退缩。
过年了!听着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杨乐穿越而来已经半年多了。想想曾经发生的事情,恍若如梦。
朱兮兮瞪着大眼睛扑闪扑闪地望着他,好奇道:“夫君为何不睡觉?”
“呃,想了一些事情,你先睡吧。”杨乐宠溺地揉了揉她的头发。
“夫君不说我也知道,夫君放心,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随着夫君,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闻言,杨乐微微叹息,然后把她紧紧搂在怀里。轻声道:“再过几天,我要远出办差,你在家要好好照顾自己,我跟管家说好了,一切家用的物品都已经置办妥当。”
朱兮兮含着泪水点了点头,她什么也没问,因为她能感觉地出来,此次出差会非常危险。“我会照顾好自己,你放心吧,外面比不上家里,多带点儿衣服、被褥,风餐露宿,不要吃凉的”说着趴在杨乐怀里哭了起来。
杨乐轻轻抚摸着她,任由她的泪水流进心田
鞑靼袭边犹如汉人过年,那是年年必来,这次做得更绝,竟然在大年夜袭击了关宁军控制的前屯和高台堡,初时鞑子占了上风,抢走了不少粮食,后来袁承焕迅速从锦州赶来支援,双方势均力敌之下,鞑靼被迫撤军。
正月虽然已过了三天,文武百官中依旧还有许多未回京报到,但初四一大早,崇祯皇帝突然就宣布文武百官上朝了。紧接着连续下了三道旨意。
第一道是因为鞑子犯边,特令袁大都督加固关宁防线。
第二道是令兵部尚书王洽巡查边关九城防务,派兵侦查,密切注意长城内外的一切动静。同时,令其在喜峰口构筑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