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沧海纪-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的荣耀,况且这“尽忠”二字,也的确算是他裴正阳的软肋之一。

    蓝云轩见老爷子高兴,又悄悄地瞥了他一眼,然后才继续小心翼翼地说道:“然后就是觉得那位小王爷吧,年岁不大,眼高手低,心气是高,想法是多,但是做事不肯脚踏实地,到时候必然坏事,这小子没跟罗刹族打过什么交道,根本就不熟悉他们的秉性,若是最后把招安变成了引狼入室,还不是得咱们幽州军给他来擦屁股,没那个必要嘛。”

    对此,老人更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认同道:“是这个理儿,没毛病。”

    终于说到了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点,蓝云轩有些瑟缩地望了对面一眼,开口的一瞬间,连整个身子都缩了起来,甚至就连声音都低了几分。

    “最后嘛,就是觉得这罗刹族要真被朝廷招安了吧,弟兄们这军功就不好挣了。”

    “嗯?”老人开始还听得好好的,听到这里,眼睛瞪得滚圆,猛地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刚要指着蓝云轩的鼻子破口大骂。

    蓝云轩见状,赶紧上前劝说道:“哎,将军,将军,您别生气,这也是实情嘛,人都有私心,这不奇怪,更何况大将军这私心,那也是向着咱们幽州军的,我是觉得没什么大问题。”

    老人原本就很是不认同这个说法,现在听了,心里的怒意更是止不住地蹿上来,又是重重地一拍桌子,直吓得对面的“笑面虎”把整颗脑袋都给缩到了脖领里。

    “胡闹!简直就是胡闹!前两个理由老子还勉强可以认下来,可最后这算什么?那帮恶鬼屠害咱们幽州百姓的时候,你小子难道没见过?啊?”老人说着,一脸的沟壑都皱到了一起,显然是怒到了极点,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喝骂着,“唉!他许锦棠,就是他妈的在雍州那懒散地儿待久了,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

    蓝云轩听了,只是默默地低着头,既没有马上提醒对方一句“慎言”,也没有立刻跟着附和劝慰老人。

    作为下属,非议现任的幽州兵马大元帅是不对,可裴正阳一是出身显赫,二是战功不俗,他这几十年的晋升路,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上去的,没有半点水分掺杂其中,他任职镇军左将军的这几十年里,深受全军上下的爱戴,不论是功劳还是说资历,都远在他许锦棠之上,再论到他与老将军许尽忠的关系,更算是许锦棠的半个长辈,这些话没什么说不得的,况且这里还是左将军府里,都是自家人,谁还能把这话给传出去了不成?

    老人把一腔怒意宣泄完之后,情绪又迅速地低落了下来,他垂着脑袋,满头华发,百战之将,也已垂垂老矣,蓝云轩看着都心酸。

    裴正阳皱着眉头,轻轻地叹了口气,语气也软和了不少。

    “唉,招安那帮恶鬼,确实不对嘛,老子他妈的跟这帮畜生打生打死了一辈子,朝廷一纸令下,突然就要成咱们自己人了,老子确实不能接受啊。”

    他当年就是因为未婚妻被罗刹族的恶匪所奸杀,所以一怒之下,弃笔从戎,投身军伍之中,靠着这股恨意和狠劲,一介儒生脱胎换骨,成了边军猛将,和罗刹族在沙海里互相厮杀了大半辈子。

    若不是因为罗刹族,他此刻要么已经在京城里做了文官,不说权倾朝野吧,可最起码也实现了自己曾经想要靠着笔头治国的理想,再不济,也是在自家大院里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了,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一身伤病无药可医,身边除了手下的几十万雄兵和眼前这位忠心耿耿的参军谋士以外,再无他人。

    现在朝廷突然就说要招安,以前见面都要以性命相搏,可以说不共戴天的仇人,突然就成了自己人,这谁受得了,所以在他知道许锦棠擅自截下了朝廷用于招安的文书谕令之后,也没太觉得那小子做的不对。

    “可朝廷也有朝廷的想法,我也能理解。”老人忍不住撇过头去,不想让对面的干儿子看到自己眼眶里流动的泪水,“我这次要是支持许锦棠那小子,年轻时候那些书才是白读了,如果真能有一劳永逸解决罗刹族的办法,我就算再不喜欢,也得赞成。”

    “我都已经这么老了,其实心里那点恨早就淡去了,剩下的那点,也该跟着我一起进棺材了,你们是年轻人,没必要去做白白的牺牲,那位小王爷如果真要有那本事,能劝降招安,我认为可以,就怕他是眼高手低,什么都不懂就乱来,最后引狼入室,不过那也都是他自找的,总之,这种事咱们幽州军没理由去阻止他,扣押朝廷签发的谕令,更是天大的罪名,我不能让锦棠他一错再错了。”

    蓝云轩叹息道:“唉,将军您说的是,可现在就怕登云被这小王爷给利用了,与大将军府那边闹了起来,到时候就麻烦了。”

    整个幽州,所有兵马,在名义上的最高统帅,总归还是许家人,陆登云要是真因为这件事而跟那边闹了起来,那就不好收场了。

    老人站起身,低着脑袋,只是朝着对面摆了摆手道:“去吧,去吧,趁着事情还没闹大之前,把陆登云那小子带回来。”

    蓝云轩赶紧答应了一声,然后快步走出了院子去准备了。

    老人就这样一个人背着手,静静地站在院子的正中央,踩在青石板上,仰头看着那因为西北沙尘的原因,而显得有些昏黄的天空,默然无言。

    一颗哪怕已经立春了,却仍然没有抽新芽的歪脖树安静地矗立在院子的角落,更添了几分萧索之意。

    老人的背,突然就弯了下来。

    

    同一时间,陆登云也已经按图索骥,一路找到了那批被幽州这边给故意扣押和隐瞒的朝廷物资与谕令所在的地方。

    为了怕黄沙县的那位小王爷在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之后狗急跳墙,事情一旦捅上去后,被朝廷派遣御史追查,所以这批物资与中书省签字盖章了的正式谕令根本就没敢放在表面上看起来最为安全的大将军府里,毕竟这一旦要是被人给发现了,这件事那就真的说不清楚了,责任到时候也不好全往手下人的身上推诿。

    故而这批珍贵的物资和谕令,其实一直就放在沿途的一处驿馆里,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驿站的库房,没人去动。

    这东西其实就是个烫手山芋,丢了吧,肯定不行,送到了肯定也不行,最好的办法,就是小心地保管着,不让外人知道,东西存放在库房,到时候真要有一天被人盘查起来,就推脱说传递军情太忙,忘了,或者说是运送的路上车马坏了,一直在抢修,并非是故意不运送。

    朝廷上面的人大多其实根本没下到过基层,根本就不知道整个体系是怎么运作的,所以如果真要想,底下的人其实可以有很多种方法用来搪塞应对,而且还能让人挑不出毛病来,这也是为何说干吏重要,毕竟上面的人只是下达一个大范围的命令,真正说到执行的,还是下面的人。

    陆登云不是真的傻子,他也想到了这一点,如果真有扣押谕令这种事情发生,就必然不会往可以牵扯到重要人物的地方放,所以这批东西,肯定还在驿站处,再加上以他的人脉,不算特别难就查到了确切的地方。

    虎贲,玉阳,乃是幽州的两大铁军,都位列帝国九军之一,地位超然,虎贲军的人脉,更是遍及整个幽州,毕竟原本的军人也得养老不是?尤其是那种受伤了导致残废的,混个地方官或者是校尉当当,不为过吧,再加上幽州本身独有的一种排外性,所以各郡县的要职其实都是被各军的老人们所把持的。

    陆登云又是大家眼里,左将军亲点的自己的接班人,将来是要代替他执掌虎贲军的,再加上其本身在军中的威望就不错,虎贲军的一些人为其大开方便之门,非常正常。

    在知道了地方之后,陆登云没有耽搁,直接就策马到了驿站,等他到了,各方势力这才反应过来。

第九十二章 大闹驿站(一)() 
驿站是朝廷用作沿途传递重要文书和军情,以及供给路过的官员们吃食住宿,还有给信使们补给和换马的地方,所有的驿站,都是隶属地方官府直接管辖。

    自从太子顾苍在京城上位掌权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严令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动,让凉国境内的驿站数量直接达到了原先的三倍有余,并且全部串联成线,钩织成一张复杂的大网,以保证重要信息传递的速度与安全。

    可以这么说,如果把整个国家比作是一个强壮的巨人的话,那驿站就一定是巨人体内,负责输送血液的管道,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为了让各地的驿站能够保证自给自足,不额外给朝廷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驿站本身也有一些民用的用途,只要能递交够银子,不管是谁都可以来让朝廷驿站代为传送信件和物品去其他地方,而且只要平日里能留出足够的房间预备给来往的官员和信使们留宿休息,其余的房间都是允许直接出租给外人使用的。

    不但如此,朝廷本身也会特别指定一些本地的富户来外包驿站,说白了,就是朝廷送你一个明面上的官身,让你来代替朝廷主持本地的驿站,由富户们私人出资保证驿站可以正常运转,甚至是让他们自掏腰包来进行每年的修缮。

    虽然这看似是一个赔钱的买卖,不过富户们并不会反对,第一,就这种开销,对于真正的富人们而言,其实并不算多,却可以借此卖给朝廷一个面子,还能得到一个明面上的官身,虽然也就是最低等的吏员而已,但总归算是在为朝廷办事,已经和平民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层了,第二,驿站本身除了能被用做沿途的旅店以外,也能用来主持召开一些宴会等事,如果能够好生经营,说不准年末还有盈余,那就更赚了。

    其中幽州作为凉国的两大边境要地之一,驿站系统更是十分齐备,十里一小驿,三十里一大铺,完全接连成线,只要是重要消息,从京城发到边关,亦或是从边关传到京城,所需要的时间绝不会超过一周,这种速度,已经可以算是冠绝南地了,可顾苍仍觉得太慢。

    而陆登云托了关系才找到的这个驿站,地方就在河东郡的边上,离着黄沙县还有老远一段距离,这就让他更为惊讶了。

    要知道,按照顾玄那边的说法,黄沙县得到的那份消息是来自京城,而且是走的民用通道,不可能用快马加急,连这都到了,但这批物资和谕令竟然现在还卡在幽州中部地带,而且从地图上来看,这路线和方向上就不太对,他顿时就有些相信为何会有“故意扣留”这个说法了。

    按照大凉的律法来说,只要是重要的公文和军情,哪怕就只是延误了半个时辰,信使也要挨上足足八十军棍,身子不强壮的,必死无疑,要是再慢上一些,就是直接抓住绞死,甚至还会牵连家族,导致全家充军或者做徭役。

    就这次这速度,已经够把牵连其中的人全家下狱了,若说这背后没人指使,鬼才信呢。

    而且这里还不是小驿,而是一处大铺子,占地不算小,围着驿站的这一圈,修建有两层高的屋子,里面有让客人吃饭的大堂,以及供过路人们居住的联排房间,另外还有一个大棚,被用作单独的马厩,光看这样子,更像是一个大客栈,此刻正是午间,来往的人还不少。

    因为各地之间,本身也会互相传递消息,确认无碍,还有就是一些做生意的人,以及走访探亲的百姓,也都喜欢沿着驿站的这条路走,用以保证安全。

    幽州内部纷乱,这乃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常常会有小股的马匪流寇荼毒,个个来去如风,而驿站的线路,乃是被幽州军所重点保护的,沿途经常会有驻军巡游,走这条路自然是最为安全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官道”了,大部分独行的商人和旅人都会走这条线路,就是为了图个省事和安全,不过有些走私的,或者是重金请了镖局护送的,还有那种被朝廷特批,可以豢养私兵的大家族,则不在此列。

    陆登云在策马急匆匆地赶来之后,一直冲到了驿站铺子的正门口,才猛地一扯缰绳,胯下的战马随着嘶鸣声高高跃起,然后又重重地踏下,马上的人却连脸色都没有变一点,这一手漂亮的骑术,顿时引得旁人纷纷侧目,甚至还有为其鼓掌的。

    耳听得有外人过来了,驿站里的下人也跟着跑了出来,看见这一幕之后,熟门熟路地上前代为牵过了缰绳,然后便带着满脸讨好的笑容问道:“客官,容小的多嘴一问,不知您是一人来的还是多人一齐的?是打尖还是住店啊?若是打尖,咱这儿有现成的吃食和美酒,就是马也可以给您喂饱了先,可若是住店的话,就得让小人再去核查一下,今儿来的人特别多,若有些怠慢之处,您大人有大量,莫跟咱们下人计较。”

    陆登云就是简简单单的一身黑色劲装,在幽州这种沙尘大的地界,十分耐脏,虽然挎着刀,可没有穿戴虎贲军的制式盔甲,所以单从外表上来看,跟普通的江湖豪客们没什么区别。

    好在这人也没敢怠慢了,毕竟做了这么久的接待了,他们其实最是清楚,江湖人嘛,最讲究一个道义和规矩,只要你把面儿给足了,他们就肯定不会闹事,要是硬跟他们轴,这帮人若是脑子一热,横起来,可不会管你是不是朝廷的人,直接就是一刀劈过来了,武夫做事,大多是不过脑子的,可他们是开门做生意的,自然知道面对什么人该说什么话,没必要端着架子。

    陆登云一直阴沉着一张脸,在一股子边军悍将的气势提起来之后,旁人都不敢再多看他一眼,他一下纵身从马上跃下,然后从怀中摸出了一块令牌,看也不看,便直接朝着对方掷了过去。

    那人见状,赶紧伸手将之接过,还未等他细细地查看一番,陆登云便一边大喝,一边迈着大步往里走:“幽州军办事,闲杂人等立刻散开!”

    周围的人原本还在看热闹,这时候听到这话,全部都被吓了一大跳,挡在他面前的,都是面色一变,赶紧跳到了旁边,远远避开。

    这些人可不傻,越是到了边境,这军队的能量就越大,在雍州江州这种世代承平之地,那些地方文官的地位肯定要远强过驻军的,但在这纷乱的幽州地界,军队就是天,谁不知道幽州是谁的地方?

    幽州的许大将军,那可是连朝廷委派的幽州牧都要主动恭迎拜会的存在,军人的地位,在幽州自然也是最高的。

    尤其是那些喜欢自称“幽州军”的,定然不会是地方驻军,或者是民兵团,他们既没那个资格,也没那个胆子敢这么自称,这里说的“幽州军”,必然是地位最为显赫的边军,也就是玉阳与虎贲两支帝国铁骑。

    这两支军队,哪怕就只是里面最普通的底层士兵,只要出来了,地位也极高,一般人哪儿敢得罪。

    所谓是民不与官斗,更何况是这些根本不讲道理的,一个里通外敌,耽误军情的大帽子给你扣下来,直接拔刀杀了你都行。

    “哎哟,军爷!”那人小心翼翼地把手头的令牌悄悄一摸,顿时连一身的骨头都软了几分,一边扯着战马的缰绳,赶紧就往里走。

    这人在这里做了多年的工,接待的人不知凡几,这些令牌是不是真的,不用看,只是摸一下就知道了,就刚才这一下,他就知道了,这人可不光是虎贲军中人,而且还是一个顶着官身的百户大人,知道这些以后,他顿时更为热切。

    陆登云没理会后面的热情呼喊,抬步就往里走,刚跨过了驿站的门槛,里面顿时豁然开朗,其实就是一个四方形的大院子,可占地不小,来往的人也不少,还有些聚在一起,吆喝呼喊的。

    陆登云看了几眼,便转过头来,朝着后面一路跟过来的下人沉着脸问道:“你们这驿长是谁?赶紧叫他出来!”

    那人一直没敢放下手头的缰绳,跟着进来后,弓着腰,满脸谄媚的笑容,点头哈腰地道:“哎,军爷,您来此是有何贵干呐,不妨跟小的直说,小的在这里待了三年了,一般的事情,也能代为处理。”

    陆登云闻言,皱眉看了他一眼,沉声道:“看来你知道的东西不少?”

    这人听了,赶紧放下了手头的缰绳,干脆地往地上一跪,朝着陆登云抱拳道:“只要军爷您想知道的,小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可是一个巴结幽州军的好机会,他哪儿会轻易放过。

    陆登云哪里不知道此人心中的想法,当下冷笑一声,突然伸手抓住了这人的肩膀,直吓得后者浑身一抖,差点没趴下去。

    “好,那我且问你,前些日子,这里是不是来了一批从京城发来的物资,还有一份朝廷谕令?”

第九十三章 大闹驿站(二)() 
“额,这个,这个。”这人被陆登云一只手抓着肩膀,挣脱不得,只得弓着身子,着急地挠着脑袋,苦着一张脸,结结巴巴地回答道,“军,军爷,哎,您也知道,咱这驿站是大铺子,这里的下人可不止小的一个,若是有朝廷谕令发来咱们这,那必然属于是重要军情,小人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驿夫,暂时还没资格接手这些,所以只能如实地回答军爷,这个,这个小人还真不知道,或许有,或许没有。”

    驴头不对马嘴地说了一大通,却等于一个字都没说。

    陆登云心生怒意,一双虎目死死地盯着对方的到处乱瞟的眼睛,沉声喝问道:“不知道?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在跟俺装不知道?”

    这人哪里敢与之对视,被这么一喝,顿时吓得腿脚一软,慌忙跪倒在了陆登云的面前,委屈地哀叫道:“军爷,这小人是真不知道啊,小的总不能对军爷您信口开河吧,不然若是耽搁了重要军情,小人就算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呐。”

    “呵,会耍些小聪明。”陆登云见状,冷笑了两声,知道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什么东西来,也不准备再跟这个油腔滑调的小子啰嗦了,直接松开了他,然后就朝着驿站里面走去。

    一直到了整个铺子的正中央,陆登云扶着腰间的虎头刀,运足中气,直接仰天大吼了一声。

    “此地驿长何在?”

    他中气十足,嗓门极大,这一声突然吼出,直把四周的屋子都给震了一下,就连马厩的马儿都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