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春秋-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与许长蛇寨中代为照顾,如今这些人都在山中,是否不予理会?”   
  伍封道:“怎能不予理会?将那些老弱妇孺放在山中,何以生计?你带些人去将她们安置,我们大队晚间可到赢城,你赶到赢城来。”   
  吴舟点头答应,带了十名勇士,又从新投降的盗贼中叫了二人为向导,赶往山中去了。   
  鲍兴牵了两匹马来,指着其中一匹红马回来,得意地道:“这匹马是小人专为公主挑的,性温而力大,颇能载重。”   
  妙公主叱道:“好个小兴儿,你是说我肥重么?”   
  众人大笑,鲍兴忙道:“公主身轻如燕,怎会肥重?小人是想,日后公主生下了小公子,恐怕要时时抱在马上罢。”   
  妙公主忍不住也笑起来。   
  鲍兴指着另一匹黄马道:“这匹马跑得最快,岁口又小,是叶姑娘的。”   
  叶柔笑着谢过。   
  楚月儿道:“你为何不为迟迟挑匹好马来?”   
  鲍兴笑道:“这就不干小人的事了,小人本想去挑,但平爷非要亲自为迟迟姑娘挑匹好马,小人争不过他,打又打不过,只好哑忍了回来。”   
  迟迟和叶柔见鲍兴说话十分有趣,也格格娇笑。   
  果然平启回来时给迟迟挑了一匹纯白色的良马,一见便是好马,不次于妙公主的那匹红马。   
  迟迟连忙谢他,平启摇手笑道:“这又不是小人的马,何必谢我?”   
  忙了好一阵,赵悦和蒙猎已将那一众新兵整饬一新,暂为步卒,虽然未拿兵器,看起来仍是十分雄壮。   
  冉雍叹道:“大将军手下人才不少!”   
  东屠愁笑道:“如今有大将军镇抚莱夷,真是夷民之福了。”   
  伍封命大队继续前行,步卒跟在车后,周围由百骑勇士守护,沿大道而行。   
  黄昏之时,众人到了赢城。      
第十五章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    
  伍封见大军人数不少,不便进城打搅,便在城外扎下营来。虽是新添了不少人,但许长蛇的辎车上有许多营帐,不虞有缺。   
  这赢城之中大多是夫余人,也有不少齐人,冉雍是齐人的首领,入城略作安排,城中齐人和夫余人都拿了不少酒肴来迎接伍封,忙了好一阵,才算安定。   
  这时,吴舟等人带了三四百健妇侍婢回来,叹道:“胡胜和许长蛇认真不是东西,到处抢了不少女子,安于寨中,受群贼所欺凌,小人已安置了一半人,剩下这一半人无家可归,只好带了回来,由大将军设法安顿。”   
  妙公主在一旁笑道:“这有何难呢?大将军见了女子,自然是照单全收,上次在卫国打个转,不是连卫国的宫女也带了七八十人回来?”   
  楚月儿嘻嘻笑道:“公主说得是,不如将人带来给公子瞧瞧也好,免他心痒。”   
  伍封摇头道:“月儿与公主在一起久了,也越发地顽皮起来。”   
  妙公主和楚月儿更是笑得十分得意。   
  叶柔在一旁道:“其实这也好,这些士卒随大将军从军,也要婚配。何况主城人丁稀少,将她们带到主城,择人而嫁,一来终身有个依靠,二来安士卒之心,其家眷都在主城,自然会誓死护城。”   
  伍封点头道:“还是柔儿说得有理。”命吴舟再设大帐,安顿众女,这些女子便由叶柔率领。又道:“今日柔儿和众女立了大功,便不用忙碌了,在她们营中设个大帐宴饮,让她们好好玩一玩。”   
  妙公主与迟迟自告奋勇前去安排。   
  伍封让四燕女对剑姬们的帐中去,今日便不用她们侍候,另叫了数婢进帐,再将冉雍、高丽文和东屠愁请入帐来,一同用饭还各自回帐。   
  伍封见天色尚早,便与楚月儿出帐看看众剑姬。才出了大帐,便见鲍宁和鲍兴远远地探头探脑,做着手势,楚月儿笑嘻地跑了去。   
  伍封大奇,不知他们捣什么鬼,也走了上去。   
  楚月儿道:“他们今日老是缠着我,要学矛法。”   
  伍封笑道:“这两个家伙倒是勤力,你将矛法中简单凌历的招式教给他们便是。”   
  三人答应后,楚月儿带他们练习矛法去了。   
  伍封信步走到剑姬的大帐之中,只见众女欢闹一片,猜拳者有之、斗箸者有之、六博者有之,一个个乐不可支。妙公主与迟迟也与她们混在一起胡玩,极为开心。   
  帐中环佩叮当,香风四溢,令伍封心怀大畅,忍不住闯了进去,与众人闹成一团。他向来就不拘俗礼,府中的规矩也少,是以众女见他进帐,无不大抛媚眼,檀口香泽,弄得伍封立时大晕其浪,被众女灌酒无数,往妙公主和迟迟身上大嗅幽香,醉倒在二女怀中,连叶柔和四燕女也被他乱中抱搂了好一会。   
  伍封一觉醒来,便见楚月儿笑嘻嘻看着他,道:“公子这一次醉得历害,还胜过杀了朱平漫那一晚哩!”   
  伍封笑道:“昨晚可是胡闹,我再不敢轻易走到剑姬的帐中了。”盥洗后吃了几品蔬果,与楚月儿出帐。   
  伍封看看天色,吓了一跳,道:“只怕已快巳时了吧?”   
  楚月儿笑道:“迟迟说你醉得厉害,要多睡一会儿。公主便命午饭之后才动身,眼下庖人已在准备午饭了。”   
  伍封问道:“公主和迟迟呢?”   
  楚月儿道:“她们在营外骑马。”   
  伍封忙道:“如今还有一个叶小虫儿未剿除,叶小虫儿行踪不定,说不定就在左近,她们可不能去远了。”   
  楚月儿笑道:“不怕,有柔儿、平爷、小宁儿、小兴儿他们陪着,还有冉先生、少令子和高丽大人带了二十人在旁边守护哩!”   
  伍封道:“你怎不去玩?”   
  楚月儿脸色微红,道:“公子宿醉未醒,我怎敢走开?”   
  伍封顺手搂住了她,道:“昨日好似在公主和迟迟身上钻了一回,被你躲过了,今日好像应该略作补偿吧?”   
  楚月儿脸色更红,呢声道:“公子想怎么补偿?”她随伍封日久,自不象以前那么动辄害羞。   
  伍封在她脸上嗅了好一阵,忽在她樱唇上吻了一口,笑道:“今日便这样罢,过些天,嘿嘿!”   
  楚月儿自然猜到他心中想着的念头,满脸绯红,“嘤”地一声逃了开去。   
  伍封大笑,信步向众勇士与步卒的营中走去,楚月儿带着四燕女小心跟在后面。   
  只见营帐围出的大场分成了两边,一边正由赵悦、蒙猎和吴舟训练新兵,另一边是众勇士正由慕元领着练习刀矛。   
  众人见礼之后,伍封仍让他们练习,自己与楚月儿看了一会新兵,见他们其实身手都很敏捷,也有力气,只是无甚常法,赵悦和蒙猎正教他们军中所用的戈击之术。吴舟板着脸在一旁看着。   
  又到了众勇士的那边,见他们练得甚是认真,刀术矛法都有极好的根基。   
  伍封问道:“月儿,你昨日教鲍宁和鲍兴的矛法,他们学得如何?”   
  楚月儿道:“我选了三十几招矛法教他们,都学得不错,还教了一会儿剑术。”   
  伍封道:“你还记得那日与慕元比武的那个樊越么?他的戈法极其简单,力道浑成,来来回回使出来,颇有些威力哩!”   
  楚月儿点头道:“公子是想让我选些矛法中猛恶简单,又能循环使用的招式教给他们?”   
  伍封赞道:“月儿聪明得紧,这些勇士力大勇猛,胆色过人,不过所学的刀矛之术终是有所不足,若能将给他们一些简单凌历的招数,恐怕更加厉害了。”   
  楚月儿点头道:“其实我昨日教鲍宁和鲍兴时,便已经想到了,他们的根基不如二鲍,我已想了十七招矛法,可以教给他们。”   
  伍封大喜,道:“月儿真是知道我的心思。”将慕元叫过来,告诉他楚月儿要教他们用矛。   
  慕元大喜,将一百勇士都将了过来。众勇士见过楚月儿神出鬼没的矛法,连胡胜也被她一矛刺死,知道她矛法惊人,无不大喜,各执夷矛列队站好。   
  四燕女对望了一眼,春雨上前问道:“公子,婢子们也想学一学,不知行不行?”   
  她们四人整日跟在身边侍候,伍封知道她们不仅容貌俏丽,而且身高力大,胜过一众剑姬,点头道:“你们想学也可以。”让慕元拿多四条夷矛来,交给四女。   
  楚月儿站在前面,将十七招矛法教给他们。   
  其时军中所用常兵有殳、戈、戟、酋矛、夷矛五种,人称“五兵”。五兵之中,用戟者最少,用戈者最多。矛在五兵之中便占了两种,其实区别不大。酋矛的銎比刃长,刃宽厚,銎上有环孔可供缨饰。夷矛则刃比銎长,无缨饰,本就是夷人常用,后来传入列国,被称为夷矛。楚月儿的笔管铜矛实则就是夷矛,只是制法有异。   
  众勇士本就有矛法根基,见楚月儿所授的矛法虽然简单,却快捷迅猛,凌历过人,远胜于他们自有的矛法,看得心神俱动,学了一会,各自学成习练。四燕女练剑已久,资质也好,闲时看楚月儿使矛多了,此刻学起来,自然是加倍的快捷。   
  楚月儿走了回来,伍封点头道:“这十七招矛法真是浑然天成,来来回回十七招,却是凶猛过人。难得的是春雨四女学技击甚快,虽不如这些勇士力大,却多了一份灵动,矛法不次于这些勇士。”   
  伍封顺手从旁边拿了一口他们所用的刀,只见他们的刀都是直脊,刀头上弯,是军中常见的三种刀之一,心想:“其实刀剑虽然不同,其中也有不少相同之处。譬如剑法在的劈、削、砍、撩、斩、抹等式均可化于刀法之中。”   
  他将自己所习的所有剑法都想了一遍,觉得“开山剑法”中有一些利害的招式可略加修改,变成刀法,正合这种直脊弯刀所用,当下凝神细想。   
  楚月儿见他对刀深思,知道他又在钻研武技,也不敢打搅他。   
  伍封想了一阵,大喝一声,挥舞着直脊弯刀,一连使了十余招出来。   
  四燕女和众勇士本在练矛,听了他的喝声,不禁向他看了过来。只见伍封的刀法凌厉之极,每一招都如晴空霹雳,就算不是对着自己使出来,也让人心志被摄。众勇士见伍封这套刀术比他们在倭人族中所学,威力大了不知多少倍,佩服得五体投地。   
  伍封使完了刀,慕元骇然道:“原来大将军的刀术也如此了得!”   
  伍封见四燕女和众勇士矛法已经练会,只待熟练运用,笑道:“我想出了十三招刀法,最合你们使用。你们若是喜欢,此刻便教了你们。适才你们学的矛术叫‘破阵十七矛’,此刻我教你们的刀术叫‘荡敌十三刀’。”   
  楚月儿见他随口捏出了两个名字,心中暗笑。   
  众人欢声雷动,知道他的武技天下罕见,学会了这种刀术,只怕人人的武技都要增进数倍了。慕元又拿了四口刀交给四燕女。   
  伍封见众人弃矛持刀,便将刀法教给了他们,教会后,由他们自行练习。自己走回旁边,楚月儿眼中露出敬佩之意,道:“公子的这套‘荡敌十三刀’真是了不起!”   
  伍封笑道:“你那套‘破阵十七矛’也了不起哩!这套刀术,其实是支离益的剑术,这屠龙子支离益真是了不起。我刚才仔细想过你我的剑法,唯有这一套‘开山剑法’中有些招式可用于刀中,支离益虽是剑中圣人,其实也算得上是刀中圣人。”   
  楚月儿点头道:“说不定这‘开山剑法’中有许多是支离益从刀法中化出来的,又被公子想出了原来的刀意。”   
  伍封吃了一惊,沉吟道:“月儿说得大有道理。嘿,月儿如今不仅生得更加美丽,连武技之道也长进了许多。”   
  楚月儿笑道:“哪有将美丽和武技一起说的道理?其实公子的武技也大进了,能够量才施教,有大宗师的风范哩!”   
  伍封点头道:“我这吐纳术已练了好几个月了,不仅力气有增,的确武技也有所增进。每有所思,常可用于武技之上,月儿武技日进,多半也是此理。”   
  两人说着话,便忘了时间,这时已到午时,妙公主迟迟一众骑马回来,途经军营,见伍封与楚月儿二人亲督众人练武,忙跑了过来。   
  妙公主从小与伍封闹惯了,又是不日要成亲的,对昨夜伍封在身上胡摸乱钻并不在意,心中反而高兴。迟迟虽然久历风尘,却是守身极谨,是以伍封昨夜醉中对她大施轻薄之手,想起来心中甜丝丝的,脸上却嫩,见了伍封便有些不好意思。唯有叶柔红着脸远远地躲在众人身后。   
  伍封见妙公主和迟迟脸色,自然知道她们心中所想,飞步上前,将二女抱下马来,怪笑道:“今日晚上便由你们陪我饮酒,不醉不休。”   
  迟迟吓了一跳,妙公主笑道:“也好,便与你斗一斗酒,看看谁的酒量大些。”   
  迟迟小声道:“公子宿醉起来,难道不觉累么?”   
  伍封笑道:“我昨晚干了甚费力的事么?何以会累呢?”   
  迟迟啐了一口,白了他一眼,笑着找楚月儿说话去了。伍封便知道此女已经彻底地放开了以前那一种总有些格格不入的态度,融入到他的生活之中了。   
  高丽文满头大汗,他最重修饰,拉着女婿东屠愁入帐擦洗去了。   
  平启看着四燕女和众勇士练刀,惊道:“这种刀法颇为眼熟,是公子从剑法中化出来的?”   
  伍封点头道:“这就要多谢屠龙子支离益和大漠之狼朱平漫了。”   
  冉雍看了一阵,叹道:“如此勇士,天下有何国之军能抗之?”   
  伍封道:“其实这一百人还是少了些,我本想日后在都辅军和亲卫军之外,再练一支二千五百人的一师士卒,但与先生谈过之后,便不再考虑了。只要一千亲卫军都如这一百人般精壮有力,然后教以月儿的‘破阵十七矛’和我这‘荡敌十三刀’,由平兄授以骑射,由赵悦和蒙猎授以车战,由吴兄授以水战,由招兄训练夜战,由公主和迟迟授以连弩。如此精兵数百,虽不足以攻城掠地,但横行天下恐怕也难为人所制。”   
  平启奇道:“每人都要学这么多武技?”   
  伍封道:“兵不在多而在精,我就是想练一支天下间少见的精兵出来。”   
  冉雍点头道:“其实这也不算太难。列国中的兵士,从军之年有限,无法习多番技艺,如果大将军的这些兵卒终身为士卒,以此为终身之职,自然可以成为技艺多般的精兵。”   
  伍封笑道:“冉先生这个主意不错,便让他们以此为职,倍予禄秩。”   
  平启想起这支未来的精兵,也大觉兴奋,叹道:“若是有三千人左右,便更好了。”   
  伍封笑道:“要成这种精兵,人人都要象这百名勇士般的体格,五百人也怕难以选出哩!”   
  吃过午饭后赶路,晚间时到了博城,伍封命在城外扎营。   
  博城这是高丽族人的根本之地,高丽族人送上了美食,让人人吃得赞不绝口。   
  伍封见高丽美酒极佳,多饮了几杯,由楚月儿陪着,坐在帐中与楚月儿说话,妙公主自是趁天未大黑时与迟迟在营外骑马。   
  这时,冉雍、高丽文与东屠愁走进帐来。   
  高丽文道:“大将军,明日小人和小婿便不送大将军了。”   
  伍封笑道:“大人和少令子送了这么远,真是盛情哩。”   
  东屠愁上前施礼道:“大将军,小人有个不情之请,大将军若能答应,小人会感激之极。”   
  伍封道:“少令子请说。”   
  东屠愁叹了口气,道:“若是舍弟东屠苦有得罪大将军的地方,还望大将军能予以饶恕,日后能饶他一命。”   
  众人都吃了一惊。   
  伍封奇道:“这人想杀害少令子,少令子为何还要为他求请?”这东屠愁随行两日,虽然少说话,却也看得出他是个厚道的人。   
  东屠愁道:“东屠苦虽然行止不端,毕竟与小人一起长大,有兄弟之谊。何况他在族中的追随者甚多,若杀了他,自是要追究下去,只怕不少族人会因此丧生。”   
  伍封点头道:“少令子原来是仁厚之人。既然是少令子相求,万一他落于在下手中,便饶了他,若是他生出祸乱,在下大军所至,乱军之中就难说了。”   
  东屠愁叹道:“大将军既能答应,小人便放了心,若是他不知悔改,死于乱军之中,也只能怪他自己了。”   
  伍封想起这东屠苦便厌烦,岔开话头道:“听冉先生说,东屠苦的剑术是少令子所授?”   
  东屠愁道:“小人从家父处学来剑术,再授给诸弟。东屠苦的剑术算是最高了,竟能胜过小人。”   
  伍封点头道:“伯嚭的剑术诡诈阴狠,与少令子性格不符,这剑术在少令子手上使出来,恐怕发挥不出其中的狠毒。但东屠苦竟能对兄长下手,可见其诡诈阴狠,练这种剑术自是要强过你了。”   
  东屠愁佩服道:“正是如此,冉先生也是这么说,是以小人已尽弃所学,随冉先生学剑。”   
  伍封笑道:“冉先生与公良孺同出一门,所使的剑术只怕也是堂堂正正的君子之剑吧?”   
  冉雍笑道:“大将军定是见过公良孺的剑术了。其实我们在夫子门下,夫子量才施教,剑术各有不同,不过大致相类,或是大将军所说的君子之剑罢。”   
  伍封点头道:“昨日先生为追兵所迫,施展过剑术,在下看先生之剑虽不如公良孺气势弘大,但变化多端,只怕比公良孺尤有过之。”   
  冉雍叹道:“原来小人只出了几剑,大将军便能看得这样清楚了。”   
  伍封问道:“先生是满饰箭的师父,未知满饰长老的性格如何呢?”   
  冉雍笑道:“长老或是九族之长中最为耿直的人罢。”   
  伍封点头道:“其实莱夷人比起齐人来说,都比较耿直些,不象那些齐人表面上一套,心里却另有一套,稍不小心便会上当。”   
  冉雍道:“这就是小人常居夷地的原因了。大将军,那田新有些古怪,大将军不可不防。”   
  伍封奇道:“这人有什么古怪?”他知道冉雍心计过人,既然这么说,当然绝非是胡言乱语。   
  冉雍道:“小人与田新交往多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