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望族-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象道还想辩解,沈嘉绩又说道:“畜生你怎么如此不长进?不思进益之功,但逞愚顽之性,何自弃乃尔?好,你说,最近读了说什么书?”

    孙氏忙给儿子使眼色,知道今日先生大大赞扬了一番老四老五,却只字不提象道,故此丈夫难免羞愧,生了一肚子闷气回来。

    沈象道委屈的道:“儿子既然读书,岂敢不用功?莫说眼前的经史,就是咱家的藏书阁一楼古籍,皆在儿子腹中。父亲大人常常教导儿子思之读书不足贵,明理为贵,故此儿子一向只喜默认潜通,以会圣贤之旨。”

    门外的沈侃大为惊讶,心说象道不简单啊!

    沈嘉绩却更加愤怒了,大声说道:“好,你有什么本事,敢在我面前放肆!按理你这等大言不惭,就该出个大题目。也罢了,谅你也没有道古的天分,我现在就出个对子,你若对得出来,便证明你用功了,算我小看,若对不出来,那就一直跪到天明,起来还得受责罚。我问你,你敢对否?”

    “嗯。”沈象道犹如溺水时找抓到了一根绳子,使劲点头。

第0067章 处处学霸() 
一直以来,在沈家一干嫡子之中,沈象道无疑是最不起眼的那一个,颜值最低,身材最差,文采没有几位兄长那么光彩夺目,才干没有五哥那么好义任事,几乎各个方面都不出众。

    倒也不是一个没有,善奕,小一辈中几乎没有对手,问题是爱好下棋会被视为不务正业。

    不提沈嘉绩对儿子深感失望,沈侃却知道兄弟有一个非常好的优点,敦厚善良。从来没有见他生过气发过火,即使吃了亏也不在意,这在大家伙私底下是有口皆碑的。

    至于学业如何,沈侃委实不大清楚。

    这时候沈嘉绩想到了一个绝对,假装思索了一会儿,缓缓念道:“北斗七星映水连天十四点。”

    “这对子难,怎么连都是成语,并且数字翻倍。”沈侃低头琢磨起来,但是短时间内根本对不上来。

    没想到沈象道听了,赶紧说道:“这对子不难,我能对。”

    沈嘉绩说道:“你说不难,那何不对来?”

    “跪着不舒服,必须先放孩儿起来才行。”沈象道愁眉苦脸的道。

    四太太孙氏笑道:“这孩子,你爹的规矩,岂可不遵?”

    沈象道回道:“自古诗成七步,从未听闻跪着对对子的。”

    “罢了,且容你起来,若对不出来再跪不迟。”沈嘉绩知道他跪着难受,眼见儿子胸有成竹的样子,气也就消了大半。

    沈侃见状走了进去,扶着兄弟起来,沈象道感激的冲他笑笑,说道:“西方五百燃灯照壁一千尊。”

    “好。”沈侃赞道,因而笑嘻嘻的对沈嘉绩说道:“四叔您看对的如何?”

    “嗯。”沈嘉绩心里满意,面上却不以为然的道:“一个只能说侥幸,必须再对出来一个才行。”

    沈侃笑问道:“如果还能对出来呢?”

    “哼!”沈嘉绩摸摸胡子,“那就不罚了。”

    “爹爹请听。”沈象道得了保证,马上又说道:“长空一虹穿云隔雾两条桥。”

    沈侃暗暗乍舌,真没想到象道还有这能耐?当下诚恳的道:“兄弟的才华非我能及,今晚我算是甘拜下风矣。”

    即使明知道老五是在说好话,拍马屁,沈嘉绩还是满心欢喜,笑道:“不过有些小聪小慧,却素性顽劣,今后道古要时时谆谆善诱,不要你兄弟误人歧途了才好。”

    “是。”沈侃点头。

    书房里,沈侃不免语气责备的道:“为何从不在长辈面前挣表现呢?不但能让你爹娘脸上有光,你自己不也会被人高看一眼?”

    沈象道先是瞅了他一眼,反问道:“五哥不也和我一样吗?”

    “额……”沈侃无语,索性解释:“那是以前,现在我还不是醒悟了?说到底读书是为了自己能够出人头地,该谦逊时固然要谦逊,而不该谦逊时,一定要勇于表现自己。”

    “说的也是。”沈象道点点头,轻叹道:“以前我和五哥一样,处处不受重视,连兄长们也瞧不上,未免心灰意冷,尤其是我爹。”

    “爱之深责之切,毕竟是你爹,焉能不爱自己的儿子?”沈侃安慰道,“要我说你不应该胡思乱想,努力读书,三年后咱们一起考试,如果能携手同入金陵国子监,那到时候远离家里,待几年后,你真正长大了,我想你爹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所谓距离产生美,呵呵!”

    “距离产生美?”沈象道沉思起来。

    沈侃见状起身,拍拍他的肩膀,柔声道:“你的学问远在我之上,这些道理本不用我讲,无非身处其中而已。如果想要他人看得起,那必须有令人看得起的本钱,你有才华,一个男人外表上的美与丑又算得了什么?好了,我走了,明日你替我去趟柯家。”

    “五哥。”沈象道似乎想起一事来,“江南的县试近些年是三年二次,三年一次的大比之年是乡试,如果能进学,咱俩就可以去县城或府城了。”

    “三年两次?”沈侃又有些晕头了。

    第二日,县衙后宅。

    耘农先生的侄儿常洛被请来后,他随即去参加了县试,为的是考上三等之列的廪生,这样就可以每个月领取一份钱粮等津贴。

    可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连着几场的成绩都很不理想,他担心自己附生的身份被东家得知,干脆也不参加接下来的府试了。

    所以沈倬沈侃正好赶上常秀才第一次正八经的教书,裴知县的侄儿名叫吴淞,今年十一岁。因裴知县在国子监求学的公子自小与沈倬交好,所以来信请他帮着照顾,一来二去就熟悉了。

    沈侃无聊的站在书房外,今日有求于人,只能耐心等待。

    他注意到沈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讥笑,小声问道:“听耘农先生说起他侄儿貌似有些华而不实,难道是真的?”

    “你也知道了?”沈倬很惊讶,附耳说道:“说起这位常衡水,有名的急功近利,文采稀松平常。”

    “那你为何不任由他误人子弟?”沈侃问道。

    “此事涉及县学的胡教官,不方便开口呀。”沈倬苦笑。

    “我明白了。”沈侃恍然。

    书房里,常洛背着手大咧咧的问道:“听说你一向从未从师,都读过什么书啊?”

    吴淞恭敬的道:“家父在日,门生诵读之余,尚蒙指点些经书大义。自见背之后,无人训诲,惟朝夕虚度。今幸侍老师座前,万望开示。”

    “这孩子也不简单。”沈侃心说,光是听这番言辞,就知道吴淞与潜斋先生的儿子王朴一样,都是自幼就开始读圣贤书的。

    常洛早知道自己的弟子绝非普通孩子,问道:“不错不错,不知四书可读完否?”

    “回老师,四书七岁时就读了。”

    “四书既然读完了,那现在读到了哪一经?”

    “回老师,五经皆已读完。”

    五经也读完了?常洛不由得傻眼,如果是真的话,那这弟子岂不是个神童?

    不可能,常洛沉吟道:“你今年才十一岁,就算聪慧,哪里就能读尽这么多书?想来也只是贪多好名,略微涉猎而已,哪里尽能成诵?”

    吴淞没听出先生话中含着讽刺,老老实实的说道:“是,门生读是读过,但也唯恐读得不纯熟,有如老师所言。不如请老师每一经拈一段来提醒提醒门生吧。”

    外头的沈侃瞧了眼沈倬的表情,见他笑而不语,就知道吴淞的话是真的,正所谓物以类聚,如果吴淞不是个聪明人,那沈倬即使忠人之事,也绝不会把他当成朋友看待,更不会此刻站在这里一味傻等。

    聪明人真是太多了,沈侃很是感叹,单单自己的身边,就有这么多的学霸,可见将来的秀才之路很难一帆风顺。

    屋里的常洛见学生敢让他随便提问,暗道以这小子的年纪肯定不能背得滚瓜烂熟,因而要捉住弟子的破绽,好维持老师的自尊。

    所以他专门挑选“五经”里的疑难生僻的地方,摘出五段来叫吴淞背诵,谁知常洛竟全部记得,连稍微的停顿都没有,一字不拉的背诵出来。

    这下子常洛和沈侃都骇然了,尤其是沈侃,越发晓得自己的不足之处。

    “果然背得纯熟,不错。”常洛心里暗暗叫苦,这样的弟子怎么教?下意识的叹道:“看来以后只好给你讲解做文了。”

    不料吴淞说道:“门生史记等也曾读过,恐怕生疏,求老师再提一段让我背诵吧。”

    呸!你还得寸进尺了是不是?常洛很生气,不悦的道:“贪多嚼不烂,少年人有信心是好,但要懂得适可而止,以后再背吧。”

    “是。”

    随便布置了一篇时文,常洛一边喝茶,一边心说不妙了,若是从头教书,光是命他每日背诵四书五经,遇到个笨蛋,轻轻松松的就能教个三年五载。

    哪知书都读完了,现在必须每日讲书做文,那岂不是日日都要费心?这叫我怎么办?难道把所有精力都耗费在他身上?何况讲书非我之长,做文又要求高,偏偏这孩子又是个极聪慧的,每天问长问短,万一哪天回答不上来,岂不是被他看轻了去,更严重的传到知县大人耳朵里?

    “不行。”常洛担心了,在那里沉吟了半天,有了主意。

    “我得弄个什么难题,将他一举难倒,如此这家伙就不敢放肆了,至少可保我当一年的先生。不然,没几天怕不就要决裂。”

    常洛与昨晚的沈嘉绩一样,面对的都还是小孩子,所以出作诗作文这样的大题目为难,即使对方做不出来,也不以为辱,反倒显得做长辈的器量小格局小,故此也准备出几个绝对。

    时下考校小学生,一般都是出对子。

第0068章 天地玄黄() 
柯家内外张灯结彩,前来贺寿的宾客络绎不绝。

    内宅,沈沛薇见了柯夫人,说道:“姨母在上,侄女拜见。”

    因二太太甘夫人这几日身子不舒服,没有前来。

    说着沈沛薇就要磕头,柯夫人一把拉住了她的手,神色慈祥的笑道:“无需多礼,快坐在我身旁,让姨母好好瞧瞧。”

    “是。”沈沛薇略微拘谨的静静坐下,柯家的丫鬟过来上了茶,如儿媚儿上前叩见……

    沈沛薇说道:“母亲请姨母的安,并命孩儿给姨丈道喜。”

    “好说好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柯夫人一边寒暄着,一边仔细端详她。

    眼见侄女长大了越发出落的花容月貌,且举止温柔娴雅,言谈也得体稳重。柯夫人心说怪不得我那痴儿竟发起誓来,什么今生不娶她为妻就决不再娶,令人哭笑不得。

    虽说柯夫人不把儿子的誓言当真,但今日眼见为实,沈沛薇确实是难得的美人,兼且两家门当户对,亲上加亲,所以心思不免又活泛了起来。

    “乖侄女,多谢你母亲记挂!”

    这时候的柯夫人已经全不理会别人家的女眷,紧紧握着沈沛薇的手,“你母亲的身子可好?”

    俗话说见姨如见娘,沈沛薇不由得心里酸楚,一想到父亲冷落她们娘俩,指使弟弟搜自己的闺房等诸多委屈,眼眶立时红了,只因今日是姨丈的诞辰,不能哭出来。

    当下她附在柯夫人的耳边,将父亲如何宠爱小妾,母亲被气出了病说了几句。

    柯夫人听完,感同身受的连声叹息。这时丫鬟送上来寿面,忙安慰了侄女几句,拉着她一起吃完面,然后叫人送进内室洗脸更衣。

    县衙内宅,书房。

    不知不觉已经临近午时,天气闷热,几乎没什么风。

    屋檐下的沈侃毫无不耐之色,聚精会神的听着沈倬讲解四书上的话,感觉受益不浅。

    而书房里,吴淞朗朗读了半天的书,又写了几篇大字,正坐着等待听讲。

    有了盘算的常洛放下茶杯,故意问道:“你书虽读得多,究竟是靠强记,非圣贤所重。只有下笔著述或滔滔雄辩,方显出一个人的灵心彗性,你说是不是?”

    “是。”吴淞点头。

    常洛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你做过对子吗?”

    吴淞会心的微微一笑,说道:“对子未曾对过,不过诗词倒是时常胡乱做一两首。”

    这小子真不简单,常洛一看他微笑,赶紧正色说道:“你不要将做对子看轻了,凡诗词文章,莫不是皆从对子中造出。好!既然你将此视作等闲,那我且给你出一个,试一试你的才情,如何?”

    吴淞似乎被先生的一席话给唬住了,吓得不敢开口。

    这边常洛提起笔就要写,一瞧他的样子,心中暗笑:看来这小子也不过如此,无非善记而已,竟被他闹得虚惊一场!

    说到底十一岁的孩子,从未进过学堂,一直关在家里闭门造车,能有什么了不起?

    如此心中大定的常洛轻笑道:“我要是在古典上出个刁巧的,只道我有意难你。嗯,我就在千字文上出一个给你对对看好了。”

    原来常洛向来文采一般,不善于作诗写文章,但是他却十分精于对对子,时常在宴席等场合中,凭借古怪的对子博得一片喝彩。

    随手在纸上写了一句,常洛递给了吴淞,说道:“你瞅瞅,对得出来吗?”

    吴淞双手接了,低头一看,写得是:斜钩挂残照,日月盈昃。

    看了一会儿,吴淞自言自语的道:“斜钩指的是月,残照指的是日,这对子可真巧。”

    常洛斜眼瞅着他皱眉苦思的样子,拿稳他没得对,便嘲笑道:“你四书五经,史书等无不熟背于心,难道启蒙的千字文却忘记了?”

    忽然吴淞眼睛一亮,来不及回话,竟拿笔一气呵成的写了出来,双手呈给先生过目,并解释道:“千字文委实不曾读过,幸而撮成了一对,不知可否对得,求老师请教。”

    “对上来了?”常洛大吃一惊,赶紧拿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的是:

    千土接阴云,天地玄黄。

    了不得!常洛仔细看了半天,发觉这孩子对得字字精切,不由得暗暗乍舌,只好点头说道:“委实对得好,不能不赞一声聪明了。既然你如此聪明,那我再出一对。”

    穿林以往,两边皆傍木行。

    吴淞再一次盯着纸思索,低着头不发一言。这一次常洛不敢再讥讽他了,当然心里怀疑他是否还能对得出来,这个对子的难题可不一般。

    不料没过多久,吴淞有了。

    合吕而吹,上下全从口出。

    常洛服气了,衷心赞道:“贤弟如此美才,从此精益求精,则吴家书香一脉,自不朽矣!”

    连称呼都自然而然的改了口,窗外的沈侃和沈倬当下相视一笑,以吴淞的聪慧,无需提醒,他自己就能看出先生的深浅来,如果常洛机灵,应该赶紧辞馆走人,省得自讨没趣。

    …………

    大约从宋代开始,就诞生了牙婆这一经久不衰的职业,比如《水浒传》中的王婆。

    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中记载,府宅官员,富豪人家,欲买宠妾、歌童、舞女、厨娘、针线供给、粗细婢妮、亦有官、私牙嫂,及引置等人。

    到了明代,牙婆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分为官方指定和私人。官方的牙婆负责贩卖被充官的罪犯妻女等,私人的牙婆平日以开店铺或贩卖胭脂水粉等妇女的货物维持生活,当中间人,给大户人家挑选小妾丫鬟等,买卖人口。

    正是因为牙婆给人买妻买妾,人们也将她们视为媒婆,但真正的媒婆不等于牙婆。

    时至今日,扬州瘦马名扬天下,所谓“养瘦马”早已成了一项暴利的投资,在江南各地有一大批人专门从事此种职业。

    类似云姐儿这样的贫家女,因吃不饱饭时常饿肚子,所以多瘦弱,“瘦马”之名由此而来。

    通常买童女不过十几两银子,等养到十五六岁,往往可赚到多达一千四五百两。很多人见有利可图,竞相效法。

    将云姐儿领走的牙婆就有此意,十一两银子买来,其实直接卖给大户人家,根本赚不到多少钱,哪怕遇到财大气粗又心善的,顶大天了给你二三十两。

    当然投资瘦马也不容易,需要大量的持续投入,譬如请教习,住大屋,起居日常无不讲究奢华,为的是培养超卓气质和良好的生活素养。

    花费这么多的钱,必须要合适的人选,合适的年龄,不错的资质,此外还得看稳了是否健康,不然万一哪天生病暴毙。

    牙婆以她多年的相人经验,很中意云姐的潜力,所谓一等资质的女孩,要教授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各种各种的房事技巧,以及精妙的化妆技术和形体训练,要符合瘦、小、尖、弯、香、软、正七条标准。

    而以云姐儿现在的小模样,大概长大了会介于一等资质和二等资质之间。

    二等资质的女孩,也得识些字,会弹点曲等看家本领,但主要是被培养成懂得记账,会算术,主要成为商人贤内助的角色。

    至于三等资质的女孩,一般就不让识字了,只是教些女红、裁剪或烧饭煮菜、做点心熬靓汤等手艺,培养成小商人的合格主妇,反正所有这些煞费苦心的培训,都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买主,卖个好价钱。

    依照贫苦人家女孩子的先天条件,瘦马被分为三六九等,一般都是七八岁的时候最优,云姐的年龄稍大了些,此时缠脚未免有些晚了。

    云姐儿很健康,这一点令牙婆非常满意,瘦马之所以人人体弱,大多是被刻意“饿”出来的。

    保险起见,除了云姐外还有一个娇娇弱弱的女孩子,名叫香儿,为了预防中途没了一个,导致血本无归。

    甚至为了更保险,牙婆还想再寻觅来一个美人坯子。

第0069章 夜雨观棋() 
沈侃亲眼看见了才华不亚于沈象道,言谈举止不亚于王朴的另一个半大孩子,耐心渐渐化为乌有,起而代之的是焦虑。

    因为今日来此是打算请求裴知县的侄子帮忙,派名官差去牙婆子家以势压人,然后以合理的价钱将云姐给赎出来,但现在观其人,似乎不太可能了。

    观如此聪明的孩子,怎么可能会背着裴知县行事?即使是件好事,也或许他会痛快的答应帮忙派个人,问题是不仗势欺人的话,怎么可能说得过精于此道的牙婆?

    要知道买卖人口在这时代是合法的,而合法,牙婆子当然站着理,吴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