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飞虎-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程长风一贯小心谨慎,除了上次怒责刘方之事,从不与刘焉起正面冲突,这样刘焉一直没有办法查办程长风,毕竟他刘君郎是朝廷上有名的谦谦君子,岂能无罪而责人。

而且,校尉邹靖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整天在自己耳边说他“年少有为,有勇有谋,行事虽多有意外,然大丈夫不拘小节,不可以常人论之。”刘焉碍在与其相交多年的面子上不好出口反驳,但线下却是很不痛快。但前些日子,邹靖和他说起程长风曾私下分析幽州三弊,他仔细一想,还真有道理,因此心下也是困惑犹豫。

眼看黄巾已经不成气候,当今天子又昏庸无道,各地刺史、郡守无不暗养私兵,以图大业,身为大汉正统血脉的刘焉自然不甘心落于人后,他本就看不起那昏庸无道的灵帝,以其为汉家之耻,但幽州地广人稀,不利农工,无农工支持,就无粮饷,无粮饷怎能起事?如此错失良机,刘焉自是头疼。

今日,程长风跑来求见,说什么要说些知己之话,他一时心动,想:“这小子一贯主意多多,今日到正好试探于他,如能给自己一个好主意也就罢了,如若他来这里信口开河,定找个缘由收拾了他,以免后患。”

“长风拜见大人,祝大人龙腾于野,框扶汉室。”程长风的话叫刘焉差点从坐位上跳起来,杀心顿起。

~~~~~~~~~~~~~~~~~~~

推荐兄弟的新书《群芳斗艳梦之城》、《不老不死》

第二十七章,理想飞扬

幽州城刺史府衙内,刘焉面沉如水,冰冷的杀机压抑在高大的厅堂里。仿佛笼中的困兽——但,这被困的绝不是程长风。

“程云,你在说什么?你可知你已经犯了杀头的大罪。”程长风话中把刘焉比喻为龙,已经很明白的点破了刘焉的野心,这样轻易被说破心事的刘焉惊惶不已,早想好的各种说辞竟然生生被憋回了肚里。

“老狐狸,看你还不上我的套。”程长风直奔主题的目的就是为了打乱刘焉的思路和节奏,好让他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这是他在美国和同学辩论时常用的一招,当然前提是自己要掌握一个底牌,一个有把握控制住局面的底牌,否则就弄巧成拙了。

“刘大人,我不知有罪,只知今日之后,我大汉将出真命所在,我万千黎民将有希望所在。”程长风毫不畏惧,他也是太过胆大,存心赌这一把,这胆量让他成了许多事,日后却也造成许多隐患。

“你……”刘焉忽然微笑起来,阴鹭的脸上竟然出现了几丝疯狂之色。他长跪而起,猛然起身,几步走近程长风,逼视着这个比自己高上了一头的年轻人,心下波澜起伏。

“他要是我的儿子该有多好!”刘焉的内心忽然产生了这样荒谬的念头。

那一刻,他想起了自己那个生性懦弱的儿子刘璋,想到自己纵然为他创下不世基业,怕这样懦弱的他也守护不住?这一辈子的心血难道白费……

“但,总要搏一搏的,自己年岁已高,还能再有几年翻腾,走之前也要赌上一把,眼前这个黄口小儿都有胆色触逆自己,那么自己又有什么不敢做呢?”刘焉到底是一代豪杰,心下坚定无比。

“长风,来,这边谈。”他忽然就放下了那曾经对程长风的无比嫉恨,这一刻他决定认真的听一听这个年轻人的建议。

“刘大人……”程长风心下也是一动,刘焉刚才的表情无一遗漏都落在了他的眼中,他忽然觉得眼前这个汉末著名的封疆大吏有着不为人知的痛苦,而这些痛苦是别人无法体会的。

但,不管怎样,现在是该把他的势力清除出幽州的时候了!他程长风绝没有妇人之仁。

“长风,我听邹校尉说过你谈起幽州,说幽州有三弊,我亦深有同感,如果不是辽东郡守公孙瓒一直在东北抵抗鲜卑,这方天地早以成了他们放马游牧的地方,所以今日我望长风告诉我天下之大,哪里才是乐土。”刘焉就是刘焉,豪杰就是豪杰,一旦决定什么,就不会再犹豫,他很直接的把自己心中的疑问完全表达给了程长风,因为他决定的赌博就是这样的以心换心。

看着刘焉恳切的目光,程长风心下暗叹一声,沉默片刻道:

“长风素知大人宏愿,眼见当今天下大乱方定,各地豪强郡守无不招兵买马,朝堂之上宦官专横,大人身为汉室正统,日夜苦思,欲为黎民百姓救苦救难,为汉之天下尽心竭力,但苦无成事之根本……我亦为大人想过这个问题,但……”程长风故做沉吟,偷眼去看刘焉,他的话显然让刘焉十分高兴,谁不想成为别人心目中正义的代表,尤其似刘焉这般的伪善君子。

“呵,长风深明我心,但请良策赐之。”刘焉催促着,此时的老狐狸已经被送上了刀俎,尚不自知。

“但幽州地处北地,有鲜卑日夜虎视眈眈,想那公孙虽在抵抗乌桓、匈奴,但多也不听大人调度,自霸一方……”程长风刚说到这,刘焉愤怒的插话道:

“那公孙瓒的确可恶,仗着颇有武功,根本不把我这个刺史放在眼里,而他手下又兵多将广,实难图之。”显然,刘焉已经深切的感受道来自公孙瓒的威胁,其实这也是他一直没有动程长风的缘由之一。他也曾幻想过派程长风去打败公孙瓒,但一想到公孙瓒手下那白马义从,和2万带甲之士,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大人……”眼见刘焉有些跑题,程长风提醒着。

“呃,长风请讲……”刘焉脸色微红,正颜道。

“大人若想成事,首先要拥有一只百战雄兵,然幽州不适农工,无粮饷可调配,实在不是养蓄精兵,图谋大事之所在。”程长风继续分析。

“那长风觉得哪里适合呢?”刘焉已然有了离开的心思。

“我观当今天下,惟有一地,可谓乱中取静,养精蓄锐之地。”程长风这些话准备了很久,说起来也是顺畅无比。

“长风所指之地是哪里?”刘焉头一次这样迫不及待的去求教一个人。

“西南之地,巴蜀之中,锦官之城!”程长风悠然道。

“你是说益州?”刘焉奇道。

“正是,那里气候温和湿润,三江汇流,一年农工可得三熟,物产丰富天下少有,兼有蜀道艰险,进可顺水南攻荆湘,西取汉中,直逼长安;退可凭蜀地天险,扼守要塞,实在是养兵与此,志在天下的宝地。”程长风的话让刘焉那阴冷的目光变得狂热起来。

“好地啊,好地,想那里正是祖成事之地啊!”一代枭雄变得有如土财主一激动,不过在哪个年代,一个可以发展的根据地的确是让每一个野心家梦寐以求的。

“可是我该怎样请调去哪里,若朝廷不允怎么办?”刘焉转而想到重要问题,忙追问。

“大人可向朝廷表奏说:说那汉中五斗米教势大,且有意图谋益州,大人主动请去益州驻守,为朝廷分忧,以大人身份,当今圣上不难答应。”程长风早有准备,立刻回答。

“嗯,此计甚妙!甚妙啊!”刘焉高兴极了,长久以来困扰他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他怎能不高兴。

“长风啊,你帮我解决了心头之疾,要我拿什么来谢你呢?”刘焉不等程长风回答,自言自语道:“我知你为人清正,不贪钱财,要不你和我一起去益州吧,他日事成之时,你为我之元勋?”

“就怕你扯上我一起走……跟你走我先前所做一切岂不是为他人成事?”程长风暗自骂道,恭敬拒绝道:“长风本也有意和大人一起前去,为大人出谋划策,甘当马前驱使,但我本身为朝廷直接任命的官员,大人如若连我一起调动,朝廷之上怕有小人会菲薄大人有结交党羽,图谋不轨之嫌。”程长风这话软中带硬,刘焉自然明白那传播谣言的一定是程长风的结交的宦官,如果自己真要强行把程长风控制在身边,怕明天朝廷上就会有人告他谋反,并且绝对是证据确凿那种。

“小狐狸……”刘焉暗自骂道,却不知一直背后称他为老狐狸的程长风若知道这个称呼会怎样,一老一小两只狐狸的目光紧紧的胶合在一起,一个狂热,一个平静,谁也不曾退让。

良久,刘焉蓦然道:“可惜了……”

刘焉真的很看中程长风的人才,不过他是何等样人,拿的起放的下,下一刻他就想到:“此子不去也好,若跟随我去,不杀早晚成为心腹之患,杀之必损我力,到时候图惹外敌窥探。”想到程长风手下那3000多人精干的飞虎军,刘焉想自己还真没把握在不损耗自己实力的情况下消灭他们。

“好吧,人各有志,我就不勉强长风了,我走之后,定当向朝廷表奏你接任幽州司马,如不是你来的时日尚短,这刺史之位也跑不了的,现在,到便宜了公孙伯圭,哈哈。”刘焉故做大方,程长风也是大笑不止。

的确,刘焉走后,按资历能接替他出任刺史的只有辽西郡太守公孙瓒。但程长风却自有打算,早在一个月前,简雍就已经带着千两黄金再次上京,贿赂的大太监张让等人。虽然程长风的本意并不想依靠这样龌龊的手段,但为了实现理想,暂时也只能如此。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程长风如此安慰自己,心下却是有些黯然。

*****

中平二年四月,刘焉请调益州刺史的命令被朝廷批复下来,准其所奏。

同时,出乎刘焉意料的是,公孙瓒并没有接替他出任幽州刺史,而程长风也没有被朝廷任命为幽州别部司马,竟然连升4级,直接成为了幽州刺史。

刘焉暗自感叹程长风总有出人意料的本事,但心下去意已决,也就不为身后之事费心了,恭喜了程长风一番后,准备离开经营盘踞多年的幽州。

但不管怎样,刘焉都是带着满意的心情离开幽州的,随行的有他自带的5000幽州兵,还有邹靖等一直跟随他的老吏,此一去,天高地远,他自有鲲鹏之志,却不知可有翻云覆雨之命。

站在幽州城高大的城头,望着远处刘焉那渐行渐远的车队,程长风心潮澎湃。

其时,正是中平二年的春天,万物蓬勃,一行大雁鸣叫着从南方飞回故土,未来,仿佛就这样清晰的摆在了他的面前,一个理想之国正在向他招手。

是年,程长风24岁,罗西25岁,刘备24岁,关羽20岁,张飞18岁,王烈44岁,简雍25岁,而张绡、张晨仅仅17岁,而那让程长风日思夜想的赵云,仅仅15岁。大汉之国,理想飞扬。

~~~~~~~~~~~~~~~~~~

推荐《新逃学威龙》《十八岁女孩的放纵》

第二十八章,托古改制

本周日13号晚12点继续冲击新书榜,各位兄弟姐妹清支持,话我就我不多说了,用文字来回报你们吧:)本章开始,程长风正式开始了对理想之国的建设,成败与否,请君自评:)

~~~~~~~~~~~~~~~~~~~~~~~~~~~~~~~~~

天才与疯子仅仅一步之遥。

这句话用在东汉新任幽州刺史程长风身上再合适不过。自从刘焉被他劝到益州去闹割据当土霸王后,整个幽州除了辽西、辽东郡县是公孙瓒的老家,他暂时不能触及,他的势力已经在这片荒凉但广袤的土地上扎下了根。而这一片土地,也成为了他建设理想之国的实验场。

他要在这里实现一个富强国家的初步构想,而这些改革,在当时的人看来,无一不是疯狂的举动。如果他不是身居高位,如果不是他的各种措施给大多数人带来了切实的利益,那么他早就被当作魔鬼被推上火刑架烧死了,当然如果中国也有火刑的话。

不过,他的兄弟和属下却并没有对他的改革提出什么异议,也许是长期接受他这种思想的影响,很了解他的为人,都把他当作天才一样的人物,所以对程长风,他们只有信服。

在他们看来,程长风的每一步都蕴涵深意,他仿佛能未卜先知(现代来的人当然有这“特异功能”了),他深谋远虑,而且最主要的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国家、百姓,毫无私心。

程长风就在这种非议和信赖的目光交织的矛盾议论里开始了对自己第一个理想之国的建设。

在程长风看来,引发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不断统一、又不断分裂动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一个公平的社会机制,也就是说缺乏法律的约束与监督。

在每一个朝代,开始的君主尚且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利用自己强大的威信和高超的手腕,平衡各方势力,还百姓黎民几年清平日子。

但这样的君主一旦进入老年、或者死亡,那么这种完全依靠个人力量建立起来的暂时的社会稳定即被打破,社会再次陷入黑暗,直至新的动荡开始,直至另一个君主来结束。

虽然从一开始,朝堂上的君主们出于种种目的,就提出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这却仅仅成为一纸空文。在人情的政治下,法律照样被践踏,人权照样无法得到保障。

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正常手段谋求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公平,所以就出现了像陈胜、吴广这样揭竿而起,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目的的普通人。这种暴力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文明倒退、科技倒退,民族整体进团结精神的倒退,乱世之中,人人求得自保,少了多少关爱。

其二,就是缺乏一种具有凝聚力的共同信仰。暴力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且很容易的就把整个民族推到了分裂的边缘,异民族趁机入侵,整个民族都面临被奴役的边缘。而且起义多是由农民发起,农民在思想上的局限性造成了他们即使获得起义的成功,也会迅速的被安逸的生活所腐化,转眼就又变成了另一个暴戾的大地主,或者君主。究其原因,他们没有一个思想,缺少一种信仰,在困难时尚可在一起奋斗,当成功来到的时候他们就失去了向更高层次迈进的目标、方向。

像欧洲人,信奉上帝,就可以在一个虚无的旗帜下,带着血腥的yu望发动十字军东征,我们的民族缺少的就是这种在强力信仰下的血腥与奋斗。当然,并不是说这种血腥的奋斗就代表民族的进步,我们的民族需要的是一个民族性的思想,那怕是儒家思想,但绝不是眼前这样的儒家思想。

而眼前,程长风的心中也没有一个完全符合自己心意的政治体制和信仰。像美国那样,三权分立,两党相争么?程长风并不喜欢美国式的民主,太虚伪,也不适合自己的国家。那么是像在自己哪个年代接触过的共产主义思想,程长风到是觉得这样的思想不错,但在公元185年的中国,好像还缺乏它生存的土壤。或者像某些国家那样,来一个君主立宪?可是程长风对皇帝更没什么好印象,而君主立宪的国家,最后控制国家政权的仍然之是少数大资本家的代表。或者干脆搞一个宗教制国家,不过那样整个民族都会堕入一个思想严重被限制的黑暗时代了。

“难道,我们的民族就真的只能在痛苦中沉沦、摸索,直到千年后才能在侵略者的枪炮声中醒来?”程长风痛苦的想。

“程,你怎么了?”眼见程长风不开心的模样,罗西很担心,在他的印象里,虽然这个中国男孩严谨少言,但却绝对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好像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困难能把他击倒,但现在……

“罗西,你说一个国家要想长期保持稳定,行驶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好?”程长风这些话也只能和一起从现代回来的罗西商量了。

“程,我在美国时,曾经信仰过苏联的共产主义,也是工会的积极分子,所以我个人觉得苏联人提出的共产主义还是不错的。”罗西想想道。

“可是,根据理论上讲,共产主义需要社会物质极端丰富,而我们现在身处的年代……”程长风皱眉道。

“不、不,程,我的意思并不是立刻行使这种制度,而是可以先把这样高尚的思想传达给你身边的人,再由他们去传达给更多的人,思想改造,对,就是思想改造,可惜这个时代能理解的人比较少,阻力可能会大一些。”罗西也发愁起来。

“嗯,思想改造是对的,我一直也是这么做的,但要让这个时代的人全盘接受,是不容易啊……”

“程,要是你能有你们那个伟大的先贤孔子的名气就好了,大家大概就会信仰你了。”罗西开玩笑。

“像孔子……喔……哈哈……罗西,你提醒了我!”程长风突然大笑,一把抓住罗西的胳膊,晃动着他高大的身体。

“程,你最近太疯狂了……是不是恋爱中的男孩都是这个模样啊……”罗西无奈,故做夸张的摊手道。

“你说心柔么?不要胡说,罗西,我只把她当妹妹的。”程长风心口不一的辩解着,本来凝重的气氛也缓和了下来。

“是么,那太好了,那么我就要开始追求美丽的MISS张了。”罗西笑道。

“不可以,她是我的!”程长风情急之下拒绝。看来恋爱的确使人变得愚蠢起来。

两个人又说笑了几句,程长风正容道:

“罗西,你知道王莽么?”

程长风这一刻对未来的计划已经有了计较,缠绕在心头多日的症结被结开了。

第二十九章,狂飙运动

周日晚12点继续冲榜(也就是周一的凌晨),请各位拖家带口,穿着N个马甲来支持《大汉飞虎》,拜托了,哈哈:)

~~~~~~~~~~~~~~~~~~~~~~~~~~~

“王莽?没听过……”罗西尽管算是中国通,但对王莽这个在历史上恶名颇多的篡位者却是不知道。

“罗西,王莽曾经谋篡了这汉朝的江山,在期间建立了一个叫做‘新朝’的国家,他在当上皇帝后,提出过一种思想——‘托古改制’,意思大概就是参照古代圣贤的法度改革这个社会,其实他推行的是自己的思想,只不过假借了圣贤的名头,而且他的改革方案中有很多近乎共产主义的思想……”程长风把自己从史书上读到的关于王莽的故事讲给罗西听。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改革家多有利用“托古改制”美饰自己的政策,借以推广的传统。从西汉的王莽到北宋的王安石,甚至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无不如此,虽然政策不同,但形式却是类似。可见这个方法的好用。而变法之所以依托周礼,只是“以钳儒者之口,”避免遭受攻击。可见,托古不仅是思想家、改革者增强其言行之说服力的有力依据,同时也是抗衡其反对力量的重要手段。

当然,程长风既然了解了这些历史,就一定会尽量去避免王莽所犯的错误。而且托古改制正是让披上托古的外衣让百姓接受自己思想的最好办法。

“那这个王莽岂不是共产主义的先驱……”罗西奇道。

“不、不,他只是提出了一种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