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隐龙-第14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奕劻撸起袖子斜着眼睛嚷嚷“咱大清国是弓马平定的天下,这才是咱们的根本,搞什么海军?”

    “我就把话撂在这里,咱们没有那闲钱往海里砸,也没有那么多权利给汉人分!”

    曾国藩读书养气的功夫早就到了半圣的境地了,还会在乎一个小小的奕劻,他也不生气只是笑道“哪里是给汉人分权啊,李鸿章也不过就是提出个建议,人选当然还是听朝廷的!”

    “八旗诸位贵人,都是天下少有的英才,就算建海军也是以八旗贵胄为根本啊……”

    “不听不听……我们不会,也懒得学海里的东西,大清国富甲天下什么没有,洋鬼子还有肖乐天那二鬼子愿意在海上飘着,我们不乐意!”

    “呵呵,要我说让左季高打一打新疆那就已经到头了,毕竟也是圣祖爷高祖皇帝都经营过的地方,咱们满人也是撒了血的,丢了怪可惜的……”

    “那大海茫茫的有什么可守的?咱们不是和洋鬼子签了条约吗,他们要来做生意也给他们做不就得了……”

    “既然有钱赚了,洋鬼子也就不会再开兵见仗了!这时候弄海军浪费那个钱干嘛……”

    有了庆亲王的挑头,其他满臣也都议论纷纷起来“就是啊,咱们没钱啊,左季高都是自筹军费,哪有钱买铁船玩儿啊!”

    “肖乐天爱鼓捣什么海军,可是这些年他弄的有名的战舰不就那一艘致远号吗?遇到英国人还不是得退避三舍……”

    “兵舰再好也开不到陆地上,咱们要那玩意干嘛?”

    这场面一下就乱了起来,慈安看不过眼了咳嗦了几声才让声音低了很多“大帅啊!你看看这群臣都有反对意见,您绝对这事儿是不是再议?”

    慈安开口了曾国藩不能不给面子赶紧拱手“太后圣明,这件事本来也没想今天就拍板儿……李鸿章有奏折,我就代他上一本,大家商量呗!”

    “眼下不同意,不代表以后也不同意,臣不急……不过这京师百姓的肚子可急啊!以后这粮食问题,可是个大问题哦……”

    奕?一看曾国藩松口了赶紧笑道“大帅放心,三天本王必定平息这场粮荒,请大帅拭目以待……”

    慈禧今天已经达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也懒得多待着了,在垂帘后面打了一个哈气“哎……真不让哀家省心啊,既然你都打了包票了,那就你收尾吧……”

    “小李子……掺着哀家回去休息会……”

    慈禧走了,不一会慈安也走了,朝会散去群臣各回各家,庆亲王奕劻觉得自己今天立功了也想借着机会讨好一下两位哥哥。

    “二位哥哥留步……今天可有空,去兄弟家喝一杯?我家新买了一班小戏子,都是十三四岁水葱一样的年纪……”

    “干净的紧……给哥哥开开心啊……”

    没想到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鬼子六冷哼一声“我没你那么大的心!你的奴才还是少去拜门吧!给肖乐天跑腿去了,你也好意思!”

    说完甩袖子就走了,奕劻这个臊啊,周围还有那么多侍卫呢,结果鬼子六就如此不给面子。

    奕譞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啊!钱多少算多?够花就行了……”说完也扬长而去。

    “哎呦……哎呦……怎么都冲我来了?我这找谁惹谁了?好心当驴肝肺啊……”

    这时候奴才德喜一看主子出宫了赶紧跑过来请安准备让主子上轿,结果庆亲王大吼一声“跪下!”

    德喜吓的噗通就跪在地上了,奕劻二话不说左右开弓就是十个嘴巴子,抽的德喜都傻了,长指甲划的眼角都流了血。

    “谢主子赏打……主子仔细手疼啊……”

    “谢主子赏打……主子……奴才到底做错什么了啊……”

    奕劻狠狠瞪了他一眼“爷我心里不爽利,拿你出气不行啊?滚起来开路……”

    这场闹剧让李拓在角落里看了一个满眼,身边还有他推荐入宫的伊思哈,这位侍卫最近可是清瘦了太多了,两腮都往里眍?了。

    “这是闹哪一出啊?究竟议论出什么来没有啊?”

    “呵呵……这还看不明白?都逼得拿自己奴才出气了,看来鬼子六要认怂喽!”

    李拓扭头看了看骷髅样的伊思哈“哎呦……你就不行告个病?回家养几天,你这是要油尽灯枯啊?”

    “不行……我跟你说啊……”伊思哈看左右没人偷偷的说道“现在太后可是离不开我,真是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我这驴货都瘦了好几圈呢……”

    “得得得……您别跟我说风流事儿了,我家还有根好人参呢,回头给你补一补……”

    “算了,人参就不用了,太后赏了十多盒子呢,吃得我冒鼻血……哎对了,哥哥你给我介绍几个来钱的道道啊!”

    “想发财?太后赏赐的还不够?”

    “哎呦呦,我这也是吃的青春饭……谁知道那天就人老色衰了呢?趁着有点钱,赶紧钱生钱啊!”

    李拓撇了撇嘴“要说发财,现在对你来说最好的路子一个就是卖官儿!眼瞅万岁爷就要亲政了,到时候太后的话可就一言九鼎喽!”

    “你卖官儿啊!这可是没本儿的买卖……缺人脉我给你介绍介绍……”

    “至于你手里的闲钱,我回头给你介绍几个华族的掌柜,你也倒腾点工业品什么的……”

    “哎呦,谢谢哥哥了,全听哥哥您的……要不咱们也开个粮食行,从华族进口粮食怎么样?”

    “你拉到吧,别想这粮荒的钱了,这钱太缺德,比卖官鬻爵还缺德……再说了,你看着吧明天粮价就得往下落!”

    李拓说的一点错都没有,当恭亲王正式表示认怂,敦煌文献一本也不要了,整个满清高层都不敢伸手之后。

    那场南洋突发的风暴居然奇迹的停了!四海商号还有米氏粮行联手向京师倾销了一百多吨的大米,一下子就把粮食价格给砸了下去。

    鬼子六承诺的三天根本就没有用了,两天就解决了问题!

    百姓们又安心了,可是权利高层们可都睡不着觉了,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经过欧洲这场血战之后,华族真的已经是一条强龙喽!

3650 粮食大扩张() 
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竞争可是分无数种形式的,战争不过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手段。

    打击对手消耗别人的实力,从而制造差距,是最终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切手段都可以用,无所不用其极!

    落后的满清永远都不明白科技有多重要,根本就搞不懂生产力是什么玩意?

    当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之后,提高生产力就是所有民族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是谁都绕不开的一个拦路虎。

    说句夸张一点的话,生产力的提高基本上能够解决人类社会九成以上的矛盾!

    可怜满清一直觉得欧洲人弄的工业革命,就是洋枪大炮就是铁甲战舰,他们觉得洋鬼子玩的就是钢铁零件!

    根本就是大错特错,其实生产力的提高不仅仅是工商业的繁荣,跟中国人最息息相关的农业一样关系密切。

    中国是一个农耕民族,粮食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几乎所有的改朝换代都跟粮食危机有关系。

    人口滋长,土地却只有那么多,粮食产量几千年来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

    虽然明末清初,由于玉米、土豆、番薯等美洲高产农作物的出现,让中国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人口膨胀。

    但是毕竟也是靠天吃饭,三亿多的人口总数也已经榨干了土地的潜力!

    贫富差距大、土地兼并确实会造成社会重大的矛盾,但是这些矛盾也不会引发大规模的暴动或者农民起义!

    真正引发太平天国运动原因,根源还是饥饿,还是因为老百姓吃不饱饭!

    就连京师首善之地都持续不断的发生粮荒呢,就更别说那些无人顾及到的偏远山区了,别说什么饥荒大灾,哪怕一些欠收成的年份一样也会有人饿死。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办法,而这两个办法此刻全都控制在肖乐天的手中。

    第一个就是增加新的耕地,这点满清已经做不到了,因为大清国的疆域未来的趋势只能是缩减而不是扩张。

    新增加的领土都在华族的手中,那都是肖乐天一场仗一场仗的打下来的!

    没有温暖南洋的大粮仓,就不可能有华族粮商成千上万吨的稻米倾销!

    除了增加新的耕地,第二个办法那就是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的生产力了,用什么提高?当然还是科技!

    南洋适合种稻米,但是也有他的不足之处,这个地方水太多了,一年倒有半年的水灾!当地土著无法发展农业,跟水灾也有关系。

    为了彻底解决水患,华族屯垦区一方面兴修水利,建立通畅的排水系统,而另一方面则是依赖先进的抽水机了。

    欧洲煤矿里常用的蒸汽动力抽水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那图纸过来让华族的工程师进行一下修改,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想都不敢想的种田利器。

    暴雨台风过后,农田积水严重,靠人力排?还是得机械动力抽水!

    连续干旱高地农田缺水还靠水车?启动抽水机,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清水浇灌!

    仅仅是普及抽水机这一项,就让很多无法生产粮食的沼泽地、高地变成了良田!

    南洋凡是有华族屯垦区的地方,都有这样壮观的场景,广阔的沼泽周围数十台抽水机日夜不休的工作。

    勤奋的农人拦出水坝,抽干一片土地就进行平整,插上秧苗当年就能看见收成!

    一年三季稻,这得产多少粮食,很多在国内活不下去的百姓,不得已背井离乡,走的时候他们都做好了必死的打算,一个个幻想中的南洋还指不定是什么地域模样呢。

    可是万没有想到,这南洋居然是一个一年三熟的鱼米之乡,在这里只要你勤奋就根本不用担心挨饿的问题。

    中国的基建狂魔的外号那可是从古至今都有的,欧洲殖民者和南洋土著们全都看傻眼了,他们真没有见过这么爱干活的民族。

    很多时候都是上千人一起同时开工,数十公顷的沼泽三天就被改造成了稻田!

    还有漫山遍野的丛林,小铁路随着伐木营的脚步向深山里修去,砍伐木头的声音惊吓的雨林所有的动物都退避三舍。

    千人以上的伐木营光婆罗洲就有十二个之多,数百年的红木、花梨木、柚木……全都被铁轨运送出去,到了海港就有华族商人带着现金抢货。

    伐木营开垦出来的土地绝不会放过,玉米、番薯之类的先种两年,中间再逐渐清理石头、树桩,两三年之后又是一大片的农田。

    正是这种疯狂扩张,让肖乐天手里有了一张足以在东亚称雄的王牌,那就是粮食!

    眼下只是少部分科技利用在了农业上,未来华族的化工产业兴起之后,化学肥料肯定是优先生产的产品。

    化肥这东西可是农业产量的最根本保证,谁控制了这个源头产业,谁就能控制未来世界的农业生产。

    满清朝堂根本就意识不到华族此刻有多少粮食产量,更不敢想象他们未来的农业潜力有多少!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中国人的粮食安全的保险开关,就控制在肖乐天的手上!

    粮食这个大杀器一旦启用,这就是满清死活都无法抵抗的战略核武器,别说几本敦煌文献泡汤了,鬼子六要是再不认输京师就得发生米暴动。

    他奕当然可以不管百姓的死活,但是你奕的政敌会放过这个攻击你的好机会?慈禧都已经撸袖子亲自上场了,已经把黑锅全扣到你的头上了。

    奕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利,也得认怂!

    第二天当奕听到华族一口气就在京师倾销了一百吨稻米之后,他惊的好半天都没有说话。

    “成气候了,真是成气候了……原来之前肖乐天实在跟我们玩韬光养晦啊!”

    “他为了在欧洲打仗,跟我们这玩儿缓兵之计呢!他骗的我们好惨啊……”

    元首的归国,让华族的战略重心从欧洲回归到了亚洲,结果王者归来自然带来了亿万风雷。

    肖乐天在南洋遥控指挥,就能让大清国内掀起腥风血雨!

    所有势力都已经见识到了元首的恐怖,敦煌文献再也没人敢下手了,刘锦棠臊眉耷眼的带着士兵回了瓜州,左宗棠也把精力放在了指挥打仗上。

    敦煌那边完全就交给尚泰王和左边去管了,其余的人眼不见为净!

    剩下清流还有满清贵胄们也都不敢闹事儿了,走门路想搞点古籍的人一下子就消失不见!

    虽然英国方面后来要求再次派遣探险队去敦煌联合科考研究,但是鞭长莫及哦! 富品中文

    

3651 绝密押运() 
肖乐天摆平了大清国内的这群贼,但是却摆不平英国这个强盗,塞缪尔的死让肖乐天给推的无比崇高,这也是把英国人给架起来了。

    也算是变相的道德绑架吧,我直接把塞缪尔给塑造成圣人,塑造成你民众喜欢的模样,让你们先入为主。

    一旦惯性思维出现了,再有什么风言风语那就不必听了!就算有人质疑塞缪尔是谋杀的,对于先入为主的人来说也是不会信的。

    因为你信了那就不能再承认塞缪尔是圣人了,英国少了一个道德崇高的圣人,很多民众潜意识里就会抵触。

    当然最最关键的还是你英国没有证据,人证物证什么都没有,光搞阴谋论谁会搭理你?你本国的民众也不信啊!

    英国一看利用塞缪尔的死讹诈华族这一招不好用了,那就心生一计换了一个办法!

    你华族已经承认了藏经洞是我们的塞缪尔发现的,那么就得联合考古吧?大家伙一块分这些文献啊!

    你别跟我刷滑头,我们可不是满清那么好欺负的!

    要是按照考古界的规矩,这要求还真不算过分,在全球国家都没有文物保护法的时代,古代发掘物品基本上就是谁发现属于谁。

    塞缪尔和华族组成联合探险队,那么这收获也得一人一半吧!

    英国人的计划是很好但是很可惜鞭长莫及啊!当满清内部的小偷都被压制的不敢闹事儿之后,肖乐天立刻命令敦煌强运这些国宝,先藏到大本营去。

    元首的紧急电报终于到了敦煌,这时候左边已经在藏经洞里吃住三天了,泼了煤油的棉袄也没有换,头发上都是呛死人的煤油味道。

    刘锦棠撤退之前曾经来这里看他,长叹一声挑起了大拇哥“你牛!你是真不要命啊!这要是放在我的军中,也是不怕死的光棍!”

    “就冲你这疯劲我算认你这个朋友了,以后用得着的地方说句话吧!”

    刘锦棠走了,但是左边还是不肯出来,因为这三天他在藏经洞里研究这些国宝文献,他越研究越发现元首做的太对了。

    无价之宝,都是无价之宝,他甚至找到了吐火罗文字和汉子对照的佛经,开启了一门失传语言的研究。

    尚泰王叫他出去,他都死活不看“陛下您别叫我了,我不放心,从今天开始我就死活守着这些宝贝了,咱们的大部队不上来,绝对不离开这里……”

    “你怎么就那么相信他们呢?万一刘锦棠是调兵之计呢?我不出去……”

    尚泰王无计可施只好等候元首的命令,第三天瓜洲城终于来了大队人马,中情局几乎把兰州所有的镖局全都给高薪请了过来。

    乌泱泱的六个镖局,镖师还有镖客足有一千多口子,其中重情节的情报官给左边带来了元首密令。

    “1872年087号元首令……古董商左边保护敦煌文献有功,特批准免试入籍华族公民,并配合尚泰王筹建华族博物馆……”

    “任命左边为敦煌学研究所筹建委员会负责人,及第一任所长,尚泰王为副所长……”

    喜讯传来,莫高窟一片欢腾,这些为了守护国宝而冒出巨大风险的人,总算是赌对了,元首没有治他们擅自妄为的罪过,反而给予了嘉奖。

    左边和尚泰王的奖励是肖乐天直接给予的,而其他情报局的成员也都得到了王局的奖励,真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马上开始清点文献数量,分类装箱……立刻启运秘密向琉球运输……”

    “中情局准备了一整套的伪装方案,一共三波镖局护送,一队开春走草原直接去北京,一队走甘陕古道入兰州、西安、河南再去琉球……”

    “最后一队要从甘南进入四川,最后乘坐水路沿着长江直奔琉球……”

    “三路只有南边这一路是真的,剩下两路都是疑兵……咱们得防着英国人下黑手啊!行动吧,半个月内必须出发!”

    半个月时间要送走十万卷敦煌文献,每天的工作量大的吓人,左边等人一天睡眠的时间不超过三个小时。

    睁开眼睛就是分类、登记、装箱、启运……敦煌城所有的木匠全都被调集了起来,莫高窟外木料堆成了山。

    一捧又一捧的木刨花放在箱子里,捆扎好的书籍用油纸重重包裹,最后还要在箱子里撒上防潮的木炭和祛除虫害的樟脑。

    请的镖局也都是重金买通的,这趟镖比他们平日里所接的最贵的镖还要贵上一倍,这趟要是平安走下来,这些镖局十年都不用干活了!

    为了钱这些厮杀汉算是卖了力气,精锐尽出西北江湖顿时折腾的鸡飞狗跳的!

    “放心,这是给元首押镖,就冲元首带着人打法国大鼻子给天下百姓解气的情分上,我们也会卖命的!”

    “要么平安送到,皆大欢喜,要么就死在路上……没二话!”

    英国人一个劲的跟华族申请要求组建联合考古队,而华族也不拒绝只是不停的拖延,他们把官场上的拖字诀用到了极致。

    你有电文我又回电,你来使节我有招待!你的要求我们全部倾听而且原则上同意,但是落到具体执行那可就没有时间表喽。

    一会说兵荒马乱,一会说天气寒冷,再一会干脆就说沙漠起了沙尘暴!

    结果半个多月,三个镖队都出发了,英国人也没把探险队给派遣出去!

    到最后英国人也想明白了,肖乐天这是要耍无赖啊!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而且此时英国探险队其他人的汇报早就已经到了北京城和伦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