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隐龙-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你们这是要逼我?我连大婚都没举行呢,现在还属于光棍之身,你们说的也太早了吧?”

    “不,一点都不早,未来的隐患最好在苗头时候就有准备。我们今天也不是逼您,而是这次突如其来的冲突我们看见了虎妞姑娘的不俗之处。勇敢、坚毅、果断,甚至面对死亡都能稳住阵脚。”

    “大人没有注意到吗?经过这一夜的战斗,虎妞姑娘已经一统内宅人心,那些姑娘们还有不服气的吗?不仅如此,弟兄们也服气虎妞,大家都觉得只有这样的女人才配得上大人的事业……至于富慧,那不过就是一场政治联姻罢了……”

    整场会议最终以肖乐天的‘失败’而宣告结束,在会议上肖乐天对自己进行了自我批评,尤其是对自己孤身犯险,做出了诚恳的道歉。

    另外,肖乐天也答应大家会仔细考虑继承人的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点头,但这已经是肖乐天所作出的巨大让步了。

    会议散了,肖乐天坐在洋行二楼的书房里一言不发。肖乐天当然希望自己的手下都是有思想,有头脑的精英,他们不应该是盲听盲信的奴才。可是当自己一手带大的势力开始反驳自己之后,肖乐天心中也有点小小的不开心。

    这就好像父亲看见自己已经有点叛逆的儿子一样,心情复杂无比,喜悦于他的成熟,而生气于他的叛逆。但是不管怎么样,肖乐天的势力真的是在成长,而且是很健康的成长。

    “龙爷啊,你他们怎么就提起这件不着边的事情了呢?咱们现在可弱小的很啊,说这个不是太早了吗?”

    随着肖乐天的问话,从窗户外面轻飘飘的飞进一个人影,正是警戒的龙爷。

    “先生善于琢磨人心,这个问题不用问我,您心里不是早就有答案了吗?如果真的要我说,那就是您的事业实在是太顺了,从头到尾就没有一次失败,胜利越多人心想的也就越多啊……”

    肖乐天看了看龙爷突然一笑“刚刚的会议让你参加,你不来非要去房顶上指挥警戒,不过我想你已经全都听到了。我现在问问你,你有什么理想吗?等将来咱们势力大的不行的时候,你想做点什么?”

    肖乐天的问题让龙爷非常吃惊“嗯?大人这是什么意思,提前许愿吗?我的理想您不是已经知道了吗,您也答应给我高薪,给我土地了,还给我侄子一个未来,人活着不就功名利禄、富贵荣华吗?”

    肖乐天哈哈一笑“不是的,我说的不是这些,你们追随我只要忠诚努力,未来都会有个富贵前程的,但是你们心中应该有另一个理想啊,就是跟金钱和权力联系的不太深的愿望,那是纯粹你心中精神世界里想干的事情,就算赔钱你也愿意干……”

    “想想,再想想,干点什么青史留名的事情也好啊!”

    龙爷面色古怪了起来,好半天才扭捏的说道“要说理想吧,还真有一个,这一年多来跟着先生大开眼界,看见了您所说的科技和工业的力量,我也知道血肉之躯以后是难以抵挡这股力量了……”

    “但是,我只想让咱们中国的武林能够传下去,就算全天下都换了洋枪了,还依然有人学武练武祖宗留下的玩意,能够代代相传……”

    啪的一声响,那是肖乐天拍了桌子了“好,非常好,这才是做人应该有的理想呢,金钱和权力咱们要,但是也要有一个青史留名的事业。你这个理想我来帮你完成!”

    “等有那么一天了,咱们的势力大到满清都不敢得罪了,我就建一座‘国术馆’让你当第一任馆长。国术馆里就汇集天下武林英豪,咱们让祖宗传下来的玩意代代流传……”

    “龙爷啊,你这想法太好了,南方闹了十多年的长毛,多少武林世家被灭,多少绝学失传了,这都是宝贝啊!如果咱们不干点什么,以后再来几次大战争,到时候凋敝的会越来越多的,有国术馆保护起来,这些绝学就不会丢,早晚有大放异彩的时候……”

    龙爷的眼眶顿时湿润了,他突然觉得自己的心里敞亮无比,好像有一缕阳光照射了进来。先生这是让我青史留名啊,当国术馆建成的那一天,我项少龙就是天下第一武林大豪了,我的名字也能留在史书上了。

    “大人恩义在下记住了,我去值夜,先生早点休息……”说完翻身跳出窗外轻悄悄的就飞上了房顶。

    谁也不知道,堂堂北地大豪龙爷,那一刻已经热泪盈眶了。

    大战之后的各项工作繁复无比,打扫战场、安定民心、给破家的百姓建造住房,这些都是免不了的工作。但是更为的就是如何善后政局了,情报战已经变成了最的战场,肖乐天和满清的第一次直面交火,终于开始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满清两百年的统治里,还是拉拢了不少人心的,尤其是那些地主阶级,他们可很难被肖乐天收买。这些人不敢当面跟肖乐天对抗,但是暗中通风报信是没有问题的。

    两天的时间,天津卫已经得到了情报,第四天的时候,密报已经了紫禁城。当满清高层看见这份轰塌了天的情报后,整个养心殿的房顶都快掀掉了。

    “狼子野心啊,这真是狼子野心!居然私蓄军队,居然明着就跟绿营兵战斗啊,这眼里还有王法吗?叛逆,简直就是叛逆……”

    恭亲王奕?现在算是彻底失态了,他象一只猛虎一样在房间里转来转去。而小皇帝同治也急眼了。

    “怎么搞得,天津八旗都统是谁?是不是梅勒?他是白吃饭的吗,为什么不派兵镇压?都过了四天了,他怎么不派兵……”

    就在小皇帝愤怒的时候,外面又跑进来一名小太监,手里托着的正是梅勒的密报“万岁爷,都统梅勒送来密报预览……”

    话没说完奕?一把就抢了过来,当他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后,顿时傻眼了“怎么?怎么会这样,怎么局势乱成这个样子了……流年不顺啊,流年太不顺了……”

199 紫禁城里的愤怒() 
满清的经制之军,其实主要说的就是八旗和绿营,这是清朝入关之时就已经拥有的两种军制。在漫长的岁月里,八旗和绿营为清朝开疆扩土奉献了自己的力量,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康雍乾三朝,清朝的历次对外战争,军队的主体都是八旗和绿营。

    但是辉煌总是短暂的,衰落则是必然的,从嘉道年间之后,八旗和绿营就已经渐渐的衰落了。尤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这两只军队迅速的崩坏,到最后连天平天国这样的农民起义都镇压不下去了,可见其窝囊程度。

    绿营现在是什么样,朝廷都已经不敢看了,生怕一气之下来个脑淤血什么的,但是八旗就一定争气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八旗军的军魂早在僧格林沁带队和英法联军的那一战中彻底消耗殆尽,现在的八旗比绿营好一点点有限。

    就拿天津卫的八旗都统梅勒来说,两次塘沽暴动按说他都应该动手镇压的,毕竟天津卫距离塘沽也就几十里地,骑兵快马一个多时辰也就到了。可是两次塘沽暴乱梅勒的八旗军都是一群酱油党,什么作用也没有起。

    夏天那场暴动,九帅只派了一名传令兵,就吓的上千的骑兵停在官道上,不敢进也不敢退,最后还是灰溜溜的回到了天津卫,那场暴动最后还是以政治谈判来解决的。

    而这回更丢人,当梅勒的骑兵团得到地方士绅的情报后,本以为能从肖乐天身上讨到便宜,顺便报夏天的仇,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迎接他们的居然是包含洋人在内的卫队。

    几乎每一条必经之路上,都有商人护卫们设立的关卡,而且每一处关卡都有一定的持枪洋人卫队,那都是海商们的武装水手,他们是自发组织起来保护自身利益的。

    别看梅勒在天津卫横行霸道谁都不敢惹,但是只要看见洋人,立刻就变成哈巴狗,别说动手,就连正常的抗议都不敢。

    “废物啊,纯粹的废物,塘沽是大清的地界,又没有割让给洋人,他怕什么?按照万国公法,咱们大清的兵还不能管大清的叛乱吗?这个梅勒真是个废物,该杀……”

    同治小皇帝看完秘折拍案而起,一番话说得两位额娘都愣住了“皇儿居然有这样的见识?你还懂万国公法吗?这是谁教你的?”慈禧和慈安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同治不耐烦的说道“这还用教吗,《西行漫记》里面都写着呢,二毛有时候跟我一起玩,他也跟我说过不老少……”

    慈禧一听鼻子都气歪了,刚看儿子有点出息的喜悦一扫而光。“够了,陛下太失态了!这件事整个就是因为肖乐天而起,要不是他私自豢养军队,也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冲突,你还跟他学?”

    这时候慈安却乐了“妹妹啊,我倒是有点不同的意见。咱们现在看到的情报一共两个来源,一个是从地方士绅嘴里流传出来的,而另一方面则是从梅勒哪里得到的,我刚刚看了一眼,别的真假我们先不管,首先肖乐天这个军队的人数是没有质疑的……”

    “二百人啊,只有二百人……我就纳闷了,肖乐天吃了药了?就算这全都是他的军队,可是也就二百人啊?他为什么要挑起这场冲突呢?他可是响当当的西学宗师啊,难道不智到这种地步?”

    慈安的话如一阵寒风一样吹过殿内,甚至把热气腾腾的地龙温度都给压过去了。人们心中咀嚼着、思考着,在座的都是大清国顶尖的政治人物,判断形势本来就是强项。

    “姐姐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他肖乐天攻击绿营还有道理了?私蓄军队难道还立功了?”慈禧阴阳怪气的说道。

    慈安瞟了她一眼,眼神中都是不屑一顾“妹妹何出此言?我什么时候说过他肖乐天做的对了?我只是提醒你,这件事太奇怪了,肖乐天既然敢明目张胆的和咱们对抗,他手里就一定还有后招,对于这个危险的男人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现在第一猜不到肖乐天后面应对的计策,二不知道肖乐天手中真实的底蕴,第三我们还不明白洋人现在心里想什么,两眼一抹黑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应对?小心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这就是慈安,历史上有名的东太后,史书上对这个女人的评价非常的高,大智若愚说的就是这个女人。在野史上,山东巡抚丁宝桢诛杀安德海,靠的就是慈安的秘旨。不仅如此在太平天国闹的最凶之时,诛杀两江总督何桂清,诛杀骄贪的胜保都是她亲自拍板的。

    慈禧在近代名气是很大,不过她的名气更多的是卖国的臭名声,真正讲到治国安邦,她的水平和慈安相比还差很多呢。

    慈禧和奕?都不说话了,就连同治小皇帝也平静了下来,关键时刻还是慈安掌住了局势没有让事态进一步的恶化,只见这个女人轻轻的用珐琅彩的指甲套敲了敲茶几,不一会的功夫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太监从外面走了出来。

    很奇怪的是老太监根本就没有行礼的意思,只是微微欠了欠身就算行礼了,而大殿内的贵人们却没有一个感觉他失礼。

    “你是紫禁城里的老祖宗了,而且我们之间也讲不着主奴那一套,今天这件事您也应该知道了,我想让您亲自出马,换其他人我真的是不放心啊……”

    花白头发的老太监点了点头“是杀人?还是刺探情报?”

    “刺探情报,千万别随意动手,这肖乐天不光跟洋人关系密切,现在还跟琉球有说不清的关系,千万不可以轻举妄动啊!”

    老祖宗稍微弯了一下腰,扭头离开了养心殿。这位神秘的老太监,就是孙三虎的师傅,也是京城红教护法的总头目。

    在清朝建立的这二百多年里,反清的汉人势力一直是他们的心腹大敌,对付那些神出鬼没的汉族江湖人士,满清吸纳藏、蒙、回等少数民族的异能人士作为身边可用的死士。

    这其中红教护法是很的组成部分,当然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变迁,现在老祖宗和孙三虎这些人,跟藏传佛教早就没有什么联系了,他们纯粹就是一支满清的暗势力,纯粹就是一群杀手死士。

    尤其这名老祖宗,辈分高的出奇了,甚至连他的真实年龄人们也搞不清楚,他这一辈子培养了无数孙三虎这样的徒子徒孙,为满清的江山永固奉献自己的力量。

    现在老祖宗亲自出手了,养心殿里的诸位总算放心了,肖乐天到底有多少秘密,绝对瞒不过老祖宗的眼睛。

    当日上三竿,皇宫里的各位贵人要用午膳之时,小会议总算是散了,恭亲王奕?一出殿门就看见廊下跪着一溜太监,手里捧着食盒正是皇上今天的午膳,领头的正是最近大红的同治贴身太监二毛。

    “哼……二毛啊,回去给你那干爹传个话,朝廷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史书上恃才自傲的奴才没有一个有好下场……”说完恭亲王扬长而去。

    紧接着慈禧也走出来了,当她一看见肖乐天和富慧的干儿子二毛,心里的火就不打一处来。她真想用自己常常的指甲套撕碎这个小太监的脸,把心中的愤恨全发泄出来。

    可是想想刚刚东太后慈安的嘱托,这个阴毒的女人总算忍住了“二毛啊,下午出宫一趟,把富慧给我请进来,我这个当姐姐的怎么也得好好照顾照顾她啊!”

    这时候二毛脑袋碰在地上一动都不敢动,生怕有半分应对失当就惹出祸患来。他今早也得到这个惊人的消息了,二毛甚至都做好了马上就被砍头的心理准备,万万没有想到他所得到的居然只是干打雷不下雨的几句呵斥。

    不一会慈安太后也走出来了,他看了看二毛好半天都没有说活,临走时候来了一句“你去问问你干妈,她还想不想跟肖乐天过日子了?要是还想过,就好好劝劝他的男人,功名利禄大清又不是给不起,大路不走非要走险路,难道有瘾吗?”

    等到三位贵人都走远了,好半天二毛才从地上爬了起来,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浑身早已经被汗给浸透了,冷风一吹透心的凉啊。

    当天下午,富慧被传唤进宫,连慈禧的面都没见到,东暖阁外面被罚跪了,透过雪亮的西洋玻璃窗户,富慧能看见表姐的身影在屋子里来回乱转,早就没有了往常的雍容华贵。

    “让她跪着去……丢人,咱们满洲姑奶奶什么时候这么无能过,连个男人都看不住,难怪她连死三个男人,呸!废物……”

    “我还上赶着给她撑腰呢,结果换来的是什么?就是这么报答我的?可惜我这一腔的心血了……”

    “你去,小安子你出去告诉她,今年年底让她把男人给我带回京城来,过年前我要是看不见他,就按谋反定罪,凌迟了他都是轻的……让她滚,我不想听她说话!”

    慈禧大骂了一个时辰,最后从屋子里走出一脸古怪的安德海,站在富慧的面前懒洋洋的说道“行了,主子的话您也听见了,赶紧去照办吧,甭管是骑马还是坐轿,赶紧麻溜的去塘沽,把人带回来,到时候心情好了,或许事情还有转机……”

    说到这里,安德海蹲下身去,用食指轻轻一挑富慧的下巴,轻佻的一笑“慧姐啊,瞧瞧您这小俊脸,给肖乐天可真是可惜了,真是我见犹怜啊……”说完居然还用食指和拇指轻轻的捏了捏富慧的脸蛋。

    当时富慧的感觉就好像让眼镜蛇给舔过了一样,四九城里一个很恶心的传言不禁涌上心头,这个安德海没准……富慧赶紧摇头,陪着笑说道“公公多多美言几句,晚上自会有一份心意送上府的,我今夜就去塘沽,我这就去……”

    当富慧回到鲜花胡同的老宅后,一进内宅就看见书房的窗户大开着,兄弟庆三爷正自己灌自己酒呢。

    冷风吹散了三爷的辫子,眼泪哗啦啦的往下掉,一看见亲姐回来了三爷彻底崩溃了。

    “姐!您告诉我,肖兄弟不是叛逆,他不是叛逆,他真的不是叛逆啊……他是大清的忠臣,他是想让大清过的更好,他是想让大清不再受洋人欺负啊……呜呜呜,刚刚恭亲王把我叫去了,一顿大骂……”

    “我心里堵得慌啊,我心里难受啊……”

200 大混乱的开端() 
京城的天气越来越寒冷了,再有一个半月就是春节,一年之中最的节日已经到了预热期。而今年的北京城注定要比往年热闹无数倍,因为今年皇帝开恩,给全天下的举人们加了一次恩科。

    恩科顾名思义,就是在正常的科举次数之外,额外加恩的考试,这是朝廷给天下读书人一份最大的大礼。在真实的历史上,纵观整个清朝只加了五次恩科,都集中在康雍乾三朝,可见恩科的性了。

    正是由于肖乐天这只小蝴蝶扇动的翅膀改变了历史,才出现了这一次本就不应该出现的同治朝恩科。

    夏天时候圣旨由快马送到全国各地,无数举子闻风而动山呼万岁。一次恩科那就是多加了几百名科举官员啊,天下的读书人一下子多了几百个当官的机会,这怎么可能不兴奋。

    家产丰厚的举子,早早就准备好了盘缠,带着家丁、书童和三五好友浩浩荡荡直奔京城而去,一路上还可以饱览祖国那未经污染、未经旅游业开发的山山水水,吟诗作对之后还可以搂着满脸崇拜的青楼女子享受温柔乡。

    而那些寒门子弟们也不用发愁,自从他们得到举人这个身份后,就已经有自耕农带着地契来投效了,等到京城大考的那一刻,还会有同乡的地主士绅们端着白银前来送行,如果真有点文采的,就连当地县令都要赠金壮行。

    这就是显学的天下,几千年来人们已经依附在显学的旗帜下,形成了一个自发的经济互助体,读书人只要越过举人的门槛,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来投入显学的怀抱吧,只要你投靠进来,你将拥有金钱、名望、甚至权利,人生所追求的一切都能得到。如此重利之下,显学门生怎么可能不抱团,又怎么可能不誓死捍卫。

    只要依托于显学的这个游戏规则和经济互助体不被破坏,这群读书人才不会管谁当皇帝呢,满人又如何,蒙人也无所谓,当年大元的皇帝要是多尊重点这些读书人,估计多延续百年寿命还是没啥问题的。

    寒风凛凛,京城里的气氛却异常的热烈,永定门附近人流如织,各地举子几乎都选择从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