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军火之王-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啥?

    去了巴基斯坦,谁能保证巴基斯坦当局会兑现承诺?

    要是在巴基斯坦境内出了事,巴基斯坦当局完全可以用运输车队不听命令为由,推掉所有责任。

    扯来扯去,最终还是交到了华夏的手上。

    这就是,由华夏提供运输车队,负责向阿姆利则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而美日只负责把物资送到瓜达尔港。

    由华夏承担运输工作,显然要保险得多,至少巴基斯坦不敢对华夏怎么样。

    当然,美日会派遣监督人员负责监督物资的运送情况。

第638章 妥协() 
    解决了采购物资与运送物资的问题,剩下的就是由谁来承担援助的接受方。

    这是问题?

    其实,这还真是问题。

    在开战的第88日,也就是联合国安理会好不容易就运送物资的事情达成一致后,阿姆利则发生了变故。

    当天,阿姆利则的市长公开宣布,不再听从印度当局的指挥。

    随后,“阿姆利则人民自治委员会”成立。

    这是个什么机构?

    阿姆利则的权力机构!

    当天,印度当局就发表声明,一方面严厉谴责巴基斯坦,一方面宣布绝不承认任何非法政权。

    政权?

    其实,只是一个自治委员会。

    该委员会在成立的时候就宣称,只是不接受印度当局的指挥,而没有宣布要脱离印度独立建国。

    说得更直接一点,这是一个由阿姆利则的居民选出来的临时统治机构。

    为什么要成立这样的机构?

    因为印度当局已经无法为阿姆利则提供任何的指导与帮助,即印度当局已经在实质上丧失了对阿姆利则的控制权。

    此外,该机构在成立时就宣称,阿姆利则的现状,其实就是由印度当局一手导致的。

    为啥?

    战争!

    此外,印度当局没有能够有效的控制军事力量,导致军队哗变,让阿姆利则的人民遭受战火荼毒。

    关键,阿姆利则的市政府已经完全丧失了运作能力,准确说是对这座城市的控制与管理能力。

    显然,这就是事实。

    被巴军包围,遭到兵变的祸害,阿姆利则早就是无政府状态了。

    这下,问题严重了。

    啥问题?

    谁来接受联合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

    自治委员会?

    如果交给自治委员会,那不等于承认是由自治委员会在控制阿姆利则?

    显然,印度当局肯定无法接受。

    正是如此,在次日,也就是第89日,印度当局就照会联合国,要求联合国暂停对阿姆利则的人道主义援助。

    这不是开玩笑吗?

    要知道,数百万人就等着救助呢。

    更可笑的是,印度当局并没有提出合理的,至少是行得通的办法,当时甚至没有提出替代办法。

    让印度当局派人去阿姆利则恢复秩序?

    显然不可能。

    为啥?

    派几个官员去,有用?

    要恢复秩序,就必须派武装力量过去,至少是警察部队,而巴基斯坦显然不可能让印度的武装力量前往阿姆利则。

    在当地成立一个由印度政府授权的地方政府?

    这跟自治委员会有啥区别?

    如果是完全听命于印度当局的地方政府,能够活得长久,或者说能够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与信任?

    归根结底,就是阿姆利则的民众不再相信印度当局。

    只是,援助的事情肯定拖不得。

    要知道,只是在过去的几天里,阿姆利则就已经发生了数百起惨案,成千上万的平民等待救助。

    这不是什么秘密。

    早在巴军越过国境线之前,就有上百名世界各国的记者去了阿姆利则,而且一直在对外报道发生在这座城市里面的事情。

    正是这些报道,让阿姆利则的人道主义灾难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用那些记者的话来说,每一天,都有数百名、甚至上千名无辜的民众死于疾病、饥饿与战乱,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

    当然,采购援助物资的工作一直在进行,运输方面的工作也在加快安排。

    只是,印度不肯松口,援助就谈不上。

    为啥?

    按照联合国宪章,只要承认印度是主权国家,那么就必须尊重印度的主权,也就得尊重印度对阿姆利则的统治权。

    这次,美国没有拿所谓的人权说事。

    到第92日,美国提出了一个办法,也就是由私人团体代替接受人道主义援助,并且负责向难民分发物资。

    简单的说,就是先把统治权丢到一边。

    当然,这个私人团体,必须得到印度的承认,至少是默认,同时必须能够获得巴基斯坦方面的准许。

    还好,印度当局没有反对,接受了美国的提议。

    只要不涉及主权,那么至少在面子上,能够让印度当局过得去。

    更重要的是,美国给了印度当局巨大的压力。

    为啥?

    一是人道主义灾难确实已经发生,而一直拿人权说事的美国等西方国家,肯定无法做到熟视无睹。

    再拖下去,美国都坐不住了。

    二是联合国划拨的第一笔款项,即5亿美元已经用掉,而第二笔款项得在运送工作开始之后才会划拨。

    啥意思?

    美国的农场主还等着把仓库里的存粮卖出去呢。

    那么,找谁来承担分发工作?

    当然,这就得问巴基斯坦当局了。

    很简单,如果跟巴基斯坦当局的关系不够铁,根本就去不了阿姆利则,靠什么去负责分发人道主义物资呢。

    当然,队伍是现成的。

    啥?

    “安固”公司。

    在该决议获得通过之后,巴基斯坦军方就找到了“安固”公司,委托“安固”公司前往阿姆利则维持秩序。

    当然,正式的说法是负责人道主义救助行动。

    报酬?

    没有。

    这是人道主义救助行动,谈什么报酬?

    当然,巴基斯坦军方也做出了承诺,会在战后给“安固”公司更多的合同,包括委托培训山地部队。

    反正,就是少不了好处。

    云龙在答应下来之后,才联系了王栋,让王栋马上带部队去拉合尔。

    其实,王栋就在拉合尔。

    按照最初的安排,王栋他们应该在巴军发动进攻之后,为巴军提供支持,只是印军根本就没有进行有组织的抵抗,因此王栋他们一直留在拉合尔,没有上前线,也没有执行其他作战任务。

    接到云龙的电话,王栋也很是无语。

    不过,他也没多耽搁,立即把部队组织了起来。

    此时,运载着5万吨粮食的货轮已经从美国出发,预计半个月之后到达瓜达尔,而由华夏安排的车队也将在半个月后到达瓜达尔。

    阿姆利则的难民还能坚持半个月?

    更何况,在货轮到达之后,至少还需要5天时间,车队才能把物资送到阿姆利则。

    要知道,阿姆利则的人道主义灾难比记者报道的还要严重。

    那么,该怎么办?

第639章 核威胁() 
    出于人道主义,在与华夏商议之后,巴基斯坦首先向阿姆利则提供了援助,随后由联合国提供的物资抵充。

    这些粮食、药品等物资全都来自华夏,为华夏提供给巴基斯坦的援助。

    正在如此,在阿姆利则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才得以立即开战。

    到这个时候,第四次印巴战争其实已经宣告结束了。

    虽然印度当局依然不肯承认,但是做为战败的一方,印度基本没有话语权,更别说谈判的主导权。

    除了谈判,还能做什么?

    虽然按照美国的提议,由民营企业代替了政治实体,在阿姆利则实施与开展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但是当地民间自治机构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而且很多援助就是通过自治委员会分发出去的。

    印度还能打下去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哪怕印度当局不肯放弃,当前的局面,也让印度当局无法继续打下去了,而谈判是唯一的选择。

    那么,怎么谈?

    开战的第98日,在阿姆利则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开始的第二天,安理会通过了一项针对印度与巴基斯坦双方的谴责决议,要求印巴双方立即停止军事行动,然后着手准备进行停战谈判。

    这项决议还附带了制裁内容。

    决议能够获得通过,关键是美国投了弃权票。

    显然,美国也已经对这场战争感到厌倦了。

    其实,更多的是在为自身考虑,即这场战争已经对美国产生了巨大的,而且是负面的影响。

    什么负面影响?

    开战3个多月,通过各种渠道前往美国的印度人已经超过了100万!

    虽然大部分印度人都有合法签证,但是其中很多肯定会想方设法的留在美国,而不是在签证到期之前离开美国。

    此外,还有大约150万印度人去了欧洲。

    可见,由战争导致的难民危机已经显现了出来。

    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来说,最为担心的就是难民危机。

    为啥?

    虽然印度远离美国与欧洲,但是印度有十几亿人口。

    只要局面失去控制,必然会有数千万,甚至上亿印度人流离失所,而其中的一部分肯定会去美国与欧洲。

    难民带来的冲击是难以想象的。

    此外,由难民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比如,对全球经济产生冲击。

    虽然在战争爆发的那一刻,其对经济产生的冲击已经显现了出来,但是随着战争局面持续恶化,冲击会越来越严重。

    受此影响,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3次下调了本年度的经济增长预期。

    可以说,只要战争持续下去,就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

    当然,还得考虑人道主义灾难。

    要知道,阿姆利则只是冰山一角。

    按照国际粮农署的预测,这场战争将导致至少5亿印度人遭遇生存危机,其中半数会面临饥饿与疾病等人道主义灾难。

    国际社会无法提供全面援助,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收容5亿贫民。

    结果呢?

    如果南亚次大陆进入动荡期,那么要不了多久就会波及到全球,造成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危机。

    可以说,这场战争已经到了必须结束的时候。

    印度当局?

    显然,确实是个问题。

    为啥?

    如果印度当局的目的是保住政权,也就是执政地位,就未必会在这个时候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

    在军事层面上,印度当局确实还有那么一点点资本。

    陆军方面,由美日出资为印度购买的第二批主战装备已经到达孟买,而且足够装备5个装甲旅。

    空军方面,仍然有大约200架作战飞机,其中不少是较为先进的战斗机。

    海军方面,印度一直占据着优势地位,而且巴基斯坦海军的潜艇在战争期间就没有多少突出的表现。

    总体而言,如果印度集中兵力,仍然有希望反败为胜,至少是扭转不利局面。

    更重要的是,印度手里有很武器,而且随时有可能使用核武器。

    其实,就在之前的一天,也就是开战的第97天,印度国防部长就在讲话中暗示,如果新德里遭到威胁,印度就有可能使用核武器,至少会在战术层面上选择使用核武器,来遏制巴军的进攻。

    事实上,正是印度国防部长的这番言论,促使安理会出台了谴责决议。

    要知道,如果美国继续行使否决权,那么任何决议都无法在安理会通过。

    这次,正是美国投了弃权票,才让谴责决议获得通过。

    那么,美国为什么要投弃权票?

    很简单,就是印度扬言要使用核武器。

    哪怕只是一句威胁性的言语,威胁也足够大了。

    为啥?

    只要印度使用核武器,巴基斯坦就必然使用核武器,冲突就会演变为全面战争,整个南亚次大陆都会变成废墟。

    到时候,谁能得到好处?

    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得到好处。

    如果局势全面失控,比如印度当局做出了愚蠢的决定,把矛头对准华夏,后果将难以设想。

    其实,对美国来说,动用核武器是一条绝对不能逾越的红线。

    为啥?

    数十年来,就只有美国在战场上使用过核武器。

    哪怕美国一直在支持印度,也绝对不会容忍印度在战争中动用核武器。

    当然,不止是美国。

    就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谴责决议的这一天,一个中队的8架B…2进驻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

    此外,至少有3艘航母正在开赴印度洋。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美国当局在第一时间知会了共和国与俄罗斯,表达了对印巴冲突的担忧。

    按照美国当局的意思,如果出现爆发核战争的风险,美国会在第一时间出手,打掉印度的核能力。

    当然,美国也要华夏做出保证,即控制住巴基斯坦,不要让巴基斯坦做蠢事。

    至于俄罗斯,则要保持中立,并且向印度当局施压,让印度当局知道,核武器绝对不是能够拿来使用的武器。

    关键依然是停战谈判。

    只要印巴肯坐下来谈,那么一切都好说。

    如果印度当局依然拒绝跟巴基斯坦谈判,那么局势就很有可能失去控制。

第640章 骚乱() 
    印巴双方会坐下来谈判吗?

    或者说,印度当局肯坐下来谈判吗?

    虽然只是一份谴责决议,但是安理会只给了印巴双方48小时,双方必须在此期间内就谈判给出明确的说法。

    简单一点,就是有没有坐下来谈判的诚意。

    不是口头上的承诺,而是采取实质行动,即立即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不再单方面的破坏战场现状。

    至于其他的,由谈判决定。

    显然,巴基斯坦没有任何问题。

    在安理会通过决议之后,巴基斯坦就宣布,立即停止所有军事行动,并且表示愿意在现有基础上跟印度进行停战谈判。

    关键,仍然是印度。

    停止军事行动?

    说白了,在这个时候停止军事行动,并且跟巴基斯坦谈判,等于承认了印度在战场上已经遭受惨败。

    此外,谈判能得到什么?

    虽然巴基斯坦当局一再宣称,只是对印度进行自卫反击,并没有任何要攻占印度领土的企图,但是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巴基斯坦的态度依然强硬,因为巴基斯坦从来就没有承认印控克什米尔地区。

    说白了,巴基斯坦可以从阿姆利则撤军,但是不会从印控克什米尔撤军。

    几十年来,巴基斯坦一直认定克什米尔是一个整体,而印巴的停火线,本身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也就是说,印度通过谈判,最多就是让巴基斯坦从本土撤军。

    克什米尔?

    显然,印度必须接受丢掉克什米尔的既成事实。

    其实,巴基斯坦已经展开行动。

    什么行动?

    驱逐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度人,准确的说是信印度教的当地人。

    从巴军占领斯利那加算起,已有大约300万克什米尔居民涌入印度的北方邦,而且几乎全是印度教的信徒。

    印控克什米尔总共才1000多万人!

    在这些人当中,大部分是***,印度教的信徒还不到400万。

    也就是说,巴基斯坦已经驱逐了绝大部分印度教的信徒。

    其实,这也是印度一直拒绝跟巴基斯坦进行停战谈判的主要理由。

    为啥?

    驱逐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居民,本身就违反了国际法,造成了人道主义灾难,肯定无法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只是,谁能证明这是巴基斯坦当局所为?

    没错,数百万当地人离开家园,肯定与巴军有关,毕竟在巴军占领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之后,才迫使这些人逃亡。

    问题是,巴基斯坦并没有下达任何驱逐命令。

    用巴基斯坦官方的话来说,这是当地人自行做出的选择,而且巴基斯坦军队一直在努力维持当地秩序。

    对于民众自发做出的选择,巴军没有权力去干预与阻止。

    至于人道主义灾难,肯定有,但是没有印度说的那么严重。

    按照巴基斯坦官方公布的资料,在占领区内,巴军不但负责维持秩序,还在向所有人分发食物等生活用品,并且尽量保证道路畅通无阻,没有限制民众的人身自由,也没有针对民族与信仰做出限制。

    此外,巴军还向迁徙的民众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换句话说,如果发生了人道主义灾难,也是印度的问题,即印度并没有安顿好涌入北方邦的难民。

    难道只有克什米尔才有难民?

    要知道,在伯坦果德与阿姆利则都有难民,而且都是已百万计。

    相对而言,从克什米尔涌出去的难民根本就不算多。

    在伯坦果德,巴军在撤离之前一直在尽量为难民提供帮助,无条件的救助了很多在战争中受伤的平民。

    在阿姆利则,巴军更是提供了全方位的援助。

    别的不说,巴基斯坦甚至用自己的战略储备来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帮助难民渡过最为艰难的时期。

    当然,在印度看来,这些都只是说辞。

    为啥?

    巴基斯坦所做的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保证对克什米尔的控制权,让占领克什米尔变成既成事实。

    只是,印度该怎么办?

    可惜,印度根本没有应对之策。

    夺回克什米尔?

    显然,在军事上根本行不通。

    谈判?

    只要印度肯坐下来谈判,那么首先就得接受既成事实,即在现有的局面上跟巴基斯坦进行谈判。

    可见,印度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也就只是让巴基斯坦从阿姆利则撤军。

    48小时不算多,印度当局该何去何从?

    当天,新德里、孟买等地就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

    不是针对巴基斯坦,而是针对印度当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