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军火之王-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啥?

    到现在,印度当局都不承认在跟巴基斯坦进行谈判,说的是响应联合国安理会,以及美日等国的号召,跟巴基斯坦就停火问题进行接触,而且派去的只是驻联合国大使,属于低级别接触。

    印度真要有心跟巴基斯坦谈判,至少应该是副外长级别。

    其实,印度当局也不可能在现有的情况下跟巴基斯坦谈判。

    为啥?

    只要开始谈判,印度当局就会完蛋。

    到时候,不用巴军打到新德里,印度总理就得下台。

    上午,第一批重装备到达。

    一个营的“哈立德2”型主战坦克。

    不过,这些由沙特出租给“安固”公司的坦克,跟巴基斯坦的那些不大一样,不但安装了最新式的反应装甲,还安装了遥控武器站,而且是配备了30毫米机关炮与并列机枪的最新型号。

    这东西,就是为城市战准备的。

    为啥?

    坦克炮的仰角有限,因此在城市中作战,很难对付高处的目标。

    以往,一般由步兵战车,甚至是自行高射炮协同。

    有了遥控武器站,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

    当然,30毫米机关炮足够应付城市里的绝大部分目标。

    遇到对付不了的目标,可以用坦克炮解决,或者是呼叫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

    至于覆盖了炮塔与车身的反应装甲,更是城市战必备。

    到下午,第二批部队到达。

    同时到达的,还有第二个营的重装备。

    不是什么先进装备,二十多门120毫米迫榴炮。

    这东西,也是城市战利器。

    别看不够先进,但是在城市战中,守军最怕的就是大口径迫榴炮。

    对付近距离目标,迫榴炮可以当成榴弹炮使用。

    如果是间接瞄准,那就当成迫击炮使用。

    最重要的是,大口径迫榴炮的威力非常惊人。

    120毫米迫榴炮的炮弹,装药量比155毫米榴弹还要大,在对付防御工事之类的目标时有惊人的杀伤力。

    其实,在很多时候,迫榴炮被进攻部队当成拆房武器使用。

    在叙利亚内战期间,俄军与叙利亚政府军就经常把大口径迫榴炮送到前线,直接拆掉反政府军或者极端组织守卫的建筑物。

    可以说,守城的军队宁愿面对坦克,也不愿意面对大口径迫榴炮。

    到了傍晚,弹药也陆续送到了。

    巴希尔发来消息,没有收到总参谋部发来的延长停火时间的命令,因此进攻行动将在入夜之后开始。

    其实,在他发来消息的时候,进攻行动就已经开始了。

    当时,王栋他们正在吃晚饭。

    炮击开始的时候,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不过随后就发现是巴军在开火,倒霉的是城区里的印军。

    在经过了半个小时的高强度炮击之后,巴军炮兵开始重点清除印军守卫的建筑物。

    其实,下午的时候,王栋就把获取的战场信息交给了巴军炮兵,让巴军炮兵在发动进攻之前打掉印军的主要据点。

    能干掉多少印军并不重要,关键是得打掉印军的斗志。

    显然,这种目标指向明确的重点炮击,比大规模炮击管用得多。

    对守城的印军来说,这意味着任何据点都不再安全。

    19点30分,巴军地面部队投入战斗。

    王栋没有把部队派出去,他们的任务是在白天跟巴军换班。

    这是与巴希尔上将商量的结果,即巴军在夜间进攻,王栋的部队在白天进攻,以此保持进攻强度,让印军得不到休息。

    按照巴希尔的估计,只要进攻强度一直不降,五天之内就能打垮印军。

    只是,王栋他们也没闲着。

    在巴军进攻的时候,王栋再次把侦查部队派了出去。

    干嘛?

    为进攻的巴军地面部队指引目标,准确说就是用小型无人机监视印军,让巴军掌握印军的防御部署。

    其实,这已经足够了。

    之前的几天,巴军就是因为没有准确掌握印军的情况,才在进攻中吃了大亏。

    不是说巴基斯坦买不起小型无人机,而是在巴军中,没有多少官兵会使用与操作这种高科技玩意。

    此外,巴军的指挥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

    当然,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巴基斯坦不可能像王栋打造私人军队一样打造国防军,而且巴基斯坦也没有那么强大的经济实力。

    激烈的战斗打了一整夜。

    虽然巴军的推进距离比之前几天加起来还要多,但是印军仍然在抵抗,而且一直打得非常顽强。

    随着天色放亮,终于轮到王栋他们上场了。

第619章 攻坚() 
    天亮后,还没等巴军撤下来,由王栋带来的行动人员就投入了战斗。

    大概是印军没有料到巴军会在天亮之后继续发动进攻,更没料到会杀来一支雇佣军,上午的战斗打得较为顺利,在没有呼叫多少炮火支援的情况下,王栋他们就从北西南三面突破了印军的防线。

    打到中午的时候,王栋他们已经向市中心推进了数百米。

    算不上远,不过已经非常的惊人了。

    要知道,在过去几天里,巴军也就推进了几百米。

    虽然查谟是克什米尔地区最大的城市,但是从规模来看,跟新德里、***堡这些大城市相比,还是差远了。

    受城区规模限制,印军的防线几乎是一条挨着一条。

    战斗进行到下午,在印军调整了部署之后,王栋他们遇到了麻烦。

    不过,王栋也早有准备。

    在此之前,王栋就从巴希尔那里了解到,印军有几个主要的防守区域,而随后的侦查也表明,在这几个区域内的印军明显多得多,而且战斗力更加强悍,战斗意志也更加顽强,进攻难度非常大。

    正是如此,巴军一直避开了这几个区域。

    王栋却反其道而行之。

    打到下午,在印军的抵抗逐渐增强之后,王栋开始集中兵力,攻打这些由印军重点守卫的区域。

    到了夜间,巴军顶了上来。

    与王栋他们不一样,巴军依然避开了印军重点防守区域,或者说几乎把兵力平均分配在了整条战线上。

    这种平均分配兵力的打法,其实是在跟印军拼消耗。

    只是,因为王栋他们在白天发动进攻,所以给印军制造了巨大的麻烦。

    什么麻烦?

    前几天,印军都是在白天调整防御部署,并且养精蓄锐,为夜间的战斗做准备,而今天却办不到了。

    在巴军发动进攻的时候,印军仍然在调整防御部署。

    此外,在发动进攻的时候,巴军明显加强了炮火打击的力度。

    虽然印军苦战一夜,顶住了巴军的进攻,但是伤亡极为惨重,而且在几个主要方向上的防御部署都出了问题。

    天亮后,王栋的部队再次投入战斗。

    因为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所以巴军没有在白天撤走,而是留了下来,只是把几个主要方向上的作战行动交给了王栋他们。

    可以说,这个白天至关重要。

    通过一天两夜的战斗,王栋他们已经搞清楚。

    印军死守的几块区域,其实就是库区,即储存了弹药与食物等物资,也就必须用重兵加以守卫。

    激战了一整天,随着几处印军的仓库被攻占,局面开始转变。

    可以说,通过这个白天的战斗,查谟的战局基本已经锁定。

    虽然还有不少印军在负隅顽抗,但是在主要的作战物资都被摧毁或者缴获之后,印军已经无力回天。

    只是,攻打查谟的战斗肯定还要持续几天。

    此时,在联合国总部。

    虽然印度当局并没有承认跟巴基斯坦进行停火谈判,但是随着查谟的战斗推进,印度当局坐不住了。

    为啥?

    对印度来说,查谟其实是唯一的谈判筹码。

    要是查谟丢了,印度拿什么跟巴基斯坦进行谈判?

    换个角度,在占领了查谟之后,巴基斯坦还需要跟印度进行谈判吗?

    到时候,如果印度不肯停火,巴基斯坦完全可以就地由攻转守,把占领整个克什米尔变成既成事实。

    当然,就算印度肯谈,巴基斯坦也不会让步。

    可见,只要查谟丢了,印度要么接受既成事实,要么就让局面僵持下去,而两种情况都不可能给印度带来好处。

    其实,这也是巴基斯坦需要集中兵力打下查谟的关键所在。

    在拿下查谟之后,就能掌握整场战争的主动权,而且不管是继续打,还是谈判,巴基斯坦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印度该怎么办?

    开战第21日,印度驻联合国特使首先提出,再次进行暂时停火,而且理由同样是为停火谈判做准备。

    只是,巴基斯坦没有答应。

    为啥?

    打到这个时候,巴军已经控制了查谟五分之四的城区,残余的一万多名印军已经被分割包围。

    停火?

    让印军获得喘息之机吗?

    更何况,打下查谟也就是最后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要是在这个时候给前线部队下达停火的命令,肯定会影响士气,甚至会影响到能否顺利攻占查谟。

    当然,巴军总参谋部也下达了死命令,要求巴希尔必须在23日天亮之前占领查谟。

    换句话说,巴基斯坦当局会为前线部队争取到两天时间,而巴军必须在这两天内完成作战任务。

    到此,攻打查谟的战斗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这不止是给巴希尔的命令,而是给王栋他们的命令。

    其实,在巴希尔收到巴军总参谋部的命令时,王栋也接到了云龙的电话。

    按照云龙所说,这是结束印巴冲突的一个时间点。

    只要巴军能够在23日天亮之前占领查谟,巴基斯坦当局就能在当天宣布停火,然后给印度进行停战谈判。

    相反,如果没有能够按时完成任务,战争很有可能还会持续下去。

    为此,王栋也投入了全部兵力。

    其实,在几天前,王栋他们就成为了攻打查谟的主力。

    为啥?

    更适合城市战的主战装备,特别是那几十门大口径迫榴炮。

    遇到啃不动的硬骨头,巴军都会在第一时间请求炮火支援,而且首先想到的就是王栋带去的炮兵。

    实战早已证明,大口径迫榴炮是城市战的头号利器。

    可以说,如果没有那几十门迫榴炮,巴军根本不可能如此顺利的攻入查谟,更别说占领整个查谟。

    只是,要在不到2天的时间内消灭残余的印军,依然有很大的难度。

    关键就是,打到现在,还在顽抗的印军都不会投降。

    怎么说?

    很简单,缺乏斗志,或者说已经被打垮了的印军,在前几天就投降了,剩下的全是死硬分子。

    所幸,对付这些死硬的印军,反到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至少不需要有太多顾虑。

第620章 再次停火() 
    为了最有效的利用手里的兵力,王栋在第一时间联系了巴希尔上将,就作战行动做了分配。

    简单的说,王栋带来的部队负责侦查与攻坚,巴军负责扫荡战场。

    当然,得由王栋安排的人员指挥战斗。

    所幸,巴希尔上将没有表示反对。

    此外,巴军上下也没什么意义,特别是基层军官。

    为啥?

    大部分基层军官都参加过“安固”公司组织的培训学习,非常了解王栋这些人,知道他们的本事。

    其实,很多巴军军官都是王栋他们培训出来的。

    按照王栋的部署,进攻以火力打击为主。

    简单的说,就是把侦查部队派出去,在发现了印军之后,立即进行火力打击,然后再派遣部队去打扫战场。

    当然,这也对后勤保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只是在20日白天,王栋带来的炮兵就用掉了近一万发大口径炮弹,而且几乎全都是迫榴炮的炮弹。

    至于战果,肯定没得说。

    根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日白天,就有近3000名印军官兵战死。

    其实,打到22日,才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

    当时,查谟大概还有5000名印军。

    虽然分散在数十处地点,而且大部分是坚固的建筑物,但是这些印军几乎全都是来自后方的主力部队。

    简单的说,就是死硬份子。

    显然,这些印军未必会投降。

    战斗进行到22日夜间,由印军控制的据点只剩下了最后三座。

    都是极为坚固的建筑物。

    在这三处据点,巴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时间紧迫,王栋也没多耽搁,把炮兵全都派了上去,让大口径迫榴炮在主战坦克的掩护下抵近射击。

    干嘛?

    直接拆掉印军固守的建筑物!

    战斗打得并不激烈,只是炮击一直持续到天亮。

    其实,在凌晨4点左右,固守这几处据点的印军就已经停止了抵抗,只是王栋没有下达停火的命令。

    为啥?

    用不掉的炮弹,还要花功夫运回去,根本就没有那个必要。

    关键就是,迫榴炮的炮弹根本就不值钱。

    按照王栋的命令,作战部队在撤下来之前,都得把炮弹用光,免得在撤回去的时候还要处理炮弹。

    天亮前,巴希尔向巴军总参谋部发去报告,已经占领了查谟。

    其实,当时仍热有一块地区在印军控制之下,不过是查谟东面的郊区。

    在过去的三天里,巴希尔也对部署做了调整,让之前撤下来的巴军迅速向查谟东面的印军阵地后方迂回。

    干嘛?

    扫荡查谟以东的平原地区,控制整个印控克什米尔。

    只是,进攻打得并不顺利。

    到23日清晨,仍然有一部分地区在印军的控制之下,不过都是在边境线附近,而且面积并不大。

    在总体上,巴军已经完成了既定作战计划。

    23日上午,巴基斯坦当局宣布临时停火。

    当然,是否真的需要临时停火,还得看印度当局的态度,即印度当局是否咽得下丢掉查谟这口气。

    有点出人预料,印度当局也宣布临时停火。

    当然,停火时间只有48小时。

    在此期间,印度与巴基斯坦将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撮合下,进行第一次谈判,准确的说是协商,而且是非正式。

    为啥?

    双方依然没有就停火达成协议,即依然在停火的基本条件上存在很大的分歧。

    虽然在战场上一败涂地,但是在战场外面,印度当局依然嘴硬,即依然坚持要巴军退到冲突爆发前的位置上。

    可能吗?

    因为是联合国安理会的所有成员国机体出面调解,所以印巴双方都派遣了副外长级官员前往联合国总部。

    其实,这也是巴基斯坦为什么能够拖上三天才做出答复的关键所在。

    安排谈判官员,还是副外长级的官员,怎么说也要几天时间吧。

    问题是,48小时的临时停火能谈出个什么名堂来?

    只要印度坚持让巴军退回冲突爆发前的位置,那就没办法谈,而且巴军也未必会驻足于克什米尔地区。

    当时,没有多少人对这次48小时的谈判抱明确希望。

    其实,就在23日上午,巴军总参谋部下达了下一阶段的作战任务。

    按照巴军的设想,接下来将在伯坦果德附近跟印军打一仗,打击印军的士气,让印度当局接受既成事实。

    只是,这个气度明显有点偏小。

    为啥?

    伯坦果德就是一座小城市,就算打赢了,意义也不大。

    更何况,现在的目的是要迫使印度坐到谈判桌前来,让印度当局接受既成事实,就应该给印度一个深刻的教训。

    其实,就在当天,云龙向巴基斯坦当局提出建议,把重点放在阿姆利则。

    啥?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印度不肯谈判,那就打下阿姆利则,然后用阿姆利则来跟印度讨价还价。

    阿姆利则在哪?

    就在拉合尔东边,是一座有200多万居民的大城市,也是印度在北部地区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更重要的是,阿姆利则是新德里的门户。

    简单的说,打下阿姆利则,巴军就能向贾朗达尔进军,然后向新德里推进。

    此外,在阿姆利则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印军无法向克什米尔增兵,也就只能接受克什米尔的现状。

    云龙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巴基斯坦当局的高度重视。

    只是,太晚了。

    在云龙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巴军总参谋部已经把作战命令下发给了基层部队,而其重新制订计划需要大量时间。

    当然,重新部署作战部队也需要时间。

    所幸,巴基斯坦当局已经责成巴军总参谋部,立即着手制订攻打阿木列的计划,而且提前调整部署。

    很明显,巴基斯坦当局并不认为能够通过48小时的临时停火让印度坐下来谈判。

    针对巴基斯坦当局提出的要求,巴军总参谋部紧急调整了作战计划。

    这就是,在伯坦果德附近的作战行动,不以夺取伯坦果德为目的,而是围绕着伯坦果德打一场运动战。

    啥意思?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利用攻打伯坦果德重创印军,消灭印军的有生力量!

第621章 备战() 
    与巴基斯坦一样,印度当局同样没有打算谈判。

    48小时的临时停火,无非是要让部队做好反击准备。

    其实,印军已经为反击行动准备了将近10天。

    虽然看上去不大可能,但是就在这10天内,从新德里出发的两个装甲旅,也就是那两个装备了“阿琼2”的装甲旅到达了伯坦果德南面的军营,此外还有10多个旅完成了进攻前的部署。

    其实,印军的意图也很明显。

    哪怕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即便印度高层还存在那么一点幻想,印军的高级将领也早就认清了局势。

    夺回查谟?

    显然,那是在做梦。

    不说别的,印军根本就没有能够突破巴军防线的装甲力量。

    斯利那加?

    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