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也是最重要的赛事,最后剩下的就是业余比赛了。
在开始几年里,可以说每天都有蹴鞠队冒出来,按照帝国最小的行政单位,一个村可能就会冒出一只蹴鞠队来,那个时候,自然是各地比赛多得能让地方上临时充当裁判的基层官吏跑断腿,不过三年下来以后。那些村级队伍基本上都给淘汰掉了,现在帝国各地郡县级别地联赛,基本上都已经固定了队伍,当然每年郡县级别最末三名会被直接降级,然后补入在业余级别的比赛里当年战绩最好的三只队伍补上,因此可以说帝国郡县级的蹴鞠比赛相当激烈而且残酷。
尽管在这种需要财力投入的循环比赛里。豪强们出资的队伍固然占据了大半,可还是有些普通百姓集资组建地队伍能够成为本地的强队。往往这样地两只队伍进行比赛,气氛可以说是最热烈的。
现在刘表亲自观看的这场夺取参加荆州争霸赛资格的比赛便是一场典型的豪门对阵平民地比赛,参赛的一方是江夏城内普通工坊的工人们联合出资建立的蹴鞠队,另一方则是城内大豪范氏的队伍,两只队伍都是江夏郡联赛里的强队。时常争夺第一地位置,只不过今年的比赛要比往年更加激烈,因为天子下令四年一次的帝国杯将首次开赛,十三个州的争霸赛里,前两名可以得到前往雒阳参赛的机会,最后的获胜者不但是为自己所属的州郡县争光。****同时也能确立自己队伍帝国最强的称号,更何况第一名的队伍能够得到天子地重赏和召见,还能通过报纸扬名天下,这足以让各地的蹴鞠队伍红了眼地争夺本州的出线名额。
随着哨声的吹响,赛场内比赛开始了,实际上帝国的蹴鞠赛制其实和后世的现代足球相差并不远,也是以身体的直接对抗为主,不像到了宋朝,完全成了观赏型的比赛。只不过是原本的正规比赛时,赛制为六对六,而且规则要更松弛一些,当然有刘宏在,帝国的蹴鞠比赛地赛制几乎和后世地现代足球完全一样,只不过对于恶意犯规惩罚得更加严重。
赛场上,比赛很快就火爆了起来,作为江夏各家工坊的普通工人们出资建立地蹴鞠队伍,所选的人自然是江夏近万的工人里挑选出的好手,绝不会比他们的对手队伍中。范家花重金从江夏各地挖来的游侠好手差多少。所以这场比赛可以说是势均力敌。
看台上的范孟看着陷入僵局的比赛,坐在椅子里。拳头握得极紧,若不是他顾及自己的面子,否则早就和包厢外那些人一样鼓噪着叫了起来,这一次他可是对球队下了血本,不但挖来了去年江夏联赛里第三的主力以外,还从江夏各地涌出的其他几支业余强队里挖了几个好手,为的便是能够上雒参加帝国杯的比赛,好扬名天下。
帝国各地,像范孟这样的豪强还有不知多少,对他们来说,一开始自己办蹴鞠队也就图个新鲜好玩,可是一旦亲自在蹴鞠赛场看着自己的队伍赢下比赛,夺取冠军,那种滋味让他们觉得前所未有的刺激,尤其是那些不在郡治的豪强,一旦自己的队伍赢下本地的联赛冠军,那回去以后的风光简直能让他们上瘾。
现在整个帝国,除了蹴鞠比赛以外,朝廷还在大力投入的比赛项目就是赛马,只不过相对于全民都可以参与的蹴鞠比赛不同,赛马的起步点就高了很多,现在帝国也就北方和中原几处地方有专业的赛马场,不过赛马场能够光明正大地赌马,而且还能够买到上等宝马,这一点倒是让那些各地的豪强贵族趋之若鹜。
当然不管赛马能够吸引再多的豪强贵族,却始终不如蹴鞠比赛那么让普通人能够为之疯狂,坐在主席看台里,看着处于高速攻防节奏里的两支队伍,刘表倒不像其他人表现得那么狂热,对于胜负他并不在意,因为这是一场公平的较量,不管最终胜者是谁,都将代表江夏郡去争夺荆州的出线名额。
想到将在秋天开始的两个月的帝国杯,刘表忽然觉得挺遗憾的,作为地方官员的他竟然不能目睹这场盛事,不过很快他就抛去了这种想法,转而期待起以后的帝国竞技大会,作为郡守,他自然知道一些有关这个将综合挑选各地民间的比赛项目最后作为推广的大型比赛盛事,基本上明年只要朝廷把比赛定下来,然后就会允许各个郡组建专门的队伍,然后参加比赛,到时他这个郡守只要把政务安排好。就能亲自上雒观看比赛,同时也是和各地地同僚一起交流治理地方的心得和经验。
就在刘表处于遐想的时候,赛场忽然安静了下来,接着代表进球的哨声响了起来,当刘表看向赛场时,才发现范孟的队伍的球门居然被攻破了。穿着褐色队服地江夏天工队正在举队欢庆。
“那是犯规,犯规!”相隔不远的包厢里。范孟已经全然顾不得什么风度,从坐着地座椅里大声吼叫了起来,不过他的声音在全场的欢呼声里显得微不足道,毕竟整个球场里,卖廉价票的普通江夏百姓占了多数。谁都乐意看到天工队能把范孟这支可以说完全是用钱砸出来的豪门队伍给掀翻。
半场休息时,范孟溜进了休息室,对着自己地队伍成员咆哮了起来,“你们这是想去雒阳的样子吗,那些人每天最多只有一个时辰的练习时间,拿的钱也只有你们的零头。我砸在你们身上的钱都砸到狗身上去了吗?”范孟张牙舞爪地吼叫着,由于裁判是江夏折冲府里所调,他根本动不了手脚,也就是说这场比赛只能用实力赢下来,丝毫做不得假,由不得他不愤怒,看着一个个涨红了脸,却不敢反驳自己地球员,范孟撂下了狠话。“这一场你们要是赢不了的话,就给我全部滚蛋,就算要输,也不能在这里输掉,我丢不起这人。”说完,离开了休息室。
在同一天的其他比赛里,不少地方的休息室里,同样上演了这样的场景,不知道有多少豪强建立的豪门队伍被平民队伍给逼到了绝路上,完全不符合其豪门的身份。不过对于无法主宰比赛的豪强们来说。他们能做的也就只限于咆哮和怒吼,然后开出重赏。几乎是红了眼地要求自己的队伍赢下比赛,要知道现在每个郡都有雒阳几大报社的分社,他们若是输了,尤其是输给那些平民队伍,恐怕立刻就会成为当地的笑柄,花了几十万钱建立的队伍居然还不及那些普通平民百姓几千钱就能维持的队伍,他们简直可以买块豆腐自己撞死算了。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这些豪强手下的队伍可全都是些原来在江湖上闯荡的游侠,也不甘输给那些普通人。
游侠儿,本就是擅长蹴鞠和打斗的一群人,只不过放在过去他们都没有正当营生,只能干些犯法的勾当,不过刘宏登基以后,一方面加大了打击地力度,一方面又招揽那些愿意为国效力地游侠,同时又给他们创造了谋生的行当,比如西域和凉州如今比较红火地镖局,又比如蓬勃发展的蹴鞠比赛。因此现在帝国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游侠这个团体,最多只是些说书听多了的世家子弟会自称游侠。
实际上,游侠这个阶层已经被帝国招安了,有本事的要么投军,要么去了西北的镖局当镖客,充当帝**以外帝国在丝绸之路上的雇佣军,没本事的大多都留在本地靠蹴鞠为生,比起那些普通人,这些游侠在蹴鞠上的技巧也不见得高明到哪里去,应该说这个时代的帝国蹴鞠比赛,技巧和球队战术什么都可以说很原始,所以当那些平民队伍训练以后,靠着团结一致倒也能和他们踢得旗鼓相当,甚至高出一截。
下半场比赛开始以后,领先的江夏天工队的人明显保守了起来,他们开始死守球门,打算把一球的领先守到底,不过面对被范孟鼓起士气,已经红了眼的范氏队,他们这样的做法完全是自杀,最后几乎是在对手狂风暴雨般的进攻下,城门失守,最后以五比二的比分输掉了这场比赛。
当比赛结束时,上半场还暴跳如雷的范孟已经是红光满面,本郡的出线名额只有一个,比起荆州的两个出线名额,比赛还要残酷,现在他至少已经有了去雒阳的机会,这自然让他心情大好。
刘表对于比赛的结果略微有些失望,因为就他个人而言还是更希望普通的平民队伍最终能够获胜,因为他觉得那些靠着一腔热情来踢蹴鞠的普通百姓更能代表地方。
昭武五年的三月到七月,帝国各地的蹴鞠队伍都在为着上雒参赛的资格而疯狂地厮杀着,对于身体对抗激烈的蹴鞠比赛来说,每一场比赛都像一场战争,而各地的百姓也都陷入了这由朝廷主导的比赛中,为了观看比赛,各个地方的经济流动可谓是大幅增强,尤其是那些中小地主和豪强贵族成了州一级的出现比赛的主力观看人群,按照内阁省得到的各地粗略的数字统计,帝国杯在各地的售票早就卖光,即使有人在黑市出了高价,也是一票难求。这让当初对于在雒阳城外修建巨型蹴鞠赛场,害怕投资不能收回的帝国官僚们欢欣鼓舞,当初帝国剧院建成以后,不到半年,天子就下令建造巨型赛场,足足花了四年的功夫才建成,就是专门为了这第一次的帝国杯,如果说帝国自建宁以后唯一算得上大兴土木的工程,也就是这被天子命名为武风的巨型赛场,足可以容纳十万人观看比赛,用昭武四年来的雒阳的罗马人的话来说,这所巨型赛场,比罗马最庞大的建筑斗兽场还稍微大了那么一点,能够多容纳两万名的观众,简直让人难以想象得巨大。
在经济相对不如中原和三辅发达的,幽州,并州,凉州三地,蹴鞠比赛甚至更加疯狂,那些皈依了道教,入汉籍的游牧民族在蹴鞠这种比赛中找到了极好宣泄他们嗜血的情绪,在这三个州,有不少以原羌人,匈奴人,乌丸人为主的地方球队,都是杀入了所在州的出线战,比赛的火爆场面几乎都赶得上打仗了。
个别地方,甚至在赛场爆发了数千人的斗殴,先不说那些入籍的原乌丸人,匈奴人,羌人,就是这些地方的汉人在建宁以后,帝国重振武风以后,也是相当地彪悍好斗,不过唯一让三州的官吏们可以放松的是,斗殴事件里极少有按照族群对立的划分斗殴,基本上都是以地方性的互殴为主,往往两群人里,都是各种人都有,最后还是靠驻扎在三个州的帝**出动,再加上严厉处罚了挑事者,才把事态给压了下去,不过后面的比赛,至少场面上互相谩骂是绝对少不了的。
对于上报的情况,刘宏倒是不像内阁省想得那么多,蹴鞠比赛,出现足球流氓也不奇怪,只要加强管理就行了,他正是要通过这种整个帝国百姓都参与的大型比赛让帝国各地加强交流,至少在比赛期间,可以让报社去采访各支队伍,在报纸上介绍帝国各个地方,然后加强互相间的了解。
对于帝国蹴鞠比赛的火爆,刘宏忽然觉得自己其实可以让帝国周边的国家全都参加比赛,也可以邀请罗马人来参加比赛,好好出口他后世看球时的恶气,后世他执掌财阀的时候,要不是没有多余的精力,他都想自己去买支俱乐部,当然他是不会买国内的俱乐部的,起码也是英超意甲,不过现在,就算把帝国以外的国家加一块,都不够帝国蹂躏的,刘宏甚至在想能哪一天,把帝国的猛将放一块,弄只球队,痛宰罗马不说,高卢,日耳曼,不列颠就算是群野人,也照样得给他过来接受蹂躏。吕布赵云当前锋,黄忠,高顺,袁绍,关羽什么的当中场,典韦,许褚,张飞踢后卫,见神灭神,遇魔屠魔,谁是对手。换了以后,还有周瑜,张辽那一辈的队伍。
刘宏觉得自己这其实也不算妄想,总之他还打算等曹操刘备他们在罗马站稳了脚跟,先跟罗马一起搞个古代的联合国也不错,到时候他就可以大张旗鼓地在全世界推广蹴鞠,然后光明正大地蹂躏其他国家。他估计起码帝国能在蹴鞠这个项目上蹂躏他们一百年。
一百七十七。三巨头
浩瀚的大海中,帝国舰队在突如其来的风暴中苦苦挣扎着,对于帝国的海军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远洋航行,在离开交州的帝国港口以后,进入印度洋时,就曾数度遭遇了风暴,不过都没有这一次的规模巨大。
帝国舰队的旗舰覆海号上,孙坚虽然不懂操船之术,可是作为整支舰队的统帅,他却始终坚持站在甲板上,和负责指挥操船的副将一起,在风雨中同士兵们对抗风暴。
倾泻如柱的暴雨中,漆黑一片的天空里,不时有闪电划过,雷声则在风雨中若隐若现,甲板上到处是士兵们嘶吼的号子。
整支舰队里,已经有数艘罗马舰船在巨大的浪头下被拍散了架,不得不说那些罗马人当初到达帝国时运气极好,虽然一路上遇到了不少恶劣天气,可是却未遇上如此规模的风暴。漆黑的海面上,剩下的舰只都是在奋力挣扎着。
对于罗马人船上的水手们来说,也许出了波斯湾,他们的海神波塞冬就管不到这里的海域了,所以这些在甲板上拼命的罗马水手们口里祈祷的对象换成了帝国掌管四海的龙神,他们用着一口生硬的汉话不停念叨着,“龙王保佑。”
罗马人的旗舰上,佩伦尼斯有些后悔没有答应塞里斯海军元帅的邀请去覆海号上,毕竟在东方帝国的巨舰上,在这样的风暴中,要更安全一些,不过此时后悔也已经没用了,佩伦尼斯只能寄望身边航海经验丰富的船长能带旗舰捱过去。
“愿太一庇佑。”佩伦尼斯握紧了胸前的太极图吊坠,在见识过刘宏展现的神迹以后,再加上张角的传道,佩伦尼斯已经是一个虔诚的道教徒,就像罗马城内那些被蛊惑信奉基督教的贵族一样。
覆海号的船舱内,曹操脸色发白,从小长在中原的他第一次出海。前几次还不算太大地风浪已经让他吐得七荤八素,这一次更是几乎要了他半条命。
和曹操同样的还有,张,徐晃,于禁,乐进他们。这些陆地上的猛将到了海上,尤其是在颠簸的船上,原本的武勇早已消散,个个都是有气无力,随时像是会断气的样子。太史慈虽说是靠海地地方出身,可惜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有甘宁和周泰倒是很快习惯了海上的生活,照顾起了张他们。
“早知道我说什么也不出海了,先在长江里练练水性再说。”被固定在床上的张有气无力地说道。出海前,孙坚倒是找他们商量过,虽然他们几个是天子指名派往海军的。不过有鉴于他们并没有出过海,也没有接受多少海军训练,因此让他们可以留在长江口的海军驻扎地,等以后水性好了再出海,不过张,徐晃他们都是年少气盛,再加上想去海上见识一下,结果便落了个现在的凄惨样子,可惜他们又不能怪别人。要怪也只能怪自己。
“别说话了,还是多休息会,等捱过这场风暴,咱们就到了南印度的海域,到时可以上岸修整一下。”甘宁看着吐到连酸水都吐不出的张,朝他说道,算起来他们离开交州海域也有一阵子了,差不多也该到罗马人口中的印度洋了。
这一次随着帝国舰队出海地除了原本从长江水师转为海军地五千士兵。还有从帝国南方沿海各地地折冲府挑选地一个军团地士兵。再加上其他各种人员。人数达到了近两万人。几乎将整个帝国自建宁元年以后建造地舰只全部抽调一空。其中除了孙坚地旗舰覆海和另一艘同样规格地踏浪外。其他主要舰只不少都经过了改装。可以抵抗恶劣天气下地风暴。只不过帝国舰队地远航经验不足。再加上对于航道地不熟悉。才屡次陷入了窘迫地境地。不过只要能够顺利到达罗马。记录下沿途地航道和海图。同时在途经地各国建立专属帝国舰队地港口。那么即使受到再大地损失也是值得地。
一整个夜晚。帝国舰队都在对抗着风浪。同时在罗马人地水手帮助下。努力驶出风暴区。到早上时。整支舰队移动到了风暴区地边缘。随着风浪地渐渐平息。天也亮堂了起来。
船舱内。感觉到船已经平稳下来地张角和南华对视了一眼后。都是一起下了床板。两人虽然是帝国前往罗马传道地天师和真人。可其实也和普通人一样。到了海上照样吐得天昏地暗。只不过两人都要保持自己地身份。便只能两人凑一块呆在室内。即使是吐得奄奄一息也绝不让人进来。
看着身上散发着一股臭味地道服。张角和南华都是连忙换上了一身干净衣服。两人练地都是养生地气功。虽然也吐得厉害。可是却不像曹操他们那样精神萎靡不振。
从船舱走上甲板地时候。两人闻着到处弥漫着地臭味。都知道昨天一整晚。估计船上地人都给吐惨了。上了甲板以后。两人才看到甲板上早已躺满了不少人。此时舰队已经彻底驶离了风暴区。原本波涛汹涌地大海已经已经平静了下来。一轮红日下。是轻拂地凉爽海风。
呼吸着清新地空气。将腹内地浊气吐出以后。张角和南华开始替船上地人把脉。覆海号上可是有不少研究航海术地学者。他们和帝国征调地一批海上老手一起推定海图。同时也改进着航海用地罗盘。所以他们绝不能有事。
舰队在海面上减缓了航速,通过旗语沟通着彼此间的信息,昨天的风暴里,罗马人的船队损失了三艘船只,而帝国的舰只虽然没有折损,捱过了风暴区,不过也有两艘因为船舱进水严重,在驶出风暴区后,船上的人主动弃船。
“人保住就好。”孙坚并不在意损失的两艘货船,以帝国的国力,这样的两艘船根本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有经验的海上水手。
进入印度洋后,孙坚将航行任务交给了副将和几个从交州招募的海上老手,实际上在交州的港口。帝国的一些海商已经有了不俗地航海经验,他们通常会乘季风将货物贩卖到南印度,偶尔的时候几个海上豪商也会客串一下海盗的角色,事实上中南半岛到印度半岛的航道上,并不算太平,对于一些不过几条船规模的海上商队来说。遇到海盗,除非运气好,不然很少有生还的,不过像帝国和罗马人派出地舰队规模,没有不长眼的海盗敢来招惹。
佩伦尼斯在孙坚的再一次邀请下,乘小船上了覆海号,现在虽然他们已经度过最恶劣的一段航程,不过让他继续停留在自己的旗舰上,他也是不愿。不管怎么说覆海号上的设施更加齐全。
“我们需要到印度人那里补充淡水和食物。”佩伦尼斯上船以后,孙坚和他商量起去印度人的港口城市进行补给,当然同时也不排除直接用兵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