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玄黄方真劫-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必呢?”宫九素说道:“你先别急,我感应到周遭气机有异……”

    “气机有异?”郭岱灵光一闪,当年与楚玉鸿在广阳湖上的一段回忆浮上心头,他立刻说道:“没错!是天地灵枢!癸阴泉藏在秘境之中!”

    宫九素看向郭岱,忽然浮起一丝笑意:“看来你的心思还没乱到不可收拾的程度,但为了惩罚你,现在就乖乖收拾心境,癸阴泉的事由我来就好。”

    “好、好……”孤寂心境中,便只剩下郭岱一人,神情深沉,悲喜难测。

    ……

    跪倒在地、形如绝望的郭岱,缓缓又站了起来,拍了拍手上膝盖的草屑,淡淡说道:“原来如此。”

    任凭是谁,都觉得郭岱好似变了个人似的,了解内情的白素芝更加清楚,定是混元金身中另一个存在,此刻主导了金身。

    宫九素站在原地不动,指头掐动推算,拿眼打量四周,很快就说道:“原来如此,气凝于地随山势法阵盘旋周行不息,没有一处单独灵枢,自然感应不到灵枢交汇,看来还是要从法阵中着手。”

第140章 静族旧事() 
静安仪见郭岱这一惊一乍、前后两幅模样,半信半疑地说道:“你是说癸阴泉还在?”

    宫九素倒是没急着解释,说道:“要是我将癸阴泉找到,能让我进去一探吗?”

    “没有问题,你能找到、也必须能安然进出才可算数,否则一个对静族而言不存在的癸阴泉,又有何意义?”静安仪心思通达。

    白素芝小心谨慎地问道:“听你方才提及灵枢汇聚,莫非癸阴泉如今化作一片秘境了?”

    “我猜测应是如此,但这秘境另有玄妙。”宫九素详细解释起来——

    所谓秘境,就是一种因天地间气机汇聚异变的产物。如同人身经络交汇间的枢穴,乃是内在气机流转的重要节点。行功施法之际,枢穴气机运转必有特异之处,部分枢穴所盈气机可能会异常勃盛,若擅长感应他人经络枢穴的修士,就有可能“透视”到气机流转,从而做出相应破坏或辅助举动。

    就像白素芝施展化转生机、滋养炉鼎的法术时,就是让经络枢穴变得畅通,令气机流转不再滞碍,或者暂时控制伤患毒性扩散,让腑脏五气绕离病灶,以免加重伤势。

    同样的事情放在天地间,灵气滞碍固涩,往往生机变化也会相对沉寂脆弱,灵气充沛汇聚,则风水俱妙、草木萌动。广而言之,世间人烟汇聚之地,大多数其实都是灵气充盈之地。虽然绝大多数人并无灵根天赋,但朦胧的身心感受还是存在的。

    但天地灵气并不是固守不变的,伴随岁月变迁,甚至山川变动、沧海桑田的剧变,原本灵机蕴妙的宝地,也有可能变成贫瘠破败,穷山恶水也可能会化作首善之区。

    这里面既有自然伟力牵动,也有人为经营原因。若不顾后世延续更迭,几代人穷竭物力、搜刮物产,那再大再好的灵气充盈之地也不够耗损的。

    而天地灵气流转变化,又是极为玄妙深广的造化之功,非方真高人布下几个法阵就可招聚引动,彻底改变山川灵机。

    对于方真修士而言,天地灵气虽不能直接作为修炼之用,但却是极佳的辅佐,要是运用得当,无论是炼丹炼器、施法感应、法阵禁制等等,皆可以用天地灵气助益功成。

    且方真修士大多要寻远离人烟之地清修,无论是避人耳目、防止阴物窥察,还是省得发生什么以外波及无辜,也需要法阵禁制庇护自保。如果不能善加运用天地灵气,光凭修士自己施法为续,恐怕大半功夫都要耗在这上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聚灵阵对于方真修士而言,如同凡俗家中柴米油盐一般不可或缺,且识者极多,已经成为一种显传之法。

    但聚灵阵的变化却并不是很多,毕竟法阵之道并非人人通晓,绝大多数修士所布聚灵阵,都是十分简陋粗糙,甚至留下“法阵越大聚灵越多”的说法。

    这个说法不能算错,但一个囊括广大地域的法阵,需要多少功夫维护、耗费灵材几许?甚至法阵大到一定程度,其效用并不是对应增加,有可能大耗灵材与人力维护,都只有少许提升,乃至于入不敷出的程度。

    更别说除却人烟稠密城廓之外,世上灵气充盈之地,自然是先到者先得,这也是方真修士渐渐开始聚众、守地传宗,成为后世今日的宗门传承。

    而从古至今,为了天成灵地而爆发的争斗从来不少,反过来又增强修士间门户宗派之别,就此种种缘由而言,方真修士与凡夫俗子也差不了多少,各为所欲而争罢了。

    毕竟不是哪个门派都像罗霄宗,拥有金阙云宫这么一片洞天福地,更何况玉皇顶也是世间超凡拔尘的仙山灵地。

    天地灵气流变不息,其中一些汇聚变化尤为激烈之地,即便无人干扰,也会有异于常理的变化,而这就是秘境的由来。

    总而言之,秘境对方真修士不尽然是好地方,自然伟力既可以向利益于世人的一方变化,也完全可以朝另一头演变,甚至利到极处反生祸殃。

    秘境本身的存在就是不稳定的,天地灵气聚散流变,积数百载之功,说不定朝夕而散,恍若昙花一瞬。也许以方真修士的能力,可以令其稳定安然,可这需要极高深的修为法力。

    就好比来往两岸的一叶扁舟,水面上狂风骇浪终日不息,舟船随时都会倾覆。而方真修士要扬帆掌舵、去往彼岸,稍有不慎便是船翻人亡的下场,更别说所见彼岸还有可能越来越远。

    所以单独驾船破浪,是极为困难之举。而且无风无浪舟楫不行,若要前往彼岸,风浪还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按宫九素所说,并不是没有取巧的手段。

    流变不定的天地灵气就是两岸之间的狂风骇浪,但放眼世间古今,总归是有风浪平静之时。如果舍得花力气、耗日子,可以趁风雨来临之前,先行打造坚固舟楫,待得风雨来到,风浪难侵舟船,却又能轻而易举渡过波涛。

    若具体而言,就是要有预见秘境孕育化现的眼界,从而事先布下法阵禁制,同时在灵枢汇聚之初,加以适当引导,使得灵气符合法阵运转,从而打造出适宜栖身的秘境。

    说是简单,但等真正去做,就会发现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天地灵气看似平和,但引导不当、积蕴日久,天地灵气就会如同长堤之后蓄势待发的洪潮,就看是长堤先溃、还是洪潮淹过。

    如果只是在别处,宫九素说不定还能布置法阵尝试此举,但癸阴泉更为特殊,要真是引导不当,让阴泉轰然爆发,别说静族寨子所处的深山幽谷,恐怕整个彩云国、乃至半个南境,皆会被浩荡阴泉覆灭。

    这种祸事可不是区区几千过万的尸蛊兵能比拟的,阴泉所含的极寒阴气本属无形之物,一旦扩散,夺阳化阴,威势层叠累加。就像中境妖祸一般,不吞没方圆几千里地是绝不罢休的。

    “这么恐怖?”静安仪吃了一惊,她不敢相信自己祖先居然与这种危险事物共存相处了长久岁月。

    “所以我也很好奇,到底是哪位罗霄宗先人,有如此宏图伟略,居然能以山为图,事先布下大阵,化转天地灵气,周旋回流如百川归海,又散为云烟。”宫九素抬头仰望,眼神扫过周围一圈雄峻高峰,巍峨巨阵已是嵌入这片天地,也只有宫九素对罗霄宗法阵有极为敏锐的感应,才发现其中一丝端倪。

    静安仪托着下巴沉思了一阵,然后说道:“其实……我们静族先祖,就是罗霄宗女祖静虚的门外别传。女祖静虚派遣弟子远赴南境深山,就是为了镇守癸阴泉,而这一脉传承首领,就是圣女。”

    众人闻言皆流露出不同神色。洛八觉得这些都是新奇异闻,好奇之余不敢插嘴多话。白素芝则环抱托胸,同为女子,自己不禁与那罗霄女祖比较起来,却难免叹息。宫九素顶着郭岱面容,脸色微僵的怔在原地,不知道再想什么。

    “等等。”唯一开口说话的是勾肠客,他问道:“不对啊,你们静族圣女,以前也是彩云国的圣女啊,没听说过她有什么方真传承。而你们族中兵形蛊的来历又是怎么一回事?”

    这下轮到静安仪不解了,她答道:“这个……以前静族势大,也不止这处寨子,就相当于蚕浦寨之前地位,静族圣女就是彩云国圣女,一点也不奇怪啊。至于兵形蛊,嗯……”

    “入乡随俗。”宫九素说道:“你方才提到,静族先祖是罗霄宗女祖静虚的门外别传,那他们得到的罗霄秘传自然不会太多。而来到南境深处的静族先祖,又要立足山林,又要镇守阴泉,自然或多或少要效法当地土人巫蛊异法。

    其实兵形蛊一脉,已经与方真修士炼制法器十分相近,估计这也是不同传承交互而成之果,因时因地制宜罢了。倒是圣女传承,应是另有玄机。”

    “你是说圣女让癸阴泉消失的原因?”静安仪问道。

    宫九素点点头,又问道:“我很好奇,听巴央爷所述,当年战斗激烈,几乎无人生还。你们静族人事后又找不到癸阴泉,如何知道是圣女让癸阴泉消失的?”

    “就是当初在寨中养伤的合扬所说,他也是罗霄宗弟子,所言不至于有假吧?”静安仪理所当然的言道。

    在场除了勾肠客不了解合炼妖身这桩旧事,就连洛八与白素芝都有所耳闻。宫九素叹了口气说道:“道友有所不知,合扬虽然是罗霄宗弟子,但他后来犯下极大罪过,已经被诛杀了。”

    话虽这么说,可宫九素内心忧虑更甚,因为她已经从关函谷那里了解到,合扬当年不仅没死,而且还一直在暗处潜伏,说不定眼下还在某处兴风作浪。

    静安仪听到这话,脸色掩饰不住惊疑,但她毕竟在深山幽谷中生活太久,虽有耳闻中境大乱、妖祸横行,可根本不清楚究竟是何种状况,遑论罗霄宗的丑闻。

    “对了,不是说除了合扬,还有一名方真修士吗?巴央爷可曾了解他的身份?”宫九素问道。

    静安仪摇头道:“其实你别看巴央爷如今打理寨子上下,据说当年在他之前还有不少能人,都曾拜会过合扬他们,可惜陆陆续续都辞世了。关于当年事情到底如何,也没有人能说清楚了。”

    宫九素皱眉道:“我观此深山幽谷的水土风貌,不像是瘴疠疫病遍布之地啊?老人居此理应长寿安康才对,怎会只剩下巴央爷他们几个老人?”

    “是吗?可我父亲也走得很早,不过他是误服毒草、腑脏如绞,不得不自解而去。”静安仪说道。

    方真修士中毒而死的情况并非没有,尤其像彩云国这种瘴疠密布之地,生长了许多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毒草毒花。如果找不到相应解毒之方,修士也很可能中毒毙亡。

    可凡是有胆量行走南境山林,不要轻易采摘花草食用,理应是方真修士的常识才对。更不可能是尝草试毒,毕竟如今不是上古之岁,辨别毒性方法很多,实在不行就让牲畜先吃,何至于亲身犯险?

    宫九素看着静安仪,忽然觉得此女之父的来历恐不简单,癸阴泉消失之后,还会前来静族寨子,并且与当地女子诞育后代,想必居停时日不短。加上中毒身亡这点,不排除此人是用毒用药的高手。

    如果真是静安仪父亲暗中害死静族寨子中,知晓当年旧事之人,结合其中毒身亡、自解而去的说法,此人要么是被胁迫做事,要么达成目标后诈死远遁。

    而静安仪父亲为何要这么做?他到底要隐瞒什么秘密?是合扬派他前来的吗?就如今所知来看,静族人似乎很清楚合扬的来历,要隐瞒的并非合扬,而是另一名在激战中幸存的方真修士。

    此人无论是出现在癸阴泉外,还是合扬身边,都足够令宫九素疑心。或者说,癸阴泉只是这名修士用来接近合扬的手段?那他接近合扬又为了什么?

    按照时间上的推算,癸阴泉消失后十年左右,就是合炼妖身事发,此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宫九素全力发动推演之功,但此法不可凭空捏造臆测,各个事件之间存在太多未知因素,宫九素也只是停留在几个关键要点处思索。

    “罢了,现在想这些也难得结果,还是先找到癸阴泉再说。”宫九素收拾心念,言道:“我可以尝试施法找到癸阴泉,但能不能进去我不能保证。”

    “为什么?”静安仪问道。

    “因为我不知道那个秘境内中到底是什么情况。”宫九素说道:“即便有女祖静虚久远前排布下的法阵,影响一个秘境形成的原因实在太多,这些年又会有怎样的变化都不好说。万一内中只充斥着极寒阴气,那别说进去,我恐怕还要将秘境门户重新封印起来。”

第141章 闻法修道() 
剑光腾升间,青虹灵动洒脱,在空中千回百折,似是在布下玄妙法阵,又像是在勾勒高深符咒。深山幽谷上方,与周寰山峰平齐空中,剑光如针线穿插,盘旋不定。

    郭岱曾设想过,当自己将罗霄宗三门传承完全贯通之后,会有何等修为,又有怎样一番气象?罗霄宗真传弟子中,大多是专修符法阵中一门,悟性绝佳者,参悟另外两门玄妙。但若论真正透彻符法阵三门者,纵观古今,恐也难有一手之数。

    而由九宫太素图化生而出的宫九素,对罗霄宗道法传承可谓是无师自通、过眼则明,若还有谁能悟透符法阵三门传承,非宫九素莫属。

    比起普通方真修士,宫九素掌控混元金身,依靠九宫太素图,拥有绝伦无双的推演之功。以神御剑开阖感应,罡风层云看似不动,却与周围山峰呼应脉动,凝聚莫大无形威势。

    伴随剑光过处,符咒隐于虚空不现,天地灵气随之勾招联结,渐成法阵。

    当年罗霄宗女祖静虚在这片深山幽谷布下的巨大法阵,也许隐约预料到癸阴泉最终镇守不住的结果,与其等到未来阴泉爆发、酿成滔天巨祸,不如早作准备,引导阴泉之气凝汇为灵枢。

    但癸阴泉秘境与其他秘境不同,因为没有明显的天地灵枢,自然也找不到秘境门户所在。其实这是被深山幽谷的巨大法阵所蒙蔽,尤其是涵括这么大范围的法阵,又运转千年之久,难窥痕迹,所以后来的修士与蛊师并未能察觉此地玄妙。

    也许阴泉消失之初,残余阴气还未散尽,癸阴泉原址还能找到一丝线索,可以凭此展开秘境门户。待得岁月流逝,人间阳和生气冲散残余阴气,久而久之便再无人能重开癸阴泉秘境了。

    宫九素甚至猜测,让癸阴泉化为秘境,隐于世外不再为人所察,才是女祖静虚真正用意。因为只要癸阴泉在世一日,便会有妖邪觊觎窥视。静族的镇守固然必要,可是当再难守护之时,癸阴泉宁可消失,也不能落入妖魔邪祟手中。

    既然如此,宫九素真的要让癸阴泉秘境重现世间吗?这么做岂不是辜负了女祖静虚的用意?但宫九素的疑虑一闪而逝,为了郭岱能取得癸阴萍蔬,她还是决意要打开秘境门户,让癸阴泉重现人间。大不了事后将其再度封印隐藏便是。

    想要让灵枢汇聚、秘境门户显现,宫九素要做的并不是解破山谷大阵,实际上以宫九素的能耐,如今还无法摧破这么广大的法阵。法阵历经千年运转,与自然天地相合,不仅没有衰弱之象,反倒比千年之前更为稳固难破。

    如果非要破阵不可,说不定要将周围一片深山幽谷彻底从大地上抹去,而这么做无疑会让灵枢崩散、阴泉爆发,是全无意义的破坏举动。

    宫九素所做,是阵中布阵,有如持钥解锁、纤毫入微,让自己的力量渗透进山谷大阵之中,以绝伦无比的推演之功,缓缓推动整个沉寂已久的大阵,让秘境门户显现世间。

    这种做法,消耗法力固然甚大,但真正考验的是推演之功。就外人看来,宫九素只是定坐在原地一动不动,比起当初在蚕浦寨,引天剑降世斩灭百丈骷髅的境况大有不如。

    其实在方真高人看来,施法凝功所展现出的,没必要是何等震撼耳目的威势与破坏。这只是境界粗浅、修行不足之辈的狭隘知见,认为法术威能越强越好,光影声色变化越耀眼夺目越好。

    殊不知这展现而出的种种威能,本质上皆是天地间气机流变而成。拔山摧岳的巨大威能,固然是震撼观者,但往往也是有大量无用的耗散。

    真正的仙家妙法,就应该像是女祖静虚布下的法阵,以山为经、以水作纬,道法自然、妙究人天。纵使高深如女祖静虚,也是要历千年春秋方能成法。

    更准确而言,道门方真修行,讲究“道、法、术”三重境界,做到女祖静虚这种程度,才算得上是“持法近道”。而绝大多数、如沥锋会修士等人,充其量只是“末流术用”,闻法尚且遥不可及,更别说求道登真。

    宫九素也不是看不起沥锋会修士,毕竟强求他们个个都要有见素抱朴、清静修道的心思,才是荒谬妄想。只是一味流于术用,那么万一与道法境界高深之辈为敌,同样的法术,对方可能轻而易举能击败他们。

    郭岱不愿意与黎巾往来,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而是会将沥锋会一同拖进与罗霄宗对立的情势中。让宫九素忧心的在于,郭岱本该明白这其中道理,却还是顺从沥锋会众人意愿,将黎巾等一干罗霄宗弟子赶走。

    收拢人心的方式有很多,郭岱选择了一条放纵之路,而不是善加引导教化。而宫九素隐约能够遇见到,如果未来不加以遏制,有可能是催使人心狂丧颠乱的结果。

    按照方真修行的说法,这才是真正的执迷不悟,宫九素看得出郭岱是明白自己做法可能造成的后果,可他自己似乎有意无意就在推动事态的发展。

    更糟糕的是,宫九素已经渐渐不能看透郭岱的心思了。以前郭岱修为低浅,两人同处一身,郭岱意念在紫府脑识中聚散变化,宫九素总归是能明白。

    而如今的郭岱,元神修为已达外感化景的地步,心念凝神不发,宫九素所见只是残缺的浮光掠影,已经要到观其行听其言的地步。不再是过往那般,对郭岱此人通明无碍的程度了。

    若郭岱有幸求证真形境界,他与宫九素就只能有一人掌握混元金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