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旅行体验师-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顶像一把油纸伞……

    这是顾淼的第一感觉。

    geghard意为“圣矛”,指的是传说中耶稣上十字架以前,罗马士兵用来刺过耶稣身体的矛。这座修道院创建很早,修建目的就是为了收藏“圣矛”的一部分。

    始建于4世纪,不过现存的岩中修道院建筑年代是公元3世纪。

    修道院全部建筑都是从山岩中开凿出来的,空间利用非常巧妙。修道院包括座中心教堂,2座岩洞教堂和座王公寝陵。中心教堂建于25年,迄今保存完整。

    好了……问题来了,扎耶稣的那个玩意儿,难道不就是朗基奴斯枪吗?

    圣矛又是什么东西?

    而且这个修道院里并没有展出圣矛,或是疑似圣矛残片的东西。

    所以……是两家修道院抢正宗,还是说,耶一哥被圣矛和朗基奴斯枪分别扎过?

    无人可以回答,文盲就是这样的悲伤。

    在亚美尼亚境内,还有一座希腊神庙,最早的是公元前8世纪左右乌拉尔图时代的,但仅仅保存了一方楔形文字铭文。神庙西南角远处有一座罗马浴室遗址,里面还保存有海洋女神图案马赛克。

    由于已经去过希腊,顾淼没有停留太长时间,就稀里糊涂的跟了一辆一日游的车,去了塞凡湖。

    湖名系由亚美尼亚语“黑色寺院”转化而来,因湖西北角小岛上有座4世纪用黑色材料修建的古寺院,又称戈克恰伊湖,系突厥语名称,意为蓝水。

    修道院最早是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里,被认为有罪过的修士居住的。

    有罪过的修士……顾淼脑中浮现了大量来自《十日谈》的黄色废料。

    至于湖水本身,整体气质跟新/疆的赛里木湖差不多,一圈小矮山,还有远远的雪山。

    修道院用的石头也是颜色各异,主建筑用的石头发黑,塔楼用的则是铁锈红,搭房屋用的粘合剂,颜色发白,白到扎眼,整个墙面看起来就像是塌了之后,用白色宽胶带给随便粘上的。

    随便在亚美尼亚转了大半个月之后,本想再去格鲁吉亚,不料沙蓓蓓同志说,姑苏的三虾面上市了,如果他不回来,她就带别人去吃了。

    哥伦布,麦哲伦,以及等等,一定没老婆!

第三百二十章 姑苏() 
对苏州,顾淼相当的熟悉,毕竟就在隔壁,飞机小时之内的距离都叫隔壁。

    江苏,正是江宁与姑苏的合称。

    历史上最闹腾的时代是春秋吴越争霸,什么范蠡,西施,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之类的,就是在这一带发生的。

    由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导致很多没有好好学习小学地理的外地人,认为苏杭在同一个省。

    在0512这个区号下面,挂了五个市,除了苏州之外,还有昆山、常熟、张家港、太仓。

    常熟出名的是蕈油面,以及一段怎么看都很阴谋的历史。

    古公亶父生了三个儿子,老大泰伯,老二泰坦,哦不,是仲雍,老三季历。季历不咋滴,有一个牛逼的儿子叫姬昌,就是那个在渭水边勾搭了姜子牙,被关了七年的周文王。

    传说中,老头子觉得姬昌这孙子甚好,可承大统,于是老大和老二那就蹿了,说给老三让位,从陕西一路狂奔到了当时断发纹身被称为蛮夷的吴越之地。

    他们这次的让贤行为受到了后世史家的高度赞赏与好评。

    做为一个熟读《竹书纪年》的顾淼,他显然不能认为这事是正常操作。

    那个时候周部落,属于小邦周,正忙着照顾大邑商的情绪,周围还有乱七八糟的像犬戎这种东西的存在,

    古代人为什么讲究多子多福,一定要生儿子,因为在操着冷兵器撕逼的时候,儿子的作用相当的大。

    而且轻易不说分家,提议分家的人一般都是要被骂的。

    这老大和老二带着自家那支人,说蹿就蹿了,还蹿那么远,就算周原那块地方住房紧张,也不至于跑这来。

    何况按史书里的说法,老头子本来看中的就是姬昌,那两位只要在嘴上说两句客气话谦让一下就完事了呗,三请三让那是奸臣要谋位才需要的流程。

    仔细研究了一下,0512下挂的另外四个市,肯定来不及,以后再说。

    ·

    姑苏,除了燕子坞,慕容复,还有姑苏城外寒山寺,莫邪干将总相依。

    还有1991年的《戏说乾隆》,也是在苏州几大园林实景拍摄,算得上是第一部扮猪吃虎,装逼打脸剧情,

    虽然后面有了《康熙微服私访》,但是最后皇帝抖身份,一干人等呼啦啦的跪一地,那种感觉还是挺爽的。

    也难管有网文大神写了几本一模一样的套路,照样有人认,

    自古套路得人心啊。

    既然沙蓓蓓同学的要求就是吃三虾面,那自然是先直奔裕兴记。

    不小心正好在双休日的饭点到,居然还排起了队,苏州很多在面馆都只做早上和中午的生意,下午就关门了。

    在等位的时候,顾淼说:“江南吃的东西都差不多,南京倒是没有三虾面这种花哨的吃法。”

    沙蓓蓓笑起来:“可别提江南,之前有一个人问我,说你们那里的房价跟江南比怎么样,我说我们就是江南啊,他说明明是在江北。”

    “我还真没把江北当成是025的地方,小时候只知道六城区,上大学之前,我都没有去过江北,感觉过了江就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了。”顾淼也嘿嘿笑起来。

    在网上凡是提到大内斗省,那必然是指江苏,苏南看不起苏北,苏中自己站队,最和谐而太平的时刻是十二个地市一起骂南京。

    语言风俗的确是相去甚远,苏州话如同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写的那样,软软糯糯,当得起吴侬软语这个听起来就很温柔的名字。

    好在吃面翻台快,没一会儿就排到了。

    三虾面,98元。

    顾淼眨了眨眼睛,确定没有少看一个小数点,没错,就是九十八,中间真的没有小数点,如果有,那一定是木牌上趴了一只苍蝇。

    这碗面,算是初夏限定品,在五六月间才会有,

    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是在大多数人们还沉迷于大块肉和高糖高油的时代,一碗三虾面就能顶十碗大肉面的钱。

    所谓三虾是指河虾仁、虾黄、虾籽,在大量上市的时节,98块钱能买到可以做出来四五碗面的虾量。

    不过看着在一旁手工剥虾的阿姨,顾淼与沙蓓蓓这两个新时代懒青年,觉得有钱买劳动力,还是值得的。

    “可千万不能让我妈知道,”顾淼看着单子上的价格,“她肯定会说有这个钱,还不如去菜场买了,自己剥。”

    沙蓓蓓说:“我妈倒是不会,她只会嫌店里的虾太小,不如自己在菜场挑的大。”

    “要是有个家用剥虾机就好了。”她说着,拿出手机,开始在淘宝上搜索。搜到的全是普通的钳子,被冠以浮夸的“剥虾神器”之名。

    顾淼摇摇头:“我终于知道淘宝的gdp是怎么给拉上去的了,稍微给改进一点功能,方便度提高10,价格就敢提高50,我倒是觉得,冻虾仁也没什么不好。”

    “毫无灵魂。”沙蓓蓓冒出来四个字。

    “哎,它们已经死了啊,当然没有灵魂,要是冻虾仁突然跳起来,给你跳一曲巴扎嘿,还不吓死你。”

    美食纪录片里的弹幕最常见的就是“为什么不戴手套”和“戴了手套就没有灵魂”,每次看之间,顾淼都得先设置屏蔽关键词。

    “当然不是要它诈尸,冻虾仁不够鲜,不如活虾剥出来的好吃。”

    说到这个,顾淼又只得闭嘴,冻虾仁和鲜虾仁,他只能吃出来口感上的区别,一个松一个紧,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得了的区别,他都能吃。

    鉴于上一次没领悟唇膏质地的丝绒与雾化的区别,已经被沙蓓蓓嘲笑了一下,他也不敢再说啥了。

    反击也没有成功,

    哥们儿教给他的方法很不好用,他让沙蓓蓓领悟一下不同高达机体的区别,没想到她一下子就说出来了,顺便还反问他:“拉克丝、史黛拉、爱娜、伊莲娜你更喜欢哪种类型。”

    害得顾淼在大脑中飞快的过了一遍这几个女人哪个性格更像沙蓓蓓,小心翼翼的提出他更喜欢凯瑟琳。

    还被沙蓓蓓吐槽,高达不算正规军。

    有人接得住自己的梗很开心,但是居然还能反制,这一点就不行了。

    他在烦恼的时候,沙蓓蓓很得意的告诉他,在认识了顾淼之后,得知他喜欢机甲动漫,所以,她坚持把高达谱系、eva之类的都看了。顾淼忽然就从酸到甜了。

    与很多地方不一样,苏式面是面与浇头分开,分成不同的五碟端出来:面、三虾、小青菜、姜丝和一碗汤。这种操作叫“过桥”。

    面就是白汤光面,没有什么味道,

    需要坐下来,倒进去,

    自己动。

    面里只有少许汤水,因为汤水大了就冲淡虾的味道了。虾仁确实很鲜,虾黄不太多,虾肉很嫩滑个头不大。

    顾淼点的是鳝背虾仁两面黄。

    三虾面被称为面中的爱玛仕,两面黄以前被称为面中皇帝。

    浇头都是现炒好,端上来直接浇在面上,让汁水渗进面里,把原本炸的酥脆的面变的酥软,本质上有点像方便面,而且还不是“非油炸,更健康”,它就是油炸的,不然怎么黄。简单的说就是高级版的干脆面加浇头。

    山陕两处吃面大户,吃的是面条本身的筋道,

    苏式面吃的就是浇头,

    起得了床的老一辈人,对头汤面有执念,

    所谓“头汤面”,就是一天中第一锅汤下出来的,面店里的煮面水是不会换的,一天就那么一那锅,煮面的汤越煮碱水越重,水质变稠,出水的面就变粘了,还会有碱水味。

    “你觉得怎么样?”沙蓓蓓问道。

    顾淼认真的思考了一下:“我觉得,值得60块钱加不排队吧。”

    只吃了两碗面,自然是没有足够饱的,既然有小吃,为什么要迫不及待的把胃撑满呢?

    在一个小摊上,顾淼拿起了一块烤得焦黄的某种食物给沙蓓蓓看:“知道这是什么吗?”

    “像动物的爪子,应该是面吧。”

    “嗯,这个叫老虎脚爪,以前在魔都也挺常见的,后来就没有了,我前东家,有一个95后的魔都土著,他完全不知道什么是老虎脚爪,被80后们一通耻笑。”

    顾淼买下这块老虎脚爪,其实吃起来就很普通,严格说来,像烤馒头,外面脆脆的,里面软软的,还带了一点甜味儿。

    鲜肉汤圆,在金陵也时常能吃到,

    甜咸汤圆与甜咸豆花、甜咸月饼、甜咸粽子、甜咸海带汤,并列在南北食品的大乱斗中。

    不过鲜肉汤圆、鲜肉月饼,离了江与沪,真没见过,应该属于地方特色,而不能算在南与北的大义之中。

    肚子里塞饱之后的下一步,就是把它们消化掉,

    在干将路上慢慢走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外地牌照的车停在路旁,车里的人招呼道:“请问苏州园林怎么走?”

    沙蓓蓓小声提醒热心的顾淼:“小心是骗子,现在都有导航了,还要问路?”

    顾淼很想知道如果这是骗子,会是什么套路。

    他还是回应道:“你要去哪个园林啊?”

    “就是苏州园林。”

    “苏州有好几个园林,不是一个园林叫苏州园林。”

    “啊?好几个啊?”

    车上两人都被这个消息震惊了,然后他们谢过顾淼,在手机上搜寻苏州园林的真相。

    “呼,原来不是骗子,是傻子。”沙蓓蓓看着绝尘而去的车子,“来之前都不做功课的吗?”

    “说不定是来出差,顺便想玩玩的人吧。”在路上,顾淼见过不少这样的人。

    有人去过一趟西藏,全程当行李,跟在别人后面,听凭安排,自己到底去的是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有人去了很多次德国出差,全程连德国的马路都没有踩过,

    大概放度娘搜,都不会用关键词。

    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留园,都被顾淼抛弃了,他选了沧浪亭,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戏说乾隆》里,乾隆半夜在这里等程淮秀,结果美人没等到,却等到了杀手。

    就好像他从来没想过要找沙蓓蓓这样的女朋友,没想到就这么遇上了。

    需要纪念一下,当然不能把这个理由告诉沙蓓蓓。

    沧浪亭在苏州现存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始建于北宋,园名取自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

    原来是五代十国时广陵王的花园,后来才盖成了住宅,盖房子的人叫苏舜钦,跟苏东坡那一家子没有关系,要有关系,也得是往上数不知道多少个祖宗。

    他会跑到这里来盖个亭子,理由比较蛋疼:老苏按例,把单位里旧纸张卖的钱请同事吃饭,也有人说是叫鸡,被人告状说监守自盗,直接被罢官,一起吃饭的十几个人也都被开除公职。

    按宋朝的制度,老苏应该只是吃个饭,最多叫几个伴唱的妹子,毕竟北宋官员叫鸡是大罪,要弹劾就不止弹劾监守自盗了。

    卖废纸当然只是个起因,真正的原因是:他是跟范仲淹混的,庆历新政看不顺眼的人可多了。

    抓到个机会还不弄死他。

    于是跑到这里来,买下了地皮,盖了沧浪亭,盖完不算完,写了一篇《沧浪亭记》,全篇都在假装豁达:“老子不are。”

    然而,就他活到四十岁而亡,很难说是不是给气的。死的太不凑巧了,他死的那一年,文彦博,就是那个往地洞里倒水取球球的神童,替他平反昭雪,还给了个湖州长史的位子,但是他已经病的不能上任了,十二月去世。

    园子只有一小汪池塘,安安静静,不够沧,也没有浪。

    碑记厅的西南,石壁陡峭,有一处水池,临池有篆书“流玉”两字镌于大石上。

    “泻玉未若沁芳。”沙蓓蓓忽然冒出来一句。

    这是《红楼梦》里,贾宝玉被他爹拖去大观园视察工程进度的时候,为沁芳闸命名时说的话。

    顾淼想说那是流,不是泻,仔细想想,泻也是哗啦啦的往下,流还是哗啦啦的往下,本质上他说不出有什么不同,就把这句话咽了回去。

    园中央是大片假山,山顶有真正意义上的沧浪亭,亭柱上有:“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对联。

    “上半句是苏舜钦写的,下半句是欧阳修写的。这两人关系不错。”顾淼说道。

    沙蓓蓓叹了口气:“跟苏舜钦关系好的两个人,合伙把狄青给逼死了。”

    “没办法,北宋自个儿就是武将逼夺孤儿寡母才开的国,得位不正,整天怀疑武将也是正常操作。”

    “好好的一个帅将军,就这样被逼死了。历史上就两个漂亮的要戴面具才能打仗的人,都是被逼死的。”

    顾淼清清嗓子:“你就不能别这么肤浅,光看脸就喜欢,帅又不能当饭吃。”

    “当然可以当饭吃,你看那些演员,说补几亿的税就补几亿的税,说让十几天交出来就能交出来。我是光看脸的人吗!狄青和兰陵王都很能打,对不对,你的身材和力度也不错啊!”

    最后一句话让顾淼有点懵逼,领悟了一下,脸上有点发烫。

    沧浪亭里有一个地方叫“面水轩”。

    “听起来很好吃的样子。”沙蓓蓓欢呼。

    顾淼解释:“不是面粉和水,是面对着水,这边原来叫观鱼处。”

    “有面有水还有鱼,小鱼锅贴!”沙蓓蓓眼里闪着心心。

    “……下次带你去洪泽湖吃,实在不行回南京以后,在明瓦廊那家将就将就也行。”

    从看山楼沿小径往西,这里有一片青青的竹林,有三间低矮的屋子,就像一把巨大的透明曲尺,曲折有致地连在一起。这里原来是书斋。

    苏舜钦曾有“秋色人林红黯淡,月光穿行翠玲珑”的诗句来描绘这里的景色。因此。这间竹林书屋就被题名为“翠玲珑”。

    “潇湘馆的创意是不是从这来的?江宁织造曹家与苏州织造李家,是姻亲,老曹说不定来过这里。”沙蓓蓓问道。

    “也可能单纯看过诗,不然怎么会想起来用霞影纱,说不定是从红黯淡这三个字里来的。”

    沧浪亭的复廊是沧浪亭造景的一大特色,与拙政园西部的水廊以及留园中部的爬山廊一起,被人们誉为苏州古典园林三大名廊之一。

    这园子是在高地,水资源不如别处丰富,靠复廊上开的漏窗,让在园子里的人看到园子外的水,一双跨在廊墙两侧的廊檐将园内的山和园外的水紧紧地衔在了一起,造成了山、水互为借景的效果。

    大意就是:我家没电视,对面楼邻居家有,还正好对着窗口,于是我打开窗,看他家的电视。

    设计心思巧妙,然而对不懂行的人来说,统称为“长廊”。

    比如这两个对建筑学的理解,仅限于纸面上理论知识的人。

    从沧浪亭出去,顾淼无意中抬头,看见一个二层小楼,楼顶上挑着飞檐,铁琉璃色泽,看着比沧浪亭里的瓦顶还要有格调。

    眼睛再顺着往下看,挂着一块牌匾,上书:飞虹小筑。

    哦哟,这个名字,很有武侠小说里美女隐士住的地方。

    他拉了拉沙蓓蓓,让她往那里看。

    沙蓓蓓一转头,困惑的问道:“看什么?你饿了?”

    “让你看飞虹小筑。”顾淼刚说完,就看见飞虹小筑的一层,是个卖包子的地方。

    一楼完全就是小吃店那种非常简约的现代化白墙,看起来,就好像是一个现代人建的普通平房忽然被斜着削去了房顶,然后按上了一个仿古建筑。

    “这么有逼格的名字,居然是个卖包子的。”

    巨大的心理落差,顾淼还是强行脑补了一下,这里曾经的确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住过,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才变成了卖包子的地方。

    时间还早,两人又向苏州博物馆行进。

    苏州博物馆里有什么,不知道,但是苏州博物馆是大建筑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