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成。
“二弟,三弟。”刘备激动地捉着关羽和张飞的手,双眼已红,眼眶含泪,真情地叫着关羽和张飞。
“大哥,三弟。”关羽也紧紧地捉着刘备和张飞的手,素来独自打拼的关羽,终于有了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兄弟,也是高兴不已。
“大哥,二哥。”张飞也喜庆之情表露于表,张飞虽敬重英雄,但言语粗鲁,加之武力过人,平常人并不太想与张飞结交,读书斯文人嫌与张飞交谈,是鸡同鸭讲,有辱斯文,百姓人家却是害怕张飞一言不和,发怒大打出手。如今有了二个结义兄弟,张飞等于有了知音知己。
诸葛亮在一旁,突然听到这刘备、关羽和张飞竟已是分好伯仲长幼,不由心生诧异,于是准备打破砂锅问到底。
“三位兄长,在下有一事不明,还请为我解惑。这玄德兄年长,为结义之首,倒好理解。但翼德兄与云长兄年纪相仿,不知是如何定谁为兄,谁为弟的?”
诸葛亮觉得此时不问,日后更加难以知晓其中之秘,内里乾坤。反正诸葛亮不与这三人结拜,也就不怕再得罪一二。
闻言,关羽倒是没什么表示,而张飞则是涨红了脸,羞于回答,一时直追关羽的红脸。
“公子有所不知。昨日公子走后,我等兄弟三人兴犹未尽,便前来这桃林提前踩点,好选结拜之地,我等三人相谈甚欢,于是昨晚便想决定先谁为兄,谁为弟,以免今日仓促,耽误时辰。”
刘备当了带头大哥,心里美滋滋,笑脸如桃花,也就乐意为诸葛亮解惑,同时也显摆下自己,见诸葛亮被话头吸引住了,故意顿了顿,吊了吊诸葛亮的胃口,然后才接着说:
“我兄弟三人本来一时想不到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决定兄与弟,长与幼,后来多亏了三弟提出个建议,说是桃花正盛,桃林正茂,何不寻一棵桃树,以桃树为介,按三人所在桃树位置为准,定出兄弟长幼。”
“哈,翼德兄也是风雅之人哪,后来呢?”诸葛亮越听越觉得这猛张飞,只是懒,不爱用脑,不然在计谋方面,可能不会逊色于很多人。
“然后三弟几下子便爬上了桃树的树梢,二弟则一跳便稳坐于桃树的树干,我嘛,干脆就一屁股坐在桃树的树下。于是,我便有幸成为结拜兄长,云长为二弟,翼德便是三弟。三弟一开始还不服,我以桃根先长,后出树干,末生树梢,解释过后,才算是正式定下兄弟长幼。”
刘备颇为得意,却隐忍着不表现出来,只是侧面地表现自己多谋多智,以便聚集声望,收揽人心。当然,刘备的智慧也是足以辗压关羽和张飞。
不愧为一代人主。
刘备明知自己的武艺不如关羽和张飞,便也不与他们争强好斗,反而一反常态,提出树心树根必定比树干树梢先长,长者为兄,从而用计谋折服关羽和张飞,奠定自己成为带头大哥的地位。
好一个长者为兄,这与圣人孔子的达者为师,有异曲同工之妙处。
第74章 此事易耳()
听完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之后,诸葛亮啧啧称奇,只好连连向三人道贺。
刘备、关羽和张飞祭拜完天地,完成了桃园结义的礼节之后,便差遣下人于张飞家的庄园里,大量杀牛杀羊,准备好酒好菜,在桃园里设宴摆席,同时将所有的下人奴仆都派出去,皆手提铜锣,声喊:有志杀贼,前来一聚。
几个时辰过后,张飞家庄园后的桃林,聚集了好多涿郡本地的乡土勇士,大概有三四百人。
张飞这大嗓门将刘备等人的心中抱负,以及有志报国的想法告诉了众人,表示如果愿意追随,他日建功立业,必定少不了应得的那一份。
于是,众人皆纷纷投效,愿意跟随刘备、关羽和张飞一同前去讨伐叛逆,搏一份功名。
毕竟,树的影,人的名,众人一听是张飞,知其勇武,自是愿意跟随强者,总好过在地上一辈子的刨食。
张飞大喜,连忙派下人将家里全部的钱财,拿出来,给每人发了一份,人人皆有,没一落空。随后,更是招待众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痛痛快快地大吃大喝一顿,不醉不归。
关羽自结义之后,便开始默默地站在刘备身后,充当护卫,眼见张飞豪气冲天,义之所在,不由微微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不由内心暗暗感慨:
三弟张飞张翼德,真乃性情中人,重义之辈也。
刘备看到张飞的威望竟如此地强,一时之间,便能聚集三四百人,虽然表面上仍是笑意连连,内心却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如今共图大事的人手算是有了,若无人手,光靠刘备兄弟三人想建功立业,无异于痴人说梦,白日做梦。所以,来人解决了无人可用的局面,算是好事。
忧的是人多嘴杂,手拿口吃,这每日消耗便是不小的事,加上众人更是两手空空,去讨伐叛逆,如何能没有兵器,如何能没有马匹,难道光靠一腔热血,众志成城便能瞬间灭敌于千里之外么。
作为结义之首,三人长兄,刘备不得不将这些考虑起来,负起这些后勤供给,善后处置的责任。于是,眉目之间,难免有些闪烁、担忧。
善于察颜观色的诸葛亮一见刘备表现,素来敏感他人的心理变化,诸葛亮不用多想,便了然于心。
知道时机已到,心中的计划,可以开始布局筹划了。
诸葛亮端起酒杯,故意走到刘备的身边,向刘备道贺。
“玄德兄,今天乃是大喜之日,为何兄长虽表面喜庆,实则有些担忧?可是有什么心事?若是方便的话,不妨直说,在下说不定能帮助解决些许,必定为兄长除忧。”
诸葛亮也不怕直接将猜测说出来,就算刘备想掩饰,表现得不像诸葛亮所说的那样,以刘备一向体现宽厚的胸怀也不会怪罪诸葛亮刚才所说的。
刘备一直以来,都是宽于待人,严于律己,不然也不会说出那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来要求自己。
“公子真是心细如发,慧眼如炬,备只是稍微表露,公子便能全然猜中,可说是多智足谋。不瞒公子得知,如今我等兄弟三人欲响应朝廷号召,前往涿县校尉那儿,报名投军,也好讨伐黄巾反贼,诛杀叛逆,建功立业,共图大事,这三四百乡中勇士看得起我等,愿跟随我等前去,原是好事。”
刘备说到这里,突然好像想起了父亲去世似的,整个人的情绪开始悲伤起来,难以自已。一瞬间,刘备的双眼就如决堤的海一样,哗啦啦地眼泪流下了脸庞,令整个场合都弥漫着一股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
只见刘备声沙音哑,接着说道:
“现在贼势浩大,贼众如蚁,虽我等已有三四百人,但不异于蚍蜉撼树、螳臂挡车,纵是我等心怀大志,义然前往,然而一无武器和盔甲,二无粮草辎重,三无马匹可乘,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等一穷二白,赤手空拳,备是怕贸然前去讨逆,恐兵事不利,无法建功,白白辜白了这些跟随乡勇的一心信任,浪费了这些有志壮士的一腔热血。”
刘备一番感人肺腑的演讲说起来,不止令自己感动,连连拭泪,站在刘备身后的关羽也颇为动容,觉得刘备真是明主,体恤手下军士,心忧战场袍泽性命。一时之间,眼角也学刘备泛泪,却不知是心有所感,跟了个好大哥,还是心忧图事之难,心伤人力之渺。
诸葛亮一听刘备是为了这事,不由联想了起来。
是了,诸葛亮想到新收了苏双张世平,得到了苏双张世平的馈赠,也算是发了一笔横财。不料,却是等于半途截走了刘备三兄弟发家的第一桶金。
不过,现在刘备提出来了,这对诸葛亮来说,是个天赐良机。
既可以帮助刘备,给刘关张卖一个人情,向来锦上添花多,雪多送炭少,诸葛亮要是帮助解决这些军资,刘备等人现处于微末,必定心存感恩。
诸葛亮还可以弥补一下拒绝桃园结义,与刘备兄弟三人的感情缝隙,也可以要求刘备等人,在后面讨伐黄巾反贼的时候,帮自己一把,壮大己身。
诸葛亮觉得这时候,自己是应该大包大揽地出场了,若不这样,都对不起自己专门跑来涿县与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结识一番。
“玄德兄莫忧,此事易耳。在下虽位微年少,却也有些许薄财,愿赠与玄德兄良马五百匹,金银五千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助玄德兄图谋大事,只愿玄德兄他日功成名就,能够帮衬帮衬。”
诸葛亮字字珠玑,直中刘备的内心。
无马匹可乘,那就送你良马五百匹;无粮草辎重,那就给你金银五千两;无武器盔甲,那就赠你镔铁一千斤。
诸葛亮这上门服务,可说是很贴心入微了。
当然,诸葛亮话中却不说是送给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而仅仅只说是送给刘备,还顺便提了提他日的事情,诸葛亮知道刘备这个年长他们许多的人精,不会不明白:这是变相地在提要求。
诸葛亮有条件,刘备也不怕诸葛亮有条件。就像和关羽、张飞结拜兄弟一样,刘备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光脚不怕穿鞋的。
刘备能接受诸葛亮的别有用心,毕竟,面对大量的钱财,无论是什么要求,只要能做到,都不该拒绝。
刘备,动心了。
第75章 约定交换()
诸葛亮将苏双张世平所送的东西,还没捂热,一转眼便送了出去。
良马五百匹,金银五千两,镔铁一千斤。
莫说,放到现在,明眼人都知道乱象已至,乱世将启;就算放到以前,大汉盛世,太平天下,这一笔钱财也算不菲,不是一笔小数目。普通百姓人家,可能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的钱财。
刘备也不是平常人,而是心存大志,准备干一番大事业之人,不会鼠目寸光,不会见利忘义,更不会被这些黄白之物迷失了眼睛。
只是些许片刻的出神,刘备很快就反应过来了。细细品味诸葛亮所说的话,一会儿,刘备就听出了诸葛亮的弦外之音。
好小子,年纪如此地小,却一出手便是大手笔,更是挟恩相胁,偏偏令人难以拒绝,难以生出反感之意。刘备对诸葛亮的认知,一下子又拔高了许多。
“公子慷慨大方,备不如也。这么多的钱财与物资,也算是解了我等兄弟三人的燃眉之急。只是我等三人皆出身于草莽,不识书礼,况且此次前去讨伐叛逆,前途未卜,生死难论,公子如此大恩,他日我等兄弟若是小有成就,必定不敢忘怀,若是公子有用得到我等之处,还请直言,我等必竭力为公子效劳。”
刘备转弯抹角地表示这笔钱,我想要。但我得先问清楚,以后你诸葛亮想要我们三兄弟做些什么事,还请现在就提前说好了,不然别怪我们三兄弟收钱不办事,事后不认账。
这笔钱要收,但不能收得不明不白,刘备原想靠着黄巾反贼作乱的机会,给自己扬扬名,说不定大汉若乱,以汉室宗亲的身份,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干一番大事业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得提前和诸葛亮约定谈好,钱财给了我刘备,不能让我们不去打黄巾反贼,不能让我们去反大汉,毕竟,我刘备可是汉室宗亲,要是汉室宗亲还反大汉,岂不是惹他人笑话。
“不怕玄德兄笑话,我此次代替家父领兵出征,讨伐黄巾反贼,诛杀叛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我还这么年小,若不是朝廷命令,天子降诏,谁愿意不待在家里认真读书学礼,而到处跑来跑去杀敌诛逆,提心吊胆过日子,刀口尖上搏功名。”
诸葛亮故意将自己年小,不得已替父出征,领兵在外的事一一诉说给刘备听,以便让刘备对诸葛亮有更多的代入感,
试想,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会喜欢长期出门在外,而不是伺环在父母身边,一个优生优育的官家子弟,锦衣玉食尚且不知足,怎么可能会吃得了军旅生活这种苦;一个刚刚启蒙的豪族学子,又怎么可能会懂兵法军阵。
让这样的一个人领兵出征,讨伐叛逆,这不是笑话么?
刘备一听,微微地笑了,是呀,刘备觉得自己倒是多虑了,哪儿会有那么多的算计与心机,此时站在自己面前的,不就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嘛,若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这个孩子说不定不知正在哪儿嬉戏玩耍呢。
可怜的世家豪族子弟,可怜的朝廷官家子弟。
既享世人之殊荣,又承万斤之沉重。
诸葛亮见刘备已开始同情自己年小,不得已领兵出征在外,于是见好便收,直接开门见山地将赠送钱财的要求提出来,反正这钱财在诸葛亮的手上,刘备爱答应不答应。
若是不成,也就拉倒。大道朝天,各走一边就是了。
“在下虽代父挂名,领兵出征,却是不通武事,不晓兵法,不习军阵的三无统帅。出征之前,泰山郡守张举大人就勒令家父全权处理黄巾叛逆一事,还要求家父立下军令状。但泰平军兵弱将少,仅为二千,若此次战事一了,班师回朝,我军要是无一丁点儿军功战绩,在下受罚必不可避免,唯恐更招郡守不喜,连累家父受罚。”
诸葛亮内心不断地编排,把代父领兵出征一事,有多惨说多惨,反正刘备三兄弟又无法亲自去查实。不容刘备安慰几句,诸葛亮就急急地接着说:
“玄德兄、云长兄和翼德兄皆世之猛将,因此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若他日三位兄长在战场之上,要是能活捉到一些黄巾反贼,能否将这些黄巾反贼交与在下,到时领军回泰山,对家父,对郡守也好有个交代。”
“战场瞬息万变,且兵危战险,想要杀敌已是不易,更何况是活捉。公子此言,纵是备等有心,恐怕也难以实现。要是能杀一些黄巾反贼,斩下贼首,均分些许反贼人头,给公子认领战功,倒不是不行。”
刘备听到诸葛亮对所赠与的钱财开价了,于是就开始坐地起价,漫天还钱。刘备表示要活捉太费事,战场上直接砍倒更加容易,到时割下反贼人头,拿点给你们回充当战功就是了,也算是偿还了这笔相赠的钱财。
“玄德兄,若是在下拿回一些黄巾反贼人头,恐怕他人心中存疑,必定不信,反而可能会认为是我率兵胡作非为,肆意屠杀良民百姓,以人头冒充战功,所以在下不得不活捉一些黄巾反贼,也好做个见证。在下深知战场兵险,活捉更是险上加险,因此若是玄德兄能多多活捉一些黄巾反贼,交与在下,在下愿用钱财与玄德兄约定交换,他日必有厚报。”
诸葛亮却是不买帐,人头嘛,难道我诸葛亮带精兵强将出来,还搞不到几个反贼人头,要是图这个,还至于送这么多钱财给刘备嘛。于是,提出愿意与刘备约定交换。
还是用钱财开路,约定与刘备交换,用钱财买人口。
诸葛亮要的是活捉,活捉的人才是生产力,当然要是活捉的是黄巾贼将,那更是意外收获。
“战场上不图奋勇杀敌,只为活捉,恐怕这会影响我等军功的大小,况且公子也知,我等报国杀敌,也是要以这些黄巾反贼交给大汉官府,以便得到承认,作为晋身之资。要是全将活捉的黄巾反贼赠与公子,如何证明我等所立军功?这恐怕不妥。”
刘备开始睁着眼说瞎话了。
第76章 一将千金()
刘备、关羽和张飞作为一介白身,纵是杀再多的黄巾反贼,拿到再多的人头,或者活捉再多的黄巾反贼,也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为所报名投军的涿县军官谋得更多的军功战利。
此时,刘备提出将活捉的黄巾反贼给诸葛亮,自己便没有军功了,这明显便是偷换概念。活捉的黄巾反贼,军功是谁的,花落谁家,还未定呢。
诸葛亮也不想和刘备就着黄巾反贼所得的军功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了解。于是,诸葛亮准备祭出杀招了。
“玄德兄,在下知道提出这样的要求,的确是强人所难。只是行军打仗,总是会死人,兵员会不断地减少,时间长了,武器盔甲也会磨损,要不你看这样好不好,若是三位兄长活捉多少黄巾反贼给我,便按照一人一钱,贼将则按所率贼众多少,进行衡量定价,十人将一金,千人将百金,万人将千金,与三位兄长进行约定交换。至于换多换少,则全凭兄长们决断。这样兄长们既能保留军功,也能得到后勤补给,越战越强。”
诸葛亮先提醒了一下刘备,别忘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要是手下的兵越打越少,武器盔甲也跟不上,别说收留黄巾反贼俘虏了,能不能闯下名堂都还二说。
诸葛亮的提议,可以说是为刘备、关羽和张飞量身定做一般,因为三人都是世所罕见的猛将,面对从泥腿子瞬间转身一变的黄巾贼军,刘关张的战力便是黄巾军的恶梦,在刘关张的眼里,黄巾反贼就是个笑话,是山鸡土狗般乌合之众。
斩杀与活捉,其实对刘备、关羽和张飞来说,并没多少区别。之所以刘备与诸葛亮不断地讨论较真,其实也只是不愿将自己的辛苦所得,白白送与他人罢了。
况且,一人一钱,一将至少一金,千人将高达百金,万人将更是千金,这价格已是很高,很诱惑了。毕竟,黄巾反贼动辄便是几十万人席卷而来。
诸葛亮内心暗暗打赌刘备综合考虑之后,一定会答应这个条件。因为若是双方谈不成这个约定交换,诸葛亮先前的赠与钱财与军资很可能就泡汤了。
开玩笑,双方都谈崩了,事都没得商量,诸葛亮哪里还会白白将钱财与物资送给刘关张三人,肯定得寻一理由和借口将之前所说的统统收回,那样一来,刘备就连图谋大事的本钱都没了。
刘备不想为诸葛亮打工出力,徒作他人衣裳,可也不敢赌,万一诸葛亮闹起小孩子脾气,说那笔钱财与军资没了,刘备到时都不知哪里哭去。
毕竟就算诸葛亮反悔,恐怕也奈何不了诸葛亮什么,不说人家还是小孩子,反悔什么的说不定是家常便饭,众人听了,也有可能站在诸葛亮的那一边,以为是刘备等人哄骗于诸葛亮。
诸葛亮还是率兵二千的人,而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