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者只好安慰自己,要是用量少了没准试不出效果,岂不是白忙一场。
开玩笑,杨云早就认出那是货真价实的相思艳红草,送上嘴边的灵草,不吃白不吃。
老者有点紧张地看着杨云,虽然断魂艳红草也能拿来炼丹,但是价值就天差地别了,增进修为的丹药可是大热门。
灵草入腹,立刻化成了一道箭一般的热流,汇入杨云修炼的月华真气中。
仿佛烈火烹油般,月华真气一下子熊熊燃烧起来,辅助修炼者的灵药,用在凝气期的人身上,那效果可是非同凡响,哪怕只是一片叶子。
杨云正好修炼到第六层的月华真经,正在凝练和肠胃有关的窍穴,效果更加是相得益彰。
在灵草化作的热气推动下,月华真气一连突破了两个窍穴,这才在气海穴附近暂时盘旋停顿下来。
老者早就偷偷释放出真气探查杨云的身体变化,当下大喜道:“真的是相思艳红草!太好啦。”
“咦?你不是早就说过是相思艳红草吗?”杨云故作不解地问道。
“你管这么多干什么,赶紧挑了丹药走人。”
老者的脸色就是一变,紧张地把寒玉盒收起来,现在知道确实是相思艳红草,他开始心痛杨云多吞下去的那大半片叶子了。
“那丹毒呢?”
老者眼珠一转,又有了个主意,飞奔进去,出来的时候寒玉盒已经收起来了,怀里还多出了一堆药草。
“小兄弟运气不错,不如再试试这些药材如何?”
杨云嘿嘿笑起来,“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从丹药铺中走出来的时候,杨云怀里多了一颗续命丹,一颗狂气丹,化功粉一包,丹毒一瓶,低级灵草若干株。
虽然都是些最低级的东西,但是杨云得到这些算是空手套白狼,不但一点付出都没有,还吃了一肚子的灵药,月华真气也大有增进。
杨云又发现了寂元化精诀的一个作用,那就是可以炼化毒药,让毒药的药性无法发作。
道理其实很简单,杨云吃进去的食物被寂元化精诀转化为精元,可以不经过身体吸收直接存储起来。毒药也一样,被寂元化精诀一炼,还来不及发作就凝练成类似精元的两团毒元,被杨云暂时存储在双手的小指部位。
杨云很负责的,把各种灵药的药性告诉了那个店主,从这个角度来说,杨云真是一个再称职不过的试药者。即使毒药根本没有吸收到身体里,杨云还是根据自己的见识描述一番,和实际发作的情况倒也是完全吻合。
最后那个老者倒是惊疑不定,杨云试了几十种药材,说是毒药的也有七八种,一会儿说肚子痛,一会儿说真气散乱,可是看他的样子却一点痛苦之色都没有。
这种东西又不像是修为的增长,老者可以探查出来,自然杨云说什么就是什么,老者总不能自己塞嘴里一把毒药来验证。
老者也多了个心眼,在给杨云的药中掺了两种他知道效果的,结果杨云也分毫不差地说了出来。
最后老者也多少看出来杨云不简单,不过他的修为确实只有凝气期,而且没有什么师门长辈指点跟随。
也许是运气好或者体质特殊吧,老者最后归结道。他并没有进一步试探杨云的意思,所谓江湖越老,胆量越小,修行界其实也差不多。老者修炼了一辈子不过是引气期,在这坊市中开个小店,别的本事没有,看眼色和躲麻烦的本领却是一流的,好奇心这种东西也早已差不多抹杀干净了。
反正不管是算计还是被算计,两人最后都得了实惠,不必深究太多。
第62章 被惦记上了
逛过盘角巷的坊市,杨云暗自下定决心,自己将来一定还要来一次,把今天眼馋得不到手的东西全买下来。
天色已晚,杨云却没有回客栈的意思,找了个地头蛇向导,先去东吴最有名的酒楼大吃了一顿,然后又被带到了著名的红楼绣舫。
杨云没有梳拢哪位红姑娘的意思,不过既然来了,看看这驰名吴国的红楼歌舞,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嘴里品着醇酒之味,耳中听着歌曲之音,眼中睹着如花秀色,鼻中嗅着脂粉香气,当然也少不了左拥右抱,凝脂玉滑。杨云放开心怀纵情谈笑,吟诗作歌,其乐无穷。
天上的月光照射在他的身上,七情珠手链互冷互热,月华真经运转着,真气在一个又一个的窍穴中循环流动,仿佛汩汩的清泉。
月华真经是一门入世修炼的功法,和其他的功法完全不同。其他的功法讲究本心,要明心见性,把本心磨炼得像磐石一样,才能不动如山,最后修炼有成。
可是月华真经却不同,悲也好、喜也好、忧也好、怒也好,它全部来者不拒,不但不受到影响,反而能成为突破境界增进修为的助力。不过这倒是和自己的本命法宝七情珠非常相配——也许事情其实是反过来的,正是因为练了月华真经,七情珠才会成为自己的本命法宝。
月过中天,月华渐渐衰落,杨云提着一壶酒,转身洒脱地离开了红楼。几道留恋的目光一直伴随着他的背影,他留下了足够留宿几天的银子,却似乎把几颗心一起带走了。
第二天一早,杨云又来到礼部衙门。
证明杨云身份的文书已经准备好,不过还需要礼部学政司的一个主事签字用印,杨云只好拿着文书去排队等候。
排在杨云前面的几个人一个个心急火燎的样子,杨云倒是心平气和,把心神沉入识海中体悟月华真经的修炼心得。
这一等就是整整一个上午,终于杨云挪动到最前面的位置,眼看下一个就可以进去。
门一开,前面办事的人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走出来,杨云抬腿走进去。
刚进门口,那主事竟然满面笑容,站起来热情地招手。
“咦?我没有这个待遇吧?”向身后张望一眼,果然看见一个中年太监正向那主事含笑点头。
“苏主事,那份单子准备好没有,咱家的上司可是催着要呢。”
“胡公公,早就准备好了,您派个小太监来拿就是,干嘛还亲自跑一趟。”
“给主子办事,自然要尽心竭力。”
两个人当杨云不存在一样,在那里寒暄上了。
你一句我一句半天,终于等到那个太监说道:“那咱家就回去复命啦。”
“胡公公慢走。”
这时那个主事才拿眼皮搭了杨云一眼,随意地说道:“时辰到了,下午丑时再来吧。”
即使以杨云的养气功夫,也有点怒了。
人在矮檐下,不低头也得低头,杨云只得认倒霉,不愤地离去,倒是记住了这个主事姓苏。
……
吴国皇城,宛凝宫内。
赵佳穿着一身华丽的宫装,看着像苍蝇一样簇拥着自己的十几个宫女,无聊郁闷地想骂人。
可是看着她们战战兢兢的样子,最后还是心头一软。
算啦,要是发一顿脾气,回头宛凝宫尚宫又该罚她们了。
“公主殿下千岁。”一个太监走过来行礼,如果杨云在这里,就能认出正是那个害他下午才能拿到文书的胡公公。
赵佳露出喜色,问道:“单子拿回来了吗?”
“回禀公主殿下,拿回来了,今科凤鸣府的举人名单都在这上面。”
赵佳接过呈上来的单子,伸手翻开。
第一页第一行,赫然写着“杨云”二字,后面还有年龄籍贯等等一些资料,用小楷一笔一划写得非常清楚,显然抄录的人甚是用心。
赵佳大喜:“逮到啦!竟敢如此戏弄于我,哼哼,你给本姑娘等着!”
看到公主殿下笑得甚是没有涵养,几个近身宫女都是面色尴尬。其中一个年长的宫女悄声提醒道:“公主殿下,去容尚宫那里学礼仪的时间到了。”
赵佳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蔫达下来,嘴里小声嘀咕着:“礼仪礼仪,一天到晚学个没完,累不累啊。”
她从小被送到师门学艺,这公主该有的礼仪举止自然是有所欠缺,自从一个多月前被吴王派人从凤鸣府押回来以后,几乎天天都跟着教授礼仪的女官补课,把她整得叫苦连天,心想早知道还不如躲在山门里不出来呢,这日子过得,就像泡在黄连汁里似的。
其实对已经接近凝气期大成的赵佳来说,学习礼仪本来应该不太困难,一些对普通女子来说高难的动作她能轻松完成,而且姿势标准完美。
但是她从小修炼,性子已经变野了,吴王和王后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磨一磨她,容尚宫早就得过指示,自然把要求和难度加大了无数倍,动不动就要把一个姿势保持半天不能动,把活泼好动的赵佳整的叫苦连天。
叫苦连天也没有用,赵佳还是站到了荣尚官面前。
这次被摆了一个万福的姿势,腿弯着,手摆着,像木偶一样在那里罚站。
她的随身宫女保持着同样的姿势站在一边,如果赵佳偷偷做小动作惹容尚宫不满意,大家都要一起受罚。就靠这一招,容尚宫把赵佳治得服服帖帖的。
赵佳恨恨地想:“可恶的杨云,要不是在凤鸣府找你耽误了回家的时间,本公主现在哪里要遭这么大罪,你给我等着!”在心里给杨云的黑账本上又狠狠记上了一笔。
“看情形最近都没机会溜出宫,不过不要紧,明年三月考进士,不信你不来东吴城,到时候——哼哼,嘿嘿”
“万福的时候要微笑,要笑不露齿!不要笑得那么轻狂!”容尚宫的怒喝在耳边响起来,吓得赵佳一个激灵,万福的架子顿时散了,当即被容尚宫决定今天加练一个时辰。
赵佳和宫女们简直欲哭无泪。
“啊气——啊气——”刚刚拿到文书,走出礼部大门的杨云一连打了七八个喷嚏。
“怎么回事儿?谁在惦记我呢?”杨云挠挠头想道。
“有了这个文书,大陈就可以成行了。”
吴国是大陈的属国,礼部签发的文书证明了杨云的举人身份,这个身份在大陈一样是得到承认的。虽然不能在大陈靠这个当官,但是可以作为出入关卡、住宿客栈的证明,而且有了这个,就可以参加大陈官僚士子们的圈子活动。甚至有可能以此参加大陈的会试。
回到客栈,随便在楼下要了一份饭菜,寻思着要到哪里找个带路去大陈的人。杨云前世去过大陈,但是都是从天上飞过去的,至于这双腿的路该怎么走嘛——杨云不知道。
最好是找个商队随行,要不然就只能花高价找镖局了。
正在这时,听到临桌的两个人聊天。
“老郭,你的商队什么时候出发?”
“明天上午就走。”
“我说你也是的,走海路去大陈又近便又轻松,再不然渡过凌水河北上也行,你怎么偏偏要走西边这条山路呀?”
“你有所不知,那两条路是好,可是走的人太多,利润就摊薄了。西边这头虽然不好走,可是走得人少,有的时候还能收到一些山里的好东西,能好好赚一笔。”
“原来如此。”
杨云心头一喜,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上枕头,这不带路的人来啦。
走过去举手施礼,“二位有请。”
两个人看见杨云穿着深青色长衫,不敢怠慢,一起站起来回礼。
“我刚才无意听到二位的谈话,恰好我正想去大陈游学,不知能否搭这位郭老板的商队一程?”杨云开门见山地问道。
郭老板犹豫着:“这个,公子也听到了,我们要经过楚秀山脉,山路甚是难行,公子为什么不去码头搭船去大陈呢?可以直接到大陈的国都天宁城的。”
“游学嘛,自然要看看沿路的风光。早就听闻楚秀山雄奇无比,正好一游。”
郭老板苦笑,心想自己是做行商的,哪里有闲心带一个书生去看山中风光。刚想推托几句,不料杨云竟然像知道他的心思一般,几句话把他堵住,最后只得无奈地答应下来。
第二天一早,杨云会合了郭老板的商队,一百多人还有骡马,浩浩荡荡地离开东吴城,向西行去。
第63章 含光剑
十月二十九,郭老板的商队通过了吴国边境的嵝山关,正式踏入大陈领地。
这一路行来,郭老板渐渐接受了杨云这个插入商队的游学学子。
“杨公子,快来,有人被毒虫咬啦!”一个商队伙计焦急地喊道。
“我看看。”
杨云拿出一把匕首,将被咬之人的裤腿割开,露出茶杯口大的一个红包。
“是被麻蝎蛰了一下,不妨事。”杨云熟练地从包裹中拿出一株草药,摘下叶子来捻碎洒到伤口上,一股清凉顿时让那个伤者舒服地哼起来。
“把这个药粉化水里吞服,包你晚上就好。”杨云递过去一小包药粉。
“多谢杨公子。”
郭老板凑过来说道:“杨公子,幸亏有你,否则这种伤势拖到镇子上,等到找大夫诊治,弄不好一条腿都要废掉。”
“举手之劳罢了,不用客气。”
郭老板点点头,不再言语。他本来看不太起读书人,不过杨云是个例外,他敢一个人孤身上路万里求学,这份胆气就让郭老板佩服三分。
一路上,杨云不时短暂离开队伍,说是要去采药,开始郭老板郭通还劝阻了几次,怕他一个人在野外遇到危险。不料杨云每次都能安全归来不说,而且还真采回不少药材。
这些药材很快就派上用场,商队一百多号人出门在外,有个病痛意外再平常不过,队伍中没有专门的大夫,以前就靠几个老伙计凭经验处置一下,如果是严重的伤病就拖到城镇中请医诊治。
人离乡贱,每次商队出行,总免不了有人因为伤病客死异乡。
有一次一人突发高烧,在山野里也找不到大夫,杨云主动请缨,商队中人半信半疑地答应让他试试。不料一剂药下去,第二天烧就退了。从此商队中人就把杨云当成随队医生,有什么伤病都去找杨云诊治。
杨云也没有让大家失望,草药、针灸、推拿全都会几下,虽然不能说是药到病除、妙手回春,但是却也不逊色于一些大城市里的名医。
嵝山关越来越远,渐渐地关隘墙廓隐没在大山的阴影之中。杨云数次回头张望,郭通只道是他思乡之情发作。
“杨公子,是不是想念家中亲人啦?”
“啊,不是——我只是在想嵝山关的守备也太松懈了一点。”杨云说道。
守备松懈?郭通有点啼笑皆非,吴国是大陈的属国,两国世代交好,嵝山关虽然有一营兵,作用无非是震慑盗匪,和向过关的商队收税罢了,哪里有什么需要守备的地方?真不明白这些学子成天在想些什么。
杨云自己转移了话题,“郭老板,我们要多久才能到九华府?”
九华府是商队要去的大陈境内第一站,在到达九华府之前,商队都要在楚秀山脉的边缘地带穿行。
楚秀山脉面积异常广阔,甚至超过了整个吴国的面积,楚秀山脉的主体在大陈境内,但是延展出来的山势将吴国西部包裹起来,还一直延伸到南边的越国境内。
甚至可以说吴国西部、南部和整个越国,都是楚秀山脉的余脉。
“要十五到二十天吧,山路难走,其实这还只是大山的边缘,和真正楚秀山脉内部相比,这也就是些土包丘陵。”刚说完这些郭通就后悔了,自己没事儿说这些干什么,要是杨云心血来潮,跑到大山深处去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深山中传说可是有妖兽的存在,连自己商队中那几个身手高强的护卫都不敢去冒险。
好在杨云没有表露出什么想要进入深山的意思,郭老板暗自送了一口气。
“二十天左右,倒也算是正常的速度。反正也不知道九华仙府具体什么时候现世,就过去碰碰运气也好。”杨云想道。
杨云这次坚持游学大陈,并且还选择跟随郭老板的商队走西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这九华仙府。
根据上一世的记忆,大陈九华府之内,有一座得道元神的大修士留下的洞府,当年据说被几个凡人所发现,轰动一时。
但是当大批修炼者得到消息陆续赶过去的时候,最好的东西早已被人捷足先登了。得到那些宝物的都是些凡人,得手之后多半都作为传家之宝隐藏起来。
不过凡人寿元有限,当时那批人或老或死之后,后人们多有不肖,将这些至宝拿出来变卖,或者是露出踪迹被人察觉,因此数十上百年间,不时有九华仙府的宝物在修行界中现世,每次都能引起不小的轰动。
那时杨云还是一介草根,每次听说九华仙宝现世都馋得直流口水,恨不得自己早日变成一个高手,也加入浩浩荡荡的夺宝大军之中。
后来修为高了以后,确实也搞到了几件九华仙宝,可是那个时候眼界高了,加上得到手的也不是九华仙府中最出名的几件宝物,因此感觉上索然无味。
既然九华仙府中的宝物凡人都能得到手,自己没有理由不去试试运气。
其他地方不是说没有洞府宝藏,可是以杨云现在的修为,恐怕连外围都进不去。
也就九华仙府是个特例,一般修行者洞府都有法阵屏障,凡人是无论如何发现不了,发现了也进不去,进去了也出不来,真不知道当时那个修成元神的高人是如何想的,给凡人们留出了一个口子。
虽然只是楚秀山脉的边缘,但是道路依然不好走,时常要穿越峡谷、栈道和盘山小径等等,郭通的商队在这条路上跑了多次,杨云暗自庆幸自己跟对了人。如果是自己单独走这条路,估计转到死也转不出这个大山。
一晃眼过了四五天,时间已经进入十一月,虽然地处南方,但是群山之中仍然感觉到了阵阵寒意。
白天商队在崎岖的地形上奋力前行,到了晚上宿营时,即使住着帐篷,依然能感觉到彻骨的寒意,一时间生病发热的人多了起来,杨云采了几味金银花、苦菊叶等草药,配成药饮,晚上用餐的时候热热地烧上一锅,喝下去顿时通体发暖,有病治病,无病防身,受到众人交口一致的称赞。
这一天宿营,郭通照例四周巡视了一遍,检查周围没有猛兽出没的迹象,又查看积水的痕迹,确定此处不容易受到洪水的冲击。虽然此时不是雨季,但是小心无大错。
最后回来的时候,篝火上已经烧开了热汤,负责做饭的伙计笑着招呼道:“老板快来,杨公子给我们做了药膳肉骨汤,快来尝尝。”
郭通过去一问才知道,今天行路的时候,商队护卫运气好,遇见了一头野猪,捕获之后给大家加餐。
杨云看了之后说野猪肉稍微有点发寒,正好路过一片野姜地,动手挖了不少,又找到一些当归、白术等药材,加上几种野菜,指点大家做了一道药膳肉骨汤。
郭通满满乘了一碗,也不知杨云放了什么材料,只这么一会儿野猪肉已经炖得很酥烂,汤色浑白,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