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门一战,李暹和樊勇二人紧跟李利左右,悍勇异常,竭力护得李利周全,。
    不管李利如何冲击敌阵,他的身后和两侧总是安全无虞,不用分心他顾,这全赖二人全力保护之功。
    通过方才的激战,尽管李利一门心思奋勇冲杀,却仍旧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
    在他眼中傻不啦叽的弟弟李暹,战斗力非凡,丝毫不比他本人逊色,膂力惊人,刀下无一合之将,纵横驰骋,所向披靡。
    而rǔ名“黑熊”的樊勇,更是勇不可挡,人如其名,勇冠三军。
    以李利眼角余光所见,樊勇的武力远在自己之上,最少也有一流战将后期的战力,甚至很可能已经触摸到了顶级战将的门槛,随时都有可能跻身顶级战将序列。
    北门之战,乍看李利冲锋在最前沿,实际上却是李暹和樊勇极力护持下的结果。
    若非如此,他恐怕很难护得自身周全,更加不可能突入城中,杀出重围。
    此外,身为李家旁系人员的李蒙和李征二人,同样战力不凡,骁勇善战。
    李蒙的武艺大致与李利相当,战斗经验极其老道,作战谨慎,厮杀老辣,一击毙命,绝不纠缠。
    就因为如此。
    冲击之中,李蒙左右折冲,魄力略显不足,不如李利勇猛,血气方刚,一往无前。
    与之相对的是,管家李富的长子李征,确是李利眼中的一个奇葩。
    别看李征身长九尺,身材壮硕如山,实则文武双全,冲杀之时,勇猛之中不乏机智。他带领两千步卒稳稳推进,杀敌颇多,却自身伤亡很少;绝非他的长相那般粗枝大叶。
    可谓是难得的大将之才。
    仅以武艺而言,冲杀之际,李征的武勇足可与樊勇比肩,并且更加游刃有余,沉稳有度。
    虎父无犬子,他的父亲李富眼下就有一流战将巅峰的实力,而他比其父李富还要勇猛三分,怕是已经迈入顶级战将的门槛了。
    北门一战,惨烈无比。
    直到此刻胜局已定,李利仍然心生愧意,认为是自己轻敌大意,判断有误,以至于累及麾下将士,死伤惨重。
    不过,危难之中见忠良。
    李征、樊勇、李暹、李富、李蒙和王方等将领的忠勇表现,让李利颇为惊喜,心中宽慰。
    日后,只需善加引导,这些将领足堪大用,皆为勇猛之将。
    而李征、樊勇二人更是有着万夫不当之勇,智勇双全,堪为大将之才。只不过,目前二人还略显稚嫩,假以时日,成就不可限量。
    这一发现,算是李利战斗至今的最大收获。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能够发掘出一两个大将之才,对于他来说,再大的伤亡也值得。
    与此同时,一场激烈的厮杀,也让李利意识到自己现在确是勇气可嘉,而战力有限,往后还得勤练武艺才行。否则,稍有不慎,必然身死沙场。
    ··················
    “嗒嗒嗒!”
    夕阳下,残阳如血,光辉璀璨。
    一千余战骑在旷野上飞驰而过,半个时辰中,奔袭数十里,行至东北面的一处山谷。
    “吁、吁吁!”
    战骑奔袭至山谷口,李利突然勒紧缰绳,抬手示意大军勒马止步。
    “大哥,为何不追了?你不是说朱儁军残部表面上是大部向南溃散,实则他本人必定带着亲卫快马向东北方向潜逃吗?”
    樊勇打马近前,对李利低声问道。
    李利没有立即回答樊勇的疑问,而是举目远望,双眸炯炯地凝视着眼前宁静的山谷。
    这时,李暹也到了李利身旁,大声问道:“大哥,你怎么了?
    刚刚斥候不是说前面有大队战马经过的迹象么?这就表明大哥你的判断没错,朱儁老儿肯定是带着麾下战骑从这里逃走的,我们赶紧追呀!
    否则,再有一个时辰,天就黑了,就很难再追击朱儁老儿了!”
    “呵呵呵!”
    李利打量了山谷四周的情形,呵呵大笑,说道:“不用再追了,朱儁残兵就在我们眼前!”
    “啊!大哥,你的意思是朱儁在山谷中设下埋伏,准备伏击我们?”
    别看樊勇长得黝黑丑陋,实际上却是粗中有细,颇为机智。此刻,他瞬间明白了李利的言外之意。
    李利点头大声道:“没错!日落西山,飞鸟归巢。可是这山谷四周的上空,飞鸟盘旋不敢下落,惊鸣不止。这是林中有埋伏,飞鸟受惊,方才久久盘旋而不能归巢。
    二弟、三弟不妨想想,朱儁率领残部半个时辰里奔袭近百里,而我们一直在后面紧追不放。他能逃到哪儿去?加之,河南郡连遭战乱,屡遭洗劫,战马奇缺。
    朱儁起兵至今不到半年,能有多大的财力组建战骑,战马又从何而来?
    因此,他不是不想逃,而是驽马脚力有限,根本跑不过我们西凉铁骑。跑不掉的情况下,他在此地布下伏兵,企图伏杀我们。这倒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朱儁将军,在下一番臆测之言,若有不对之处,还请前辈现身指点一二!”
    最后一句话,李利却是仰头对着左侧山峰放声大喊,似是有意为之。
    随着李利的话音顺风传出,只见山谷两边枝叶并不十分稠密的山峰上,树梢一阵摇晃,不时闪现出伏兵惊慌失措的身影。
    眼见于此,李利顿时心中大定。
    方才他确实是臆测之言,声音很大,虚张声势,耍诈唬人,权作试探而已。
    实际上,李利并不能确定伏兵的位置,更加不能断定朱儁果真就藏身在山头之上,而不是跟随南门的逃兵逃到南方去了。
    演义中,李傕和郭汜二人打败朱儁之后,就是率军从南门追击,可是却没有俘获朱儁。
    而李利恰好发现一股战骑从东门逃脱,于是便一路追赶,料想朱儁很可能藏身在这股骑兵之中。
    现在,他几乎可以断定朱儁就藏在两侧山峰上,至于左峰还是右峰,暂时还不能确定。
    “朱儁将军,你也是成名已久的大汉名将,何必如此畏首畏尾的藏身匿迹呢?”
    李利再次扬声试探,却没有得到山头上的回应。
    不过李利现在已经笃定朱儁残部就在山上,没有回应,只能说明自己还没有说到朱儁的痛处,否则,他一定会忍不住地跳出来反驳。
    “想当年,黄巾之乱,将军率领数千虎贲之师征讨数十万黄巾贼军,临危不惧,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那是何等威风,威名远播,至今想起将军昔日之风采,仍旧让人心cháo澎湃,羡慕不已!
    眼下,李某只有千余连番激战的疲惫之兵,将军难道要避而不战、缩首不出吗?
    将军乃一代名将啊,居然如此怯弱不堪,李某深以为耻!如果将军执意隐匿不出,那就莫怪李利心狠手辣,一把火烧了山谷,这里权当是将军的葬身之地吧!
    时至初chūn,枯叶未尽,新叶不齐,想必大火应该烧得很旺,不会让将军死得太过痛苦。唉,可怜了那些跟随将军的忠勇之士,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大火烧死,连个名字都没留下,死得冤枉啊!”
    李利言罢后,不等山峰上伏兵的反应,转身大声下令道:“李暹听令,命你率领五百骑兵围绕山谷点火烧山,弓箭手守住东面山谷出口!
    区区一座孤山峡谷,不过是多绕一点路程罢了,岂能挡我西凉战骑?”
    事实上,河南郡在董卓未迁都之前,是洛阳皇城所在地,称作河南尹。除了洛阳城周围的十处关隘之外,其它各县大多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即使有山,也是小山丘,坡度极缓,难以久守。
    眼下朱儁残部藏身设伏的山谷,其实就是平原上一座稍微大点的两个山包拱卫而成的小山谷;并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隘口,多走一点路程,就能绕到山谷后方。
    “且慢!老夫岂能怕了你这黄口庶子,这就下山与你决一死战!”
    一声大喝之下,左侧山峰上出现了朱儁牵着战马的身影;随之,数百名兵士从树荫下纷纷现身。
    李利此前喊话的方向,竟然无巧不巧地蒙对了,朱儁果然藏身在左侧山头上。

第十二章 名将朱儁
    孤山谷口。
    朱儁一声大喝后,主动率部现身下山。
    眼见朱儁中计下山,李利嘴角露出一丝诡笑,随即挥手示意李暹和樊勇等战骑按兵不动。
    “名将啊,终究会被偌大的名声所累,不堪受辱,放弃了有利地形,现身应战。”
    这是李利看到朱儁率军下山时的念头。而他自己现在所欠缺的恰好就是朱儁所具有的偌大威名,大汉名将,名扬天下。
    “大哥,朱儁可是灵帝亲封的车骑将军、钱塘侯,文武双全,名扬四海。此番大哥若能斩杀他,必定扬名于天下,一举成名!”
    樊勇簇拥到李利身旁轻声说道。
    在他眼里,只要大哥李利想杀朱儁,那就一刀砍了便是,管他什么名将、侯爵。
    李利瞬时连连摇头,翻着白眼,无奈地看着樊勇,说道:“二弟啊,你还真敢想,什么人都敢杀呀!
    老将朱儁岂是轻易能杀的?他成名已久,门生故吏颇多,交友广阔。杀他容易,却是得不偿失,还不如放了他。倘若我今天杀了他,那就等于是捅了马蜂窝,遗祸无穷。
    不过,说到根儿上,朱儁将军也是良家子出身,与我等一样,没有门户之见,可以争取一下。实在不行就生擒他,然后关押起来,静待时变,说不定有用得着他的时候。”
    “大哥,至于吗,不就是一个老匹夫嘛,想杀就杀,哪儿有这么多讲究?”
    樊勇不以为然地说道。
    李利对樊勇这么无视天下名宿,大感无奈,一时语塞,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随之他将目光再次转移到朱儁一行人身上,又有新发现,“嗯?二弟,你稍后留意一下跟在朱儁身旁的那名大胡子部将!
    我感觉这个大胡子很不简单,你看他步履轻快,身手矫健,身高八尺,体形魁梧,全身透着一股剽悍之气。此人紧随朱儁左右,应该是朱儁的家将或贴身护卫,看上去身手不凡,说不定是块硬骨头。
    二弟,待会儿你给我盯紧他,能够生擒最好,若是不能,就直接杀了他!”
    “嗯!”
    樊勇随着李利所指的位置看了过去,瞬间点头应了一声,目光炯炯,战意高盎。
    “大哥看人很准。那个大胡子确实有两下子,以我估计,他的武艺与我很可能不相上下,绝对是劲敌!”
    李利对樊勇的判断深信不疑。
    毕竟樊勇现在是自己手下武力最强的战将,对待同级别的战将,有着近乎本能的警惕和灵觉,断然不会看错。
    ···················
    顷刻后,朱儁率部下山列阵,与李利所部相距百步,迎面对峙。
    直到此时,李利方才看清楚朱儁残部的人数以及大概的战力情况。
    朱儁残部至今尚存三百余人,全是精壮的轻骑,气势不凡,堪称精锐战骑。
    只不过他们的座骑却不敢恭维,全是普通的驽马和矮马,少有超过七尺高的优良战马。
    朱儁及其身后大胡子部将的座骑倒是很不错,马身长约九尺、高七尺,鬃毛光滑,肌肉纹路清晰可见,看上去十分健壮。
    朱儁大约四十五六岁左右,面相周正,下颌留有尺余长的一撮美髯,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武正气,给人以正气凛然之感。
    他身后的大胡子部将,面貌粗犷,络腮大胡子,双眸狠厉,煞气凌人,给人以勇猛剽悍之感。
    稍稍平缓呼吸之后,朱儁策马上前十余步,盯着李利朗声说道:“老夫朱儁,字公伟,以前我从未见过你,不知你又是何人?你既然姓李,想必是那贼子李傕的族人。看你年纪轻轻,却心机深沉,动则引火烧山,端是心狠手辣之辈。你难道就不怕遭报应吗?
    先前你处心积虑地激我下山应战,此刻老夫就在此处,你待如何?”
    “呵呵呵!”
    李利听得出朱儁言辞中的恼怒之意,顿时呵呵大笑。
    随即,他神色一变,微微欠身示意,朗声道:“在下李利,尚未及冠,家父早逝,一直跟在李傕叔父身边长大,见过朱儁将军。
    战场交兵,无所不用其极,将军乃当世名将,想必能够理解在下先前的良苦用心。
    将军与我叔父交战月余,屡败屡战,战斗意志顽强,令在下颇为叹服。
    不过,这样迁延日久的战事,还是早点结束为好,司隶境内近年内连番遭受兵祸,百姓苦不堪言,纷纷背井离乡,颠沛流离,沦为居无定所的流民。这样的情景,想必将军也不愿看到,更不能坐视,不闻不顾。将军以为然否?”
    “哼!”朱儁当然知道司隶百姓贫苦,不过这种话由祸乱朝纲的董卓的附庸爪牙李利之口说出来,却是让他心中很不是滋味。
    不过,当他看着李利稚嫩清秀的面孔之时,心中不禁无比苦涩。
    仅凭刚才的一幕,自恃阅人无数的朱儁,一眼就能看出李利其人聪慧睿智、机警狡诈,并且果决狠辣。
    此子年未及冠,就有这等高绝的心智和狠辣手段,比之其叔父李傕还要强出许多。
    如果李利是忠于汉室之人,那么朱儁一定会认为他是少年英才,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可惜,此子偏偏是凶名昭著的李傕之侄,董卓祸乱天下的爪牙帮凶。
    如此以来,朱儁认定李利此子太过聪慧、心性狠辣,若是让其发展下去,说不定会成为比董卓还要可怕的乱臣贼子。
    一刹那,朱儁心中一片骇然,看向李利的双眼杀机凛然,yīn森凌厉。
    “朱儁想杀我!”
    李利在朱儁眼中看到了浓烈无比的绝杀之意,顿时心中大惊。
    恍然间,李利的眼神骤然变得yīn冷凌厉,看向朱儁的眼神同样是杀意无限。
    “先前我还顾及你朱儁的偌大名望,不忍杀你,没想到老匹夫竟然如此急迫地想要杀死我。那就来吧,看看你我之间究竟谁先死!”
    霎时,李利提起一直拖在地上的大刀,遥指朱儁,厉声喝道:“朱儁老儿,原本我还念你是一代名将,不忍杀你,不料你却心生歹念,想要杀我!李利人头在此,够胆你只管来取!”
    被李利道破心意,朱儁丝毫不慌张,杀机凛然地高举长枪,喝道:“李利孺子,小小年纪就这般yīn险狡诈、凶残嗜血,若待你长大chéng ZEi8。net电子书,那还得了,岂不是要为祸天下!
    今日老夫拼了这条老命,也要斩杀小儿,免得你祸害苍生!波才,与我合力诛杀李利小贼!
    杀~~!”
    须臾间,双方战骑疾奔而出,徒然拔刀相向。
    正值壮年的朱儁,武艺娴熟,冲杀之间,长枪突刺,瞬间挑飞了两名西凉铁骑。
    紧随其后的大胡子波才,勇猛更胜朱儁,手持一柄丈八大刀,手起刀落,骁勇的西凉铁骑在他的刀下竟然无一合之将,碰到即死,擦着便伤。
    朱儁残军虽然仅有三百余人,却是百战余生的精锐战骑,勇猛之极。
    说时迟,那时快。
    再看李利所部战骑,与朱儁军相比毫不逊色,且战马更为优良,出击速度更快,冲击力更大。
    李利跃马狂奔,双手紧握大刀,出刀速度快速凌厉,起落间一刀毙敌,既而冲破敌阵,直取朱儁。
    在他身后,樊勇和李暹策马跟随,大刀所到之处,人头飞落,鲜血四溅。

第十三章 生死惊魂
    (今晚两更,一更送到,二更在22点左右上传;感谢诸位兄弟的支持!)
    旷野上,万木逢chūn,绿叶新芽纷涌而出。
    夕阳斜挂,残阳似血,染红漫天云彩。
    孤山脚下,人吼马嘶声,声震四方,惊起飞鸟阵阵惊鸣。
    刀光剑影中,战马相错;长枪挥舞间,疾驰而过。
    这是一场激烈的战骑冲杀,双方将士同为百战精锐,骁勇异常,可谓之兵王。
    精锐碰上精锐,兵王对战,厮杀剧烈,殊死相搏,惨烈异常。
    同时,这是一场不对称的屠杀;一千三百余西凉铁骑对战三百余名战败残兵,人数相差四倍。
    虽然同是精锐之兵,却难以弥补人数上的巨大差异,再加上西凉铁骑战马优良;故此,胜败已然注定。
    战骑冲击三个回合后,朱儁残军便死伤殆尽;三百六十多名百战精锐,战死两百余人,受伤落马者百余人。
    此刻,战场zhong yāng只有寥寥数人数骑仍在剧烈拼杀,而千余西凉铁骑则远远地围成一个大圆圈,收起刀枪,取出弓箭,随时等候军令。
    包围圈中,李利与李暹兄弟二人合击老将朱儁,一时间竟然奈何不得朱儁,拼得旗鼓相当。
    不远处,樊勇单骑迎战大胡子波才,同样是短时间内难分胜负,激战正酣,战斗激烈。
    起初,李利与朱儁正面对攻,三十个回合下来,他居然处于下风,斗不过老而弥坚的朱儁。
    李暹见自家大哥交战不利,不由分说地打马冲上来,与大哥联手围攻朱儁。
    然而,朱儁的名将之名,绝非侥幸得来的。
    他虽然年过四旬,却武艺娴熟,骑术精湛,对战经验更是极为老辣。
    面对李利兄弟俩的联手合击,他以一敌二仍旧不落下风,枪法凌厉,攻守兼备,出枪迅猛,刁钻诡异。
    后世之人都知道吕布和关张赵等一干顶级武将的勇猛彪悍,却没有留意到像朱儁、皇甫嵩等一众老将的骁勇善战。
    由于他们之间年龄相差较大,扬名天下的时间也相差不少,故此,后世之中几乎都认为这些老将武艺平平,颇有一种“时无英雄使庶子成名”之感。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皇甫嵩和朱儁等老将能在黄巾之乱中脱颖而出,除了他们高超的军事才能之外,自身的武勇也必不可少。
    否则,光凭一张嘴皮子出出主意、献个计谋就想号令三军,那是痴心妄想。
    要知道大多数兵士都没读过什么书,根本不信书生儒士的那一套,拿不出足以令众人信服的武艺,没有勇冠三军的实力,根本做不了统帅,很难让将士们死心塌地跟着他冲锋陷阵、奋勇杀敌。
    平定黄巾的四位统帅之中,皇甫嵩、朱儁、卢植和董卓四人,皆是大汉盛极一时的文武双全的人杰。其中,皇甫嵩和朱儁二人更是每战必定身先士卒,率众冲锋陷阵,而不是坐在帅帐内运筹帷幄,静等捷报战果。
    中华历史上,真正文人掌兵的怪象,只出现在宋朝和满清后期。除此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