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细细数来,周瑜身后的将领丝毫不比蛮军将领少。然则汉军阵前之所以阵势不如蛮军雄壮,这是因为蛮军阵前有三位统帅并肩而立,而周瑜仅有一人勒马阵前,由此才显得势单力薄。
    一排战将身后还有两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们没有披挂战甲,仍旧身着儒士长袍,骑着战马立于战骑之中犹如鹤立鸡群般引人注目。不言而喻,这二人就是随军主簿兼领参军鲁肃和随后赶来的军师法正。
    
    日上三竿,青狼谷内两军对垒。
    待蛮军列阵完毕,但见於夫罗策马上前,行至两军阵前,扬声喊话道:“汉将周瑜何在,上前答话!”
    很显然,周瑜就站在於夫罗对面,可他却偏偏视而不见,其意在藐视周瑜,明知故问。
    千万别以为蛮军都是有勇无谋之辈,须知这些能在乱世中登上首领之位的蛮将,其自身除了勇武过人之外,还都是颇有心计之人,否则他们活不到现在。眼前於夫罗就是如此,他在两军阵前无视周瑜,扬声大喊,蓄意贬斥周瑜,就是为了压制汉军士气,因为周瑜是汉军主将。
    哒哒哒!
    周瑜打马出阵,数息间奔至阵前,距离於夫罗五十步勒马驻足,当即厉声道:“蛮贼不必逞口舌之利,周瑜在此,你奈我何?”
    “哦?原来你就是周瑜!”於夫罗抬眼看着周瑜,佯作姿态地恍然大悟道:“先前三次交战,我还以为你是汉军先锋校尉呢,没想到你竟是汉军主帅!”
    阴阳怪气地说出一句话后,於夫罗啧舌说道:“啧啧啧!看来李利小儿手下当真无将可用了,竟然让你这等小白脸领军出征,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之外呀!”
    “哼!”周瑜脸色阴沉地冷哼一声,眯眼怒视於夫罗,本想还口大骂一番,以泄心头之恨。但话到嘴边,他却生生咽下,闭口不言,紧紧盯着於夫罗略显枯黄的脸颊。心神急转思量起来。
    於夫罗与一般蛮夷首领不同,他久居汉地,对汉人习俗和礼节知之甚详,算得上是了如指掌。因此他知道阵前叫骂不需要破口大骂,很清楚哪句话既能让周瑜动怒,又能打击汉军的气势。
    事实正如他心中所想,一句“小白脸”就让周瑜满脸愤怒,轻轻吧唧几下嘴巴,就能让汉军将士义愤填膺。
    然而让於夫罗颇感意外的是,满脸怒色的周瑜并没有恶语相向。反倒一声不吭地怒视着自己。似乎并不急于策马冲杀过来。
    没错。於夫罗此番出阵却是有备而来,并非单纯地出阵叫骂两句,逞口舌之利。刚刚在阵前,他就发现周瑜虽然穿着金光闪闪的战甲。实际却是个白面文士,即使能文能武,想必武艺也高不到哪去。有鉴于此,他策马出阵后三言两语便将周瑜激怒,若是周瑜不知死活地冲杀过来,那他就能趁势擒下周瑜,此战便可不战而胜。
    可惜周瑜生生忍下了心头怒火,不发一言,这让於夫罗大为失望。从而不敢轻举妄动。
    於夫罗这番心思周瑜并不知道,否则他或许就会如於夫罗所愿,策马冲杀而来。但结果一定不是於夫罗所想的那样,恰恰相反,周瑜完全有能力生擒於夫罗。不过於夫罗若是被擒。其身后的蛮军非但不会退军,反而会一股脑地冲杀上来,而这种局面却不是周瑜所愿,於夫罗现在还不能死,他还有很大利用价值。因此周瑜根本没想过阵前出其不意地生擒於夫罗,一丝念头都没有,故而他自然不会想到於夫罗竟然打算擒下他,藉此要挟汉军就范。
    “蛮贼你企图激怒我,只怕是一厢情愿之举,太自以为是了。我周瑜年少是不假,却早已及冠,不再是冲动的懵懂少年,否则我家主公也不会将数万大军尽数交付于我执掌!”留意到於夫罗目光闪烁,周瑜十分不屑地扬声说道。
    “是吗?看不出你年纪轻轻却是有几分能耐,我先前小看你了。”於夫罗神色不悦地沉声道。
    周瑜闻言冷笑道:“过奖了。还是那句话,我家主公派我出战蛮夷,自然有我主的道理,岂是你这等蛮贼所能理解的?”
    “哼,小儿休得猖狂!”於夫罗闻言大怒,厉声道:“你睁开眼睛看清楚,本单于麾下十余万铁骑,而你身后的汉军有多少,区区四万败军而已。我军三倍于你,只要我抬手一挥,定叫尔等灰飞烟灭,死无葬身之地!”
    “哦,真是这样吗?那你就挥手让我看看,尔等蛮贼如何让我军灰飞烟灭?”周瑜满脸不屑地冷笑道。
    “竖子安敢如此狂妄!”看着周瑜脸上极尽讽刺的笑容,於夫罗胸中怒火腾腾上窜,瞬间气得怒不可遏,再也没有心思激怒周瑜了,当即破口大骂道:“小儿乳臭未干,信口雌黄,休要逞口舌之利,可敢与我一战?”
    “呃!”周瑜闻言愕然,以己之道还施彼身地啧舌道:“啧啧啧!你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我与你厮杀胜之不武,日后定有人说我恃强凌弱,欺负老年人。何况、、、就凭你还不够资格与我交战!”
    说完话后,周瑜当即打马回撤,朗声道:“蛮贼阵前挑战,诸将谁与我拿下此贼!”
    “驾嗒嗒嗒!”
    “蛮贼休要撒野,某段煨前来战你!”周瑜话音未落,但见阵前飞马跃出一骑,打马直奔阵前而来,仔细一看却是迫切需要试图戴罪立功的段煨。待两马错身之际,周瑜低声道:“切记留下於夫罗性命,随后我还有大用!”
    

第585章 战敌魁喜忧参半
    哒哒哒!
    马蹄声迅疾,一抹黑影宛如离弦之箭从周瑜身旁疾掠而过,直奔於夫罗杀去。
    “段煨来也,蛮贼拿命来!”
    临近於夫罗马前之际,段煨怒喝一声,双手脱缰,紧握三尖两刃战刀迅猛杀到。
    这一声怒喝便是战前通名,亦是提醒对方准备迎战,藉此显示武将的坦荡胸怀,绝非不宣而战的阴险之徒。
    阵前厮杀是武将的荣耀,赢要赢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输要输得竭尽全力,无怨无悔。
    两军阵前搦战,没有太多的阴谋诡计,这个时代的武将秉承春秋遗风,战斗中没有暗器、兵器上藏毒等下作手段,众目睽睽之下光明正大的厮杀,大都正面攻击,没有人背后出手,混战例外。因此,阵前斗将中双方将领都会临阵通名,如此便不惧人言,更不会被人私下诟病。
    不过,当某些威名赫赫的武将太过强横,令人惊惧不已之时,就会出现许多下作手段;比如这个时代最负盛名的武将大多死于宵小之手,而不是战死沙场。
    段煨此番出战,即使不报姓名,亦不为过。因为他是从於夫罗眼前出战,没有偷袭之嫌,但他仍旧通报姓名,除了彰显自己的宽阔胸襟之外,还有替自己扬名之意。
    他太需要这场战斗了!
    在此前数次战斗中,典韦、鞑鲁和李蒙等虎贲营将领率军破敌立功,仅是池阳城之战就足以洗刷虎贲营之前的耻辱。如此以来,全军上下惟有他段煨仍是戴罪立功之身,从虎贲营副统领、拜将封侯的将军贬为军前一屯长,如此巨大的落差让他倍感压抑,满怀屈辱。
    此前每次战斗,段煨都冲锋在前,勇不可挡,屡立战功,但这些功绩还不足以让他官复原职。远远不够。所以,此番阵前出战对他来说,无疑是个好机会;如果在两军阵前打败敌魁於夫罗,这才是真正的戴罪立功,足可洗刷他身上背负的过失。
    “杀!”战马疾奔之中,段煨龇牙低吼,振臂一挥,手中三尖两刃战刀惊鸿出击,直奔於夫罗胸口挥刺而去。
    於夫罗同样是久经战阵的宿将,虽然在中原一带没有太大的名气。但在并州地界上也是响当当的南匈奴勇士。否则他很难在并州立足。更不可能在被族人驱逐出境后在上党一带盘踞多年。
    面对段煨挥刀而来。於夫罗断然不会坐以待毙,更不会狂妄自大到驻马原地迎战段煨。电光火石间,但见他骤然横刀立马,继而猝然奔袭。随手甩开缰绳,双手高举战刀,与段煨迎面对冲之中,一记势大力沉的力劈华山直逼段煨头颅砍去。
    这一霎,於夫罗举刀直劈,段煨挥刀斜刺,二人都没有防守,策马对冲,俨然是两败俱伤之局。
    然而当两匹战马迎面相撞的一瞬间。眼见段煨始终没有变招,俨然是一副无惧无畏的攻势,如此情景,於夫罗不由胆怯,不得不变招。但见他手中战刀猝然变向。刀锋陡转,直劈转变为横劈,意在荡开段煨挥刺而来的三尖两刃战刀。
    这一刻,於夫罗惜命的本性尽显无遗。因为他是匈奴单于,之前被族人所阻无法正式继承单于之位,但现在形势急剧转变。他期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只要打赢这场大战,他就能名正言顺地登上单于宝座,执掌匈奴王庭,苦尽甘来。故而他此时不想与段煨拼命,因为他的命比段煨金贵。两者根本不对等,怎可不顾一切与之殊死厮杀?
    奈何於夫罗并不知道,如果他不主动变招,段煨必然改变攻击路线,改攻击为防御。因为段煨不仅是个惜命之人,而且处事低调、谨小慎微,所以他根本不会和於夫罗拼命。只不过他现在所面临的处境十分艰难,从将军降为屯长,心中憋着一口闷气,从而促使他暗暗发狠,孤注一掷。幸运的是,他赌赢了,於夫罗终究年纪大了,很怕死,不敢和他拼命。
    所以,段煨等待一个月之久的立功机会终于出现在眼前,破敌立功就在此时。
    说时迟,那时快。
    “锵噗!”
    两马擦身而过的一刹那,两柄战刀凌空碰撞,火星四溅,抨击声砰然乍起。战刀相撞的一瞬间并没有出现於夫罗希望看到的景象,他手中战刀侧击在三尖两刃战刀的刀杆上,非但没能如愿以偿地荡开段煨急刺而来的战刀,反而被刀锋上传来的巨大反弹力道震得身体一晃,既而双臂震颤,手中刀柄险些脱手而出。恰在此时,段煨手中战刀稍稍停滞后,刀杆一扬,荡开於夫罗的长柄战刀,进而迅猛直刺,咻然刺进於夫罗左侧腹下。
    “啊嘭!”
    凄厉惨叫声中,於夫罗吃痛不住,手中战刀瞬即脱手跌落在地。正当他失声痛叫之际,只觉身体骤然一轻,视线中他的座骑正在撒腿向前奔跑,而他却四脚腾空地急速倒退,左腹剧痛愈发剧烈,一股脑涌进脑门,以至于他纵然想立即昏死过去,却被剧痛折磨得死去活来,想死都难。随着一声锐器呼啸声传出,於夫罗腾空倒飞的身体凌空倒翻,既而重重摔在地上。
    唏聿聿!
    一刀将於夫罗刺落马下的段煨,拔出战刀后,当即提缰勒马,胯下座骑直立而起,长啸嘶鸣。
    这一刻,提刀立马的段煨显得威猛之极,神勇无敌,其高大强悍的跃马直立的身姿深深地烙印在十几万蛮军脑海里,令他们终生难忘。
    “好!仲明当真了得,一刀刺落敌魁,胆识惊人哪!”
    汉军阵前,眼见段煨一击得手,众将大声叫好,曾经与段煨交过手的张辽更是有感而发,满脸钦佩之色。
    然而主将周瑜这时却是眉头微皱,眼底流露出一丝怒气,眉宇间浮现着不悦之色,似是不以为喜,反而担忧。此外,勒马众将之后的鲁肃和法正二人同样也是周瑜这般神色,看向段煨背影的眼神中饱含责备之色,脸上浮现出忧心忡忡的神情。
    正当汉军众将喜忧参半之际,只见蛮军阵前又有两名将领跃马出阵,其中一人痛声疾呼道:“父亲莫急,孩儿替你报仇!”
    这一声叫阵让周瑜神情剧震,当即凝神看向摔在地上的於夫罗,却见被段煨刺落马下的於夫罗仍在缓缓抽动,并没有立即死去。顿时间,周瑜深深松一口气,脸上的忧色瞬间消失殆尽,眼中怒气也为之散去。
    随即,只见他轻轻点头,低声自语道:“段仲明不愧是我军宿将,下手很有分寸,伤而不杀,倒是我过于心急了,险些错怪了他。”
    与周瑜抱有同样心思的还有鲁肃和法正二人,看到阵前敌将搀着身受重伤的於夫罗退回敌阵,他们俩对视一笑,脸上的忧色随之敛去。
    “锵锵锵!”
    就在周瑜、鲁肃和法正三人转忧为喜之际,勒马两军阵前的段煨再次与一员蛮将交战,此人便是於夫罗之子刘豹。
    刘豹是於夫罗长子,看样子刚刚及冠,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此子生得高大魁梧,与其父於夫罗略显单薄的干瘦身型截然不同,相貌也差距甚大,没有一点父子相。他身高近乎九尺,相貌还算周正,膀大腰圆,身型壮硕,两条臂膀粗壮如柱,看起来颇有几分膂力,气势不凡。
    事实亦是如此。刘豹冲上阵前之后,掩护呼厨泉救回其父於夫罗,随之策马挥刀与段煨厮杀。乍一出手,他就展现出远在其父之上的武勇,挥刀与段煨硬碰硬地对砍,气势、力量和速度皆是上乘之选,一合之下挥刀六次,足见其战力不凡。而且,第一合交手之中他丝毫不落下风,与段煨战成平手,由此可以看出他至少拥有一流身手,甚至更强。
    “哒哒哒!”
    两马错身而过,趁着回马的空隙,段煨面带忧虑地抬头观望主将周瑜的神色。直到看见周瑜神色自若之后,他长嘘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刚才他立功心切,与於夫罗交战中将周瑜回阵时叮嘱的话丢在脑海,一门心思想着阵前立功,结果出手过重,差点将於夫罗当场斩杀。等到真正把於夫罗刺落马下的一瞬间,他骤然惊醒,吓出一身冷汗,当即勒马止步不再追杀於夫罗。这时他才想起周瑜叮嘱过他,於夫罗不能死,随后还有大用。可是他那一刀下手极重,纵然於夫罗没有当场死去,恐怕也活不了多久,最多硬撑十天半个月,於夫罗必死无疑。
    这样以来,会不会误了周瑜的大事呢?
    段煨心里很没底,患得患失,生怕自己阵前立功不成,反倒破坏了周瑜的谋划,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果真如此的话,战后他非但无功,反而有过,往后的处境将愈发艰难。
    直至此刻看到周瑜神色如常地微笑向自己点头,段煨终于放下顾虑,心中再无忐忑,顿觉浑身轻松,斗志高昂。
    回马转身后,段煨冷眼盯着刘豹,眼底闪过一抹浓烈的杀机。
    

第586章 父子兵挥斥万军
    刘豹确实有两下子,身手一流,但这点本事在段煨面前却还不够看。
    昔日长安南郊之战,段煨连战三阵,最终虽然落败,却是虽败犹荣。
    如今刘豹区区一流身手,对于一般武将来说,或许还算强横,但在他段煨眼里却是不值一提,十个回合之内便可将其诛杀。
    刚才一战,段煨虽然一时忘形,险些一刀斩杀於夫罗,但他素来谨小慎微的性格本能地驱使他手下留情。而后,果真是有惊无险,於夫罗摔落马下之后居然没死,这让段煨颇为欣喜,暗呼侥幸。如今再战刘豹,他就没有这种顾虑了,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大开杀戒,因为周瑜之前只是叮嘱他不可斩杀於夫罗,却没说不能诛杀其他蛮将。
    这就是谨慎小心的段煨,一直以来他几乎从不出风头,处事严谨,为人极其低调,扬名立万的事情几乎和他绝缘,毫无关系。他素来崇尚小心驶得万年船,但凡李利吩咐的事情,他一定办得办好;而李利没有言明让他去做的事情,他绝不沾手。即使是扬名天下的好事,他宁愿袖手旁观,也绝不参与。
    正是这种谨小慎微的性格和为人低调的风格,注定段煨不会在史册上留下多少笔墨,仅仅是昙花一现而已,算是籍籍无名的那类人。但这昙花一现的功绩,却让段煨坐享荣华富贵一世,因为就是他率部攻陷长安城,擒杀李傕满门,使得三辅之地被曹操收入囊中。而后,段煨因此得以拜将封侯,坐镇华阴,此后一生都在华阴。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天下局势如何转变,他从未挪动过地方。临终时进位九卿,封妻荫子。
    此外,正史上。曹操攻占长安三辅之地后,似乎对西凉兵很不信任。很少调动归降的西凉残部参战。直到赤壁大败之后,曹操本部兵马丧失殆尽,不得已再度启用西凉兵。自此以后曹魏主战兵马便是西凉兵,再往后司马氏夺取天下依旧是倚仗西凉军,才得以颠覆曹魏江山。
    由此可见,像段煨这样处事谨慎的将领,如果不是被逼急了。他根本不会主动出战,更没有阵前扬威的念头。
    此战就是如此。段煨虽然不好名,不喜欢出风头,却极其重视手中的实际权力和兵马。这也是他为何离开军营却不将军务托付给其他将领的根本原因。可惜他时运不济,前脚刚走,后脚驻地就出事了,由此连累他从领兵将军降为军前屯长。世人都要面子,段煨也不例外。面对如此窘境。迫使他不得不好好表现一番,从而将失去的一切重新拿回来。否则他有何颜面继续留在西凉军中,如何面对曾经平起平坐的诸多将领和一众手下?
    然则段煨此战确是抱着志在必得之心,于是就有人要遭殃了。
    此时迎面冲杀过来的刘豹就是这种倒霉蛋。通过初次交手,刘豹误以为段煨不过如此。先前重创父亲於夫罗纯属侥幸所致,实际其人只是膂力颇大,武艺并不可拍。然而他却不知道,刚刚段煨之所以表现平平,并不是没有能力打败他亦或是将其当场斩杀,而是段煨心不在焉,忐忑不安,生怕周瑜怪罪于他。如此便给刘豹一种错觉,下意识认为段煨侥幸战胜於夫罗,从而平白给他刘豹创造出阵前斩将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哒哒哒!”战马奔驰之际,刘豹和段煨二人各怀心思,但目的相同,都想借对方的人头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贼将受死!”厉喝声中,但见刘豹跃马挥刀,一杆长柄战刀被他使得虎虎生风,耳边萦绕着刀锋划破气流的微微呼啸声。
    “哼!”眼见刘豹如此狂妄,段煨满脸不屑地冷哼一声,双腿夹紧马腹,胯下战马骤然加速,迅疾如风般迎面冲杀上去。
    “咻”霎时,两马迎面对冲,刘豹抢先出手,双手挥舞战刀势大力沉地直奔段煨项上人头袭杀而来。那狂劲的刀锋破空声,截断气流,裹挟千钧巨力横扫而至,随着战刀迅疾逼近,段煨耳边响起尖锐的呼啸声,让他清晰感觉到刀锋上冰寒蚀骨的凛冽杀气。
    马头相错的一瞬间,段煨骤然身体一歪,闪电般飞身下马,使得刘豹信心十足的横劈一刀失去目标,从而一刀击空。恰在此时,飞身下马的段煨并非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