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言重了。”陈方谦和地连忙摆手,笑容可掬地说道:“公子此次能住在陈家祖宅之中,实乃我陈家与老朽的莫大福分,蓬荜生辉呀!呵呵呵??????”
    李利神情微怔,眼底闪过一抹jng光,拱手笑声说道:“老伯实在是太过抬举在下了,文昌愧不敢当,汗颜之至!”
    陈方闻言后,脸上笑容丝毫不减,反倒愈发浓烈。但见他轻轻捋着一尺长须,笑眯眯地看着李利,意味深长地说道:“老朽此前一直在郡县为官,早年自恃勇武做过县尉、也做过守城小校、军侯等职;年近不惑之龄,方才弃武从文,出任县令。此后连续十余年,做过四个县的县令,随之调任郡府功曹、主簿,花甲之龄还做过一任郡丞。五年前,天下动乱伊始,老朽预感乱世将至,于是带上多年积攒的钱财返回故土。老朽此举,说得好听一些,算是安度晚年;说得直白些,便是避世隐居,苟且偷生。
    纵观过往一切,老朽为官数十载,辞官时也不过一郡郡丞罢了,庸庸碌碌四十余年,甚才能,唯有品行不惧人言,自认问心愧。我膝下子,早年曾有一女,女婿也是陈氏族人。不承想,三年前,女儿、女婿蒙受不白之冤,双双病死在狱中。而今老朽已是年过古稀之人,膝下儿女,孤苦依,只有守着陈家老宅,苟延残喘,囫囵度r。”
    看到陈方似是言犹未尽,李利知道他接下来的话才是关键,于是微笑颔首,侧耳倾听着陈方说话。
    果然,陈方话音稍顿,缓口气之后,继续说道:“此番幸得公子冒雨来投,老朽乍见公子之时便看出公子器宇不凡,龙骧虎步,举手投足间尽显上位者风范。细观之下,老朽发现公子容貌俊朗清秀,双眸深邃、高深莫测,眉宇间英气逼人,一言一行极具威严。此等天赐雄霸之人,实乃老朽生平之仅见,堪为天神之象。
    再加上公子随行扈从之中,除了偶感风寒的那位文士之外,个个身形彪悍,杀气四溢;就连跟随公子身旁的云萝姑娘也不是寻常女子,不仅容貌美若天仙,而且身手矫健,一颦一笑中隐隐散发出沙场征伐之气。
    以仆观主,能够拥有这般扈从和侍女的主人,岂能是商贾之人?是以老朽甘愿腾出宅院以供公子等人居住,还将家中一斛粮食送于公子,r常所需尽皆随意取之。老朽之所以这么做,确是有一事相求,或者说有事相托。不知公子能否答应?”
    侧身倾听陈方说话,李利始终神se如常,其间还给陈方续上两盅热茶。对于陈方所言,李利似乎早有预料,没有丝毫惊讶之se,神情从容,谦谦有礼。
    “陈老伯深谙世事人情,为官多年,阅人数,在下一行人的装扮自然瞒不过您老的眼睛。不过老伯观察入微,仅凭一面之缘便能看出我等的身份行踪,着实令在下钦佩不已,自叹弗如。不知老伯有何难处,只要是文昌力所能及之事,定然不会让您老失望。老伯不妨直言相告。”
    陈方闻言后,脸上浮现出浓浓的喜se,神情有些激动地说道:“老朽先行谢过公子成全之恩。既如此,老朽便直言了。”
    说话之中,陈方话音稍顿,平复心神后,随手招来站在正堂zhyng的英武青年,对李利说道:“公子,这是老朽的外孙,与老朽同姓,名叫陈到,字叔至,刚过及冠之礼。此子生xng耿直,沉默寡言,虽是自幼跟随老朽习文读书,却偏好兵法武艺,平素又喜欢行侠仗义,招惹是非。
    三年前,我这外孙在郡城偶遇一位袁氏旁系族人当街强抢少女,便出手阻止,没想到他下手过重,以致当场打死打伤袁家数十名家丁,还将那位袁家族人失手打死了。此事一发,袁氏宗族怎肯善罢甘休,于是郡守便派郡兵捉拿老朽的女儿、女婿入狱,并张贴缉捕告示,四处搜捕叔至。当时叔至得知父母被抓之后,正yu投案自首,却不料我那可怜的女儿和女婿入狱当晚便被袁家家丁活活打死在牢狱之中。
    老朽曾在郡府为官多年,很多小吏都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故而他们将叔至父母遇害之事悄悄传递出来,由此老朽才将到儿拦住,没让他前去府衙自首。'
    如今老朽已是迟暮之人,白发人送黑发人,膝下再嫡系子嗣,唯有这个外孙让我放心不下,生怕他误入歧途,耽误了大好年华。因此,老朽厚颜相求,请公子将我这外孙留在身边听用,鞍前马后,任凭公子差遣。老朽不求他将来能够成就一番功名、光耀门楣,只愿他不再随xng而为,娶妻生子,平平安安地过r子便好。不知公子能否成全老朽这桩心事?”
    初闻陈到之名,李利顿觉有些熟悉,却又想不起来何时听到过这个名字,当即便不着痕迹地打量着眼前这个一身猎户装扮的青年男子。
    但见他五官周正,浓眉虎目,仪表堂堂,眉宇间充斥着一抹倔强不屈之se,显然是个威武不屈的铮铮男儿。他身高约八尺二寸左右,身材算不得壮硕,却极为强健jng悍,粗陋兽皮软甲之下,全身充满爆炸xng的强大力量;相貌周正,浓眉虎目,颇有威仪。
    以李利的看人眼力,仅从陈到肌肉鼓鼓的双臂和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掌上,便能看出他武艺不凡,身手敏捷,估计至少拥有顶级战将下阶顶峰的强悍战力。换言之,陈到的武艺与李利此次带在身边的段煨大致相当,至于他们二人谁更强一些,只有比试一番才能见分晓。
    “汝南陈到陈叔至,难道是他?”仔细打量陈到之时,李利脑海中陡然闪现出一段极为熟悉却又陌生的记忆,随即将脑海中的人物传记与眼前之人两相对照,逐渐融合在一起。
    片刻之后,李利脸上不禁流露出一抹欣喜之se,嘴角浮现出习惯xng的笑意。这时,脑海中许多尘封的记忆涌现出来,使他终于想起眼前这个略显青涩稚嫩的英武男子究竟是何许人了。
    陈到,字叔至,汝南郡人,生xng坚韧,秉xng耿直,忠义诚信,后世称其为“白毦将军”。
    


第393章 投桃报李
    公元196年刘备避祸汝南时,陈到投奔其麾下,随之跟随刘备转战四方。自此以后,陈到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名位常次于赵云,直至刘备立足川蜀之后,他所获得的名位仍然亚于赵云,但他却长期担任刘备近身侍卫统领。故此,他长期处于赵云的光芒之下,而常胜将军赵云也不过是名列五虎上将之末席,而他陈到实为蜀汉五虎上将之后的第六人。
    后世之中,人尽皆知的蜀汉五虎上将,个个都有著书立传之功勋。与之相比,陈到黯然失色,头上仅有一个近卫统领之名。然而,有一点却不容忽视,那就是由陈到训练而成并由他亲自统领的“白毦军”,确是刘备麾下最精锐的部队。
    除此之外,历史上,陈到以忠义著称于世,既而流传千年,直至后世。
    其实,在三国众多武将之中,真正以忠义著称的将领并不多见,堪称屈指可数。有名有姓之人,不外乎曹魏的典韦和许褚,江东太史慈以及蜀汉的张飞和陈到;此外,还有一些名声不显的将领。至于号称武圣的关羽,常胜将军赵云,江东周泰和曹氏、夏侯氏一众将领,虽然也有忠义之名,但其中却有很多耐人寻味之处,尚有争议。
    故此,回顾脑海中的史册,在李利看来,陈到不仅是极为难得的忠义之将,还是一个允文允武的虎将,更是一员蒙尘虎将。
    经过一番打量和揣摩之后,李利已然笃定站在自己眼前的英武青年,就是日后的“白毦将军”陈到。
    历史上,刘备将在两年之后从徐州战败逃至汝南,随即大肆招募兵士。以图东山再起。而陈到便在此时投奔到刘备麾下,几番转战之后,遂被眼力不凡的刘备所赏识,提拔为近卫领军,护持左右,长期担任刘备的亲兵统领。
    正因为如此,陈到担任亲兵统领之后便失去了领兵征战的机会,只得常年守护在刘备身边,殚尽节虑,却声名不显。如此以来。他的战功和名位自然也无法与关、张、赵等人相比,完全隐没在五虎将之后,虎将蒙尘,一生皆是如此。
    纵观刘备前半生,东躲**。屡屡丢弃妻儿老小仓皇奔命,颠沛流离。转战南北。朝不保夕。屡次败亡之中,就连张飞、关羽和赵云等万人敌都曾险些遭难,但刘备却屡屡绝境逢生,活得好好的。由此可见,刘备身边的亲兵卫队何其精锐悍勇;若是没有这些亲兵拼命保护,没有陈到这样得力的亲兵统领护持左右。只怕刘备早就丧命了,何来日后的蜀汉王朝!
    然而,亲兵将领往往都是名声不显之人,属于真正的幕后英雄。
    历史上。但凡在枭雄身边担任亲兵将领之人,罕有屡建功勋的名将。秦汉之前的朝代暂且不言,单凭三国混战的史册之中,董卓身边的亲兵统领董越,曹操麾下的近卫统领典韦、曹纯、史涣和许褚,刘备身边的陈到,以及孙权身边的周泰与潘璋。这些有名有姓的亲兵将领,其实都很有才能,堪称大将之才,但他们却不是三国时期战功最为显赫的将领。
    不过有才能的人始终不会被彻底埋没,其人所具有的锋芒终究还是会显露出来。比如曹操麾下的许褚,以及孙权身边的周泰;此二人皆是屡屡救助自家主公,方才得以重用,既而被赐予领兵征战的权力,从亲兵将领中脱颖而出,取得令人惊叹的战绩。与他们相比,只身救主的典韦,直到战死之后,因其受到曹操的赞誉,才得以留名青史。反观刘备身边的陈到和曹操麾下的曹纯,兢兢业业提领中军卫队几十年,一辈子声名不盛,战绩不显,直到人们提起“白毦军”和“虎豹骑”之时,才恍然想起他们二人曾在这两支精锐部队中担任多年的统领将军。
    梳理着脑海中的回忆,李利不禁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亲兵统领李挚。
    三年以来,李挚进步神速,从一个目不识丁的“野人”蜕变成一员文武双全的亲兵将领。然而,自从他担任亲卫统领之后,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不幸。说他幸运,是因为他出身寒微,身世凄苦,直到被李利赏识重用,几经栽培磨练之下,逐渐成长为一员不可多得的大将。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单凭自身武艺而言,李挚拥有不亚于战神吕布的身手,武艺之强足可傲视天下武将。更有甚者,他心思缜密,为人谦逊,做事一丝不苟,尽职尽责。若是让他领兵在外征战,独当一面,即便不能获得旷世功勋,却也是一员文武兼备的虎贲悍将。可是他却一直担任李利的亲兵统领,时刻守护在李利身旁,根本没有独自领军征战的机会。在西凉军之中,他素以武艺高强、尽忠职守著称,在军中将领中颇有威名,但这种威名仅仅局限于西凉军内部,不被世人所熟知。故而,在天下各路诸侯心目中,他依旧是个无名之辈,名声不显。
    
    “莫非公子此前听说过我这外孙的名字?”看到李利直盯盯地看着自家外孙陈到,半晌没有言语,陈方颇为诧异地轻声问道。
    闻听陈方之言,李利欣然笑道:“老伯所言不错,在下之前确实听到过叔至的大名。令孙陈到虽然年龄不大,但在汝南一带却颇具名气,忠勇双全,行侠仗义,深得汝南郡百姓称赞。在下一行人沿途之中,也有所耳闻,还曾暗自可惜如此英雄却无缘得见,不承想他竟是陈公的外孙。人生际遇之奇,莫过如此。呵呵呵!”
    “公子谬赞了,在下愧不敢当!”听到李利如此夸赞自己,陈到不禁脸颊微红,略显羞偭地躬身说道。
    李利笑呵呵地扶起陈到,将他拉到自己身边坐下,以示亲近之意。
    实际上,李利一路上根本没有听到过陈到的名字,刚才所言也不过是恰逢其会,在陈方面前给陈到美言几句。言语虽假,却是出于善意,尽量让陈方宽心,不用时刻替陈到担忧。此外,李利也借此表达自己对陈到的赏识,摆出一副求才若渴的姿态,如此才能让陈方彻底放心地把陈到送到他麾下。
    兵法言,请将不如激将。
    李利此举便有异曲同工之意。
    对于陈到这样忠义双全的将领,李利既然见到了,便不能错过,誓必要将其收到麾下。不过,与其他亲自出言相邀,不如老翁陈方主动将陈到交到他手上。这样以来,陈到奉他外公之命投奔西凉军,忠心方面自然毫无问题,完全可以放心调用。
    眼角余光留意到陈到的坐姿十分拘谨,李利微笑示意他不必紧张,既而扭头对陈方说道:“陈公年事已高,身边又无儿无女,如今却又让叔至随我而去。如此一来,陈公身边岂不是无人照料,独处寡居于此,这让文昌于心何忍哪!因此,文昌有个不情之请,希望陈公能够搬至李某府中居住,以便早晚侍奉,也让叔至能够承欢膝下,以全孝道。不知陈公意下如何?”
    “哦?公子,这、、、、、、”陈方万万没有想到李利居然邀请他搬到李利府中居住,如此盛情,着实令他感动不已,一时间竟激动得说出话来。
    好不容易稳定心神,陈公极为感激地说道:“公子盛情,老朽心领了。只是老朽祖居于此,如今年逾古稀,实在是故土难离,惟愿百年之后长眠故里,落叶归根。再者,老朽尚有千亩薄田和一些积蓄,宅院中又有二十多个扈从和侍女侍奉,足可安享晚年,不用叔至挂念。
    而今世道纷乱,刀兵四起,正是公子和叔至等年轻人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故而,公子完全不用担心老朽,大可带着叔至离去。只要我孙儿日后能够闯出一番名堂,蒙妻荫子,老朽即便是死了,也能含笑九泉!”
    李利闻言赫然起身,躬身一礼,神情极为挚诚地说道:“陈公高义,令文昌敬佩之至!”
    陈方连忙起身扶着李利,和蔼地笑道:“公子能够收留陈到,已是天高地厚之恩,老朽焉能承受公子之礼!只是老朽尚有一事不明,还望公子相告。”
    “陈公但讲无妨,在下定当知无不言。”李利满脸笑意地随口说道。
    不待李利话音落下,陈方便接声道:“不知公子仙乡何处?若有不便之处,权当老朽多此一问。”
    “哦?”李利沉吟一声,眼神微变,但脸上的笑意却丝毫未变。他侧身笑眯眯地看着白发苍苍的陈方,稍稍迟疑之后,笑声说道:“承蒙陈公抬举,郑(正)锋原本姓李,字文昌,祖居凉州北地郡,与叔至同岁。不知文昌这般作答,陈公满意否?”
    “李文昌,凉州北地郡人?”陈方闻言微怔,顾自喃喃自语,感觉这个名字似乎在哪里听到过,却又想不起来。
    

第394章 大开眼界
    直到此时,陈方老人方知眼前这个极有威仪的年轻人,郑锋只是他的化名,他的真名叫李文昌。而李文昌这个名字,显然不是其名,而是字;他姓李,字文昌。
    “公子是西凉李文昌?”
    就在陈方老人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之际,坐在李利身边的陈到陡然起身,不可置信地看着李利,失声惊呼道。
    “正是在下。此番李某前来中原游历,为避免节外生枝,故而隐去真名,化名郑锋。失礼之处,还望叔至和陈公见谅。呵呵呵!”看着陈到已经猜出自己的身份,李利笑呵呵地颔首说道。
    “呃?”陈到闻言神情大变,双眸浮现出呆愣之色,脑海中一片空白。片刻失神之后,他当即屈身跪拜道:“草民陈到拜见大将军。先前草民不知大将军身份,多有唐突,还请大将军恕罪!”
    “叔至言重了。不知者不怪,叔至何罪之有啊!”李利微微抬手,示意陈到起身,笑声说道。
    坐在一旁的陈方老人,眼见自家外孙已经知道了李利的真实身份,顿时急声问道:“大将军?到儿,你说李公子是朝廷的大将军,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我怎么没听说过呀?”
    陈到闻言后,不禁抬头看着李利的神色,得到李利点头应允之后,他方才走到外公陈方身边,轻声说道:“外公,您已经在这里隐居五六年了,因此大汉最近几年发生的许多事情,您可能都不知道。眼前这位李公子就是去年朝廷敕封的卫将军,位及三公,执掌天下兵马大权。三年前,我在汝南郡城犯事逃亡的时候。公子已是威名远播的骁骑将军了!”
    “啊!你说公子就是三年前威名赫赫的李骁骑?”陈方大惊失色地起身站起来,不可思议地惊呼道。
    这时,李利摆手示意陈到退到一旁,起身扶着老翁陈方,笑声道:“徒有虚名耳,陈公不必在意。在您老面前,在下就是后生晚辈,至于官职大小,何足道哉!您老说是不是啊,呵呵呵!”
    陈方正欲俯身跪拜行礼的身体被李利抢先扶住。此举让陈方极为感激,随即他枯瘦的双手抓紧李利的手臂,满脸惊喜之色。显然,他对此前将陈到托付给李利之举深感庆幸,心中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事实上。西凉李利之名着实响亮无比,早已传遍大汉各个州郡。而且。李利声誉很好。率领西凉军抵御西北两面的诸多蛮夷,又是长安朝廷的坚定拥护者,从来没有与其叔父李傕同流合污、胁迫天子。更为重要的是,李利少年成名,战功彪炳,平定西凉之后。非但没有再次挑起战事,反倒大力治理民生,以至西凉百姓不到两年时间便能衣食无忧,使得人人称道李利的善举。
    如此以来。正值天下纷乱之际,本来最为混乱的西凉反倒最为安全,境内治安良好,吏治清明,施政宽仁,一派祥和安定的景象。反观中原和荆扬各州,虽是富庶之地,却战乱愈演愈烈,烽烟四起,百姓苦不堪言,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此消彼长之下,西凉李利便益发显得难能可贵,被世人广为流传。
    因此,如今提起李利的名字,除了各地豪强氏族和各方诸侯之外,大多数百姓都很认可李利的声誉。其中,很多有志青年更是将李利视为自己的偶像,对他的所作所为惊慕不已。
    然而,这一切对于李利而言,却是个意外之喜;昔日的无奈之举,不承想两年之后却得到了超乎想象的大收获。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早春过去,春意渐浓。
    谯县城外的驿道上,一行十余骑策马挥鞭,纵意疾驰。
    待这群人走后,又有一行百余骑尾随其后而来,同样是快马加鞭,疾行如风。
    “叔至,此地距离许家庄还有多远,我们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