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乡-第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且很想把这样的事情着为永例!

    云琅对汲黯的想法其实是不以为然的,他知道那个肥胖的老家伙打的是什么主意。

    无非是想要狠狠地搜刮上林苑一次,然后再用六年的时间让被吸血的上林苑继续变得血脉充盈,而后,再来一次……而后再复活……且如此循环。

    这样做还有一个更加深远的意图,那就是控制刘彻发动战争的次数,每隔五年大征一次,是一个很好地规律。

    就算皇帝一不小心把上林苑给弄垮了,大汉国别的地方早就休养的差不多了,可以再选一个地方继续如此循环。

    计策这种东西永远都没有完美的时候,有一利必有一弊这是一定的,只要利大于弊就能好好地利用一下。

    至于大环境下的倒霉蛋,他是顾不得的。

    二十天的时间,良家子军已经到位,刘彻非常的满意,同样的二十天之内,他需要的粮秣也已经全部到位,这让刘彻非常的得意。

    长门宫的库房根底深不可测,是他最大的仪仗,他喜欢没事干就绕着长门宫的库房游走一番……虽说需要骑马走很长时间,他也感受不到劳累,且乐此不疲。

    对刘彻来说,长门宫的库房里装的不仅仅是粮食跟物资,更是他执政的信心所在。

    跟阿娇在长门宫平台上下象棋的时候,刘彻抬眼就能看见远处高大的仓库,这样的景致谈不到好,却是刘彻看不够的一个地方。

    “您可是一下子盘剥了上林苑四年的赋税,如果来年您继续在上林苑征调,这片地方就算是完蛋了。”

    阿娇毫不客气的用自己的卒子回头吃掉了刘彻的一匹马。

    对于阿娇违规的事情,刘彻就当没看见,抬车斩杀了阿娇的一枚炮之后淡淡的说:“朕自登基以来,还从来没有失信于天下的事情。

    你以为百姓们为何会在短短二十天里就把四年的赋税全部凑足?还不是因为相信朕!

    对于忠心于朕的百姓,朕只会倍加珍惜,如何会失信于他们,你放心就是了。”

    “该死的汲黯!”

    阿娇恨恨的将自己的老将挪开。

    “怎么又恨上汲黯了?你前些天还劝说我不要生汲黯的气,还说汲黯是一位难得臣子。

    事情到了你头上,原来你也受不了!”

    阿娇愤愤的道:“您在装糊涂,我就不信您会看不出来汲黯的坏主意?”

    刘彻微微一笑,觉得一个车杀不死阿娇的老将,就把一匹马从后方调了上来。

    “汲黯不愧有老成谋国之名,以上林苑一地的纷乱,换来我大汉其余疆土的安宁,这主意其实不错。

    你只看到他在祸害上林苑,却没有看到他想用上林苑来挟持朕的行为,事情做得滴水不漏,堪比云琅啊。”

    “怎么又扯到云琅头上去了?他最近已经很乖巧了,您横征暴敛本来与他这个关内侯没关系,他还是乖乖缴纳了赋税,给其余勋贵开了一个头,应该算是功臣啊。”

    “功臣?嘿嘿,缴纳一点钱粮,他的大弟子霍光就成了射声营的校尉,二弟子张安世就成了军中粮草主簿。

    这可是两个既能捞到军功,又能平安无事的两个军职,他这个当师傅的对弟子算是呕心沥血的好了。”

    阿娇嫣然一笑,随手把自己必输的棋局拂乱,给刘彻倒了杯甜茶道:“你的长子不待见他的弟子,还不准他这个师傅再给弟子谋一点前程?

    再说了,张安世进入军中是个什么目的您会不清楚?偌大的一个钱庄,可真真是便宜您了。

    您现在不把钱庄并入司农寺更待何时?”

    刘彻笑道:“不急于一时。”

    阿娇惊讶的道:“您以前不是总说钱庄应该成为国之重器的么?”

    刘彻道:“钱庄有调节天下货币的作用,朕已然知晓,朕却对钱庄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没有了解清楚。

    而云琅明明可以把张安世放进司农寺,替朕来打理钱庄的,却把他义无反顾的塞进军中。

    娇娇,你来告诉朕,是何道理?”

    阿娇道:“自然是方便您接手。”

    刘彻摇摇头道:“朕可以劫夺,可以创造,唯独不接受这种含义不明的给予。

    朕遍览史册发现了一个道理,白给的东西往往是最昂贵的。

    石牛粪金的典故你不算陌生吧?

    朕如果成了那个愚蠢的蜀王,那就太糟糕了。”

    阿娇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握着刘彻的手道:“您也太小心了,云琅要是敢对您用秦惠王戏弄蜀王的法子,臣妾就太佩服云琅的胆量了。”

    刘彻皱着眉头道:“朕若在,云琅做事历来讲究谋定后动,从不占眼前的小便宜,他的眼光比较长,所以朕需要慢慢来应对,等朕彻底的将钱庄的事情弄清楚了,再收下不迟!”

    阿娇点头道:“江山多娇,祖宗获得不易,陛下小心些总是对的,现如今,正是对匈奴发起最后一战的好时候,您真的要把草原变成一片没有人烟的空地么?”

    刘彻点头道:“朕的意图很明显,除过汉人,朕不允许任何异族人踏足草原。”

第九十二章长大成人的刘据() 
第九十二章长大成人的刘据

    自古以来北方的异族人就是中原帝国的死敌。

    而来自南方的异族人,对比之下就非常的弱小了,地域决定了那片土地养不出北方那么彪悍的敌人来。

    因此,北方边境,永远都是中原帝国严防死守的防线。

    有历史,就说明有传承。

    周幽王被犬戎族灭杀的事情给中原帝国留下了很深的伤痛记忆。

    而匈奴单于冒顿想要睡吕后的故事更是让刘氏子孙引以为耻。

    刘彻不是一个仁慈的君主,他对汉人都谈不到仁慈,对于匈奴人自然是随心所欲的对待。

    政治讲究平衡,刘彻认为只要国家的国土足够广博,他就能做到平衡。

    某一地受灾了,那就把百姓搬离那里,去别的地方找饭吃,百姓的粮食不够吃了,只要多种一些,就一定能有收获的。

    这与云琅的败家子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皇帝强势的时候,天下所有人都要让着皇帝,这是必须的一个过程。

    没人愿意找死,因此,在强大的皇帝治理天下的时候,门阀豪强的力量就会变得很小。

    曹氏在清理门户,云氏在削弱自家的存在感,基本上所有的大族在做同样的事情。

    他们同时也在远离皇长子刘据!

    刘据的马车驶进关中的一刹那,文武百官齐齐的闭上了嘴巴。

    只有民间的大儒夏侯静极力主张希望皇帝能够早日册封太子,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霍去病以前在卫皇后哀求下,上书皇帝希望能早日立下太子,是被皇帝命人叉出大殿,丢在台阶下面的。

    曹襄被母亲逼迫,准备跟舅舅说说表弟成为太子的事情,话才说了一半,就被刘彻殴打的死去活来。

    在前两位的教训面前,云琅很聪明的没有跟皇帝说起这件事,即便如此,刘彻看他的目光也极为不友善。

    夏侯静不知走了什么运,在满朝文武全部闭嘴的情况下上书皇帝,提起立太子的事情,并且表示这也是鲁地大儒们的一致意见。

    话语说的强硬,似乎没有什么转圜的余地,皇帝却没有生夏侯静的气,收到奏折之后还专门给夏侯静给了一道旨意,专门解释,现在不能立太子的原因。

    夏侯静看到旨意之后,立刻就发动自己能发动的力量,继续上书皇帝……这一次皇帝留中不发。

    人人都以为夏侯静这一次要犯忌讳了,夏侯静却非常安静,据说正在说动山东的儒生史东梁将家中大女嫁给刘据为妃子。

    就在夏侯静身处风口浪尖的时候,他的弟子梁赞,却在阳陵邑开了一家糕饼店。

    一时成为士子们的笑谈。

    就连夏侯静在获得皇帝大批赏赐之后,也劝说梁赞放弃贱业,专心就学。

    梁赞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今日显贵,明日落魄,本就是常事,依靠贵人的恩宠获得财富不能长久,唯有自立才是正途。

    不但自己亲自站在糕饼店外大声叫买,还放弃了跟随夏侯静四处讲学扬名的机会。

    被士人笑称为痴人!

    看惯了岭南,西南荒蛮的群山,再看到关中沃野千里的模样,刘据竟然生出一种死里逃生的感觉。

    此去经年,已是物是人非。

    “不知霍光看到我今日显贵,会不会后悔?”

    刘据此时很想看到霍光后悔的模样。

    瘦峭的快没有人形的狄山道:“殿下……不可……羞辱霍光。”

    刘据把玩着一枚玉佩笑道:“吹尽黄沙始见金啊,你是黄金,霍光不过是流沙而已。”

    狄山摇摇头,不愿意再说话,他说话本就艰难,这些天因为霍光的事情已经跟刘彻说过很多次了,没有一次有效果。

    刘据见狄山沉默,就宽慰他道:“霍光有一位好师傅,好兄长,不靠我们也能活得很好,或许这就是他没有毅力跟我们一条道走下的原因所在。”

    狄山吃力的道:“殿下……在西南……过……于……贪婪了。”

    刘据点点头道:“是啊,我确实有些着急了,孤王为皇长子已经十四年了……时间太长了。”

    狄山连忙道:“殿下……不得……腹诽!”

    刘据轻笑一声,对狄山道:“在你面前我如果还不能随心所欲的说话,那就太郁闷了。

    爱卿如果没有口吃的毛病,孤王一定将你举荐给父皇,委以重任!”

    狄山笑道:“微臣……很……知足!”

    刘据摆摆手道:“你的忠诚,你的才干,我是有切身感受的,不必过谦。”

    说着话就掀开马车帘子,瞅着一身戎装护卫着马车的郭解对狄山道:“出发之前,我以为此人不可用,现如今,我却引为心腹之臣,这世间的人啊,真是无法预测。”

    狄山摇头道:“臣以为……此人野性难驯……没想到……”

    刘据大笑一声道:“比霍光这等虎头蛇尾之辈好的太多了。

    昔日云侯教导我‘看人需要三年整,吹尽黄沙始见金’,这句话真是妙用无穷,没想到被风吹走的第一粒沙子就是他引以为傲的大弟子!”

    狄山见刘据越说越过分,就低声道:“不……可!”

    刘据笑眯眯的道:“我自有分寸,云琅这个卫将军我还是尊敬的。

    至少,他是支持我的。”

    就在两人低声交谈的时候,就听郭解在外边禀报道:“启禀殿下,我们已经过了渭水!”

    刘据从马车上下来,看着刚刚走过的渭河桥叹息一声道:“我们走的时候河面上还没有这座桥。”

    郭解笑道:“殿下戎马倥偬,哪里能理会这等小事!”

    刘据摇头道:“这可不是小事,我们这一路上吃足了道路糜烂之苦,回到关中才仿佛从地狱回到了人间。

    别小看这座桥,很快,这里就会出现一个繁华的村镇,而后,村镇又会衍生出一座城池来。

    一个国家,就是这样慢慢兴旺起来的。”

    郭解大笑道:“如果殿下喜欢桥梁,微臣愿意献出此次出征西南所得,供殿下在关中修桥。”

    刘据看着郭解笑道:“这些财货都是你用命换来的,孤王还没有拿自己部属的心血来为自己捞取名望的习惯。”

    郭解连忙道:“微臣能在殿下的门下行走,自然是期望殿下能够节节高升,殿下是我等苦命人的主心骨,只有殿下好了,我们才能好,这个道理微臣虽然出身草莽,还是知道的。

    殿下但有所需,莫说区区钱财,就算是要微臣这条命,也绝不皱皱眉头!”

    刘据看着冬日里清澈的渭河水,幽幽的道:“在西南,我们知道自己的敌人是谁,将军也尽可用你的刀为孤王开山劈石。

    在关中,在长安,在上林苑,天知道谁是朋友谁是敌人,我们从今日起起一定要小心从事。

    谢长川原本是我们最好的一个棋子,可惜才开始用,就被人连根斩断。

    郭解,此事断然不会平白无故,孤王要你回到家之后,就发动你所有的力量,为孤王解惑。”

    郭解连忙拱手道:“微臣已经派出人手探查了,回到上林苑之后定会给殿下一个详细的说法。”

    狄山皱眉道:“谁?”

    郭解笑道:“任侠父,若说军阵作战他不如我,论到探听消息,为贵人解惑,我不如他多矣。”

    狄山长叹一声道:“我……就……怕……结果……会超乎我们……的预料。”

    刘据大笑一声挽着狄山,郭解的手道:“不管是什么样的答案,总比我们一头雾水来的好。

    我们一起进京,看看到底是何方魑魅魍魉之徒在作祟!”

第九十三章不可缺少的云琅() 
第九十三章不可缺少的云琅

    此时的刘据,多了几分决断,少了几分急躁,如果说这次出征带给了他什么变化,那就是——等待,他学会了等待,不再凭借个人主观印象就匆匆行动。

    调查谢长川被贬斥一事,确实是他需要优先解决的事情,如果不能彻底的弄明白这件事,他就没有办法通过谢长川事件来窥伺他的父皇,对他的容忍底线到底在哪里。

    他离开关中的时候还是春天,回到关中的时候,已经是冬日了。

    他作战的地方没有雪,关中有。

    眼看着洁白的冰雪在他的掌心逐渐融化,刘据收回了湿漉漉的手,寒冷让他的指尖变得麻木了。

    白色的世界中,长安城如同一头黑色的猛兽趴伏在大地上,张大了嘴巴等待他进去。

    没有盛大的欢迎仪式,也没有热闹的欢迎场面,今日的长安就像他经历过的无数个平淡的日子一样,并不因为刘据回来了,就有所变化。

    汉长安南边的宫门有三个,一个叫做清明门,一个叫做霸门,还有一个叫做宣平门。

    将士出征为霸!归来曰——宣平。

    如今,西南方已经平定,刘据自然是要从宣平门进入长安的。

    随从甲士已经回归了中军府,郭解统御的扈从也已经各归乡里,能走进长安城的不过是刘据的六百名侍卫,以及狄山,郭解两人罢了。

    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曲调为《清平调》,《清平调》最善于以物喻人,此时白雪飘飘,曲调自然显得孤高而清冽。

    寒天腊月里,就连看守城门的金吾卫们都缩在城门洞子里瑟瑟发抖,一个穿着皮裘的人,却光着头站在大雪中吹笛子。

    他的头上落满了白雪,几乎遮盖住了他乌黑的头发,好在他的手似乎很灵活,从头到尾,一个调子都没有乱。

    马车走进了些,刘据终于看清楚了站在城门口的人到底是谁。

    “是霍光啊……”

    刘据神色难明。

    马车来到霍光的身边停了下来,刘据打开马车帘子,笑眯眯的看着霍光道:“怎么没有酒?”

    霍光从腰里解下一个酒葫芦递给了刘据。

    刘据拔出塞子大大的喝了一口道:“好酒!”

    霍光笑道:“偷我师傅的。”

    刘据哈哈笑道:“既然你来了,就一起进宫吧,我父皇母后应该等了很长时间了。”

    霍光摇头道:“我跟着去不合适。”

    刘据一把拉住霍光的手道:“同去,同去,我们一起从长安出发剿灭不臣之国,又一同大胜归来,如今到了摘取果实的时候,如何能够少了你?”

    霍光看看一脸期盼之色的狄山,又看看一脸鄙夷之色的郭解,摇头道:“我是半路回来的,虽然不能被称之为逃兵,却不能用你们的功劳来给我脸上贴金。

    今日来,就是为了迎接殿下归来,如今,殿下曲子也听了,酒也喝了,某家这就告辞。”

    狄山结巴一时说不出话,郭解在一边冷笑道:“还算是有自知之明!”

    霍光脸上的笑容不见了,看了郭解一眼道:“你当年若不是在北地面对匈奴的时候被吓得屁滚尿流,今日,这句话倒也说得!”

    郭解大怒,将马鞭子舞动的呼呼作响,却迟迟不敢抽下去,更让他受伤的是,霍光对他的恼怒似乎毫不在意,不论他表现的多么愤怒,都不理睬,似乎不认为他有胆子把马鞭抽在他身上。

    反而伸出手臂重重拥抱了一下狄山。

    刘据目送霍光的身影消失在白雪中,这才笑着对握着马鞭的郭解道:“为什么不抽下去?”

    郭解打了一个激灵连忙道:“怕坏了殿下大事。”

    刘据笑道:“既然知道不能抽,那就不要愤怒。”

    说完就坐着马车进入了长安城,今日,他很想在章台宫见到自己的父亲母亲。

    卫子夫踉踉跄跄的在冰雪中快步行走,把身边的宫女,宦官丢出老远。

    她出身贫贱,在冰雪中奔跑很是熟悉,远不是那些养尊处优的宦官宫女们所能比拟的。

    刘据远远地就看见了母亲的声音,大喊一声,就狂奔起来,卫子夫停下脚步,站在风雪中见自己的儿子跑的像豹子一般敏捷,笑着张开了双臂……

    “母后……”

    刘据紧紧的抱住了母亲的双腿,他原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坚强了,没想到,在见到母亲的第一个瞬间,却大哭了起来。

    卫子夫的泪水滴落在刘据扬起的脸上,笑意却无论如何都掩饰不住。

    “我的儿已经长大了……”

    狄山站在一边不断地擦拭泪水,直到卫子夫将目光落在他身上,这才跪地禀奏道:“启禀……皇……后陛下,臣狄山……将皇子……”

    卫子夫不等狄山把话说完,就笑着道:“先生说话不易,就不要多说,你的心意,本宫明白,本宫明白!”

    狄山仰起头大笑一声,然后重新施礼道:“既然……如此,微臣……告退!”

    说罢,就转身离开,不论刘据在后面如何呼唤,也是一步不停,很快就消失在甬道里面。

    卫子夫拉着刘据的手道:“此人可重用!”

    刘据连连点头道:“孩儿也是如此认为,他身为右拾遗,尽到了他的职责……至于孩儿的左拾遗,刚才也在城外见到了,无论如何都一言难尽。”

    卫子夫笑道:“这才是事情本来的面目,我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