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爷传奇-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必烈自然不能理解贾迩冶的高论,“年轻人,难道你不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吗?”

“呃,现在大宋没有皇帝了,陛下也做不成皇帝了,但是中国还是中国。将来怎样建立政权我们可以讨论,现在我只希望陛下与我合作,为中国的将来谋取利益,为天下苍生谋取福祉。陛下如果还想有所作为,与贾某合作是唯一的机会。”

忽必烈沉思许久,然后说道,“年轻人,朕需要考虑。朕需要见两个大臣。”

贾迩冶似乎看到了希望,急忙问道,“陛下想见哪两个人。”

忽必烈叹息,“朕最想见的人是史天泽和伯颜,可惜他俩都死了。安童也可以,可是他还被海都扣押着。年轻人,你让朕见见耶律铸和桑哥吧。”

耶律铸是契丹族人,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九世孙,耶律楚材之子,与其父一样,官至丞相,是中书左丞。桑哥是吐蕃人,出生于多麦(今甘孜昌都一带),能通藏、蒙、汉、畏吾儿和其它言语。桑哥在元廷治蔵方面立有大功,两年前(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桑哥回到大都,针对当时元廷入不敷出的困窘状态提出了许多颇有成效的改革财政的建议,深得忽必烈的宠信。贾迩冶搞清楚耶律铸和桑哥的背景之后,心有所动,一定要将这两个人网罗到自己的麾下。不过贾迩冶也有一些疑惑,这个耶律铸是耶律楚材次子,而金大侠说的耶律齐也是耶律楚材次子,做了老顽童的徒弟、郭靖和黄蓉的女婿和叫化子头。还有什么耶律晋、耶律燕,三兄妹都是以古国之名为名,打听之下,都属子虚乌有。小说之言不可当真啊,否则遭人白眼相对,如此实属咎由自取,怪得谁来。贾迩冶吃瘪,造山窃喜。

忽必烈与他的两个臣子谋划了两天,然后与贾迩冶谈判。贾迩冶请来文天祥和留梦炎参加谈判,事先与二人做了必要的通气。没想到大家刚刚坐下,就遭到忽必烈的抗议。忽必烈说留梦炎是他的臣子,必须加入他的一方。留梦炎老脸羞愧,啼哭失声,眼泪鼻涕一把一把地掉了下来。贾迩冶无奈,只得让留梦炎退避,好在还有杨无过相陪,否则人势上就落了下风。刚刚开战,贾迩冶就先败一场,造山嗮之。

正式谈判开始,贾迩冶正式提出大元已经失败,忽必烈可以体面的退位,可以封忽必烈为蒙古大公,漠北草原由蒙古族自治,中央政府不派官员,但是要派军队守卫国土,保护公爵及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忽必烈提出的方案是元廷退出南方和荆北,贾迩冶退出胶东,恢复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九月元军进攻宋境之前的状态。

双方提出的目标相差太远,自然不能达成任何协议,谈判内容转向各自手上有多少筹码。忽必烈说元军在黄河前线集结了二十余万大军,若进攻,可以扫荡胶东,占领淮东。若退回大都,可以将大都踏成平地。贾迩冶说那二十万元军现在进退两难,而且根本就不用打,最多还有三四个月就自行崩溃了,原因是他将沧州储备的粮草都烧了,而河间路军远多于民,且民众为避战祸,多已四散亡命,就是将老百姓的粮食都抢了,也坚持不了多少时间。

耶律铸说关外引弓之士不下百万,若围攻大都,结果必然是玉石俱焚,不如各自退兵,两家修好,将来再无战事。贾迩冶说实话告诉各位,贾某奔袭大都只用了三万余兵力,至此已经消灭七万余精锐元军,阁下所说的百万引弓之士,在贾某看来只是老弱而已,根本就不够打的,何况现在关外绝无百万男丁,难道还要驱使妇孺前来送死,断绝了关外契丹、蒙古、女直和汉人的血脉?要想将来再无战事,只有国家一统之途。地不分南北东西,民不分民族贵贱,同在统一的法治之下平等相处,岂不美哉。诸位如果在这方面有所成就,必将成为中华大国的千秋功臣,世世代代受人敬仰,流芳百世。若逆之而为,必遗臭万年。

忽必烈说南方有数十万元军,如果发起进攻,贾迩冶在江浙的地盘未必能够保住。贾迩冶说他在江南有足够的兵力消灭来犯之敌。现在长江已经被贾某的精锐水军封锁,传个消息都费事,现在大都的情况阿剌罕、博鲁欢、张弘范、李庭、李恒、阿里海牙之流未必清楚。如果他们清楚大都的情况,做出的反应恐怕不是北上进攻江浙,而是南退自谋出路。

桑哥说和林、六盘山、蜀地、吐蕃有精锐骑兵数十万,如东进救驾,贾迩冶的三万人马难逃覆灭的下场。贾迩冶笑道,路途遥远,缺失统一调度,或许会有一两支军队过来看看情况,但联合进攻的可能性很小,现在恐怕都在观看形式的发展,思谋自家的出路。西面海都虎视眈眈,他原来就不满足察合台汗位,和林和六盘山的驻军当防的是海都的吞并。

这次谈判的结果是不欢而散,贾迩冶倒也没有指望谈判很快就会成功,甚至没有指望最后一定会成功,只是在争取而已。谈判中贾迩冶表示了对耶律铸和桑哥的才干的敬佩,大力吹捧忽必烈识人善用,邀请二人参与北平民政的管理。二人十分意外,期期艾艾不置可否。忽必烈倒是表现出杰出帝王的胸襟大度,说这个年轻人既然如此看重你们的才干,而且你们现在也没什么事情可做,你们就尽情地表现你们的能力吧,不过以后的谈判你们必须站在朕的一边。结果是皆大欢喜,贾迩冶挖人墙角的图谋有了一个好开端。

文天祥在谈判中未发一言,散会后贾迩冶见文天祥和杨无过都不肯走,于是让充当翻译的古丽自行离开,“大哥,文大人,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呃,宝兄弟,我军在北平实际上一支孤军,周边元廷的势力还很大,如果军事上再能给元军来几次重创,忽必烈才有就范的可能。”

“大哥,是这个道理,但是几战下来,我军弹药损耗极大。现在得保存实力,以防元军大军攻城。只要坚持几个月,黄河前线的元军粮草不济而溃散,则我军可与胶东连成一片,主动权就转移到我军手上了,那时我军就可以主动出击,给元军来几下狠的。至于忽必烈最终能不能就范,很大程度上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只能力争而已。”

文天祥说道,“呃,贾都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况且元人残暴,杀戮甚重,给我们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我们不斩杀这些元酋就是我们的仁德了,要想他们与我们同心合力治理天下,恐怕极难如愿。如果放虎归山,待其喘过气来,定会再起战端,后患无穷。”

“文大人,我们现在争取的是尽快结束战争,或者将战争的烈度尽可能地降低。如果争取到元酋的合作,可有事半功倍之效,为此可以给忽必烈等蒙古贵族一些甜头。自古中国就是多民族国家,汉唐盛世能有非凡之成就很大程度上是民族政策十分成功。况且天下之大非我等所能想象,各地域民族、民风差异极大,信仰决然不同,如果对非我族类都持排斥的态度,发展必然极其有限。”

“呃,都督胸襟非凡,但是文某对能够争取到忽必烈的合作持有怀疑。”

贾迩冶笑道,“这个,只是争取而已。文大人,吸收耶律铸和桑哥参与政务要认真执行,老丞相留梦炎,还有原来大宋的那个福王以及文人学士都可以吸收进来,元廷的官员不分民族只要确有才干都可以吸收。招降纳叛是削弱对手壮大自己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文大人,这件事比自己理政还费心啊,但是做好这事,将来的好处极大。”

第三卷 天翻地覆 第一章 奔袭大都(四)

1—4

清明时节,江南已是霪雨绵绵,北方却是春暖乍寒,田野里却也生机盎然。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贾迩冶又和忽必烈谈了三次,虽然谈判没有进展,但是忽必烈的待遇好了许多。在耶律铸和桑哥的强烈要求下,忽必烈又过上了皇帝的舒坦生活,不仅伙食好了,还有嫔妃侍候了,当然行动自由是没有的。贾迩冶干脆不和忽必烈谈判了,而是差不多天天晚上都在朝堂请忽必烈喝酒,而且总有杨无过、文天祥、耶律铸和桑哥作陪。

贾迩冶现在不称忽必烈为皇帝陛下了,而是称其为老忽。这个不伦不类的称呼使别人都大摇其头,忽必烈倒是并不在意,居然能有汉语称贾迩冶为小贾,两人在碰杯时差点就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了。喝酒时并不谈论国家大事,贾迩冶的话题多是蒙古族和成吉思汗的发家史。这个话题总是勾起忽必烈的无限兴趣,这使贾迩冶了解了不少历史知识。但是在蒙古族起源方面,贾迩冶并不相信传说故事。

忽必烈说蒙古族是苍狼和白鹿的后代,起源于腾汲思海(北海、贝加尔湖),而孛儿只斤氏是金色天神在草原上的后裔。贾迩冶对这种口头相传的史诗另有解读,苍狼和白鹿之说应当是对蒙昧时代狩猎生活的记忆,而金色天神之说是给皇族血统披上神圣的外衣。但是忽必烈又说蒙古族旧称蒙兀室韦,是黄帝的一支部曲,可见造舆论这种事情大家都彼此彼此。贾迩冶发现桑哥对往事无动于衷,但是耶律铸听到这些说法是多报以会心的微笑。后来贾迩冶私下里就蒙古族起源问题请教过耶律铸,他说蒙古族起源于兴安岭西麓的建河(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应当是鲜卑的一个分支。

贾迩冶发现桑哥精通谋略,考虑问题像个商人。而耶律铸精通儒学,特别推崇理学,历史和文学造诣极深。二人都是杰出的政治家。贾迩冶不敢与耶律铸谈论学问,他的进士头衔是假冒伪劣的。文天祥和耶律铸倒是十分谈得来,他们谈起学问来贾迩冶只有旁听的份,倒是忽必烈听了桑哥的翻译后似乎比贾迩冶领悟的更多。

这天贾迩冶又在朝堂请忽必烈喝酒,只是时间比平常晚了一些。忽必烈说道,“小贾,今天怎么这么晚?老夫还以为你没有美酒了?”忽必烈现在每天都期待贾迩冶请他饮酒啊,他真担心贾迩冶没有酒了,那日子就没法过了。

贾迩冶嬉笑道,“哈,那怎么可能?美酒多的太太,喝上一年半载也莫麻大,何况很快就有人从南面送酒来了。老忽,你放心吧,不用担心莫酒喝。”

忽必烈也来个嬉皮笑脸,“嘿嘿,小贾你诓骗老夫吧?怎么可能从南面送酒来,刘国杰的二十万大军是吃干饭的?再说现在黄河已经解冻了吧,千万别将美酒送给黄河鲤鱼喝啊。”忽必烈这是话中有话,半渡而击,喂鱼的岂止是酒。

贾迩冶赶紧大拍马屁,“哇,老忽,生姜还是老的辣呀,你果然英明,黄河确实解冻了。刘国杰留下五万军队坚守黄河前沿,亲帅十五万大军云集固安一带。刘元帅定是来救驾的,说不定你老忽有出头之日了。”怎么听起来不是滋味呢,是不是喝高了。

忽必烈自然不是省油的灯,“嘿嘿,小贾,我看你还是归顺老夫算了。你若投降,老夫封你为齐淮吴越大公。”哇,忽必烈真大方。

“嘿嘿,老忽你别忽悠老实人。如果你重操刀把子,偶身上的肉恐怕要变成这火锅里的涮羊肉了。”看来贾迩冶还没有喝的太高。

忽必烈似乎很自信地说道,“哈哈,害怕了吧。十五万大军能将你的三万人马踏成肉酱。”

贾迩冶自然不能苟同,“未必。如果那么厉害,年前沧州和抚州集结的大军为何不敢进攻,却摆出防御的态势?你以为搞个陷阱偶会跳进去吗?”

忽必烈心想你小子不冒进算你聪明,但是你打仗的那几下子也没什么了不起。“哼,你打仗就是仗着火器厉害,还搞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你的火器弹药制造复杂,每战损耗极大。现在你孤军深入,一路上没有少消耗吧?没有外援接济补给,待你的火器弹药耗尽,就是你兵败之时。老夫所言非虚吧?大都必将玉石皆焚啊。”

“嘿嘿,老忽你洞察秋毫啊。不过偶向你保证,大都没有战事刘国杰就会溃败,到时候兵败如山倒,克利马查地一败涂地。”贾迩冶这回是先拍马屁,然后做精神打击。

“哦?你在大都外围与刘国杰决战?大都是空城?你不怕刘国杰也搞一个偷袭大都?嘿嘿,小贾,你又在诓骗老夫喔。”忽必烈绝不相信贾迩冶不守大都。

这回贾迩冶实话实说,“那种低级错误我怎么会犯?大都是不能不守的。刘国杰欲攻大都,必定先拿下大兴,我在那里陈兵七千,以逸待劳,等着刘国杰前去送死呢。”

“七千?呵呵,刘国杰可以分兵阻截大都援兵,一鼓作气踏平大兴城垣。”忽必烈认为贾迩冶还是在说瞎话,他不相信七千兵力能够守住大兴,刘国杰手上可是有二十万大军啊。

贾迩冶笑道,“不错,老忽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看来我们终于有些共识了。我在大兴储备了太多粮食,好像是长期坚守的模样。兵少粮多,大兴就像一块肥肉,刘国杰非咬不可,否则他那些半饥半饱的士卒很快连半饱也混不上了。”

“啊?你是说大兴粮草充足不怕围困,刘国杰断粮先溃败?嘿嘿嘿嘿。”

“老忽你别笑得那么阴深恐怖,你就那么自信我七千人马守不住大兴吗?”

“嘿嘿,理由还需老夫明说吗?如果你没说瞎话,这次你肯定栽了。刘国杰取下大兴,获得粮草,再围困大都,小贾啊,那时候你恐怕没有心情请老夫饮酒了。”

“嘿嘿,老忽我们走着瞧吧。现在我们打个赌怎么样?赌刘国杰能不能打下大兴。”

“好啊,怎么赌?”

“当然是我赌刘国杰败,你赌刘国杰胜。”

“那是当然。胜负输赢为何?”

“我若胜了,你向我投降,接受我给你的封号,并下令所有元军向我军投降。”

“你若输呢?”

“那我自己抹脖子算了,方便你将我的肉变成烤羊肉。”

“那不行,你抹脖子,你的下属也都抹脖子吗?这不公平,你还是想诓骗老夫啊。”

“我抹脖子还不行吗?你要如何才算公平?”

“老夫输了老夫向你投降,你输了你向老夫投降,这样才公平。”

“不错,这样确实公平。罢了,就这样办吧。文大人,耶律大人,烦劳两位丞相大人书写字据,一式两份,我和老忽签字生效,在座的各位都签字做个证人。”

字据书写好了之后,各人签字。按贾迩冶的意思,字据特别写明忽必烈输了将获得蒙古大公的封号。忽必烈也要求写明贾迩冶输了将获得齐淮吴越大公的封号。双方各自收好字据,以后再也不提这事,尽情吃喝闲聊,倒也其乐融融。杨无过、文天祥、耶律铸和桑哥都没有将打赌的事情放在心上,最近大家都习惯了贾迩冶的胡作非为,也习惯了忽必烈的老不正经,认为两人打赌的事情不过是胡闹取乐而已。

杨无过可是将宝兄弟看得透透的,这小子一不会自己抹脖子,二不会投降忽必烈,更重要的是这小子肯定不会赌输。文天祥也略知端倪,大都的工匠非常忙碌。元廷大都的左警巡院管辖数万从全国各地网罗的各种工匠,建有大量作坊,主要是打造兵器和其他装备,包括回回炮和火药,现在都变成了贾迩冶的战利品。

近三个月来,带来的兵工和工兵组织工匠忙碌不止。用带来的大量炸药和缴获的其他材料,没日没夜地生产弹药。另外还大量生产了一种叫做硫酸的呛人液体,原料是硫磺,而硫磺多是取自缴获的火药原料,也有一些是部队带来的。经过一些炉子、罐子、管子的加工,硫磺就变成了这种令人厌恶的硫酸。操作的工匠都带手套,还用布蒙住口鼻,据说手套和布都在碱水里泡过。用手持唧筒喷射浓硫酸,平地上可以喷出两丈远左右。液体所到之处,石头都烧得嗞嗞啦啦的响,冒出烟雾来,煞是恐怖啊。文天祥明白这种液体是一种霸道的武器,用于城防战比泼油放火强多了。但他不知道用硫酸煮骨粉,再经过复杂的加工,生产的物质是另一种更加霸道的武器。

在大量的粮草运往大兴的过程中,炮弹、手榴弹、炸药包、铁罐子盛装的浓硫酸、黄磷燃烧弹也悄悄运往大兴。警卫营的四个连和炮兵连也伪装成运输部队进入大兴城池,无忌师的一个营临时接替了皇城监守任务。大兴城严格军管,百姓只准进城,不准出城。

直属二团、四团和警卫营在紧张地加固城防。标准的工事是在城墙上建造防止回回炮攻击的掩体,另外还在每座城门里修建了狭窄的瓮城。瓮城的过道宽不到二十米,长六七十米,是个斜坡,越往里越深,坡度约十分之一。如果破门而入,沿着过道顺坡而下冲进来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快,感觉一定很爽。现在进城出城十分麻烦。

四月初五,刘国杰指挥十五万元军包围了大兴。元军在城北方向陈兵十万,城东和城西方向各陈兵五万。元军玩了个围三缺一,似乎网开一面,给守军留了个逃命的道路。

第三卷 天翻地覆 第二章 坚守大兴(一)

2—1

四月二十清晨,充分准备的元军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攻城作战。元军首先出动的是回回炮,在隆隆的战鼓催促之下,元军在城东、城北和城西方向的营盘都推出二百多架回回炮,密集的大石块夹杂着火药包抛向城墙。守城的将士们躲藏在掩体里,这种掩体在常熟防守战中经历了实战检验,其效果是元军的回回炮徒劳无功,现在又有了改进,修建了一些位于城墙外侧的掩体,藏在掩体中就可以向城外射击。

守军没有反击,放任元军折腾。一阵轰击之后,元军出动步兵了,回回炮仍然继续打击城墙。三个方向元军各出动二千步兵,每人扛着个麻袋,元军是来填护城河的。警卫营的枪手和各部队的钢弩狙击手开始收割生命。战士们藏身在掩体中,利用女墙的缺口向城外射击。扛麻袋的元军不断有人倒下,连人带麻袋摔倒在地。结果是不到一半的元军士卒丢下麻袋逃了回去,仅有数百个麻袋扔进护城河里。不到半个小时,元军折兵三千有余。元军的第一轮攻击行动轰轰烈烈的开始,却草草收场。

严库的位置在城北正中的城楼上。城楼被回回炮的大石块和火药包破坏的面目全非,但是严库和一班参谋人员安然无恙。城楼被改造过了,外表还是城楼,实际上已经是坚固的堡垒和掩体了。元军消停之后严库听取了参谋们报告的其他方向的战斗情况,消息不用通讯兵跑来跑去的传递,是用旗语或灯光信号传递的,用望远镜观察接收。严库下令向城外发送战斗报告,城外有几个侦察通讯小分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