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水浒-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张天德是新官上任,孙定在这开封府工作了十几年,可以说是元老级别的人物,虽然张天德是孙定的顶头上司,可是对于孙定他也不敢轻易地得罪。

    孙定恭恭敬敬的朝着开封府府尹张天德一拱手,说道:“下官拜见大人。”

    看到孙定如此恭敬,张天德也是颇为受用,脸上的笑意更胜,当下便问道:“孙孔目找本官有何事?”

    “大人可知那徐宁的案子?”孙定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就开口问道。

    张天德愣了一下,而后点了点头,说道:“知道,这是童枢密亲自吩咐下来的,本官只是奉命办事,孙孔目提起这个做甚?”

    孙定听完张天德的话,心中便是冷笑一声,对于张天德的话有些鄙夷,但是脸上却是没有什么变化,等到张天德说完,孙定便又开口说道:“大人,这里只有下官与大人两个人,那下官便直言了。”

    张天德哈哈一笑,说道:“你我都不是外人,孙孔目有话便说。”

    “那徐宁是得罪了童枢密,这才被押入咱们这开封府大牢,至于原因,大人也是只晓的,便是徐宁没有将祖传的宝甲献给童枢密,大人给判的是死刑,可是一但日后那徐宁的家人将宝甲献给童枢密,那便是童枢密身边的红人,到时候未必不会结怨与大人您,到时候大人可就是里外的不是人了。”孙定沉吟了一下,整理了语言,而后说道。

    张天德听到孙定的分析,觉得也有道理,一时间也没了注意,脸上有些焦急,当下便开口问道:“那依着孙孔目,本官还如何是好?”

    孙定一见张天德失了心神,当下心中便是一喜,不慌不忙的拿起身边桌子上的茶碗,慢条斯理的品了一口茶,这才开口说道:“免去死罪,将徐宁该判为发配,将他发配的远一点,到时事情一但有了转机,大人也好有个说辞。”

    张天德失了心神,对于孙定的话也没好好思考,当下连连点头,按照孙定的办法,该判了徐宁与汤隆二人,发配江州。

    事情过去,孙定也暗自松了一口气,心中对张天德更加的鄙夷,方才他的话漏洞百出,张天德居然都没有听出来,如此草包的人做官,怪不得会有那么多人揭竿起义。

    时间过去三天,一切的手续办下来之后,徐宁汤隆二人被拷上铁枷板,手铐脚镣,呦四个开封府的差人押解着出了东京汴梁,南下江州而去。

    一路之上,走走停停,四个差人有了孔目孙定的吩咐,自然对徐宁汤隆二人关照有加,没有像林冲那样吃尽了苦头,一路上虽说不那么舒服,但也说得过去。

    这一日来在了兖州境内,一行六人吃了午饭,休息了一会,喝点水,便又起身赶路,走到一个山脚树林之中,便看见前方有一个道士将去路拦住。

    那四个差人开始吓了一跳,一看是个道士这才放下心来,像他们这样行脚赶路的,最怕的就是有人拦路,十有八九都是强盗土匪,四人一见是道士就知道不是强盗,不理会直接走过去就是了。

    六个人也不理会,接着赶路,等到来到那个道士的跟前,这才看清楚此人的样貌穿着打扮,头绾两枚,松双丫髻,身穿一领巴山短褐袍,腰系杂色彩丝绦,背上松纹古铜剑。白肉脚衬着多耳麻鞋,绵囊手拿着鳖壳扇子。八字眉,一双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胡,仙风道骨,看样子不是寻常之人。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入云龙道士公孙() 
那四个差人开始吓了一跳,一看是个道士这才放下心来,像他们这样行脚赶路的,最怕的就是有人拦路,十有八九都是强盗土匪,四人一见是道士就知道不是强盗,不理会直接走过去就是了。

    六个人也不理会,接着赶路,等到来到那个道士的跟前,这才看清楚此人的样貌穿着打扮,头绾两枚,松双丫髻,身穿一领巴山短褐袍,腰系杂色彩丝绦,背上松纹古铜剑。白肉脚衬着多耳麻鞋,绵囊手拿着鳖壳扇子。八字眉,一双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胡,仙风道骨,看样子不是寻常之人。

    尽管确认不是强人,几个人还是提高了警惕,而那个道士只是背着松纹古铜剑,手掐剑诀,也是拿眼睛打量着徐宁汤隆和四个开封府的差人。

    两方人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就在双方一错身的功夫,那道士突然身子动了起来,以手化指,电光火石之间就将那四个开封府的差人给点住了穴道,定在哪里。

    事情来的太过突然,以至于徐宁和汤隆二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等到两个人回过神来,他们两个身上的枷锁,手铐脚镣都被那个道士用宝剑砍断。

    “不知道长仙乡何处,尊姓大名,我等素不相识为何搭救我兄弟二人?”徐宁朝着道长一抱拳,问道。

    那道士哈哈一笑,没有回答徐宁的问话,拿手一指徐宁,又指了一下汤隆,笑着说道:“金枪手徐宁,你是金钱豹子汤隆。”

    徐宁和汤隆对视了一眼,两个人的眼睛里都满是疑惑,不知道这位道长怎么知晓自己兄弟二人的名字。

    “道长究竟是何人?”徐宁又问了一遍。

    那道长又是一笑,手捻须髯,说道:“贫道俗名公孙胜,道号一清,昨日夜观天象得知二位好汉遭奸人陷害,所以今日特来相救。”

    那公孙胜说完,汤隆到没有什么,徐宁也是一惊,徐宁在东京汴梁大小也是个教头,在绿林之中也是一方人物,自然是听说过公孙胜的名号。

    当下徐宁恭敬地朝着公孙胜一抱拳,说道:“道长莫不是江湖好汉们说的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的入云龙公孙胜?”

    公孙胜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贫道便是公孙胜,至于说入云龙的绰号都是朋友抬爱而已,万不敢当。”

    徐宁一听公孙胜承认了,当下又是朝着公孙胜千恩万谢,旁边的汤隆自然也是跟着感谢,三个人寒暄了一番之后,公孙胜便说道:“徐教头,汤隆兄弟可否听贫道讲一个故事。”

    徐宁和汤隆不知道公孙胜为何要讲故事,但是也是颇为恭敬地说道:“道长请说,我兄弟洗耳恭听。”

    公孙胜微微一笑,手捻须髯,说道:“我们还是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再说不迟。”

    三个人出了树林,在山上发现一个废弃的山神庙,进了山神庙,找了一个干净的地方,三个人席地而坐,围成一圈,公孙胜笑道:“二位兄弟走了半天的路,估计是口渴了,贫道取些酒水来吃。”

    旁边的汤隆哈哈一笑,说道:“道长真会开玩笑。这里没有人家,我的你有没有带酒水,哪里来的……”    

    汤隆的话说到一半便说不下去了,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老大,就在汤隆开口说话的时候,公孙胜手在空中一挥,凭空出现一个陶碗来,又是一挥,这碗里有出现了满满的一碗酒。

    汤隆瞪大了眼睛,也没有发现这酒和碗是从哪里来的,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使劲的揉了揉,再睁开那一碗酒还在那里,旁边的徐宁也不例外,也是震惊不已,不可思议的看着公孙胜,惊为天人。

    公孙胜微微一笑,一副仙风道骨,世外高人的模样,将酒送到二人的面前,汤隆还是有些不相信,一把将酒碗拿了过来,放到鼻子下面闻了闻,果然有酒香味,咕咚咕咚又是喝了一大口,清冽的酒水从喉咙而下,爽的汤隆直呼痛快。

    “道长,好法术,果真是仙人,当的起这入云龙的称号。”徐宁敬佩的说道,公孙胜连说不敢。

    “那贫道便开始讲那个故事了,二位且仔细听来。”公孙胜说道。

    “时间还得从仁宗嘉右三年说起,仁宗嘉祐三年春,江南瘟疫流行,不久便传至东西二京。坐镇南衙的开封知府包青天,取出自己的俸银,施舍汤药,却无济于事,病人越来越多。仁宗天子无奈,采取大臣的建议,亲手书写圣旨一道,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龙虎山,宣请张天师星夜来朝,祈禳瘟疫。”

    “洪信领了圣旨,带了数十名随从,直奔江西信州贵溪县。不止一日,洪信一行人马来到信州,大小官员迎接了,次日陪同洪太尉来到龙虎山下。龙虎山上清宫的住持率领众弟子,鸣钟击鼓,香花灯烛,把洪信一行迎到山上。来到三清殿,洪信请出圣旨,不见当代龙虎山天师,便开口问道:天师在何处?请他来接圣旨。”

    “那龙虎山的主持回答道:回禀太尉大人,这代天师号曰虚靖天师,性情清高,住在山顶的茅庵里,不在本宫太尉洪信一见求见不成便问如何是好,那主持说道:天子要救万民,只有请太尉斋戒沐浴,自背圣旨,焚烧御香,步行上山叩拜天师,方可得见。洪太尉虽然心中不愿,可是身负皇命,只得依着主持。”

    “第二天天不亮,众道士便伺候洪太尉香汤沐浴,换了布衣麻鞋,吃了素斋,用黄布包了圣旨,背在背上,手提银香炉,烧着御香,指明路径,送他上山。洪信口诵天尊宝号,独自登山,翻了两三个山头,走了约有二三里路,已经脚酸腿软,心中有些不快。就在这时,忽听雷鸣般一声大吼,从松树后跳出一只猛虎来。洪信惊叫一声,跌倒在地。那只猛虎望着他,咆哮一阵,往后山跳了下去。”

第一百一十六章 说往事初闻星宿() 
“第二天天不亮,众道士便伺候洪太尉香汤沐浴,换了布衣麻鞋,吃了素斋,用黄布包了圣旨,背在背上,手提银香炉,烧着御香,指明路径,送他上山。洪信口诵天尊宝号,独自登山,翻了两三个山头,走了约有二三里路,已经脚酸腿软,心中有些不快。就在这时,忽听雷鸣般一声大吼,从松树后跳出一只猛虎来。洪信惊叫一声,跌倒在地。那只猛虎望着他,咆哮一阵,往后山跳了下去。”

    “猛虎去了好一阵子,洪信才爬起来,收拾了香炉,再往前走。走不多远,他心中又在暗自嘀咕,抱怨受了惊吓。谁料一阵风吹来,又从山边竹林中蹿出一条花蛇来。洪信扔了香炉,惊叫: 这次我完了! 摔倒在一块大石边。那蛇盘在洪信身旁,眼冒金光,吐着血红的舌头,朝他脸上喷了一阵毒气,溜下山去。洪信爬起身来,大骂道士无礼,若是见不到天师,回头再跟道士们算账。  洪信正要前行,忽听一阵悠扬的笛声由远而近,抬头看时,却是一个道童,倒骑一头黄牛,横吹一管铁笛,转过山凹来。道童笑着说: 天师已赶往京师,去做三千六百份罗天大醮祈禳瘟疫去了。 洪信听了,想到方才所受的惊吓,便转身下山去了。” 

    听到这,徐宁忍不住插了一句说道:“我想那牧童便是那一代的龙虎山天师,那斑斓猛虎和大花蛇定是那天师变出来考验那洪太尉的。”

    公孙胜点了点头,说道:“教头猜的不错。”而后又接着往下说。

    “回到上清宫,洪信埋怨众道士不该骗他上山,几乎葬身虎口蛇腹。住持却说,那虎和蛇都是天师试探他的心诚不诚的,而那位小道童就是天师。既然天师已知圣上宣召,此时早已去了,请太尉宽住几日,游玩一番。随后,住持设素筵宴请太尉,饮酌至晚。  次日早膳后,住持和众道士陪同洪信游山。洪信游览了各处宫殿,最后来到右廊的一所殿宇前,只见殿门上用胳膊粗的大锁锁着,檐前匾上写着 伏魔之殿 四个金字。洪信问: 这是什么殿? 住持说: 这是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的,每一代天师都要加一道封皮,使子子孙孙不得妄开。 洪信说: 我要看看魔王是什么模样。 住持慌忙说: 太尉,这殿绝不能开。 太尉动了怒,说: 你们不让我看,回到朝廷,我就向皇上说你们违背圣旨,不让我见天师,假称镇锁魔王,妖言惑众,把你们都充军到边远军州受苦!”

    “住持被逼不过,只好叫来几个火工道人,砸开铁锁,打开殿门。洪信走进去,里面黑沉沉不见一物。他命从人点起十多个火把,见殿中一个巨大的石龟驮着一通石碑,碑上刻有四个大字: 遇洪而开。 洪信说: 你们不让我看,却不知几百年前就已注定教我开看。你们多给我唤几个人来,用锄头铁锹把它挖开!  住持慌忙相劝,怎能劝得下?太尉命众人搬开石龟,掘有三四尺深,见有一块青石板。众人撬开石板,洪信探头一看,是个黑洞洞的万丈地穴。突然,地穴内一阵雷鸣似的响亮,一道黑气冲出来,掀塌了半个殿角,直冲到半天云霄,散作百十道金光,往四面八方去了。众人大吃一惊,抱头鼠窜。洪信目瞪口呆,再不敢待下去,慌忙收拾行装,带着从人下山。”

    说完公孙胜叹了口气,念出一首诗句,道:“千古幽局一旦开,天罡地煞出泉台。自来无事多生事,本为禳灾却惹灾。”

    旁边的汤隆有些不明白,忙问道:“公孙道长讲的这个故事与我二人有甚事?”

    公孙胜微微一笑,说道:“那伏魔大殿中本是押着百十个天上的星宿,说是机缘巧合又是上天注定,被那洪信放出,降落人间,二位便是那伏魔大殿中的星宿之一。”

    公孙胜的话一出,惊的徐宁二人目瞪口呆,古人有有迷信的说法,对上天,对天神是相当的敬畏的,如今徐宁二人得知自己本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自然是震惊不已,方才公孙胜露的一手凭空取酒早已经震住二人,自然对他的话也没有怀疑。

    “哥哥,想不到你我兄弟竟然是天上的星君下凡,这么说我等生来便是要作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了。”回过神来的汤隆一脸兴奋的说道。

    徐宁也是回过神来,虽然没有汤隆那样的激动,但是也是相信了公孙胜的说法,目光之中隐隐闪烁着死丝丝的火光。

    “那道长可知其他的星君都流落到哪里?”徐宁问道。

    公孙胜微微一笑,手捻须髯,轻轻的摇了摇头,一副高深莫测的说道:“此乃天机,天机不可泄露,贫道也是那星宿之一。”

    徐宁和汤隆还要再问,被公孙胜拦住,说道:“贫道修为有限,此事涉嫌天机,便是贫道的师父罗真人也不能完全的参悟,但是贫道却知道,这伏魔大殿的星君日后定会聚在一处,作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而这聚义的地点便在山东,受家师指点,贫道要去水泊梁山辅佐那托塔天王晁盖,依着贫道推断,聚义之处十有八九是水泊梁山,晁天王,林教头,智多星等人也可能是吗天上的星君。”

    “怪不得那梁山泊能够屡次大败朝廷大军,如今如此的红火兴旺,原来是有上天的庇佑,梁山好汉也都是上天的星君。”听得公孙胜之言,徐宁与汤隆二人也是恍然大悟。

    “贫道今日在这里搭救二位,就是上应天意,邀请二位一同上梁山入伙聚义,以全星宿之位。”公孙胜说道。

    徐宁有些意动,可是没有表态,旁边的汤隆早就有上梁山的意思,如今听得公孙胜这个星宿之说,更是迫不及待,见自家哥哥犹豫不决,当下忙劝道:“哥哥还在犹豫个什么?哥哥即是那星君转世,日后定然会去那梁山泊聚义,这个可是上天注定的,早去晚去都要去的。”

    徐宁听得汤隆的话,心想也是这么回事,当下便说道:“我也想去,可是我那娘子和孩儿都在东京城内,一但我去了那梁山,便是与朝廷作对,那童贯老贼定然不会放过我的家小。”

    汤隆听得便不在说话了,旁边的公孙胜也是哈哈一笑,说道:“教头不必为难,贫道便去那东京将教头家小接出来,一同上梁山便是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逛庙会比武擂台() 
徐宁有些意动,可是没有表态,旁边的汤隆早就有上梁山的意思,如今听得公孙胜这个星宿之说,更是迫不及待,见自家哥哥犹豫不决,当下忙劝道:“哥哥还在犹豫个什么?哥哥即是那星君转世,日后定然会去那梁山泊聚义,这个可是上天注定的,早去晚去都要去的。”

    徐宁听得汤隆的话,心想也是这么回事,当下便说道:“我也想去,可是我那娘子和孩儿都在东京城内,一但我去了那梁山,便是与朝廷作对,那童贯老贼定然不会放过我的家小。”

    汤隆听得便不在说话了,旁边的公孙胜也是哈哈一笑,说道:“教头不必为难,贫道便去那东京将教头家小接出来,一同上梁山便是了。”

    徐宁一听自是喜不自胜,当下对公孙胜又是千恩万谢,三人在附近的县城中找到一个客栈,洗了个澡,买了一套新衣服,周身上下收拾干净,三个人又痛痛快快的吃了一顿饭,公孙胜这才起身告辞,赶奔东京,而徐宁二人则是在客栈中等候公孙胜回来。

    那么说,公孙胜如何到得这里,又救下徐宁二人呢,此话还得从十年前说起,便是晁盖救下那个仙人老者的时候,那看着梦中交给晁盖三本书之后就仙逝而去。

    与此同时,在蓟州九宫县二仙山上的一个道观中,一个道人正盘膝而坐,星冠攒玉叶,鹤氅缕金霞。长髯广颊,修行到无漏之天;碧眼方瞳,服食造长生之境。每啖安期之枣,曾尝方朔之桃。气满丹田,端的绿筋紫脑,仙风道骨,真个活神仙一般无二。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入云龙公孙胜的授业恩师罗真人,罗真人本名罗澄,自幼学习道法,如今更是修为通天,深不可测。

    罗真人此时正在闭目打坐,突然间双眼猛地睁开,两道金光射出夺人二目,脸色俱变,双手快速的掐诀念咒,像是在算些什么,过了良久,罗真人这才停了下来,叹了口气,幽幽的说道:“师兄,看来你还是比我先走了一步啊,可惜可惜,不过倒是恭喜师兄找到了一个优秀的弟子,此子日后成就不可限量啊。”

    说完又是沉沉的叹了口气,而后重新闭上双目,在此入定,就好像方才之事发生过似的。

    这罗真人口中的师兄便是晁盖的师父,传授晁盖三本秘籍的世外高人,与罗真人师出同门,本名魏真,人都称之为魏真人,能耐本事样样都在罗真人之上。

    那日魏真人在罗真人的二仙山做客,见天象异变,便知不好,当下师兄弟二人,掐指推算,得知山东郓城县上天紫微大帝星君转世临凡,便是晁盖穿越的那一天。

    二人不知是福是祸,魏真人当下便打算前去山东亲自的去看一看,便将自己一生所学都记录在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