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朱富,时迁二人便将李逵杨林二人身上的绳子给松开了,几个人汇合之后,时迁又将来龙去脉,石秀朱富他们如何下山,又如何杀进曹家庄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几李逵二人。
李逵回头一眼便看到了自己的老娘,当下快步走了过去,扶着老娘关切的问道:“娘啊,铁牛不孝,让您老受惊了,娘你没事吧?”
李逵老娘看不见,只能用手抚摸着李逵的头,说道:“娘没事,娘没事,娘过了这么多年,什么事没见过,早就看开了,娘没事。”
见得老娘没事,当下李逵悬着的心就放下来了,他真怕老娘受到惊吓,有个好歹的,当下几个人出了房子,准备去跟石秀回合。
第四百二十章 一晃又是除夕夜()
李逵,时迁几个人来到了前厅大院,此时李云和石秀还是没有分出胜负,赶过来的笑面虎朱富一见真的是自己的师父,当下急忙跑上前,拦住了石秀李云二人。
朱富一把拉住了石秀,焦急的说道:“石秀兄弟,师父,莫要打了,莫要打了,都是自家人,莫要再打了。”
见得如此,石秀也知道这个青眼虎李云是笑面虎朱富的师父见得朱富上来劝架,也就跳了出去,退到一旁,对面的李云一见有人出来,定睛观瞧,便是吓了一跳,来的这个人他还是真的认识,就是他早年收过的徒弟,名叫笑面虎朱富,虽然说武艺平平,但是颇为孝顺,不曾想今日在这里相遇。
李云一见是朱富,当下就有些疑惑,忙问道:“可是朱富?你怎地在这里?”
朱富朝着自己的师父青眼虎李云沉沉的一抱拳,说道:“师父且听徒儿说,徒儿多年来承蒙师父的教授武艺,这么多年非是不过来孝敬师父,只是徒儿和我家哥哥旱地忽律朱贵现在梁山泊做了头领,如今奉托塔天王晁盖哥哥的将令,着徒儿来接应黑旋风李逵哥哥。可是不曾想在这沂水县被师父你拿了要去县衙,这教徒儿如何回去见得晁盖哥哥?因此这才趁着夜色杀进庄中准备救出李逵杨林二位哥哥。师父你是个深明大义的人,大道理比徒儿都懂?如今这曹家庄里杀害了多少人生命,又走脱了黑旋风李逵和锦豹子杨林,师父你怎地回去面见知县,到时候定会治罪与你?师父若回去时,定吃官司而且又无人前来相救,倒不如今日和我们一同上梁山投奔我家托塔天王晁盖哥哥,一同替天行道,共聚大义,也不枉师父您这一身的本领,不知哥哥意下如何?”
李云听得自己徒弟笑面虎朱富之言,寻思了半晌,然后说道:“徒儿说的句句在理,可是如今这梁山好汉个个都是英雄,我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都头,只怕不肯收留我。”
朱富听得李云之言,当下哈哈一笑,说道:“师父啊,师父,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这江湖绿林中谁人不知哪个不晓,我家哥哥托塔天王晁盖求贤若渴,梁山泊也是广招天下的英雄好汉,凭着师父这一身的武艺不比徒儿强多了,在者说英雄不问出处,那大名鼎鼎的武松哥哥当年也不是都头出身,师父莫要担心?”
李云听了,之后便是叹口气,顺道:“如今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幸好我并无妻小不怕官司,无牵无挂,如今也只好跟你们一同上梁山了!”
旁边的李逵听了便笑道:“我的哥!这就对了,俺铁牛可是背你折腾的够呛,绑在凳子上一天,那滋味可是不好受,既然日后都是自家兄弟,俺便不与你计较了,不过之后俺铁牛找你吃酒可不许拒绝,哈哈哈。”
众人听得李逵说话有趣,也都4哈哈一阵大笑,李云佩服李逵的心胸,而且也感觉到了梁山好汉的豪爽,当下也是一扫胸中的阴霾,当下说道:“哈哈哈,李逵兄弟,这吃酒的事情你可是找错认了,我李云可是滴酒不沾的,哈哈哈。”
这李云既无妻儿老小,家里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光棍一个,当下几个人便找了一辆马车,将李逵的老娘请到车子上,朱富亲自驾车众人朝着梁山赶奔而去,一路无话。
眼看着快到梁山泊了,在路上又遇见了前来迎接的铁笛仙马麟,火眼狻猊邓飞二人。众人都相见了,邓飞哈哈一笑,说道:“晁盖哥哥不放心你们,这不,又差我两个下山来探听你消息,今日既见到了几位兄弟,我们兄弟两个就先去回报知晁盖哥哥并众位兄弟得知,等到山上咱们再吃酒。”当下邓飞,马麟二人先上山来报知晁盖等人。
次日一众好汉带了李云都至梁山泊大寨聚义厅来。笑面虎朱富来到近前向着晁盖及其他众位兄弟引荐李云,当下拜见坐在上首的晁盖以及众好汉,便说道:“此人便是小弟的师父,沂水县都头,李名云绰号青眼虎。”
当下,李逵又将老母请到后院休息,以及回到了聚义大厅,将这一路上的事情一五一十,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听完之后,旁边的文曲酒仙娄敏中抚掌大笑,说道:“哈哈哈哈,好一个铁牛啊,被你杀了那岭上的猛虎,今日山寨里添得一个活虎,真可谓是如虎添翼啊。”
听得娄敏中的话,一众多好汉都是哄堂大笑,便是晁盖等人也是前仰后合,当下便教杀牛宰马做筵席庆贺李云新到头领。
晁盖也知道这个青眼虎李云不是一般的人,而且武艺不凡,回来的时候也听说过李云跟石秀大战一百多个回合不分胜负,晁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微微的震惊了一下,当下便叫李云担任了一个守备营正将的职位,毕竟现在梁山的军马越来越多,守备军肯定是要扩编的,正好缺人,边叫李云去了。
李云得到消息之后,也是欣然领命,从一个小小的都头,手底下二三十号人,变成了现在的一营正将,统领两万军马,虽说是守备军,但是对于刚刚上梁山入伙的李云来说,已经是好消息了,心中的郁闷也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李逵的事情结束之后,梁山也是回归了平静,山上的各个头领各司其职,最忙的还是政务院的各位头领,虽然说有了娄敏中,柴进等人的加入,缓解了政务院的压力,可是依旧是杯水车薪,到处都缺人,新整合的梁山文学院的学生都被拉到了政务院中,可是还是人手不够。
不只是政务院,新成的梁山府衙门也是,太守程万里天天都过来找晁盖要人,搞得晁盖烦不胜烦,焦头烂额的,每一次都吩咐张三李四两个人盯住程万里,只要他过来就立刻拦住他。
但是晁盖的心里还是非常的欣喜的,如今的梁山方方面面都在步入正轨,越发的完善,势力也是与日俱增,这与他的目标又近了一步,成功率又增加了几分。
就这样,时间过去了两个多月,渐渐的开始下起雪来了,离着中国最传统也是最重要的节日除夕越来越近,年味也是越来越浓,梁山周边的各州各县的老百姓因为有了梁山的庇佑,可以说是风调雨顺,安居乐业,每天来到梁山送礼物吃的的百姓不计其数,都是各个村子派过来的代表,为了感谢梁山好汉,自发的将自己家里最好的东西带到了梁山。
晁盖众人看到如此景象也是感动不已,看着热情的老百姓,旁边的梁山府太守程万里感慨着说道:“晁盖哥哥,各位兄弟,我程万里活了大半辈子,还真的没有看到有哪一个势力,哪一个做官的能够如此的得到老百姓的爱戴,看到这一切,老夫羞愧啊,这么多年的官白做了,书也白读了。”
听得程万里的话,旁边的浩然书生陈东也是颇有感触,赞同的说道:“不错啊,自古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古人诚不欺也,有如此百姓支持,我梁山何愁大业不成。”
晁盖点了点头,说道:“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便是这些百姓,他们没有太大的要求,只是要求温饱足以,谁对他们好,他们便十倍百倍的偿还,此便是民心啊。”
“我等都是从底层出来的,士农工商,祖上都是最根本的农民百姓,只有做到不忘本,心怀百姓才能永得民心,才能成就大业,才能富国安民啊。”
第四百二十一章 梁山水军的变化()
周围的众人,不管是文人谋士还是领兵的武将听得晁盖之言都是一阵的感叹,受教了,尤其是吴用,如今他越来越想知道政治司的司长了,听得晁盖的话,立刻便从怀中掏出了纸笔,记录了下来,作为日后他做思想工作的素材。
看着周围还在震惊中的众人,晁盖哈哈一笑,说道:“吕将兄弟,学究,少阳,娄先生可否跟下山去看一看这水泊的风光?”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文曲酒仙娄敏中当下也是哈哈一笑,说道。其他的人都还有事情在身,所以晁盖也就没有邀请他们,毕竟临近年关,山上的事情也多。
五个人从聚义大厅走下来,过了三关,把守三关的头领也都过来打了声招呼,晁盖跟他们说了两句话便有了,毕竟都有事在身,忙的不可开交,也就是他们几个没有事,或者正好下山。
来到了金沙滩水寨,水军的头领活闪婆王定六穿着水军的制服,一身白甲绿袍,站在岸边东张西望的,好像在等着什么人,一见到晁盖他们几个人走了下来,当下眼睛一亮,满脸堆笑的迎了上去。
“晁盖哥哥,各位军师哥哥,小弟可是等你们半天了。”王定六迎了上来,笑嘻嘻的朝着晁盖他们五人打了一声招呼。
其实这四个人中,除了吕将,吴用之外,陈东娄敏中他们都不算是军师,可是梁山上的众人都叫着顺嘴,有学问的都叫军师,几个人也不在意这些,听到了哈哈一笑,所以久而久之也就这么说了,铁面孔目裴宣他们也只能是睁只眼闭只眼当做没看见。
晁盖一看见王定六,当下哈哈一笑,当年在建康府城外面见到他的时候还是一个毛头小子呢,没想到现在越发的有军人气质了呢,站在那里,虽然说性子还是有些跳脱,但是也更显干练。
当下,晁盖拍了拍王定六依旧瘦弱但是非常结实的肩膀,哈哈一笑,说道:“好小子,怎地你过来了,比刚上山的时候成熟干练多了,好好跟阮家兄弟,李俊费保他们学习,日后前途无量啊。”
王定六得到晁盖的鼓励,激动的满脸通红,过了好长一会儿,这才平静了下来,深息了一口气,说道:“众位哥哥都在忙呢,来往运输,兵马的调动,忙的不可开交,小弟这不是有点时间,所以便自告奋勇的过来了。”
几个人又在岸边说了几句,便走到了船上,王定六呼喝了一声划船的伙计,当下船离岸边,向着水面划去。
坐在船上,晁盖四下里看了看,好像这个船比之前梁山水军的船只更加的结实了,而且有些地方更加的实用,像是之前的升级改造版,当下好奇的问道:“王定六兄弟,这船好像比之前更加结实了,很多地方都做了改造,比之前更好了,看来这几个月你们水军变化挺大啊,来,跟我们说说。”
王定六一听晁盖问起,当下便有些收不住了,直接坐到了晁盖的旁边,如数家珍的说道:“哎呀,这么点的改变都逃不过哥哥您的眼睛,小弟算是服了。”
王定六的话音刚落,旁边的吕将哈哈一笑,指着王定六说道:“哈哈哈,王定六兄弟这两年不仅仅是水上功夫见长,这拍马屁的本事也是与日俱增啊。”
吕将这么一说,旁边的几个人都是哈哈一阵大笑,笑的王定六满脸通红,倒是有些害羞了,当下说道:“军师哥哥莫要笑话我,我……我刚刚说的可都是肺腑之言,真心实意的,哪个拍马屁了。”
晁盖笑了笑,然后说道:“好了好了,吕将他们也都是开个玩笑,小六兄弟你继续说。”
王定六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是,哥哥,这船只的改造都是玉幡竿孟康,巧匠叶春和赛公输吕恒三位哥哥的杰作,按照天王哥哥您的想法,成立的造船厂,孟康叶春二位哥哥天天都在哪里,没日没夜的干活,设立船只,造船,不仅仅是现有的大小船只已经改造完了,而且也已经开始建造了战船,有十艘中型战船已经成功下水了,按照费保哥哥说的,咱们梁山的水军便是在海上作战也是轻而易举的。”
听得王定六的话,不仅仅是晁盖,便是旁边的吕将,陈东,吴用和娄敏中四个人也是震惊不已,尤其是吴用,当初水军草创,他可是亲自跟在旁边的,可以说见证了梁山水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变化,如今听说梁山的水军能够跨海作战,当下更是激动。
跟吴用一样激动的还有晁盖,梁山的水军能够走出湖泊,进入大海,就说明他称霸海上的战略构想已经能够实现了,当下晁盖兴奋的说道:“好,没想到水军居然有如此大的进步,是我疏忽了,竟然没有关心到水军,不过水军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等到过了年,开春的时候,便开始研究我梁山水军走出去的事情,到时候该是我们梁山水军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听得晁盖的一番话,王定六激动不已,水军这几年都是主管后勤留守的任务,没有到终于轮到他们水军征战了,当下猛地站了起来,身子站直,大声的说道:“多谢哥哥,请晁盖哥哥和各位军师哥哥放心,我们水军绝对不给我们梁山丢脸,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好样的,这话听着提气。”晁盖欣喜的看着王定六,鼓励着说道。
这说话之间,便已经来到了岸边,停靠的地方是梁山泊旁边的梁山酒店的后身,此时听得晁盖下山过来视察,负责酒店商业司司长飞天虎扈成和军务院情报司司长旱地忽律朱贵一早就在这里等候。
“哥哥,四位军师。”朱贵,扈成二人笑着迎了上来,朝着晁盖他们打了一声招呼。
看见这位梁山的元老,晁盖也是越发的开心,这么多年过来朱贵一直都在担任梁山的情报工作,虽然说目前只负责了军事情报这一块,但是依旧是兢兢业业,在梁山可以说是个实权人物。
还有旁边的憨厚外表,眼睛却透露出精明的飞天虎扈成,他可是梁山泊的财神爷,目前梁山泊进出口的买卖都是由扈成负责的,梁山遍布各地的酒楼饭馆客栈等等的店铺也都是扈成在打理,可以说是一个商业天才,如果没有他,梁山的经济至少缩水一半以上,而且还是晁盖的大舅哥,在梁山上可是如鱼得水,很吃得开啊。
看着满面红光的两个人,晁盖也是高兴,当下几个人说了一会儿话,便离开了岸边,朝着酒店屋子里面走了过去。
来到酒店里面,虽然说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扩建, 已经是非常的大了,可是现在依旧是人满为患,到处都是附近的百姓,甚至外面都有人在排队,屋子里面摆着十几张桌子,都是梁山个附近的郎中,坐在那里看病,梁山泊的两大神医,阎王敌范百龄和神医安道全也赫然在列。
这时梁山聪开创到现在一直都有的一个活动,就是逢年过节,梁山都会组织义诊活动,安排梁山上的医生和周围各州各县的郎中在梁山酒店里面,免费的百姓看病抓药,而且分文不取,近几年也是明传大江南北,因为有了阎王敌范百龄和神医安道全两位神医的坐镇,有不少都慕名而来,也打响了梁山好汉的名气。
第四百二十二章 水浒隐士许贯忠()
看着摩肩接踵的百姓,晁盖对着旁边的扈成说道:“这么多的百姓,一定要安排好秩序,如果人手不足,就让山上的军队下来,维持秩序。”
“还有就是,这么多的百姓,一定要按照老弱病残先行看病,重症患者先行看病,年轻的病不重的往后挪一挪,要跟他们解释好,态度要好,不能打骂,刚才我看见外面也有不少的百姓,这个不行,外面那么冷,来的都是有病在身,冻坏了可不好,安排人烧热水,煮姜汤,并且搭帐篷,让百姓休息。”
“几位医生不能让他们累病了,让他们轮班的工作看病,有时间休息,饭菜一定要好,咱们梁山不差这点钱,还有药材一定要保证质量,不能滥竽充数,还有……”
晁盖这么一番话说下来,旁边负责的扈成都傻了,没想到晁盖哥哥如此的心细,想的也是周全,所有的地方,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还有很多是扈成也没有想到的。
当下扈成拿着纸笔记完之后,应了一声,便急匆匆的走开了,看着如此干练的扈成,晁盖欣慰的说道:“扈成兄弟便是这一点好,做事干净利落,从来不拖泥带水,倒是个商业人才,梁山能够有如此的兴旺,扈成兄弟功不可没啊。”
正说话间,便看见外面一阵的骚动,吵吵嚷嚷的,本来有序的队伍被挤的凌乱不堪,晁盖看着好像是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下便带着吕将,吴用他们分开人群,走了出来,一路上,旁边的百姓自然是知道晁盖,也都自发的让开了一条道路,所以晁盖几个人也都没有怎么费劲的就走出了酒店。
扈成的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就这么一会功夫,已经有不少的帐篷搭建了起来,梁山的军士安排着外面等候的百姓到帐篷里面去休息,有的人也拿过来姜汤,热水和食物,不远处还有着大量的帐篷正在搭建。
看着一座座帐篷,晁盖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目光转向了旁边吵闹的地方,此时哪里的周围已经围着了不少看热闹的乡亲,晁盖几个人走了过去,还没到切近,便听见有一个男子焦急的声音,说道:“大夫呢?我娘快要不行了,哪位是大夫,快点救救我娘啊!”
听得如此,晁盖大致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当下对着身后的朱贵说道:“朱贵兄弟,你快回山,让守备军派下一个营过来,负责维持秩序,然后再让安神医过来看看情况。”
“是,小弟这就去。”朱贵应了一声,然后转身离开了。
晁盖分开众人,来到了人群中间,便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书生,抱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妪在那里一个劲儿的喊叫,那书生怀里的老妪气息微弱,有进气没出气,明显是要不行了。
事不宜迟,晁盖急忙走了过去,在书生的跟前蹲下,手指搭在老妪的手腕处,对于医术晁盖也是有些涉猎的,可是不想安道全他们那样的精通,但是也知道这个老妪已经是病入膏肓,在不救治恐怕就不行了。
当下,晁盖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