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城楼里,诸葛亮觉得有些头痛,就在这个时候,他无意当中看到了旁边当中檀香冒出的烟,灵光一闪,想到了什么。
司马懿是一个极为精通音律的人。诸葛亮不会忘记当时水镜先生叫和庞德公二人琴箫合奏的时候,司马懿竟然能够听得出来,当时他们二人的心境。
以曲观心,这要何等的音乐造诣?
话分两头,司马懿派出前哨到达朝歌城外,发现朝歌城头空无一人,就连旌旗也没见到一张,而四个城门的又大开,一副死城的样子,更让人胆战心惊的是,这城里灰尘滚滚,似乎埋有伏兵。
前哨将所见所闻回禀司马懿,司马懿听了之后,哈哈大笑,然后说道:“故作玄虚,这样做,就以为我不敢入城吗?”
“传令下去,全速前进!”司马懿当下说道。
旁边的吕旷忍不住说道:“参军,城头不见人影,四门打开,城内有烟雾,这必然有诈。这样进去只怕会有伏兵啊。”
“什么伏兵,那是敌人故意吓我们的。他故意做出这样的假象来迷惑我们,如今只怕这朝歌城内根本空无一人。”司马懿当下说道。
可是当司马懿到达朝歌城外的时候,却下令全部人马停止进军了。因为他在朝歌城头上看到了一个熟人。虽然多年不见,可是天生视力异于常人的司马懿,一眼就能看清楚,在城头上坐着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他在水镜山庄见到的那个人。
“诸葛孔明!”司马懿当下自言自语地说道,“没想到,刘备将粮草交给这个人看守。”
“参军,为何下令停止前进?”吕旷不明白地问道。他司马懿刚刚不是说,这是敌人设下的疑兵之计吗?
“你没看到城头上坐着人吗?”司马懿当下说道。
吕旷、吕翔两兄弟抬头看向朝歌的城头,只见城头上坐着一个青年文士,这个青年文士左右各立了两个小童。
“参军,不过是一个文士,有什么好怕的!”吕翔不明白地问道。
“嘘!别吵!”司马懿当下示意吕旷、吕翔二人闭嘴。
“仲达,别来无恙,一别经年,没想到今日竟在这里与仲达相见!”诸葛亮站起身来走到城楼上,俯瞰低下的司马懿笑着说道。
“孔明,懿也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你。”司马懿打马上前笑着说道。
“仲达,亮记得当年水镜先生夸仲达精通音律,堪比江东周公瑾,今日既然能与仲达在此相遇,不如亮抚琴一曲,让仲达听听亮如今在想什么。”诸葛亮笑着看向司马懿说道。
“哦,那懿就洗耳恭听了。”司马懿当下笑着说道。司马懿说完后,退回阵中。
“参军,和这厮废什么话,直接杀上城头,将他抓住,不就行了吗?”吕旷不耐烦地说道。
司马懿摇头说道:“我熟知这诸葛孔明的为人,他绝不会是一个喜欢弄险的人。只怕这城中真的有伏兵。我们的人马并不多。万一这城中真有伏兵,我们只怕会吃亏的。”
“那怎么办?”吕旷不禁问道。
司马懿对他们说道:“别吵,注意听,那诸葛亮正在弹琴。”
这曲子是“流年”,当年司马懿曾经在水镜先生哪里听过,记得当时是水镜先生和庞德公二人琴箫合奏的。
此曲轻扬飘逸,乍听这乐音,恍如涓涓溪流,又似风过林间,渐渐的乐声当中,带着一种悲鸣,如同风拂过火烧的荒山,又似身处绝地的挣扎……
“流年”本是回忆往事的琴曲,可是司马懿却能在这曲子里听出了不一样的感觉,那就是这铮铮音符当中暗藏着杀机,虽然这个杀机看起来很隐秘,但是他能听得出来。
一曲过后,诸葛亮站起身来,呵呵地笑着摸着胡子对司马懿说道:“仲达,此曲可是熟悉?”
司马懿这才回过神来,看向诸葛亮说道:“可惜,这曲子本是琴箫合奏,如今只有琴曲,没有箫伴,听起来,多少有些让人遗憾。”
“确实如此,不如仲达上来与亮合奏一曲如何?”诸葛亮微笑地看向司马懿说道。他可是一脸无公害的微笑。
“呵呵……”司马懿嘴角抽搐了一下,心里暗骂:上去?你以为我傻啊!你以后我听不出你琴曲当中暗含的杀机吗?
“懿虽然精通音律,却不懂如何吹奏这洞箫。只怕要辜负孔明的一番好意了。”司马懿当下说道。
“那真是太可惜了。”诸葛亮一脸遗憾地说道。
“后队改前队,后退三十里,安营扎寨。”司马懿当下转回头对旁边的吕旷、吕翔说道。
“参军,不进城了?”二吕不由追问道。他们只觉得诸葛亮弹琴很好听,可是却不像司马懿那样能听出琴曲当中带着的什么杀机之类的东西。
“进城?这朝歌城里不知道埋伏了多少人马!进去送死吗?”司马懿忍不住骂道,“今日我军远道而来,军士们已经疲惫了,如今攻城,会让敌人以逸待劳的。等派出斥候,打探清楚,再进城也不迟。”
“参军所言极是。”吕旷、吕翔当下说道。
看着司马懿率着大军退了之后,诸葛亮整个人才松了一口气。此刻他感觉到一阵阵后怕,若是刚才自己的琴声没有办法骗过这个家伙,只怕自己如今已经成为他的俘虏了。
“诸葛军师……你没事吧?”眼看司马懿的大军退后,左右看向诸葛亮,发现诸葛亮静静地坐在那里,忍不住问道。
诸葛亮回过头,一脸筋疲力尽地说道:“无事。敌人的斥候如若进城,立刻射杀。记住了,一个不留。”
“是!”左右说道。
“军师,这样做,岂不是让敌人怀疑我们城内空无一人?”左右不解地问道。
“司马懿为人多智,多智者必多疑。只有这样,反而让他认为我们城内有伏兵。”诸葛亮当下摇手说道。
第六卷 天下始三分 第168章 宿命之敌(二)
诸葛亮看着左右退下去,他也信步走进了城楼。他从墙上拿出了一把剑,对着剑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但愿能够瞒骗得久一些!这样起码能够撑到张绣将军到来。
否则自己真的要成为他的俘虏了。
诸葛亮的脑子里又回想起当年的事情了。
当年司马懿在水镜先生和他父亲的司马防的嘴里谈话当中得知自己的称号后,很不服气地来找自己,一见面就问道:“你就是卧龙?”
“是又怎么样?”身为孩子的诸葛亮,内心还是争强好胜的,他当下就立刻说道。
司马懿挑衅说道:“水镜先生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你真有那么厉害?”
“怎么?你要比试一番吗?”诸葛亮骄傲地说道。
“我不相信你真有那么厉害。比就比,如果你输了,你以后就不许叫卧龙!卧龙这个称号,就要让给我。”司马懿很不服气地说道。
“要是你输了呢!”诸葛亮当下反问道。
司马懿想了一下说道:“如果我输了,你想要什么,我都答应你。”
“这是你说的。不许反悔!”诸葛亮很高兴地说道。
司马懿拍着胸口说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当时自己和司马懿的比试,引来了水镜先生、司马防、庞德公、黄承彦等四人的观望。其实比试很简单,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个人各给对方出三道难题,对方必须在一炷香之内作答完成,超出了时间就算输。
前两局,两个人都打成了平手,最后一句是斗阵法,司马懿输给了诸葛亮。
虽然诸葛亮赢了,不过诸葛亮内心深处知道自己胜之不武。
因为诸葛亮出的这道题是当年遇到林若的时候,林若出给他的难题,花了那么多年的时间他也无法破解,这司马懿在一炷香的时间里又岂能破解。
看着一炷香烧尽后,司马懿十分无奈地看向诸葛亮说道:“我输了。我比不上你。你说吧,你要什么?”
看到司马懿这么痛快的认输,诸葛亮一时间不知道要什么是好,其实刚才他也只是出于好胜随口说说的,哪里想过真的要什么。
“亮儿,你赢了,你要什么?”水镜先生摸着胡子看向诸葛亮笑着问道。
要什么?自己真的不知道要什么?
突然间诸葛亮想到了,昨天黄承彦送给司马懿的那柄名叫承影剑的红木剑,这剑是木头做的,看来去十分的漂亮,应该不是很贵的,他当下说道:“我要昨天黄先生送给你的那把承影剑。”
“什么?”诸葛亮这话一说出口,众人都愣住了。
“亮儿,你刚才说什么?”水镜先生问道。
“我说我要承影剑。”诸葛亮再一次重复说道。
司马懿的脸色当下变了变,他不由侧头看向旁边的父亲和黄承彦二人,似乎带着求救的味道。
“胡闹,胡闹……这剑不能给你!”司马防当下说道。
“呵呵,建公,你的儿子输了,对方要着承影剑,你就该给他。”黄承彦摸着胡子笑着看向司马防说道。
水镜先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道:“连黄老都这样说了,莫非建公你要反悔吗?要知道,这可是仲达刚才亲口说的,只要他输了,孔明要什么,他都会答应的。你这做爹的,莫非要教儿子做失言小人不成?”
司马防叹气说道:“罢了,既然是仲达自己没有本事,我这做爹的,又能怎么样。”司马防说着看向黄承彦说道:“黄老邪,看来我儿子无缘做你家的女婿,这承影剑就送给有缘人吧!”
当司马防让人取来承影剑,由司马懿递给诸葛亮的时候,司马懿的脸上充满了怨恨,似乎要将诸葛亮吃了一般。直到后来,诸葛亮才明白为什么司马懿会有这样的表情了,因为承影剑是黄老送给他未来女婿的信物。
诸葛亮赢的不单是一把剑的问题,还是一个墨家传人的妻子。
诸葛亮记得后来司马懿随他父亲离开水镜山庄的时候,他就看向诸葛亮非常认真地说道:“孔明!总有一天,我要赢你。不仅要将承影剑赢回来,还要让你当我的下属,永远听命于我。”
听到司马懿这话,诸葛亮哼了一声说道:“要是真有那么一天,亮做你的下属又何妨?只要你能赢得过我。”在当年骄傲的诸葛亮心里,他永远不会认输的。
就在诸葛亮回忆往事的时候,突然间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副将抱拳对诸葛亮说道:“诸葛军师,敌人派进城的斥候,全部杀光了。”
“好。知道了。”诸葛亮挥手示意他退下去。
话分两头,却说司马懿得知自己派进去的斥候竟然被伏在暗中的人全部射杀之后,他当下说道:“看来,这孔明果然在城内埋下伏兵。”
“参军何以见得那诸葛亮不是因为心虚,才射杀斥候的?”吕旷忍不住反问道。
“哼,心虚?诸葛擅于用兵,若是他城内没有伏兵,为了使我怀疑,他一定会让斥候进去,并且弄得全城皆兵的,如今他没有这样做,反而射杀我的斥候,那么只能说城里一定有伏兵,他这样做是反其道而行之。”司马懿当下摇头说道。
听到司马懿这话,吕旷、吕翔两个人似乎有些明白地点了点头。
“那现在怎么办?”吕旷问道。
司马懿非常肯定地说道:“诸葛此计不成,今夜一定会派人来劫营的。我们必须做好防范。先让兄弟们按兵不动,静待时机。看看这诸葛亮能玩什么花样。”
司马懿虽然这样说,可是心里又有些怀疑这朝歌城里是不是真的没有什么伏兵,这倒是诸葛亮骗自己的。想到这里,司马懿当下又招来了一队人马,吩咐他们在四门外守候着,若是发现有小部分人马趁着夜色从城内逃出来,就立刻来禀报。
因为司马懿觉得,若是城内真是空城,诸葛亮一定会趁着夜色遁走。因为这是诸葛亮唯一逃走的机会了,诸葛亮一定不会放过的。
天色渐渐的暗了,可是张绣的大军还没有到。
诸葛亮知道,自己的疑兵之计,只能瞒司马懿一时,而且时间绝不会超过一天,若是今天晚上自己不派兵偷袭他的营寨,他一定会怀疑自己城内是否真的有伏笔的。
“诸葛军师,张绣将军的人马还没有到,我们是不是派人去看看?”左右文官忍不住问道。
诸葛亮摇头说道:“不行,若是派人出去,被司马懿拿住了,就暴露这城中的虚实了。记住,今夜朝歌城里,让士兵们都不许点灯,不许点火把,让整个朝歌处在一片黑暗当中,违令者斩!”
文官惊讶地说道:“啊,这样做,岂不是告诉司马懿,朝歌城里没有百姓吗?”
“司马懿不会这样认为的。你按我说的去做就是了。”诸葛亮当下说道。
文官当下说道:“卑职遵命。”
启明星亮起来了,可是张绣的人马还是没有到。诸葛亮有些坐不住了,不过他却强忍着要自己冷静,因为他这个军师若是慌了,那么底下的人,必然会乱成一团。
天越来越暗,天空中的星星越来越多。看着灿烂的星空,诸葛亮半点心情也没有。
此刻的他只盼着张绣的人马能够快点到,因为他知道,只要过了今晚,司马懿一定会明白自己欺骗他的。
“三更了……”诸葛亮看着桌上放着的沙漏,不由叹气地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老兵端着一碗稀粥走进来问道:“诸葛亮军师,你一天没吃东西,吃点东西吧!”
“李伯,你没睡吗?”诸葛亮看向那个老兵,当下忍不住问道。
那老兵笑着说道:“呵呵,军师睡不着,我们又怎么睡得着呢!”
城外有一万大军守着,随时会杀进来,这个时候,谁会睡得着呢?
诸葛亮一脸苦笑地看向老兵说道:“放心,不会有事的,张绣将军说过今晚到,一定会到的。你将这稀粥放下来,去睡吧!”
“那卑职告退了。诸葛军师,你也早些睡觉,若是你累倒了,那我们就没有希望了。”老兵看向诸葛亮说道。
诸葛亮点了点头,然后笑着说道:“下去睡吧!”
吃过白粥后,诸葛亮还是没有听到张绣人马到来的回报,苦笑着躺在床上了。
曾经有文官提议趁着天黑从南门逃出去,可是被诸葛亮否定这个计划了,不为别的,因为诸葛亮知道,以司马懿多疑的性格,一定会派人在四门守候,看自己是不是会趁着夜色逃窜而去的。
因为这是自己唯一逃走的方法了。
其实夜不能寐的人,不只是诸葛亮,还有司马懿。
司马懿从探子口里得知,整个朝歌城一片黑暗,像是一个死城,他当下不由皱眉说道:“这朝歌城里莫非真的是一座空城?”
“不对,以诸葛狡诈的性格,若真是空城,他岂会不让人亮灯?哼,这厮又想用这计骗我。”司马懿当下想到。
第六卷 天下始三分 第169章 贾诩对司马懿
黑夜在此刻悄然的降临,暮霭沉沉,天空中,正北方升起了一颗星,闪烁着,仿佛在宣告黑夜的来临。
在离朝歌不远的一个山坳里正蛰伏着一队人马。接着依稀的星光,可以看到随风飘荡的狼牙旗帜上书写着:“汉张”。
没错,这支人马不是别人的人马,正是张绣的人马。张绣如今正和其他的士兵那样坐在一块大青石上休息,而他旁边一个中年文士一言不发,沉默得像是这山中的石头,只是在他那深邃的眼里,还能看到一丝让人不寒而栗的狠毒。
“文和,我们真的不进朝歌城吗?”张绣看向贾诩问道。
贾诩回过神来,朝张绣微微而笑说道:“将军,你觉得我们如今进城是最好的时机吗?如今我们进城,顶多是逼退吕旷、吕翔的一万人马,而没有办法全部歼灭敌人。可是若是我们……”
张绣这些年来早就习惯了贾诩的脑子里的阴毒诡计,当下不由点了点头说道:“文和,你打算如何去做?”
“现在还没到时候,待天再暗一些,我们可以……”当下贾诩贴在张绣的耳边细声说道。说完了之后,一脸微笑地看向张绣。
张绣看着贾诩那招牌式的笑容,想到他的毒计,心里不由阵阵泛冷,他说道:“虽然文和此计可以尽数歼敌,可是万一那朝歌城里的诸葛亮支持不住,或者那司马懿识破了城中的虚实,那诸葛亮岂不是危险了?”
“呵呵,伯渊(张绣的字),你自从跟随主公以来,你觉得主公待你如何?”贾诩看向张绣问道。
张绣愣了一下,然后说道:“信任有佳。”
贾诩笑了,自从张绣归降刘备以来,张绣一直驻守在扬州,为林若的部下,而林若因为贾诩的关系,林若一直没有任何怀疑张绣的举动,不仅没有调任张绣帐下的军马,甚至还很放心的将扬州的北面的防务交给了张绣,把张绣安置在了寿春城。
这让张绣对林若这种信任倍加感激。
不过,这种信任也只是林若对张绣的信任,但是很明显的是刘备帐下的其他人对张绣这个兵权在握的大将很不信任。尤其是关羽,在关羽看来,那张绣就是一个兵败来投,穷途末路的落魄之人。
“伯渊,主公帐下文臣武将众多。若是你没有赢得一场很漂亮的仗,你永远没有办法脱掉那个兵败来投、穷途末路的帽子。”贾诩看向张绣淡淡地说道。
听到贾诩这话,张绣黯然了。虽然平日里,没有什么心计,甚至看似无脑的他,也明白,林若对自己的信任并不能代表刘备帐下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可是文和,那诸葛亮是主公的军师,要是万一那诸葛亮真的出了什么事情,主公那边……”
“诸葛亮既然是主公的军师,那他更应该能拖得住司马懿的。”贾诩说道。当然他这话并不是看不起诸葛亮,反而是对诸葛亮的一种信任。
张绣虽然不太放心,可是既然贾诩都这么说了,他还是选择听从贾诩的计谋。因为他知道,贾诩不会害他的。
夜色过半,张绣率着五千精骑兵由南往北绕过了朝歌城外的树林,直接出现在了司马懿大军驻扎的营地的对面的河边。
天地间一片宁静,除了四处的蛙鸣声以外,听不到一丝杂音。
隔着河远远地看去,发现司马懿的军营亮着零零散散的火光,借着火光,贾诩能够看清楚司马懿军营的布置。他当下心里一沉,忍不住说道:“这司马懿果然是名不虚传。”
“怎么?文和觉得那司马懿还是一个人才?”张绣忍不住说道。
贾诩说道:“伯渊,可知道司马懿在河北久负盛名,此人确实不愧是许靖今年排的谋士榜上的第十位。你看这军营布置得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进退有路,整个军营井然有序。若是不是事先知道这军营里,没有什么人,我们就算到达了这里,发动夜袭,只怕也占不了多大的便宜。”
“呵呵,可是那司马懿却将所有的人马都派出去,在朝歌附近的隘口设伏,想要伏击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