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控股汉朝-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你能办到吗?”

    “好吧。”

    “大声点,现场的同学听不到!”

    “好!”

    “你的目标是什么?”

    “封侯算吗?”

    “有志气,怎么不算,只要你能抬起鲍先生,将来一定能封侯,你能办到吗?”

    “好,我一定能抬起鲍先生!”

    “……”

    “好了,现在我请在场的这六名同学把眼睛闭上,回想一下自己的梦想!”

    “今天,我们都有一个梦想,也许在别人看来,我们的梦想根本无法实现!”

    “可是,我依然会有这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能够衣锦还乡!”

    “我梦想有一天,能够封侯拜相!”

    “我梦想有一天,能够青史留名!”

    “我梦想有一天,大汉通过我们能够海清河晏!”

    “我梦想有一天,大汉通过我们实现成康之治!”

    “我梦想有一天,大汉通过我们能让四夷来服!”

    “现在请各位同学回到各自的位置上,然后听我口令,使出你们的洪荒之力来!”

    “一、二、三!”

    随着“三”的语音刚落,鲍宣竟然真的被抬离了地面,不过刚离就失败了。

    虽然结果不是很理想,但已经足够震惊的了,但在场的六人都很不满意,每个人都在指责其他人用力的时间不对。

    “好,既然大家有信心,那我们就在试一次,不过大家要注意,等我喊三时大家再一齐用力,只要大家齐心合力,一定能把鲍先生抬到离地三尺高!”

    “一!”

    “二!”

    “三!”

    让现场大跌眼镜的情况出现了,鲍宣果真被抬到了离地面三尺的距离。

    虽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可在场的学生们还是想不到,其实每个人的手指足以承担四分之一的个人体重,王获搞的这个把戏如果说穿了根本没有神秘之处。

    不过这可是西汉,所以现在每个人看王获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当然,这可不是王获想要的结果。

    “我发现太学里面人才济济,不过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所以我提议不如组成一个学社,这个学社平时对同学的学习和生活上相帮互助,还可定期邀请政府官员及名流学者讲学,大家感觉如何?”

    “好,我看好!”

    “对,学社的名字不如就叫太学社!”

    “刚才仲孙兄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可以做为学社的口!”

    听到这句话王获差点喷了,虽然他是因为自觉根底浅,很有可能难已左右老爹未来的施政举措不得已才搞了个学社出来,但他可不想搞出个跟后世东林党一样只会唧唧歪歪啥正事干不了的文人集团。

    最后,还是在鲍宣的建议下,学社的名称定为太学学社。

    在众人的一致下,王咸成社长,王获成了副社长。

    果然花花轿子人抬人,虽然王获在太学出尽了风头,又在还没有入学时就当上了太学学社的副社长却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请:

第十七章 厉害呀;哀章word哥() 
眼见天已正午,王获、陈钰和卫峥好不容易辞别了众人,在王咸等人的簇拥下即将离开太学时,突然被一人拦住了去路。

    “王仲孙,值此危难之机,岂能这样一走了之?”这名曾在台上参与手指抬人的太学学生突然语出惊人。

    当听到“危难之机”时,王获不禁一愣,心想太学里果然人才济济,连现在的时局都看得这么透彻,谁知道别人却不这么看。

    “别理他,这个哀少卿平时总是危言耸听,仲孙咱们走!”王咸见到此人,如同看到一堆臭狗屎,眉头不由一皱。

    “就是,哀章在太学装神弄鬼已经出了名了,关键是不管什么事都会插上一脚,烦都烦死了。”旁边有人附和道。

    刚听到王咸叫此人哀少卿时,王获还没有什么感觉,可当知道他就是哀章时,王获脑中灵光一闪,突然想起了这个哀章的所作所为,反而笑了。

    别看现在这个哀章在太学里人见人烦,可是在原来的历史中,可是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虽然哀章在史书中的形象并不好,说他“行为甚轻贱”,其实只不过是个政治投机者,他用铜匮上书的形式劝王莽代汉立新,获封美新公并成为王莽的四辅之一。

    但是王获感觉这个人倒是很有意思,敢用献符瑞的形式,在铜匮上书中直接替自己要官,也是有够机车了。

    “哀少卿,你我看法倒也相同,不如今日和王思明一同到我家中一述如何?”

    于是出乎他人预料,王获竟开口相邀。

    这个哀章之所以拦住王获,就是博出位,要是当场把王仲孙给驳倒了,那可就出尽了风头。

    所以他在王获要人上台用手指抬人时,第一个就上了场,本想着当场看王获出洋相,可不知怎么着,上台后脑袋像进了水一样,跟众人稀里糊涂就把鲍宣给抬了起来。

    眼见着王获在众学子的陪同下就要离开太学了,将来也不见得有这么多人,这么好的机会,哀章眼珠一转,才想了这么一个主意。

    要说这个哀章,其实学识并不怎么样,可偏偏喜欢用骇人听闻的语言吸引别人的注意,没事就四处找人讨论,当别人有不同意见时,他又扯些歪理,时间长了,也就很少有人愿意跟他相处了。

    就这样哀章还不自知,本着有理我就走遍天下、无理我就胡搅蛮缠的精神,又开始四处找人辩论,在太学可是人见人怕,鬼见鬼愁,王咸等人都深受其害。

    这一回哀章认为自己是做了充足的准备,要是王获不理他的话茬,那就说明他不关心国家大事。

    要是王获拦下不走了,只要他张口说话,自己就有机会难为他一番。可谁知道王获却不按常理出牌,开口邀请自己和王咸到家中一述。

    王获不是哀章肚子里的蛔虫,不过是对他胆子大一时起了兴趣,加上他和王咸二人在前世王莽的新朝中也是留下一笔的,这才开口想邀。

    别看王获还是一个白丁,可他老爹大小也是一个侯爷,再怎么说豆包也是干粮,再加上王获现在头上的光环那是相当的多,哀章所以情不自禁就称了声诺。

    眼见哀章前倨后恭的小人嘴脸,众学子当时就不高兴了,当时哗声一片。

    眼见哀章这么不受待见,王获一时也不明就里,谁知哀章又开口了。

    “公子何不邀请赵朋赵子春、霍鸿霍思光他们两位一同前往,他们平时也……”

    “赵朋、霍鸿,他们也在太学?你们怎么能凑到一起?”还没有等哀章说完,王获就大吃一惊。

    这回轮到哀章懵了,这不科学呀,赵朋、霍鸿明明比自己还不受待见,可看王获的表现,这两个人比自己的名气大了好多。

    他哪里知道,王获自从来到长安后,就一直暗地里在打听赵朋、霍鸿的下落。

    史书上可是白字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公元7年东郡太守翟义起兵反对王莽后,最先响应,而且破坏力最大的就是三辅的盗贼赵朋、霍鸿。

    他们趁着京城兵力空虚,自封将军直接在三辅造反,先是烧官府杀官员,然后又纠集了十余万人直接进攻长安。

    最严重时,在未央宫前殿可以直接看到冲天的火光,王莽被逼之无奈之下,只能临时抓了一批壮丁,然后命王级、阎迁等人组织防御并适时反击。

    这场战乱持续了整整小半年,直到公元8年春,王邑等人平定翟义后回师长安,才彻底消灭了赵朋、霍鸿。

    王获始终认为,翟义反对王莽是政见不同,可赵朋、霍鸿造反一是没有什么政治纲领,二是只为一己私利,做的就是趁火打劫,害的还是普通百姓,所以能有机会消除隐患就及早消除。

    想不到今天在哀章的口中得知了赵朋、霍鸿的消息,这赵、霍二人还是太学生,而且看样子三人关系还很不错,由不得王获不吃惊。

    这事说来也怪,王莽重新执掌朝堂后,王咸、哀章都得到了任用,可这两个人现今偏偏尿不到一个壶里,反而是哀章与赵朋、霍鸿两人交好。

    耳听得王获对自己的名字貌似很熟悉的样子,人群中的赵、霍二人当时来了精神,当即分开了众人后向他施礼不已。

    王获一看,怪不得这两个人能被史书上称为三辅盗贼,一看相貌打扮,哪有一点文人气质,跟当初木匠打扮的廖文飞倒有的一拼。

    “好吧,你我那就同去。”

    在场的众学子眼见这哀章今天只用了一句话就让王获另眼相看,而且他引荐的两个人也很受信任的样子,当时全部大跌眼镜。

    这哀章、赵朋和霍鸿三人在太学可是很出名的,没有办法,遇到把“不是水果”及“你爸爸不是男人”当成真理的人谁也没有办法。,**,:

第十八章 富二代与官二代() 
由于对赵朋和霍鸿存着别样的心思,所以一回到家中,王获就把暂时无所事事的廖文飞也喊了过来。

    一番寒暄后才知道,他们二人原来跟王光还有点瓜葛。简单的说,赵朋、霍鸿曾经是王光刚进太学时的小马弁。

    赵、霍两家也是槐里的富户,要不然两个人根本没有机会进太学。家里本指望这两个小子进太学后能跟显宦之后搞好关系,将来即使谈不上攀龙附凤,大小也能做到朝中有人好办事。

    从本质来讲,跟后世某此人就是贷款也要读EMBA一样,来太学读书说白了,只混入官二代的圈子里。

    谁想到太学里家中有钱、有势的人海了去,赵朋、霍鸿充其量只能算是人傻钱多的乡下土财主。

    赵朋、霍鸿在太学可是花钱如流水,可是钱花了无数却没有一个官二代愿意跟他们真心交往,直到王光进太学后这一局面才有所改观。

    起初两个人还认为做为王氏家族子弟的王光跟其他的官二代不一样,肯跟他们往来不说,还会告诉一些他们原本不知道的事情,比如某人之所以担任中郎将是走谁谁的门路,昨日天子大宴宾客时都说了什么云云。

    每每听到这些朝中“秘闻”,尤其是当王光神秘兮兮的告诉他们这些事千万不能外传,否则会掉脑袋时,二人感觉自己也算是打进了高干的圈子。

    可当赵朋、霍鸿都感觉自己长了不少见识,拿着王光八卦来的事情回家炫耀时,才发现这些事要么早就妇孺皆知,要么纯属子虚乌有。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即使每次王光出面请同学吃饭时都让二人轮流付帐,把他们当成了无限额的提款机,他们也觉得面上有光的很。

    这还不算完,随着王莽扶摇直上,从卫尉升任大司马后,王光就变了一付嘴脸,宴请同学、朋友时不但不让二人同往,关键是饭后还会打发下人找他们来付帐,来晚了还会被呵斥一番。

    有时甚至直接打发下人直接向二人要钱,在同学面前对他们呼来喝去,经常把他们当猴耍。

    即使这样,二人仍然紧抱着王光的大腿不放,只到王光离开长安到了新都,因为山高路远,二人才跟他断了联系。

    面对两个吃一百个豆还不嫌腥的二货,虽然他们说的那是凄凄掺掺,可王获却从中听到了另一丝意味,于是直接把话给挑明了。

    “如果你们想接被骗的话,那就请出门左拐。要是还想找人套关系求个一官半职,我劝你们求人不如求己。”

    按理来说王获本不该这么说,可他想到了另一种可能:赵朋、霍鸿这两个二愣子之所以后来起兵造自己老爹的反,就因为被王光骗惨了,然后恨乌及乌的结果。所以这才不管王咸、哀章等人在场直接说道。

    听话听音,赵朋、霍鸿虽然有点二但并不傻,当即表示要跟王光撇清关系,并信誓旦旦的说,长期不被当人看,就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气,然后巴拉巴拉的一大堆。

    既然两个人如此表示,王获也就暂时放下了不好的念头。

    虽然王咸对赵、霍之前的行为很是鄙视,但听到王获说求人不如求己时,眼前不禁一亮。王获见此,就借着话头开始灌输自己的一些想法。

    “其实我说的求人不如求己,还有哀少卿说的危难之机,不管什么事统统一样,只要看清楚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然后进行分析自然就能从中得出正确的决策。”

    王咸等人纷纷表示愿闻其详,看到他们如此关心此事,王获就以赵朋为例进行了讲解。

    “赵子春,你先说一下自己哪方面比别人强。”

    “我,有吗?”

    “还是我来说吧,太学生、家中还算殷实、身体壮硕、胆子够大,这些都是你的优势。至于劣势嘛,并非官宦之后、学习成绩不好、名望不足,我说的可对?”

    “对,太对了!”

    “那好,再说一下你想出人头地的机会,想想能有哪些?”

    “赀选郎官?可是像我这样的,即使花钱当上了郎官,最后也不过是空欢喜一场。”

    “你的眼界太窄了,我说一下吧,比如从军,你身体好、胆量大,要是选募为勇敢士,绝对是军人中文化最高、文人中军事水平最高的。至于你说的花钱选官,反倒对你来说是威胁。”

    “你说的太多了,我得好好想想!”

    “那现在的时局解决之道,也能用这个方法了?”不愧为学生运动的始祖,王咸果然是关心国家大事的三好学生。

    “当然,比如现在我们大汉要想再次中兴,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现在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富的越富,穷的越穷自然是劣势了,那我们的优势呢?”

    “其实我们的优势很多,人口众多、军力强势、边境和平还有国土广袤都是优势,至于机会嘛,不管是向外还是对内,还是有的。当然威胁也是不少,比如……”

    正当王获吐沫横飞,不知何时王莽来到了廊下。当他听到自家二儿子跟众人的话语,先是怒发冲冠,然而细听了几句后又感觉很有意思,不知不觉直到全部听完这才悄悄的离开了。

    其实王获在对其他人夸夸其谈时,脑海里想的却是老爹如何利用自家的优势,抓住了汉哀帝死后机会,实现剧情反转的事。

    直到酒罢歌阑人散后,王获也没有想明白老爹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不过这一切貌似跟自己关系也不大,所以送别众人后就在厅外的摇椅中躺了下来。

    迷迷糊糊中,时间过的很快,终于全部事情搞定了,小师妹也来到了长安跟自己完婚了,谁也没有想到揭下红盖头的她异常大胆,直接扑到身上又亲又啃,当即把自己兴奋的不要不要的。

    结果用手一抱,感觉不对,怎么小师妹身上全是毛,睁眼一看,原来是大黄在自己脸上乱舔,还用爪子拍自己的脸。

    看到王获醒了,大黄就用幽怨的眼神盯着他,不吼也不叫,看样子是就打算这样用眼神引起他的愧疚感,然后起来陪它玩!,。请:

第十九章 被大馅饼砸晕的董贤 上() 
今年才二十一岁的董贤怎么也想不到,自家即不是皇室后裔,又不是天子外戚,老爹也不过是一个秩六百石的小小御史,自己竟然有一天能位例三公之首。

    当今天子还是太子时,老爹拼着脸面都不要了,才给自己弄了个太子舍人的职务。别看听起来像是太子的属官,听起来唬人,说到底不过是每天给太子站岗放哨上百人中的一员。

    其他的太子舍人,家中有权有势的要么天天围着太子转,要么在含丙殿轮值,这可是太子起居之所,所以一个月不到这些人就跟太子混的很熟了。

    家境稍微差一点的,也在甲观和画堂站岗,这可是太子习武和修文必需要去的地方,所以每人都跟太子的关系搞的也不差。

    相比这些动辄秩二千石、一千石达官显宦,自家老爹就是外放到地方也不过是个县令,所以太子宫大门这个每天要承受风吹日晒雨淋的“好地方”自然是非自己莫属了。

    本想着太子年纪轻,一定活泼好动,所以自己应该也不缺刷脸的机会。谁想到太子竟然跟大家闺秀差不多,每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将近一年时间里太子出宫的次数用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每次太子出宫时,不仅前呼后拥身边围了一大群人,自己身体单薄,想挤到太子面前也根本不可能。

    就这样天天像一根木头一样在宫门口一戳就是小一年,别说太子认识自己,就连自己都想不起来太子到底长什么样。

    随着太子即位,的太子舍人都跟着升了官,跟太子关系好的不是成了议郎,就是担任中郎,要说不眼红是不可能的,就因为跟太子处的好,走的近,不到一年时间就摇身一变,成了秩六百石的官员,跟自家老爹的品级一样。

    即使那些平时只能在太子面前刷刷脸,只争取到了存在感的家伙们,也都成了秩四百石的侍郎。至于自己等少数几人,那是实在没有办法,只落了个郎中的头衔。

    不过当老爹知道后竟然会兴奋异常,说什么他任御史不过是每天打打酱油,自己连酱油都不用打俸禄都是他的一半了,他很是知足。

    想想也是这个道理,自己现在也不用风吹日晒,只需要盯着日晷、漏刻,整点喊一嗓子就完活,晚上还能回家住,这样的日子也挺好。

    没听说伴君如伴虎嘛,别看那些议郎、中郎现在人五人六的,要是哪天得罪了天子,还不得被一刀咔擦了。

    也许是遗传母亲的基因太多,自己是越长越漂亮,美中不足的是声音也跟女孩子一样,变因为这经常被同僚嘲笑。

    就这样过了约有两年,只到有一天,也不知道天子是吃饱了没事干还是什么原因,在报时时竟然走到了自己身边。

    “你叫什么?”

    “董,臣董贤,家父是御史,原为太子舍人。”

    “哦,朕怎么不记得曾提拨哪个姓董的太子舍人为御史呢?”

    “错了,臣是说臣原是太子舍人,家父现在是御史。”

    这还是自己进宫后天子第一次跟自己说话,当下激动的不要不要的,连话都不会说了。

    没想到天子跟自己说话时很温柔,温柔的就像对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