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易经的智慧-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伏羲一画开天地,这一画就是太极,太极又包含阴和阳,伏羲把阴和阳的组合变化画出来,就形成了八卦。但是很多人都觉得,学习《易经》非常难,就是因为搞不懂八卦,更不用说六十四卦了,那么八卦究竟代表着什么?是不是掌握了八卦,就可以读懂《易经》了呢?

《易经》怎么读?首先要把八个卦搞清楚,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这八卦。八卦就是《易经》,《易经》就是八卦,连起来就叫易经八卦。八卦是什么?就是我们从宇宙万象里边归纳出来的八种基本的元素。我们从《易经》里面得到的信息是构成宇宙的元素有八种,就是跟我们人类生活最息息相关的那八种。

第一种一定是天,老实讲,没有天那就什么都没有了,一片寂静。动植物都没有,那还成什么世界?有了天,我们一抬头看到了,我们一低头马上会看到底下,底下就是地,所以天、地我们没有人能离开。人一旦离开天地,当然有时也可以,偶尔做做航天人,很荣耀,但是如果让你从此离开地球,永远做个航天人,你愿意吗?我想还是地球比较好。天地是我们人的根本,谁都离不开的。

天地之后,我们马上想到两样东西,水和火,没有水我们活得了吗?没有火,我们吃什么?可见,《易经》就是从自然里面萃取出来的道理。所以天、地、水、火就是四个最根本的东西。

天地水火就满足了吗?没有,有时候火太大了,很热,我们就开始扇扇子,就是希望有凉风来,可见风也很重要。风来了以后,我们马上会想到跟风相对的是什么?就是雷,打雷的时候那种感觉跟风来的时候那感觉经常是对比的,所以天、地、水、火、雷、风。

可是风为什么从那边进来,不从这边进来?原来是被山挡住了。山会挡住很多东西,所以山又显得很重要。山挡住这边的风,风就从那里来,那边是什么?那就是海,也不一定完全是海,很多地方它没有海,就把泽叫做海,像云南,云南说海泽海泽,就是一个湖,一个泽,一个潭。

这样八样东西就出来了,天、地、水、火、雷、风、山、泽。世界上的万物万象都是这八种东西彼此互动产生的,雷跟风互动,雷跟山互动,雷也可以跟天互动,跟地互动,怎么不可以呢?一个雷可能打到天上去,也可能从地下一下子跑出来。所以我们就把这八种现象定为八个经卦,就是基本卦,而且这里面只分成两个小系统,一个就是跟天有关系的,一个跟地有关系的,非常容易记。

伏羲氏通过认真观察发现,宇宙虽然有着万物万象,但都是由八个最基本的元素所构成的,这就是天、地、水、火、雷、风、山、泽。那么伏羲是怎样利用阴和阳这两个符号的变化组合,来代表这八种自然现象的呢?

一般我们怎么画天?这个我们一定要以很远很远的古老的人类的那种很单纯的思维来想象,那时候怎么画天。画天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就会画了一条弧线来表示天,而且我们发现天不是薄薄的一层,好像天外有天,天上有天,这个很容易了解的,所以就画三条,像今天画彩虹一样的,那个卦就出来了。卦象卦象,就说这个卦像什么,这三线就像天。地呢?地在天底下,一直到天边都有地,可是当中有河流隔开来。天是连在一起的,可是土地是分裂的,这边一块那边一块,所以伏羲很自然就画成一个断掉的直线。当然地上的土也是蛮厚的,也不是薄薄的一层,所以用三画断掉的直线。

我们把八卦分成两类,一类是跟天有关系的,一类跟地有关系的。我们把天画下来,这三条直线按照我们现在的了解,其实这个也是从以前传下来的,就叫上中下。爻这个字是《易经》里面的一个独特的用语,就是它每一画都叫一个爻 ,最底下一画叫下爻,当中一画叫中爻,最上面一条就叫上爻,爻就是一个符号。

天,三画阳爻,最底下那一爻由阳变阴,就叫做天底下动,天当中那一爻由阳变阴,就叫天空中动,天上面那一爻由阳变阴,就叫做天上面动。都是三爻中一爻变化,两爻不变。那么,为什么用少数的来代表动呢?因为物以稀为贵,两个阳一个阴,阴是少数,所以以阴为主。

天下面动是什么?马上有人想到是树木,没有错,那时候天底下动的也就是树木最高了,但是树能自己动吗?所以伏羲氏就想到是风来了。风来了,就是天底下有一个东西我们看不见,但是能够很明显感觉出来它的动,就是风在动,天底下动,风。

天空中动那更容易了,只要有一个地方有火烧,我们在天空中就看到一片火焰,一片火海,还有火烧云,远远看去,就像是天空中着火了一样,所以天空中动就是火。

天上面动就比较麻烦了,因为以前没有直升机,也没有卫星,伏羲氏怎么看得到天上面是什么?人类聪明就在这里,我们到池塘边就会发现,怎么天空跑到池塘底下去了呢?自己的倒影好像也在池塘里面。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古人是发现天会整个倒影在池塘里,于是就说天都在泽水下面,所以泽就是天上面动。。

风、火、泽,这三个东西都跟天有关系。天就是三画直直的,连续的;天下面动,风,就是上面两个连续的,下面一个是变动的;天空中动,火,就是上下各一个连续的,中间一个是变动的;天上面动,泽,下边两个连续的,上边一个是变动的,这样很快就能记住了。

地是三条断掉的线,这三条断掉的线也是分成下、中、上。最下边一爻由阴变阳,就代表地底下动;中间一爻由阴变阳,就代表地中间动;最上面一爻由阴变阳,就表示地上面动。这三种情况都是两个阴一个阳,阳是少数,代表动,所以以阳为主。地底下动,就是打雷,打雷时我们能感觉到地底下有东西在动。地当中动,就是水了,水就是在地当中一直不停地流动。地上面动跟天上面动一样,要花一点想象力,地上面有很多很多东西,你说牛在动也对,狗在动也对,我们人在动也对,但是这些都是枝枝节节的现象,《易经》的思维是不断地提高,去找到根本的东西。地上面最大的动就是山,所以地上面动就是山。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雷、水、山是跟地有关系的。与天有关的风、火、泽,和与地有关的雷、水、山,加起来就是八卦。

八卦看起来复杂,其实只要明白它是怎么产生的,也就很简单了。三个阳爻代表天,天底下动是风,天中间动是火,天上面动是泽。三个阴爻代表地,地下面动是雷,地中间动是水,地上面动是山。但是我们看到的八卦图,上面写的并不是天、地、风、雷、水、火、山、泽,而是乾、坤、巽、震、坎、离、艮、兑,这是为什么呢?

天、地、水、火、雷、风、山、泽,这样就能够了解宇宙人生的一切吗?好像也不能。所以,我们慢慢地把天叫做乾,把地叫做坤。乾坤这两个字我们现在用的是太多了,我们说乾坤定矣,就是说天地已经定位了,我们说颠倒乾坤,就表示乱了套了,我们常用的词汇里面含有“乾坤”的相当之多。可见天用乾来代表,地用坤来代表,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乾坤就是天地。

可是我们要想想看,天不可以用其他来代表,一定要用乾吗?我们从《易经》里面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天到底代表着什么。我想这是经过一个长期的思索才得到的答案:天代表刚健,不但刚而且要健。不仅要很刚强,还要很持久,一阵子刚强,马上软弱下来,这算天吗?所以刚是刚,健是健,刚是很刚强,健是经得起考验,经得起时间的磨砺,有一种持久的意思,所以刚健的意思就是说很持久地刚强。天,不管怎么样,总是一年又一年,始终就是那个样子,天不会说“算了算了,我很疲倦了,我今天要休息了”,否则人类就要过着昏天黑地的日子了。

我们了解宇宙间有一种很刚健的性能,就用乾来代表。那么坤呢?坤是柔顺,地是非常柔顺的,土地,你高兴挖个洞它就让你挖,你高兴堆个土堆它也让你堆,你把动物的尸体埋进去它也不抗议,各式各样的植物都从里面长起来,它都很欢迎。天很刚很健,而地则是很柔很顺,这两种一配合起来,天地实在是人类生存的好地方。

风也有两个性质。第一,风吹来的时候是无孔不入的,冬天的时候最明显,风一来,全身都感觉冷,只要有一个地方露出来,风马上就能灌进去,所以第一个是入。第二个是齐。所以我们就用一个字来代表它,叫做巽,巽这个字意思就是很齐,又很入,不是停留在表面。

雷给我们最大的感觉就是震动,雷一来,我们就心惊肉跳,所以我们就把它叫做震。乾、坤、巽、震,分别代表天、地、风、雷。然后又用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水为什么叫坎?人类又喜欢水又怕水,尤其是我们中国人。水灾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泥土冲开了,冲掉了。“坎”字就是欠土,凡是欠土的地方都是被水冲过的,所以我们把水叫做坎。

代表八种元素的卦象,之所以在八卦中被重新命名,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元素本身的自然属性,比如天刚地柔,雷震风巽;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了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相通之处。水被称为坎,意指水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坎坷一样,你怕它,但又不可能离开,只能面对它。那么火和山、泽的命名,又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火一烧起来,很多人都会跑去看,因为它很美丽,但是我们再看深一点就知道,火烧到最后是同归于尽。火的特性就是它能烧毁很多东西,但是当火把东西都烧光以后,它自己也没有了,所以我们才用离来代表火,离就是到最后自己也不见了。

山为什么用艮代表呢?在我们所能看到的自然现象里面,山好像是唯一静止的东西。而且我们一走到山前,就会想,这么高,我怎么过得去呢?休息一下,暂停暂停。所以艮有止的意思,也就是告诉我们,欲望太多其实也不好,需要稍微调整一下,做合理的要求,适可而止,才是好的修养[·],所以艮卦其实跟修养有很大的关系。

这些都是历代慢慢加以扩充,加以发挥而积累下来的,但是当初定这个字的时候的确是一针见血,抓到根本,这是我们非常佩服文王的地方。艮就是止,停止,但是不是永远的停止。世界上没有永远停止的东西,但可以暂停一下,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

泽为什么叫做兑?你看你到池塘旁边,你的心情多半是很愉快的,所以一个人心里头很闷的时候,到水边走走,多半会感觉很愉快的。人去钓鱼,真的是为了把鱼钓上来吗?其实不是,是享受那个过程,心里很愉快。因此我们就用这个兑来代表泽。你看兑旁边如果加上一个竖心旁的话,它就是喜悦的“悦”。因为我们看到池塘,看到泽水的时候,心情是很喜悦的,所以我们把泽叫做兑。现在更妙,你什么时候心情最喜悦?就是当人家给你一张支票,你到银行就能兑现,那真是太喜悦了,所以我们把这个叫做兑现。

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了,这八个基本卦非常容易了解,而且真的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你再怎么绞尽脑汁想要想第九种,第十种,都很难。所以,我们就把这八个基本卦画成八卦图,我们的亭子也做成八卦亭,就是告诉我们,我们是生活在这八种基本元素当中,我们自己要去调适,使我们品德越来越高尚。这样就可以了解《易经》了,其他都是从这里延伸出来的。

伏羲一画开天地,代表了宇宙万物的起源,又以八卦定乾坤,把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归纳为八种基本的元素。但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我们逐渐发现,世间万物如此繁多,人类社会复杂多变,那么,伏羲在几千年前所画的八卦图,真的就能包括宇宙的一切吗?

很多人不相信《易经》只用六十四卦就能统合全球的东西,有那么容易吗?我们再想想看,六十四卦每个卦有六个爻,六乘六十四就三百八十四个爻,所以六十四又变成三百八十四。而每一个爻跟每一个爻都互动,换来换去。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在《易经》里面随时可以看得到,一个卦里面有六个爻,随便哪个爻一改变,它又变成另外一个卦了,我们常常讲又变卦了,又变卦了,就表示卦经常在变。

爻有变动的意思,也有仿效的意思,每个爻都可以变阴可以变阳,可是一变阴或者变阳,它就变成不同的卦了。我们现在可以看得出来,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六十四跟六十四互动,就有四千零九十六种变化。宇宙一切都是动态的,随时在改变,人的命运也是动态的,随时在改变。可能你会说“没有啊,我从来没有改变过”,那很不好意思,那就是告诉大家,你这个人实在太不长进了,从来没有变就是太不长进了。所以从现在开始,不要见面说“好久不见了,你都没有改变”,那是骂人的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三天不见,就变了个样子,而且越来越长进,这个人才是可爱的。“好久不见,你都没有改变”,那这个人听见应该很惭愧才对。

天天都有新气象,叫做日日新又日新,这才是我们追求的东西。因此,真正会看一个人的命,是从动态里面去了解。我说得非常清楚,中国人的学问只要变成静态的来看,就糟糕了。有例行就有例外,可能你就是那个例外的,那你不是很倒霉吗?我想这种观念是《易经》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使我们的脑筋非常灵活,千变万化,一刹那有几百个念头,甚至几千个念头。中国人脑筋动得快,跟《易经》的变化多端有很大关系。

《易经》,你看它东西很少,它可以变很多;你看它很简单,它可以变得很复杂;你看它只有一,它可以变出千千万万种不同的花样。所以任何东西都可以安放在我们的《易经》里面,一直到永远,这才是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关键。它就是一,非常简单,可是它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能离开这个“一”,叫做万变不离其宗。

八卦告诉我们,天地是定位的,人不要颠倒是非。人活在一起,大家要过群体生活,总要有一个定规,不能只顾自己喜欢怎样就怎样,要彼此配合,就必须要有共识,八卦就是人类最早的共识。

八卦因为只有符号没有文字,所以被称为无字天书,而给八卦注上文字,使其成为《易经》的,是周文王。那么周文王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了《易经》的呢?我们下一集来谈:《易经》与命运。周文王在被商纣王囚禁的狱中完成了《易经》,《易经》也被称为《周易》。文王著《易》,是因为感悟到人类社会的规律与大自然的规律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是为什么《易经》从一诞生,就被蒙上了神秘色彩,甚至成为算命的工具?穿越几千年的《易经》,都经历过哪些坎坷的遭遇呢?

第三集 《易经》与命运

周文王在被商纣王囚禁的狱中完成了《易经》,而《易经》也被称为《周易》。文王著《易》,是因为感悟到人类社会的规律与大自然的规律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是为什么《易经》从一诞生,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甚至成为算命的工具?穿越几千年的《易经》,都经历过哪些坎坷的遭遇呢?

有一段历史,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商朝本来也是一个很好的朝代,但是传到商纣王的时候,我们都知道纣王的品性很差,暴虐无道,做出很多老百姓非常不喜欢的事情。所以当时的老百姓反而比较欢迎周西伯,也就是周文王。周西伯很得民心,所以商纣王对他有点害怕,就假借一些理由把他抓起来关在羑里。周西伯被关的时候有两个想法,一个是自己有这么宝贵的人生经验,是长时间累积的亲身体验,如果丢掉了实在是太可惜,不如利用这段时间把它整理出来,将来也许对世人有一些贡献。第二个想法就是他知道纣王这个人说杀就杀,不会念及以前的情面,因此他就知道自己是命在旦夕。当商纣王叫人把周西伯的儿子剁成肉酱做成肉包给周西伯吃的时候,实际上他也知道这就是自己儿子的肉所包成的,但是他还是吃了,他不是很残忍,他也不忍心去吃自己儿子的肉,他是为了顾全大局,要保住性命,他没有办法马上就跟纣王对抗,所以就要忍气吞声,忍辱负重,才能完成理想。这样他就在牢里开始替《易经》写一些经文。

周西伯把自己累积起来的宝贵人生经验,透过六十四卦保存下来。六十四卦每个卦他都写有卦辞,每卦六爻,每一爻也都写有爻辞来说明,就成为最早的《易经》。因为在伏羲当年是没有文字的,那时候只有简单的符号,可以说是无字天书。所以真正写成《易经》的是周文王,他在牢里头很费苦心,一个字一个字斟酌完成的。

伏羲氏当年画卦的时候是没有文字的,所以他就有很大的空白性,让后来的人可以从各方面加以补实、说明。周文王一定是体会到了空白性的乐趣,因为他可以有很大的空间去发挥,一方面他是受到纣王的压制,很难能够畅所欲言,有一点躲躲藏藏,有一点难言之隐,有一点说不出来的苦衷;另一方面,他也替我们创造了一个空间,叫做留白性,他在字里行间留了很多可以拐弯抹角的空间。

周文王写完《易经》以后,我相信很多人想改它,因为只要能够改动它一个字就能成名了,但是怎么样也改不了。就算里面有很多地方可以这样解释也可以那样解释,搞不太清楚,大家也都非常尊重周文王,所以他的经文大部分都传下来。

伏羲八卦图因为没有文字而被称为无字天书,后世有许多人企图用文字对八卦图进行注解,但较为完整并流传至今的,只有周文王所写的《易经》,所以我们常把《易经》也称为《周易》。那么周文王是怎样对伏羲八卦进行文字注解的呢?

周文王给每个卦一个卦名,并写卦辞来解释卦名。每个卦有六个爻,每个爻他都很费心地作出注解,写爻辞。六十四卦下来,居然完整无缝、环环相扣、没有矛盾,而且可以互补,真是非常难得。

后来,周朝推翻了商朝,文王的儿子周武王讲出一句话:人为万物之灵。就是说,人本来是动物的一种,但是既然身为人,就要觉悟,要拉开跟动物的距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