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得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
“那就好。”文智超才不会说他费了许多心血呢!“后天磁带店就要开张了,你到时候记得过来。”
“好,那天我停一天,不做生意!”
“那怎么行?你才做了一个月就断了,客人都要跑掉,别担心,我到中午十二点才正式开张,等你过来。”
夏汝峥犹豫道:“那样不好吧?”
文智超颇为霸道道:“怎么不好?我的店我说什么时候开就什么时候开,而且找人算过了,中午十二点时辰不错,借太阳的盛气,保佑生意红红火火的。”
好吧,这种事情就听当家的。
这天是开张的日子,夏汝峥见文智超还在帮着自己搬东西,道:“你还不去吗?有些事也要准备起来吧?”
文智超懂啊:“店里已经布置好了,有什么事,海生和阿旺会帮我先看着。我跟他们说了我今天带你一起去。”
夏汝峥道:“好吧,那明天开始,帮我把东西搬出去之后,就要去店里,好不好?总不能因为我耽搁那边店里的生意。”
文智超没吭声,明显是不太乐意。
夏汝峥又道:“你放心,若是我挪不动,我也会找人帮忙,反正现在这附近的人我都认识的,我招呼两声,也会有人来帮我。”
文智超这才勉为其难的点点头。
夏汝峥笑眯眯道:“只有你多赚点钱,我才能轻松点,所以想让我舒服点,你就多赚钱!”
“那是当然!”文智超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
赚钱养家是男人的事儿,但是女人也不能躲在后面享受,夏汝峥可没打算那样呢!
刘奶奶听说文智超的磁带店要开张了,也说要去。
“怎么说你们的磁带也是音乐,我当然要去看看!说不定会有我喜欢的磁带的呢!”
二人便携着刘奶奶一起出了门。
住的地方离店面还有点距离,夏汝峥想着以后要给文智超买辆自行车才行,这样天天走也不是个办法,巴士又没有直达的。
这个店夏汝峥是知道投了不少钱进去的,文智超自己赚得点钱都投了进去,家里带来的钱也投进去了一些,才有了这样一家店。
没有高大门楣,但是有一个显眼的招牌,此时门还开着,门口摆着几盆正怒放的鲜花,门上也贴了一些红色的装饰,在有些晦暗的季节显得显眼。
海生和阿旺还在弄磁带,家里拿过来的卡带录音机正放着歌。
进了店门,夏汝峥就左看看右看看,两侧的架子上都是磁带,中间的展示台上也是磁带,天花板上垂下来的有明星海报,还有亮闪闪的装饰,看着就挺潮。
文智超给刘奶奶介绍:“这边是您喜欢的邓丽君的磁带,这些是从香港那边弄来的,都是正版的,看这个,便宜些,就是盗版的。您看看有没有喜欢的,可以选几张。”
刘奶奶道:“确实是不错,有些个磁带我好像还没有呢!不过也不能占你便宜,等会还是按照你的价格算给我!”
刘奶奶兴致勃勃地挑磁带,夏汝峥也左看看又摸摸,才发现这个时候歌星也有不少了,只是都是从未听过名字的。
不一会儿,上门来好些人,跟文智超道贺,祝贺新店开张,文智超一一应着,只跟夏汝峥说是附近店铺的老板,前段时间装铺子的时候可能看到了,过来打个招呼。
中午十二点,在门口放了两串鞭炮,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不一会儿,就聚来了一批人。
“文哥,您这是小米步枪换坦克啊!一下子就开了店啦!”
文智超道:“要感谢大家的照顾,不然哪里能那么快就开店了?”
“文哥实在人,以后当然还要来照顾生意,以后常来常往啊!”
原来文智超以前就是在这附近摆摊,所以附近的一些人也是点头之交了。
店里面一下子涌进来了这么多人,夏汝峥也急忙帮忙支应着,幸而刚刚在店里走了几圈,谁的磁带大致在哪里也知道了,别人问也能够说出一二来。
这一下午,夏汝峥都在店里呆着了,连刘奶奶回去都是一个人回去的。
磁带店的生意还不错,第一天还算是不错,不过也不排除有些人是因为是熟人来支持一下。
晚上,夏汝峥想请海生和阿旺吃饭,两个人不肯,说要回去了,只好等下次补上。两人关了店门回家去。
文智超道:“现在开了店,以后回去恐怕会晚一些了。”
开了店事情当然就多一些了。
夏汝峥表示理解,以后生意越做越大,两个人都会越来越忙,只是这夫妻感情和关系都要注意维系。人的关系在于交流,如果缺少交流,哪怕是无用信息交换,像你渴不渴,饿不饿之类的话,也能增进感情的。
“那你要答应我,以后不管多忙,都要跟我一起吃晚饭!”
文智超道:“当然可以。”
第66章 收信()
夏汝峥喜滋滋地挽上文智超的胳膊,这个男人的外表让许多人进而远之,从而隐藏了他真实的模样,让许多人都错过了这颗明珠。他虽然外表冷淡,但其实他上进,他有能耐,对妻子耐心又细心,将妻子平等对待,不管放在什么样的时代,这样的男人都很难得。
回去的时候,没想到刘奶奶已经做好了饭,盛情邀请两个人去。
两个人很意外,也很惊喜。
“今天本来应该是我们请大家吃饭的,没想到倒是反过来了,多不好意思啊!”
刘奶奶道:“有什么好意思不好意气话?我可不爱听。不就是一顿饭两顿饭的事儿吗?难道还怕下次你们不会请我们?小文也别客气,你安爷爷等你老半天,就等着你跟他喝两杯呢!”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如果再客气,就显得生疏了。
小夫妻对视一眼,文智超点头道:“好,今天就受了奶奶您的好,等我们两选好时间,您和安爷爷也不许客气!”
刘奶奶满脸笑容道:“那是当然!”
进了屋子,果然就闻到了食物的香气,桌子上还摆了酒,安爷爷手里的都不是什么次货。能够和安爷爷喝上两杯,还需要运气呢!
大家坐在一桌上一边吃一边说说笑笑,颇为热闹,比第一次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少了一份拘束,多了一份熟稔。
夏汝峥回到家里后就跟文智超说:“咱们要早些请二老吃个饭才好,咱们搬进来才多久?就已经得了人家不少好处了。”
文智超喷着酒气,脸色酡红,道:“你找一个你方便的时间就好,提前跟我说一声,我早点回来,酒由我去弄,你负责饭菜就好。”
夏汝峥点头,道:“好的,菜单就由我拿主意了!”
文智超嗯了一声,慢慢的睡了过去。
夏汝峥心里慢慢地盘算着。两个老人因为本身见识丰富的缘故,所以很注意保养,再加上本身是广州人,所以吃的饭食也比较清淡。这不,刘奶奶吃了几天油条,觉得有点油腻,想换成饼呢。所以这次请二老吃饭要以清淡为主,不一定是粤菜,夏汝峥会做的菜式多,一下子就想出了几个极为合适的菜品。当然,夏汝峥最拿手的还是家乡菜,这样可以做两个口味重一点的家乡菜,做添头,调调口味。
饱睡一晚之后,夫妻二人精神十足起床了,文智超果然帮着夏汝峥把摊子搬出去之后,就直接去自己的店里了。
说起来,算夏汝峥和文智超夫妻两幸运,选择去了广州,若是往别的地方去了,他们的发展阻力会更大,会更加困难。这个年代,大家以国家职工的身份为傲,国家职工便是国有企业的职工,一个国企犹如一个王国,里面除了主力生产的工厂,还有工人们生活的所有设施,从澡堂到食堂到医院,甚至养花的都有,连房子都是分配的,而且对于企业内的员工,这些都是十分低价甚至是免费的,企业包&养了职工,个体户根本没有发展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个体经济发展慢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
所以很多人说,当年工作包分配,你爹你娘在什么工厂你就在什么工厂,相当于一种传承式的,哪怕工厂不需要你这样一个人,但是你拿着学校的介绍信填好个人的资料表,就能够开始领工资并且享受国企的福利了。分房子也是如此,说起来,国企分房子并不是说分给你就是你的了,而是给你使用权,房子所有权还是归国家的。没分到房子的人,只能自己乱搭建,住的又矮又窄。所以每次企业内部分房子,都是一场大战。
这种情况最明显的是东北地区,所以在国企改制的时候,这个地方也是最厉害的。
当然,广州因为是沿海,靠香港,许多曾经从大陆逃到香港的人,发财了之后,就想着投资家乡,同时也自己赚钱。政*府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政策上给予了一定的倾斜。当然,这个倾斜度是越来越大的。
夏汝峥和文智超刚来的时候,正是政策逐渐松绑和放宽的时候,如果来得早了,说不定完全待不下去了。
当然,如今做生意,还要交税,相对于以后来说,起征点低,税率高。尽管如此,在外头闯还是要比家里好一些的。
文智超在夏汝峥还没想到的时候,就已经把两个人的暂住证办好了,至于介绍信,村委会开了,村长签字了,就没问题,文智超虽然为人不热情,但是规则还是懂的,村长见他识趣,平时也没什么矛盾,自然爽快地给了。
第一个月,两个人都是摆摊儿,没登记过,基本上不用交,现在文智超店开张了,从下个月开始,每个月都要去交税了。
夏汝峥算了算,忍不住跟文智超道:“你真得好好干,不然这开了店交了税和房租以及电费之类的杂七杂八的,都不如摆摊儿赚得多了。”
文智超看夏汝峥担忧的小表情,拼命忍住笑,道:“那也没办法,你舍不得你当家的在外头吹冷风,只能少赚点咯!”
夏汝峥不明白现在外面开店情势如何,还以为文智超真的赚不了几个钱,急忙安慰道:“这个赚钱的事情咱们不急,慢慢来,咱们才来一个月就已经有一间店铺,已经很不错了,回去跟别人说了,别人也要跟咱们翘大拇指呢!”
文智超道:“是啊是啊!咱们不着急!”
他还担心夏汝峥赚钱心切,所以故意让她安心一点,不要那么着急。赚钱重要,安全什么的,更重要不是?
夏汝峥老老实实努力做生意,这天在收摊的时候遇到邮递员,夏汝峥灵光一闪,估摸着信能够从家里走个来回了,急忙喊道:“邮递员同志!请问!有没有夏汝峥或者文智超的信?”
邮递员停下自行车,往邮包里翻了翻,道:“还真有,一封文智超的,两封夏汝峥的!你是夏汝峥?”
夏汝峥迎了上去,道:“正是,辛苦您了!”
送出去好几封信,邮递员哪有不高兴的,跟夏汝峥道了一声客气,踩着车又走了。
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迹,夏汝峥知道一封是夏汝倩寄来的,一封是夏春富寄来的,还有一封是夏汝倩帮着文家二老写的。
收到了家里的信,夏汝峥兴奋难抑,急忙将东西搬了进去,没有第一时间马上清洗,而是立马坐下来开始读信。
先读了夏汝倩的信。
夏汝倩的字有些飞扬,如她火辣的性格一般,都带着长长的飘逸的尾巴。
夏汝倩在信里面情绪高涨,先说了收到信的喜悦,希望以后姐姐经常写信回来,然后就说了夏春富如今还好,秋收刘国庆带着人去帮忙了,夏春富也没累着,自己家里也还好,自己怀孕的反应期已经过去了,不吐了,也不困了,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而且她金贵,如今妯娌都不敢惹他,婆婆公公也偏着她,所以她还是过得很不错的。至于刘国庆,就差给她当奴隶啦!然后希望姐姐在外面做生意注意身体,注意一些事儿,之类的,絮絮叨叨四页纸,也难为她了。
夏春富的信也是大同小异,就说自己很好,妹妹也很好,别惦记家里,不过要常来信之类的。
信里面都是家常,但是夏汝峥读了之后心情特别好,一股暖流在心里缓缓流动,就算是再远,家人就是家人啊!
给文智超的那封信她没有看,等文智超自己看吧!虽然是夫妻,还是至亲至疏夫妻,有时候有些事情还是要注意的。
看完妹妹和父亲的信,夏汝峥是心潮澎湃,立马提笔给两个人写信。
如今离第一封信寄出去已经有一个月了,所以夏汝峥又有了很多话要说,先给夏春富写,报告自己的境况,遇到奇葩房东的事情也没有瞒着,反正现在已经换了地方,所以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爹会担心什么了,着重介绍了文智超的新店,最后以两个人会好好努力奋斗为打止,叮嘱夏春富好好注意身体,他的健康是两个女儿的福气。
至于夏汝倩的信,就没必要那么严肃了,夏汝峥语气都随意了许多,说了自己做生意的事情,文智超做生意的事情,她知道妹妹也很想出来,所以着重介绍了现在的情况,和一些自己做生意的感受,想必夏汝倩是很感兴趣的。
做好这些之后,夏汝峥想着要不要买一些婴儿用品给夏汝倩寄回去,但是那么贵的邮递费,如果给妹妹寄了,婆婆公公也不能忘了,说不定文家几个孩子也不能落下,到时候自己又要花一大笔钱,现在手头没有那么宽松。
想了想,还是决定明年过年的时候带回去比较好。
晚上文智超回来,看到信没有拆封,有些奇怪。
夏汝峥道:“这是爹娘写给你的,万一有什么事儿要交代你,不方便让我知道,那就不好了。再说了,私拆信件也是不好的行为,咱们要立身正,以后才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啊!”
夏汝峥扯起道理来还是一套一套的。
文智超道:“就是主意多,我们是夫妻,爹娘再亲也亲不过的,有些事能告诉你却不能告诉他们。”
夏汝峥笑了笑,道:“有些事情,他们能告诉你,却不能告诉我。”
第67章 竞争对手出现了()
文智超并不是那等纠结的人,想了想这话里的意思,就知道,就算自己的爹娘不亲近自己,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自己还是比媳妇要亲近一些的。( 全文字 无广告)不过这些信是夏汝倩帮着写的,估计也不会有什么事情是能够瞒着夏汝峥的。
文家夫妇的信也是日常信件,说了说家里的境况,今年打了多少谷子之类的。
见家里人都安好,文智超也放了心。
“这都十月里了,今年不回去过年的事情也该说说了,万一家里有什么咱们不得不回去的事儿,咱们还能在十一月准备准备,免得回去的时候手忙脚乱的。”
文智超点头表示赞同。
可是夏汝峥的目的不止于此,又继续道:“告诉你你爹娘不回去过年的信你写,免得到时候找我的麻烦。你可要把原因写清楚了!”
婆媳关系不好弄,特别是这样一个十万八千里的婆媳关系。就算是婆婆不多想,也怕其他的人在婆婆耳边挑拨生事儿。
文智超明白夏汝峥的为难住处,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将这样一个大包袱丢给了文智超,夏汝峥心里也轻松多了,对妹妹和亲爹说这个事儿,没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因为亲人总是最理解也是最相信自己的,他们能够明白自己有留下来的理由。所以夏汝峥给妹妹和夏春富写回信的时候轻松多了。
夏汝峥写了自己的早餐摊子,说了家里新买的卡带录音机,说了城里的姑娘的穿着,据说大家都喜欢一部叫做《血疑》的电视剧之类的事情,琐碎却颇有些趣味,这也是与家乡截然不同的生活风格了。
夫妻两一晚上就写好了回信,等到第二天就去把信寄了,夏汝峥还在信里面加了一句,等到半月写一次信,这样得到的消息多一些,也省得等的那么辛苦。此时的邮票也是几分钱一毛钱的,不算特别贵。
夏汝峥的生意没有很大的波澜,文智超那边也是新开的店,必然要经历一些波折,只是人家做了充分的准备,该备案该办的手续都办了,该做的规则也做了,所以倒是没怎么因为别人找麻烦而惹上事儿,只是生意有些波折。
经过一些时间之后,文智超的磁带店才慢慢地有了一点名气,生意也渐渐地红火了起来。
不过当下的日子却不是那么容易。
在夏汝峥搬了家差不多一个星期左右,她原来做生意的那个地方,又有了一个新的早餐摊子。
夏汝峥刚开始还觉得奇怪,等到看到陈梅的时候,就不觉得奇怪了。
因为那个摊子在夏汝峥的上游,而且有些人还不明情况,所以客流还是被截走了一部分。
夏汝峥第一眼看到那个摊子的时候,是惊讶而且愤怒的,毕竟这是侵犯了她的利益的事情。不过等她冷静下来的时候,就没有那么生气了。
人家弄了一个早餐摊而已,如今个体户自由,人家想做什么做什么,自己是拦不住的。自己生意不错,别人都看得出来,自古最不缺人的地方就是赚钱的事儿,有新生力量加入进来,说明着这个行业的新兴和发展。不过对方故意在夏汝峥原来摆摊的地方弄个新摊子,就有些下作了,这不是误导别人嘛?
两个摊子同时出摊之后,夏汝峥回了家数了数钱,惊讶地发现,自己赚的钱并不比平时少多少。也是,自己搬了地方好几天了,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还是会往自己这里来,而且现在新老顾客都差不多熟悉了自己的招牌,不管别人怎么开,都会直接上她这里来,别人新开的,自然是吸引别的客户了。
尽管如此,夏汝峥还是觉得心里不舒服,那边的人也太无耻了。
刘奶奶也看到了那个摊子,有竞争自然会影响生意,夏汝峥还反过来安慰了刘奶奶,让刘奶奶对夏汝峥感官更好了,年轻人不骄不躁真是难得。
晚上的时候,夏汝峥就把这个事情说了,自然是带着一些怨气的。
“那个摊子跟我同时出来同时收摊呢!瞧着是个熟悉我的作息的,只是我不知道卖了一些啥,太远了瞧不见。要是卖得东西不一样,也是没有什么妨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