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庆锦年-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心情正不好着,哪还有心情看这些东西?全扔到了地上。

    高吉胜更是冷着脸,漫不经心地道:“陛下要的是和平,这点小事也报上来,要兵部做什么?你这个兵部尚书难道只是个摆设吗?”

    他才不管谁做皇上,他做这一切不过是为自己那死去的儿子报仇罢了。

    见皇上不理会这些,高吉胜忙秘密写了封信,命人送到鞑子那里去了。

    也先看到高吉胜的信,哈哈大笑起来,“本可汗明明只想去抢点东西让我的族人们不饿着肚子罢了,没想到那些愚蠢的汉人狗皇帝要把花花江山也送给咱们坐坐!”

    瓦刺各部热血沸腾起来,“马上就要入冬了,可惜咱们的孩子们还没有棉衣和粮食!”

    真宗发了一顿脾气,到底觉得脸面重要,直接命高吉胜带人去闽地捉叶尚武父子回京。

    事情的发展和高吉胜想得一模一样,他高高兴兴地领命去了,当然,临去前又给瓦刺写一封信,告诉对方皇上现在根本没办法控制封疆大吏,也没有能力撑握兵权,其实就是个摆设。

    照他的想法,大宋的军队虽然在昭宗亲征那战殆失过半,但我泱泱大国,就算鞑子来京城抢一回,也不敢过久的滞留,过后这江山还是真宗的,而他的地位仅在一人之下罢了。

    等为儿子报了仇,他就好好的辅佐皇帝,做一代贤臣。

    可惜高吉胜想得太天真了!

    他还没到达河南,鞑子已经攻破了辽东。

    不过,这个时候消息十分闭塞,等他知晓的时候,已经到了江西,但这并阻挡不了他南下的报仇的执念。

    辽东失守就失守,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就算那些士子要发牢骚,也是私下的小动作罢了,大宋的江山版图这么大,多一点少一点有什么关系呢?

    相反,边境越是不安宁,皇帝则越要依靠他们这些武将,若是真到了四海升平的时候,他们这些武将也就毫无用武之地了。

    到了江西,泉州也就不远了。

    高吉胜摩挲着手中的兵符,心里盘算着到底跟谁借兵擒拿叶尚武父子合适。

    水庆国的四女嫁了叶尚武的老四,这兵他肯定是借不到了,就是借到也会打草惊蛇,没准还直接将人给放跑了。

    曾家也不行,水庆国的老娘就姓曾!

    知府万志诚倒可以一试,但万志诚的份量明显不够,至于刚升的巡抚黎天逸就更不可能了,因为黎天逸的儿子和叶老二的女儿订亲了,仍旧是儿女亲家。

    倒是骆荣发,勉强可以一试,一来骆荣发手中有实在兵权,二来骆荣发当初向叶家求过亲,但是叶尚武张致拿乔白白错失了这份姻缘,骆荣发若对叶尚武没有意见,肯定是不可能的。

    高吉胜满面春风地去了骆家,但却被告知骆荣发去了浙地。高吉胜在骆家住了五六天,心里就有些急了,他这么呆在闽地,真宗皇帝以后肯定要倚仗别人。

    早知如何,自己就该来骆家的时候就板着一张脸,这会儿也不用在翻脸了。

    现在翻脸,万一骆家不买帐怎么办?他有些拿不定主意了。最终只得扯出了一副笑脸,“骆大人什么时候回来呢?临行前陛下特意嘱咐我要将旨意亲自交到骆大人手上。“

    骆明枫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湖州出现在了匪患,家父正在缴匪,大人若有事情,直接去湖州一带找他就好了。”

    高吉胜盘算着骆荣发估计是在躲自己,这个老狐猩,等老子回了帝京再让你好看。

    可他带来的二十余人,有四分之一的人水土不服,有四分之一中了暑,不有四分之一吃不惯南边的饮食,整天有气无力,若是叶尚武早猜到了他的来意,万一在半路上给他使绊子,只怕等不到他到湖州,就先遇上匪患性命不保了。

    “既然为的是江山社稷,那就算了,不如由骆公子代劳也是一样。”

    骆明枫却不往下接,只笑道:“我就是父亲身边的打杂的罢了,根本做不得主。”

    高吉胜只好打起姚崐和金家的主意来。

    金千户本是叶尚武的老部下,但在高吉胜的威逼利诱之下,早对他投诚了,至于姚崐,本是叶锦辉从小订亲的未婚夫,但却被叶大姑娘给抓住了把柄,将亲事给退掉了,姚崐若不恨叶大姑娘,他认为根本不可能。

    可姚崐虽然对叶锦辉有微词,但并没有打算和叶家结仇,况且临川王若想登上大宝,就必需倚仗叶家。姚崐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得罪叶家?

    高吉胜从姚家离开,姚崐转身便吩咐人将这消息递给了叶老爷子。

    “这孩子挺不错的。”叶尚武心里十分满意姚崐,可叶锦辉不喜欢他他也没办法,不过他并不止一个孙女,“姚家来求亲了吗?”他很随意地问道。

    “阿崐那孩子发了话,他不喜欢咱们家三姑娘。还说若是楚璃若不是真心求娶大姑娘,不如直接退亲,让他来提亲。”

第347章 翻脸

    叶尚武虽然很欣赏姚崐,但还是不满意地皱了眉,“让他以后别乱说这话了,对真真儿名声不好。”外面评论叶大姑娘是红颜祸水的说法越演越烈,他可不想真真儿听到这些不开心。“订者,定也。阿璃那小子,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的。”

    安国夫人道:“这我倒是相信,要不流言也不会越演越烈,背后只怕就是他的手笔。”

    话未说完,叶家已经被人围了起来。

    姚崐和金大郎一起陪着高吉胜走了进来。

    金千户早在两年前已经上了折子,让长子袭了千户之职。

    叶尚武就看了金大郎一眼。

    金大郎觉得对方目光如炬,可想到高吉胜的承诺,又下意识的挺起了胸堂。

    高吉胜见状,微微地勾了勾嘴角,“叶家众人全部跪下接旨!”

    叶尚武不屑地抬高了下巴,“不知你传得哪家的旨意?”

    高吉胜大怒,“本官传的自然是我皇陛下的旨意!”

    叶尚武轻蔑地看了高吉胜一眼,“你杀害高宗皇嗣,以为挟持一团扶不上墙的烂泥,就可以号令天下吗?”

    这话说得太直接!

    从来没有人敢这样做过,高吉胜一下子居然不知道怎么反驳才好,青着一张脸,指着金大郎和姚崐道:“你们两个还不敢快让人动手?”

    姚崐似笑非笑地看了高吉胜一眼没有说话,金大郎却紧张地望着门口,等了许久却发现进来的是叶思邦和他的护卫,每个人都是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金大郎二话不说,直接将腰刀拔出,狠狠地捅进了高吉胜的心口。

    高吉胜看着胸前涌出来的鲜血,不可置信地睁大了眼睛,指着金大郎道:“你我”

    他明明已经许了金大郎泉州卫指挥使的位置,金大郎也答应了,但为什么他却直接对自己动手了呢?

    金大郎上前一步,似知他所想一般,冷声道:“我阿爹就是叶老太爷的死忠部下,我自然要跟随我爹的步伐,而你不过是被叶老将军从闽地赶出去的败类罢了。”

    泉州卫指挥使的位置他自然也想,奈何形势迫人!

    姚崐已经找过他了,直接告诉他,“骆指挥已经暗中吩咐过闽浙江西的各处卫所,等高吉胜来就直接杀了他,这功劳你若不要我就要了。”

    金大郎到此时还不明白姚崐已经早和叶家通过气,那他这千户的位置只怕早换人了。

    叶思邦却一把勾住了金大郎的肩,哈哈笑了起来,“我们才是同袍,高吉胜勾结鞑子攻陷了京城之后,又想着来咱们南边撒野,还是金兄干脆利落,你若不动手我就忍不住动手了!”

    高吉胜这才开始后悔,他就不该到闽地来涉险,应该让叶尚武到京城自辩才对!

    可现在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叶思邦敢说他勾结鞑子,必定就找到了证据!

    “你们这是要推临川王上位吧?”高吉胜终是忍不住开口道。

    叶尚武这才正视了他一眼。

    明知他们要推举临川王继位,还让姚崐来捉拿他,这只能说此人已经蠢到极致了!

    “死前能做一个明白鬼,倒也可以瞑目了,但暂时还不能这么早让他死了!”叶思邦说着递给叶尚武一封信。

    叶尚武细细地看了,吩咐道:“将他的罪行公布出来,再送回京去。”

    信是楚璃写回来的,声称他已经找到了高吉胜通敌的证据。

    想想鞑子在大宋国干下的坏事,让通敌者死一百次都不够。

    叶思邦二话不说,忙找了大夫将高吉胜的伤口给包扎了,手脚全绑了起来,丢到了牢里。至于跟着他的那些人,叶思邦只看了他们一眼,“你们不过受了蒙蔽,我也不追究了,回乡好好孝敬父母,善待妻儿吧。”

    一个侍卫当时就跪了下去,还请大人收留小人,小人的父母亲人全在上次鞑子入京的时候被杀死了,不然小人也不可能执意参军,本以为能杀了也先为家人报仇,没想到高吉胜那厮居然是害得我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将他千刀万剐也难平众怒。”

    说着恨不得冲上去亲自杀了高吉胜才好。

    姚崐忙道:“兄弟不可莽撞,要留着审一审,才能将他的同伙给挖出来,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的恶行。”

    高吉胜本来已经痛得昏了过去,一醒就听到了这句话,恨不得一头撞死才好,可惜他现在手脚全被绑了起来,想死也不是那么容易。

    叶尚武则吩咐叶思邦道:“现在就将他送往京城吧。”

    只是高吉胜还在半路上,他通敌叛国的罪行已经被贴在各处最显眼的地方。包括坊间的各个茶馆里,到处都有骂高吉胜的人。

    “这人之前本是闽地的总兵,他那独子不知毁了闽地多少人家姑娘的清白,最后不得好死,从马上摔下去摔死了,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结果他被皇上召回帝京之后,不思进取,唯想着钻营,买了瘦马冒充自己的庶女,送给了京里的贵人,得任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但却玩忽职守,鞑子攻进京城的时候他告了病假,大家说说怎么这么巧?据说他的私卫出城的时候,被守城的楚四公子搜出了通敌的信件。所以朝廷才处处为难楚四公子。”

    接下来该说楚四公子的生平,为何去守城门了。

    这些话没一句是指向真宗的,但偏偏每一件事和他都有直接的关系。

    人人都知道他还是安顺王的时候,纳过高吉胜的庶女,虽然高吉胜任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在前,鞑子攻城在后,但凡是帝京里现在还活着的人,满脑子忆起全是当日鞑子攻城时的惨景。

    内阁早恨极了高吉胜在他们面前的狐假虎威,早有好事之人拿了他之前递上的折子和外面贴着的私通证据对比,很快得出字迹是同一个人的结论,正在这个时候,气愤不已的百姓们发现城门口有一个衣衫褴褛,胡子邋遢的汉子,细细一辨,有人一下子喊出了声,“这人就是叛国通敌的罪人高吉胜!”

第348章 诬陷

    又有人站出来证明,高吉胜之前私下买过宅子瘦马送给太监黄立安。

    黄立安何许人也?

    黄立安是昭宗皇帝最宠信的大太监,更在昭宗皇帝亲征的时候狐假虎威,作威作福,早被将士们给砍了。但总不能将战败被虏的黑锅全让高宗一个人背着,背黑锅的人自然就变成了高吉胜。

    等真宗知道消息的时候,高吉胜已经奄奄一息。

    真宗让人将高吉胜带到了宫里,嚎啕大哭起来,“都怪朕识人不清,居然将奸臣当成了忠臣!”

    但很快又有御史上书,陛下既然已经知道了真相,现在是不是要按叛国罪审问高吉胜。”

    真宗便有些犹豫,若高吉胜被定为叛国,那高氏就要灭族,若是这样谁以后还继续忠心为他办事?

    可若是不惩高吉胜,如何堵得住天下人的嘴巴?

    真宗几乎急白了头。

    与此同时,又有流言传来,声称四川抚巡柳岳秀已经宣布手里有昭宗让五皇子继位的圣旨,还说这圣旨也是楚璃带出来的,当时昭宗就发现了安顺王的狼子野心,怕太子出意外做了两手准备。

    说者津津乐道,听者兴致勃勃。

    其实楚璃根本没传出有两份圣旨的流言,他这是被柳巡抚给黑了!

    但真宗却一口认定了这流言是从楚璃那里传出来的。

    楚璃!又是楚璃!

    真宗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扒楚璃的皮,啖楚璃的肉。

    “楚家早有谋逆之心,皇上何不让人锁了楚燱进京问罪?”内阁首辅也坐不住了。

    真宗原来阴沉的脸上露出些许笑意,“内阁觉得派谁去云南比较好?”

    现在的朝廷,不仅内阁重组,就是其他各个地方,也全部换上了那些溜须拍马的官员,听说去拿楚煜,愣是没一个人吭声。

    楚煜本身不过是一个长得还不错的小白脸罢了,但是现在小白脸变成了老白脸,家里又有母夜叉夫人,早二十年前就淡出了帝京众人的视线,但是多少有些年纪的人都听说过楚夫人如何凶悍,比起河东狮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说这位楚夫人的母亲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家里怕土司的位置没办法袭下去,她的祖父母就有意见给他爹纳两户小妾,结果楚夫人的母亲直接让他父亲做不成男人了。

    刚好那时候楚璃的老爹路过云南被岳母给相中了,直接绑回家和闺女成了亲,为此世人才戏称楚老爹为上门女婿。

    到了楚夫人这一代,比起她的母亲来可谓青出于监而胜于蓝而胜于蓝。

    楚夫人没让老爹老娘帮忙,自己坐称了土司的位置不说,还在西南那些异邦想要入侵的时候,守住了云南,据说守城的时候粮食不够吃,这位楚夫人直接将入侵的敌人逮住之后,将两只手给剥了下酒了。

    至此,相邻的小国很多年谈楚夫人变色,云南也为此安定到如今。

    为此,太祖皇帝还专门派人去斥责过她,但考虑到她一介女流,土司做得也很辛苦,就没有再追究这件事。

    但也有人不服气,说楚夫人残忍,还笑话楚煜在云南地位不高。

    太、祖皇帝没办法,只好封了楚煜做布政使。

    几年功夫不到,朝廷连换了好几任皇帝,楚家偏安于西南一隅,如今竟有人敢提出来去云南捉拿楚夫人的男人,只怕会被生剥活吞。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竟然没有一人愿意说去。

    万一楚夫人报复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真宗如今三十多岁,这会儿见没一个人应自己的话,遂也想起了关于楚夫人的各种传说。

    难道自己在这群蠢才心中的威望,还比不过一个楚夫人吗?

    “哪位卿家愿意帮寡人分忧?”真宗不死心地又问了一次。

    但仍旧没有人出声。

    百姓们不知道也罢了,他们这些老油条们却很清楚高吉胜这些日子到底去了哪里,又去做了些什么,如今落得如此下场,细思极恐。

    叶家就这么难缠,楚家只怕比叶家更不好相与,他们又何苦去做那种赔本的生意?

    群臣恨不得将肩膀缩矮一些,免得真宗看到自己。

    当然,也有那愣头青,想在皇帝面前表面一番。

    如今又是大朝会,四品以上的官员皆在朝上。

    若是这个时候应下差事,肯定是备受皇帝看重。

    站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真宗母妃程太后的娘家兄长。

    真宗登了大宝,自然要追封自己的老娘和母族。

    但程家之前只是庶民,起点实在太低了,又没有人在朝做官,礼部议来议去,封了三等承恩公,为了不使皇帝面上太难看,便安抚道:“等程加立下功劳,陛下再加封也显得皇恩浩荡。

    真宗是然能力有限,但历经几朝不倒,还是有些眼力的,早将百官升降的那些把戏看得明明白白,譬如皇帝爹要不行了,有些纯臣忠臣就贬得远远得,等自己的儿子上位之后,再一纸诏书弄回来,大小给个官职,这人就死心塌地的为儿子卖命了。

    真宗自然希望自己在平衡权术的时候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也这样安抚自己的老娘,程太后又将这话学给了这位长兄听,程勇听了这话,只觉得加官进晋的机会到了,皇帝问第一次的时候他便想站出来,但却是头一回上朝太紧张了,没做好心理建议罢了。

    等真宗问第二次的时候,他便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说自己要为皇帝分忧。

    为了突显自己的英姿,这位承恩公大人还特意选了一匹通体雪白的俊马,哪想才出城门不过五十里地,居然从马上摔了下来,被随从抬回来之后,没过多久就不治身亡了。

    真宗皇帝自然不肯承认是自己害死了舅舅,只失声痛哭承恩公是遭了别人的毒手。

    那些会踹摸上意的人,忙上了折了说这事是楚璃所为。

    直称承恩公出城时,是打楚璃所守的城门路过的,亲眼看到楚璃摸了承恩公的马。刑部去验尸的人更称自己在那白马的蹄下寻到了一枚一寸多长,喂了毒的铁丁。

第349章 说客

    楚璃就这样被抓进了刑部大牢,但这刑部的尚书虽然换了,但原尚书季九祥毕竟在刑部呆了许多年,也曾受过楚璃的好处,便使了手段,在楚璃被抓的头一日就审起犯人来了。

    结果一审不要紧,直接审出楚璃当日并不当值的记录,程家倒成了诬告,再往下审,又审出来程勇的弟弟和哥哥争爵动的手脚。

    此时承恩公承爵不过短短两个月罢了。

    真宗皇帝恨不得降了程家的爵位,但是架不住程太后的苦苦哀求,只好让程义在家里禁足反省,可好容易抓起来的楚璃,他却不想就这么放了。

    “那楚璃惯惹事非,寡人自从沾到这个人的霉气,凡事就没有顺利过,你们随便找个理由将人给咔嚓了罢了。”真宗皇帝这么说道。

    现刑部尚书是皇帝的死忠,自是极力应承了,但是吩咐下去的时候,才知道下面的人早将楚璃给放掉了,但真宗要杀楚璃的消息却被人传得绘声绘色。

    更有原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唐镇山找到了楚璃,“太祖所创设之御用拱卫司,直接听命于皇上,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你手上有昭宗皇帝的圣旨,这时候不硬气起来,等到什么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