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庆锦年-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璃又好笑又好笑,“并不。”

    “还是对方比你的年纪大好多?”

    “阿娘想到哪去了!”

    “难道你喜欢的是男人?”董氏一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模样。

    楚璃简直被他娘给问倒了,“都不是,是一个十三岁的姑娘,儿子只是觉得他年纪太小了。”

    “那就赶紧娶了她吧!”董氏根本没问哪家的姑娘,门第之类,“难道你担心你爹不同意?”

    一生能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是需要缘分的。

    “缘分稍纵即逝,你若不抓住机会,过后只能徒留遗憾。”她这个儿子,从小有些偏执!

    她这个做娘的,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压抑自己的感情。喜欢上了一个姑娘,居然以为他是中蛊了!

    董氏又是心酸,又是难过。如果真的中了蛊,当她这个苗疆圣女是摆设吗?

    这孩子就是从小太过克制,任何事都想做到最好,想得到楚煜的喜欢。可他本身就不是他的骨从,他怎么会喜欢他?

    “阿娘已经错了一次,不希望你再错了。”董氏幽幽地说道。

第319章 归家

    叶挺辉到汴梁的时候沈老太太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她的神态十分安详,看到叶锦辉的时候,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抹惊喜,挣扎要起来。

    伍氏见了,忙将婆婆扶起来靠着床歪着。

    沈老太太已经拉住了叶锦辉的手,声音清晰而又慈爱,“妞妞,你可算回来了。阿娘天天都在盼着你呢!阿娘把你送到你表舅家实属无奈之举,你不要恨阿娘!”老太太说了这么多话,早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伍氏忙喂了些水与她,老太太却示意让她拿开,继续道:“自打你走后,阿娘每一天都在想你。没想到你都长这么高了。可惜啊,娘不能再陪着你了!不过看你养得这么细皮嫩肉的,想来在你表舅家过得还不错,阿娘也就放心了。”

    老太太说完,浅笑着闭上了眼睛。

    沈氏一脸漠然的站在那里,却觉得眼睛胀得厉害,鼻子也酸酸的,赶快把脸别到了一边去,“我不原谅你,死也不原谅!你都没想一下,那么小把我送到福建去,说话也听不懂,处处受人嘲笑,这些年是怎么过的啊”。

    沈老太太却又睁开了眼睛,柔声向叶锦辉道:“阿娘还能再见你一眼,就是死了也可以瞑目了。”说着脑袋一歪,手慢慢地垂了下去。

    伍氏已经将郎中请了过来,“您给把把脉,看是不是好些了,能坐起来了呢,说话也很清楚……”

    那郎中一言不发地在床前坐了下来,伸出手指在沈老太太鼻子上探了一下,叹气道:“赶紧换衣裳准备后事吧,老太太已经仙逝了。”

    沈氏的眼泪猝不及防的落了下来。扑到老太太身上,如受伤的野兽一般,呜呜咽咽的哭了。

    叶锦辉缓缓的走了出去。

    屋里面的痛哭声响成一片。

    伍氏抹着眼泪,将早已经准备好的衣裳拿了过来,拍了拍沈氏的肩,“阿姐,我们先把阿娘的衣裳给她穿好吧!”

    沈氏对这些规矩一概不通,唯有木然的跟着伍氏的吩咐做去了。

    伍氏又看了丈夫一眼,“你派人通知族里和亲戚。”

    沈舅爷却沉着脸出去了。沈氏心里暗暗庆幸,沈家若不是娶了这伍氏,只怕要闹笑话了。”

    在伍氏的主持下,沈老太太的丧事办得十分体面,亲戚和左邻右舍,都夸奖沈家娶了个好媳妇。

    照叶锦辉先前的意思,她和沈氏留在沈家就好了,郑魁他们先带着人回闽地。郑家和林家商量了一下,却没有同意,一定要一起来,一起走。

    “咱们不是从西边带了不少东西回来?正好在这边销一部分。”他们除了毛毯之外,还带的有胡椒、胡萝卜、胡瓜之类的东西。

    叶锦辉也只得由着他们去了。

    五七之后,沈氏终于和叶锦辉终于踏上了归途。

    不知不觉中,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已经过去了,又到了北雁南飞的时候。

    或许是触景生情,叶景辉现在非常的想念祖父,轻车随简,马不停蹄的赶起路来。

    风餐露宿,披星戴月,终于在中秋之前赶回了泉州。

    叶老爷子得到叶锦辉要回来的确切消息,早两三天之前,逢人就开始念念叨叨说这件事情了。一直把叶老太太说得暗中撇嘴却不自知。叶思明倒是比任何人都盼着这个便宜女儿早日回来了。

    叶尚武将众人都说的不烦起来之后,派人去城门口看了好几次也没有等到人,逐自己骑着马去了城外。

    叶老太太得知丈夫这般,忍不住又悄悄地发起牢骚来,“让长辈去等她,也不知她禁不禁得起!”

    叶尚武却根本没想这么多,一直等不到人,他索性在路上跑起马来,亲卫们赶紧劝他,“老侯爷还是在城门口等吧,万一大姑娘今天不回来……”

    叶尚武却哈哈大笑起来,“你们看前面!”

    老远就看到一大群人往自己这边赶了过来。

    叶尚武不再理会众人,打马继续向前,看到郑魁他们,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往前直,只示意载着叶锦辉那马车停了下来了,挑开帘子,笑道:“祖父出来逛逛而已,没想到就碰着你回来了。”

    叶锦辉:“那您老还骑在马上做什么?咱们一起坐马车多好。要不是想念您老人家,我才不这么快回来呢。”

    叶尚武也十分想念这个孙女,但是却不好意思在下人前表露出来,使劲的咳了一声,板着脸道,“你若真想祖父,怎么会走了那么久,才想着回来?”

    人老返小,叶老爷子那讲话的口气,和小孩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就像一个怡糖被抢走了孩童一样!

    叶锦辉也不跟他争辩,只赔礼道:“都是孙女的错,我以后再也不出去了!”

    叶老爷子这才高兴了起来,“你可要记好自己说的话!”

    叶景辉只管叽叽咕咕地讲一些路上的逸闻趣事给他听,又说了沈老太太的丧事。

    这算是解释了为什么回来晚了的问题,又拿了许多东西出来,献宝似的递给叶老爷子看。

    叶尚武哪里会对那些东西感兴趣!

    “看看你,晒得又黑又瘦,以后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出去了。”

    叶春她们在一旁听得直想笑。

    叶锦辉皮肤又白又嫩又细,就像刚剥出壳的荔枝一般,长得也漂亮,现在又是抽条的年纪,他哪只眼睛看到她皮肤晒黑啦?

    老侯爷也真是,只想让不让姑娘出门,说起话来真是一点谱都没有!

    回到叶家之后,叶老爷子就让人给叶景辉送去了许多燕窝,“侯爷说,每天都要炖,给大姑娘好好补一补。”

    以前叶尚武也关心叶锦辉,却没向现在这般,连吃什么都管上了!

    叶锦辉觉得自己现在很年轻,根本不用这么早就开始大补,每天炖的补品又亲自送去了叶老爷子那里。

    叶老爷子一喝汤,就跟身边的人献宝,“我疼真真儿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服气。你们看看,还有谁对我这么好!”

    其他孙辈见到叶尚武,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更别说给他送什么补品了。

    他老人家说什么自然就是什么,谁敢反驳?

    他从小就教叶锦辉练武,别人都觉得老爷子板着一副脸,叶锦辉却觉得他亲切。和蔼可亲。

    如今隔段时间就有人来提亲,越是这般叶老爷子越发的觉得不舍。

第320章 钦差

    远在京城的老二叶思德又写了一封信托齐家用八百里加急送到闽地给了大哥叶思明,催起叶景辉的亲事来。

    叶思明心里暗暗焦急,直接把叶景辉给叫了过去,“你祖父跟你说了吗?”

    叶锦辉会根本不知道叶思明在说什么。

    “祖父这些天每天要跟我说上半个时辰的话,我不知父亲所指的是什么?”

    叶思明有一种想对叶景辉发脾气的冲动,可是想到叶锦辉如果要嫁到齐家去,以后他说不定还要求着她,脸色又慢慢地缓和了下来,“你祖父说了齐家的心事了吗”

    叶锦辉摇头:“不曾。”

    叶思明看叶锦辉一头雾水的样子,开始坐在那里洋洋自得地开了口:“齐家是我朝的开国元勋,祖上随太、祖一起打过天下,齐家女是当朝的皇后娘娘,母族被封为一等承恩公府,皇后所出的二皇子如今又已成年,深得百官信任、爱戴,听说皇帝非常宠爱他,来日能登上大宝的除了他不会再有其他人选……”

    叶锦辉笑笑地打断了叶思明,“那跟咱们家有什么关系?”

    叶思明不免又得意了两分,“齐家特意让你二婶回来和你说这件事,可惜你去汴梁了。你祖父还端着在,没答应人家,你二叔急得不得了,催了好几道了。”

    叶锦辉淡淡地看了叶思明一眼,“这些事一向不是由姑祖母她老人在操持吗?”

    叶思明面不改色地道:“父亲这也是关心你,若是别人,我才懒得理会。”

    “齐家让人来求亲了吗?谁做的媒,父亲可曾答应人家了?”

    这死丫头,什么意思?难道在提醒他没资格管她的亲事吗?

    祖父根本没有答应这件事,叶思明却在这里说的有板有眼,简直让人不知道跟他说什么好。

    “这件事父亲应该和祖父商量,跟我说根本没有什么用处。”叶锦辉懒得听叶思明这些啦乱七八糟的话,想快些赶他走,但是叶思明根本没听出来叶锦辉的言外之意,反倒在凳子上坐下来笑道:“你祖父说了,这件事让你自己拿主意。”

    叶锦辉这才露出一副笑脸,“那麻烦父亲告诉齐家,我不同意这门亲事。”

    叶思明勃然大怒,指着叶景辉的鼻子道:“给你两分颜色,倒开起染坊来了,真是不知所谓!”

    叶锦辉面不改色地施礼道:“那父亲大可不必问我的意思,自己做主就好。”

    说完也不再理全叶思明,怔怔地站在那里,细细地回忆起齐家来。

    上一世,叶家搬到京城的时间比这一世要早得多,虽然叶家和齐家一向没有交集,但叶锦辉对齐家的印像却犹为深刻,因为上一世齐家满门都死于鞑子的手中,事后又有流言说齐家和鞑子勾搭,可惜她那个时候爹不疼娘不爱,知道的只有这么多了。

    就凭齐五郎派人跟踪自己,这齐家是绝对不能嫁的!

    如果这一世和前一世一样的话,过不了多久鞑子就会攻破京城。

    叶锦辉是去过草原的,相较于人口众多的大宋,鞑子的人简直少得可怜,若不是亲眼经历过,她是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件事的。

    难道真是齐家叛了国?

    若真像叶思明说的,二皇子这般受皇帝器重,那齐家以后就是皇帝的母族,叶锦辉实在相不通齐家为什么要背叛大宋国。

    可一旦发生战乱,受苦受难的还是那些百姓。让她装着什么事都不知道,她实在狠不下心来,可又不知道怎么阻止这件事。

    叶锦辉觉得,她应该把这件事告诉祖父,她的祖父这一生历经无数次的战役,肯定有办法打败鞑子,避免上一世的悲剧。

    叶思明却仍不死心,“你先别这么早下结论,齐五郎马上就要来泉州了,说不定你祖父一见到他就同意了呢。”

    叶锦辉心烦地蹙了蹙眉,“他来泉州做什么?”

    若是她没有记错,再有一年,帝京就要出事了!确切的说是要被鞑子攻破了。

    京城被攻破之后,皇上战死,大皇子从小体弱多病,也没有熬过那场灾难,二皇子身体倒还不错,可惜也在城破的时候早早做了亡魂。要不然也轮不到临川王继位。

    马上就要到生死存亡之际了,齐家不好好的想着怎么辅佐皇帝,跑到闽地来干什么?

    叶思明这会儿,倒是很难地得安慰叶锦辉道:“你不用担心,他过来,不过是因为朝廷想要恢复泉州舶船司罢了。”

    西北战乱不断,没想到皇帝倒还有心思来南地开港口、做贸易,简直不知道让人说什么好。

    原来,齐家听了叶二太太的话,气的大发雷霆,叶二太太心里一害怕,主动将林骆两家求亲的事说了。

    做为叶家的一份子,叶二太太也深觉脸上有光。

    齐家却觉得这些话不过是叶尚武的推脱之词罢了。

    叶家镇守福建多年,没有皇帝的手诏口谕,叶尚武如何敢离开福建,到京城里来?

    这是逼着齐五郎到福建去了!

    齐家若是不来,叶尚武就可以直接推脱掉齐家,直接和骆家结亲。

    因为现在骆家手中的权力直追齐家,两家又同在一处为官,很容易相互勾结。

    若真是这样,肯定会变成二皇子登基之后的心腹大患。齐家和齐皇后都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刚好在这个时候,骆永发又向皇帝进言,希望能开通泉州船舶司,

    齐家和骆家在朝中已经水火不相容,骆荣发上的折子承恩侯一般都会反对的,但是这一次他却意外的非常赞同!承恩侯不仅同意在泉州建船舶司,还让一大帮子文武官员支持这件事情。

    这样一来,有很多人提出意见,说大宋和周边临海国家之间关系不好,主要是因为朝廷那些保守派不同意开海禁的结果,大家可以东西相互交换,肯定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战争了,这样也可以腾出手来,专门收拾鞑子。

    不然的话,北虏南倭,腹背受敌。

    皇上觉得言之有理,又有齐党发表意见说这件事不能只听骆荣发的片面之词,需要人去福建查明这件事。

    然后就有人顺理成章地推举了齐五郎。

第321章 认出来

    连年战乱,国库空虚,如今朝中大部分大臣同意解除海禁,皇上也就半推半就的顺势给应了。

    对于齐五郎,皇上还是比较看重的,也愿意抬举齐家给皇后做面子,反倒是齐玉来,忙站出来推辞了一番,说齐五郎年纪轻,唯恐耽误了皇上的差事。

    皇上却觉得齐玉来懂分寸,知进退,直接钦点了两个人给他做副手。

    齐五郎来了闽之后,看到泉州到处一派繁华,民众安居乐业,商贾似云集,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人人都夸帝京好,但是帝京不如闽地多亦。”

    闽地的官员听了都很高兴。孙五郎虽然职位不高,他毕竟是天子近臣,有他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皇上肯定会大肆嘉奖自己这些人,就算不能嘉奖也会在皇帝面前落一个好印像。

    闽地官员,看着齐五郎不由自主的亲切起来,唯有一人例外。

    “齐五郎两眼放绿光,盯着泉州就像恶狼盯着一盘肥肉一样。只怕他回去之后,随便怎么在皇上面前说几句不仅泉州包括整个福建,都就要增加税收了。”楚璃淡淡地和叶老爷子闲聊道。

    楚璃比叶锦辉早两个月就到了泉州,齐五郎为什么会来闽地,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不抹黑他才怪。

    叶尚武深觉楚璃言之有理!

    如果皇帝只想解除海禁的话,直接发一道命令就好了,但是如今却专程让齐五郎过来一趟,美其名曰:考察适不适合开海禁。

    齐五郎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从未出过京城,能比几代人都土生土长在这里的人更懂这块地方适合做什么?

    这些年西北连年战乱,每年不知道要赔别人多少银子、布匹、粮食、女人、土地!

    如今又到了秋天,差不多也又到了收刮民脂民膏的时候了,皇上这个时候让他过来,其目的已经不言而喻。

    叶尚武对泉州倾注了很多感情。这块地方可以说是他和他的同袍用血和生命换来的地方,这两年刚刚安稳一点,可以开海禁了,可现在废弃多年的港口还没开建,就要增加税收了!

    但皇上已经决定的事情,只靠他一个人的力量只怕很难让他改变主意。

    叶尚武想了想,悄悄地告诉泉州知府万志成,“各地的父母官都不容易,咱们也不能光夸自己吧,湖广、两浙、江淮……哪里不比闽地富裕?那些地方的税收交得可跟咱们差不多。”

    万志成一听到税收,心里马上就“咯噔”了一下,人也反应了过来,“对,对,大家都是父母官,任劳任怨,下官自不能专美于前。”

    “比泉州富裕的地方太多了!齐公子不妨多去别的地方看一看也就知道了。”万志成再见到齐五郎已换了口风。

    齐五郎暗暗心惊,太过于夸奖闽地,万一得罪了别处的官员,可就得不偿失了。齐五郎连连称是,“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若是能去江南富庶之地去看一看,在下也算不枉此生了。”

    罗荣发虽然心里面很讨厌齐家的人,但是还是亲自见了齐五郎,为他摆了接风宴。“贤侄,若是有空的话,不如让明枫陪你到杭州、宁波去看一看,那些才是真正的好地方。”

    既然要解除海禁,自然没有只开放泉州港的道理,都是他的辖区,不如一起争取了。

    齐五郎跃跃欲试,不过他还是在去杭州之前特到叶家,拜访了叶尚武。

    当然,他并不知晓家里想要和叶家联姻的打算,但是临行前齐玉来却特意交待过他,“叶家在闽地经营多年,深受皇上信任,你切不可得罪了他,让他完全倒向骆家那边。”

    齐五郎忙应了。

    齐家家风不错,他虽然是钦差,但叶尚武却是超品侯爵,齐五郎自幼读的是圣贤书,受过良好的教导,深知礼贤下士的作用,来了闽地肯定要拜访叶尚武。

    叶锦辉从叶思明那里听闻齐五郎要来闽地,就猜到了他必定会来叶家拜访叶老爷子,于是这几天都缠着他老人家“指导”功夫,又特意交待了下人,“钦差大人出身于功勋士族,听说最喜欢舞枪弄棍,等他来了你们直接将人给请到演武场上去。”

    自有人屁颠屁颠地将这事报与了叶尚武,哪想叶尚武听了连眼皮子都没抬,直接命令道:“按大姑娘说的做就是了。”

    他已经对前来求亲的各家都说过了,叶锦辉的亲事让她自己做主,说话自然要算话才行。

    那告密的下人走出去的时候不由出了一身冷汗,早知道自己就不来献这种殷勤了,老侯爷的神情,分明是非常鄙夷他这种形为。可若是不将这件事告诉老侯爷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