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都刻有复合名词表和动词变化表,这显示了苏美尔语的语法日趋完善。
今天已经发掘出来的有上十万苏美尔文章,大多数刻在粘土板上。其中包括个人和企业信件、汇款、菜谱、百科全书式的列表、法律、赞美歌、祈祷、魔术咒语、包括数学、天文学和医学内容的科学文章。许多大建筑如大型雕塑上也刻有文字。许多文章的多个版本被保留下来了,因为它们经常被拷贝比如作为写字练习。抄写是当时的人唯一的传播文章的方法。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这一时期书吏的数目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存在着低级和高级的书吏、王室的和神庙的书吏、专攻某一管理行为的书吏;书吏成为政府中的重要阶层。具有重要作用的书吏学校在整个土地上繁荣了起来。
bc2500年之后,学校才开始大量出现。
通过考古学家对学校遗址的考察发现,苏美尔的学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类是临近王宫的学校,可能系宫廷或政府机关所设立;二类是位于神庙附近的学校,可能系神庙所设立;三类是临近书吏居住区的学校,可能系私立学校。
苏美尔的宗旨和目的首先在于为王室和神庙培养书吏,以适应管理土地和经济的需要,它始终贯穿于苏美尔学校的全部历程。
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壮大,特别是课程设置范围的不断扩大,学校也逐渐成为学术中心,成为苏美尔文化和研究学问的中心。
在苏美尔学校里产生了一大批的学者科学家,他们主要研究神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地理学、算术学和语言学等等。
的学校还有一个现代学校所不具备的显著特点和功能,即它还是文学创造的中心。在苏美尔学校里旧的文学作品被复印和学习,新的文学作品被创造。可以肯定大量的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会变成王室或神庙的书吏,但也有很多人留在学校里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教书和研究学问。
古代苏美尔学校对推动苏美尔文字和文学的发展,对促进和传播苏美尔文化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苏美尔学校基本上是贵族学校;学生一般来自富裕的贵族家庭,穷人家的孩子既没有长期的空闲时间用于学习,也没有钱自己支付教师的工资;二是苏美尔学校基本上是男生学校。
苏美尔人的教育不是全民教育。原则上,学生可以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但实际上他们大都来自一些富裕的家庭,因为穷人的孩子付不起学费以及缺乏接受教育所需要的大量的时间。由于苏美尔语的复杂性,学生学习这种语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有一个谚语大意是这样的,要想成为一个书吏必须每天和太阳一起升起。
在bc2000年的数千块经济和管理文献泥板里,大约有500个人把自己描述为书吏,并且写上了他们父亲的名字和职业。1946年,一位德国学家根据这些材料编成了一个列表,发现这些书吏学校毕业生的父亲大都是:政府官员、市长、大使、神庙管理人员、军事官员、海军上尉、高级税务官员、各种祭司、管理者、监督官、工头、书吏、档案管理员、会计师等。总之,这些书吏的父亲都是城市里有财富的人。在这些文献中没有提到一个女书吏,很有可能,在苏美尔的学校里只收男生。
苏美尔人的学校称为“埃都巴”,原意为“泥板房子”。学校的校长称为“专家”、“教授”,也被称作“学校的父亲”。同样的,学生被称作“学校的儿子”。“教授”的助手被称为“大师兄”,他的职责是写出新的泥板供学生们抄写,检查学生们的抄写情况。
根据一块记载学生学校生活的泥板显示,学校的教职人员还有教画画的老师,教苏美尔语的老师,记录学生出勤情况的人员,制定学生守则的人员,维持学生课堂秩序的人员,管理学生出入校院的人员等等。这些教职人员的职位高低我们并不知晓,这些教职人员的工资来源我们也不知晓,大概来源于“学校的父亲”向学生收取的学费。
苏美尔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大体可分为基础课即语言课、专业技术课和文学创作课。语言课是一门最基础的课程,它主要教苏美尔语,分为单词课和语法课。为便于学生们记忆和复写,学校的老师们把有联系的单词和短语进行语言学的分类。
在专业技术方面,学生既要学习计算代数和测量土地几何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如生物、地理、天文、医学等等。此外,学生还要学习如何组织唱诗班、如何锻造银子和珠宝、如何分配食物配给、如何使用各种音乐器材等技能。
文学创作课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抄写、模仿和研究过去的文学作品;二是进行新的文学创作。供学生们抄写和模仿的作品主要是公元前三千纪后半期的文学作品。这些古代的作品有几百篇,都是以诗歌的形式写成的,长度从几行到几百行不等。
第二十章 六十进制与天文历法()
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苏美尔古代文学作品主要有以下几类:用来庆祝神灵和英雄光辉业绩的神话和史诗,如咏吉勒伽美什、创世史诗;歌颂神和国王的赞美诗以及爱情诗、祈祷词,如沙玛什的赞歌;哀泣苏美尔城市灭亡的挽歌,如乌尔灭亡挽歌;教谕文学,如咏受难的正直人的诗;智慧文学,包括寓言和格言等。从苏美尔地区发掘出来的几千块文学作品的泥板和泥板残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古代苏美尔学校里的学生们的不成熟的作品,这也向我们暗示了古代苏美尔学校是进行文学创作的中心。
学校的课程是枯燥无味的,并且学习的时间特别的长。从太阳升起到太阳落山,学生一整天都要呆在学校里学习。在一年的学校生活中,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假期;但是没有泥板记载这方面的情况。学生要花费很多年的时间学习,从少年开始一直到青年。面对枯燥无味的学校生活,学生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块记载学生学校生活的泥板记录了一段父子的对话:
“你逃学到哪里去了”
“我哪儿都没去。”
“要是你哪儿都没去,你为什么闲逛呢上学去,站到你老师面前背作业。打开书包让你的大师兄给你讲新知识。你完成作业报告班长后就回到我这儿来,不要在街上东游西逛。喂,你听明白了吗”唠唠叨叨之后,父亲开始尖刻的训斥儿子,说他“成心作对”,并对这个年轻人爱抱怨的天性烦透了。“你的牢骚已要了我的命,你烦死我了”。
通常学生来到学校之后,首先复习前一天学习过的泥板材料,然后“大师兄”准备好一块新的泥板材料,学生照着抄写和学习。最后“,大师兄”和“学校的父亲”检查学生们抄写的泥板是否有错误。同时,老师和“大师兄”也会做一些学术报告,增加学生们的知识。
苏美尔的教学没有进步教育的任何特征。学校的教学纪律是非常严厉的,虽然老师也会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好好学习,但主要还是用体罚的方式来使学生改正错误,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块记载学生学校生活的泥板,记录了一个学生在一天中受到的体罚。
“我的校长读完我的泥板说:这儿缺少了几个字符,用藤条抽我。掌管清洁的人员说:你在街上游逛,你没有整理好你的衣服,用藤条抽我。负责课堂安静的人员说:你为什么没有得到允许就讲话,用藤条抽我。负责学生集会的人员说:你为什么没有得到允许就随便起立,用藤条抽我。负责学生出入学校的人员说:你为什么没有得到允许就走出校门,用藤条抽我。教苏美尔语的老师说:你为什么不说苏美尔语,用藤条抽我。我的老师说:你的作业不令人满意,用藤条抽我。”学校的体罚是非常严厉的,但学生也有办法来转移老师的怒气。一位毕业生回忆说,为博取其中一位老师的好感,他请求父亲邀请老师到家里来,以便用美餐和“一点额外的敬意钱”来软化他。看来奉承战术奏效了。那天晚上老师临走时称赞这位学生学习勤奋,并希望他成为其他同学的表率。
最早的12单位与60单位度量划分来自于。把整体划分为12个单位一年12个月、“一打”的概念和60个单位的度量制度分针长度单位一英尺等于12英寸,重量单位一磅等于12盎司,一先令等于12便士,就连足球比赛罚点球的英制长度也是12码。十二进制来源:传说是十个手指头加两只脚。这是过去规定的。一打12个是一种12进制。现在世界各国通行的计时方法,即每小时60分钟,每天24小时,钟表上的刻度为12小时,还有以12为基本计量单位的〃打〃,都是在60进制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而对于60进制的使用,也是通过巴比伦人,由苏美尔人那里承传至今的。
古人的天文测量活动促进了几何学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常需要等分角,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当然他们要先解决等分的数量小的情况,从二,三,四,五。。开始,如果采用60进制,由于60是2,3,4,5,6的公约数,可以等分这些角,而如果用100进制,三等分和六等分就不能实现。
古人定角度为60进制的原因很朴素,就是为了测量和作图方便,做一个量角尺,就可以按照读数来把角等分成很多份。相应的一打--12个作为计量单位也是同样的原因----为了等分起来容易,不管是2,3,4等分都可以。比较10进制和12进制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进制来说12进制好,需要等分为2,3,4,6的情况要比等分成2,5的情况多一些,所以就采用了12进制。
他们是已明确的最早的纪录天文学现象的人,创造了最早的星象天文学,非常相信迷信占卜。在苏美尔人留下来的典籍和图案之中,所记录下来的苏美尔人的诸神形象,都与天空中的星星有关,这些神的形象没有一个具有人形,每一个神代表着一颗恒星,每一颗恒星周围还环绕着多少不一的、大大小小的行星,整个星相图与现代人通过望远镜测绘的几乎一模一样。
苏美尔人较晚了差不多1000多年,建立了太阴月历,区别在于适合本地区的农业生产。在像美索不达米亚那样当时极为温暖湿润以致经常发生两河汛期的情况下,知道播种和收获的准时是必不可少的,因而有必要找到某种时日行程以确定周而复始的可靠途径。做到这一点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月亮的盈亏循环。既然月亮由最初的峨眉月到下一个最初的峨眉月共需要29天半的时间,人们就可考虑把这样一个循环视为一个基本的计时单位我们把它称为一个月,然后累计在月亮运行了12个这样的计时单位6个是29天,6个是30天后,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又到了开始播种的时候。
第二十一章 欧贝德文化()
不幸的是,他们不知道一年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月亮的12次循环或12个月比一个太阳年少11天。在创立太阴历的九百年后,即bc3000年左右,才了解到,每隔几年他们就要在其年历上另加一个闰月,才能准确地预报季节的循环。
苏美尔人对于数字的运用,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令人望尘莫及的地步:在金字塔附近找到的一块泥版上,开列出了一道由两个数字相乘的计算题,其最终乘积如果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结果竟是一个十五位的数字195,955,200,000,000,这就是距今6000年以前的苏美尔人已达到的数学知识水平。说明加减乘除对其已经不是问题。而且为了解决日常问题,简单的代数和几何对他们也不是难事。
苏美尔法律保护妇女,而且妇女可以达到相当高的地位,但整个文化里,男人做主。
出现在bc4300年--bc3500年间,以出土的欧贝德遗址而得名。分布于美索不达米亚及今天沙特阿拉伯东部地区,属于典型苏美尔早期文化,属于西亚铜石时代文化,晚于埃瑞都文化最早发现于bc5400年,早于乌鲁克文化最早发现于 平板电子书年左右。
bc4300年,当地已有当地土著的定居点,较埃瑞都文化的最早年代bc5400年,为定居点晚,两者时代交错。
平板电子书年以后,苏美尔人开始建设欧贝德城。其位于巴士拉以西的幼发拉底河南岸,与乌尔城遗址极近。
欧贝德文化的神庙建筑明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平面呈长方形,中间为殿堂,殿堂一端是放置供品的桌子,两侧建有一些较小的房间和壁龛。建筑物四角正对东南西北四方。这是此后美索不达米亚几乎所有神庙建筑的共同特点。
欧贝德文化晚期以后;神庙结构无大变化;但布局更趋对称,面积也有增加。推测遗址中有墓葬1000多座,已发掘的200多座均属欧贝德文化晚期,墓以土坯砌出箱形,覆土后以土坯为盖。见有二次葬,推测为家族墓。随葬品大多仅为陶器,较特殊的为泥雕像和帆船模型。前者为手执短杖的男性像,其头部为蜥蜴状,两肩及胸部有许多泥丸;后者中央有安放桅杆的孔,近于现代伊拉克的河舟。
欧贝德人已掌握了先进的人工灌溉技术,学会了种植大麦、小麦和亚麻等农作物。另外,他们还饲养牛等牲畜,并从事渔猎活动。这里的小城镇多以神庙为中心而建,房子相当简陋。在丧葬方面,人死后多是仰身直肢而葬,幼儿则放于陶容器中下葬。陶器制作得比较粗糙,多是用黑、绿、棕等颜色的动植物及几何图案装饰的单色彩陶。
该文化居民主要从事农业,以渔猎为辅,已能运用灌溉技术,种植小麦、大麦和亚麻。动物遗骨表明居民已养牛。盛行铜、石材、木材的交易。
此时以神庙为中心已出现小城镇。但遗址中发现的居住房屋构造简单,除苇棚外,有的也用土坯建造。在埃瑞都遗址、乌尔遗址、欧贝德遗址中,均发现欧贝德文化的墓葬。墓圹呈方形,葬式为仰身直肢单人葬,但也见有若干合葬墓,有的在死者身上撒赭石粉或在头部放一赤铁矿石。幼儿则葬于陶器之中。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发现有屈肢葬例,显示出较明显的地方特色。
遗物中以陶器最富特色,主要为素面的粗制陶和彩陶。晚期出现轮制陶,器形有高脚杯、瓶、碗、椭圆形大盘及流前端外张的带流陶器。彩绘多为黑、绿、棕色单彩,纹饰母题以动物、植物、几何形图案为主。除陶容器外,其他陶制品有纺轮、饰物、人像。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发现有陶镰、陶斧。
欧贝德文化的遗物还有石锹、石矛、石片、骨锥、骨镞等。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发现有少量印章,个别遗址出土有铜制品。墓葬中发现有红陶制人物小雕像,均为,头部呈蜥蜴状。
苏美尔人的宗教发展程度并不高,但宗教在他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们崇拜许多的自然神灵,如天神、地神、水神、太阳神、月神、女神等。苏美尔宗教有一个令人值得注意的特点:它不主张有什么极乐的和永恒的后世,而更在乎于现世的生存,他们相信人死后,会成为鬼魂不安地永远在阴间游荡。
苏美尔的每个城市都有它自己的神和神学,而且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神也发生变化,因此无法说苏美尔宗教。苏美尔人的信仰有的来源于,有的来源于当地土著的原始信仰。它是后来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宗教和占星学的源泉。
苏美尔人相信地面是一块平板,天空是一个锌盖。苏美尔的主神是天神安,安最重要的伴侣是南部埃瑞都的恩基、北部尼普尔的恩利勒、乌鲁克的金星之神埃安娜伊什塔尔。太阳神叫乌图,乌尔的月神叫南纳,大地女神叫宁胡尔萨格,此外还有上百小神。每个神与一个城市相连。这些神的重要性也随着这些城市政治上的兴衰而变化。人是神用粘土做的,其目的在于服务神。假如神发怒的话,他们就使用地震或来惩罚人。苏美尔人认为:人,只有在神的怜悯下才能生存。
苏美尔人的宗教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bc4120年-- 平板电子书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宗教信仰和崇拜的神圣对象主要是那些对基本的经济活动农业、牧业直接有关的大自然异己力量,它们在人们的宗教幻想中人格化为神,但经常表现为非人类的形象主要是动物形象。崇拜这些自然异己力量的主要目的在于祈求丰收,信奉的神主要是丰产神。由于居民有不同的行业分工,他们赋予丰产神的神性也因之而有所不同。在沼泽地居民,种果树人、放牧人、农民的心目中丰产神的神性显然是各不相同的。动物形象的神可能是图腾崇拜和氏族祖先崇拜的反映。
第二十二章 苏美尔众神()
平板电子书--2000年,在大洪水之后,宗教神灵的形象有了明显的变化,诸神被认为具有人的形象,更为重要的演变是,在苏美尔的宗教神话中,诸神组成的神灵世界开始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类似长老议事会早期国家的最高统治机构的天间结构,每一位神都在这个天国政府中取得了一定的官职和职能。实际上代表着 平板电子书年以后各邦国林立的局面。
两河流域对于自然力的崇拜,在苏美尔时期演变为各个城市国家的保护神。
苏美尔神谱
安努纳基anunnaki:天地冥界诸神的总称
伊吉吉igigi:天神的总称
1、强力神至高神
纳穆nau:混沌女神,原始之海,由她生出“天地之山”和水神安启。
安基anki:水神,天地之神,创造之神,后来分为安、基。
安an:苍天之神,天界之主、诸神之父。掌管天气,其职能是安排天体众星的位置来显示一年的历程和季节的变化。
不过,他没有“天命”的认可,对众神没有实际上的约束力,只是形式上的神王。当然,诸神在一般情况下还是会给与这位“苍天之神”足够的尊重,而安也乐于在“天界”安然度日,对自己的信徒没有过多要求,除了在少数时候给人类降福以外,只有到了极其危险的时刻才会出山。因此,很多都把他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神。如同中国的玉皇大帝一样
神殿在舒鲁帕克,是舒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