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演义-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迁宅于成周(洛邑)的历史。古人称洛阳为中国,意为天下之中,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含义,后来渐渐指代华夏,周王朝在这里建立新都,有利于对民众的统治。

    还有一种观点是周成王只是将王朝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迁到了成周,丰镐暂时保留祭祀中心。当“成康”(成王、康王)之后,出土的西周铭文中,成周出现大量的宗庙祭祀系统,如祭祀先王的京宫、祭祀前王的康宫、昭宫和穆宫等,这时候成周才成为祭祀中心。

    年,周成王十九年,周成王巡狩侯、甸、方岳,召卫康叔随行

    周成王回到宗周(丰镐),任命百官,将丰侯废黜。

    熊绎在周公回朝后积极地向周王朝靠拢,帮助对抗三监之乱。周公曾向周成王叙述其功,因其祖鬻熊的功劳以及周公对熊绎的好感,周成王在十九年,封熊绎为楚侯,赐给他土地仅有五十里的子爵爵位,其都丹阳(秭归)。

    楚人奉颛顼帝高阳氏为先祖,老童、祝融、季连为远祖,鬻熊为始祖。

    楚是各国里面相对偏向母性的,芈姓当然是母姓,而且“楚”的国名就是为了纪念女性(出土的楚简《楚居》如是说),楚先鬻熊,是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道家崇尚母性多元,以柔克刚,阴阳调和,损有余,补不足,协调均衡,是人类硕果仅存的母系社会思想遗留。被学界认为是楚地黄老道家的起源之一。

    楚王族出自华夏,一直奉行“夏君夷民”的做法,即王族为华夏族,而百姓为夷民。楚人的主体是芈姓季连部落,楚王族、公族以芈姓季连部落后裔为主,其中又以鬻熊家族为核心。

    楚人与汉水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一带荆蛮、濮、苗蛮等原始民族杂居。季连家族从蛮俗,故而后来的华夏人视之为“楚蛮”、“蛮荆”。

    楚国在江汉地区发展强大,当地的荆蛮居民逐步被楚人征服,成为楚人的组成部分,但多是庶族。

    熊绎在位时期(年),发展生产,扩大疆土,乘柴车、穿破衣以开辟荆山,跋山涉水向周天子进贡,

    熊绎虽然身处荆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偏远之地,但还是乘坐柴车、身穿破衣以开辟丛生的杂草,跋山涉水以事奉周天子,只能用桃木弓、枣木箭作为进贡,体现了他对周王室的忠心。

    经过熊绎至熊渠数代君主的努力,使楚国疆域不断扩展,国力不断增强,由一个方圆仅有五十里的小国,发展成为泱泱大国。

    楚的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区和江汉平原一带,后逐渐向西溯江而上扩展到今四川东端,向北溯汉水而上扩展到今河南西南的南阳盆地和丹江流域,向南扩展到今湖南北部的洞庭湖平原,向东沿淮水和江水扩展到今河南东南、安徽北部、江西北部和山东南部、江苏、浙江一带。楚人与汉水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一带荆蛮、濮、苗蛮等原始民族杂居,东周以后这些民族逐步被楚人征服。

    年,周成王二十一年,由于多年,对民无扰,周成王将悬示教令的象魏(亦叫阙或观)拆除,说明天下安宁,可以不用再说明谁犯了什么罪。这是成康之治四十三年的起始年。

    周公致政后,一直在丰邑养老,得了重病。

    年,周公病死于丰邑。

    汉初大思想家贾谊评价周公曰:“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军队),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曾先后辅助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治国。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平定三监之乱后,大行封建,营建成周(洛邑),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与发展周朝统治上起了关键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公的成就从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来看,主要为军事上,周公在周王朝立足未稳的情况下,二次克殷,统一东方,建立以成周为中心的军事中心。

    周公“制礼作乐”,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

    嫡长子继承制,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

第三十九章 周公成圣() 
其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制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这种有秩序的社会。这一制度的形成,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而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是以身作则,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

    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他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圣之一,《论语》中记载孔子言论云:“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周公解梦》是靠人的梦来卜吉凶的一本于民间流传的解梦书籍,共有七类梦境的解述。书中的周公就是周公旦,孔子梦的“吾不复梦见周公矣”在儒家经常会出现。周公是一个在孔子梦中频频出现的人物,在儒教长期主导文化的中国,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与梦联系起来。梦,经常被称为“周公之梦“,或“梦见周公“。

    但实际上周公本人并没有写这本书,人们只是假托他的名字。但不代表周公对梦没有研究。

    《周礼·春官》中明确提出六大梦:正梦、噩梦、思梦、寝梦、喜梦、惧梦。

    《周礼注》:“正梦者,无所感动,平安自梦也。”这是指没有内外因素刺激的情下,心无杂念、无忧无虑的自然之梦。

    《周礼注》:“噩梦者,惊愕而梦也。”惧梦亦即恶(噩)梦,由惊吓而起,而且“惊为不自知故也。”(莫明的恐惧)。

    喜梦:因喜好或欢愉而引起的梦。心中有喜即有喜梦,有些人甚至梦中发笑而笑醒。思梦一般认为这是由思念、追忆引起的梦。“夜夜之梦各异,有天有地有人有物,内思成之。”

    惧梦与喜梦类似。

    寝梦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指因觉醒时所说、所见、所为而引起的梦;其二是指昼梦(白日梦)。

    现代人称的性梦为性情之梦,即由人的性格、性情而导致的不同的梦象结果,可能与周礼中的思梦相关。王符说:“人之情心,好恶不同,或以此吉,或以此凶。当各自察,常占所从,此谓性梦也。”

    孟子首称周公为“古圣人”,将周公与孔子并论,足见尊崇之甚。荀子以周公为大儒,在《荀子·儒效》中赞颂了周公的德才。汉朝的刘歆、王莽将《周官》改名《周礼》,认为是周公所作,是其致西周于太平盛世之业绩,将周公的地位驾于孔子之上。

    直到唐开元时期,有着强烈权力欲的唐玄宗作为皇帝不能容忍周公在武王逝世、成王年幼时期主政以及西周末期周厉王出奔后的“周召共和”,于是下令取消周公文庙供奉的资格,改以孔子为主。唐朝的韩愈为辟佛老之说,大力宣扬儒家“道统”,提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统序。

    年,周成王二十二年,本来周公临终前叮嘱说:“一定要把我葬在成周(洛邑),以表示我至死也不能离开成王”。周公死,成王欲葬之于成周(洛邑),天乃雷雨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国人大恐,之后周公被葬于文王墓地毕(陕西咸阳),成王说:“我不敢以周公为臣”。

    年,周成王二十四年,於越前来朝拜。

    年,周成王二十五年,周成王大会诸侯于东都(成周),四方的蛮夷都来朝拜天子。

    十月,周成王从东都回到宗周,向太庙祭拜。

    年,周成王三十年,离戎(骊山之戎)前来朝拜。

    骊山之戎是戎人之一部。

    比干的儿子林坚被周武王赐林姓,为林姓始祖,封在博陵(河北安平县)。林氏伐骊山之戎,骊山之戎朝拜的时候向周成王控诉林氏。但周成王并没有理会。

    年,周成王三十三年,周成王巡游到卷阿,召卫康公随王伴驾。

    巡游之后,周成王回到宗周。

    周成王命王世子钊娶了房逆的女儿,房逆(房伯)请求从封地回到宗周休养。

    年,周成王三十四年,在咸阳突现流星雨,陨星为金属质地。这在周人看来,是不详之兆,主三年之内,国有大丧。

    周成王病倒后,担心儿子姬钊不能胜任国事,于是下令召公、毕公、吕尚父子接受了成王托孤的遗命,担负起辅佐太子的重任。

    年,周成王三十七年四月乙丑,周成王逝世。

    成王驾崩后,葬于毕原。

    清代陕西巡抚毕沅将其定在周陵附近,并立碑。即汉平帝康陵东南,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院内的大冢。现代考古却证实,这不是周成王陵,周陵不封不树,西周王陵也没有发现。所谓周成王陵其实是汉平帝康陵的陪葬墓,孝平王皇后陵。

    成王与其子康王统治时期,合称成康之治,是周代的兴盛时期。后世以“成康之治”评价成王与其儿子周康王的政绩,史称当时天下安宁,成王亲政以及儿子康王执政前后四十三年,周朝社会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百姓和睦,一切刑罚都放置一边,史称“成康之治”。

    公认为,周成王是一个能够统御四方,能够刚柔并举的“宪圣”的君主。

    周成王为政期间,大封诸侯,加强宗法统治权力,对内推行周公“以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不断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很大胜利。另外还命令周公制礼作乐,规划各项规章制度,奠定了西周王朝的基础。成王时期,社会安定,人民和睦,歌颂太平盛世之声不绝于耳。

    周康王,统治时间:年。

    周康王,姬姓,名钊。

    家族成员

    祖父:周武王姬发。

    祖母: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

    父亲:周成王姬诵。

    儿子:周昭王姬瑕。

    孙子:周穆王姬满。

第四十章 兵家首圣吕尚() 
年正月,周康王继承了西周君主之位,是西周代商后的第三任君主。

    召公、毕公、吕尚父子率领诸侯,陪姬钊来到丰宫的祖庙,把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康王,反复告诫他周文王、周武王能够成就王业,来之不易,重要的是在于节俭,没有贪欲,以专志诚信来统治天下,并写作《顾命》,要求大臣们辅佐太子钊。

    此时元老亲贵中以召公姡Вㄒ喑普倏倒┑匚蛔罡撸湓谥芄ナ乐缶鸵恢钡H乌T祝献宄ぃ┲埃芸低跫次缓螅蚊俟馨俟伲槐蓉┫唷

    周康王即位后,在召公姡А⒈瞎吒ㄗ糁拢绦菩兄艹赏醯恼撸徊郊忧客持巍

    周康王命令毕公高作策文,分出成周的一部分民众迁到郊区居住,作为成周的屏藩,写下《毕命》。

    周康王作《康王之诰》,遍告诸侯,向他们宣告周文王、周武王的事业,以申诫诸侯;大量篇幅叙述了登基事项;有不少关于加强法律法规和治理整顿军队等治国政策。

    周康王登基伊始,便已制订出一套比较合理的计划。周康王一直孜孜不倦地按照既定的方针政策,履行他的治国安邦的理念。由于周文王、周武王在位期间,周朝就已经比较强盛,后来再经过周公、周成王的努力,周朝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

    周康王即位后,继续推行周成王在位期间所实行的国策,再接再厉,使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国库丰裕,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到处呈现一派升平盛世的景象。百姓生活富足,犯罪案件逐渐减少,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司马迁甚至在他的《史记·周本纪》中说周成王和周康王统治期间,天下安宁,四十多年没有使用刑罚,史称成康之治。虽然有所夸大,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周康王治国的成功。所有这些,都与周康王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夫伍举向追求霸业的楚灵王提到历史上夏启、商汤、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功业,其中提及周康王有“丰宫之朝”的功业。东汉经学家服虔认为,丰宫是周成王祭祀宗庙的所在地,则按照这种解释,周康王的政治生活大多数时候在丰邑的宫中进行,所以称为丰宫之朝。但笔者认为这似乎不能称之为功业。

    虽然没有查到别的说法,但是笔者认为丰宫不能简单解释为丰邑之宫,而是多筑宫殿的意思,这样与功业才能搭配,所以“丰宫之朝”的功业指的是周康王的执政时期,大兴土木,修建了众多的王宫,周代的宫殿主要要应为周康王时期所建。

    年,周康王三年,周康王定乐歌。

    向天帝请封先王(周成王)为神。

    对农官进行申斥和警告,一定要保证农时,并且向丰宫祖庙的死去的祖先灵位禀告。

    吕尚封齐建国后,相当多的时间是在镐京做周朝中央政权的“太师”,先后辅佐外孙周成王姬诵、重外孙周康王姬钊。他的大儿子齐丁公姜伋,也没有到营丘(临淄)治理齐国,而是一直在镐京担任虎贲氏之职,统领着王宫卫戍部队。齐国开国后的三十余年,即周成王年间,营丘基本上由姜太公的三儿子丘穆公镇守。

    年,周康王六年,齐太公吕尚在宗周(丰镐)的镐京去世,岁寿150岁,这在古代是绝无仅有的,难怪被人认为是神仙中人。

    齐丁公姜伋继任周王室太师,掌管整个周王朝的军政事务。

    吕尚(姜子牙、姜尚)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纵观吕尚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

    吕尚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

    周朝从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个圣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才,来辅助周国实现灭殷兴周的任务,所以称太公为“太公望”,到武王执政时,又以“师尚父”相称,尊宠权贵无以复加。文王所命太公为“太师”,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长官,既主军,也问政。时有“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之言,足见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吕尚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周武王伐纣,太公为军师,牧野大战,灭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吕尚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确立了“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治国方针,在齐国数百年的发展史上,代代相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齐文化的历史地位,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吕尚是一位满腹韬略的贤臣和非凡的政治、军事家,一直受历代统治者崇尚,这在《诗经》等唐朝以前的许多史料及文学作品中颂文颇多。

    在唐宋以前,吕尚被历代皇帝封为武圣,

    唐太宗即位后,外夷相侵,内患未除,政局动荡,国家面临着百乱待治,百废待兴的情况,为了达到“安人理国”的目的,便自称他是吕尚的化身,在磻溪建立太公庙,他用这一举动告诉人们,他要象周文王访贤并重用吕尚那样的贤臣良将,他后来果然得到了一大批治世理国的人才,终于实现了“贞观之治”。

第四十一章 殷八师解散() 
唐玄宗为求国内安宁,需要像吕尚那样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忠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于公元731年(开元十九年)敕令天下诸州各建一所太公庙。并要求以张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每当发兵出师或各将领及文武举人应诏,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

    公元739年(开元二十七年)追谥吕尚为“武成王”,成为中华民族“武”圣人。而《封神演义》中提到的商朝的武成王黄飞虎是不存在的,历史上吕尚是唯一的武成王。

    宋真宗时,又封吕尚为昭烈武成王。

    公元1072年(宋神宗熙宁五年)为抵御外寇入侵,下令要求各军事将领必读《太公兵法》。

    吕尚已去世3000余年了,人民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丰功伟绩,到了元朝时期,民间对吕尚增加了一些神话传说。以朴实的感情编造出他的很多神话故事歌颂他。说他曾在昆仑山学道,后奉师命下山助周灭商,灭商之后又奉师命发榜封神。这些神话故事主要记载在《太平御览》和《封神记》等书中。

    到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为崇敬太公无法形容时便以神面化之编成了一部《封神演义》,把他说成是管天下所有神的神了,太公的神奇和威严,成为驱邪扶正的偶像了。这些虽然超出了历史的真实,但却反映出姜子牙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周姬昌之脱羑里,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这就确立了姜子牙是中华民族创立韬略理论开山祖的地位。不过由《竹书纪年》来看,周姬昌之脱羑里的时间早于吕尚拜为太师。

    1972年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武帝初年的墓葬发掘出的《六韬》残简,来校勘存世的各种《六韬》版本和本注,说明了《六韬》一书,在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