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花直接将白碗抱了起来,又趁着栓子愣神的功夫,狠狠的在鸡腿上咬了一口,神气的看着栓子,气的栓子哇哇大***秋看到眼前这一幕的时候还没反应过来,不是吧?这才吃个饭就打起来了?
“你给我,不然我就告诉阿奶”栓子恶狠狠的盯着春花,大有一副一不给我就喊人的架势。
春花也不是吓大的,在吃的面前,就算是顾氏,春花也是不怕的,只见春花一脸傲娇的看着栓子,语气轻松的说道,“你喊啊,有本事你就喊,谁怕谁啊?”就算是你喊了,我也可以喊阿奶啊,哼,打量谁没有似的,春花心里翻着白眼,她可是谁也不怕的,想要从她怀里拿走鸡腿,做梦吧!
“你…你欺负人”栓子伸手指着春花,说完后,直接掉头往七奶奶坐的位置上看了过来,接过刚想开口,就被一旁的春桃给拉住了。
“嚷嚷什么?这是家里吗?”春桃是栓子的大姐,今年八岁,因为有七奶奶那个重男轻女的老人,在家里过的不算好,尤其是她娘于婶子更是个软弱可欺的,也就造就了春桃有些强硬的性格。
春芽很看不上自己这个好吃懒做,啥也不会的弟弟,看到对方那没出息的还想要告状,更是气的不打一处来。
这榆木脑袋,当这是家里吗?惹了大爷爷一家不高兴,看到时候咋办?
“哼,我不管,我就要吃鸡腿”栓子一看是春桃,直接摔开了春桃的手,在家里,栓子可是谁都不怕的,没办法,谁让家里就他一个小子呢,七奶奶更是将他当宝贝疙瘩宠着,那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直将栓子宠的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春桃看了一眼栓子碗里那满满噔噔的一下东西,明显上边还有一个大鸡腿,这你都有了还要个啥,“你碗里不是有吗?”春桃伸手指了指栓子碗里的还剩下一多半的鸡腿,没好气的瞪了一眼栓子。
栓子直接瘪嘴,“不够吃”
“你先吃,要是不够吃,我再去给你夹过来”春桃说完,只见栓子吸着鼻子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真的,快吃吧”春芽忍住想要翻白眼的冲动,费劲的点点头。
“那行,你别忘了,不然我就告诉阿奶,说你骗我”栓子直接威胁春芽,然后用手抓起一旁的鸡腿开吃起来。
春秋冷眼旁观,也不知说什么好了,看到一旁的春花正啃着之前的鸡腿吃的劲劲的,春秋心里好笑,她二姐,还真是一个吃货啊!
吃完午饭,大人们忙着扯桌,孩子们则是坐在凳子上呆着,等到大人聊完事情,才能回家。
对了,这时候还发生了一件小事情,就是七奶奶居然从对面桌子上偷摸的藏了一个鸡腿,然后就在众目睽睽的之下,将这鸡腿直接递给了一旁已经吃撑的栓子,栓子因为春花的事,心里还有些不开心,接过他奶直接又给他拿过来一个鸡腿,栓子当着大家的面,将整个鸡腿放进嘴里,三下两下的吃了进去……没错,就是当着人家的面吃了进去,春秋吓得咽了咽口水,偷偷的瞄了一眼同她爷坐在一起的七爷爷,嗯!那脸黑的呀,好吓人。
因为孩子都过来了,老人一合计,这才刚过完年,喜庆的日子还没完事呢,所以几位老人就准备在饭后给孩子补发压岁钱。
当然,像杨春明这样的自然是没有的,毕竟他年龄已经不小,而且明年就要科举,已经算是个青年了。
剩下的春秋几人则是挨着队的冲几位爷爷说着吉祥话,然后一人一个红包,等到春秋说完一圈后,惊喜的发现她手里居然收了大大小小十多个红包嘞。
说完吉祥话,春秋几人就跟着杨老头他们回了家,春秋进门后,就直接跑进了家门,她站在就想知道她自己到底收了多少钱。
春秋满怀信心将一个个红包拆开,然后受到的打击一个比一个大,不是吧,除了杨大爷爷的15文,其余的都还没有她大伯娘给的多呢,春秋面色郁闷的趴在炕上装死,她真心的不想面对现实啊。
知道里边最少的是谁吗?七爷爷家的,给了3文钱。
分家()
年前放出的信,年后分家,杨李氏也果断,等着家里人都齐全后,当天晚上就同杨老头说了一嘴,第二天一早,杨老头直接将自己的几个兄弟都给请了过来,连同杨大爷爷一起。
因为之前就有准备,袁氏听到分家的消息后也没多惊讶,铺子里的二成利也都让了出来,如今分家,正和她意。
春秋今天早早的就被袁氏喊了起来,袁氏透着窗户,看向院子,等到人都来的差不多齐全了,才领着虎子和春秋出去,杨春明早就在院子一旁候着,冷眼看着身旁的众人,一脸淡然。
“娘”杨春明看到袁氏领着虎子春秋出来,连忙跑过去打了招呼。
袁氏看了眼站在一旁的儿子,垂着头小声问道,“现在是咋回事?”袁氏说完,还往杨李氏那边挑了挑眉。
杨春明看到后,侧着头,冲着袁氏的方向,嘴角微动,“杨大爷爷还没到,剩下的都过来了”杨春明说完,直接转身退回到了袁氏身后。
袁氏听完儿子的话,抬头看了一眼周围,顿时将眼前的景象收入眼中,杨李氏拉着杨为松正同过来的几位叔伯说话,坐在梨树底下的杨为民则是一脸阴沉,闷闷不乐,杨为柏在一旁陪着他大哥,顾氏领着孩子站在袁氏的右手边位置,正抬头巴望着门口,估计是等到着急了吧。
袁氏直接抬腿,领着三个孩子走到了杨为柏身边。
杨为柏回头看见袁氏,刚想开口,就被袁氏伸手嗯住了肩膀,袁氏对着杨为柏摇摇头,示意他不要说话。
很快,杨老头就领着杨大爷爷过来了,今天分家,杨大爷爷是主角,所以传的也同平时不一样,杨大爷爷难得的换上了儒生打扮,手里拿着房契,跟在杨老头身后走了进来。
人都聚到了院子里,杨老头将杨大爷爷领到了地方后,就不在言语,低头坐在了梨树下,拿出旱烟袋子吧嗒吧嗒的抽了起来,春秋明白,就算是之前说的再好听,杨老头也是不愿意分家的,只不过拗不过杨李氏,这才不得不点头。
杨李氏可没有管一旁生闷气的杨老头,她现在是一点都不想看到顾氏那个丧门星了,趁早分出来她还能多活几年,要不是大儿子太拗,杨李氏早就休了这个败家婆娘。
“杨大哥,今将您老请来,就是来过来做个见证,今天我们老杨家分家”杨李氏话的快,先是对着秀才出身的杨大爷爷行了行礼,然后将自己的话都说了出来。
“为民她娘”杨大爷爷摸着花白的胡子,一脸严肃的看着杨李氏,“这家,一定要分吗?”虽然知道杨老头将他们请过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分家,可为了保险起见,杨大爷爷还是问了出来,这到时候都是要签字画押的。
“分”杨李氏一脸认真的点了点头。
“那行,房子,地契,田地,牲畜等都要分,之前你们可是商量出一个章程了吗?”这时开口说话是杨老头他二哥,也算是杨老头这一脉的老大,因为杨老头的大哥早年跑去别处投奔他儿子去了,如今过了这么多年,也没回来,她们家二房这一脉就由杨二爷爷做主。
杨二爷爷问完,杨李氏直接回身捅了捅一旁的闷声抽烟的杨老头,示意他该说话。
杨老头被杨李氏怼的有些烦,转过头接着抽起了旱烟,杨李氏被杨老头气了个倒仰,恶狠狠的瞪了对方一眼,然后转过头接着说道,“都商量出来了”
“那就好”杨二爷爷点点头,随同的老人也跟着符合。
“那…我…不同意分家”杨李氏正和几位两人商量的好好的,结果一旁的杨为民直接插了句嘴,让杨李氏那笑眯眯的脸有些僵,杨李氏回头看着一脸气呼呼的杨为民,有些不悦的皱了皱眉,她这边说的好好的呢,她这儿子是咋回事?之前不是说过了吗?
“嗯?为民,你为啥不同意啊”杨老头的亲三哥,一个看起来矮小的小老头疑惑的问道。
杨为民被问的一愣,随后支支吾吾的说了半天,“三伯,我…就是不同意”
“屁话,你娘我都同意了,你不同意干啥?”杨李氏气的直接骂了出来,这癫憨货,一到正事就掉链子。
杨李氏对着杨为民一阵嚷嚷,让一旁的杨二爷爷有些不乐意,杨二爷爷先是咳了一下,然后直接打算了杨李氏的埋怨,对着杨为民说,“为民,你为啥不同意分家?总要说出一个原因吧,如果有啥难言之隐,二伯会给你做主的”杨二爷爷不喜欢杨李氏那咋咋呼呼的样子,他以为杨为民不同意是因为分配不均的原因,身为家中老大,想要多分点自然是无可厚非。
杨李氏听明白了杨二爷爷的话外音,心里冷笑,哼,杨为民想啥她还能不知道?不就是之前分家的时候杨李氏没答应和他们大房一起过吗?感觉到时候说出去脸面不好看?也不看看顾氏是个什么德行,要不是杨李氏真的寒了心,她就算在喜欢杨为松,也不会给杨为民一家留下什么口角,可如今呢?杨为民居然为了那个破烂货和她翻脸,杨李氏就当是白养了一个儿子。
杨李氏可算是冤枉杨为民了,杨为民之前保住顾氏,也是为了家里的几个孩子考虑,至于他同顾氏之间的那点子情谊,早就被顾氏磨没了,他如今不同意分家也只是一样杨李氏能和他们大房一起过。
古代分家,正常来说都是长子侍奉父母,本来杨李氏也是打算和杨为民他们一起过的,但是因为顾氏的事,杨李氏有些生气,想了想,还是同小儿子一起过了。
“二伯,我没啥意思,就是…就是…就是…”杨为民说了半天,也该没好意思说出口,这让他咋说嘞,说爹娘要和他过?
杨二爷爷看了眼杨为民,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恼,转过头问起了一旁的杨李氏,“为民他娘,这是啥意思?到底分不分家啊”杨二爷爷被两人整的有些无语,你说说你,有啥就说啊,还不说,还不愿意分家,这是啥意思?
七爷爷紧接着杨二爷爷的话,语气有些有些着急,“就是啊,为民,有啥话快些说,你老叔我家里还有事没完呢”
杨大爷爷也在一旁看着杨为民,杨为民被眼前的几人盯得有些发慌,脸红胀胀的。
春秋看到眼前这情景,偷偷的趴在袁氏背后扯了扯嘴角,又看了眼一旁明显不高兴的顾氏,心里摇头,她大伯两口子也是奇葩,一个不愿意分,一个巴不得分,其实春秋也知道杨为民不愿意分的理由,无外乎觉得脸面不好,啊,长子没养着爹娘,结果让小儿子养着,她大伯肯定会被戳脊梁骨的。
这时杨李氏直接将杨老头推了出来,杨老头也不想让大儿子为难,低着头嗡声嗡气的说道,“大哥,二哥,三哥,七弟,你们别问嘞,是这样,我们两口子打算分家同为松一起过,为民心里过意不去,才拦着不让分家的”
“啥,你们不和为民过?”杨二爷爷直接惊呼出声,就连一旁的杨大爷爷,也是面脸惊讶。
杨老头“诶”的一声,接着说道,“为松还没娶亲,自己单过我们也不放心嘞,所以我们俩一合计,就直接和为松一起过,到时等候为松娶亲后,我们俩在说别的”杨老头话也没说死,说的也是暂时同为松过,这让一旁紧张的杨为民也松了口气。
听完杨老头的解释,杨为民就发现他那几个叔伯的看他的目光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几人心里算是认同了杨老头的解释,可心里还是有些不解,看向杨为民的目光也有些不善。
话说到这里,杨为民也知道他爹娘目前是不会同他一起过了,想到这里,杨为柏直接低头闷闷的坐回了原地,也不在接着说话。
杨大爷爷看着一旁的人群,咳嗽两声,扬声说道,“既然没有啥事,那就在这里签字吧”杨大爷爷将之前就已经写好的契文拿了出来,这是早就写好的,包括田产,地契的分配。
这份契文也让杨李氏几人看过,就是之前杨为柏说过的那些。
杨为民没啥事,剩下的杨为柏夫妻自然也不会有事,剩下的顾氏,巴不得早点分家,离杨李氏远一些呢,顾氏这些日子算是想明白了,不管她怎么服低做小,杨李氏都不会正眼看她的,居然这样,顾氏也是有骨气的人,你不乐意看我,我还不乐意瞅你呢,如今分家,她都要放鞭炮庆祝了。
接下来的事情很简单,家里的几个主事人都一一恩了手印,完事后,每房一份文凭,杨为柏将文凭叠好放进怀里,然后将杨大爷爷几人送出了门。
分家大部分都完事,像是大件东西都已经分的差不多,田地也是大房最多,平心而论,杨李氏在分家这件事上对杨为民一房不错,也无外乎存着再帮一把的心思,杨为民也知道她娘的意思,没有推辞。
上午分完家,中午吃了顿饭,下午接着分家里的小件。
分家还是是很麻烦的,大到田契地契,小到锅碗瓢盆,因为他们之前都是在一起吃的,所以这些东西也要分。
所以吃完午饭,家里的人又再一次聚集到了杨李氏的屋子里,只不过这次没有杨大爷爷他们做凭证,也没有春秋几个小的当背景板,杨李氏直接将几个大人叫了进去。
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按照人数平分,黄牛留给了杨李氏两口子,不过每家要是有事的话还是可以借用,家里的鸡鸭因都是杨李氏养的,袁氏和顾氏我都没张这个口,粮食因为房子还没建好的缘故,暂且都搁置在仓库里,等到过一阵儿房子起好,在按家分出去……
买地()
零零总总的,大人们在屋里一直捋到了晚上,等到事情都忙完,也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晚饭是大姐春妮做的,因为大人们都在屋里,剩下的孩子中也就春妮能靠谱一些,至于春秋,她太小了,杨李氏不会同意的。
家里的人简单的吃了几口,然后各自回屋准备明天要去镇上买地的事,因为杨李氏说了,这年也过完了,趁着现在有空,她准备明天去镇上的府衙买地,家里若是有想买的,明天带着银钱也一并过去,而且如今分了家,杨为柏和杨为民也都是家里的户主,这分完的地自然是要通过府衙落到他们的户头上…
晚上回屋,杨为民趁着春花几个孩子都睡下后,直接拉着一旁顾氏来去了对面的屋子里。
“这是咋了?”顾氏跟着杨为民走过来,抬头好奇的问道。
“今儿你不也听到了,娘不是说明天要去镇上买地吗,我寻思着家里分过来的水田有些少,你给我十两银子,咱们明儿也去镇上买些回来”没分家之前,杨家一共有七亩上好的水田和三亩较差的水田,今儿分家的时候杨李氏直接将三亩好田和一亩差田给他。
杨为民想着这次再去买两亩,到时候收获还能多卖些银钱回来。
顾氏一听杨为民想再买水田,心里顿时有些不乐意,她现在手头里就剩下二十两了,而且盖房子的银钱还要花,要是在给杨为民十两,那以后可咋办啊。
这般想着,顾氏说话也有些慢吞吞“为民,家里不是分了不少吗?还要买啊?”
“买啊,再过两年妮儿就要嫁人了,不多攒点银钱,将来咋办啊?小石头启蒙也要钱啊”杨为民说的一脸理所当然,话噎的顾氏难受。
顾氏动了动嘴,还是将不愿意咽进了嘴里,看着杨为民眉眼间那不耐烦的神色,顾氏最终还是将怀里的荷包递了过去,因为顾氏不放心家里的安全,所以银钱都是随身携带的,一个荷包正好十两银子。
杨为民收到荷包后,伸手捏了捏,放进怀里,抬头告诉顾氏一声,他困了要回去睡觉,便直接转身离开,丝毫没有顾及到顾氏那一脸焦躁的模样……
土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佃农。就是那种家里没有地,去租赁地主家的地,然后每年按时缴纳租金。还有一种务农,就是地是从官府手中买下来的,然后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的税收,平心而论,两种形式都是差不多,因为都要缴纳银钱或者粮食,可前一种缴纳的多,佃农一年倒头。可能收上来的粮食缴纳完之后,也就紧紧糊口罢了,可是第二种不一样,缴纳完粮食之后,剩下的会有富余,还能存下一些银钱。
所以,家里有些富余银钱的人家,都会买上两亩地,因为只有这样,家里也算是存了一些保障。
这也就是杨李氏为啥如此钟情于买地的原因了。
尽管官家卖出的田地都不便宜。
上好的水田要3两银子一亩,旱地也不比水田便宜多少,去的时候每人心里都有数,要买多少水田多少旱地,杨为民怀里揣着从顾氏那里要过来的10两银子,之前杨李氏分家的时候,不管是水田还是旱地,都多分了一些给大房,杨为民这次打算少买一些田地,家里能干活的也就是他和顾氏还有春妮,再过两年春妮就要相看人家,到时候陪嫁也是不能少的,杨为民虽然平常不爱言语,可到底也是疼女儿的好父亲,他不想让闺女过苦日子,打算自己多干两年,让闺女将来嫁人能过的舒心些。
府衙在黑山镇的南边,地处繁华阶段,杨老头将牛车听到距离府衙的不远处,杨李氏下了车,看着前边那庄严大气的府衙,心里有些紧张。
办理地契是不需要县承大老爷出面的,所以杨李氏几人走的是一旁的小门,杨李氏在给一旁的衙役偷偷的放了2两碎银子后,就直接找到了办理地契的官员处,如果春秋也跟着过来的话,她一定会感叹,不管是什么时代,都会有送礼办事走后门的。
袁氏不仅要买地,还要买山,虽然他们的钱都是明路出来的,可无论到哪,都有靠人办事的说法,所以杨李氏进门后也不废话,直接给了官员五两银子,将官员哄的开心后,才说起了自家要买地买山的事。
“嗯,买地倒是没事,这买山嘛”眼前坐在凳子上的官员是一个续着胡须的中年人,面色苍白,眼角青暗,一看就是那种贪图享乐之人,对方说着话,眼睛还一直瞄着杨李氏手中的包袱,眼中那明显的贪婪让让杨李氏心里只皱眉,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杨李氏还是懂得,当然头也没皱的又掏出了五两银子放在对方手上,“大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