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请叫我威廉三世-第6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人并没有因为日方代表团集体离场而感到惊慌或者不安,停战谈判也没有就此流产。经过意大利人积极协调,仅仅第二天,双方代表们又重新坐在了那长长的谈判桌旁。

    “2000亿欧洲马克的等价战争赔款,或者废除天皇制度,这是和谈进行下去的最基本前提!”

    德方代表给出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相比于废除天皇制度,巨额战争赔款显然是日方代表团更愿意接受的。不过,日方代表们脸上的表情还是非常糟糕,即便是战前情形最好地财政年度,整个日本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只有110亿日元,仅相当于15亿欧洲马克,按照这个数字,日本政府需要以其今后100多年的财政收入偿还这笔巨额的战争赔款。当然,日本政府在1931年虽然陷入了财政崩溃的境地,但他们在此前四十年时间内从朝鲜、中国以及东南亚各国掠夺的财富大都还保留在他们的国库内,根据较为保守的估计,这笔财富的总价值超过500亿日元,并且还有不少无价之宝的实际价值根本无法估量!

    经过商议之后,日方代表原则上同意接受德方提出的赔款要求,但他们认为2000亿欧洲马克的金额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一次,德方态度极其坚决的表示,赔款1马克都不能少,但不必全部兑现,且可以分30到50年每年支付其中一部分,日本政府手中的各种珍宝、文物也可以和贵金属、农牧渔产品、木材等折价抵偿。

    由于这个分歧,双方的会谈延期一天。

    日方代表在同国内紧急联络之后,提出他们只能承受500亿欧洲马克的战争赔款,否则日本帝国将陷入崩溃境地,大规模的暴乱不仅会摧毁这个国家的管理体制,甚至会影响到周边国家的安全。

    就在这个时候,德方代表突然一鸣惊人:

    “2000亿欧洲马克的战争赔款,其他什么也不要!”

    是的,不要割地,不要裁军,也不需要出让位于本土的军港、基地,只要2000亿欧洲马克的赔款,折算成黄金是200亿盎司(1盎司约30克)。用60万吨黄金就能换来一份没有限制的停战条约,日方代表不禁眼前一亮,他们很快将这一情况传回国内,就连裕仁本人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是,当财政官员们将连夜统计核算出来的数据交到裕仁手中的时候,他全然没有了之前的轻松,根据这份数据,集整个日本现在全部的财富也只能支付这笔赔款的四分之一!更加糟糕的是,日本政府目前的财政根本入不敷出,即便以最好的情形估计,这个国家的经济也需要20到30年才能恢复战前水平,也就是说没有七八十年时间日本政府难以偿清这笔赔款!

    身份尊贵的天皇顿时陷入良久的思考之中,尽管德国人并不打算在日本建立军事基地、派驻军队,周边的形势仍十分不利于自己国家恢复和发展——西面是亲德的朝鲜政府,南面不是德国殖民的便是由德国扶持的傀儡政府,向北是坚不可摧的库叶岛和可怕的苏俄,向东是德国控制下的夏威夷。

    换句话说,日本帝国已经陷入重重包围之中,对他们持友善态度的国家少得可怜,美国勉强算是一个,但是太平洋腹地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势力范围,还有一个则是意大利,它的距离更加遥远!

    裕仁的犹豫使得釜山的谈判再次延迟,好在德国人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耐心,但对于意大利人积极的调和,他们仍是那句话:“赔款一马克不少,其他什么也不要,除非日本帝国选择废除天皇制度!”

    事已至此,再狡猾的外交官也找不出回旋的余地。两天之后,日本代表团收到了来自秋田的重要指示:和德国人签署这份和平协定!

    持续了三年的战争,终究还是以一种当初谁也没有料到的方式结束了,但德日两国之间的恩怨并没有就此走到尽头,日本人暗下决心要重新回到世界强国之林,德国人则有着他们自己的打算,但不管怎样,东方总算是暂时的平静下来了。

暮霭 第六章 多国部队() 


    。对于德日停战协定的签署,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表示出积极欢迎的态度,还有许多人提议将双方代表签字的这一天也就是12月8日定为世界和平日,以纪念这个伟大的时刻。

    可是,永久的和平只存在于人们的梦想当中。

    消息传回德国国内的时候,九千万本土公民大都显得比较平静。在他们的心中,这场战争背后所蕴含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以至于听到停战消息的时候,许多人都有种百感交集的心情。战争伊始的时候,相当一部分德国人都以一种平常心看待这场战争,什么刺杀威廉二世的凶手啊、邪恶国家啊,战争的本质其实就是两个国家为争夺某种利益展开的火拼,以德国强大的国力和庞大的盟友集团,这个时候多数人都觉得击败日本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不久之后,日本人开始频频在德国本土制造针对政府和平民的恶性攻击事件,这惹恼了性格强悍的德国人。在那段时期,德国民众对战争的热情空前高涨,尽管远东战事不利,但人们依然抱有一种积极的心态,而且拥有强大战力的德国和土耳其联军继续在陆上稳步推进,这给了人们很大的信心。

    随着战争的深入,越来越多德国士兵在战场上流血牺牲,那也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德国家庭收到“黑色通知单”。面对每年巨额的战争支出,一些经济学者最先提出结束这种劳师远征的战争,因为在夺去了日本帝国所有的殖民地之后,德国已经从这场战争中获得了尽可能多的利益,接下来对日本本土的进攻将是付出远远大于收益的。

    渐渐的,结束战争的呼声日益增高,这样的情形曾一度被日本官员视为战争地转折点,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部电影重新点燃了日尔曼内心深处对战斗的渴望。德国政府又将战争进行了一年——日本帝国也在水深火热中坚持了又一年时间。

    最终,远东的战事还是以双方的疲倦而结束。在幅员辽阔、横跨欧亚大陆的俄国,战事也随着冬季地到来而暂告一段落。最后一批民主俄国的士兵接受了苏俄红军的改编,整个俄国只剩下瓦拉迪米佩特罗地远东割据势力还在苦苦支撑。尽管俄国的形势看来大局以定,同时苏俄红军也以其强大的战斗力让世人刮目相看,而瓦拉迪米佩特罗让各国看到的则是一张贪得无厌、反复无常的丑恶面孔,但不论是同盟国还是一些中立国家都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俄国的出现,因此。他们仍然以海参葳为支点向瓦拉迪米佩特罗势力输送军火、物资甚至是所谓的志愿部队。

    人们在赌,赌来年开春的时候是苏联红军一举冲到日本海,还是瓦拉迪米佩特罗守住俄国最后一块“保留地”。以军事评论家们的观点,这是一场“非常危险的赌博”,不仅那成船成船地援助会打了水瓢,还有可能惹来苏俄人地嫉恨。当然,另一些人则希望苏俄嫉恨所有的干涉者,最好再来一场世界大战,那么他们就会有机可趁,在世界格局重整中争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

    法国。布雷斯特。

    当又一艘满载人员和物资的轮船缓缓驶入港口时。人们已经记不清这是入冬以来第几艘这样的船只,一批又一批背着大号行囊和步枪的士兵通过海路来到这里,这座美丽的法国海滨城市现在俨然成了一座军营。现在。街道上随处可见穿着各**服的军人,有德国人、土耳其人也有意大利人、希腊人和西班牙人,甚至还有穿着仿德式军服的法国士兵,这些人加上林林总总的后勤保障人员人数已经接近5万,要知道这座城市包括郊区也不过是10来万居民!

    在国际安改善多国联合快速反应部队一直以来兵员不足的情况。在德日签订和约之后,12月20日,6千名增派的意大利士兵率先抵达布雷斯特,一周之后。希腊也派来了补充地500名士兵和200名后勤人员。圣诞节之后,德国增派的1万名士兵开进驻布雷斯特,加上其他国家前前后后派来的士兵,驻欧洲的快速反应部队终于达到了预期规模。虽说这几万名士兵还不够强国一个正规兵团的规模,但用用国联官员们的话来说,应对一些地区冲突事件已经是绰绰有余。

    兵员充足的现象让快速反应部队的指挥官们感到满意,但是大批不同国籍的军人在短时间内涌入布雷斯特,却也给法国当地带来了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首先,根据参与国之间的协定。

    各国派遣的军人自己携带武器装备,弹药也有本国派船运来,饮食则由各国部队后勤部门在驻地各自采购,当地政府的职责是协调各国部队需求和保证食品供应,这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困难之处,但实际上各国各民族的饮食文化习惯是大不相同的,特别是多数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士兵,他们不吃猪肉、狗肉、驴肉、马肉、兔肉、无鳞鱼及动物的血,而其他国家的士兵也大都有各自喜好的食物,这些要求让布雷斯特当地政府的官员们忙得焦头烂额,一不小心还要遭到对方的责难,许多人甚至无暇处理自己的事务。

    其次,各**人素质参差不齐,并且和当地法国居民存在语言交流上的障碍,再加上法国西海岸充满诱惑力的沙滩与酒吧、身材高挑模样俏丽的法国女郎,各**人之间、军人与平民之间发生肢体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每到周末,获准外出的各国士兵成了布雷斯特警察部门最头疼却又不敢得罪的人,同时也让联军司令部和当地警察部门伤透了脑筋。尽管多国联合快速反应部队司令部成立了专门监管各国官兵行纪的宪兵部,但抓到违反规定的联军士兵之后,司令部往往要考虑到各国政府脸面,所以充其量也就是将肇事者关几天禁闭或者遣送归国。因此,这种问题始终没有从根本得到解决。

    生活中的问题还不是指挥官们头疼的全部,各国派遣参加联合快速反应部队的官兵在本国都属于精锐人员,但是各国装备、训练水平却各不相同。德国士兵地素质和战斗力是公认的世界一流。他们手中也有令人羡慕的精良武器,这点是芬兰、意大利甚至土耳其士兵都无法比拟的,而明显差距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联合行动训练中各国部队始终无法达成默契配合,德军官兵往往看不起那些来自二流国家的军人,意大利人则不屑于像芬兰、土耳其士兵一样紧紧跟随在德国人屁股后面,同样令人感到无奈的是,各国士兵行军的速度也是各不相同地,结果在联合行军训练中总是笑话百出。

    三个月的训练下来。联合快速反应部队能够做到快速反应,却始终缺乏“联合”,一些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觉得成立这支联合部队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实际,除了俄国他们根本不需要考虑其他对手。就在这个时候,西班牙国内再次爆发动乱,应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的要求,国际安全联盟决定派遣快速反应部队前往西班牙协助政府军镇压这次“农民暴乱”。

    国联作出决定后,在布雷斯特,联合快速反应部队的多国士兵们按照之前演练过许多次的程序迅速集中、乘车前往机场,一架架身躯庞大的德国运输机很快出现在他们面前。可是直到登上了飞机。不少士兵仍有种普通演习的错觉。一些人神情紧张而严肃,但更多的人则是有说有笑,在他们看来。这次去西班牙完全可以看作是一次旅行,因为他们的对手只是一群“扛锄头、拿镰刀地农民”!

    唯有那些来自西班牙地士兵小心翼翼的告诉自己的外国同行,西班牙地局势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农民运动和革命活动早在20年前就曾爆发过,若不是多次得到外国政府的物资援助或者武装干涉,阿方索十三世的政权恐怕早就垮台了。别小看了那些以农民、手工业者和失业工人组成的武装,他们虽然装备很差,但战斗的决心和意志却一点也不弱,而且善于使用各种灵活的作战手段,政府军吃到败仗那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

    不可否认。俄国革命对于西班牙局势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已经腐朽。然而,似乎每个国家都希望看到自己的邻国被一群无能者统治着,所以每次西班牙发生暴动,德国、意大利甚至葡萄牙都乐意向阿方索十三世政府提供帮助,并且大多数时候都是无偿的。

    这一次,进入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的身份显得比往常任何一次都要复杂。由于法国和西班牙仅是一邻之隔,德国空军的运输机很快便将第一批7千名快速反应部队士兵运到了距西班牙首都马德里100公里的托莱多。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又有3。2万名联军士兵进入西班牙。这些多国部队的首要任务,就是协同西班牙政府军阻止革命武装进军马德里。

    相比于西班牙政府军士兵们手里那些旧式毛瑟步枪和沉重的马克沁水冷机枪,多国联合部队士兵们武器地自动化程度要高出不少,且不说普遍装备mp24冲锋枪和gg半自动步枪的德国陆军士兵,就连意大利陆军也将轻机枪装备到了最基层的步兵排,而土耳其陆军的装备基本保持在和德国同行相差34年的技术水平,希腊步兵一半使用从德国采购的武器另一半也是仿德式装备,芬兰和法国自是不用多说,完完全全的德式装备,只有不列颠和乌克兰沿袭了各自的特色,即英系和俄系装备。

    在分配了各自的防区之后,多国联合部队的士兵们开始了熟悉的挖战壕活动。在野战工事的技术标准上,各国陆军各有各的认定并且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统一,因此各国部队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的。考虑到己方目前缺乏火炮尤其是重炮,德、土、不列颠以及法军指挥官还是让自己的士兵将工事构筑得尽可能坚固一些,这个决定不久被证明是非常明智的,唯有意大利人不以为然,他们不仅工程进度明显偏慢,还在战壕深度、掩体厚度上“偷工减料”,这种行为很快在后面的初战中给他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随着人数占据优势的**武装不断向马德里逼近,联合部队士兵们参加的第一场战斗于2月4日打响,虽然西班牙政府军手里的火炮明显多于**武装,但是在交战的第一天夜里他们的炮兵阵地和弹药库便遭到**武装的偷袭,损失了许多大炮和弹药还不算,一些支持革命的西班牙政府军士兵趁机开小号或者干脆叛逃到敌方阵营,结果第二天天亮的时候,联合部队士兵发现几处西班牙政府军阵地上竟然空无一人,指挥官们只好从自己的部队里抽调士兵前去补位。这一天的战斗打得异常激烈,若不是德国空军适时的提供了一些火力支援,联合部队所承受的压力还将更大。

    在前两天的战斗中,共有245名联合部队士兵阵亡,另有超过300人负伤。不得已,联合部队司令部下令参战部队脱离对敌接触向马德里方向撤退,好在通过铁路从法国运来的火炮以及联合部队中唯一一支正规装甲部队在停停走走之后终于赶在这时候运抵马德里。

暮霭 第七章 老虎驾临() 


    。如同外界普遍预料的那样,随着德日之间的第一次全面战争最终以和谈的方式结束,德日两国不约而同的开始了大规模裁军行动。尽管《德日釜山条约》并未对日本帝国的军队规模作出约束,日本天皇仍在停战之后的第三个星期宣布对陆海军进行重新整编,重整后的日本陆军常备部队只保留两个方面军30万人的规模,海军撤销联合舰队的战时编制,改为南九州、日本海、太平洋以及北海道四支警戒防卫舰队,整个海军只保留15万作战人员和大约10万名后勤人员。

    和日本帝国较为彻底的整军行动相比,德意志帝国所进行的则是一种较为平稳的军事调整,即转入非战时战备状态。海军方面取消原有的战斗集群编制,全体舰只改由本土区、大西洋区、地中海区以及太平洋区四个司令部统辖,过去以战列舰队为核心的模式也将向航母战斗群模式转变,每个航母战斗群辖主力战列舰1到2艘、重型航母1到2艘、护卫舰只若干。本土司令部的防区囊括北海和波罗的海,通常不辖航母战斗群,而是以巡洋舰、轻型警戒舰只和海军航空兵为主;大西洋和地中海司令部以维持区域稳定、保护本国殖民地和海上航线为主要任务,通常有一到两个航母战斗群活动,并配备大量巡洋舰和驱逐舰;太平洋司令部辖区最大任务也最重,因此一般都有三到四个航母战斗群,且配备相对较多的潜艇以及海军航空兵部队。

    空军是德国各军种中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支,在德日战争后期,德国空军拥有各式军用飞粘万余架,其中最具威慑力的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就有各式中远程轰炸机1万2千多架,以战机性能和飞行员素质著称的战斗机部队则辖有超过1万架各式战斗机,此外还有数量不菲的战术轰炸机、运输机和侦察机。随着战争的结束,它们中的一大半将转入预备部队或者直接进入战备仓库。但仍有奸多架部署在朝鲜半岛、库久、富有文化底蕴地城市,但这列从图卢兹开出的军列却花费了48个小时才来到马德里。

    远处隐约传来阵阵炮声,列车并没有径直驶入车站。而是在距离站台五六十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列车刚刚停稳。一个个身穿黑色制服、头戴德式m25黑色钢盔地军人就从列车前后的客运车厢里跳了出来,除了军官之外,他们每一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支mp24冲锋枪。这种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的武器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附近任何一个可疑人物放倒,但直到他们将整列火车纳入一个稀疏却有效的警戒圈内,都没有一个外人靠近这列火车。

    这时,一个年纪在四十岁左右、戴着平顶短沿军帽的上校军官拿着一个简易话筒走下第一节客运车厢,他的本名很普通,瓦尔特,在德国有上万男性一出生就叫这个名字,但名字的平凡并不能掩埋一个人的才华,何况在德国历史上叫瓦尔特的名人并不少,例如陆军元帅瓦尔特弗莱歇尔冯罗尔就是威廉二世时期一名非常成功的将领。

    瓦尔特朝四周看了看。然后举起话筒:

    “现在,所有坦克车组成员迅速到自己所属车厢前集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