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请叫我威廉三世-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水上飞机赛事,环密歇根湖飞行大赛由于其举办地的优美环境和诱人的奖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参赛者,看看这密密麻麻停泊在沙滩附近的水上飞机,看看这里肤色各异、操着不同语言的人们,这些足以说明参赛者的广泛性。

    “没有海的涩,没有海的澎湃,阳光灿烂,空气清新,水温也正好合适说实话,我非常喜欢这里!”

    说这话的时候。朱丽安娜正非常享受的在这位于四层楼顶地大型游泳池里畅游。尽管她身上穿的是一件短袖、短裙、圆领的样式相当古典或者说是保守的蓝色泳衣,却无法完全遮掩其青春曼妙的身姿和洁白细致的肌肤,年轻带来的活力也总是让旁人羡慕不已。在欧洲各国的现任皇后中,恐怕也只有她旁边这位不列颠王国地皇后安托瓦内特能够在这方面与之相提并论了。

    “殿下真有眼光!在湖边享受海边的阳光和风,放眼全世界这样的地方也不多啊!”

    以仰泳姿势在两米之外游动的那位美人儿颇有些羡慕地说道,在1921年之前,她还是个中欧小国的公主,那场盛大的婚礼之后。她成了前巴伐利亚王储、现今的不列颠国王的妻子,虽说不列颠在战争失利之后已经不大如前,但它的国民毕竟拥有和这个国家辉煌历史所匹配地素质,战后十数年各行业地技术人才也陆续回流,加上从战争中保留下来的工业基础和德国的贷款与援助,不列颠近年来经济恢复情况良好。尽管失去了北爱尔兰和所有地海外殖民地,到了1930年的时候没有太多军费负担不列颠已经在经济总量上超过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与土耳其一并居于德国之后列欧洲第二档。

    由于“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在结束自己的第一段婚姻后未再续娶,安托瓦内特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整个欧洲地位仅次于德国皇后的女人。作为鲁普雷西特的第二任妻子,她迄今为止已经为其产下四女一子。但这显然没有让她的面孔和身材走样。恰恰相反,较朱丽安娜年长几岁的她身上有种着前者所不具备的成熟和风韵。

    “哪里啊!来这里可没有我什么功劳!”朱丽安娜笑着说道,“殿下不知道。如果不是这次什么飞行大赛,我恐怕一辈子都只知道有芝加哥,而不晓得芝加哥是这样一个漂亮的地方!”

    “可是那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们毕竟生在皇族之家,嫁地又都是一国之君。既然是一国之君,每天政务繁忙那是免不了的,殿下总不会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个不问政事的糊涂蛋吧!”

    安托瓦内特她登上皇后之位毕竟比朱丽安娜久,看的也要深刻一些。不过她嘴上虽是这么说,脸上却没有半点儿不满之色。

    眼看即将游到泳池的一侧,朱丽安娜一个猛子扎入水中然后迅速返身,游动的速度不敢说。

    姿势绝对是既标准又优美的。重新露出水面之后,她长舒了一口气,说到:

    “也许这就叫做穷人有穷人的乐趣,富人有富人地烦恼吧!”

    在游泳池的另一边,两个男人,确切的说是在欧洲最有权势却又总被某些人称为“狼狈为奸之徒”的人,也是两个不算太老的老男人,却因为各自的原因自始至终没有进入这泳池之中。不过,以他们两人的身份穿现在这样极度休闲的装束也算是难得一见了。

    “可口可乐这饮料不仅名字奇怪。味道也很奇怪,可喝起来却让人感觉十分凉爽!嗯,味道不比我们夏天吃的冰激凌差!对了,陛下刚刚说这种饮料代表着一种文化?”不列颠王国的首任君主,前巴伐利亚王储,也是德国陆军在大战中最出色的指挥官之一鲁普雷希特柳特波德斐迪南,手里拿着一杯黑色的饮料,透明的玻璃杯外尽是小滴小滴的水珠,杯里尚有大半的饮料中漂着好几块方形的冰块。

    “嗯,可口可乐文化!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总的来说,它代表着美国人特有的自由、享受以及豪爽文化!”

    宽大的白色睡袍,圆形的黑色墨镜,加冰块的可口可乐,这对于辰天来说是一件多么熟悉却又非常生疏的感觉。

    这可口可乐虽然早在1886年就已经被调制出来,此时却还远未达到风靡全球的地步,尤其是历史轨迹的改变使得美国大兵不仅没有走遍世界的机会反而在自己的本土被打得一败涂地,以可口可乐为典型代表的享受文化至今还只是在北美这一片区域内流行。作为不列颠国王的鲁普雷西特对此毫不知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鲁普雷西特有些奇怪地看着辰天将杯子里的可乐饮尽,末了还让侍从官添上一杯。

    “嗯,虽然这个概念十分抽象,但来到美国的这几天我已经多少体会到了一些!”

    “是啊,就拿这次飞行大赛为例,据我所知前面两届比赛都出现过机毁人亡的意外事故,但这界大赛参加者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成倍的增加了!按照这种趋势下去的话,不出十年这里的飞行大赛就将超过我们的水上飞机竞速赛!”

    辰天正说着,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从不远处传来。

    “看来比赛就要开始了!”辰天话音刚落,一名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侍从官就出现在泳池旁。因为这附近并没有比这栋房子更高的建筑,所以辰天一行在比赛开始之前并不怎么需要担心自己的安全,但是在比赛开始之后,众多参赛飞机只要有一架是被心怀不轨者操纵的话,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好了,女士们,比赛就要开始了,我们到楼下去看比赛吧!”辰天站起来朝泳池里的正游得兴起的两位说到。

    “哎,真扫兴!”两位女士相视一笑,不慌不忙的游到池边,从侍从那里接过浴巾后一面擦着一面跟着朝里面走去。

    几分钟之后,在观众们的欢呼声中,第一架周身鲜红色的水上飞机缓缓离开水面,然后每隔5分钟就会起飞一架。由于是面向全世界的公开赛,只要你能将飞机运来就可以参赛,所以前来参赛的飞机可谓是各式各样,涂装也是花样繁多,有白色的、黑色的、红色的、绿色的也有几种颜色参杂的,外形上除了均有一对浮筒之外,单翼机、双翼机和三翼机应有尽有,机身设计也是各不相同。加上作为比赛监督评判的那一艘艘飞艇,从二十年前的古董到最新的民用飞机,这几乎可以说是国际飞行器的一次大型展览。

    正对海滩的大幅落地窗前摆上四张布质沙发,大茶几上放着一玻璃壶黑咖啡、一玻璃壶红茶、一小罐奶油、一大壶可乐以及一桶冰块。这样的观赏方式虽不及亲临海滩那样热闹,却又不乏独特的视角与别样的舒适。

    “嗯嗯,场面热闹又好看,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入得陛下眼界的!记得我们在荷兰观看水上飞机竞速赛那次,陛下可招揽了不少人才啊!”

    鲁普雷西特端起盛放奶油的小罐往自己那精美的瓷茶杯里倒上一些,这是英国人特有的喝茶方式,看来十几年的英国生活已经改变了这位国王的习惯,而相较于可口可乐这种美式饮料,传统的英式奶茶显然更合他的胃口。

    “每次竞速赛场面上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但每次都能有惊喜的发现!可以说,竞速赛让我们的航空业在和平年代仍保持着活力和新鲜感!”辰天言简意赅的说到。

    “这次呢?陛下,您觉得美国人能够突破我们欧洲水上竞速赛今年的新记录吗?”不列颠的王后安托瓦内特端着一杯不加奶的茶问到。

    “720千米每小时?”辰天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也许吧!”

    最新全本:、、、、、、、、、、

第一百五十章 万花丛中 中() 
更快!更快!

    人类总是想跑得更快,比别人更快,比自己更快!用任何方式,在任何地方。///双脚、马鞭、船桨、风帆;在陆地、在河流、在海洋。似乎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满足,好像永远不晓得在那里停止。

    一切早已注定,随着第一架飞行器被发明出来,一个全新的领域展现在世人面前。于是,新的竞赛开始了

    从20世纪10年代开始,出于民用、广告、兴趣亦或是军事目的,许多欧洲国家都开始举办各式各样的飞行比赛,这些大都是面向全世界参赛者的国际性竞赛。从最早的“飞行国际杯”到后来的“施耐德杯”,这些比赛成了无数青年实现飞行梦想的地方。

    1911年,当法国航空次长雅克施耐德宣布为一项水上飞机竞赛设计1000磅奖金时,只是想鼓励民用航空的发展,这项赛事曾一度为战争所中断,并在战后更换了“新东家”,但是逐年攀升的巨额奖金以及一个又一个足以颠覆人们传统思维的新记录让它迅速成为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头号飞行竞赛,并以纯粹的速度狂飙成为各国展示航空实力的舞台。

    1913年,首届“施耐德杯”在摩洛哥蒙特卡洛举行,法国人普雷沃斯以73。6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夺冠;1914年,代表英国参赛的澳大利亚人霍华德皮斯顿夺冠,其飞行速度几乎翻了一番,达到139。66公里每小时;在第三届“施耐德杯”,也是战后的第一次比赛中,德国人成了最大的赢家,德国飞行员肯雷查尔中尉和他的飞机以217。33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刷新记录,这在当时绝对是让人惊叫的数字!

    从1919年开始,“施耐德杯”开始了环欧洲的历程,从德国的汉堡、葡萄牙的里斯本再到西班牙地马拉加、意大利的热那亚。每一界都在不同的国家和城市举办,除了举办地之外,更让人们关注的是飞行冠军们越来越快的速度,虽然从1919年开始新的夺冠速度较上届记录“翻番”的趋势并没有持续下去,但是每一次的突破都是如此让人期待。

    在1926、1927、1928连续三界比赛中,德国人以无可争议地技术优势获得了其中两届冠军,另一届则由拥有世界顶级飞机工厂——福克公司的荷兰人获得,但是三届比赛获得冠军的飞机速度相差并不大。其时速分别是642。7公里、653。4公里以及655。9公里,虽然数字上是在不断进步的,但是人们不禁要问,难道人类飞行的速度已经到了极限吗?难道700公里的时速就是无法被突破的吗?

    不仅是观众,就连各国的航空专家、飞机设计师、飞行员也在各自揣测——人类飞行的极限速度会是多少,700?800?亦或是永无止境?

    1928年秋,德俄、德日战争先后爆发,在精彩纷呈却又残酷无比的战场上,人们发现交战者所使用地飞机不管数量还是质量都大大超越从前,这其中又以航空实力雄厚地德国人居领先地位。其庞大的战略轰炸机群迅速摧毁了俄国人仅有的工业。就算是军力强盛地日本帝国在这些可怕的飞行怪物面前也毫无办法。此外,在战斗机、侦察机以及战术轰炸机技术上,人们也渐渐领略到德国人的先进之处。

    仅传闻中那能够轻易甩下最高时速达600公里的日本**式战斗机的德国侦察机就带给人们无限遐想。

    在这种背景下,1929年在爱尔兰都柏林举办的第13届“施耐德杯”成了全世界的焦点,除了疲于应付战争的日本之外,世界各主要航空强国均组队参赛,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们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打破所谓飞行极限的人,观众们也希望看到一个历史性时刻诞生,所以这届比赛不论是参赛者数量还是观众数量都超过以往任何一届比赛。

    果不其然,首日进行的个人组比赛中,得到政府资助地美国惠林顿兄弟就以一架单翼双发的陆基飞机取得了最高时速702。55公里的优异成绩,这一极具轰动性的消息立即通过电波传遍世界。29岁的卡文惠林顿和25岁的吉特,惠林顿一下子成了各国媒体追捧的焦点,就连各国航空部门也迫不及待的向设计并制造了这架飞机的惠林顿兄弟抛出橄榄枝。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美国政府以绝对优势获得了胜利,但是惠林顿兄弟却在几天之后地交通事故中双双毙命,从而成为当年度全球十大意外事故之首,并在美国和爱尔兰之间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外交纠纷。

    或许是受到个人组比赛的刺激,在两天之后的国家组比赛中,各国家队飞行员和他们的飞机憋足了劲要打破美国人创造的记录,德国、荷兰和意大利纷纷拿出自己的“预备机”。福克公司的f30型战斗机以701。79的速度直追记录,意大利人也一扫此前几届比赛的颓势飞出了699。10的好成绩,但最后的获胜者仍是德国人,他们用最新款的战斗机——亨克尔…梅赛施密特303捍卫了自己在世界飞行届的地位,这种“双身恶魔”飞出了让人咋舌的每小时720。09公里!

    一年之后,美国,芝加哥。

    “单论速度的话,当今世界上恐怕很难有其他飞机可以超过我们的亨克尔…梅赛施密特303,它的速度已经非常非常接近螺旋桨飞机的极限了!”

    看着窗外那一架又一架腾空而去的参赛飞机,辰天颇有自信的说到。

    “噢?陛下为何如此肯定?两年前的时候,人们不都认为任何一架飞机都不可能拥有每小时700公里以上的速度吗?”

    和大多数女性一样,鲁普雷西特的王后对于飞机、车船一类的钢铁机械并不十分了解,尽管她们时常有搭乘它们的机会。

    “就像人不可能跑得比箭快,鱼儿不可能游得比鸟快,凡事都有个极限,飞机也不例外!”辰天打了个比方,“事实上,这牵涉到很多技术层面的东西。例如飞机发动机的工作方式、工作效率和飞机自身地结构!”

    安托瓦内特一副想要反驳的样子,却又一时间找不到说辞,毕竟现在说的是机械而不是珠宝玉器或是趣闻轶事。而她的丈夫鲁普雷西特,一句话便点破了辰天的隐含意思:

    “皇帝陛下说现在有螺旋桨飞机不能达到,那意味着将来会有其他飞得更快的飞行器,或者说已经有了!”

    “国王陛下说的没错!”辰天很坦率的承认了这一点,“螺旋桨飞机不能做到,并不代表其他飞行器也不可以!比如说把一枚很大地炮弹掏空并让人坐进去。然后发射,这速度绝对超过每小时2000公里!”

    看着辰天伸出两根手指,安托瓦内特惊讶的用手掩住嘴巴,反而是朱丽安娜哧哧的笑了起来。

    “陛下真是爱开玩笑,要是把人放进炮弹里,那人还能活着回来吗?这恐怕不能叫飞行器,叫人体炮弹会更加合适吧!”

    等辰天哈哈大笑的时候,安托瓦内特这才反应过来,她红着脸小声嘀咕到:“陛下怎么能开这种玩笑呢?太过分了!”

    笑过之后,辰天重新将目光放在前方。窗外大约3000米的地方就是比赛现场。

    那里依然是人山人海。忽地,一个红色的影子以和地面30度左右的夹角腾空而去,速度快得不像一架飞机。而像是一支箭,一支尾部正燃着大火的箭。箭已去,留下的大股黑烟迅速向四周扩散。

    鲁普雷西特和两位女士显然也看到了这个令人吃惊的场面,不过还没等大家发表意见,比赛现场那边便传来一声轰然巨响,紧接着人群变得乱哄哄地,许多人都朝着参赛飞机离开地方向跑去。

    “发生了什么事情?”两位女士有些惊讶的问到。

    “很快就会知道的!”辰天显得非常平静,这样地飞行大赛几乎每一次都会有意外事故出现,其中不乏狂人们奇思意想的作品,那些超越常规的飞行器总是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却极少有成功的。

    不一会儿,房间的门被推开,进来者是辰天的侍从官。他快步走到辰天身旁,一番耳语之后立侍一旁等待指令。

    “一架参赛飞机坠入湖中,就是刚刚起飞的那架!”辰天用不大的声音宣布了这个消息,两位女士不约而同的用手掩住嘴巴。

    “从某种程度上说,那是一架突破传统思维地先进飞机,但是它的设计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妄图控制一种他根本无法控制的力量!这就像是古代的魔法师操控了自己魔力所无法操控的东西。最终的结果”辰天带头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让我们为飞机上的那位勇士祈祷吧!”

    “愿上帝保佑!”女士们低声默念着。

    这个时候,辰天不禁想起德国的新型发动机和新型飞机研究。在另一个世界的时候,他只算是一个中等程度的军事爱好者,关于机械的东西,他只知道一些基本的原理,至于如何制造各种发动机,那绝不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关于非螺旋桨式飞机,他知道he178是世界上第一种喷气式飞机、me163是德国首架没有夭折的火箭机、me262是二战中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军用喷气式飞机,而冯奥亨、亚历山大利皮施是它们的主要设计者,但这些并不足以对这个世界的德国航空业带来太多的帮助,在喷气式飞机的研究上,辰天只能和德国航空专家们一道摸索,从固体火箭发动机到液体火箭发动机再到真正的喷气式发动机,一切就如同历史的真实轨迹那样充满了坎珂和挫折。

    当辰天和他的技术专家们致力于喷气式飞机的研究时,世界上的另外一些人,包括政府和非政府人士,也在积极寻找突破现有飞行器速度极限的新途径。在一架体积并不大的飞机上加装三台、四台发动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人们很快发现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飞机的速度问题。于是,人们又开始研究内燃机加螺旋桨之外的技术途径。

    早在中国宋代,人们就开始借助火药燃烧向后喷火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使箭飞得更远,进入20世纪之后,人们对于火箭的研究仍然兴趣不减,德国人更是率先制造出适合现代战争的多管火箭炮、反坦克火箭筒、空用火箭弹以及短程飞弹。这些武器不仅让世人感叹战争的残酷,也激发了一些工程师的灵感。在都柏林举办的第13届“施耐德杯”上首次出现了使用火箭发动机作为辅助动力的参赛飞机,只是由于技术还很不完善,那架飞机最终并没有派上名次,但已经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在来到芝加哥之前,辰天就已经从自己的情报官员那里得知了有人将在这次环密歇根湖飞行大赛上使用以火箭发动机为主动力的飞行器。

    对此,辰天并不觉得意外,事实上早在20年代初的时候,德国火箭专家们在研制火箭技术的时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