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请叫我威廉三世-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辰天默默闭上眼睛,如果是儒文化让那个民族变得文质彬彬,那么大人物们为何又热衷与内斗而且大都“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呢?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长久以来困扰着无数人。包括辰天自己在内。

    三天之后的8月25日,东京的气温破天荒的上升到了341度,整个城市都在默默忍受着烈日的炽烤。

    即便如此,在觐见天皇的时候,内阁大臣和将领们却都必须穿戴整齐,否则便是大不敬。所幸地是皇居高大的城墙里古木森森,一共有近三十万株来自日本各地的树木,皇宫的建筑就散落在树丛中,这样的布局使得皇居内的气温较繁华的街道低了不少。为了避暑。皇室的侍从们还在议事大厅的四个角落里放上了整箱地冰块,这才让大臣和将领们避免了在天皇面前汗流浃背的尴尬。

    等内阁大臣、军部的高级将领到齐之后,一身戎装的昭和天皇步伐沉稳的从内室出来并接受众人的顶礼膜拜,然后跪坐在上位的绸垫子上,御前会议这才宣布开始。

    “获知德国原有条件放弃库页岛、海参威、青岛,对此朕深感欣慰,德国陆海空军撤离这些区域,那就意味着德国将放弃远东的军事力量,此举无疑是将远东的控制权全盘交于我国,并使日德友谊走向永恒!”

    昭和天皇用他那独特的抑扬顿挫腔调不紧不慢的说到,之后,他用一个问题点出这次会议的主题:“诸君以为用半个东南亚换取这三处军事要地如何?”

    跪坐着的众人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相互交换着眼神,在这议事大厅里,天皇之下最具发言权的是政界元老西园寺公望,三朝元老中仍存的最后一人,但这位重量级人物显然不会在一开始就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至于内阁大臣和陆海军将领,此时却没有按照文与武、陆军与海军的一贯分立阵营,而是根据对德态度分为主和派与主战派,就在东乡茂德受到德皇接见之前,这两派人还在是否用武力阻止德国接收海参威与库页岛问题上争得不可开交,陆军将领大都是激进的主战派,还有海军大臣冈田启介、联合舰队司令官谷口尚真,他们认为海参威和库页岛距离日本列岛的距离实在太近,而从本土及周边安全角度出发,日本军队应以武力给气焰嚣张的德国人以“严重警告”。他们觉得德国纵然强大,但主力舰队却和1904年时的俄国一样只能经过长途航行才能抵达远东,因此一战将德国的势力驱逐出远东对于日本军队来说还是有十成把握的,届时再以一纸和约结束争端,日本便可毫无顾忌的夺取整个支那了。

    主和派则以伏见宫亲王等亲德海军将领、少数主张先全面占领中国地陆军将领为主,他们认为应该通过和谈的方式解决“本土安全危机”,然后以陆海军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占领中国。然后与德国分亚太与欧美而治。

    在派往柏林的特使迟迟未能与德国政府展开会谈、德国太平洋舰队占领海参威与库页岛并迅速在两地建立军事基地的时候,日本政府和军队高层的主战派曾一度占据上风,虽然主和派的力量仍然十分强大,但是在德国咄咄逼人地气势面前,他们也不得不同意陆海军采取主动的防备措施,这也就是为什么不久之前日本主力舰只在本土周边集结的原因了。

    随着东乡茂德一行受到德皇接见、德日两国正式开始关于德国在远东军事力量的和谈之后,以天皇本人为首的主和派终于松了一口气,当德国主动提出愿意有条件放弃胶州湾和青岛之后,他们更是看到了独霸远东的希望。

    首先发言的,是田中内阁的陆军大臣白川义则。

    “陛下圣明。海参威、库叶以及胶州湾三处对于帝国的远东战略有着无可替代的战略。若只是以印度、马来西亚作为交换,在下以为是物有所值地!虽印度地劳动力、马来西亚的石油与橡胶颇为珍贵,但劳动力可从支那获取。石油与橡胶从菲律宾获取亦能满足帝国工业、军事之需!”

    言毕,白川义则悄悄瞟了一眼端坐于前的昭和天皇,这位至高无上地君主虽然面无表情,但眼神中还是能够让人看到一些赞许的,何况他一开头就阐述了自己对于这笔交易的看好,现在的问题就是能否接受德方开出的“价格”了。

    “陆相大人所言极是!”伏见宫亲王随即应和到,“只要德国放弃远东,帝国放弃荒蛮的印度、马来又有何不能?”

    首相田中义一虽是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的所谓“观望派”,这时也积极的发言了,只不过他对德方的“开价”颇有异议。于是非常委婉的说:

    “陛下,在下以为,海参威、库叶和胶州湾三地地战略价值的确无与伦比,但印度、马来西亚亦是不可多得的战略要地,尤其是作为日德势力缓冲地的意义重大!在下建议,不如用新西兰或澳大利亚的部分土地与德方交换!”

    “首相阁下此言差矣!”陆军大将、前日本朝鲜军司令官、现任日军大洋州司令官的铃木庄六先是朝田中欠身,然后说道:“帝**队占据印度、马来西亚时并未花费多少力气和代价,攻取澳、新却耗时16个月且伤亡较大,若是用将士鲜血换来的土地与德方交易。恐军心不服!”

    曾率舰队参加对澳、新作战的永野修身中将这一次持有和陆军相同的意见:“海军亦有上千将士在澳、新抛洒热血,相比之下,在东南亚伤亡地帝国海军将将士仅有百人,两处意义迥然!况且,德方未必愿意接受澳、新土地!”

    田中义一不慌不忙的辩解到:“澳、新两地资源虽极为丰富,但居民极为顽劣,且澳、新流亡海外的政府不断号召人民反抗大日本帝国统,治,恐今后十年仍需派驻大量军队,倒不如用两地与德方交换,民风更为儒弱的支那显然更适合帝国和平统治!”

    在谈判条件上有所争议的两群人还没就“价格”达成一致,海军大臣冈田启介突然愤而低声驳斥道:“先后击败法、英、美、俄,诸君以为德国人会诚心放弃远东利益吗?”

    这一言令整个房间里顿时鸦雀无声,就连昭和天皇也颇为惊讶的看着这位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海军元老。

    “万望陛下宽恕臣下的无理!”冈田启介转而跪伏着用悲愤的语气说道:“陛下千万不要为德人的虚情假意迷惑了眼睛,德皇威廉三世志在天下,又岂会诚心向我大日本帝国让步?德人此举,无非是为自己的部署争取时间而已!”

    “放肆!”西原寺公望突然叱喝到,“尔怎敢称陛下的慧眼为他人迷惑?”

    冈田启介额头紧贴地面,不动也不作声。

    这时,现任联合舰队司令官谷口尚真也伏下身子委婉的说道:

    “陛下,恳请陛下宽恕海相大人的直言!在下亦斗胆以为德人无心退出远东,否则他们也不会积极介入到大日本帝国与支那政府的战事中,并且无偿给予支那人大笔资金和武器援助!”

    “放肆!”西原寺公望又叱喝了一声,但他没有再说下去,因为天皇伸出右手示意他“停火”。

    “冈田君与谷口君爱国之心可嘉,坦直之言亦情有可原,二位请起身吧!”

    冈田启介和谷口尚真这才直起身子,但双目仍低垂着不敢正视天皇。

    “若此次和谈失败,帝国必然因为形势所迫而与德国相争,诸君以帝**队之实力可击败德国与远东?”昭和天皇缓慢、抑扬顿挫的说到,然后双目环视一圈在座众人,没有人说话。

    “藏相!”昭和问自己的财政大臣,“凭帝国之财力,现可拨出多少资金作为追加军费?”

    现任大藏大臣高桥是清跪伏着答道:“除非再次增发专项债券,否则国库无钱可拨!”

    “为何?”昭和语气平和的问到。

    “海军部连年建造主力舰只,此一项长期占据全国财政预算的四成以上,开发新式铁甲战车与航空战机两项支出逐年上升,昭和元年为2700万日元,昭和1年上升到4000万日元,另有援俄特别拨款1150万日元,今年度的预算更是高达6700万日元,加上军饷、装备等费用,年军费支出接近10亿日元,而上年度全国财政预算仅有23。7亿日元!”高桥几乎是不假思索的报出这些数字,看来巨大的财政压力没让这位大藏大臣也就是财政部长少费心。

    这也难怪,想与人均收入8倍于己、总收入15倍于己的德国去全面比拼军事实力,这是日本国家和国民承受不起的。昭和此时或许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失误,但世上没有后悔药,除了从他国疯狂掠夺财富与资源之外,日本已经别无他路了,而与德国正面对抗就算胜利也无助于财政的改善,但是侵略弱国就不一样了。

    这时,西原寺公望语气低沉的说道:

    “陛下之意,是以和谈转移德人视线,然后以闪电战击败支那军队!成与败,当靠帝国皇军在战场上的表现了!”

    最新全本:、、、、、、、、、、

第三十三章 烽烟起() 
1928年9月4日,澳大利亚东南海域。全本小说网

    因为地处南半球的关系,这里的季节与日本正好相反,当东京即将进入秋季之时,这里的冬天也行将结束,海面上的气温在18度左右,正是一年中非常舒服的时节。

    不过,今天巴斯海峡附近却是阴云密布,黑压压低厚云层的让人感到心情压抑,大风使得海面上的浪涛越来越大。只见一架水上飞机在风中摇摆着不断降低高度,接着令人心悬的开始接触暴躁的海面,蹦跳几下之后,它终于还是降落在了海面,并凭借自身动力迅速“游”向不远处的一艘战舰。

    在那艘战舰的桅杆上,醒目的十六条旭日旗在风中狂乱的张扬着,距它大约500码的地方,另一艘周身瓦灰色、身躯更加威武雄壮、舰首饰有菊纹徽章的战舰同样悬挂着这面令无数人憎恶的旗帜,可是它却有一个看似十分忠厚的名字:鞍马。

    自从“长门”、“河内”、“比睿”等舰因远东局势紧张而被调回本土海域之后,留在大洋州的日本海军第4战队的主力舰就只剩下“鹿岛”号这一艘准无畏级战列舰和日本海军所谓的巡洋战舰“鞍马”号、“伊吹”号,另外还有不少重巡洋舰、旧式装甲巡洋舰、驱逐舰、炮舰和巡逻艇。其中“鹿岛”号通常在珊瑚海海域游戈,“伊吹”在澳大利亚以西海域活动,“鞍马”号及其僚舰“多摩”号则在巴斯海峡以东海域警戒巡逻,此三处是外界船只前往澳大利亚的必经之路。至于日军的其他轻重巡洋舰和轻型舰只则多在澳大利亚沿岸海域活动,而芒特莫洛伊、墨尔本、珀斯和达尔文等港口也统统被日军划为日舰专用港。

    等“多摩”号轻巡洋舰将水上飞机吊起的时候,海面上愈发的狂风大作,眼看一场暴风雨就将来临。”鞍马”号的信号灯一闪一闪着,可发出的命令却不是归港避风,而是继续向东巡逻前进!

    这支两舰警戒巡逻编队的指挥官、“鞍马”号舰长小仓泰造少将之所以下达这样的命令,是因为自日本占领澳大利亚以来。流亡不列颠地澳、新政府仍在想尽一切办法将军火、物资运往澳大利亚以支持地下抵抗组织和游击队继续与日本占领军作战,为了穿越日本海军的海上封锁,澳、新流亡政府的船只常常利用黑夜和暴风雨天气航行,由于澳大利亚拥有极为漫长的海岸下,日本海军就算将全部舰只派来,也不可能将整条海岸线完全封锁,所以也只有通过加强机动巡逻和海岸警戒来进行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半个小时之后,豆大的雨点开始侵袭海面。狂风引着骇浪扭曲着海上的世界,数千吨的舰船被波涛轻而易举地托起、放下,大片的浪花重重拍打着钢铁的舰身,就这样,“鞍马”号和“多摩”号一大一小一前一后的向着暴风雨深处驶去。

    作为日本首级巡洋战舰——驻波级的武备强化型,“鞍马”级1905年开工、1911年服役,排水量1。5万吨,较筑波级重了1600吨,装备2座双联装305毫米炮和4座双联装203毫米炮,最高航速21节。只是就一艘定为在与战列巡洋舰相同的“巡洋战舰”而言。100…180毫米的水线装甲、125…小80毫米的炮塔装甲和200毫米的司令塔装甲显得过于薄弱。同时代同级别的英国无敌级战列巡洋舰就是一个最好地例子,拥有100…150毫米水线装甲、180毫米炮塔装甲和250毫米司令塔装甲地“无敌”号海战中竟被德国战巡的280毫米穿甲弹轻而易举击穿并引爆了弹药库,其防御力之弱可见一斑。

    不过。自日本入侵澳大利亚以来,“鞍马”号就没有遭遇过一个像样的对手,初期只是炮击澳大利亚沿岸目标,之后是阻截企图进入澳大利亚地武装商船,并且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战绩。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日本海军才放心的将这些性能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战舰留在大洋州,而将最好的主力舰一一调回本土与德国太平洋舰队“对抗”。

    随着德日关于以土地易土地的外交谈判正式开始,远东局势得以缓和,这种气氛似乎也很快蔓延到了驻守澳大利亚的日本大洋州派遣军和海军第4战队。在“鞍马”号的司令塔里,军官们有说有笑。就连他们一向严厉的舰长小仓少将也不时参与进来,以“快速游击力量”为指导思想设计的这种巡洋战舰虽然防御和航速都显得落后于时代,但航海性能却还算上乘,外面风雨大作,舰上地颠簸却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相比之下,僚舰“多摩”号上的官兵就不那么幸福了,这艘1921年下水的轻巡洋舰排水量5800吨,延续了日本轻巡历来高速雷击型的设计思路,拥有36节的惊人航速和多好座四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管。而舰炮只有7门140毫米炮、2座127毫米防空炮和一些25毫米高炮,防御力方面相对较为薄弱。

    此时在暴风雨区域中,另一支舰队正以和日本舰队截然相反的方向行驶着,论规模,这支由1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和4艘货轮组成的舰队是要远远强于那支日本舰队的,可舰队中从军官到水兵地心情都是警惕甚至有些紧张的。

    8艘舰船组成一个近似圆形的阵型,其中两艘巡洋舰分居左前部和右前部,两艘驱逐舰坐镇左后和右后,2艘货轮被保护在舰队中部,虽然这些舰只体形、外观各异,但桅杆上无不悬挂着久违的蓝底六星旗——自澳大利亚脱离英联邦之后,原本位于左上角的红白米字被取消,其余图案构成了独立的澳大利亚联邦的新国旗。

    “将军,‘小袋鼠’号发来信号,舱底漏水的情况已经得到控制,航速可以继续保持在16节!”

    在舰队中唯一一艘重巡洋舰的指挥塔里,戴着圆顶白色海军帽的军官向自己的舰长、这支舰队地指挥官怀特中将报告到。

    “很好,让他们尽快将漏洞彻底修复。我不希望返航的时候再出现任何意外!”年约50岁的怀特将军自从父辈开始移民加拿大,怀特本人则长期在澳大利亚海军服役,曾与澳舰队一同前往英国并参加了英德海战。下达命令之后,他又一次用望远镜观察了视野中的海面,此时海面上视距离非常有限,这能够对舰队起到掩护作用,但缺点就是减慢了舰船的航行速度,而且一旦被敌人发现就难以通过规避逃离了。

    这虽不是澳、新政府流亡不列颠后第一次派遣舰只进入大洋州海域。但绝对算是最大规模的一次,因为从前用来运送物资的不是快速轮船、高速驱逐舰就是潜艇,还从未组织过这样的水面舰队来穿越日军封锁线。澳、新流亡政府之所以作出这样地大胆举动,一是日军近期在澳大利亚本进行大规模扫荡行动,虽然日军两个师团被调回本土,但日军这次加入了印度殖民军,参与扫荡的总兵力达到9万多人,这让澳大利亚地下抵抗组织和游击队面临严重威胁,并且急需得到军火和物资上的援助;让澳、新流亡政府感到欣慰的,是德国在远东的行动牵制了日本海军的大量舰只。在澳大利亚沿海进行警戒巡逻的日本军舰前所未有的少。在巴斯海峡这一侧仅有“鞍马”号、“多摩”号一大一快两艘机动舰只和少量驱逐舰、炮艇。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澳、新流亡政府借助不列颠王国和德国的力量重新组建地海军已经逐渐壮大起来,虽然这次行动地目标是在尽可能不被日本军舰发现的情况下将物资运送到大澳大利亚湾的一处小渔港。但这支舰队也做好了与日本军舰发生正面冲突地准备。

    果然,下午2点10分的时候,澳舰上的瞭望兵在右前方海面发现两艘不明身份的船只。对方很快发来询问身份的信号,澳旗舰“墨尔本”号回答说自己是智利海军的第2舰队,正在进行远洋航行的练习,由于双方均在公海航行,因而对方并未立即识破澳舰队的身份,但是其中一艘却高速向这边驶来。

    2点12分,澳舰队指挥官怀特将军下达了准备作战的命令,轻巡洋舰“吉布森”号迅即向旗舰靠拢。两艘驱逐舰“约克角”号和“自由”号掩护4艘商船转向西偏南20度并迅速向雨幕深处驶去。

    2点15分,日舰“多摩”号再次发出信号,询问澳舰的舰名和指挥官姓名、军衔,澳舰随即用事先准备好地假名搪塞,并下令降下桅杆上的澳大利亚国旗、升起智利国旗,“墨尔本”号的4座三联装50倍径203毫米舰炮悄悄瞄准了目标,“吉布森”的2座双联装152毫米前主炮和2座四联装304毫米鱼雷发射管也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火。

    或许是看到两艘澳大利亚巡洋舰均为德制军舰而智利与德国的关系又是众所周知的密切,在澳舰报出舰名和指挥官的资料之后,日舰沉默了一会儿。与两艘澳舰的距离也不知不觉拉近到了不足1500码,在这个距离上,日本轻巡洋舰在克虏伯的203毫米舰炮和穿甲弹面前根本不堪一击,不过,日舰显然也有所顾忌,因而没有再继续靠近而是转了45度变成与“墨尔本”号平行地状态,此时另一艘日舰也就是“鞍马”号则在4000码之外的雨幕中航行。

    “鞍马”号的司令塔内,小仓少将的副手正手忙脚乱的翻着一本厚厚的资料,上面全是各国海军战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