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请叫我威廉三世-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晨曦中,士兵们掀开了“绿伯爵”号船舱中货物上的帆布。

    看着那些散发着骇人气势的旁然大物,在场每个人心中都油然升起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它们是德国武器技术的精华所在,也是德国人民的骄傲。

    “开始卸船!”随着冯克莱斯特少校一声令下,陆战队的士兵和水手们开始忙碌起来。由于这些大家伙体积和重量惊人,他们必须用最大号的起重机才能将它们吊到码头上,接着直接用火车运走。

    整整一个上午,所有的装卸工作才算结束。

    克莱斯特少校和他的陆战队一同登上了前往前线的列车,他们是一群离开了战马的骠骑兵,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丧失战斗的热情。机枪的出现使得骑兵的优势荡然无存,在德国各集团军里,还有许多骑兵告别他们的坐骑编入其他部队。现在的皇家第1骠骑兵团,实际上是一支名不副实的骑兵部队,因为他们只有一些用来进行侦察和警戒的骑兵,而礼仪性的任务都已移交给了禁卫军里专门的仪仗队。

    与这支陆战队随行的,还有总参谋部的一批炮兵专家,为首的叫做马克斯鲍尔。

    最新全本:、、、、、、、、、、

第二十章 致命大贝尔塔() 
停止进攻的命令已经下达,国王也连夜返回首都,在拉利内阿以南2英里处的陆军总指挥部里,只剩下纳瓦罗元帅和他的参谋们。全//本小//说网参谋们一个个默默的收拾着手头的东西,元帅则孤独的陷在松软的椅子里,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指挥部门外,数百名陆军官兵聚集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

    “让我的团再冲一次吧!我要为死去的同伴报仇!”

    “为什么要撤退?大家的鲜血不能白流啊!”

    “进攻!进攻!我们要收回属于西班牙的土地!”

    “百姓在等着我们凯旋,我们这样回去无颜面对他们!”

    哀怨、不满、愤怒,各种声音交杂在一起。

    直布罗陀山前的战场上,经过协商之后,双方士兵开始各自清理战场。尸体被一具具抬上马车,然后运到事先挖好的集体公墓,由于阵亡者实在太多,死者的遗物只能作最简单的处理。

    马德里郊区的一座印刷厂里,工人们连夜开工,为的就是赶制出数万份死亡通知单。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整个西班牙都笼罩在一种低沉的哀伤气氛之下,无数人戴起了黑纱,以泪洗面的妇人随处可见。

    无数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那些政治家和战争的始作俑者却依然活得很好。

    人们开始责问国王,开始责问陆军部,但这一切已经无济于事。

    人们痛恨制造这场悲剧的英国人,痛恨战争,却全然忘记了是谁将他们推到这个火坑里。

    由于指挥了一场失败的战争,陆军大臣保罗纳瓦罗元帅和海军大臣乔格卡比拉斯元帅先后引咎辞职。略作挽留之后,阿方索十三世批准了他们的请求。

    从3月26日开始,在拉利内阿通往内陆地区的铁路线上,一列列载满士兵和伤员的火车朝着远离海岸的方向运行,这与几周以来的景象截然相反。

    坐在车厢里的士兵一个个低垂着脑袋。有些人甚至在低低地抽泣。

    3月27日下午,从加的斯港出发的德国陆战队抵达了拉利内阿,这1100余名士兵成为第一批抵达直布罗陀前线的德**队,而西班牙军队并未完全撤走,他们留下了约7千名士兵和近200门大炮协助德军保持对直布罗陀的陆上封锁。

    “噢,上帝啊!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拉利内阿通往直布罗陀的道路上,一队队撤退中的西班牙士兵被眼前地旁然大物惊呆了。

    那些大东西在众多马匹的牵引下缓缓行进,这个时候连道路都在颤抖。

    负责运送它们的德国士兵一个个昂首挺胸、表情严肃。如同护送国王前去阅兵一般。

    当西班牙人看到德国援助的280毫米重型榴弹炮的时候,就已经为它们的巨大炮管和身体所折服,而他们今天所看到的大家伙比那种榴弹炮还大上许多!

    克莱斯特和他的士兵们花了一天半的时间才将它们从拉利内阿运送到距离直布罗陀山14公里的地方,这超出了英军要塞中任何一门面朝陆地地火炮射程。

    在炮兵专家们地指导下,士兵们先是挖出4个三米多深的大坑,然后在里面注满水泥,接着将那些大家伙一个个固定在水泥座体中,这个过程需要花费近6个小时的时间。

    3月29日黎明,与第一缕阳光一道降临地,还有英国人的厄运。

    晨曦中。那四个大家伙如同吃得太饱的鼻涕虫一般。矮胖的炮管,加上巨瘤般的制退机筒,使它们显得格外肥大。它们一个个张开洞穴般的炮口对着天空。

    很快,距离这些大炮不远处升起了两个圆滚滚的校射气球,气球下面的吊筐里各坐着一个持望远镜的校射员,升入空中之后,他们通过电话线与地面联络。

    炮手们以护垫保护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他们俯伏在地上,在离炮位270米远地地方准备发射这4门电控大炮。

    上午7时整,第一发炮弹的巨响震撼直布罗陀。

    紧接着是第二响、第三响、第四响,那巨大的声响久久回荡在人们耳际。

    附近的西班牙士兵纷纷离开自己的战位想来一看究竟,军官们极力叱喝才阻止了他们擅离职守的企图。

    4枚直径420毫米、重近一吨的炮弹被抛向1200米的高空。1分钟后它们纷纷落在直布罗陀山上。炮弹爆炸时的尘土、碎片和硝烟形成巨大地圆锥形,接着升入300米高空。

    炮弹爆炸之后,大半个直布罗陀山笼罩在大股大股的烟尘之中,人们无法在第一时间目测炮击的效果,但光凭它们的声势就足以令人胆战心惊。

    随后,德军士兵们开始重新装填炮弹,分配到每门大炮的士兵达到200人,但这一数字仍稍显缺乏,加上士兵们对于这种大炮还有些生疏。目前的射速只有12…15分钟一发。

    当士兵们完成装填准备进行第二轮射击的时候,直布罗陀山上的烟尘正好散去。

    校射气球很快传回报告:“1发直接命中堡垒,致命的打击!3发命中非堡垒区,可以看到三个很大的弹坑!”

    “很好!很好!”军官和火炮专家们不住的赞叹着。

    与德国人的悠闲和自豪相比,英军指挥部里却乱作一团。

    “镇定!镇定!”罗克将军挥舞着自己那胖胖的拳头,不久之前他还缩在暖和被窝里,巨大的声响和震荡传来时,他差点摔到床底下。可当他想搞清楚究竟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他的参谋们却不知所以然,有人说是西班牙军队的炮击,有人认为是军火库发生爆炸,还有人认为是超级雷电。

    “一群废物!立即查明损失情况!”

    将军愤愤的走到观察室,用那里的潜望镜环视一遍要塞前方,但他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让无数西班牙人送命的那片战场此时安静的可怕。他正欲说些什么,忽然间。那种奇怪而巨大的声响再度传来,它们像是雨天地惊雷,又像是战列舰的主炮在发射,英国人现在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这种声音来自北面。

    “战列舰不可能从那个方向射击!”罗克将军一面继续观察一面用难以置信的语气说着,最终,他只看到北面一片树林后升起一阵火炮发射后的白色硝烟。

    数十秒之后,重物快速落下的呼啸声从上方传来。躲在要塞中的英军士兵们全都鸦雀无声,他们倾听着,他们等待着,那种声音越来越近,每个人的心情都紧张到了极点,即将到来地仿佛是死亡的宣判书。

    终于,那种震天动地的爆裂声在头顶响起,整个世界似乎都在剧烈震荡着,大量的灰尘在震动中落下,架子上的东西也纷纷掉落。有些人甚至连站都站不稳。

    罗克将军一个踉跄几乎摔倒在地。幸好他的副官扶住了他,更幸运的是他所在的指挥所位于地下10米处,否则在不远处爆炸的那枚炮弹足以将他送回老家。不过。如此近距离的爆炸还是给罗克将军和他地参谋们带来不小地伤害,他们大声说话,但却什么也听不见。

    “大贝尔塔,好样的!”

    看着直布罗陀山上不断升起的烟云,德军官兵们不住地称赞着那4门大炮。

    在施利芬为德国制定的战争计划中,比利时的烈日要塞和法国的凡尔登要塞都是进军之路上的绊脚石,为了攻克这种由大量堡垒工事、地下掩体、重炮以及各种设施组成的大型要塞,德军总参谋部需要一种能在陆上运输的超大口径重型攻城炮,有着“火炮王国”之称的克虏伯军火公司当仁不让的接下了这个任务。在绝密的情况下,“大炮王”阿尔夫莱德克虏伯之子菲利茨,克虏伯率领一批优秀地设计师与工程师集体攻关。最终于1909年研制出一种巨型臼炮,并根据菲利茨母亲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大贝尔塔”炮。

    这种火炮的口径达到惊人的420毫米,远远超过各国现役的各型火炮。它是一种短炮管的臼炮,能以高角度发射,使炮弹落在堡垒的顶部,同时又能相当准确地击中特定目标。此外,它还能发射装有延发引信的破甲炮弹,让炮弹穿人目标内部后爆炸。

    在随后的四年中,菲利茨克虏伯继续研制一种可以分成几部分、适宜公路运输地大炮。1914年2月。样炮试制成功,并在库默斯道夫试验场试验,应邀专程莅临现场观看的德皇非常满意。不过,在公路上用蒸汽机、汽油马达甚至用马队牵引的试验,都证明仍需继续改进。

    到1914年8月战争爆发时,克虏伯已生产了5门420毫米口径铁路大炮和2门公路大炮。

    不过,这些大炮并没有按照德国总参谋部的预想在比利时的烈日要塞和法国的凡尔登要塞大显神威,除了“大贝尔塔”炮的运输较为费力之外,使用大量齐柏林飞艇和重磅航空炸弹进行高空轰炸的战术在攻克这些要塞时也起到了令人意外的效果,加上坦克装甲车辆的集中使用和强行突击,德国陆军最终得以在没有使用“大贝尔塔”的情况下跨过那些最坚固的防线。

    尽管法国人投降了,“大贝尔塔”炮并没有因此而被丢到垃圾箱里。随着进攻英国直布罗陀要塞的计划提上议事日程,这种重型攻城炮也重新被人们提起。在1月下旬的陆海空军联席会议中,将领们就如何攻克英军要塞进行了讨论,在这次会议上德皇威廉三世第一次提出以少量步兵加重炮攻克这座坚固要塞的设想。由于这种战术的代价和风险最小,加上德国目前的主要航空力量都投入到了英伦战场,因而得到了众多将领的支持。这个计划被命名为“致命大贝尔塔”,而海军部以战列舰从海上进攻的提议被列为第二方案。

    “致命大贝尔塔”计划制定之后,高效的战争机器随即运转起来。首先是克虏伯军火公司,他们很快提供了4门可用于公路运输的“大贝尔塔“炮以及普通炮弹、破甲炮弹各500发,并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以解决可能碰到的技术问题。其次,为了操控和保护这些大炮,皇家第1骠骑兵团的1100名士兵被挑选出来组成一支特别的陆战队,总参谋部还派出一批炮兵专家全程观察这种火炮的使用,以评估其作战性能和各种战术的可行性。

    2月上旬希配尔舰队启航时,随行的运输船上除了装运大批武器装备和弹药之外,4门“大贝尔塔“炮以及陆战队均在其列。当时德国总参谋部的考虑是,西班牙政府同意由德军直接进攻直布罗陀,这些大炮将成为攻城的先锋,如果不同意,德国就将对西班牙宣战,希配尔舰队会将西班牙沿海各城市轰得一塌糊涂直到西班牙政府妥协,届时“大贝尔塔”炮仍将出现在直布罗陀要塞前。

    最终的结果仍在意料之中,“大贝尔塔”炮让驻守在直布罗陀的英军士兵大为恐慌,整整一个上午的炮击中,4门巨炮一共发射了48枚普通炮弹和40枚破甲炮弹,炮击过后英军的直布罗陀要塞一片狼藉,近1/3的堡垒和炮台损毁严重,由战壕、地垒组成的前沿防御工事出现好数处破口。

    午饭过后,英国人自3月3日空战失利之后第一次派出水上飞机,它们对德军炮兵阵地进行侦察并攻击了德军用于校射的气球,西班牙陆军出动飞机进行拦截,地面的德军士兵也用机枪和机关炮进行了还击。整个战斗持续了不到15分钟,德军损失了全部2个校射气球,但没有人员伤亡,弥西班牙飞机和3架英国水上飞机随后各自返航。

    1个小时后,从希配尔舰队起飞的10架水上飞机对英军直布罗陀要塞和军港进行了报复性攻击,英军航空部队仍采取保存实力的策略,剩余的水上飞机全部撤入可抵御炸弹攻击的机库内,德机仅炸伤一艘英国巡逻艇,并对几个堡垒造成了轻微的伤害。

    下午4时开始,在没有校射气球的情况下,4门“大贝尔塔”炮再次开始轰击直布罗陀要塞,这次炮击持续了两个小时,直到夜幕降临时这个世界才又重新恢复了平静。

    最新全本:、、、、、、、、、、

第二十一章 意外的哗变() 
天渐渐黑了。。qВ5、

    冯克莱斯特少校又一次举起他的望远镜朝直布罗陀山方向观察。

    英军要塞没有半点灯光,整个区域一片死寂,只有靠近西班牙军队防线这边才负责警戒的探照灯在来回扫动着。

    “看来英国人是怕了我们的大炮,连探照灯也不敢开了!”总参谋部的首席火炮专家、此次行动的技术负责人马克斯鲍尔上校用带轻蔑口吻的语气说到。

    克莱斯特放下望远镜一脸遗憾的望着前方。

    “现在正是突袭要塞的最佳时机,可惜我们手里的士兵少了点!”

    在他们身后,4门大炮已经蒙上了防潮的帆布,大多数士兵此时都坐在先前挖好的环形战壕里享受晚饭,其余人则根据克莱斯特的吩咐10人一队在火炮阵地附近巡逻。

    “我想再轰上几天,英国人就会受不了的!届时我们不用任何伤亡就能取得直布罗陀,这简直是一次绝妙的作战行动!”这时的马克斯鲍尔既不是蒋先生的头号军事顾问,也不是鲁登道夫的大槌手(历史上鲍尔为著名的兴登堡计划和总体战的战略构想出力颇多,时任总参谋长的鲁登道夫对他言听计从,故有人比喻鲁登道夫是敲响德国战鼓的大槌,而鲍尔是大槌手),而是一位崇尚重炮的炮兵专家,他不仅研究火炮战术,还亲自进行重型火炮的设计,由于他的大炮在法国战场大显身手,柏林大学特别授与了他名誉博士学位。

    “可别像日本人一样,轰了3个月才占领俄国要塞!我们没那么多时间,也没那么多弹药!”克莱斯特粗略一算,以目前这种速度只消一个星期就能把带来的那1000发炮弹用掉,要知道下一批炮弹还在克虏伯工厂的生产车间里。

    “不会的!我们不是日本人,而对面的要塞体系远不如旅顺要塞那么庞大和坚固!根据我的推测,我们只需要用上一半的炮弹就能让直布罗陀要塞不再称为要塞。而是一堆只有乱石的废墟!”鲍尔信心满满地回头看着克莱斯特,“少校,相信我!”

    “这就是陛下的计划吗?”克莱斯特怔怔的看着眼前这位火炮专家,自己虽然曾经在野战炮兵团担任过见习军官,但在鲍尔上校面前,自己所掌握的火炮的知识以及火力测算能力只算是小孩子玩的过家家游戏了。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以重炮为主的作战计划居然是出自于陛下的构想,换作是先皇地话。这种情况下恐怕只会派出战列舰队一顿猛轰吧!”

    “噢!原来我们的陛下对于火炮也颇有研究,我还一直以为”

    “一直以为陛下只对新式武器有研究?哈哈!你们两个,居然在背后私自议论我们尊贵的皇帝陛下!”

    爽朗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时,克莱斯特一脸谨慎的不再说话,鲍尔的表情则要轻松许多,因为他听声便知来者的身份。

    “鲁登道夫将军,您来得有点晚,我们的炮火表演早已结束了!”鲍尔满脸笑意的说道。

    “啊,我们上午就听到这里的炮声了!可惜西班牙地元帅和将军们实在太顽固,您看。我们地会谈刚刚才结束!西班牙人还邀请我们去赴宴。但我实在很想过来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能够发出那么大的声响,于是半路就偷偷溜来了!”鲁登道夫说罢指指那4个蒙着帆布的大家伙,“就是它们吧!”

    鲍尔点点头。“是地,它们就是大贝尔塔,也就是我们以前常提到的‘fki’!”

    “噢,原来如此!”

    随着鲁普雷希特王储入主总参谋部,加上比洛和第2集团军的关系,鲁登道夫被调入总参谋本部任职,这位杰出的参谋之前还参加了在奥地利举行的维也纳和会。这次他是以第二批德**事代表团副团长的身份来到西班牙,目的是就西班牙军队如何配合德军进攻直布罗陀以及战后各类事宜与西班牙政府和军方进行磋商。

    “对了,我来引见!这位是皇家第1骠骑兵团的冯克莱斯特少校,他负责这次行动的安全工作!这位是冯鲁登道夫将军。法兰西战场上的英雄,总参谋部地大红人!”

    在鲍尔介绍之后,鲁登道夫与克莱斯特互致军礼然后握手,这个时候两人年龄、军衔、资历和影响力相去甚远,50岁的鲁登道夫在军界已经小有名气,34岁的克莱斯特只是初出茅庐的中级军官,他们的这次偶遇倒也没给彼此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不过多年之后,两人再次相遇时的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未来的事情只属于不可知的未来。接下来,鲁登道夫将军和鲍尔上校一边交谈着一边走会宿营地,而克莱斯特少校则要继续在这寒冷地夜晚尽忠职守。

    “要是给我一支精锐的突击队,哪怕只是让我全权指挥这里这些士兵,我将让世人记住我的名字!”少校心里这么想着,但他更加清楚自己的任务是什么。虽然这个炮兵阵地前方有1个西班牙步兵团和他们构筑的两天防御线,但克莱斯特还是再一次巡视了自己的防区,并督导自己的士兵加强警戒和防卫,陆战队全部32挺轻重机枪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