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请叫我威廉三世-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悬念的战争,完全可以在谈判桌上避免士兵们继续流血!”凯末尔选择的是俄语,卡尔听不懂的俄语。

    对于土耳其人的论断,卡尔似乎并不十分在意,不管是奥斯曼帝国还是共和国时期,奥匈帝国与土耳其的关系向来较为友好,他们在巴尔干问题上有着共同的敌人——塞尔维亚(20世纪初实力不断增强,逐渐威胁到奥匈帝国和土耳其)、罗马尼亚(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国家,奥匈帝国一直想要将其吞并,土耳其亦希望得到该国在黑海沿岸的领土)。

    在罗马尼亚的问题上,辰天和德国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毕竟那里有距离德国最近的石油产地。不论是小希还是辰天,他们的军事构思都需要大量的石油,从土耳其东部获取石油固然稳定,但漫长的运输线显然不如从罗马尼亚开采石油方便。由奥匈帝国或者土耳其吞并罗马尼亚,这片土地都将纳入同盟国势力范围,而德国所要做的,就是以政治军事上的支持换取那里的石油开采权。在这方面,土耳其人显然会更加听话。

    “意大利人的失败已是必然,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联军究竟要打到哪里,战争结束后又要如何处置战败的意大利。”说话的是阿格列尼,点头表示赞同的是凯末尔,此时在意大利的战场上有超过5万名俄**人和近万土耳其士兵,他们有理由对意大利战事发表意见。意大利向参战各同盟国割地赔款无可厚非,但除了奥匈帝国之外,没有人希望看到这些利益让奥匈一家独得。同时,作为政治和军事平衡的一种保证,意大利政府仍有必要保持一定的军事实力。至于实力不弱的意大利海军,若是全部并入奥匈帝国海军,那么地中海就完全由约瑟夫一世说了算,这对于德、俄、土三国来说绝非是一件好事。

    实际上辰天和德国都不希望在和平年代有个像奥匈帝国这样拥有庞大军事实力的近邻,如果这个庞大而脆弱的帝国分裂成为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这对于欧洲局势的稳定是个很好的保障,德国也可以伺机吞并其中一部分有用的领土,例如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意大利的战事表面上看起来与俄国、土耳其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但位于中欧的奥匈帝国强盛与否实际上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阿格列尼的俄国曾经是奥匈帝国最大的潜在敌人,只是随着俄国倒向同盟国并将战略目标从巴尔干地区转向远东和亚太地区,以及塞尔维亚被吞并,奥匈帝国的注意力目前转移到了亚平宁半岛,可惜意大利人太不经打,这场看似艰难的战事很快便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

    没有人可以保证奥匈帝国在吞并和消化意大利之后愿意像土财主一般老实的守着家产度日,但如果奥匈帝国分裂并成为德俄、德土之间的缓冲区域,君主们显然会安心许多。

    四个国家中,只有奥匈帝国的政权模式最为特殊,这个“凑”起来的国家也显得最不稳定。在这一方面,辰天和阿格列尼、凯末尔心照不宣。

    “我也认为现在应该是与意大利人和谈的时候了!”辰天的意见,加上沙皇和土耳其总统的支持,实际上已经对亚平宁战事做了一个总结。虽然心有不甘,卡尔却没有多少发言权,更何况奥匈帝国国内的经济状况已经不容乐观,人民的生活随着战争的持续而日渐艰难,军用物资在相当程度上必须依赖德国的援助。

    借着这个机会,辰天、阿格列尼、凯末尔以及卡尔在晚宴之前会见了意大利国王派来的特使奥斯塔公爵,实际上在这之前辰天就已经和意大利国王的这位兄弟进行了密谈,双方初步交换了一些概略但很关键的意见。

    这次非正式的会议仅仅持续了一个小时,以辰天为主导的同盟国一方提出了大致的停战架构,被联军强大攻势逼迫得喘不过气来的意大利人早已没有讨价还价的勇气和打算,奥斯塔公爵当即代表意大利国王同意以双方军队以科尔诺山一线为界进行停战谈判。德、俄、土三位统治者随即表态接受,卡尔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但以沉默来表示心中的不满和抑郁,这是他来到柏林之后第一次感受到政治的压力。相比另外三位统治者,他还相当缺乏国际政治经验。

    “实际上,奥匈军队已经没有多少燃油和弹药了!”在赴宴的路上,辰天压低声音用俄语对阿格列尼和凯末尔说道,两人心领神会的互相交换了眼神。实际上在政变结束后,不等正式加冕,辰天变已经开始以最高统帅的身份向将军们发布命令了。进入意大利的德国第3集团军以及其他部队以弹药物资为由停止了进攻,输往奥匈帝国的物资也因为“铁路原因”而遭到拖延,前线的两百余万奥匈士兵很快出现炮弹和燃料短缺,这个时候停战与否实际上已经由不得奥皇反对了。

    刚刚上台就对奥匈帝国表现出强硬姿态,辰天并不担心德奥因此而翻脸,除了俄土的支持之外,前任德皇威廉二世向来傲视各国,德国的盟友与敌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辰天此举无非是要告诉自己的奥匈盟友:换了皇帝,我们德国也还是老大!

    晚上7点,盛大的宴会在柏林皇宫举行,参与当天阅兵仪式的君主、王室贵族、使臣均受邀参加,华贵的宴会厅在威廉二世死后再一次成为各国政要举杯的地方。

    不管那些几天前出席过威廉二世举办的元旦晚宴的人是否心有余悸,辰天在威廉二世曾经站着的地方举起了手中的酒杯。此时在他身后,真正的刺客、新德皇的卫队长雷尼,穿着一身禁卫军上校军服,用极度冷漠的眼神盯着周围的人群,确保没有人能够像他一样行刺帝国的新主人。

    “各位,感谢大家来到德国,来到柏林参加先皇威廉二世陛下的葬礼以及本人的加冕典礼!”辰天的客套话毫无出彩之处,他的发言比起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威廉二世来说相去甚远(威廉二世的口无遮拦是出了名的,德国政治家们经常因此而紧张到心脏病发,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皇帝又发表什么惊人的言论)。此时,各国政要(小说网电脑站)对于他大都还没有一个特别直观的印象,他们所看到的基本上是一个身材不高但很矫健、脸上鲜有笑容但不忧郁的皇帝,这位新德皇在任何场合都不会当众向随行的将军或大臣那里征询意见,也不会因此而偏执于自己的看法。

    至少在这几方面,众人看不到威廉二世那横蛮自大的影子,不过对于德国未来的方向,政治家们心里仍没有底。

    “新年已经到来,愿神赐予各位健康,愿和平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掌声响起,人们相信德皇前面一个祝福是真心诚意的,至于和平,则只是人类一个永远都在祈求但总是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而已。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辰天的话并没有引来多少揣测,看到站在他身旁的奥斯塔公爵时,大多数人就已经猜到了。

    “在奥皇陛下和皇储卡尔殿下、俄皇陛下、土耳其总统先生、意大利国王陛下、意大利国王特使奥斯塔公爵阁下以及本人的共同努力下,意大利战事已经出现和平的转机。就在今天下午,双方经过会谈达成初步意向,未来的一周时间内将停战进行谈判!”

    这一局面显然是中立各国所希望看到的,之前人们都在担心意大利战事会影响到欧洲的稳定,因此大厅里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随后,晚宴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正式开始。

    大概是从同盟国与意大利宣布停战谈判这一事件里看到了和平的曙光,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挪威国王哈康、荷兰的亨利亲王以及美国特使戴维斯先后替英王乔治五世转达了与德国进行和谈的意愿。在这个美好的夜晚,辰天并没有直截破坏大家对和平的期望,他表示德国政府并不排斥与英国政府进行和谈,但也没有提出和谈的时间和条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当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在政治和军事上对德国及其盟国施压的时候,德国人不可能轻易放弃即将从英国人那里所获得的巨大利益。

    作为宴会的主人,辰天夫妇显然成为人们视线集中的焦点,同样在战争期间通过意外事件登上皇位的阿格列尼则在琳达的陪同下游走于各国君主与政要之间。精通德语、英语的琳达俨然成为沙皇最好的翻译,她的表现要比略显沉闷的阿格列尼抢眼许多。

    这一切,辰天都默默看在眼里,他很想知道这个既是俄国皇后又是奥匈公主的女人会以哪一方的利益为主,俄国?奥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最新全本:、、、、、、、、、、

第五章 致命舞曲() 
优雅的舞曲,雍容的长裙,华贵的礼服,笔挺的军服。/。qВ5。在那些翩翩起舞者中,有人在加深交情,有人在巴结权贵,有人在借机活动,也有人在邂逅爱情。

    第一曲舞毕,包括男女主人在内的舞伴们相互致礼。接下来,男主人有义务邀请在场的女宾客,男宾客们则有权邀请女主人同舞。

    皇后们、公主们、伯爵夫人们无不把目光投向身份最为尊贵的男主人,他拥有修长的身材、冷酷的面容、深邃的眼神以及让人畏惧的权力,这一切都是如此令人心醉神迷,无数已婚未婚的女性们都把和世界第一帝国的君主跳一曲舞当作梦想。

    戴着金色帽盔的时候,辰天身上有种气质叫做威严;不戴帽盔的时候,他那柔软略卷的秀发与日尔曼式的面孔给人以白马王子的感觉,或者说是喜欢穿深色军服、骑黑色骏马的“黑马王子”。

    辰天不慌不忙的看了一眼视线中的宾客们,他能够感觉到无数期待的目光,但他丝毫没有为之所动。

    他在找一个人,一个隐藏在迷雾中的人。

    他很快看到了高大的阿格列尼,这位沙皇邀请到了凯末尔夫人,凯末尔就在一旁,他的新舞伴是一位来自丹麦的公主,女主人丽莎则接受了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的邀请。辰天还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了奥匈皇储,看来下午的会议让卡尔郁闷极了,他此时似乎毫无跳舞的兴致,而是与两位奥匈帝国的元帅小声交谈着。

    “尊敬的皇帝陛下,您还没有找到舞伴吗?”

    熟悉的声音从辰天背后传来,他不用回头也知道说话者的身份。这一幕与13年前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只是两人此时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那段回忆对于辰天来说,“痛并快乐着!”

    威严的君王在这一瞬间似乎成了多情的种子,然而理性迅速压倒这种稚嫩的情感,平常那副严肃得近似冷漠的表情重新回到他的脸上。辰天缓缓转过身来,“噢,是尊敬的皇后陛下!在下能够邀请您跳一支舞吗?”

    “荣幸之至!”琳达欣然伸出玉手。

    经过了十几年,那双手仍然像当年那样柔软光滑,但就是这样一双手所写出的,很可能是置万千生命于死地的策略。

    对于辰天那近似冷漠的镇定,琳达看起来并没有感到意外。一个像当年那样天真和冲动的人又怎么会登上至尊的皇位?

    “您这些年在俄国过得还习惯吧!听说那里的气候非常寒冷!”辰天说话的音量不高,但已经没有了从前那种柔和,一字一句都是公式般的客套话,如同不含一粒糖的白开水。

    “谢谢您的关心!我在那里过得很好!”琳达的声音与当年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悦耳得令人心醉。可惜辰天的心不会再次因此而沉醉,目睹的血与死亡、经历的恨与悲伤,还有一次次彻悟,这一切都为他的心披上了厚厚的铠甲。

    那里面除了家人与国家之外再也容不下任何东西。

    “那一次在波兰我很抱歉!”对于过去,琳达和阿格列尼一样没有选择回避。默契或是事先商量好的,这对于辰天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噢,不用说抱歉!那一次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你们的战术,我不得不表示深深的敬佩!”辰天用“你们”这个词语,指的正是俄军奔袭基蒙和包围比亚韦斯托克这一部署。

    琳达的回答是一句恭维话:“陛下在战场上还不忘学习,这种精神真是令人敬佩!有了陛下这样的英名君主,我想再也没有哪个国家敢于冒犯德国了!”

    对于这样的恭维,辰天毫无开心可言,这句话看似平淡,却让他之前试探性的话语毫无收获。

    “贵国在阿格列尼陛下与您的治理下也是日渐稳定,看到贵国人民安居乐业、军队士气高昂,作为盟友的我感到非常高兴。现在德、俄与奥匈帝国坚定的站在了一起,这的确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那样的话您的国家与您的祖国不用再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了!”在这个大厅里,俄奥两国的将军们并无好感,然而卡尔是琳达的表兄,阿格列尼是琳达的丈夫。当俄国与奥匈交战的时候,辰天并不担心琳达的选择,但是在目前这种三国为盟的情况下,她的存在很有可能使得俄奥两国越走越近。

    德国可以轻易的与单单一个俄国或者奥匈帝国对空,若是俄奥这两个地域庞大、人口众多的国家联手对付德国,不论军事还是外交,德国即便能赢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在辰天的日程表上,奥匈帝国已经时日不多了。1年!不出意外的话约瑟夫一世将于明年也就是1916年寿终正寝,甚至会更早。

    论气质,论能力,卡尔与约瑟夫一世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可琳达就不一样了。

    “现在三国关系稳固,这都是陛下您的功劳啊!”琳达仍旧在恭维,但辰天知道,她主动找自己跳舞目的绝不会简单的恭维几句。

    “可惜现在俄国国内并不像您所说的那样人民安居乐业,实际上这个国家还相当的贫穷和落后,还有许多人吃不饱饭,不少工厂也因为资金没办法开工,铁路在内战中也受到很大的破坏。”琳达黯淡的说完这些之后并没有恳求或者哀求辰天和德国给予援助,但言外之意再清楚不过了。

    “还有我的祖国,情况也不比俄国好多少,就算在维也纳也有许多贫民生活困苦!唯有在陛下的德国,人民生活富足、城市设施完善,真是令人羡慕!”

    自己被说成一个大财主,俄奥则成了贫穷的佃农,辰天此时心里的同情多过骄傲。看着平民百姓饿死冻死的确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他也知道自己大笔一挥可以挽救数以万计的生命,然而德国远非琳达口中那样富足,半年的战争耗费巨大,德国急需时间、资源来恢复和发展。辰天登基后为德国制定的第一国策,就是在经济实力上赶超美国,在这个发展阶段每一马克都是需要珍惜的。

    “深表遗憾!”辰天轻轻的叹了口气,非常惋惜非常无奈,也非常的事不关己。

    琳达显得很失望,好一会儿才继续说道:“陛下,法国人不行了,英国人也不行了,现在您或许是这个世界唯一能够帮到这些可怜人的人!我们总不好指望美国人吧!”

    有意或者无意,琳达提到了世界经济和工业第一强国——美国。在战争爆发之初,美国的经济总量和工业总产量相当于英、德、法三国之和。就算德国击败英法并从这两个国家获取大量的土地和财富,短时间内其经济和工业实力也无法和美国相媲美。

    辰天在心里轻蔑一笑,这个女人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德国不满足俄国和奥匈帝国的援助要求,俄奥就会“被迫”向美国示好,如此算得上“要挟”自己了。美国人在大战之前一直喜欢置身事外,然而自从德国击败法国、威胁英国之后,美国政府就一直在暗中与逐渐成为欧洲主宰者的德国较劲,毕竟美国的地理位置再好也不希望看到一个统一的欧洲,更不希望看到欧洲主宰世界。再加上不久之前日本舰队在美国门口嚣张的游弋了一回,而俄国与日本目前正在争夺中国东北,以美国的政策和实力,威尔逊政府自然愿意出钱让俄国人压制日本。至于俄国人,他们仍对1904年日俄战争的惨败耿耿于怀,正是那场战争的失利迫使尼姑拉二世放弃了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计划,集中精力在欧洲发展,与英法结盟并最终卷入世界大战。现在阿格列尼将俄国的目标重新转回远东,这自然受到国人的欢迎和支持,美俄一拍即合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德国即便是向俄奥提供了大量资金和物资,也无法阻止俄国人与美国政府走近。

    情况看起来虽然对俄国有利,但辰天手里握有一件俄国人所惧怕的东西,那就是土耳其控制下的达达尼尔海峡。当初尼姑拉二世的俄国几乎没有从英法盟国获得什么援助,最大的原因就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这条通道掐在同盟国手里。现在由德国出资并派遣工程技术人员施工建造的达达尼尔要塞群已经基本完工,从海上、陆上打通这条海峡已经变得非常艰难,更何况美国人不可能派遣海陆军千里迢迢来到地中海,并在没有基地补给的情况下进攻达达尼尔海峡。俄国人一旦有什么异动,德土可以立即让俄国的输出率降低98%、输入率降低95%,让整个俄国处于近乎与世隔绝的状态。

    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注定了俄国人对占据伊斯坦布尔的渴望,千年以来便一直如此。

    对于奥匈帝国来说,德土联军手里也握着几样利器,这里面就包括苏伊士运河和北非各沿岸港口。苏伊士运河虽然没有达达尼尔海峡对于俄国那样致命,但也关系到奥匈帝国的海上贸易运输,一旦这条运河被封锁,奥匈帝国的船只就只能绕过好望角远航,或者穿越浩瀚莫测的大西洋;掌握在德土联军手里的突尼斯等非洲港口则能为德国海军提供众多优良的基地,整个地中海将处于德国潜艇、战列舰甚至航空母舰的威胁之下。德国海军的厉害,奥匈帝国的将领们是非常清楚的。

    这一切都是辰天大声说话的资本。

    “德国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盟友在饥饿和贫穷中挣扎!既然是盟友,就应该互相帮助!”辰天没有把话说死,而是将希望留给了自己的盟友。当然,天下从来都没有免费的午餐,俄国人拥有令人羡慕的资源,尤其是丰富的石油,而奥匈帝国的地盘上也有几处规模尚可的油田。开战之初,俄国石油年产量为920万吨,奥匈帝国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