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请叫我威廉三世-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辰天和舍尔谈话间,排成两个梯队的舰载机部队飞过战列舰队上空勇敢的迎向英国机群,其中战斗机中队居前、攻击机中队居后,它们将在距离航母5海里的地方组成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御线。

    这时一些在博内茅斯上空激战的英德两国战斗机飞行员也发现了飞向德国航母编队的英国机群,一前一后两波飞机都涂着英军独有迷彩涂装,它们排成近似箭头形状的队形低空掠过海面,而排着相似队形的两波德国飞机则在高一些的空域迅速接近。

    “那不是我们的第2、3中队吗?它们要去干嘛?”在吉米被击落之后,卡里中尉已经接过第1战斗机中队的指挥权,然而在这个飞机之间仅能通过喊话和手势联络的时代,飞行中队长们在空战中基本上无法指挥其他飞机执行具体作战任务,他们大都只是负责指挥编队飞行。

    在第4战斗机中队加入战场之后,英国战斗机部队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够凭借数量优势屡屡主动进攻,然而英国飞行员们很快发现自己不但很难击落那些身躯小巧、动作灵活的德国战斗机,对方还时不时突然从后面咬自己一口。

    万众期待的英国第2、3战斗机中队出现的时候,博内茅斯上空剩下的英国战斗机已经不到20架了,而德国战斗机才损失了不超过10架。英国飞行员仿佛又回到那个赤手空拳对抗对方机枪的时代,梦想着击败德国航空部队的人终于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放弃了这种奢望。

    卡里还没来得及抱怨第2、3中队的那些家伙居然不加入到空战中来,一个灰色的影子便落入他眼角的余光中——他被一架德国“蜂鸟”盯上了!

    “见鬼!狗屎!烂!”

    卡里搜肠刮肚的想要找出一切可以形容这种糟糕局面的词语,他之前两次成功摆脱了这种蜂鸟战斗机的攻击,但他也付出了两架僚机的代价,更加令他心情抑郁的是他只剩下最后一点子弹了,“雕”式的座舱里不可能塞下无限多的弹盘,何况他自己肥嘟嘟的身躯就占据了很大的空间。

    几个侧身急转之后,卡里有些心灰意冷的,这种动作根本无法摆脱速度占优的德国战斗机,“蜂鸟”发动机那种令人厌恶的嗡嗡声越来越响亮,这也意味着后面那架德国战斗机正在逐渐拉近距离。当机枪发射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时,卡里真的以为自己要挂在这里了,在300米的距离上德国人的射击精度准确的有些可怕。和英德两国水面舰艇炮术差异的原因一样,英国飞行员在地面上打牌的时候,德国战斗机飞行员们则在各种条件下练习射击,气球、海鸟都是他们的靶子。为了保证飞行员们的射击精度,德国海陆空军在弹药方面毫不吝啬,如果一个星期有5天以上适合飞行训练,一个战斗机中队就可以消耗掉十万发机枪子弹。当然法国人民在这方面也作出了很大贡献,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很多法**工厂经过改造之后开始大量为德军生产武器弹药,一些法国制造的德式武器甚至远销亚非拉美洲。

    不过令卡里非常意外的是这次机枪射击的声音持续了足足十秒,而且自己周围并没有出现成串的子弹,卡里转过头时才发现那架德国战斗机已经不见踪影,一架英国“雕”式则迅速飞过他后方。

    “兄弟,谢谢了!”卡里松了好大一口气,他发觉自己“幸运的小猫”这一称号真不是白来的,刚才十几分钟的战斗中就有三架友机冲出来替自己赶走追尾的德国飞机。他心怀感激的向那架英国战斗机挥手示意,可是接下来的一幕却令他目瞪口呆:前面那架德国战斗机似乎并不急着摆脱对方追击,它只是做了几个简单的动作躲避对方子弹并继续向下飞行,然而它的僚机,另外一架“蜂鸟”却悄然出现在那架英国战斗机后面,可怜英国飞行员完全被面前的德国飞机吸引,直到身后射来两串子弹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成了黄雀嘴里的螳螂。

    德国人只用了不到3秒的短射就在英国战斗机身上留下两排致命的弹孔,那架“雕”式右翼下部瞬间发生断裂,最终像一只折翼的麻雀无可奈何的朝地面栽去。更令卡里心寒的是,那架飞机上的飞行员始终没有爬出机舱,最终和飞机一同摔得粉碎。

    放眼望去,卡里发现此时战场上到处都是形单影只的英国战斗机,成双成对的德国战斗机表现得相当默契,这就是一直呆在地面上的小鸟与每天迎风高高飞翔的小鹰之间的区别,也是英德两国航空部队实力的最佳体现。卡里已经放弃了力挽狂澜的念头,他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击落了一架德国攻击机,安然返回机场的话他仍旧可以做他的英雄。

    卡里双手紧握已经被汗水浸透的操纵杆,“雕”式随即以最快的速度向上攀升,他现在想要做的,就是利用升限优势逃离战场,至于他的中队还有多少飞机滞留在战场上已经不是他所关心的。就这样,他紧随吉米走过的道路一步步靠近死亡陷阱。

    英国第1战斗机中队三大吉祥物中,现在就只有“拍不死的小强”还在战场上与德国战斗机鏖战了。面色苍白的加比中尉死死盯着眼前那架德国战斗机,他右手紧握操纵杆,左手则按着自己正在流血的腹部。使他受伤的就是那架德国战斗机,刚才对方的一串子弹虽然没有打坏他的飞机,却从后部穿透了他的座舱和身体。然而拍不死的小强是不会轻易死去的,虽然座舱底部已经被鲜血浸透,但加比还在拼死坚持着。

    前面那架德国战斗机似乎在嘲弄着这位英国王牌飞行员,它并不急着利用速度摆脱加比,而是左摇右晃的让加比无法瞄准自己,顺便等待自己的僚机占据攻击位置从加比后面发动进攻。

    “上帝,让我击落一架,就一架”

    当自己的视觉和触觉能力逐渐减弱的时候,加比咬紧牙关拉动射击杆,三挺刘易斯在一瞬间同时发出最后的怒吼,纷飞的弹壳带着无尽的遗憾落向地面。上天很多时候都是冷面无情的,那架德国战斗机轻巧的拉起之后,三串子弹漫无目的的射向空白地带。在这之后,加比的手仍旧紧紧拉着射击杆,刘易斯机枪直到弹尽之后才终于停止死亡的呐喊。

    在这架“雕”式战斗机血色的座舱里,加比的身体已经动弹不得了,他那空洞的眼神停止在前方虚无的空际,脸上洒满金色的阳光。

    马多尼中校有时真的很羡慕那些战斗机飞行员,因为他们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追风者。无情的空中杀人机器在他们手里可以变成最优美的舞者,相比之下“海鹰ii”攻击机却像只笨拙的丑小鸭。虽然马多尼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在和战斗机的对抗训练中不落下风,但如果他驾驶的是一架“蜂鸟”,他能够做的更好。然而马多尼却从来没有动过申请加入战斗机部队的念头,因为他喜欢这种全能性攻击机,对空、对舰、对陆,“海鹰ii”是名副其实的三军“守护者”。

    这种攻击机算得上是战斗机和轰炸机的结合体,而攻击机飞行员则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汗水,上午练习投弹,下午练习空战,刻苦而无言的训练最能体现出这个民族古板性格的另一面——踏实!

    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会渐渐忘记过往的一些事情,但不论发生了什么,马多尼坚信自己永远记得自己在帕斯卡弗洛上空所作的那个高高地举起右臂在空中划两圈的动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德意志海军正是从那个进攻的命令开始崛起的。

    面对东北方飞行,阳光显得非常刺眼,马多尼眯起眼睛看着前方,英国机群距离自己只有不到三千米了,前面的战斗机中队已经开始散开队形,保卫航母的第一场战斗即将打响。

    马多尼高高举起自己的右臂,停顿了两秒之后,他又一次做出了那个令人引以为荣的手势,阳光照耀下的面孔写着最坚毅的表情:我是守护者!

    “上帝,宽恕我们的罪恶吧!”

    和其他英国飞行员一样,基诺上尉在战斗开始前也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不过他这次祈求的并不是战斗的胜利,而是像纳尔逊一样光荣的完成自己的使命。当机翼下坚实的大地换成辽阔的海洋时,基诺心里有庆幸也有失望,而且庆幸与失望都是源自于他飞机下面那枚两人重的炸弹。

    正是由于有了航空炸弹,他才有能力威胁到视野中那三艘全英国人民日咒夜骂的德国航母,他的炸弹就算炸不沉它们也能让它们很长一段时间都要趴在船台上;也是由于航空炸弹,他的飞机此时战斗性能已经弱的可以了,而他要面对的是两个气势汹汹的德国舰载机中队。

    基诺非常纳闷,博内茅斯的空战看起来仍在激烈进行,德国人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派出机群前来阻击,而那些在高空漂浮着的齐柏林飞艇则像是前来观战的巨人一般,加上海面上密密麻麻的德国舰船,这里仿佛是完全属于德国人的世界。

    深吸一口气之后,基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第二战斗机中队抛下炸弹迎击,以掩护第三战斗机中队突破对方阻击!”

    然而,听到基诺命令的飞行员寥寥无几,其他人对于他“投弹”的手势更是迷惑不解,好在这些人都忠实的执行了自己中队长的命令,35架战斗机先后抛下自己沉重的“包袱”准备迎战,后面一波英国飞机则埋头继续前进。

    35枚150kg炸弹落水的声势是惊人的,随后的爆炸更是让整个海面都振荡起来,然而不论英国飞行员还是德国水兵都没有细数一下爆炸的次数,实际上有超过一半的炸弹落水后都继续保持沉默,这种状况也是德国最初研发航空炸弹和鱼雷碰到过的,可惜英国技术人员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试验和改进。

    随着对方战斗机进入自己射程,“雕”式和海“蜂鸟”纷纷在1500米到1000米的距离开火了,除了2架“雕”式和3架海“蜂鸟”中弹坠落或者撤离战场之外,这次交火的效果仍然是彻底驱散对方机群。在交错而过之后,德国战斗机大都扑向后面一波速度缓慢的英国飞机,而英国战斗机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基诺的带领下回身前去纠缠德国战斗机,一部分则迎向后面的德国攻击机群。

    在速度仪的指针重新指向时速130公里的时候,基诺心里舒爽了许多,他终于又可以和风比速度了。可是他擦了擦眼睛,接着又擦了擦眼睛,他和那些德国战斗机之间的距离的确有增无减,这样的话第二波35架仍挂着炸弹的英国飞机很快就将暴露在德国人的枪口之下。可是基诺座机的发动机已经满负荷运转,那种高频率的嗡嗡声就是最好的证明,基诺和其他飞行员只得无奈的跟在德国人屁股后面,顺便为己方第二梯队中的飞机祈祷。

    在另外一面,马多尼中队的攻击机面对十余架英国战斗机毫不手软,它们迅即组成10个双机编队并主动采取攻势。“海鹰ii”每四串为一组的子弹令英国飞行员一点不敢大意,一架架“雕”式在空中卖力的作出规避动作。

    在僚机的掩护下,马多尼很快将一架英国战斗机的身影纳入自己的瞄准镜中,一个长射之后,那架英国战斗机躲闪不及被德国攻击机发射的其中三串子弹击中,它那脆弱的机体当场在空中解体,匆忙逃生的英国飞行员伞未打开便落入冰冷的海水之中。如果附近那艘德国驱逐舰上的水兵心情好的话,他或许在一两个小时之后就能获救,如果他能够坚持那么久的话。

    很快,时速超过对方两倍的德国战斗机开始冲击后面的英国机群,海“蜂鸟”小巧可爱的身体在英国战斗机的空隙之间穿行,这个场面令大多数英国飞行员都惊讶不已,以致于两串子弹从正面飞来时,很多人甚至忘了进行闪避,7架飞机旋即带着它们的炸弹一同坠入大海,至少有3颗炸弹爆炸了,而那三架飞机和上面的飞行员只能落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德国水面舰艇上的海军官兵像是在观看一场精彩而激烈的比赛,当比赛渐入**的时候,这些观众全都鸦鹊无声甚至屏住呼吸,这个时候海面上一片平静,人们耳边只有那些在空中互相追逐的飞机发出的嗡嗡声和机载机枪射击的声音,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为自己的海鹰们加油和祈祷。

    第十三章空之主宰者(6)

    木质机体连续被子弹击中的咯啦咯啦声沉闷而清晰,金属发动机遭到子弹撞击的当当声清脆而悦耳,加上对方呼啸而过时那种声调不断提升或降低的嗡嗡声,死神的交响曲总是这样容易令人陶醉。在双方飞行员的视线里,一架架战斗机冒烟坠落或者干脆在空中解体,这种畅快的感觉不是扫射地面那些可怜的步兵时可以体会到的。

    可是对于一个叫做科洛特的德国上士飞行员来说,他却听到了一种很不一样的声音,从他飞机上射出的子弹不仅穿透了对方的机身,接下来似乎还击中了其他金属物体,不祥的预感尚未升起,他右侧不到50米处的英国飞机连同它下面的炸弹便一同爆炸了。150kg的炸弹在空中爆炸时的威力是如此惊人,以致于爆炸点附近的无数小鱼小虾当场被震昏过去,而爆炸产生的烈焰和冲击波瞬间吞噬了周围的十来架飞机,许多飞行员甚至来不及逃生便和他们的飞机一道幻化成真正的火鸟,即便是在好几海里之外的德国驱逐舰上,水兵们也被这晴空惊雷震得耳朵发痛。更加糟糕的是,另外几架英国飞机上的航空炸弹随即发生连环爆炸,那片空域就这样被清理的干干净净,那里炽热的空气好一会儿才被寒风吹冷。

    在这突如其来的爆炸中,英国机群之前被德国战斗机搅乱的队形变得更加松散,然而德军一方也为此付出了好几架战斗机,剩下的飞行员开始谨慎起来,对于他们来说英国飞机已经不再是缓慢笨拙的大鸭子,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的定时炸弹。

    借着德国战斗机重新转向的机会,基诺和他的战斗机终于赶来,当他们与己方的第3战斗机中队擦肩而过的时候,基诺万分沮丧和懊恼,这个中队此时仅剩下一半的飞机,也就是说德国战斗机再来一次冲击的话,这些负责轰炸的英国战斗机很可能就此覆没。

    对于基诺来说,能够活着返航已经不再重要了。

    “用我们的飞机和身体,拖住这些德国战斗机!”

    基诺很想将这句令人热血沸腾的话传达给每一位英国飞行员,但他没有办法做到。不管怎样,那些单翼的德国战斗机很快便重新出现在他们面前,继博内茅斯空战之后,两国数量相当的战斗机再一次缠斗在一起。

    此时马多尼中校和他的座机正在努力的向上爬升,在他后面是两架穷追不舍的英国战斗机,他的僚机则被另外一架英国战斗机缠上了。

    在上升过程中,马多尼猛的来了一个侧身急转,企图绕到英国人身后,可惜他只是插入两架英国飞机中间,这样的位置并不适合攻击,他只得再次转向重新寻找机会。就在这一刻,他看到了那些悄然穿越攻击机阻击线的英国飞机。

    “不要让他们溜走!”

    马多尼的声音同样无法让自己的飞行员听到,将无线电通话设备搬上每架飞机恐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至少目前各国所掌握的技术还没有办法达到这一点。当那两架英国飞机再次盯上来的时候,就连马多尼也无法前去阻击那二十架不到的英国飞机,而其他德国攻击机也大都在英国战斗机的干扰下不能脱身。凭借数量相当的飞机想要构筑一条完美的空中防线实在太难,接下来将要出场的则是德国护航舰只上的防空火炮。

    说德国人是防空武器的始祖并不夸张,最早的高射炮就是他们在1870年普法战争时期发明的。当时普军包围了巴黎并切断了它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法国政府为突破包围,于当年10月派内政部长乘气球成功地越过普军防线,到达距巴黎200多公里的都尔城,组织新的作战部队,并通过气球与巴黎政府保持联系。普军发现这一情况,立即下令制造专门打气球的火炮。很快,这种炮就造出来了,它的口径为37毫米,装在可以灵活移动的四轮车上,由几个士兵操作火炮改变射击方向和位置,以追踪射击飘行的气球。当时,这种炮曾打下了不少气球,因此而得名“气球炮”,它可以说是高射炮的初始原型。

    在飞艇和飞机相继出现之后,德**方为对付飞机和飞艇的威胁,很早就组织人员开始研制对付这些飞行器的专用火炮。1906年,德国的爱哈尔特公司(后来的莱茵军火公司)对“气球炮”进行了改进,设计制造了一门打*飞*机、飞艇的专用火炮加,这就是世界上第一门现代高射炮。这门高射炮装在汽车上,有防护装甲,口径为50毫米,最大射高4200米。

    两年之后,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研制出一种性能较优越的高射炮,首次采用了门式炮架和调整高低射界的控制手轮,使火炮的发射速度有较大提高。1914年,德国又研制出一种新的高炮,它采用了装在四轮炮架上的简单炮盘,炮盘折叠起来便于牵引行进,炮盘打开即可对空射击。这种炮盘为后来乃至现代的牵引式高炮所采用。这种77毫米高炮是最早的结构比较完整的牵引式高炮。在大战爆发之后,德国的高射炮已经装备了简易的瞄准装置和射击指挥仪,而海军的各式战舰上也都相继装备最新式的防空火炮和机枪。

    现在这支德国舰队里,战列舰上装备的是防空和防鱼雷艇的88毫米高平两用炮,而150毫米口径的副炮则可以利用炮射散榴弹来威胁低空目标,除此之外还有40毫米和20毫米的机关炮,以及7。62毫米口径的重机枪,从而形成较为立体的防空火力。

    在中小型水面舰艇上,德国海军使用的主要是77毫米以下的防空炮,例如轻巡洋舰和驱逐舰上使用的多是77毫米高平两用炮和50毫米防空专用炮,外加数量众多的机关炮和机枪,而巡逻艇、鱼雷艇上的防空武器则以机关炮和机枪为主。

    承担起航母编队护航任务的标准级和猎人级驱逐舰都是1910年以后下水的新式军舰,它们的主要武备是150毫米舰炮3门、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具、77毫米副炮4门、50毫米防空炮4门、40或20毫米机关炮16门,以及重机枪18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