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胺丫⌒乃妓茉斓闹芄拥母甙粮竦髁恕�
想了半天,他决定换一个身份来继续开玩笑,于是他再次用这个账号发了个帖子
最近关于周公子与易烨卿的事情在论坛上闹得很是火热,为此我特意来澄清一些事。
首先要说明的是本人姓龚,各位天涯的朋友口中的“周公子”是我的朋友。“北纬67度3分”是我的id,而不是“周公子”的。因为喜欢看鬼故事,所以在这里注册了一个ID。周公子确实姓周,易小姐是否姓易我不确定,姑且信之。有朋友说北纬67度3分是小麦的最北种植线,这我倒是第一次听说。我这个ID的来历很简单,曾经有一次在阿拉斯加开单翼活塞式飞机时发生故障,我被迫迫降,迫降点的位置就在北纬67度3分,我印象很深刻,就随手拿了来用作ID。
易小姐如果真的是某位网友所说说的家中已富贵5代了的话,那么应该不会没听说过“天津龚家“。我在这里抬出我家的名号并不是想炫耀什么,而是提醒易小姐我下面所说的是实事。
周兄家与我家颇有渊源,因此周家的事情我很清楚。什么渊源呢?大家往下看就知道了!
我这几天在外地有事,是昨天刚回到家的,刚到家周兄就对我说:抱歉,我可能给你惹了点小麻烦。我问怎么回事?周兄说:我用你的ID在网上写了些东西,引起了一些争执,你的ID恐怕是出了名了,不能再用了。我于是细问,周兄就将这几天在天涯论坛的事跟我说了,然后我将有关的几个帖子找出来看了一遍。总算明白了来龙去脉。
周兄是去年12月从加拿大来天津处理一些家族的事情,因我两家是世交,周兄与我多年未见,因此就住在我家。那天周兄在我家与家妹上网,看到了邤羽的帖子。家妹年少好事,看不惯易小姐的做派,想回帖讥讽易小姐,周兄怕家妹年少气盛,说话欠妥,于是代为回帖(就是周兄第一次回帖)。继而引发了大争论,各位朋友都看到了,就不赘述了。
我看完后觉得有些朋友说话很过分,问周兄说:他们怀疑你是个伪贵族呢,有的说的很难听你知道吗?周兄说知道。我又问:你怎么不生气,怎么不反驳?周兄说何必与他们一般见识呢?
今日周兄启程前往上海(上海的mm们有福了,超级钻石单身贵族去上海了,周兄28岁,目前单身一人啊!)。我可没有周兄般好涵养,何况这ID与我也有干系。我不能不来写几句。
我想易小姐家可能是很有钱的,可能还有些地位。认识的人都是富贵人家,可惜啊!井底之蛙就是井底之蛙,没见过世面啊!6大世家你没听说过就代表不存在吗?你认识的那些人你以为都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么?不要说Nora与宋家没有半分血缘关系,就算她是宋庆龄女士的亲孙女又怎样!你以为周兄不知道Nora是谁么?你问周兄是否认识Nora?周兄怎么可能承认“认识“她呢?知道而已!而且知道也要说不知道。
你知道为什么吗?你以认识Nora为荣,却不知在美国上流社会大家都是不“认识”她的。易小姐陆续抬出了很多人,乍一看还真唬人啊!真是好笑,以周兄的身份地位,还用说什么我认识某某人么?很多人都是以认识周兄为荣的。易小姐,6大世家是存在的,但是几乎没人知道,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前面说过,龚家与周家颇有渊源,现在告诉你:龚家乃是周家的代理人!不明白?这么说吧!周家不愿意抛头露面,很多事情是委托我家代为处理,而且周家的代理人不止我龚氏一家。同样,6大世家都有自己的代理人。
易小姐和一些朋友说周兄所说的生活方式根本不可能。我就奇怪你怎么知道不可能,凭猜测吗?有人说周兄说的和一本叫格调的书中描写的上流社会生活一样,因此周兄说的是假的,是抄的。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假如我和你考试用同样的卷子,我们都答对满分,那么你是抄我的,因为你写得跟我写一样啊!这就是你的逻辑!请问那本书是什么时候写的?是先有上流社会的还是先有那本书的?那本书本来就是描写真实的上流社会的生活的,周兄说的跟书上写的一样有什么奇怪的?
其实周兄写的都是实事,只不过写的太简单笼统,有的人就抓住某些枝节来说事。比如有位朋友“花沐兰”说法国红葡萄酒最贵的才4,5千美元,因此周兄说一瓶86年份的拉菲价值1万3千美金是骗人的。
这位朋友对法国红酒有点了解,不过你不知道同一个庄园同一个年份产的酒也是有区别的吗?不错对外出售的酒分4级,最好的拉菲也就4千多人民币,不过你应该知道还有一种是不对外出售的,有钱也买不到的,你没看到周兄说的是价值1万3千美金而不是价格1万3千美金吗?我给你10万美金你也买不到那瓶拉菲的,你怎么用酒商给你的报价单来证明一瓶根本不出售的酒的价值?你还说一匹马要1000万美元是周兄幻想的。我想现在网络资讯这么发达,你可以去查一下一匹血统优良纯种赛马到底要多少钱!然后告诉大家,当然大家都可以去查,看看到底谁在幻想。
有的人说英国王室,肯尼迪家族都没有家庭教师,他们都是在普通学校念书。我真要问问你怎么知道没有?不错他们都在学校读书。并且我告诉你周兄也是从小到大在学校念书。你以为家庭教师是教数学,物理之类的吗?告诉你上流社会家里都有家庭教师,而且不止一位,家庭教师教的是骑术,礼仪,击剑这类东西。
还有一位孔子的后人更让我好笑,你孔家在上流社会眼里不过是手里的一只枪,工具而已,居然在这里炫耀起来。周兄修养好,懒得跟你计较。我可不给你什么面子。
我真不知道这里到底有几个接触过真正的上流社会,了解上流社会的?一个个自以为什么都知道。奉劝一句,不懂呢,并没什么,不懂装懂才是可怜又可笑。
别的也不多说了,替周兄打抱不平而已!(。)
第四百三十八章 增税()
♂,
在印度,每一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公民都拥有一张称作“个人永久账号?32??的税卡,这张卡类似于我们的居民身份证,跟随纳税人一生,上面记载了每一项的收支情况,包括饭店消费、医疗记录以及信用情况等等。
不过这张税卡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身份的象征,因为拥有税卡就表明你已经进入了印度百分之二的有钱人阶层。根据印度的税制,个税起征点是年收入16万卢比(折合人民币的话就是大约一万六千块钱,这是2011年之前改制的数值,再往前的就查不到了),16万卢比到50万卢比部分的个税税率是百分之十,五十万卢比到一百万卢比部分是百分之二十,大于一百万卢比的按百分之三十征收个税。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个税起征点和税率浮动范围会根据年度政府预算略有变化。另外,老人、妇女及特别偏远及艰苦地区人士的个税起征点有不同程度上浮,目的是保护弱势群体。与之相对应的是,年收入大于100万卢比的纳税人需另外缴纳个税额10%的附加税。
此外,印度的个税缴纳与存款挂钩。如果纳税人将收入的一部分定期存入指定银行,每年有最多10万卢比可不被纳入缴税范围。
综合上述因素,印度普通纳税人的个税起征点相当于两三千元人民币/月的薪资,这对于平均月均收入不到1000元的印度民众来说,已是相当高的起征水平。印度普通大学毕业生目前的薪资水平在每月2000元人民币左右,一般政府公务人员的月工资不超过3000元人民币。
总体而言,个税缴纳在印度属于少数人的事。全印目前有约2/3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他们无需缴纳个税。而城市中有超过90%的就业岗位并非隶属于有组织的部门,也就是说这些雇员大多工资低且以现金形式收到薪水。按照印度财政部统计的数据,印度只有1250万人缴纳了个税,另有约同样数量的人申报了税单,但并没有被列入纳税范围。也就是说,该年度涉及个税缴纳问题的人只有全印度人口的1%。
沙克鲁之所以忽然关注起了这个问题是因为他接到了一个税务部门的会议邀请,印度的税务总署想要改变现行的个税制度,所以要邀请各个阶层的人员来参会共同商讨,而沙克鲁作为高收入阶层的代表收到了这张邀请函。
说实话,在印度逃税的人很多,逃税的办法也很多,甚至有不少富商为此而更换国籍,对于这些方法沙克鲁其实也很清楚,不过他从没想过去逃税,这倒不是他的觉悟高,而是他觉得既然自己代替了原本的小沙克鲁,那么就做点什么来弥补一下,多交点税能让自己的心里好受一点,而且自己也不差这点钱。
而且他也这次税务部门的议案并没有问题,因为据发过来的资料显示,目前印度的个税缴纳额不足整体GDP的2。4%,总税收目前的GDP占比只为11%左右,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差距巨大。印度财长认为合理区间是20%至30%,因此的确需要提高个税的征收。
另外,个税缴纳额低从侧面解释了为何印度政府长期以来负债率高,公共支出不足。也有人认为,这说明印度政府长期以来坚持藏富于民、扶植中产的政策。
但是这次会议他是真心不想参加,因为据他所知这次是要调高个税和增加对富豪阶层的税额,他沙克鲁因为愧疚的心态所以对于增加税额不会有什么意见,但是其他的富豪肯定不会同意这个议案,所以沙克鲁绝对不能表现出对于这项议案的支持,否则以后他就没法在这个圈子里混了。
因此这次他派的是自己的助理默迪去参加,其实大部分受到邀请的富豪都是这么处理的,不过跟别人不一样,沙克鲁还是很关心这次会议的内容,于是在默迪刚一回来就向他询问会议的内容。
“前面的几项都通过的非常快,比如将男性的个税起征点由年收入16万卢比提高到18万卢比,老年公民的起征点从24万卢比提升到了25万卢比、并且老年公民的年龄界定线由65岁下降到60岁。
另外还首次确定了资深老年公民的概念,界定线是80岁以上的公民,起征点是年收入50万卢比,妇女的起征点提高到了19万卢比。”默迪很是认真的汇报道。
沙克鲁摆摆手道:“好了,这些小事儿就不用细说了,说说那几个争议比较大的问题吧。”其实就算默迪不说,沙克鲁也猜得到这几项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这几项影响都很小,这种小幅度的提升基本上每次都会有,而且也都不会引起什么反弹。
“额,比较有争议的问题只有加大小企业家的征收力度这一条通过了,虽然现场引发的争论很大,但最后还是通过了。”
所谓的小企业家指的是印度城市居民中的主力人群之一,他们是印度中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也是印度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这些所谓的小企业家,小到只有间门面房卖些烟酒糖茶,大到跨国间货柜贸易,收入差距不小。但总体上都属于个税征缴范围内,怎样让他们依法缴税成为印度税务部门的主要工作。
在印度购物或消费时总能遇到“不开发票少算钱”的情况,这其实是印度商户逃税的方式之一。因此,这次税务部门打算严厉打击这种现象,并提高小企业家的税额。
“那对于超高收入人群的问题最后是怎么解决的?”沙克鲁直接问起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这个、这个因为反对的人太多而且太强硬,所以这次会议是没解决,估计得下次再继续讨论吧。”默迪略有些尴尬的说道。(。)
第四百三十九章 石破天惊()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印度税收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富人身上,只是这个阶层谁也得罪不起,所以这些年虽然政府一直都在吵吵着要改革,但其实都是在和稀泥,原本沙克鲁以为这次的税务改革也就是这么回事儿了,没想到总理辛格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突放大招。om
这天沙克鲁正躺在床上看书,忽然接到穆克什的电话,都没等沙克鲁问询,穆克什就急匆匆的说道:“沙克鲁,快看电视,出大事儿了,真的出大事儿了!”
不明所以的沙克鲁连忙让阿迷纱打开电视,转到新闻台,其实现在所有的频道都在播放同一个内容,根本就无需换台,这是一个临时新闻,总理辛格在发布一项影响整个印度的公告,那就是从今天也就是八号晚上开始流通中的所有五百卢比和一千卢比的纸钞全部作废,九号凌晨0点开始生效!
印度所有银行9日将歇业一日,atm取款机也将停用一天。印度中央银行将于本月10日发行新版500卢比和2000卢比面值钞票。两种新钞分别印有印度最大古代宫殿红堡和“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图案。
这个消息一出,别说是沙克鲁,所有的印度人全都陷入了懵逼茫然之中。
随即辛格就解释了他这么做的原因,那就是打击黑钱。
其实早在辛格上任之初就发誓要打击黑钱、腐败和逃税漏税行为。目前全印度只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的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om
为了避税,很多人都不把钱存到银行,这样税务部门就无法查账,大家都直接把现金藏在家里,包括正常收入、贪污贿赂和其他所有见不得人的钱。
为了呼吁大家主动上报收入、诚实纳税,辛格曾经公开呼吁过:“只要你坦诚的把之前藏起来的钱拿出来报税,政府就不会过问钱的来源,也不会有任何的处罚,只要补交完税款就可以了。”
但是这份宣传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该逃税的依然在逃税,该赚钱的依然在赚钱。因此这次辛格是发怒了,直接开了大招“我都这么宽容了、你们还在藏是吧?那好,那我干脆就把他们全都变成废纸!”
也就是说,现在在家里私藏现金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不去印度兑换,就当是没了、废了、所有现金全都变成废纸,家产一夜之间被清空。
二是马上去银行换新钱,但是这也意味着把自己的所有资产全部上报,每个人有多少钱、逃了多少税,国家瞬间了如指掌。。。。。。
其实取消大额纸币来遏制洗钱并不是印度的发明,实际上莫迪只是欧洲的跟随者,今年5月,欧洲央行就已经决定停发500欧元面额的大钞,更早之前新加坡也停印了万元大钞。
英国有组织犯罪重案局和欧盟刑警组织,都认为犯罪分子最为钟爱500欧元大钞。一百万欧元如果全是五百大钞,总重仅2。2公斤,可以塞进一个电脑包。但是如果使用面值50欧元钞票,就会重达22公斤,得大行李箱才装得下。
不得不说,辛格这一手绝对算得上是釜底抽薪、石破天惊、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估计今晚印度最少得有一半人都睡不着觉,不过这里面绝对不会包括沙克鲁,因为他绝对算得上是最奉公守法的商人了,此时他也庆幸自己之前因为心里的一丝愧疚从而没给自己找麻烦,没错、这件事对于他来说只是麻烦,因为他并没有把那些税款放在眼里,只是觉得去把现金都存入银行然后再提出新钞很麻烦。
这个时候沙克鲁忽然突发奇想,对阿迷纱说道:“亲爱的,想不想出去看场好戏?”
阿迷纱有些不解的问道:“都这么晚了,能有什么好戏可看的?”
“你相不相信现在所有的银行存款机都会挤满了人,而且肯定会排成长队,所以肯定很热闹,走啊、咱们出去看看。”沙克鲁笑嘻嘻的解释道。
阿迷纱没好气的说道:“沙克鲁哥哥,你都多大了,怎么还这么爱恶作剧啊。”
不过最后阿迷纱还是没有拗过沙克鲁,收拾了一下衣服跟他走出了家门,果然如同沙克鲁所料,附近的银行柜员机处都排起了长龙,所有人都是一副焦急的神色,整个场面就跟中国的春运似的。
看到这副场景,阿迷纱有些担忧的说道:“沙克鲁哥哥,要不然咱们也把家里的钱都拿出来存上吧。”
沙克鲁不以为意的说道:“用不着,这些钱什么时候兑换都可以,咱们就没必要去凑这个热闹了,而且我没偷漏一分钱的税款,不用有任何的担心。另外家里的现金基本上都是美元,并没有多少卢比。”
阿迷纱松了一口气说道:“那就好,说起来还是沙克鲁哥哥你有远见,老老实实的赚钱交税才是最踏实的。”
其实这件事里工作量最大的还是银行,第二天在报纸上就有一位银行业界高层人士指出,根据估算,印度目前市面流通的纸钞大约有17兆卢比(新台币近8。5兆元),其中有80%是大面额纸钞,也就是市面上将有约13兆6000亿卢比(新台币近6兆0亿元)将变成废纸的500卢比和1000卢比纸钞,这些都必须由银行取回并兑换,这对银行后勤形成大梦魇。
这名银行界人士说,最大的梦魇是,每台自动柜员机(atm)大约一天可以进行150笔交易,等到依照政府规定在明天重新运作,一天内必须要不断补充新钞供人们提领,包括现金运输和安全都成为问题。
此外,银行界人士表示,银行按照政府规定明天开业后,势必也面临一大批民众前来换钞、存款,都需要备足大量新钞及人力处理。
这项新措施,也将导致人们付出额外成本。由于现在只剩下小面额的100卢比和50卢比纸钞可以提领,但atm每次提领都有限额,人们必须增加提领次数;而在印度城市地区,只允许客户1个月在atm免费提领5次现金,将会使人们额外付出成本。(。)
第四百四十章 混乱()
事实证明,这位银行家所说的并没有错,没过多久银行这里就接连出现问题,首先是银行数量不足尤其是atm机严重不足,在印度全国只有22万个取款机,在取款机较多的果阿邦,平均1929人用一台;而在取款机较少的比哈尔邦,平均13438人用一台,平时存取款就要排队,现在更加困难。
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在排队支取新钞票,这里面发生了无数的混乱现象,根据统计,至少有47人直接或者间接是因为禁钞令而丢失了性命。比如一名印度青年连续3天、每天排队8个小时等待换钞,最终活活气死,被发现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