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帝养成计划-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跑着赶了过来,急急忙在肖逸璇身前跪下道:“启禀殿下,皇上在乾清宫召见!”

    “乾清宫?”

    闻言,肖逸璇微微一愣,乾清宫,正是皇帝上朝的地方,按理来说,如无特殊情况,太子和一众皇子们都是去不得的,以前就算皇帝召见他们这些皇子,也都是在御书房、养心殿、或是御花园之类的地方居多,这次却在乾清宫召见,还挑在上朝的时候?这就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了。

    想到这里,肖逸璇紧接着又出言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

    好似是心知肖逸璇心中疑问,刘文贵主动说道:“回殿下,现在卯时刚过,乾清宫里正上朝着呢!奴才听来传旨的公公说,好像是外国使臣们到了,其他几位皇子也被传召了去!”

    “难怪!”

    闻言,肖逸璇这才恍然,没想到自己这晃晃悠悠地,眨眼间便混去了大半月日子,当下应了一声,再跟萧燕怡她们嘱咐一句,便又转身回去换衣服去了………他现在穿的这身,可不适合在乾清宫那种地方露面。

    急急将衣服换过,肖逸璇便随着前来传旨的公公直奔乾清宫,说实话,在他的记忆当中,打从自己成年以来,便再没有在上朝时间来这乾清宫里了,穿过保和殿,刚一踏进乾清门的大门,他就见到红衣银甲的御林军们声势浩大地分立在广场两侧,人数虽有千人之多,却是没有发出一丁点儿的杂声,只有他们身后的披风猎猎响着,诉说着他们的强大威武。

    顺着盘龙大道一路向前,来到乾清宫那长长的白玉阶下,又见身着暗黄劲装的大内侍卫排成两排,这些大内侍卫的打扮装束虽不如御林军们的威武,却是显得更加沉稳霸气,一个个都壮得犹如公牛,眼见肖逸璇拾阶上来,便都恭敬行礼………照大越例,御林军所属军中,执勤时不必向任何人行礼,而大内侍卫们则等于是皇帝家的私人卫队,不论什么场合,都是要对皇家人行礼的。

    撇去外头的威风阵仗不谈,肖逸璇一进大殿,便受到了无数双眼睛的瞩目,只见这里头的百官分成文武两边,各分九排,无论文武,手中均都持着一块朝笏,再往上看,百官前方,寥寥**号衣着各异的人影正在那里恭敬立着,其中赫然有肖逸廉等一众皇子的身影,那前者想必便是外国使臣了。

    皇帝肖天靖高高坐在龙椅上,面前依旧拉着那厚厚的紫色纱帘,好像正在与前方的使臣对话,眼见肖逸璇进来,不由地话声一停,紧接着提高了声音道:“朕的太子来了!逸璇啊,你且过来,见见这几国大使。”

    “儿臣尊旨。”

    说着,肖逸璇便缓缓步上前去,紧接着就看清了自己几个兄弟身边立着的四道人影,这五人之中,除了一个看起来较为年长以外,其余均为与他年岁无差的少年。

    再看距离他最近那一少年,其身着素色宽厚长袍,袍摆直逼脚踝,相貌清秀,皮肤白皙,本称得上是一个偏偏美少年,却无奈被一个大方脸毁了半截,一看便是高丽使臣,大概还是个王子之类的角色。

    而在这高丽王子身边的那位,相貌平平,无甚特别,衣着也与大越中人无异,如果偏要说出些不同,那便是他的衣着实在是太过华丽了一些,只见其脑后一块玛瑙发簪,其间镶嵌珊瑚翡翠,腰间束着一抹镶满宝石玉坠的奢华腰带,配在一起耀眼不已,十足一副暴发户模样。

    再往后看,便是那唯一的中年人了,矮个儿,长脸,法令纹特别突出,一双小眼睛里黑珠子乱窜,贼光四溢,诡异的光头丸子簪,黑色的和服,家徽,人字拖,偶然间将牙齿露出来些,居然还是黑色的,一看便知是东瀛代表。

    最后那人,则是一个面容稚气的小个子少年,他的衣着,既像他大越的服饰,又带着几分东瀛特点,倒是十分地古怪。

    快速将这几人打量完毕,肖逸璇轻笑着和他们拱了拱手,算是打了招呼,而后者等人也是急忙笑脸相迎着,毕竟现下他们这些国家都算得上是大越属国,对于他们未来的主子,自然是要客气些的。

    “逸璇啊,听我与你介绍一番,在你身前这个,就是高丽王子,李志孝,过去那个,是大理世子段承轩,小个子的,是琉球王子谭即克,最后那个长黑牙的,是东瀛的外交大臣田中。。。你叫田中什么来着?”

    这边招呼正打着,那边厢的皇帝便出言向肖逸璇介绍起来了,出口便是这个那个的,全然没有半点的尊敬,待他问到那东瀛大使的时候,还把人名字给忘了。

    只不过虽然如此,这些人中却还是没有一个胆敢表露丝毫不满,那东瀛大使更是操着他那口生硬的汉语恭敬回道:“回禀皇帝陛下!小使名叫田中四郎,名字绕口,真是太麻烦陛下了!”

    “恩,是挺绕口的。”

    闻言,皇帝也是一乐,随口道:“也不知你们东瀛人搞的是什么东西,这个叫田中,那个叫井上,居然还有叫上杉的,愣是没有个**上的!看来你国人的趣味,当真还是奇特的很呐!”

    皇帝口中的揶揄之意说得明显,这满朝的文武大臣也是不给面子,前者话音刚落,就听众臣们一阵轰然大笑,肖逸璇和一旁的众皇子们、包括其余几国使臣在内也都是乐得不行,要说这皇帝肖天靖近年来虽然痴迷修仙,但立国之初的那份霸气却还是尚存着的,对于这些属国的态度,从来就没有往好里去过,尤其是东瀛一地,一直就是威逼加恐吓,连利诱都没有过。

    另一边,那田中四郎的耐性也是足够惊人,听着满朝的嘲笑之声,他居然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出言讨好:“是是是,其实我们东瀛人对那方面的兴趣,是比较特殊一些。。。”

    此言一出,殿中的笑声便更响亮了,只不过对方这一句话,却也是叫少数一些人将其高看了几分,心想这人不仅喜怒不形于色,且可以忍辱负重到这种程度,倒也着实算是个人物了。

    等到笑声渐落,就听皇帝继续问道:“好一个田中四郎!朕且问你,为何别国都是派自家王子前来,你们东瀛却只派了你这个下臣过来?难道是几年不打仗,你们的天皇便开始看不起我大越朝了?”

    说着,皇帝的语气明显变硬,那田中四郎闻言急忙匍匐在地,恭敬道:“小使不敢!我们的天皇,也决计没有这个意思,只不过我家唯一一个成年的皇子在一场战乱之中不幸死去了,余下的皇子之中,年龄最大的也才不过十岁,实在难当使臣大任,天皇无奈,这才将小使遣了来,同时将今年的朝贡翻倍奉上,以示我东瀛惭愧。。。”

    这田中四郎说得得体,字里行间只是将自家皇子之死轻轻带过,着重讲的却是对于大越的‘愧疚’,倒是不好叫人再次发难了,皇帝无语,只得佯作将其安慰几句,接着便又将话锋转向了自己的大臣。

    “梁安禄何在?”

    “臣在。”

    听闻皇帝召唤,礼部尚书梁安禄急忙站了出来应道。

    “本次朝贡,一共蒙古、高丽、琉球、大理、东瀛五国,现在四国使臣都已到了,那蒙古来人却为何迟迟不见?”

第五十五章 金殿议事() 
“回陛下。”

    就听那梁安禄一个躬身,回道:“据臣所知,早在六天之前,边关那边就传来了蒙古使臣入境的消息,按理说,他们本来昨日便该到达京城了,此时迟迟不见,可能是路上生了什么差错,从而耽误了行程。”

    “都已入境了,那帮蒙古人又能生什么差错!”

    闻言,就听皇帝的语气不大好:“这些蒙古人,真是越来越不将我大越放在眼里了!”

    话落,梁安禄并未出声反驳,就连其余百官也都是一副深感赞同的模样,没错,现在的蒙古大汗,也就是之前的蔑儿乞汗琅阔台,虽说是在五年前主动请缨归属的朝廷,还送了前大汗的王女入宫,表现得相当恭敬积极,但那也只是五年之前的事了。

    其实皇帝以及一众大臣们也是知道,那琅阔台当年之所以表现得那么恭敬,大多还是因为草原上内乱刚刚结束,他还需要大越的力量对那些不肯顺从的部落族人们加以制衡和威慑罢了,若谈忠心,那可是半点没有!

    想当年,当时势力最为强大的克烈部虽然被琅阔台施计灭了去,同时还取得了大半部落的支持登上汗位,却并没有真正赢得草原人民的忠心,反而还因为克烈部的覆灭而引起了极大的反弹………作为当时草原上最为强大的部落克烈部,部落之中不仅族人众多,更有许多附属的小型部落以及盟友,这股力量加在一起足足占去了草原上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根本容不得琅阔台小觑,而在这股势力当中,一些好说话的,还只是出言抗议,拒不承认他的汗位而已,而另一些头人脾气爆点的,便直接发兵叛乱开了!

    一时间,貌似刚刚才结束一场内战的草原上再度烽烟四起,甚至可说是乱相更甚,简直处处都有战斗在打响,而那些敌人仿佛就像是商量好了一般,全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往往当琅阔台知晓自己的领地被人袭击,带人过去的时候,对方早已经留下一地的狼藉消失无踪了,根本叫他无从找起!

    这种情况,直让当时的琅阔台应付得焦头烂额,在苦苦支撑一段时间之后,终于无奈将克烈部的王女及诸多金银财宝、精胄宝马打了包,亲自领人送进了大越的皇宫里,以求庇护。

    而大越朝野没有叫他失望,在琅阔台当着皇帝肖天靖的面表了忠心之后,这位皇帝便十分果断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在十日之内便发了重兵,驻扎于琅阔台的汗帐百里之外,肃清叛乱,捉拿那些带头的头人,仅仅半年时间,便为琅阔台基本上解决了心头之患。

    现在想起来,皇帝当年之所以会答应琅阔台的请求,便是因为他觉得,一头听话的狼,总比一群发疯的狗要好打理些,不管这头狼的忠心是真是假。

    只不过近两年来,随着琅阔台的势力慢慢壮大,草原上异己的渐渐消亡,他的狼性野心也便逐渐显露了出来。

    虽说琅阔台年年都还会派人向朝廷献上大量的财器珠宝,送来的战马也年年都不少于三千匹之多,就连那遣来的使臣言语之间,也是对朝廷极为卑微恭敬,但实际行动上,却开始不守规矩起来,时常有蒙古骑兵骚扰边境的事情发生,规模少至数百人,多则数千人,直将大越少数几处边关防地打得苦不堪言,也不知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每每大越怒而问起,对方便会以那些骑兵都是克烈部的余党来搪塞过去,时至今日,两国之间的关系虽然表面上还是属从,实际上却已是早就到了一种近乎于水火不容的地步!

    “这蒙古人确实讨厌,照我说,当初就该趁势追击,将那草原尽数收于我大越囊中,这样一来,哪还有今天的许多破事!”

    皇帝还在上面发着飙,下面肖逸廉便悄声凑到肖逸璇的跟前嘟囔一声,听得后者苦笑摇头,他虽然没有确实经历过那些往事,却是看得透彻,当即便同样小声地向自己的三弟回道:“老三,你想得还是太简单了,那草原何其之大?恐怕就算我大越倾尽全部兵力,也不能将势力遍及那大草原的十分之一,我们打过去简单,可打过之后,又该如何自处?那些蒙古人只要往草原深处一钻,立刻便会没了踪迹,叫人根本无从寻起,到时候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倒是过得快意,而我们至多也只能是被动防守,你想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再者说,大越只要驻兵一日,便有大量粮草输送,需要耗费的巨额人力财力暂且不说,我们既然要驻兵草原,总不能就让大军呆在草原边上吧?到时候就说那漫漫粮草线,都时刻有被蒙古人袭击抢掠的危险,所以在草原上和蒙古人打仗,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

    闻言,肖逸廉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接着低头沉思一会儿,紧接着又转而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便不贪一时之功,着大军将国境线慢慢向草原上推进过去,同时鼓励百姓们移民过去,每过一处,便修建城镇,筑起城墙,让百姓们定居,这般将那大草原慢慢蚕食,虽说过程漫长了些,但这样持久下去,却总有一天会将那些蒙古人杀灭殆尽,皇兄你看如何?”

    “还是不行。”

    话落,就听肖逸璇笑着摇头:“第一,要是按照你所说去做,那这个过程就不只是‘漫长了些’了,那可是非常地漫长!恐怕就算等你我老死,那城镇也都真正建不起来几座,第二,你别看那大草原上天蓝草绿,看似景观壮丽,实际上气候环境却是十分恶劣!草原上的地皮不能耕种,蒙古人均以放牧为生,每每一遇大雪,他们便是难以为继,没得吃喝,他们没有办法生活下去,能做的便只能是抢了,也正因为如此,草原人侵袭中原的例子才会经年不绝,而你再想想,凡我大越子民,都过惯了中原生活,又有哪个愿意去那艰苦之地受那风霜之苦?不能种地,你又叫他们如何生活?学着蒙古人一样去放牧吗?中原百姓,又有几个会像蒙古人那样放牧的?若是真的按你所说,强制将大量百姓们带去草原上,那离民反兵变,也便不远了!”

    说罢,肖逸廉这才恍然,伸出大手狠劲拍了拍自己脑门儿,这才终于叹道:“皇兄远虑,臣弟受教了。”

    暂且不提这两兄弟之间的对话,大殿之中,几位使臣又按照惯例,向皇帝汇报了各国情况,同时有所请求的,也都陆续提了出来,其中大理近年来与西夏摩擦不断,希望大越出面调解威慑,高丽今年起了瘟疫,希望大越支援其大量的赈灾粮食及药材,琉球那边,则是近年来台风海啸不绝,需要大越支援一些粮食财物,同时放宽海路贸易限制,以便其能更快发展,这几方的要求不算过分,皇帝便是一一应了,只不过东瀛那边所提的要求,却是有些叫人嗤笑了。

    依照田中四郎所说,他东瀛近日里内乱不断,又常受海上浪人劫掠,急需大量的武器装备,甲胄、战马,甚至战船图纸,而这些东西,他希望此次朝见完毕之后,便能由他带回东瀛去!

    对于这种求情,皇帝自然是想都没想,立即便给否决掉了,见状那田中四郎自是失望,只得退而求其次,请求大越赐下粮食种子,教授耕种方法叫他带回去传播,以增加其本地的粮食产量。

    皇帝闻言后思虑良久,最终才点头应下,不过同时也言明,他索要的粮食种子不得超过十种,接着也在心中想到,这东瀛人果然与别人不同,高丽、琉球开口就是要钱要粮,却不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在这一点上,却是怎么都比不得前者的。

    正在这时,就见皇帝龙椅台下后方的蟠龙屏风之后蹑手蹑脚走出一名小太监,摸到一直立在皇帝下侧的御前公公克尽荣耳边说了几句,接着就见那克尽荣躬身来到皇帝的龙椅旁,低声说道:“启禀陛下,奴才刚刚得到消息,那蒙古使臣的车队,已到皇宫门口了。”

第五十六章 蒙使来见() 
“宣!”

    随着皇帝一声落下,这道命令就自御前公公克尽荣口中伊始,至乾清宫门前殿上太监接下,再经由乾清门,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太和门而过,直达午门。

    有皇帝钦旨准入,蒙古使臣的队伍自然不再多受阻拦,在午门前卸了车马之后,当下便犹如肖逸璇那般顺畅地入了宫来,不一会儿时间,就见一高一矮两名身穿狼皮大麾的精壮汉子风风火火地由外面走上了乾清宫大殿内,全然不在意文武百官带着敌意的眼神,径直来到肖逸璇等人身前才堪堪停下,齐齐下跪高声道:“外臣别克台!”

    “外臣乌日更达!”

    “拜见皇帝陛下!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两名汉子虽然一高一低,但却同样都壮得有如牛犊,嗓门也是奇大,这一句话可说得是惊天动地,直将龙驾前方的一名小太监吓得打了个哆嗦,而等到此声刚落,立在武官列中的一位彪形大汉便站了出来,喝斥道:“大胆!你等蛮夷,居然敢在金銮殿上喧哗!”

    此人正是御林军大将军霍浅泽,这位的脾气之暴躁,满朝遍野皆知,对于其行出此举也无意外,谁都知道,这位大将军早年间便是边关带过兵的,和蒙古军队打过的仗,大大小小算下来,至少也得有上百场之多了,他向来就对蒙古人痛恨得很,这下一有机会,自然是要无事化小,小事闹大了。

    只不过虽是被他这么喝斥着,那两名蒙古使臣却不搭话,径自在跪了一礼之后便站了起来,其中那矮个子的甚至还露着一脸的傻笑,直勾勾望着帘幕后方的皇帝,若是之前他们还只算是殿上喧哗的话,此刻的举动却已算得上是大不敬了!

    “混账东西!胆敢直视龙颜!”

    见此情况,不说大将军霍浅泽,就连那年迈的老宰相黎挽清都坐不住了,当下便跳了出来,指着那矮个汉子的鼻子就是一通臭骂,这老爷子身子骨老了,刚才那一声万岁也着实是将他吓了一跳,直笃定对方真是在咆哮殿前呢。

    只不过对于黎挽清的骂声,这两名大汉却依旧是不闻不问,就连脸色都未有变,只有那个儿高的大汉低头瞥了这位身材矮小干瘦的宰相一眼,嘴角发出一声嗤笑,就仿佛一头老虎在看着一只猴子吵闹一般。

    黎挽清一代风骨文人,一辈子虽是起起伏伏,但自从十几年前官居一品之后,却是再没有受过这般折辱,当下便爆了起来,正想冲上去和那傻大个儿拼了老命,就听上座皇帝出言将他们打断道:“行了!都安分点!”

    皇帝发话,这些个光火的大臣们自然再不能再说什么,愤愤地各自退了回去,紧接着便听皇帝继续开口道:“你们这群蒙古的狼崽子,真是越来越没规矩了!”

    皇帝的语气极其生硬,估计倘若是那田中四郎听了这话去,早就千冤万告地缩在地上了,而这两位大汗一闻此言之后,却是浑不在意,其中那矮个儿的汉子更是哈哈一笑,接着十分随意一拱手道:“谢陛下夸奖!外臣听你们中原有过一句古话,便是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在草原上,只有狼才活的惬意持久!而狗,却只有给我们当食做饵的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