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李的长短粗细
岂止在局部
为伦伦七岁生日而作
前夜走廊上等
只是空等
一个母子平安的消息
就已足矣
我是在次日上午
头一次见到你
隔着婴儿监护室
的窗玻璃
我见你躺在
两排贝贝中间
并一眼认出了你
血肉相连的
神秘关系
更像是一种解说
而非事情的具体
当时我看到
那个胎毛最长
哭声最响的贝贝
像一个小披头士
被做成卡通
玩具的列农
我想:就让他
做我的公子吧
护士朝我走来
果然他就是你
伊沙,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大中文系。现居西安。诗人。出版诗集《饿死诗人》《野种之歌》《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拒绝》等。创作兼及随笔、小说。
花枪的诗(六首)
花 枪
玫瑰时代
1
玫瑰花
在玫瑰枝上
在我的手上然后
在一个姑娘手上
2
她接受了
这朵玫瑰
红色的
她把它作为一种象征
3
她说
很美丽
很喜欢
4
这朵玫瑰
这些玫瑰
那种植
被赋予意义
5
现在我终于懂得
一个真理:
种玫瑰
得玫瑰
2002/2/22
圣佛兰西斯科之夜
这是Eric Burdon唱的
一首歌
在夜里
我反复地听
他冰冷的声音
我一个人
躺在床上
想远方的情人
想告诉她
我正在听
圣佛兰西斯科之夜
我无法睡眠
2002/3/21
思无邪
我说,白衣胜雪
我说窈窕淑女
在河之洲
我说落花时节
又逢君
最后我说风流
风流总被风雨打去
2001/12/28
红尘山
红尘山的枫叶秋天一到就红了
红过后就落了下来
有的顺着红尘溪漂下山
而更多的枫叶
红红的,随风飘满天
因此看不见那座古寺
也没人知道一个小和尚
坐在佛像前胡思乱想
2002/9/19
马达加斯加长春花
一种花
一种美丽的花可以
用来装饰
可以充饥
还能治病
它生长在马达加斯加
2001/10/10
台风,台风
台风即将横扫这个滨海城市
把一些树木、建筑物以及广告牌之类的刮倒
台风还会把各种东西刮上天空
台风带来暴雨和尖锐的声音
造成人们惊慌、恐惧
台风产生、形成于太平洋
台风或许会把异国女子刮来北海
刚好落在老光棍的屋顶
所以台风袭来之时
我们要把最爱的姑娘抱紧
站在台风登陆的地方
台风过后,我们感到安静
我们看见灿烂阳光
2002/7/20
花枪,1978年生于海南文昌,200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现居广西北海。
普希金写给他十八位情人的诗
普希金
译者前言: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少年早慧,8岁开始写诗,流传下来最早的诗是14岁时写的情诗《致娜塔丽娅》,15岁发表处女作《致诗友》。他一生孤傲、浪漫,反抗暴力,憧憬自由,曾多次被沙皇流放。38岁死于决斗。
普希金有着极高的创作天才,一生总共写了近900首抒情诗,其中爱情诗200余首。诗人感情丰盈,钟爱美人,许多情诗是献给他所喜欢、钟情和爱恋的某个对象的,是他心灵真诚的流露。他的内心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对人的关切、尊崇和热爱。诗人或触景生情,或直抒胸臆,始终满怀热情地歌颂爱情与美丽,如醉如痴地倾吐对情人的爱恋,同情人相会的欢乐,深情诚挚地为他所爱慕的情人祝福,柔和缠绵地吟唱对情人的思念,悲痛欲绝地哀诉与情人生离死别的痛楚。他还把俄罗斯旖旎秀美的风光——北疆的白桦,南方的流泉,草原的辽阔,高山的峻奇,大海的壮美,朝霞的瑰丽,夜色的幽暗,以及一年四季各种不同的景色都和自己的思想感情融进诗里。这些情诗优美、深情、细腻、清新、精致、隽永,真情淳朴,绚丽多姿,轻灵婉转,美妙和谐,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轻轻地叩动着千万人心灵的弦索,引起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的心灵共鸣和感情相通。
普希金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丰硕,也贪恋女色,曾追逐、迷恋过众多女人,有名有姓可查实的就有50来个,还有约40来个或无名姓,或虽有名姓却无从考究。1829年他在婚前以留恋的心情回忆了往昔的浪漫爱情,曾在一位女友的纪念册里写下两份他爱过的女人名单,共36人,称为“唐璜名单”。诗人的爱欲旺盛,爱情生活曲折,丰富,有时甚至轻浮、放纵,他对爱情的体会深刻、真切,不同的情恋产生不同的感受,写出不同的情诗。人世间最甜蜜最凄苦的诗是吟诵爱情的诗,真正的爱情都是一首美妙的诗,但每首爱情诗中的爱情又各不相同。
现在我选择一些普希金献给情人的爱情诗,计18人27首,并把该情人的情况与诗人的关系作一简明介绍。
为巴库尼娜而作
叶卡捷琳娜·巴库尼娜(1795—1869),皇室女官,普希金一位同学的姐姐。1815—1816年她常到皇村,并看望弟弟,有时参加皇村学校的舞会。她外貌清秀,举止娴雅,诗人对她一见倾心,萌发了少年最初炽热而迷茫的恋情,但她对他冷若冰霜。
普希金在日记中记述了某次与巴库尼娜偶然相遇的感受:“……突然,我在楼梯上和她相遇——甜蜜的时刻!她真美!黑色连衣裙同巴库尼娜的肌体多么相配!但我已有18小时没有见到她了,唉!……”
秋天的早晨①
一阵音响,田野上的芦笛声
惊动了我孤寂的幽居
带着可亲的恋人的倩影
最后的梦景飞逝了。
底稿色已从苍空消隐,
朝霞升起,闪耀着淡淡的白日——
而我的周围萧瑟荒凉……
她已离去……我来到湖畔,
清朗的傍晚她常来这儿漫步;
在岸上,在绿茵般的草地
我已找不见她美丽的小脚
所留下的依稀可辨的痕迹。
沉思地徘徊在密林幽径,
我念着天使的芳名;
我呼唤她——那凄凉的空谷回音
也在远方把她呼唤。
我来到溪边,满怀着幻想;
潺潺溪水缓缓地流淌,
清流中却不再颤荡难忘的丽影。
她已离去!……直到甜蜜的春天来临
我告别了幸福和激情。
如今秋天用寒冷的手
已把白桦和菩提的树冠剥光,
它在空阔的林中喧嚷;
那儿枯黄的树叶日夜飞旋,
弥散着寒峭的雾浪,
偶尔还能听到秋风的啸声。
田野,山丘,熟稔的树林!
神圣的安宁的守护者们!
我忧伤和欢娱的见证人!
我要把你们忘却……直到甜蜜的春天来临!
1816年
歌 者
你可曾听见丛林后夜晚的歌音,
一个歌者在歌唱爱情,歌唱自己的悲伤?
当清晨的田野一片寂静,
那芦笛凄凉而纯朴的乐音
你可曾听见?
你可曾遇到,在密林僻静的幽暗中,
一个歌者在歌唱爱情,歌唱自己的悲伤?
你觉察出那是泪痕,还是微笑?
或者是温存的目光充满忧伤,
你可曾遇到?
你可曾感叹,谛听那低微的歌音,
一个歌者在歌唱爱情,歌唱自己的悲伤?
当你在葱郁的林中遇见那个青年,
看到他的眼光黯然神伤,
你可曾感叹?
1816年
为叶·戈利岑娜而作
叶夫多吉娅·戈利岑娜(1780—1850)公爵夫人,贵族出身,受过优良教育,有高度的情操和非凡的才华。她有一对传神的黑眸子,一头秀丽的乌发,皮肤黝黑,体态优雅、娇媚,语音温柔、悦耳,笑容亲切可掬,动作冷静敏捷,整个形象仿佛一尊古希腊女神的雕像。
1817年普希金曾至诚地爱慕过她,在思想上对她十分崇拜(她比他大20岁),常到她家做客。她绰号“夜夫人”,她的文艺沙龙具有爱国主义和自由思想的倾向。她破裂的婚姻使她成为自由的人,她的美和智慧的魅力吸引了彼得堡许多显贵、雅士。
从未去过异邦却深情热爱②
从未去过异邦却深情热爱,
对自己祖国统一则总是责备,
我常自问:在我的祖国
哪里有真正的智慧,哪里有天才?
哪里有心灵美好,高尚,
又热烈追求自由的公民?
哪里有美女——不冷若冰霜,
可炽情,迷人,活泼大方?
哪里有旷达热忱的言谈,
既富才华,又风趣,博学?
跟谁我才能不冷漠,不虚假?
对我的祖国我几乎要憎恨——
但我昨天看见了戈利岑娜,
从此就再不怨尤我的祖国。
1817年
为玛·戈利岑娜而作
玛丽亚·戈利岑娜(1802—1870)是亚·苏沃洛夫元帅的孙女。1820年嫁给米·戈利岑公爵,曾长年在国外居住。她有高度的文学修养,且嗓子极好,是一位富有艺术天才的歌唱家。她酷爱诗歌和音乐,非常喜欢普希金的诗,并经常歌唱以诗人的诗作词的浪漫曲,而诗人早年在彼得堡,后来在敖得萨,都曾深深地迷恋过她。是她曾给予诗人创作的灵感。
给玛·戈利岑娜公爵夫人
很久以来对她的忆念
就深藏在我的心底,
她的短暂的关怀
也给了我长久的欢愉
我反复吟咏她赞赏的诗句,
我的诗,那生动的哀婉之音,
被她亲切地再三诵读,
并铭印在她的心灵。
如今她又同情地倾听
这充满眼泪和隐痛的竖琴——
而她还向它传送了
自己迷人的歌声……
好了!怀着骄矜的心情
我将深为感佩地想到:
我的荣耀,或许还有灵感
都有赖于她的效劳。
1823年
为玛·拉耶夫斯卡娅而作
玛丽亚·拉耶夫斯卡娅(1805—1863),尼·拉耶夫斯基将军的三女,是个小个子褐发姑娘,有一对明亮的眸子,性格活泼、淘气,举止优雅,谈吐温柔。1820年,普希金曾随同拉耶夫斯基将军一家旅游高加索,后来对她产生了强烈而持久的爱恋之情,这种爱“犹如祭火一样纯洁,犹如少女的梦幻一样温柔”,而她对诗人一直怀着真诚的理解和真挚的友谊。她20岁时嫁给比她大17岁的将军、十二月党人谢·沃尔康斯基公爵,后毅然决然地奔赴西伯利亚流放地陪伴丈夫共度艰苦的岁月。
晚年,玛·拉耶夫斯卡娅在自传性《札记》中回忆普希金时写道:“作为诗人,他以为应当爱上每一位他所见到的年轻漂亮的女郎……实际上,他钟爱的还是诗神缪斯,他喜欢把看到的一切都诗意化。”
风 暴
你可看见那个悬崖上的少女
穿着白色衣裙高临波涛之上,
当大海在风暴的烟雾中
汹涌澎湃,同海岸嬉戏,
当闪电时刻以赤红的光芒
照亮她的身影
还有狂风激荡和飞卷
她轻飘的披纱的时光?
多么美丽啊,风暴的烟雾中的大海
和闪电中失去蔚蓝的天空;
但相信我吧:那个悬崖上的少女
比波涛、天空和风暴更加美丽。
1825年
幽暗的夜色
幽暗的夜色笼罩着格鲁尼亚的山冈,
阿拉格瓦河在我面前喧响。
我又忧郁又轻快;我的哀愁是幸福的;
它充满了对你的思念,
对你,只对你一个人……我的郁郁情思
无论什么也无法折磨,无法惊扰,
啊,我的心儿又在燃烧,又在爱恋——
只因为它不能不情思荡漾。
1829年
为叶·拉耶夫斯卡娅而作
叶卡捷琳娜·拉耶夫斯卡娅(1797—1885)是尼·拉耶夫斯基将军的长女,她脸庞瘦长,大眼小嘴,生性直爽、高傲,略带忧郁,是一个美丽又大方的姑娘。尽管普希金爱上了她,但她只对他报以诚挚的友谊。1821年她嫁给了米·奥尔洛夫将军。
叶卡捷琳娜的英语水平很高,据传,普希金在翻译拜伦诗作时,曾得到她热情、耐心的帮助。
一片片舒卷的白云③
一片片舒卷的白云飞驰、消散
忧伤的星啊,黄昏的星!
你那银色的光辉映照着枯萎的平原,
还有微睡的河湾和黑色的岩顶。
我爱你在高空中微弱的光,
它唤醒了沉睡在我脑际的思想。
我记得你的闪现,熟识的星体啊,
在宁静的南国上空,那儿一切都使人迷恋,
秀美的白杨在山谷中傲然耸立,
温柔的桃金娘和阴郁的柏树静寂不动,
而南方的海浪在欢乐地喧响。
有个时候在那儿山中我满怀爱的思索,
在凭海冥想中懒懒地把时光消磨,
当夜的阴影爬上了农舍——
那个年轻的姑娘在幽暗中寻找你,
并用自己的名字向女伴把你呼唤。
1820年
为索班斯卡娅而作
卡罗琳娜·索班斯卡娅(约1794—1885)是一位美丽绝伦的波兰女子,端庄,雅静,犹如一尊高傲的塑像。普希金于1821年2月在基辅与她相识,此后常去拜访她在敖德萨的沙龙,并一度追逐过她。诗人在1830年初从彼得堡给她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生来就是为了爱您,追随你……早晚我要抛弃一切,拜倒在您的脚下。”
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
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
它将消逝,就像拍击远方海岸
那忧郁的波涛的喧声,
就像密林深处那夜半的幽响。
它在你纪念册的一页
会留下毫无生气的印痕,
如同用无人能懂的语言
刻在墓碑上的草体铭文。
它有什么意义?早就被遗忘
在你新近烦扰的激动里,
它不会给你的心灵
带来纯真的、温柔的回忆。
但在你悲伤的日子,寂寞的时分,
请怀恋地念一下我的名字,
说一声:还有人记得我,
我还活在世界上那个人的心里……
1829年
为阿·达维多娅而作
阿格拉娅·达维多娅(1789—1847),军官亚·达维多夫之妻,原藉法国。她长相漂亮,胖脸滚圆,鼻子翘得很高,嘴巴灵巧丰满;她动作轻佻,爱卖弄风情。为了在这个又野蛮又单调的俄国生活不寂寞,她纵情地寻欢作乐。1821年初在基辅的卡缅卡田庄,普希金同这个比他大10来岁的法国女人有过一段短暂而荒唐的罗曼史,由于欲情炽烈,诗人感到慌乱厌烦。后来她对诗人写的几首嘲讽她的诗甚为不满。1833年在丈夫故世后,她带着孩子回法国又嫁了人。
给一个风骚女子
像纯朴的阿涅丝,④
您也能对我信以为真?
在哪本小说里您见过
浪子为爱殉情?
听我说:您年过三十,
是的,已经三十挂零。
我呢二十出头;我见过世面,
随心所欲久在人间厮混;
发誓、眼泪已令我好笑;
恶作剧也令我腻烦;
从您而言变心
大概也使您讨厌;
我们变得老练、冷漠,
你我从头学起已不适宜。
我们都明白:永恒的爱情
寿命超不过三个星期。
起先我们仅仅是朋友,
可无聊、巧遇、丈夫的猜疑……
可是我佯装神魂颠倒,
您则故作娇羞忸怩,
我们海誓山盟……后来呢……唉!
后来我们的誓言全被忘记;
对克列昂您一见倾心,
而我把娜塔莎⑤当作情侣。
我们分手了;直到如今
一切顺当,不失体面,
我们原本可以不再争吵,
恢复平静、保持友善;
但不行啊!就在今天早晨
你突然情绪激昂
重演了一幕远古的悲剧——
您又滔滔不绝地宣扬
温顺的骑士爱情、
谦恭的恋慕、妒忌和愁闷。
得了吧——不必,真的不必。
我不是孩子,尽管是诗人。
当我们的生命临近黄昏,
那似火的春情应该收起——
您留给您的长女,⑥
我留给我的小弟;
他们尽可以游戏人生
并把眼泪给自己的未来储存;
他们谈情说爱还适当,
而我们已到了诽谤人的年龄。
1821年
为波丽赫隆妮而作
卡里普索·波丽赫隆妮(1804—1827),希腊女郎。1821年夏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逃难到基希涅夫。她个子不高,身躯清瘦,胸部扁平,皮肤细腻,小脸很长,头发浓密、漆黑,两眼上挑,冲向鬓角,显得十分聪慧和多情,但长着一个鹰钩鼻子。她说话的声调优美动听,在吉他伴奏下,演唱的土耳其歌曲哀婉动人。据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