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舞啸苍穹-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争究竟是什么?

对于鞑靼人而言,战争就是用手中的刀剑,撕裂对手的身体,让那些懦弱的汉人的鲜血喷溅在自己的身上,然后割下他们的头皮,来点缀自己的衣衫。除此之外,战争的意义就是数不尽的财富,广袤的土地,还有那些漂亮的女人……如此而已,非常的简单。

身为鞑靼汗王帐下的先锋万夫长,斯蒂格利茨的手上,沾满了鲜血。

这次鞑靼汗王爱子被俘虏,对于斯蒂格利茨而言,其实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冲击,说到底又不是他的孩子,关我屁事。被一群懦弱的汉人俘虏,还不如当场战死的好,这鞑靼监国王子也实在是个废物,打不过就跑。连跑都不会那不是废物还能是什么。而斯蒂格利茨之所以会感到兴奋,是因为他可以再一次感受那温热的鲜血飞溅在他身上是的兴奋。想到那种美妙的感觉,斯蒂格利茨就会为之颤抖,兴奋的颤抖。

斯蒂格利茨率领本部六千骑军作为先锋,马不停蹄的赶往土城。一路上可以说是非常的顺利,除了遭遇了陷阱那一点小小的麻烦之外,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住他的脚步。不过,斯蒂格利茨也不得不承认,那些看上去和草地一模一样的陷阱,杀伤力不俗,使得他们不得不放慢了行进的速度。

百来个陷阱竟然在拖延了他一炷香的时间,还让他损失了百余名骑兵。不过那一种即将以敌人遭遇的快感让斯蒂格利茨热血再一次沸腾了。他喜欢这种硬碰硬,势均力敌的感觉,希望土城的对手,不要让自己失望吧。于是,六千大军在接近午时的时候,抵达了土城烽火台下的草原。

远远的,就看见土城丘陵上明军大旗迎风猎猎,山脚下,一队明军分成了四排,静静的肃立,沉默中一股凛冽的杀气直冲云霄。土城烽火台上居高临下的位置, 百余张寒鸦弩已经蓄势待发,刀盾手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寒鸦弩的后侧。

土城四周围的空间并不是很大,这样的空间还有处于劣势的地理位置,使得鞑靼骑兵难以发起大规模的冲锋,就算是发起大规模的骑射都有些困难。斯蒂格利茨也不得不勒住了战马,在丘陵下摆开了阵型。不得不说,战争真的是一场双向的文化交流,而这鞑靼先锋也颇有些手段,整个阵型十分的严整,和明朝久经沙场的老将布下的阵法不相上下。

六千大军鞑靼骑兵拉开阵型,看上去倒也威武,不过收到了王庭被掠夺屠杀的影响,士气显得有些低落。

斯蒂格利茨迎着骄阳眯着眼睛,凝视了片刻之后,不由得微微一蹙眉。

听说明朝的军队主将年纪不大,经验倒是十分的老道,整个防御军阵的布置正好卡在前进的必经之路。依靠着身后的土城,形成了一道极为坚固地防线。不过,单靠这三千多人,就想要阻挡住两倍于他们的铁骑冲锋吗?

第340节

斯蒂格利茨一阵冷笑,嘴角微微一翘,高高举起手中的胡刀。顺势向下一劈。

鞑靼人特有的牛角号依依呀呀的吹响,鞑靼骑兵立刻变化了阵型,由原先的准备应用于射击的雁行阵,一下子变成了用于突袭的锋矢阵,战马不停的打着响鼻,所有的人蓄势待发。

我就站在烽火台上仔细的观察鞑靼人的一举一动,一见到鞑靼骑兵有所行动,我几乎在同时也举起了手。传令兵立刻挥动令旗,战鼓隆隆的响起,以冯树森为首的一千名长枪兵齐刷刷向前推进十步,双手紧握三丈长的拒马枪,枪刃对准了鞑靼骑兵。并且每前进一步,就会整齐的呼喊出:“杀,杀,杀……”

连续十来个杀字出口,一股从天地的昂扬斗志回荡在整个土城。一时间 小小的丘陵上空,弥漫着一股惨烈地杀气,即便是居于丘陵之外的鞑靼骑兵,也不由得为之变色。

一鼓作气,再三而竭这个简简单单的道理鞑靼人当然明白, 斯蒂格利茨脸色大变,举起胡刀厉声吼道:“儿郎们,冲锋!”

三名鞑靼千夫长组成了冲锋的箭头,他们相互配合着,很快就冲进了丘陵。其后又有鞑靼百人队,不断的出动,杀向土城。

没有我的命令,半腰处的弓弩手,纹丝不动。

几位女孩子的兵器早已出鞘,有些紧张,有些期待的看着山脚下的一切,不时还偷偷摸摸的看了我一眼。我一手握着破敌枪,一手握着腰刀,静静的看着那些骑军冲来,心里默默地计数:五百步。。。四百步。。。

眼看着鞑靼骑兵越来越近,可是冯树森率领的枪阵,却毫无动静。

久经沙场的斯蒂格利茨心中不由得生出了一种不详的预兆:明军主将到底是想要做什么?一张以往作战的步骤,明军的寒鸦箭早就应该射出了。为何到现在还没有任何的动静?难道,他们真的想要凭借血肉之躯,阻挡鞑靼铁骑兵冲锋?

他忍不住喝道:“骑射准备!”

面对着鞑靼人稀稀拉拉的箭矢,冯树森的嘴角闪过了一丝不屑。鞑靼人的木质箭矢对一身重甲的长枪兵根本上没有造成多大的伤害,偶尔有几个士卒被箭矢射中了裸露部位,也只是一点点的小麻烦。

斯蒂格利茨心中还在疑虑,丘陵之下,却突然间出现了变化。

一连串战马的惨嘶声传来,只见当头的鞑靼战马纷纷马失前蹄,摔落马下。原来,就在距离冯树森的枪阵尚有百步的距离时,地面上陡然出现了许多深深浅浅的不规则坑洞。这些坑洞分布杂乱无章,大小不一,上面都掩着薄薄的土层,土层上还伪装着杂草,从表面上看,根本就看不出什么异常。可是当战马冲锋的时候,马蹄子很容易就会被陷在坑洞里面。运气好地战马,摔倒后还能站起来,可运气不好,一下子就会折断了马腿,有的撕裂肌腱,倒地之后早就再也无法站立起来。

而那些从马上摔下来的鞑靼骑兵,没等站起来,就被身后冲过来的战马踩得粉身碎骨。

这一种东高西低的丘陵地势, 根本就无法发挥出骑军的机动力和冲击力。

我看着疯狂涌来的鞑靼骑兵,心里暗自好笑:就算是赶着来送死,也不用争先恐后吧?我目视传令兵,传令兵果断的举起手中的令旗,战鼓擂响,陈剑雄高声喝道:“放箭!”

千余支加长的寒鸦箭飞射而出,带着撕裂空气的锐啸声飞向了傻乎乎的赶来送死的鞑靼人。寒鸦箭射程,可覆盖五百步左右的距离,此时又正好处于居高临下的有利位置,射程加强,恰好就是在枪阵前方八十步左右。

鞑靼骑兵被前方的受伤死亡的战马阻挡住了冲锋的脚步,乱七八糟的拥堵在一起,乱成了一团。一轮箭雨过去之后,数百名点的骑兵倒在血泊之中,尸体被往来不断的铁蹄,瞬间踩成了烂肉。那凄厉的叫喊声,回荡不停。

二百张寒鸦弩在山腰上轮流散射,给鞑靼人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更沉重的打击了敌人的士气。那些从马上摔下来的鞑靼骑兵放弃了赖以生存的骑战,费劲千辛万苦狼狈地爬起来,挥舞着刀剑,向冯树森所在的枪阵发动攻击。

站在军阵正中,冯树森早就有些等不及了。他虎目圆睁,突然间一声厉吼:“长枪兵,第一种进攻姿势,刺!”

第一排的长枪兵在号令声中蹲下,猛然高喝一声,一排长矛闪烁着寒光,凶狠地突刺而出。同时第二排的长枪兵站立,从第一排长枪兵的身侧出枪,枪刃上挑,正挡住了鞑靼人的脚步。第三排长枪兵再次前进,越过第二排地长枪兵突刺,三排长枪兵互相掩护,有条不紊的前进,很快就把冲过来的鞑靼人杀得一干二净。他们的枪阵始终保持不乱,缓缓朝鞑靼人推进。

就在此时此刻,鞑靼人的战马已经无法跑起来。在居高临下的丘陵地势中,战马的机动力不但无法发挥,反而在明军枪阵的攻击下,变得束手无策。鞑靼人在防止住明军的推进同时,还要小心头上地寒鸦箭。

过了河的卒子杀伤力最是惊人,鞑靼人对此深有体会。

一名鞑靼骑兵刚磕飞了一支寒鸦箭,四五支长矛瞬间就穿透了他的身体,甚至没有空间来躲闪腾挪。冯树森指挥着枪阵稳扎稳打的推进二十步,他们的身后就留下了数百具鞑靼人的死尸。

斯蒂格利茨也变了脸色,结结巴巴的喝道:“无耻的汉人,就会用那些阴谋诡计,大家下马,都下马,和他们步战!”

让鞑靼人下马步战?不就是下马吗,问题是说起来倒是简单,做起来就有一些麻烦。鞑靼人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为了方便作战和行进,往往会用腰带系住战马,以方便固定自己的身体。这系上去容易,可是想要下马可就困难了。

冯树森双手紧紧地握住斩马刀,仰天长啸,杀得兴奋不已。斩马刀带着劲风,割破了一匹又一匹战马的脖颈,随后顺势横斩,砍倒了一个又一个落马的鞑靼人。

战况对我们有利啊,首战告捷,高昂的士气对接下来的阻击战有着莫大的好处。站在烽火台上观战的几位女孩子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神色,刚才紧张的模样早已不复存在,紧紧地握住兵器的小手儿早就恢复了自然。

“传我口令,命令枪阵将士保持阵型,攻击,攻击,在攻击!”

身后战鼓声隆隆,虽然没有看到令旗的招展,但冯树森已经明白了鼓点所包含的含义:保持攻击保持阵型,步步为营前进!

几个月地训练,让枪阵的士卒们清楚的认识到这军阵的厉害之处。他们自觉的归拢阵型,在稳步推进,持续杀敌的同时,始终保持住阵型的完整。

丘陵下的鞑靼人越来越多,枪阵推进的速度越来越慢。与此同时,在远处戒备的鞑靼人见识了枪阵的威力,纷纷解开了腰带,跳下战马,挥舞着刀枪怪叫着冲进了沙场之中。

烽火台前,令旗再次变化,鼓点的节奏变得沉稳。

寒鸦弩停止了射击,刀盾兵迅速推进了几百步的距离,占据了刚才枪阵的有利地形,与此同时,操纵寒鸦弩的射手放弃了笨重的弩车,身上背着两壶羽箭,挽着长弓越过刀盾兵,成一字三组排列,而后步调一致的弯弓搭箭。

“三段击!放箭!”陈剑雄大声命令。

枪林箭雨再一次覆盖在谷地中的鞑靼人的头上。

我想传令兵做了个手势,传令兵再次挥动令旗,三轻一重的鼓点节奏响彻丘陵,弓箭兵开始了持续的远程支援。

斯蒂格利茨的骑兵,已经换成了步军,一队队,一列列涌进了丘陵。

可就在这时候,只听丘陵左侧背阳的阴暗处传来一声声战马地狂嘶。张鑫率领一支五百名勇士组成的骑军,嘶吼着掩杀出来。斯蒂格利茨一下子全蒙了,汉人阴谋诡计太多,打仗简直不守规矩,我这边刚骑军换成步军,你们就用骑军攻击?还让不让人活了?

就是不让你活着回到鞑靼大草原!我暗自发誓。

“大家上马!”

斯蒂格利茨的命令显得有些有气无力。

可这一会儿上马,一会儿下马的,还让不让人活了?

鞑靼人一下子全都乱了套。另一边,张鑫秀率领骑军绕着已经下马的鞑靼人疯狂奔射,也不和他们正面交锋,这是不停的射箭。失去了战马的鞑靼人,就像是没了爪牙的老狼,就在眨眼间,数百名鞑靼人倒在血泊之中,几乎在同时,斯蒂格利茨对手下的各个百户,也彻底失去了控制。

“万夫长大人,看!看烽火台上!”

一名亲随拉着斯蒂格利茨,手指丘陵上的烽火台惊恐地大声喊叫。

斯蒂格利茨抬头一望,顿时大惊失色。不知在何时,那山崖之上,竟出现了一面面,一列列的旌旗。

几个身穿大红袍的刀斧手拉出了几个鞑靼贵族还有王公大臣,这几个昔日高高在上的鞑靼要人一个个鼻青脸肿,嘴里塞着士兵们换下来的裹脚布,虽然想要拼死挣扎,但是他们的反抗显得如此的苍白,如此的乏力。

我一脸的坏笑,阴森森的说道:“斩!”

刀斧手熟练的手起刀落,几个鞑靼贵族还有王公大臣立即身首异处,死无全尸。

鞑靼人的士气一下子掉落到了最低点,方才还在忘乎所以发起冲锋的鞑靼战士,立马掉转了方向开始四散逃命,一人!两人!四人!百人!整个鞑靼前锋部队彻彻底底的溃败了!

再不跑,命难保!斯蒂格利茨的脑海中,立刻闪过了这样的念头。他拨转战马,凄声的呼喊起来:“撤退,立刻撤退!”

这还用得着他提醒?除了他的亲卫,其他的鞑靼战士早就放开脚丫子狂奔了。

此时我早已走下烽火台来到弓箭手当中,破敌弓早就挽在手中,弯弓搭箭,对准那指手画脚,嘶声叫喊的斯蒂格利茨。

“鞑靼猪,看箭!”

话音未落,羽箭已离弦。六石的硬弓,让羽箭飞出之后,产生了刺耳的历啸。斯蒂格利茨眼见利矢射来,本能的挥刀磕挡。只听铛的一声,那箭矢是被磕飞了,可是巨大的力量,却震得斯蒂格利茨手发麻。

他刚挡出去第一支羽箭,还在那儿暗自庆幸,没想到三点星光又飞射而来。

珠联璧合!王者九箭,传说中珠联璧合的王者九箭!

斯蒂格利茨不由得惊呼一声,想要躲闪却已经来不及了。他倾尽全力躲开了第一支箭,却不想第二支箭恰如其分的射中了他的面门,紧跟着第三支利矢,穿透了斯蒂格利茨的咽喉,斯蒂格利茨惨叫一声,翻身从马上摔落。

“万夫长死了,万夫长死了!”

百上加斤,火上浇油,鞑靼人更是乱成了一团。

陈剑雄见到冯树森还有张鑫居然取得如此战绩,顿时感到不服。他好歹也是也个百户,怎能输给和自己功夫差不多的两位同僚?现在双方的队伍已经混战在了一起,这一场战斗中弓箭手的作用基本上中到了尽头。

陈剑雄兴奋的喝道:“弟兄们!收好弓箭,拿起你们的武器跟我冲!”

话刚刚说完,陈剑雄跨上战马,一挺手中的长矛,呼啸一声冲向敌群,那些弓箭手也嗷嗷叫的跟着冲了过去。

一名刚从混战中解脱的鞑靼人还没有来得及喘一口气,就见一直长矛迎面而来,穿透了他的身子。陈剑雄根本不管这鞑靼人的死活,拨马就走,而身后的士兵也如他一般,全都是一触即走,数十名刚从混战中里逃出生天的鞑靼骑兵,瞬间倒在了血泊……

丘陵下,冯树森所部的长枪兵在他的指挥下,熟练的分成了六个小阵,将乱成一团的鞑靼人,分割,撕裂成一块又一块,然后不断的攻击,不停的侵蚀。小阵之间,又相互不断的掩护。你攻击的时候,我掩护,我攻击的时候,你来掩护。六个小阵,犹如一个绞肉机般,将鞑靼人彻底打散。

第341节

我站在远处,身后明军的战旗猎猎作响。几位女孩子还有几百名亲卫静静的立在我的身后,大战打倒这个份上,看起来,已经不需要我再出手了。

。。。。。。

焚烧了阵亡的那些斯蒂格利茨所部的士兵尸体之后,鞑靼汗王的心里很不舒服。独自坐在大帐中,百般无聊的喝着闷酒。

原以为土城乃是弹丸之地,甚至不需要他出手,凭借斯蒂格利茨的六千骑兵就可以摧枯拉朽的攻占。顺便从汉人那里解救出被俘的王子,还有那一帮王公大臣还有贵族,还能够把那些被掠夺的财物抢回来,还能够为死去的鞑靼人报仇雪恨,这样他鞑靼汗王的威名将会传遍整个大草原,那些嘴上臣服,事实上图谋不轨的部落一定会有一个明确的选择。

哪知道连土城烽火台砖头的影子都还没有看见,斯蒂格利茨已经全军覆没。

汉人里有能人啊!要不能够凭借仅仅六七千人马横扫整个鞑靼草原?杀烧掠夺,从而令所有的鞑靼平民闻风丧胆。

早年通过阴谋诡计上位的鞑靼汗王可不似斯蒂格利茨那般狂傲,在仔细听闻了溃兵的描述之后,他索性在抵达丘陵之后,抢先一步驻扎其中,以免对方再使用什么诡计。同时,他也没有立刻下令攻击。而是进行休整。

土城里上有多少明军?恐怕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明朝的军队初进大草原时应该是六七千人,征战半年,就算是屡次偷袭得手,杀人一万,自损三千,恐怕应该至少折损了两千名以上的人马。再算上伤员和押解俘虏的战士,整个土城的的明军应该在三千人到三千五百人左右。那些溃兵所说的成千上万简直就是自欺欺人,明摆着就是胡扯。

难道明朝早已收到了消息,在土城周围布置了援兵?

昨日的土城烽火台插遍旌旗,援兵或许有这个可能。要不凭借三千人到三千五百人左右,一路狂奔精疲力竭的明军,怎么可能抵挡六千鞑靼精锐骑兵。想到了这里鞑靼汗王不禁有些疑虑。昨天的混战鞑靼一方处在慌乱之中,很难看清楚对方究竟有多少人。以至于许多溃兵都以为,明军地数量至少有八九千人,甚至是万人以上都有可能,

从另一方面来说,就算有人看出了端倪,也不会跳出来说破。 毕竟几千体力充沛的人被不到他们半数的疲兵打败,这说出去,可不会太好听。按照鞑靼汗王的计划。修整一夜之后,明日凌晨对土城发动不间断的猛烈攻击。最好能一举冲破土地防御,趁势追击押解俘虏和战利品的明军。

唯有这样,才能显示出他的手段,显示出鞑靼汗王与众不同的魄力与谋略。也唯有这样,才能让其他部落头人没有借口。斯蒂格利茨之败,非我无能,实在是对手太强大了。可再强大的对手,还不是被我瞬间击溃?

想到了这里,鞑靼汗王的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点点笑意。就算是击溃了坚守土城的明军,追上押解俘虏和战利品的明军也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若是途中遇上明朝的增援部队,恐怕营救就会难上加难,看来此次出击营救,也许并不如想像中地轻松。

“传令各部的万夫长还有千夫长,前来大帐议事。”

鞑靼汗王喝了一会儿酒,命亲兵下去传令。然后,他又取出一副粗糙的牛皮地图,在军帐的木案之上观看。

片刻后,各部万夫长、千夫长纷纷抵达军帐,依照官职的大小分列两边。

“土城的汉人非常狡猾!”鞑靼汗王神色庄肃的说:“斯蒂格利茨之败,固然是败在他掉以轻心。但也不能否认,这些汉人确有本事。”

“尊敬的汗王,临战之前,何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一名长相丑陋,身材魁梧的万夫长站着大声道:“明日我愿为先锋,一鼓作气拿下土城,汗王不必如此担心。”

“斯坦利夫万夫长不愧是我鞑靼最优秀的勇士,的确是豪爽。我今日找你等前来,就是为了商议明日如何一鼓作气拿下土城。斯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