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世上如果有后悔药可吃的话,英国公张之极肯定想吃一颗,不过眼下他与张力的关系慢慢地在修复中。倒也可以省下一颗来。锦州城中现在最想吃后悔药的,非齐英的父亲齐老爹莫属。
齐老爹有一手还算不错的铁匠手艺。以前在宁远卫城中便是靠此谋生。
顺带一提,大明朝的匠人按照朱元璋的规矩。那就一定是匠户,与军户差不多,必须世世代代为匠人。可是到了万历以后,匠户、军户逃亡都极多,天启崇祯以来,匠户军户制度至少在辽东已经名存实亡,很多民户的百姓也有靠当匠人谋生的。
前不久宁远卫城姓“张”以后,女儿齐英便介绍他进了团山堡兵工厂锦州分厂做了一名普通铁匠。
对于齐英的好意,齐老爹就算脸皮再厚,也有些不好意思,原因么,自然是先前逼过婚……
现在是午休时间,齐老爹正在工坊宿舍中一个人枯坐着生闷气。他嘴里纵然不说,心里却是肠子都悔青了。
自己的女婿……唔,虽然女儿还没出嫁,不过齐老爹已经迫不及待地改变称呼了……木头,短短一年时间竟然已经从一个小兵升为了副将!
副将乃是总兵官高元良高大人之下最高的官职了,也不知木头那小子是不是关二爷附体,居然能混到副将的职位……
齐老爹喝了一口已经有些温吞的茶水,而后发出了一声叹息,重重地将茶杯放在了身前的桌子上。
齐老爹扫视了一眼这“工人宿舍”,乃是一张通铺,平时住着四个人。眼下其余三人都趁着午休时间加班加点干活,可是齐老爹对于加班却一点儿兴趣也提不起来。
可不是么,团山堡工坊中的工人们的薪资都是计件,若是能抽出闲暇时间多打造出几根铳管之类的,这个月工钱便会多出许多。
然则,些许工钱,又岂能与女儿齐英和“准女婿”副将木头大人的婚事相提并论?
若是女儿真的嫁给了木头,自己一辈子还用愁吃穿?还用在这工坊的炉子前打什么铁?
齐老爹当然知道木头带着大军跟总兵官高元良去打海州卫,而女儿齐英作为护士队长也一同随军出征,现在想这些事情都是扯淡……可是他又无法控制自己的脑子,不得不想。
因为在大军出征之前,张大人已经许诺,此战结束之后要让军中一些将官成家,好像是说团山军的将官们老是打光棍也不合适……
齐老爹想了老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好主意,毕竟先前自己将木头得罪得太狠了,也不知他还记不记仇?
若是可能,就算上门去给木头大人赔礼道歉也是可以的,就怕人家现在不准自己进门……更为棘手的是,女儿齐英虽说帮自己在团山堡工坊谋了一份差事,不过平常言语却也不冷不热,似乎自己先前也让她失望透顶。
齐老爹一时间有些不忿,古往今来都讲究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且他也听宁远的读书人说过那“三从四德”,女子就该“在家从父”,可是眼下张大人颁布的法令里却不管这一套啊!(。)
第419章 困境()
辽东督师张力在控制金州、宁远、广宁之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当然,明面上不能说是法律,否则放着好好的《大明律》不用,你张力捣鼓一个新律法出来,不是造反又是什么?
督师大人给这些法令取了个高大上的名字……《屯田御寇暂行条例》,反正老百姓也听不懂,读书人绕来绕去,明面上没有“律”这个字眼就行。
关于封建礼教中最核心的部分……“等级”,张力并没有直接提出反对,而是开了一个后门:所有人不管男女老幼对于家长、族长、官吏等等决定的事情,都可以向团山堡民事部门提出申诉。
这一条实在是一把软刀子,父亲逼迫子女婚嫁的,子女一申诉,负责管理民事的王奇峰便站在子女一方。几个案例判罚下来,无形中团山堡老百姓的风气已经开始慢慢改变了。
譬如现在齐老爹下意识里便接受了不可强迫女儿婚嫁,否则铁山堡挖矿大军便会多自己一个的事实。
齐老爹只是一个缩影,他并没有意识到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已经开始发生改变。
……
团山军三路进攻最先传回捷报的没有什么悬念,正是万治的金州军。复州卫主要包括后世大连管辖的普兰店市和瓦房店市,在明代金州卫也就是后世的大连,辖区还没有后世那么大。
复州卫的鞑子本来就是残军,城墙年久失修,万治的金州军甚至都没有正面攻城。只是对着城墙齐射了几轮炮弹,鞑子守军便弃城北逃了。
万治带着金州军第一时间入复州卫城弹压地方治安。并没有派军追击。一则金州军人数本来就不多,二则鞑子往北逃窜。而复州卫北边正是盖州卫,那里有卢象升的一万人马等着收拾他们。
又过了数日,张力终于收到卢象升的战报……盖州卫城已经攻下,团山军伤亡两千余人,歼灭敌军也是两千左右。
显然一比一的战损对于攻城战来说,已经可以称之为大胜了,张力也变不出飞机坦克导弹来,没法做到米帝惯用的什么超视距战争……
然而进攻东北方向海州卫的高元良却遇到了麻烦,迟迟打不开局面。
张力严令万治和卢象升立即带军向海州卫城集结。而他自己也是带着大量军备物资,从锦州城出发,前往海州卫城。
高元良将前敌指挥部设置在海州卫城以西四里地的牛庄驿,眼下团山军一共集结了三万人来攻海州卫城。
牛庄驿中军大帐,张力神情严峻,端坐在帅位之上。左手高元良,右手卢象升分领一众将官分列左右,个个也都是表情肃穆。
张力首先瞥了一眼高元良,只见他眼窝深陷。才短短数日时间,似乎就憔悴了一大截似的。而且,三路大军进攻鞑子三个地方,另两路都大获全胜。唯独高元良这一路迟迟打不开局面,他心中的焦虑是可想而知的。一直以来,高元良都是团山军除了张力之外的头号人物。现在攻不下城池,实在很没有面子。
张力首先开口了:“元良。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你还未失败。只是没有攻下城池罢了,无需自责。”
高元良正内心惭愧之际,一听张力这暖洋洋的话语,登时险些落下泪来。他上前两步,行了一个军礼,沉声道:“末将辜负大人的期望了!”
张力摇了摇头,缓缓地道:“海州卫城城防坚固,火炮众多,并不容易攻克,远非复州和盖州卫城可比。元良,我知道你是不愿意手下儿郎蚁附攻城,顶着重大伤亡攻下城池……”
高元良只道自己的心思无人知晓,谁知张力一句话就揭开了谜底,心中那块压得他无法呼吸的大石头终于放了下来。高元良整了整嗓子,开口道:“大人,末将确实担心损失太大,这些兵卒都是老兵,每一个都很宝贵。虽说战争是必然会死人的,但损失太大可就划不来了。”
张力脸上露出欣赏的神色,重重地点了点头,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朗声道:“自古打仗都是所谓的一将功成万骨枯!老高,你将士卒的安危放在第一位,让我感到很欣慰……你做得对!”
高元良低下头去,用小声但是很自豪的口气道:“末将愧不敢当。”
众将先前肚子里都有些小九九,倒也不是说看高元良笑话,而是人总有点争强好胜的心思……现在一听张力如此赏识高元良,顿时也明白了过来,原来还是差着高元良一大截……
张力先前已经看过高元良呈上的详细战报,这海州卫城城墙高十尺有余,虽说还比不上十二尺高的宁远和锦州,但也算是很高了。加之城墙上火炮众多,团山军的火炮虽然比他们更多,但也没有什么大用。
原因自然是距离,若要集中大量火炮近距离的攻击城墙,那么集结的地方也就是敌人火炮的靶子。团山军目前的炮兵队可是香饽饽,什么兵种损失都可以接受,唯独炮兵损失很难补充。
每一门火炮背后都是一个战斗小组,其中的炮兵素质是团山军各兵种要求最高的……譬如最核心的操炮手,基本都是训练了大半年以上,经过无数次实弹射击过!
高元良不舍得拿炮兵去填人命,那么就得用更多的步兵去填,攻城战就是这样无奈!
张力眉头也深深地皱了起来,其实高元良如此这般行事,也与自己先前交代过谨慎使用炮兵有关。
因为,张力除了线膛枪和米尼弹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兵器改良也在着手进行,那就是火炮。
大炮被誉为“战争之王”是当之无愧的,譬如现在的攻城战,线膛枪和米尼弹有作用没有?肯定有,但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只要进入敌人火炮的射程,不管你是线膛枪手还是火绳枪手,被轰成肉泥那都是一般无二的。
当然,这说的是攻打坚城要塞,野战自然线膛枪配合米尼弹可以专治各种不服……(。)
第420章 变化()
现在敌我双方所使用的火炮,尽数都是所谓的“佛朗机炮”,乃是十四、十五世纪欧洲人所用的火炮,明显已经属于比较落后的东西了。¥f
在十七世纪末,欧洲人发明了榴弹炮……也就是说,在眼目下,张力绘制的那榴弹炮的图纸,真真是领先全球的大杀器。
榴弹炮是一种炮管较短、口径较大、装在两轮炮车上的野炮。这种炮的架尾很短,因此射角比较大,它的炮管要比长炮或火炮短而轻,比迫击炮长。这样,弹道就更加低,精确度也更高了。榴弹炮的优点在于它的攻击火力更强,炮身更轻,因此机动性更大。在可以用炮弹袭击和需要扫清障碍的地方,榴弹炮比使用加农炮更加优越。
张力后世乃是个军迷,对于火炮的基本构造还是知道的。其实,张力还画了一张迫击炮的图纸,不过目前团山堡兵工厂还没有能力同时研发两种火炮,故而张力选择了首先发展榴弹炮。
后世纪录片中常见解放战争中我军使用的火炮,几乎都是榴弹炮。而影视剧中日寇在野战经常用的那种称为“小钢炮”的火炮,便是迫击炮。
榴弹炮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自然是张力的首选。
可是迫击炮也不是没有优势,虽然它射程短,精确度低……但是,它有一个榴弹炮不能比的优势,它是抛射。
简单的比喻就是说,榴弹炮是硬生生轰开敌人的城墙,将所有东西碾压成辎粉……而迫击炮则是越过城墙。直接轰炸城内敌人的有生力量。
现在的城墙坚固程度远不如后世的钢筋混泥土工事,所以榴弹炮自然是张力的首选。要的就是万炮齐发的那种气势!
不过……团山军的榴弹炮还在研发中。第一门榴弹炮成品虽说一个月前已经做出来了,却发现了很多问题。宋应星正带着人加班加点的改进工艺呢!
榴弹炮与线膛枪、米尼弹乃是团山军目前的头号机密,张力自然是对任何人都只字不提的。
这一仗,榴弹炮当然是指望不上了……
张力收敛起心思,扫视了众人一眼,开口问高元良道:“老高,目前我团山军的攻城盾车数量可够?”
不管是敌我攻城,在盾车的掩护下接近城池都是必须的,所以高大的木质盾车便是攻城最最需要的东西。
高元良眉头紧皱,微微摇头道:“大人。先前攻打海州卫城,我军的盾车已经消耗了半数……虽说这几日从锦州、复州、盖州、金州相继有盾车补充而来,但也不够三万人攻城所用呢!”
张力点了点头,沉吟片刻之后,一锤定音地下了决断:“这几日什么事情都不用做,所有团山军将士都打造简易盾车……附近有不少森林,木材应该不缺。”
众将立刻齐声应诺,而一直没有单独发言的卢象升却开口了:“大人,现在兵士们也只能打造简易盾车而已。坚固程度堪忧,恐怕护不了步兵的周全呢!”
张力微微一笑,点头道:“这一点我当然知道。我自有方略,你们按我说的去做。简易盾车打造完成之日。便是海州卫城攻克之期!”
卢象升见张力如此有自信,便也不好相劝,心中疑惑更深了:就算接下来几日做出来的简易盾车数量够了。可是防护力堪忧,张大人才说了不能让士卒白白送死。现在怎么又……这不管如何看都是互相矛盾的呀!
……
复州、盖州相继失守,而海州陷入重围的消息。很快便通过沈阳的快马传到了顺义的后金国大营之中。
建奴、蒙古二鞑子、汉军旗二鞑子顿时好一阵鸡飞狗跳……由于立场各不相同,反应自然也有些许差距。
最着急上火的当然是女真人了,黄台吉刚一听到消息,甚至直接倒地昏迷了足足一个时辰,才悠悠醒转……
蒙古二鞑子一贯就是那尿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正什么海州陆洲的,就算是天州,也与他们没什么关系。现在眼瞅着女真人老巢被人打,蒙古人自然也看出些端倪,急吼吼地要求黄台吉退兵回塞外……虽说先前劫掠的物资人口被张力“截胡”了,不过这段时间蒙古人又抢了不少东西,现在想要的是“落袋为安”。
最让黄台吉感到备受打击的,倒还不是后方城池失守,而是以前从未出过问题的汉军旗!汉军旗的孔有德居然出工不出力,隐隐生出了保存实力的想法……这尼玛还了得?!
所以,这日黄台吉召集了女真王公大臣议事,并没有叫上自诩为“女真诸葛亮”的范文程。
范文程很无辜,很受伤,估摸一个人正躲墙角“偷偷拭泪”呢……然则,另外一个人就很开心了,他,自然就是正白旗旗主多尔衮了。
女真人自个儿关起门来议事,那还是老汗王奴儿哈赤时代的事儿了,现在黄台吉重又召集女真人单独议事,多尔衮又岂会不喜?
可是议事议了大半天,女真王公大臣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立刻回师辽东,解海州卫的围,野战一举干掉团山军。
黄台吉心中委实难以决断,草草宣布散会之后,下意识地又想派人去请范文程范先生来商议,不过多尔衮却主动留了下来,说是有良策可解海州之围。
余者众人散去之后,中军议事大帐中便只剩下了黄台吉和多尔衮两人。黄台吉看着一脸谦恭模样的多尔衮,心思不由得飘得有点远了……
说白了自己当初谋夺汗王宝座的时候,欺负的就是多尔衮的娘大福晋阿巴亥……用类似三国曹公“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的鬼话逼死阿巴亥之后,黄台吉一直对这事儿讳莫如深。
刚登基的时候,下意识里,黄台吉觉得多尔衮乃是自己汗位的威胁者,所以压了他很多年,直到黄台吉汗位稳固之后,才提拔多尔衮做了正白旗的旗主。
黄台吉收敛起心思,看了多尔衮一眼,开口问道:“多尔衮,你真有解围之策?”(。)
第421章 献策()
多尔衮上前两步,对着大汗黄台吉打了个千儿,朗声道:“大汗,那团山军的张力无非跳梁小丑而已,即便攻下了盖州卫和复州卫,也不值得咱们进退失据!”
黄台吉眉头紧皱,嘴里淡淡地蹦出了几个字:“哦?此话怎讲?”
多尔衮难得有机会单独向黄台吉进言,故而也是提前做足了功课的,他接着道:“大汗,辽中三卫之中,盖州和复州均不足守,可是海州卫却不一样。※%海州卫城城防坚固,火炮众多,团山军定然占不了什么便宜。”
顿了一顿,多尔衮接着又道:“先前传来的战报不是说团山军在海州卫城下束手无策吗?臣以为海州卫城定然可保无虞!”
“唔……”黄台吉微微颔首,显然多尔衮所说的有几分道理。沉吟片刻之后,黄台吉开口问道:“多尔衮,你的意思是暂时不管辽东,而是一鼓作气先吃掉顺义城的蓟辽军?”
多尔衮连连点头,意味深长地看了大汗黄台吉一眼,露出一副智珠在握的表情:“大汗,明狗用的这招乃是围魏救赵之计,咱们若是从顺义撤军,可就正中明狗的下怀了!”
黄台吉猛地一惊,脑子里也反应了过来……这倒并不是他头脑不如多尔衮,而是所谓“关心则乱”,那海州卫离辽阳沈阳太近了,所以黄台吉一时间有些急火攻心。
现在多尔衮这么一说,他又岂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那团山军素以火器犀利著称。若是不计伤亡,用重炮猛攻海州卫城的话。恐怕……
多尔衮眼见大汗黄台吉神色数变,心知大汗正在思考自己所说之话。于是决定再加一把火:“大汗,臣以为……”
多尔衮话还没说完,黄台吉忽然做了个停止的手势,目光如刀子一般冷冷地看着他。
多尔衮有些莫名其妙,大汗的这种眼神让他感觉不寒而栗……明明自己是来献计献策了,大汗怎么这么看自己?这是何意?
不等多尔衮反应过来,黄台吉神色便恢复了正常,淡淡地道:“多尔衮,你下去吧。你说的本汗王会慎重考虑……唔。你将范先生叫来。”
多尔衮脚下一个踉跄,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死死咬住嘴唇,应了一声:“臣遵旨。”
多尔衮转身出了中军大帐,而黄台吉看向他背影的目光愈发阴冷,到了最后,眼睛竟然眯成了一条线。
自己的这个弟弟,已经长大了!从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来看,他比自己的长子豪格明显有心计,恐怕自己百年之后。并不是什么好事!
看着多尔衮的背影彻底从视线中消失,黄台吉微微叹了口气:“豪格啊,你为什么只知道喊打喊杀,有勇无谋?若要掌控一个国家。又岂能光靠武勇?”
黄台吉一脸颓然之色,用手轻轻的揉着太阳穴,显然多尔衮的日益成熟。触动了他内心最敏感的神经……
“奴才范文程,给大汗请安了……”当范文程扯着长长的嗓门跪地请安的声音传入黄台吉的耳朵之后。黄台吉立刻便收敛起了心思,看向范文程。
只见范文程匍匐在地。咚咚地磕了好几个响头之后,脑袋更是深深地埋了下去……
这倒让黄台吉有些纳闷了,因为他此前已经“恩许”范文程平常单独召见时,不用行那三跪九叩之礼,现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