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瓯缺-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闹。军官们一头钻进这些老窠、新窠;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轻易不肯再钻出来。你想想;如果碰巧这个队官沉醉在哪位相好的潋滟酒波中;或者那个队官手气大好;一下子用三颗骰子掷出一副〃宝子〃;这时你送了命令去;他会乖乖地跟随着传令兵应召前来开会听调吗?
过了三天;刘光国等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找到一部分军官;把他们集合起来。刘光世撒消了他上次传达的军令;当众认了错。然后;敲起锣鼓;摆开全副执事;王麟带着跟班;袍笏登场。他的这副好像戴着乌纱帽的猢狲相;在自己的心目中产生了无限尊严感。他咳嗽一声;扫清喉咙;尖声地宣读起新的出征令。
取消一个;又传达一个;把本来已经昏沉沉、醉醺醺的军官们搞得更加稀里糊涂。但是归根结蒂;还是要他们出征。这是他们根本不能考虑、绝对不能接受的命令;管你统帅部也好;宣抚司也好;谈别的还可以商量;为你们去卖命出征;老子可万万办不到。
他们有千百个理由反对出征。
因为他们从两浙战争和京东一战中夺来的〃战利品〃还没在准宁府这座销金窟里完全销化掉。这些〃战利品〃一定要放进这口大锅子销化掉心里才会舒服呢;彻底销化掉;才能彻底舒服。或者因为他们虽然化完了全部外快;但在这新的半年中又学会了许多新的谋生之道;例如克扣军饷呀、吃空额呀、勾结当地商人抛售军需物资呀……总之;他们学会了许多过去在西军中大半辈子梦想不到的谋生之术;因此也就适应了过去大半辈子梦想不到的新生活;彻底改变了人生观。他们的钱越多;谋生之道越广;就越不想去干老本行。他们要终老在淮宁府这一片温柔乡中;谁也不高兴到前线去为哪个卖命了!
王麟的十足排场;并没有使他所宣读的出征令变得更加悦耳一点。他一读完;会场下面就像踹翻了窝的黄蜂一样吵扰起来。
继王麟以后;另一个立里客贾评登场。贾评一向自认为对军官们的心理状态作过系统研究;他和王麟两个;今天各自扮演一个角色;在唱工、做工方面各有千秋。他用一副笑嘻嘻的嘴脸向军官们宣称:他们是宣相(这个称呼是他贾评首创发明的;后来风靡一时;确是一件杰作)特意派来向贵军致意的。宣相一向重视贵军;不管其他各军多么眼红;已内定派贵军为选锋。
贾评说到这里;自己先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地代替军官们感激涕零起来。然后他画龙点睛地点出了当选锋军有什么好处。
〃想那燕京乃是大辽百余年来的京都;金银如山;美女如云;决非贫瘠的浙东地面可比?〃他咽一口馋涎;继续说;〃贵军担任选锋;一旦抢先占得该城;只消把一座空城报效朝廷。其余金银珍宝、子女玉帛;统归贵军所得;管教诸君一生受用不尽;子孙后代;也沾其福。俺倒怕贵军迟迟其行;让老种派了杨可世当选锋;一块肥肉落进别人口里;这才叫做噬脐莫及哩!唵唵;俺这话可说得有理?〃
贾评的话确像一丸金弹打中军官们的心窝;使他们忐忑不安起来。可是他们也有现实的考虑:两浙一战;死伤惨重;使他们直到今天还深怀戒心。再则贾评的话;即使句句是实;毕竟还是未来的事情;要他们放弃眼前的好处去博一场未来的富贵;这笔交易未必合算。
实用的甲胄挡住了金弹的射击;军官们经过一番交头接耳的议论;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以后;就有人首先发难道:
〃机宜的话;说得不错。只是本军军饷短绌;官兵们一贫如洗;怎得成行?〃
〃这话对了!〃其余的军官也一齐起哄;七嘴八舌地嚷喊道:〃本军军饷奇绌;官兵们个个欠了一屁股的债;哪里走得脱身?〃
〃走不脱身;走不脱身。〃
这话也许不假;军官们欠了酒楼、行馆、博坊、勾栏一屁股的饭债、嫖债、赔债;戏债;但这些债务不是由于军饷短绌;相反地;倒是因为军饷特别丰厚了才欠下的。胜捷军是宣相的宠儿;它的军饷向来得到优待;不仅分文不欠。一年来还多发了两个月的恩饷酬功。这个理由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贵军军饷怎生短绌?〃贾评才问了一句。
〃出征打仗;报效朝廷;敢情不好?〃下面又有个麻脸汉子发话道;〃只是本军军粮不足;官兵们一个个面黄肌瘦;有气没力;哪能千里迢迢地跑到河北去?〃
贾评一看在座的军官们包括这个发言的麻脸汉子在内;一个个都像钻在粮仓里舐饱了谷子的耗子;又肥又胖;油光满面;哪有面黄肌瘦的样子?正待再说几句。下面又有人提出马匹、马秣和武器配备问题。一个问题没说清楚;第二个问题又接踵而来;使得这位军事心理专家大有接应不暇之势。
贾评按照他们事前分配好的角色演戏;他耐下性子;满拍胸脯地保证道:
〃河北都转运使詹度是宣相门下;转运判官李邺;不仅身列宣相门墙;还与在下交好。唵唵;在下与他向来互通有无;交情深厚;非泛泛者可比。〃
他要王麟出来证实一下;王麟果然好像一只鼓足了气;两边腮上吹出两个大气泡的青蛙似地点点头;表示认可。这壁厢;贾评满面堆下笑;继续说:
〃可知俺是掬诚相告;所言非虚了。李判官放着便宜货不给自己兄弟;倒叫别人拣去?大军此去;俺叫李判官多发一个月恩饷;让兄弟们安家开拔。唵唵;这个就保在贾某身上。大军哪天开拔;贾某哪天就把恩饷亲自送到诸君手里;决不短欠分文。〃
然后他又说到北京大名府留守黄潜善也是宣相一力提拔的人;大名府封椿库里储藏着足够装配十万大军的兵器甲胄;另有两百床床子弩;一百位七梢炮;都是克敌致胜的利器。凭着区区与王机宜跟黄留守的交情;这些都可拨与本军使用。最后他又笔酣墨饱地补上一句:
〃诸君成全得这段功劳;唵唵;休忘了区区与王机宜今日为诸君的一番效劳。〃
一切可以在会场上提出来作为反对出征的借口都被打消了。热戏结束;冷戏再度登场。王麟摆出好像宣抚使亲自范止的那付架势;连得说话的声音;经过多年揣摩和练习;也有点像一只阉过的雄鸡的啼鸣。他用着这付架势和这个假嗓子;一本正经地宣布:限期五天以内;全军开拔。
(三)
时间悄悄地过去了。
据一批在外面乱飞的〃蝗虫〃的侦报;军队丝毫没有执行出征令的朕兆。应该从府城里开拔到城郊去集中的部队;仍然文风不动地留在城里;应该从外县开到府郊来集合的部队也杳无音信。士兵们找不到军官;军官们照样窝在自己的窠里厮混;征歌逐色、呼五吆六;豪情如昔。军营里只能够找到少数士兵;他们根本没有被通知要出征去。
王麟、贾评两个听到消息;不禁大光其火。他们一面宽限五天的期限;一面拿出文字机宜的看家本领;两个亲自执笔;拟出一道文告;叫人连夜刻印好了;张贴在各营部和通衙大街上。
告示发散出新的油墨味道;文字内容;读起来也琅琅上口。它道是。
〃照得大军北征;早经朝廷明令。
宣相调拨此军;特令本司严申。
顷据侦事探悉;各军仍无动静。
如此藐视功令;实属目无朝廷。
本司宽大为怀;特再展期半旬。
再有玩愒等情;定依军法严惩。〃
但它和宣抚司文字机宜的口头命令一样;完全不起作用。有人干脆把新贴上去的告示撕下来;代替草纸使用。
刘光国、辛永宗两个统将慷他人之慨;每天大鱼大肉地招待这批蝗虫;即使把一座陈州府吃空了;也不叫他们心痛。招待费用;自有陈州府知府汪伯彦掏腰包;谁叫他也是从这个根子里长出来的地方官。可是事情一点也没有进展;到了第三十五天的期限过去;王、贾两个认为事态已经发展到必须采取严厉措施以维护宣抚司的威信的时候了;两人一齐变成红脸;把刘、辛二将找到行馆来;下令要〃斫去几颗驴头〃才能把事情办好。他们要刘、辛二将立刻把那天传达命令时提出军饷、军粮、军需等困难问题造谣惑众;阻挠出师的几名军官拿来;当场斩首;号令辕门;以警玩愒;要借他们的头来行宣抚司之威。
事态迅速恶化;军官们尚未拿到;当天晚上;就有一支明火执仗、摇旗呐喊的变兵;径奔行馆而来。王、贾两个还来不及逃脱;变兵已把行馆包围起来;麻脸汉子带头喝叫:
〃把那两匹蠢驴牵出来;斫下他两颗驴头示众泄愤!〃
驴子还没牵出;变兵又吆喝着堆起柴草来;把行馆烧成灰烬。
王麟一看大事不妙。急忙脱去袍服;一头钻进茅厕;一面又撅起肥臀;使劲地把也想挨进来一起避难的贾评挤出去。贾评急切问挤不进茅厕;急得发昏;忽然一眼瞥见一个地坑;急忙连滚带爬地把身体塞进去;两个总算都找到立身安命之处。
正在紧要关头;刘光国、刘光世兄弟闻讯赶来;打恭作揖;好不容易才把变兵打发回去。
这个小小插曲只具有示威的性质;并没有酿成真正的叛乱和流血事件。但是事情已经闹成僵局;动员北上;既无可能;王、贾两个空手回去;又怕汪伯彦通风报信;心狠手辣的宣相可能以〃激变〃的罪名;把他们按照军法严惩;斫下他两颗驴头来以警玩愒。这个;他们倒是颇具经验的。这时;他们的宣抚使司文字机宜的威风已经一扫而光;终天孵在刘光国公馆里不敢出房门一步。刘光国故意折辱他们;借口怕泄露风声;把两个关进一间暗无天日的小房间里。他们得便就拉着刘光世的衣襟;苦苦哀求道:
〃都是俺两个不是了。只是当初二太尉不合也同俺两个一起传达军令。如今他们做出来了;大家都有牵连。好歹请二太尉想个办法;平息此事;彼此在宣相面前都有个交代。〃
刘光国、辛永宗心里有数;这着吓唬吓唬这两个狗头;固然绰乎有余;如果真把事情闹大了;朝廷、宣抚面前难交帐。刘光世还是西军体系的人;受种师道之命前来动员此军北上;完不成任务;怎生交差?汪伯彦虽是地方行政官;不敢插手部队之事;心里也只想把胜捷军早些推出陈州府;让他的日子好过些。他们几个聚头商量一下;鉴于目前局势混沌;群情激昂;对部队里几个出名的捣乱分子;他们也无能为力。最后决定;要解决问题;只有让刘光世回西军去搬救兵。刘光世怕受到种师道的斥罚;不敢到总部去找统帅;却借口事势紧急;星夜北驰;直接到潼关附近一带去找比较好说话的种师中那里去乞援。
刘光世找到种师中的时候;种师中已经率领秦凤全军开出潼关。在黄河西岸候渡。他骑匹白马;松弛着缰绳;提着马鞭;正在亲自指挥第一批集中起来的骑兵;准备用随军携带的皮筏和临时编扎起来的木筏连人带马地渡过河去。种师中是个有条不紊的人;他的一切行动完全按照事前定下的计划严格执行;如果第一天的行程被什么意外情况耽误了。第二天、第三天就得自己带头;小跑一阵来补足它。秦凤军出发以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路上碰到许多事前估计到和估计不到的困难。由于他的计划性强、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官兵们不惮辛劳;一一克服了这些困难;预定的日程还没被耽搁掉一天。种师中在那些日子里;神情十分安闲;干起什么来都是那么从容不迫。
刘光世手里有一份各军开拔的时间行程表;他按图索骥;一下就找到种师中。种师中不但在手里、而且在心里也有那么一分全军行军时间表。拄照计划;胜捷军早该走在前面了。此时刘光世匆匆而来;他马上猜到那里一定又发生什么麻烦事情了。他招呼了刘光世;不忙着问他的事情;让他有个喘息的时间;却先把几个骑马疾驰而来向他请示什么问题的军官们打发掉。他的判断是敏捷的;有时和随从人员交换几句话;商量一下;有时直接作出决定;发布命令。他的说话是有力的;他发出的命令是简单可行的;充分发挥了一个头脑清楚、经验丰富;对本身业务十分熟悉的老将的作用;使得接受命令者都满意而去。
一个身材颀长瘦削的青年军官也驰来向他请示;接受了他的指示后;仍然露出疑惑的神情。种师中鼓励他把心里的疑点提出来。他勇敢地说:
〃据小将目测;那渡口距这里约有七八里之遥;更兼河面宽阔;摆渡困难。何不就近找个渡口渡过去;又省时;又省力。〃
〃你们贪图近便;〃种师中带着很愿意接受部下的建议;但在这个他已经深思熟虑过的问题上不容再有任何异议的断然的神情;摇摇头;〃却不省得这里的河面狭窄;水流迅急;上了筏子;还得兜个大圈子;斜渡过去;才到得彼岸;岂不是欲速则不达!〃然后他伸出肥胖的手;用马鞭指指左边的山坡;再作出一个急转弯的手势;继续说;〃绕过山坡;顺着它的斜势走去;就是给你们指定的渡口;距此只有四里半路。李孝忠;你的老外婆家就在近头;如何不留心有这条捷径可走?〃
〃小将离此多年;地形都生疏了。〃种师中的态度虽然是缓和的;他的谴责却是击中要害的;李孝忠不由得现出了惭愧的神情回答;〃即如这里;往昔也曾来往几次;却不知道山坡后面还有这条捷径。〃
〃行军作战;也要靠平日留心地形;审度利害;临到有事之秋;才能心中有数。李孝忠;你且随俺来!〃种师中再一次向刘光世道了歉;表示得等他把手头的事情办完后再跟他说话。却转过马头;拣个视野广阔的处所;纵耳四望;不觉神情严肃起来。他不住地点头;仿佛正在跟自己的思想说话似地;〃休看这里一片太平景象;一旦有事;安知非敌我争夺的要害地带?〃接着;他扬鞭遥指灵宝、陕州一带地方赞叹道;〃那一带州县;面河背山;西负崤函之固;东接渑池之险;守得住它;关中可保无恙;只是关东之事怎么得了?〃这时;他的思考已经完全超越出目前的利害关系以外;他自己也感觉到这一点;不禁回过头来;说道:〃李孝忠;你休道这是杞人之忧。将来的局面云扰;俺虑的可远啦!〃他带着特别感喟的语气;把最后的一句话重复一遍。
种师中是伐辽战争的温和的反对派;对战争前途的可能性作了两种考虑;而且着重考虑的是战败的可能性。如果真是战败了;由此引起的许多并发症;将会把整个局面导向不堪设想的地步。此刻;他面对着河南、京西一片山河;手里不断地抚弄着悬挂在腰间的一把宝刀的穗子;不禁陷入深思。这把宝刀能屈能伸;盘屈了可以装进一只方匣内;伸直了就变成一泓秋水;闪闪发光。它是种氏的传家之宝;是他叔祖、熙宁间的名将种谔在临终前特别持赠与他的。叔祖没有把它遗赠给自己的子孙;而留给他这个侄孙;含有多少期待黾勉的意思;种师中完全能够体会到叔祖赠刀的深意。当他对大局进行全面考虑的时候;就不禁去抚弄宝刀的穗子。
可是种师中毕竟是一个温和派;当他担心局面云扰的时候;他的思想却适可而止;不再进一步去谴责那些制造云扰局势的负责人。有的人特别擅长于制造这种局势;他们往往是声容并茂、豪气冲天的;他们的头顶上似乎罩着一轮光圈;他们一出场就要使山河变色、日月无光。另一种人却只是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替前面一种人收抬残局。种师中选择了后者的道路;他的哲学是既然有人闯了祸;扬长而去;自然也应该有人来为他善其后。天生这两种人是缺一不可的。因此部队里发生意外之事;人们都来找他;他碰到的麻烦事情特别多。
他把李孝忠打发走了;这才缓缓地下了马;让一名亲兵牵着;找棵大树把它系上了;自己招呼刘光世过来。两个在一块石墩上坐下;一起说话。
刘光世叙述这番事变的时候;很难使自己镇静下来;但是种师中的安闲的态度使他镇静下来了。种师中带着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的神情倾听了刘光世的汇报;频频颔首;似乎在安慰他;这种意外事故;谁都会碰上;值不得大惊小怪。虽然在他内心中也在惊讶这支军队离开母体一年多功夫;竟会变质到如此不堪的地步。他的安闲的外表首先就对刘光世发生了镇定和安抚的作用。
种师道派到左军来当参谋的马政被种师中找来了参加谈话。听完刘光世的汇报;种师中就转向马政;征求他的意见。
〃据平叔所云;〃马政考虑了一回说;〃那拨人马积重难返;乱端已成;恐非口舌所能折服了。〃
种师中点头称是;一面又问刘光世如何。
〃马都监所言甚是;小侄此来;正是要向端帅搬请救兵。〃
种师中艰难地转动他的肥胖、摺叠的头颈;听马政继续发表意见。
〃据马政愚见;平叔既来搬兵;端帅这里自应拨去一标铁骑。只今夜就要随同平叔星驰淮宁府;出其不意;慑其神魂。然后与辉伯等协商定乱之计;不出数日;大局就可平定。〃
马政陈述了自己的意见后;转向刘光世道:
〃环庆、秦凤路分虽异;总属西军一家;患难与共;祸福同当。此去谅不致再生意外了。平叔看看那里的情况;要带多少人马去;才能集事?〃
种师中又点头称是;但在讨论具体人选前;却机敏地插上一句:
〃这标人马让平叔带去最妥;只是要烦马都监辛苦一趟;与平叔一同前去;有事彼此有个商量才好。〃
这是经略使的将令;再加上刘光世在旁力促;马政只得慨然允行。
然后他们就在大树下商议起来。那边一堆略微隆起的土丘;权充淮宁府;他们各自折根树枝;在泥地上划出进军路线;商定了应变和定变的方略。原则上以弹压为主;尽量避免军事冲突。但必须镇慑住胜捷军;使之能够就范。他们决定了把原定今天渡河的第二批骑兵一千五百人马上从渡口撤回来;由马政、刘光世带去听用。这个临时决定;要使得十分之一的秦凤军改变统帅部原定计划;甘冒一定要愆期到达前线;并且也很有可能与友军发生冲突的风险。这对于一向谨慎小心的种师中来说;绝不是一件小事情。可是情势既然发展到这一步;除此以外;再无其他的途径可循;他就带着逆来顺受的心情;挥挥马鞭;毅然下令行动起来。长期的战斗生活;使他习惯了这种想法:各军都有为难的时候;彼此既属一家;总要互相援手才是。就因为他处处关心友军;随时顾全大局;因之在全军中;他博得比种师道更大的尊敬。
一千五百名秦凤军铁骑以风驰电掣的速度进军;只化了两昼夜不到的时间。就跑了六、七百里路;直抵淮宁府。早一天摸黑时;府邡外还是一片空白;第二天天刚亮;已经出现一支刁斗森严、壁垒分明的大军;所有城外形势之地;都被它掌握住了。单单这个事实就构成一种稳定力量。它好像一座在一夜之间从哪里飞来的山峰一样;屹立在府城之外;顿时压住胜捷军的混乱秩序和嚣张气焰。兵变的扰事者一看大势不妙;一个个都悄悄地溜之大吉。于是刘光世的任务再也没有什么团难了;一切都按照常规推动起来。
刘光国、辛永宗不敢大张筵席宴请客军的军官和犒赏士兵;只好按照西军的老规矩与马政等秦凤军将领厮见了。他们收拾起临时公馆;派亲兵们打磨了早已发锈的兵刃;喂饱了厩马;添置起新的甲胄马具;这才真正做好上路的准备。长期生活在勾栏行院中的军官们慷慨地还清债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