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煮官场之帝王心术-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十三、“无为”的最高境界
得势之前,不要暴露争势的野心。

伟大的刘邦,天下最好色的男人走了,后宫一大群女人失去了丈夫。
刘邦的首席夫人吕雉成了后宫真正的主人。

曾几何时,她是被刘邦遗弃的女人,没资格在刘邦面前争宠,两人的夫妻关系已名存实亡。

“被废”的危险陪伴她度过无数日夜;“被冷落”的苦痛煎熬了她许多年。要想渡过危机,她必须做到睿智与冷血。

刘邦不喜欢吕雉,是因为她年老色衰,并且一肚子权谋奸诈!男人很难搂着这样的女人温存!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超级发达的刘爷身边拥挤着无数疯狂献媚的美女。用两个字概括就是“争宠”。

经过十几年宫廷争斗,吕雉终于在女人堆里胜出,并成为政绩不俗的“女皇”
要读懂吕雉,我们不妨看看她的人生履历:

吕雉二十岁时嫁给了大自己十四岁的刘邦。

刘邦是地方上的小官,行为放荡的他已经和情人曹氏有了孩子,这孩子就是后来的齐王。所以吕雉嫁给刘邦就是感情的冒险。

婚后十年,吕雉只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劳累、风吹日晒消磨了她不少靓丽。
在此期间,因为刘邦的违法乱纪,吕雉被牵连进了监狱!她第一次遭受打击。
后来刘邦离开家乡打天下,吕雉和他分别了五年的时间。

在这五年里,刘邦一路发达,成为了主宰一方的汉王;吕雉却被项羽囚禁,沦为了备受屈辱的囚徒。这对吕雉而言是炼狱,她背负着无法甩掉的压力,随时要面对被杀的结局;作为女人,她必须接受家庭破碎,孩子、丈夫杳无音信的事实。这段岁月,造就了吕雉钢铁一样的神经。

当她和刘邦再次团聚时,已经有许多雍容华贵的女人挤到了刘爷的床上,她为自己又老又丑又粗俗的形象感到无比自卑。更可怕的是刘邦已经是王的精神境界了,而她还是农村妇女的精神境界。她和丈夫之间存在着巨大落差。

作为刘邦的妻子,吕雉受了不少苦,现在又必须直面一个现实──在情分上被刘邦遗弃。

刘邦把吕雉带到了全新的人生舞台上,那就是宫廷争斗。这个舞台要比从前夫妻争斗的舞台大多了,也复杂多了。吕雉这个小学生必须从头学起。

吕雉入戏很快,这源自于她的聪明;也源自于她和狡诈的刘邦打了十几年的交道。她迅速成长为冷酷无情的政治家。

因为是皇后,因为是刘邦的结发妻子,所以吕雉有权参与官场争斗,她由刘邦的老婆蜕变成了刘邦的帮手。

一个女人如果狠毒,也许毒性会超过男人。吕雉的毒性就超过了刘邦。

在刘邦扫灭异姓王期间,吕雉亲手杀死了梁王彭越和楚王韩信,这意味着她步入了老辣政治家的行列。

在刘邦执政后期,吕雉迎来了致命的政治危机。这场危机源自于刘邦超级宠爱的女人──戚姬。

戚姬年轻漂亮风骚万种,她善于哄刘邦开心,是后宫里红得发紫的女人。吕雉超强的报复心理就是她培养出来的。

戚姬想让儿子赵王如意做太子,因此她必须扳倒吕雉的儿子刘盈。刘邦不喜欢太子刘盈,认为刘盈仁弱。相反,他认为刘如意和自己的性格酷似。再加上宠爱戚姬的缘故,他决定废掉刘盈,让赵王如意做接班人。

如果太子刘盈被废,吕雉也随之被废!

“被废”是皇宫里最要命的词,如果戚姬母子得势,吕雉母子最终的结局就是死。

一场激烈的太子之争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2…13 15:39:45 
 
在刘邦手里吃香是戚姬的优势,其劣势在于,她只是嫔妃,身份地位不合法。按当时的规矩,她儿子赵王如意没资格竞争太子。

吕雉母子在刘邦手里不吃香,但是她们母子的身份地位却是合法的!再加上刘盈厚道,吕雉善于政治权术,这对母子得到了群臣的热捧。

两派经过几次较量,刘邦迫于群臣的压力没能废掉吕雉母子。

戚姬在这场争权大戏中完败,主要原因在于:她只争取到了刘邦的支持,忽略了群臣的力量。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邦的身体越来越不行,病倒在床上的他被吕雉窃取了皇权。

刘邦死后,得势的吕雉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铲除后宫里曾经受宠的女人。
以戚姬为首的受宠派被吕雉打入永巷,那里是宫廷罪犯劳动改造的地方!相当于皇家监狱。

吕雉要发泄郁积多年的恨,还有压抑多年的悲伤与苦痛。

戚姬个性张扬,她在永巷依然不老实,用嘴发泄对吕雉的不满。

高层政客们没人站出来为戚姬开脱,也没人愿意为她讲情。

对女人来说,失宠与得宠的结局都令人恐惧。戚姬被吕雉改造成了空前绝后的“人彘”。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漂亮女人被砍掉四肢、挖出眼球、割掉舌头、剜聋双耳;然后扔在猪圈里的恐怖场面。

这印证了吕雉的残忍。

其实宫廷争斗就是这么可怕。

假如戚姬得胜,吕雉的结局也好不到哪儿去。

小皇帝刘盈看见这一幕,受到了强烈刺激,回到住处就病倒了。并派人给老娘传话说:此非人所为!儿为皇帝,终不能治天下。

刘盈极度恐惧老娘的残忍。把皇权拱手让给了她。

吕雉之所以邀请刘盈去观看戚姬的惨状,其目的就是给刘盈上课:搞政治必须残忍!

刘盈缺乏超强的承受力,不是合格的政治家,他以夭折的方式退出了政坛。

刘盈二十几岁就死了,归结其死因,吕雉是间接凶手。

应该说,吕雉的残忍是逼出来的。在宫廷里混必须残忍。不管是张扬的残忍还是隐晦的残忍,这个必须过关。

刘邦共有八个儿子,长子刘肥、次子刘盈、下面还有赵王如意、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

其中只有齐王、淮南王、代王侥幸躲过了吕雉的屠杀。这三位小爷能躲过吕雉的屠刀是有缘由的。

齐王是刘邦的老情人曹氏所生,属于私生子。曹氏很早就被刘邦遗弃,没资格争宠,因此吕雉对齐王没太深的仇恨。

淮南王的母亲早死,这位爷从小依附吕雉,双方混出了情分。

至于代王刘恒能被吕雉放过,主要归功于刘恒的老娘薄姬。

薄姬原是魏王豹的妃子,刘邦灭了魏王豹,把薄姬纳入后宫。

由于薄姬性格内敛,不善于表现,没能博得刘邦的宠幸。

后宫有条不成文的规则,或者得到皇帝的专宠,或者给皇帝生儿子,否则身份永远卑贱,最后只能在寂寞中死去,甚至被人整死。

后宫争斗相当激烈,众女人会结成若干个帮派,帮派之间相互诋毁,相互攻击!

后宫有两位老大,一位是实权派吕雉;另一位是得宠派戚姬。她俩类似于羊群里的狼,想“吃掉”不顺眼的女人很容易,其他女人必须加紧了尾巴。

薄姬天生就是夹着尾巴生活的人,尤其那张谨慎的嘴,从不惹是生非。她在后宫颇具人缘。没有人拿她当靶子来射击。

争宠的劣势成了她保护自己的强势。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2…13 15:43:39 
 

薄姬有两个要好的姐妹,她俩在刘邦手里比较吃香。

有一次,她俩在陪伴刘邦时提起了薄姬。说薄姬如何如何可怜,进宫之后还没和皇帝上过床。

刘邦产生了恻隐之心,于是招来薄姬大大的宠幸了一番。该着薄姬走运,仅有的一次宠幸让她怀上了龙种,后来生下代王刘恒。

从此薄姬沉入水底,再没被刘邦宠幸过。

她只能冷眼静观戚姬和吕雉的争斗。

薄姬内心很悲凉,女人活的意义就在于被男人宠爱,超级郁闷的她只能靠学习“黄老学说”来寻求解脱。

所谓黄老学说,就是黄帝和老子的处世哲学。其核心就是无欲无争。一个在夹缝里活着的人也就这样了。

她和吕雉的境遇基本相似,同属天涯沦落人。只不过吕雉有地位优势,处境却比薄姬危险。两个失意的女人很容易搞好关系,再加上薄姬天性谦恭,所以吕雉对她比较有好感。

一个人致命的劣势往往会成为逃脱危险的优势。

吕雉翻身掌控皇权后,开始对后宫里的女人进行疯狂迫害。因为薄姬的隐忍,吕雉竟然放过了她。

老子有句话叫“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看到昔日受宠女人惨死的下场,薄姬终于深刻理解了老子的至理名言!

为了避祸,薄姬向吕雉请求,希望去代地陪伴儿子刘恒。吕雉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她的请求。

到了代地,薄姬继续玩她的柔术。并把多年历练的处世心得传给了代王刘恒。

做人绝不能张扬,在吕雉的强势统治下更不能张扬,要绝对示弱,不能示强。

在吕雉看来,薄姬母子就是老实巴交的人,对自己构不成威胁!这也是旁观者对薄姬母子的评价。

因此,吕雉对皇族成员进行大清洗时,果断放过了薄姬母子。

看着吕雉屠杀刘邦的子孙,薄姬母子心惊胆战。

所以,当吕雉下命令让刘恒去赵国做王时,刘恒极力谦让,甘愿为吕雉守卫荒凉的边疆。

赵国的地盘比代国大多了,距离北方的匈奴也比较远,是既安全又富庶的地方。刘恒宁可接受匈奴人的挑战,也不接受吕雉的恩赐!可见他对吕雉的恐惧有多深。

之前,吕雉已经在赵国接连杀了刘邦的两个儿子,刘恒不想成为第三个。

第26页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2…15 10:56:01 
 
作者:会飞的蛇2008 回复日期:2011…02…15 10:44:30  



精彩!!!


刘恒是后来当上皇帝了的那位么?

是!汉文帝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2…15 11:11:16 
 
作者:素公 发表日期:2011…2…14 17:45:00
谢谢仁兄赐教!肺腑之言,小弟记下了!
者:沉静淡漠 回复日期:2011…02…13 18:28:13  

呵呵,精彩!吕雉也挺可怜的。
请教楼主一个问题,从刘章打败了吕产,到刘恒当皇帝中间是不是还有一些东西没说出来啊?

下来会说的。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2…15 11:12:37 
 
刘恒的退让,再次赢得了吕雉的信任。一个不想进取的人,还能有什么威胁呢;一块屁大点的地盘还能有什么作为呢;一对懦弱的母子还能有什么野心呢!这是吕雉对薄姬母子最高的评价。

如是过了十几年,吕雉终于死了,她带走了顶级女人的幸福与不幸。在生的时候,她失去了丈夫;逼死了唯一的儿子;杀死了唯一的孙子;迫害死了丈夫的若干子孙。

她赢得了皇权,修炼成了顶级的权谋。

当薄姬母子听说吕雉的死讯之后,两人长长出了口气,他们的天敌终于死了!


二、厚道
厚道带来的收益,往往胜过能力带来的收益。

薄姬能从险恶的后宫逃出来,能在吕雉的屠刀下活下来,绝不是运气。她靠的是修炼,也就是传说中虚无缥缈的“德”。

“德”这东西用在征途上收效太慢,如果急于收获功利,最好别用。现在的行规是:银子加路子。

要说吕雉的儿子刘盈也算是有“德”的人,却惨死在了吕雉的影子下面。刘盈的“德”是善良软弱的“德”;是智商不太高的“德”。

薄姬和刘盈不一样,她善于审时度势,她的“德”更像水,柔中有韧,静中有智。

论胸怀、智商、手段她一点不比吕雉差,她善于把争斗化为无形。

吕雉是胜利者,薄姬也是胜利者,只是两人的表现方式不一样。她俩是后宫里顶尖的能人。

吕雉的死,给薄姬母子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完全摆脱了来自吕雉的欺压。
因为薄姬的不俗,还有天大的好处在向她招手。这个好处也源自于她的艰苦修行。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在于,你可以是一时的胜利者,却很难做到一生的胜利者。
吕雉死后,汉朝的权力中心也开始了翻天覆地巨变──为争权而火拼。

掌权的一方是吕雉的娘家人,也就是外戚集团;被排挤的一方是以陈平为首的元老派。吕雉活着时拿走了元老派手里的权力,然后给了她的娘家人,现在元老派要夺回权力。

出现这种局面只能怪吕雉干事不彻底,她在提拔自己人的同时,没彻底摆平元老派!

陈平是元老派里的老大,身为宰相的他在吕雉的眼皮底下忍了十多年,始终没被吕雉办掉,足见他是智者。

人升官不容易,要想保住官也不容易。把官做大的同时,也是把危险做大。

陈平和薄姬一样,也信奉黄老哲学,不过他对黄老哲学的理解要比薄姬深。他在官场混迹了几十年,能把所有政治危机化解得风平浪静。

该忍的时候他绝不出手,该出手的时候他绝不忍。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2…16 09:31:00 
 
当初,汉惠帝刘盈死的时候,吕雉只是干嚎,没流一滴眼泪。

有人问陈平:“儿子死了,吕雉为啥不落泪。”

陈平答:“吕雉担心我们架空她,在琢磨收拾我们的办法,哪还有心思落泪呢!”

陈大爷绝对看透了吕雉的心思,既死了老公,又死了儿子的女人,肯定要依靠娘家人。

为了打消吕雉的怀疑与恐惧,陈平跪在地上,恳请吕雉提拔娘家人吕录、吕产做都城驻军的领导,防备都城出乱子。

这一招果然奏效,吕雉开始为儿子的死痛哭流涕。

陈平主动把权力让给了吕雉的娘家人,虽然还是宰相,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摆设”!他甘心情愿做“摆设”,而且要把“摆设”做到底。

吕雉重用娘家人,并不代表完全废了陈平等旧臣,只是给旧臣的权力很有限。
在治理国家上,吕雉离不开老臣,因此这个女人不但有杀人的功绩,也有治国的功绩。

她是比较优秀的领导。

吕雉死后,陈平等人迅速消灭了吕氏当权派。

远在代国的薄姬母子依旧是宫廷争斗的看客。

吕氏集团被扫平,意味着吕雉的统治已经宣告结束。

坐在皇帝位子上的刘宏不是刘邦的子孙,是吕雉弄虚作假提起来的傀儡。陈平、周勃等老臣不想捧着冒牌货工作。他们开始讨论由谁代替刘宏当皇帝。

候选人有三个:齐王、淮南王、代王刘恒。

齐王的老娘是个泼妇,所以不能选择齐王。

淮南王秉性好斗,这个也不能要。

他们最终选择了代王刘恒,理由是:薄姬具备深厚的德行。

陈平等人是从吕雉恶毒统治下爬出来的人,他们不能容忍头上再出现第二个吕雉。他们想平平安安的做官。

这时刘恒已经二十出头,他不仅是薄姬优秀的儿子,还是薄姬优秀的学生。在相对弱势中成长起来的刘恒和老娘一样谦恭内敛。这一秉性绝对招人欣赏。
做事之前先学做人,在这方面刘恒肯定过关。

刘邦是靠权谋争来的天下;刘恒却是靠德行捡来的天下,父子俩成功的路径截然不同。

刘恒究竟跟老娘学了怎样的做人绝学呢,我可以杜撰几条:
做人不要把喜怒挂在脸上,要把别人的喜怒记在心里。
宽容别人就能“控制”别人。
苛求、刻薄往往比杀人还具杀伤力。
要追求德的境界,而不是能的境界。德的境界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由无为到无所不为”。
………………

刘恒改变了刘氏家风。刘邦个性绝对张扬,同时还具备超能力。刘恒不具备超能力,他必须改变打法。

当都城那边派来代表邀请刘恒回去做皇帝时,刘恒尘封多年的野心终于掀起了巨浪。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一个人如果面对大喜大悲还能做到镇定自若,那绝对是神。

刘恒不是神,所以有些惊慌失措。

这个皇帝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刘恒请来智囊们讨论。

大臣张武认为,吕氏当权者刚被剿灭,他们的血还在都城的大街上流淌;并且那帮老臣个个奸诈无比,很难控制,所以不要钻他们的圈套。

另一个大臣宋昌认为,刘氏江山已经超级稳固;刘氏子弟的封地遍布天下;那帮老臣虽然奸诈,却是对刘氏江山尽忠的人,他们的邀请绝对真心实意!没什么可顾虑的!

刘恒做事稳重,所以去征询老娘薄姬的意见。

薄姬做事更稳重,并且在权力场上受过伤害,因此也拿不定主意。

一个习惯了退的人,现在突然让他进,这个命题比较棘手。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2…18 11:02:11 
 
朋友们元宵节快乐!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2…18 11:03:59 
 
刘恒又找来占卜先生给算一卦,占卜的结果是: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

这卦相当吉利,大意是天命是王。并且不是一般的王,而是天王!天王那绝对是皇帝。

古人都信天命,刘恒很高兴。于是派他舅舅薄昭去都城那边探探风向,然后再做决断。

刘恒绝对有心计,他不派大臣去,而派自己的舅舅去就是印证。

大臣再亲也是大臣,他们为了自己的饭碗,可能会依附都城里的那帮权臣,然后回来谎报军情。

自己的舅舅就不一样了,两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至少会说实话。

薄昭去都城转了一圈,和周勃等人密谈了很久。然后回来对刘恒说:“没问题!大王可以放心大胆去都城做皇帝。”

刘恒这位小考生就要去都城那个大考场了,他的考卷将是治理天下。

他带着六名亲信踏上了赶往都城的征途。

这对没见过世面的毛头小子刘恒而言绝对是挑战,一条小池塘里的小龙要去大海里当老大,他将直面那些奸诈无比的弄潮高手,要驾驭他们不是太容易的事。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2…18 11:07:07 
 
刘恒经过半个月的奔波来到了都城长安。周勃率领文武百官在长安城外热烈欢迎刘大人的到来。因为最高权力中心未央宫里住着小皇帝刘宏,刘恒只好临时下榻在代邸。

各地的王爷在都城都有自己住宅,刘恒是代国的王爷,所以他的府第称为代邸。

刘恒对都城并不陌生,这里留下了他太多的童年记忆。那时他在众多皇子中属于最不吃香的一个,经常受兄弟姐妹的气。所以养成了遇事谦让的性格,也造就了他内在的坚强。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就要飞黄腾达了,就要坐到兄弟姐妹们的头上去了。这是上帝对他的补偿。

刘恒绝对不是软蛋,他有做皇帝的气魄,只是他的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