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雄师:二野档案-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澜诚恳地说:“要看清形势。丢了省主席不要紧,重要的是抓牢枪杆子。现在作好准备,解放大军压境时,你待机起义。。”
在国民党政府退到重庆后,10月29日,邓同刘文辉、熊克武向在重庆的代总统李宗仁再提要求撤换王陵基的四川省主席,李宗仁苦笑道:“莫说撤换一个省主席,就是撤换一个专员,我都没有权力,都得由蒋先生定。”
李宗仁离开重庆回桂林时,绰号“水晶猴”的邓锡侯前往送行,临上飞机前,直言对李道:“代总统,王陵基不撤,到时候我们可要倒拐啊!”“倒拐”在四川话里就是”转弯”的意思,李宗仁听得明白,先是一震,继而只好相劝:“以大局为重,忍辱求全吧!”
“主任,”副官的突然一声报告,打断了邓的思绪。“王主席的车到了门外。”
“让他进来!”邓锡侯“咔嚓!”一声关掉了收音机。
王陵基见邓锡侯,带着和找刘文辉相同的使命,也受到同样的待遇。
三言两语一过,邓就站起来,把手一挥,说道:“今天就这个样子。送客!”
从“康庄”出来,王陵基丝毫不感气恼,甚至有几分幸灾乐祸的样子。他终于不辱使命,摸到了“多宝道人”和“水晶猴”的底。他相信委员长不会放过他们,而这一点他和委员长是相通的。
“主席,开哪里?”王陵基上车坐定,司机小声问道。
“去潘文华宫邸。”王陵基从鼻子里哼出一声。
潘文华,原是“四川王”刘湘的亲信,刘湘死后,潘掌握了刘部基干队伍二十一军。蒋介石为了拉拢他,先后封他为川康绥靖副主任、川陕鄂边区绥靖主任、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
1939年,潘文华为了夺取四川省主席宝座,策动七师长进行倒王缵绪活动,王即倒台,但“主席”位置,蒋介石兼了会。潘费力没得便宜,当然对蒋心怀不满。
蒋知潘文华心中有气,为蒙骗潘,让孔祥熙、贺国光牵线,与潘结为“金兰”兄弟。与此同时,蒋将亲信戴高祥、傅秉勋硬插在潘文华身边,委以参谋长等职。另一方面,蒋又任命潘昌猷——潘文华之弟,担任了四川省银行总经理。1940年,蒋介石再指令财政部四川省银行投资200万元,潘昌猷升任董事长。这几招,着实让潘文华服服贴贴。
蒋为了营造西南,让潘文华带着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的空壳,移驻湖北宜昌布,潘手中的军权丧失殆尽,甚至连自己儿子潘清洲指挥的二三五师也被“蒋系”孙震吞并。1948年7月16日,驻守襄樊的康泽兵败被俘,蒋介石指罪潘文华援助不力,又抹去了他川湘鄂边区绥靖主任之职。
但蒋介石清楚,潘文华在四川军界是个人物,这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职务,还得让他所有。
小车快到潘公馆时,王陵基大烟瘾发作,他一看表,已经11点了!于是命令司机:“不去潘公馆了,车往回开!”
可能是最让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恼火的一件事,王陵基夜访他们时未敢提及。即要张群从速将刘、邓、潘的家眷送往台湾,名义上是关怀,实际上要扣押他们作人质。
在张群于12月2日找他们面谈时,三人均婉言拒绝。
刘文辉说:“我的老婆是地地道道四川本地人,足不出户,更不用说曾去外地生活过。台湾和四川相距万里,水土气候甚有差异,她到台湾难以适应生存,若硬要让她去,还不如赐她一死。”话里软中带硬,可谓说到家了。
邓锡侯和刘文辉的理由差不多:“我不像党国的其他大官显贵,有三妻六妾,我只有一个小老婆,身体虚弱多病,连牛市口都没去过,把她送去台湾,等于开玩笑。至于我,到了台湾,又增加你们的麻烦。西南实在待不下去时,麻烦张公给我打一张飞机票,避到香港我女儿家里,较为省事。”
潘文华说:“我的大老婆家有老爹老母,她是孝女,决不会离家去台湾。我的小老婆此时正患病,尚在医院医治,如何也是去不了的。”
总之,各人有各人的理由和困难,反正是不去。张也无可奈何。
王陵基夜访刘、邓之后,刘文辉、邓锡侯敏感地觉察到蒋介石在对他们采取行动。为了讨论应付的办法,次日一早,刘文辉、邓锡侯、播文华立即开了个“碰头会”,估计了形势,协同了动作。准备近日见机施行他们原先的计划。
就他们三人而言,抗战期间和共产党建立的关系,没有因为国共内战而完全中断。刘文辉在抗战期间,不仅和当时的八路军领导有些来往,而且同当时在重庆的周恩来颇多接触。应刘文辉的要求,1942年3月,周恩来派共产党干部王少春等人携电台,去刘文辉的官府所在地雅安,让他随时保持着同中共中央的联系。此后的联系时紧时松,但从未中断。
1949年9月,刘文辉又给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去电称:“年来受蒋压迫日甚,积怨难言,处境困难。今已与邓锡侯、潘文华约好,决定站在人民立场。今后如何行动,请予指示。”
周恩来立即回电:“大军行将西征,希积极准备,相机配合,不宜过早行动,招致不必要的损失。。”
刘、邓、潘开完“碰头会”,刘文辉刚回公馆不久,突然公馆来了一位年轻人。此人叫胡克林,其父为大名鼎鼎的胡子昂,他是受中共成都“临工委”委派,去刘公馆向刘文辉传达中共方面指示的。
由香港辗转来到成都的中共特派员,带来了中共中央关于刘、邓、潘起义的三条意见:现起义时间已到,宜选择适当地点宣布起义;起义时及时通知;起义后的刘、邓、潘部队,撤去国民党军徽,驻地升起五星红旗。
接此指示,刘文辉立即找来邓锡侯、潘文华和胡克林研究具体起义步骤,决定:先稳住蒋介石。然后三人分别潜离成都,去彭县隆兴寺集中宣布起义。他们认为在那里举行起义比较合适。那里位于成都侧背,又是九十五军驻地,向东南进攻可威胁成都;向东可截断川陕公路;若胡宗南部向起义部队发动进攻,则可由海窝子地区退入西部大山,是个很理想的起义地。
事后,胡克林通过刘文辉的秘密电台,向中共中央作了报告,中共中央即予以批准。邓锡侯又即命九十五军副军长黄隐坐镇隆兴寺指挥,并尽其可能地集中了五个团的兵力,占领制高点和要地,作好随时起义的准备。
刘文辉送走邓锡侯、潘文华,又和胡克林进一步研究了起义的具体细节,向胡克林了解一些关于北京的情况。突然听见侍卫官在卧室门外报告:“主席!”
“啥子事?喊个啥子!”刘文辉道。
“报告主席,事关重大,不能不惊动你。刚才委员长侍从室主任陈希曾打电话来,说委员长请你今晚赴宴。”
“说啥子?赴宴?”刘文辉生怕听错了,又问道,“啥时候?啥地点?”
“晚上7点钟。中央军校小宴会厅。”
“晓得了。”刘文辉哼了一声。
刘文辉一种不祥之兆顿生心头。他立刻拨通了邓锡侯的电话,刚到家的邓也得到同样的通知。放下电话,刘文辉一身冷汗乍起。
蒋介石此时设宴,怕凶多吉少。刘文辉思来想去,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如果不去,则更会让蒋抓住口实,公馆对面的宪兵连会即时冲进公馆解决他的性命。
最后他给邓锡侯去了个电话,认为眼前只有去的一路,巧与周旋,躲过此关再说,至于祸福生死,也只好听天由命了。
下午7时左右,刘文辉按约而行。他一进军校,立即感到一股杀气。身穿黄军呢的中央警卫团代替了往日军校学生警卫队。个个执美式卡宾枪、冲锋枪,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从大门口一直排到小宴会厅周围,如临大敌一般。
刘文辉的车刚停稳,邓锡侯的车也到了。二人下了车,便朝张挂着鲜红宫灯的宴会厅走去。
听到门外传令兵报告,西装革履的蒋经国笑容可掬地出门外迎接。他引着刘文辉和邓锡侯穿过门口的黑漆屏风,走进一间布置相当考究的宴会厅里边的小餐厅。
在小餐厅里一张式样考究的椭圆形餐桌旁边,蒋介石和张群二人已经落座。看见刘文辉和邓锡侯二人进来,张群急忙站起打招呼:“啊!自乾兄、晋康兄,请入座,委员长已经等你们一会儿了。”
蒋介石穿一身蓝缎长袍马褂,矜持地抬抬身,挥着手说:“入席吧。咱们边吃边谈。”
蒋介石特意嘱咐刘文辉、邓锡侯坐在他的左右两边。蒋经国、张群坐定,蒋介石首先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邹鲢鱼”。
刘文辉诚惶诚恐,以惶惑的眼光望了望张群。张群立刻会意,笑着说道:“请举筷!今天委员长是专请二位先生的。”
“是啊!自入川以来,因忙于国事无暇招待二位。”蒋介石接过张群的话,微露笑容,说道,“今天特意请岳军、经国作陪,请你们吃顿便饭,表示个意思。都是自己人,随便吃随便谈。”
大家刚伸了几下筷子,张群便漫不经心的样子问道:“自乾兄,给西康的电报发了没有?”
“岳军兄,啥子电报?”刘文辉明知故问。
“吔,咋搞忘了?调兵的电报嘛,委员长上午安排的。”
“啊!那份电报哇,发了,早发了!”刘文辉随口说道。
此时,蒋介石坐在一旁一声不吭。一听刘文辉问“啥子电报?”他的脸皮立刻拉紧了。待听刘文辉说“早发了。”神色才安然下来。
刘文辉说完,又从他的衣兜里掏出两张纸样的东西,说:“这是回电,请岳军兄过目。”说完递给了张群。
回电两份,一份是二十四军代军长刘元瑄来的:“全军按令行动,力争五日内结集雅安。”另一份是西康省代席张为炯来的:“已转令各部落首领民族武装、民军首批于近期开拔。”
张群把两份电报审视了好一阵,然后双手恭敬的捧给了蒋介石。
当蒋介石盯着电报看时,蒋介石侍从室主任陈希曾急匆匆地进了小餐厅,走到蒋介石跟前,向蒋介石耳语了几句。蒋介石闻罢,霍地抬起头,盯着刘文辉,说道:“要他进来。”
陈希曾转身朝门外一挥手,保密局局长毛人凤急步而入。刘文辉的头“嗡”的一声,似感大难临头。
“完了!起义行动一定被察觉了。发往北京和部队准备起义的电报一定是被保密局破译了。”此时,忽听蒋介石问:“电文你真的发了?”
“上午发的。”刘文辉微微颤抖着,“咋的,出了啥问题?”
“刘主席”,毛人凤一声冷笑,“中央监控台早就在成都。密译处怎会译不出你们的电文?”
听毛人凤这样一说,刘文辉悬起的心落了地,镇定了一下情绪,说道:“我们上下午的发收电报,你该监听到了吧?”
毛人凤点点头。
“你是不懂我们的密码嗦?这又有啥子!”刘文辉一边说,一边从衣袋掏出做成派克笔似的密电码,放在桌上说:“因为事关重大,而今成都又险象丛生,为安全计,我们收发电报都是用自己编排的密电码。”
毛人风仍不依不饶:“中央监视台有的是电讯专家,全世界的密码都能破译,可是就你们二十四军的译不出来!不知刘主席可否将你们发收的密码原件交出来,让鄙人也开开眼界?”
蒋介石一声不吭,倾听着二人的一问一答,但脸色缓和了许多。
张群的心情也随之释然,因为他曾向蒋介石担保,说刘文辉绝不会叛变。蒋介石一直下不了处置刘的决心,与张群的担保有关。张群平常对毛人凤极受蒋之宠就看不惯,便讥讽道:“毛局长神经过敏了。来者都是客,毛局长,你坐下说,站客不好打整。”
刘文辉得理不饶人,乘势说道:“毛局长,你不要疑神疑鬼,欺人太甚!”然后委屈地看着蒋介石,“委员长在这里。如果看我刘自乾不放心、不顺眼,干脆抓起来算了。等你们弄清楚后再把我从牢中放出来。免得我在战场上是共产党打杀的对象,在党内又是保密局防患的对象,成了‘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气’!”
蒋介石遂向和事佬张群递眼色。
“毛局长不必胡乱猜疑,刚才刘主席已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了。”张群大不以为然地说。“现在正是精诚团结之际,西康少数民族地区的事又复杂,伤了自己人的心就不好了!你说是不是,毛局长?”
毛人凤无言以对。
蒋介石清楚,在毛人凤未抓到铁证以前,争下去没结果。于是微笑道:“误会,误会。都是自家人,彼此不必介意!自乾、晋康勿多心。来,吃菜、吃菜!”一边说着,一边给刘、邓两人挟菜。
在刘文辉、邓锡侯赴宴的当天夜里,按照预先的约定,当晚,潘文华先从成都去彭县九十五军防地。
但正在他等待夜深后行动时,蒋介石侍从室主任陈希曾登门造访。
蒋介石派陈希曾,给潘文华送来了要他明日去台湾的飞机票。
陈对潘文华说道:“明天早晨8点整,我来送你去凤凰飞机场,然后直飞台湾。”
“这、这。。”潘文华又气又急,结结巴巴地问,“咋个这么突然?”
“我是奉命行事,别的我概不知道。”陈希曾说完径直朝门外走,在走到门口时,又回过头撂下一句:“我明早准时来接你。今晚哪里也不要去,呆在屋里安全!”
“这可咋办?”陈希曾的话也证明了他的卫士长伍丁下午的报告,说潘公馆在的巷子里,前后都有一些可疑的人。
潘文华毕竟是身经百战,很快便镇定下来。他思虑很久,想出一条“调虎离山”之计,并立刻把卫士长伍丁叫到了卧室。
伍丁原是岳池县一个农民的儿子,被抓壮丁抓到了潘文华的部队。一个偶然的机会,潘发现了这个勇敢机警服从命令的小伙子。潘先调伍丁作卫兵,然后慢慢栽培,现在伍丁已是他的贴身少校副官兼卫队长,也是一个得力助手。伍丁双枪极准,还有一身硬功夫。抗战时,伍丁救过潘的命。潘非常器重这位结实、身手矫健、眼睛明亮的青年军官。前年潘特意将颇有几分姿色的丫环翠秀收为干女,再由太太作媒,让伍丁与翠秀成了亲。出身贫苦的伍丁对潘是感激涕零,经常说,“潘主任,我的一切都是你给的。为了报你的恩,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辈子报不了你的恩,下辈子变牛作马也是要报的。”
潘文华把伍丁叫过来后,一五一十讲了实情。伍丁愿以性命换取潘对他的知遇之恩,欣然从命。
伍丁迅速换上潘文华的衣服,驾驶着潘文华的“福特”牌小轿车,在潘公馆的两扇黑漆大门打开以后,冲出小巷,加大油门,向着成都西南,风驰电掣而去。
潘文华的轿车开出来之后,门外巷子里的特务拦阻无效,立即向毛人凤报告。
毛人凤命令:“总裁命令,追到郊外,鸣枪告警。若潘文华再不停车,可以开枪射击。务必生获其人、死见其尸。”
监视潘公馆的特务们立即架起摩托,向西追击潘文华的专车。
在特务们向成都西面急追潘文华专车的时候,潘文华在卫士们的簇拥下,从潘公馆悄悄潜出,出了小巷,转身向东,扬长而去。
次日晨,在成都至灌县的公路一侧,停有一辆被枪弹打成蜂窝似地“福特”牌轿车。车内有个被打死的国民党少校军官。
同一时刻,潘文华安全抵达由邓锡侯九十五军控制的灌县城。
潘文华出走后,蒋介石加紧了对刘文辉、邓锡侯的控制。二人虽未被囚禁,但行动已失去自由,在他们的公馆前后,大街小巷,布满了特务。
12月6日,即潘文华出走的次日,白天还算安静,到了晚上,张群突然闯进刘文辉的公馆,直奔内室。
张群告诉刘文辉,他衔蒋之命,明天要去昆明,察看云南卢汉方面的动静。他也向刘透露了心中的些许不安,生怕一去难返。张群是有名的孝子,特意来嘱托刘替他照顾居住在成都的80岁的老母。刘文辉慷慨应允。
张群离开刘公馆前,刘文辉突然心生一计,向张提出是否可以借用张的轿车一用。张问用车去往何处,刘笑而未答。因张对刘有所求,也不好拒绝。送走了张群之后,刘文辉又给邓锡侯打了电话,让邓赴刘公馆一叙。邓锡侯即赴刘公馆,当晚宿在刘的会客房。
次日晨6时许,张群的副官和司机驾着张的专用汽车开到刘公馆。刘文辉用自己的司机换下了张群的司机,并给了副官和司机每人一个红包。
不多时,刘文辉、邓锡侯、张群的副官以及刘文辉的副官杨德华和司机等人,钻入了张群的豪华车。
在快开出小巷时,被两个挎着盒子炮的特务拦住。刚才来刘公馆时就被阻拦一次,此时,张群的副官很是恼火,他把挡风玻璃向下摇了几下,伸出脑袋喝道:“张长官你们都不放心是不是?查过来查过去的。”
小特务被吓唬住了。张群是何等人!毛人凤都怕他三分,他们还敢滋事。
后面的特务头子见是张群的副官,坐的又确实是张院长的车,便连连赔不是:“对不起,例行公事。”说着扬了扬手,示意放行。
汽车加大油门,风驰电掣,扬长而去。
当日,即12月7日上午7时,刘文辉一行安全到达彭县隆兴寺。
12月9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在彭县隆兴寺发表通电,宣布起义,电文是:
北京毛主席、朱总司令并转各野战军司令暨全国人民公鉴:
蒋贼介石盗窃国柄20载于兹,罪恶昭彰,国人共见。自抗战胜利而还,措施益形乖谬,如破坏政协决议各案,发动空前国内战争,紊乱金融财政,促国民经济破产,嗾使贪污金王横行,贻笑邻邦,降低国际地位,种种罪行,变本加厉,徒见国计民生枯萎,国家元气渐绝。而蒋贼估恶不俊,唯利是图。在士无斗志、人尽离心的今天,尚欲以一隅抗天下,把川康两省八年抗战所残留生命财产,作孤注之一掷。我两省民众,岂能忍与终古。文辉、锡侯、文华等于过去数年间,虽未能及时团结军民,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然亡羊补牢,古有明训,昨非今是,贤者所谅。兹为适应人民要求,决自即日起率领所属宣布与蒋、李、阎、白反动集团断绝关系,竭诚服从中央人民政府毛主席、朱总司令,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刘司令员、邓政治委员之领导。所望川、康全体军政人员,一律尽忠职守,保护社会秩序与公共财产,听候人民解放军与人民政府之接收,并努力配合人民解放军消灭国民党反动派之残余,以期川、康全境早日解放。坦白陈词,敬请维垂。
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叩
刘、邓、潘很快收到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朱总司令的复电:
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诸将军勋鉴:
接读12月9日通电。欣悉将军等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