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曼陀罗的舞蹈-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加入,我要去找明卓。我拉她的手,手是冰凉的。我拉过两个动情的女孩的冰凉手,于是便揣测,若爱情来临,手会是冰凉的喽。
她开始变得有目共睹的美丽。身材瘦下来,修长的腿,还有明媚的眼眸。她给我背诵她写给明卓的诗,然后给我看明卓作品的照片。
在我的生活里,我并没有碰到我的王子。但我有足够辽阔的想象空间。生活里匮乏的,想象来弥补。她跟我走在树林里,紧张地问我,那么,他,吻你了么?我多么想有这样的经历,可以让自己尽早地成熟啊——我虚张声势地点头,她抓紧了我的手。她的手上全是汗水。
为了可以和同伴对话,我伪造了自己的爱情。
她和她的爱,持续了一年的异地通信,就消散了。没有什么理由,就是觉得明卓并非她的那个人。很多年过去,明卓还是会有意无意地打听她,而她,却再未提起。
在那个时候的友谊和爱当中,落落占据主动。扔东西的人是她。她没有回过头。
后来,我见到了刘浩。
落落的弟弟和刘浩的父亲是喜爱太极拳的拳友。落落和刘浩作为亲友团,去公园里观摩拳友表演。就这样认识了。点头之交后,随着拳友们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萍水男女重新陌生。
一年后,刘浩研究生落榜。父亲去世。大雪天里,他竟然凭着姐弟俩原来聊天时候流露的信息找到了落落家。门打开的时候,那个心头受伤的男孩子满身都是雪。落落深深地被感动。
因为感动了,就爱了。
她通过父母的关系帮刘浩找了工作,每天都要跑很远的路去看他。
我见到他们的时候,刘浩脖子上的灰色围巾,手上那墨绿色的手套,都让我心生亲切。在刘浩面前,落落变得絮叨,温情脉脉。这与她原本不愿表露情怀的性格相违背,似乎是爱,令她勇敢。刘浩在落落的照顾下只是沉默地微笑,几乎听不见他说话。
一年之后,刘浩的录取通知书姗姗来迟。
因为邮局的失误,那录取书竟在路上颠簸了一年。刘浩即将启程,而落落却又有了新欢。新欢是火车站的售票员。她帮他买远行的票,却遇到了售票员。
这一段奇遇在我们的对话当中被隐藏了,成为一个秘密空白。落落独自保有对这段短暂感情的解释权。
沉默的刘浩被激怒了。他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斩断了和落落的所有联系。
刘浩来到我工作的城市读书。我接到了落落的信。她央求我,帮助刘浩安顿。她只是跟我说,你不要告诉刘浩,我给你写过这封信。骄傲的落落因为爱而低声下气,第一次显露出她的隐忍。
我见到了刘浩,他的意气风发,和落落隔三岔五的询问,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刘浩变得健谈。谈天说地,就是不谈落落。
我们都开始往前奔生活。遭遇新人。
而热爱流浪的落落,独自留在了原地。
落落为什么会喜欢那个售票员?我不得而知。在我们的一次久别重逢时,她试图跟我说起,但刚一启口,她便哽咽了嗓子,眼睛看到窗外。窗外车水马龙,她的泪雾层层叠叠。我握住她的手,不让她给我讲下去。无论是什么原因,落落,我都理解。
我们都不是完人。
内心的敏感让瞬间的动心如洪水决堤般地发生。不必找寻粉饰和解释,更不要大声地愧悔。发生了,就承担它吧。这个伤口,只要你认识到,把它尽量地改掉,就好啦。不要跟我说你不对。我不愿意看到你没有悄悄拭泪暗暗舔伤的退路。

婚姻如同穿墙而过(3)

友谊即便温暖,也不能没有独处的角落。在那个角落里,不应该有任何人打扰你。伤愈落疤,你会好起来的。而我,会耐心地等待你的复原。
当我和刘浩的研究生女友见面时,我也同时收到了落落结婚的消息。
她突然就把自己嫁了。在朋友们都不知情的时候嫁给了神秘的人。她爱时惊天动地,但嫁时却不见波澜。
我回到家乡去看她。那个沉稳高大而羞涩的男孩子拉着她的手。舒凡。虽然年纪都不小了,但他们在一起却还像是两个早恋的小孩。两个人都不会做饭。屋子里的东西都是落落喜欢的。干干净净的。没有一个家庭的烟火味。
我们睡觉的时候都是手拉手的。
她淡淡地说。
离开刘浩以后,落落曾经去了新加坡。曾经声称喜欢流浪的女孩突然被爱放逐后惊慌失措。舒凡是邻居家的孩子。因为太近了,她从来也没想过会和他好。他给她打电话。一个月竟然打掉了一万块钱。于是,她就回来了。
落落嫁给他了。他们是那么地和美。
超越了俗世的标准后,落落有了小家。她还有了孩子。她更多的时候跟我谈起她的孩子。那孩子非常非常地可爱。
她跟我讲生孩子的事情。全然没有了青涩和娇羞。我骇异地听着,依旧落伍地听着。我还记得,当年我在编造那个惊心动魄的吻时,她满手心的汗。而如今,美艳的少妇,初为人母的平静,安享稳定生活的淡然,成了我聆听的榜样。
有很多的人,都是这样进入婚姻了。
要死要活地爱,说着自己并无把握的誓言,每一次双双对对相携出现,都让人自泪眼中仿佛见证了永恒。我们在那沉醉的、微醺的情感里,误以为一生就在这几日。
然而,托付终身的时候,女主角和男主角却临时易人。
我想起了崂山里的那个道士。终日想着获得穿墙而过的法术而不可得。但在一次非常偶然的机缘之后,他竟然无心而穿越障碍。这真真仿佛我们的爱,想象占据了整个青春,却过尽千帆皆不是。而最后一俯身,一回头,那个人出现了,婚姻突然发生。
那些障碍呢?秘密呢?无数个倾诉和倾听的夜晚呢?还有眼泪,羞怯和患得患失呢?
竟然不翼而飞,仿佛从来不曾发生过,存在过。
而婚姻,在于许多精灵一般的女子心中,抑或是暂时停歇的港湾。或许,你找到了合适的人;或许,你误以为他合适;或许,婚姻和爱,经由实践,你才发现,你要的并不是这些。
有的人就此安顿了,有的人还要反复,而有的人,经见了爱恨,放下这一切,也会是一种可能。
穿墙而过,是我们对这种可能的一份期待。
而我只是想问,落落,你还写诗吗?
你曾经那么明丽的诗心,舒凡是否听得见?
你的流浪的梦想,是否还会有一天扬帆起航?

冰雪蜜糖(1)

1
你所迷恋的也许只是那甜蜜的折磨。
当你背弃他的时候,出轨带来的负罪感几乎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你爱他的。他离开母亲以后就投奔了你。这是怎样的恩。
当他在飞驰的夜车上狂烈地吻你时,你知道,你属于他了。他对你的腐蚀和侵略,正是你想要的。
这个男人!这个挨千刀杀的!
你恨恨地想。
但是当你们像两个孩子依偎着入睡时,你看见他竟枕着你的肩,他在白昼里不愿意袒露的追随,此刻就这样慷慨地交付于你了。
他睡着的样子憨态十足,背转着,用一只胳膊搂着自己。你只要一伸手,他就懵懂地来寻你了。你看见他这个样子,突然就心软了,你们的爱,咬合得那么针锋相对,却在卸了盔甲的夜里,这么和暖。你于是就伸手了,给了他你的怀抱。
你爱,你也怜惜。这些,因为骄傲,你从不说出口。
冰凉的月华拂过你们年轻的身体,你的心充盈着巨大的幸福和忧伤,隐隐地,还有对他母亲的些微嫉妒。
2
他是完美的。
再遇到英俊的,你会说和他一样英俊的某人;而遇到幽默的,你会说和他一样幽默的某人。所有美好的词汇,仿佛都是为了赞美他而被创造发明。
溜号就是在满足的那一瞬间发生了。
这种经验,我们在盛宴上遭遇过。还在碰杯颔首的时候,你的眼梢已经掠过了一个人。
那个人。
那个人有很多名字。年纪大的可以被称为沉着,年纪小的可以被唤作蓬勃,或者善解人意,或者恨不相逢未嫁时。都可以。
有的人不配跟他比,有的人被你美化,成为他的情敌。那个人仿佛是潜伏在宴席下的刀斧手,却穿了体面的礼服,从你们之间走过。在他对你的注目里,你看到蜜糖一样的蛊惑,却忽略了隐藏得很深的冰雪。
你的忽略不是因为你迟钝,而是你不愿意深想追究。
你犹豫过,但说忠贞太沉重,生有何欢?
你的心底里竟是悲凉的疑问。
那么自由最真实罢。你把硬币抛向空中的时候,也把自己的命运扔了出去。
硬币遂了欲望,它的正反两面都是欲望,因为你并不想听从一次抛掷的偶然,你这样做,只是为了遮掉自己的耳目。
于是,流沙河浊浪滔天。
在欢笑和眼泪的跌宕起伏里,你抓着感觉的稻草,拼命想尝到生命的甜美,但是,除了更大的虚无和忧伤,你没有获得更多。
你开始做梦。你脆弱的小心脏是你梦境里唯一的背景声。
那是荒原,你总是一个人在走。
远山低矮,天空里飘浮着粉红色的云朵。
有时候,天会下很绵密的雨,你却没有伞,荒原上找不到一叶树荫,你独自裸露在天地之间,没着没落。
这个梦很长,长到不能醒转。这个梦经常出现,自打你背离后,就重复不歇。有时候,你进入睡眠,马上就回到那个老地方,你惊恐地张大了嘴巴,想喊出声,但除了听见你可怜的心跳,你发不出任何哭号。
3
闪电来的时候,你紧蹙了眉心。
他摇醒你,把你从无边的空旷里打捞出来。
你醒过来,却不睁开眼。你在他给予你的摇篮里憩息,羞愧得无地自容。
他拍着你的背,小声说,宝贝,我在,不要害怕。
你跟他无端地发怒,找出他偏袒母亲冷落你的种种不公。你假想了更多的委屈,指责他的粗心。
他只是默默无语,有时候会轻轻叹口气。他的神情满怀抱歉,仿佛真的是他不对。
而你却愈发地恼怒起来,你知道,你的怒火是为了自己的三心二意,你委屈的是你没有对策,也没有一起商量对策的人。你指责的只是你自己。

冰雪蜜糖(2)

你真是个笨孩子啊。
从来只知道跟着感觉走。
跟对了的时候欢欣鼓舞,跟错了便茫然无措。
歧路现前,却一脸无辜地看着乱麻般的心喃喃道:我怎么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4
不用通过什么小道消息,更无须等到东窗事发,他是最早察觉你异样的人。
他不说,只是他宽厚。他不表现惊诧,是他还想等你归来。而他的歉意,是发自内心,因为他猜想,一定是他不够好,让你动摇。
知他也莫如你。他竟这么聪明!如果你悄声归来,岂不成全了他的好人名声?你竟有些不甘。
在爱里,你天生反骨。
你在乎平等,无如说你更在乎强势。假想敌从来都没有住在城郭之外,他就驻扎在你心里,和你如影随形。
爱是什么?
很多人赋予它这样那样的定义,但到了你这里,它化作了两个字——不服。
5
你的故事有很多个版本。它们都可能上演。
第一个,你抛弃了他。你找到了旁的理由。你也没有跟了那个人。但你遇到了旁的人。在你刚刚觉得对的时候,他死了。他抛弃了生命。看到他冰冷后的身体,你辨认不出他所有的顺从,你被人传说曾经对他拳脚相加,你后悔了,你哭到眼泪都干涸,但哭过以后你指着那“永垂不朽”的标语冷笑,你觉得他用死亡来赢得了这场战争。而你仅仅因为抛弃,却被惩罚了一生;
第二个,他复制了你的故事,找了一个那个人。你让他曾经尝过的所有的痛,他原封不动地还给你了。他也是个傻孩子。他以为这样你们就扯平了。但他不知道,你们经过的正是雷区。你们没能给对方警戒,先牺牲了自己。你被深深地伤害了。你隐藏了自己的诟病,只撕扯他的痛楚,你们变成了真正的欢喜冤家,欢喜在盛宴上,而漫长的时间只是冤家路窄为讨债。
第三个,他比以前表现得还要爱你,然后你怀了他的孩子。他知道你不会要那个孩子,所以你必须要去经历那场剧痛。那场剧痛给你的生命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痕。然后你们和平分手了。你并不知道他对你做了什么。
…… ……
也许还有一些可能的版本罢。
但我知道,几乎没有喜剧的结尾。
都是普通人,心里的爱恨都深,谁就能真的既往不咎呢?
也许有,但愿你能碰上。
如果碰上,我深知,那里面有太多的侥幸。
想起了那五个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
五戒是佛教里规劝普罗大众最好能在生活中修持的。它不一定能让我们觉悟得道,却一定能帮助我们培养和延续福报和德行。溜号了,对自己的爱不忠实,是为邪淫;得了本不属于你的爱,令他人原本完满的家庭岌岌可危,是为偷盗。这些做不好,想得到祝福,想心安理得,想没有伤害,几乎是不可能的。
戒行是和我们的习惯相反的,它总是令我们扫兴。但它却是孙行者的金箍棒给唐僧画下的圆圈。若能抵御外界诱惑,不出方圆,那么天下太平;如果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么,想要获得不自责、不追悔、不分裂的人生,就成了奢求。
这就是简单的法则。偏巧我们生就了多情的心。
过悱恻的日子,还是消受平常的幸福,都在这一念的定夺。
要强的你,何时能在欲望面前,做个真正的强者呢?

桃花不可算(1)

和朋友去南方。在江南的寺庙里,我们看见有三十多岁的女子在高举着几支菱角状的东西念念有词。我悄悄地看她,她在急切的祝祷中流下眼泪。或许是遇到了什么难事吧。我猜想着。
我们面对的是观音。菩萨是沉默的。她并不开口。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女子把那类似菱角的东西猛地投掷到地上,然后张皇地去看。
一旁敲磬的和尚并没有不耐烦,他也只是沉默地旁观着。
朋友好奇心大起,她在做什么?
也许是在占卜吧。
能占卜吗?我要算算今年的桃花!朋友信誓旦旦。
还是走吧。我拉着有点不甘心的朋友离开。
桃花能算吗?
与你的知己邂逅可以事先安排吗?
爱一个人可以钻营设计吗?
皆不能啊。
那为什么要信他们的?要信那些和你完全不相干的人信口开河?要信那些所谓的谕示和预兆?
可是你们佛教不就在帮大家算命吗?朋友更加奇怪。
我不禁失笑。自我学佛以后,很多人开口,说的多是你们佛教,仿佛佛教只成了信徒的所持,而非所有爱好智慧解脱的人们的抵岸皮筏。而佛教帮人算命,这样的成见偏见又是从何说起?!
佛门博大,我为芥子。佛教,是觉悟了的人的教言。我,只是万千向往觉悟的人群里的一粒尘埃。若以我有限的知见来作答的话,我知道,佛教不帮人算命。更不算桃花。
佛教自诞生以来,从来都是截断迷信的洪流,从来都是要混日子的人从此狠心醒觉,他没有虚言,不说大话,万事不攀外缘,有错只看自己。如果说这世上有人拿算命和佛教联系,可以说是有两方面的缘由。
一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和中国人的民风民情,甚至本土宗教,有相融合,相适应的一个过程。古时的国人,民间盛行打卦看相,道教里亦有画符捉鬼之说。瞎子算命,更是市井景象。佛法东渡,因为要普及,所以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沾染一些表象,成为寺庙里接引普通民众的一个手段,但这大多是古时风景,于今极为少见。有那往大寺院练功采气,妖言惑众的,我曾亲见寺院里的大和尚将之呵斥驱赶;其二,有那不如法的野庙子假和尚,以算命来敛财。这样的例子,就如同那佛教胜地邻村的村民买了僧衣,到都市里冒充僧人尼姑来化缘一样。不懂得佛教的人,因为无从辨认,有好心的就舍些银两,而其他人大多避之犹恐不及——那些每天到富庶小区里游走“上班”的僧尼们,被曝光以后,发现尼帽下满头青丝;而所谓的僧人连心经、大悲咒都不会背诵。
《楞严经》上曾说,值末法时代,魔将扮作沙门1,为非作歹,来使世人对佛法疑虑,由此达到败坏佛法的目的。
如果想不迷信,不人云亦云,就要真正了解一点什么是真实佛法。对那些往佛教身上泼脏水的,借佛生财的,靠佛吃饭的,请擦亮眼睛,仔细甄别。否则,上当受骗后怨怪:你们佛教怎么乌七八糟的!这就是错怪了啊。
乌七八糟的,是这个娑婆世间,是形形色色不老实,以欺骗为习惯的人心。
有信仰不是坏事。但如果是迷信,偏听偏信,就是令信仰蒙灰了。佛教里讲信仰,是要讲智信,正信。要了解佛教的四法印、八正道、十二缘起、三十七道品,乃至其他的根本观念。
而求神拜佛,算命打卦,那是世俗对佛教的认识——依赖于他人的相告,对个人命运深信不疑的人,却是最大的愚痴,最大的迷信。
爱情,也是这样,伤痕累累后不验伤,不反思频繁翻船的根源,却要占卜,听信他人指点自己爱情的江山,那就是迷信啊。
我记得一位叫做袁了凡的明朝人,他写过一本泽被后代的家书——《了凡四训》。这本来是他写给儿子的家训,却因为有着更为广泛的意义,而被多位高僧,如印光大师、净空法师所推崇。袁了凡年少时,与母亲相依为命,因为家里贫寒,母亲命他学医济世,不要求取功名。后来袁了凡碰到了一位老人,老人依照易经的方法,算出袁了凡如果走仕途一定可行。并且把算命的方法教给了他。由此袁了凡改变了想法,一心考学,后来的命运果然如指掐算,甚至精确到了每一年每一月,他身上将发生的事情,也了如指掌。也因此法,他预知了自己将命中无子,将短寿等等未来的生活。

桃花不可算(2)

当一生的长卷全部如预想般地上演时,不知那当事人换作了你,你会不会觉得厌倦?
周易,占卜和以及所有这些计算命运的方法,都是有它严密和有道理的一面。迷的不是这些方法,迷的是不会用这些方法的人。很多人,因为丧失了对自己命运的把握,而完全听信于先天的安排,从此无所作为,随波逐流。
如果只是完成已经安排好的角色,这样的生活,还有何建树的空间?又有何乐可言?
袁了凡就是如此。他完全丧失了生活下去的兴趣。他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一切皆有冥冥安排。既然在年少时就知道要做官,在做官时就知道要膝下无子,在无子的生涯里就知道人到中年时夭折,那么,每天的作为,不就是形同行尸走肉吗。在他绝望时,他遇到了云谷禅师,禅师发现了他的问题,不禁哈哈大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