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垒生中短篇作品集-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希原先是特兰斯瓦尼亚地方生人,那地方的人眼睛都生得很细长,有些象中国人的样子。此时铁希的眼眶里两个眼珠象两点绿莹莹的烛火,看到那样的目光,马加利只觉得自己好象被浸入一个冰窟中,冷得连发抖的力气都没有了。他喃喃道:“你真是铁希?”

    铁希没有回答,走到卡西诺的尸体前。他的衣服依稀还是当初那件修士袍,只是已经破旧之极。他伸手扼住卡西诺的脖子,象提着个玩偶一般拎了起来,左手的尾指在卡西诺脖子上划了一下。他的指甲已长得象一柄短刀,一下划破了卡西诺的皮肤,他一下凑了上去,咬住了伤口。卡西诺修士死了没多久,血液仍没凝固,随着铁希的喉结上下滚动,不时有余血从他嘴角滴落。

    马加利修士再也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惨叫。鲤珠湖边很偏僻,最近的房子也有数百步之遥,在这样的雨夜里一定不会有人听到的。就算有人听到,也不会来的吧。

    他连滚带爬地到了楼梯边,正要向上爬去,已听得身后铁希的脚步不紧不慢地传来。

    上帝啊。他想着。上帝,救救我吧。

    冰一样的手指触到了他的背心。他绝望地举起十字架,大声念着:“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

    手指象是伸开了。他一阵诧异,回过头去看了看,却见铁希正用手遮在眼前,象是遮挡着炽烈的阳光一样。马加利刚停止了念颂主祷文,铁希突然闪电一般伸手,一把扼住他的咽喉。马加利只觉自己象是落在一把巨大的铁钳中,气都喘不上来,哪里还能念出半个字。他手上的十字架拼命摇晃着,但根本碰不到铁希的身体。

    上帝啊。上帝啊。

    他绝望地放弃了挣扎。铁希的脸越来越近,马加利修士只闻到一阵刺鼻的血腥气,眼前却是眼花缭乱,看出去红红一片。那是眼珠开始充血,马上也要死了吧。

    他的意志模糊成一片,人仿佛已经坠入了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在黑洞尽头,仿佛有无数手臂在招摇,一片泥泞。

    那就是死么?

    他的手臂也已软了下来,耳边突然间又响起了一个声音:“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二三一寺

    赫连午把伞提得高了点,另一只手摸了摸背后的鹿皮囊。

    还好,雨虽大,这皮囊仍然很是干燥。

    这皮囊是长圆形的,象是装了个竹筒,一头用皮绳扎得紧紧的。那是他的剑囊,作为哀牢山赫连神剑家的嫡系传人,这剑囊实在比他的性命还重要。这儿不比哀牢山,在家时出门便是莽莽苍苍的崇山峻岭,有时在山道上走一天都看不到一个人影,根本用不着担心。这儿来来往往的都是人,即使是这样的雨夜,路上还是时而有人和他擦肩而过。

    赫连神剑一族僻处天南,和中原少有来往,本是大夏皇族后裔,自隋唐一统,赫连氏举族南迁,再无逐鹿中原的雄心,却在剑道上精益求精。名声虽然也不是如何响亮,但见识过他们一门剑术的人都大为咋舌,无不佩服。

    赫连午是这一门第二代的子弟,这一次他奉了门主之命,向东海洗心岛的岛主送一些山货。东海洗心岛张氏一族的洗心剑原先在中原大为有名,是中原七大剑派之一,后来不知为何退出了七大剑派,连知道的人都越来越少。这一代的岛主张仲炎久居海上,也没有什么在剑道上与诸家争雄的野心,却不知为何生了个闲云野鹤的性子,生平最喜云游四方,一年总有大半年不在岛上。二十余年前张仲炎不知从哪里听说了云南大理景致绝佳,一骑一剑南游而来,结果因为避雨在山中迷了路,碰到了现今的赫连神剑宗主赫连于逢。那时赫连于逢年纪也还甚轻,与张仲炎二人抵足论剑,相见恨晚,虽然两人相隔万里,再见也难,但每年都要派门下弟子前去问安。洗心岛送来的是海产,赫连于逢投桃报李,回报的自然是些山珍了。这次让赫连午送去的是一些风干朱狸掌。朱狸长得象猫,以水果为生,身上的肉又酸又涩,但四只脚掌却肥厚鲜美异常,较诸东北梅花熊掌犹多三分清香,是哀牢山的名产,张仲炎那一次去云南尝了一次,赞不绝口。只是朱狸极是难得,一只脚掌也不大,难以大快朵颐。赫连于逢早有驯养朱狸之意,今年方始成功,便想起老友的这个愿望,恰好赫连午很想去中原游历一番,便命这个最心爱的弟子带上二十个朱狸掌前去。这朱狸掌虽是异味,不知之人只道那是猫爪,也看不出名堂来,不必担心旁人抢夺。倒是背在背上的剑囊看上去象是封银两,查是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认差了,倒是无妄之灾。

    虽然路上寂寂无人,赫连午心中却有些担心。他还是第一次到中原来,早听得中原人心思狡猾,多不可信,这一路遇店投宿,虽不曾遇到什么骗子手,但他担惊受怕得也够了,此时虽见不到一个人影,却是杯弓蛇影,风声鹤唳,似乎每棵树后都有个打闷棍的躲着。

    雨点不断打在伞面上,宽大的油纸伞越发沉重。赫连午急急走着,皮靴上也沾满了泥土。早上坐海船回大陆时,本来计划好晚上在泉州住店,可是没想到因为有海贼入侵,泉州的港口居然封了,只好在偏僻之处靠岸,偏生又遇上这场大雨,结果这个计划全都被打乱了,下船之处只是个小渔村,连马车都雇不到,以至于到现在还不曾赶到泉州城里。

    起了一阵风,雨从伞下被吹了进来,衣服下摆已被打湿了,极是难受。赫连午苦着脸看了看脚下,黑漆漆一片,路又是泥泞不堪,更是难走。

    看来要走到泉州城,只怕还要大半个时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哀牢山时和二叔赫连赤奋若下棋时,二叔一旦败了就皱着眉头说这句话,看来也真个如此。

    又走了一程,前面忽然跳出几点灯光。他心中一宽,知道定是到了泉州城外,赶紧加快步子向前走去。走了两步,却猛地一下站定。

    在一片嘈杂的雨声中,隐隐的传来一声尖叫。

    赫连午皱起了眉头,把伞交到左手,右手伸到耳边拉了拉耳垂。赫连氏的剑术对耳力要求极高,赫连午剑术不错,而这“天地听”之术练得更胜一筹,可是运足了耳力,却只是听得一片雨声。

    难道是听错了?

    前面不远处有个湖,灯光便在湖的对岸。看上去象是个寺庙,但这房子有个尖角,奇形怪状的,赫连午以前从来没见过这样子的寺庙。

    挕声音好象便是从那里传来的。赫连午盯着那幢庙宇,陷入了沉思。

    虽然临出发时师父曾交待过,尽量不要惹事,遇事忍让为先,但师父同样说过,习武之人,以行侠仗义为本。如果有歹人在干什么不公不法之事,而赫连神剑的弟子袖手旁观,不免有违侠义道的作风。

    他想了想,终于咬了咬牙,向前走去。

    那庙宇在湖对岸,孤零零的只有一座建筑,想必庙里的主持好静,才取了这么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原本也有条路,只是这场雨下得实在太大,满地的泥泞,不太好走。赫连午渐渐走近,却觉得越发安静,尽管雨声不绝于耳,但他有种感觉,仿佛自己走在一个无底的幽谷中,周围一片死寂。

    前面便是那庙宇。走得近了,更觉得这庙宇奇形怪状,一个尖顶尖得象要刺破云天,上面还顶着一个十字形的东西。赫连午在哀牢山也见过一些佛寺道观,但从来没见过这种寺庙。

    这到底是什么地方?

    他走到门前,一道闪电突然划破夜空,映出了那庙宇的轮廓,正好可以看到匾额上写着“三一寺”三个字。这三个字是刻在那块石匾上的,字体粗大,原本可以上过色,但年代已久,字迹间的彩色都已剥落,若不是这道闪电光,在这样的雨夜里定看不出来。

    三一寺?赫连午有些诧异。这样的名字很古怪,几乎不象个寺院,但名字清清楚楚。他记得以前和二叔闲聊时,二叔也说过释家有不少派别,什么显宗密宗,什么南北顿渐,沩仰法眼各支派之类,大概这三一寺也是个异样的派别吧。他伸手敲了敲门,道:“有人么?”

    手指刚敲上门,天边正好一个焦雷,“轰”的一声,震耳欲聋,连门也被震得一晃,里面想必有人也听不到赫连午的叩门声了。赫连午一阵气沮,正打算等这声雷过去后再叩门,忽然,他浑身一凛。

    夜雨如注,空气冰冷如刀。在清冽的夜风中,他突然嗅到了一股血腥气,中人欲呕,而手指也有潮湿得异样。他屈起手指,凑到眼前。

    手指黑了一片,有种粘稠之感。

    那不是雨水,是血!

    赫连午只觉象被有盆冰水兜头浇下,心底也升起了一阵寒意。

    这个三一寺里,一定发生了命案了!

    他的左手猛地从背后抽出剑囊,食指一扣,插进了绑住剑囊的绳圈。这剑囊从他三岁练剑时就带在身边的,从两手都握不到过来,到现在一手握住有余,几乎已是他身体的一部份。剑囊握在手中,他的胆气也壮了不少,只觉便有千军万马,也不在话下了。

    今天要叫这歹人尝尝赫连神剑的厉害!他想着,激动得身体都有些发抖,仿佛看到回去后师傅夸奖自己的情形了。

    左手握住剑囊,赫连午的右手成掌,贴在了门上。

    ※※※

    马加利修士的眼前已模糊一片,什么都看不清。铁希的力量大得异乎寻常,当初他们一共前来的七个修士中,铁希年纪最轻,身形也最是矮小,又体弱多病,只是对神的信仰才支持着他熬过了海上的澎湃风涛,可现在这铁希的手却象铁铸的一般,他嘴里还在喃喃地念着主祷文,但轻得已如耳语。

    “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当这个声音从他身后响起,马加利修士忽然觉得身体里象涌入了一股力量。铁希的手还掐住了他的脖子,可是他的声音却一下大了起来,大得已可辩认。他正想接着念下去,铁希突然咧开嘴笑了笑,道:“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不可能!马加利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铁希念的,正是他要念的主祷文,只是语调有种说不出的怪异。难道这个撒旦一样的铁希仍然是主的信徒么?他自觉信仰已坚如磐石,但铁希的这一段话一下子让他心中动摇起来,正要念下去的话也一下噎在了喉咙里吐不出来,只觉气息一滞,铁希的拇指和食指一下合拢,捏断了他的喉管。

    铁希的手慢慢缩回来,他的指间还拉着马加利的皮肤。这只手无锋无刃,却恍若快刀,将马加利喉头的皮肉都扯下了一块,血登时喷涌而出,夹着肺部挤出的最后一口气,泛出无数泡沫。铁希的头凑近了马加利的喉咙,象沉浸在有股清泉中一样,深深地吸了一口。

    当他的头离开马加利的喉咙时,唇边已沾满了血痕。只是铁希嘴角似乎还在微笑,看着马加利渐渐冷却的尸体,喃喃地道:“……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马加利的眼中已蒙上了一片死灰。那是死人才有的灰色,可是他的脸上却带着一种怪异的狂喜,仿佛在最后一刻看到了天国——只是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是不是真的见到了天国。

    铁希抹了一把嘴唇,淡淡笑道:“原来卡西诺要见的是你啊,真没有想到。”

    楼上仍是黑蒙蒙一片,隐约可以看到有个人影,方才就是这个人接着马加利的主祷文念了一句。此时这人一声不吭,也象石像一般动也不动,几乎让人怀疑那是不是个真人。

    铁希将沾着血的手伸在面前,欣赏一副画一般看着,轻声道:“你能指挥卡西诺,想必也不简单。来吧,跟随我吧,我会让你知道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神。”

    这人仍然一动不动。铁希默默地站了一会,忽道:“你仍然想追随你那个虚伪的神么?看来并不打算听我的建议。好吧。”

    他的两手忽然平着向两边一伸,整个人成了一个十字形,嘴里发出了一阵“丝丝”声,身体向前一俯,几乎贴在了地面上,影子一般向楼上游来。一瞬间,他浑身都如同没有了骨头,化成了一个黑影。

    虽然是贴在地上,但他的动作极快,沿着楼梯冲上时也根本没有半点迟疑,只要一眨眼的功夫便可以冲到那人跟前。但在他刚冲到楼梯的中间时,突然从楼梯的缝隙间发出了一声响,一支雪亮的钢矛从中刺出,正穿过了铁希的身体。

    “哗”的一声,一个人冲了出来。

    楼梯是很厚的木板做成的,但这人整个身体就象一具铁锤,以无坚不摧之势冲出来,铁希被这钢矛穿住了,登时被顶得飞上半空,如一尾鱼般挂在矛尖。

    这人身材不高,浑身结实得几乎成了方形,从楼梯下冲出时,将楼梯也冲了个大洞。他一跃而出,面露喜色,叫道:“小姐,我抓住他了!”

    他话音未落,楼上那人惊叫道:“快退下!”声音极是惊惶。这人还有点莫名其妙,这时忽然一道闪电划过,映出了屋中的景像,他马上发现自己矛尖上插的东西轻得几乎没一点重量,哪里有个人体的样子。

    那只是一件破破烂烂的修士袍。

    他大惊失色,正想从楼梯的破洞中跳下去,却只觉心口一疼。他低头看了看,只见自己的胸前一下多出了一个黑色的大包,而这个黑影还在不断地挤出来。

    “啊!”

    这是他最后的声音了。这黑影极快地冲破了他的胸膛,他如遭重击,身体猛地飞了出去,那支钢矛也如强弓射出的利矢,一下刺在了天花板上,人却向另一边飞去,“砰”一声撞在了门上。

    他的胸前出现了一个大洞。就象在极近的地方被一个石炮击中,整个胸膛被打穿了,当他沿着门滑到地面上,整个人几乎就只剩下了四肢。

    从这人胸口钻出来的正是铁希。他浑身都沾满了血,雪白的皮肤有一种怪异的光泽。他慢慢地拣起衣服,穿在身上,抬头看着楼上的那人,微微笑了笑。

    这时,大门忽然“砰”地一声,轰然洞开,一个人出现在门口,大声喝道:“胆大贼人,还不束手就擒!”

    三布局

    “你是无心真人?”

    “正是小道。”

    五明看了看手中的信,又不无怀疑地看了看眼前这个小道士。虽然白纸黑字,确是龙莲寺宗真大师的手笔,信中对那个“无心真人”也大为推许,但这个小道士眼珠子骨碌碌乱转,一进来便向着胜军寺中那尊有名的纯金不动明王乱晃。这尊不动明王是当年笃信佛教的安平王不花鲁儿所供奉,也是胜军寺的镇寺之宝,足足有四十七斤零三两。自供奉在胜军以来,打这尊金佛主意的前后已经有十几人了,个个都是江湖上恶名昭彰的贼人,五明自接任主持以来就打发过三起。那三次来踩点的贼人虽然是以还愿为名,但一进门来眼光便与这小道士一般无二。

    难道宗真大师走了眼?或者真正的无心真人已被贼人害了,这小道士是冒名顶替的?五明心中有些忐忑,可又不敢相信。宗真大师名列密宗三大士之一,他推许之人绝非等闲之辈,如果这小道士真的是冒名顶替的,那他能杀了真的无心真人,只怕本领已经高得难以想象了。

    他拿着信,心中只是拿不定主意。

    宗真大师信中说是委托无心真人押送赈灾的一万两白银。这两年天灾人祸不断,与黄河决口相应,福建一带也闹了起蛟,连着两次海啸,使得泉州一带也多了数十万灾民。宗真大师在忙着赈济河套灾民的同时,听得这个消息,便让这无心真人分了一万两白银,委托胜军寺设粥厂赈灾。一万两白银,足足有六百多斤的份量,这个小道士倒也安然到达了,单凭这贼忒兮兮的眼光便怀疑人家,未免太过。

    “五明大师,银鞘已卸在寺中了,请大师查点。”

    无心见五明沉吟不语,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忙加了一句。五明才回过神来,道:“好,真人急公好义,慈悲为怀,我佛道虽是两宗,本源却一,还请真人去客房歇息,待我修书,请真人带给宗真大师,多谢宗真大师慈心。”

    无心打了个稽首,道:“那多谢了。”

    五明唤过一个沙弥来,领着无心到客房安歇。这沙弥法名丰干,倒和唐时的一个诗僧同名,年纪与无心也相去无几,长得眉清目秀。

    等无心出去了,五明一下跌坐在椅中,呆呆地想着。半晌,丰干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师父,那位无心真人已安排歇下了。”

    五明点了点头,道:“好吧。他没什么异样吧?”

    丰干眼里闪过一丝异光,走上前来,有点迟疑地轻声道:“师父,他可是宗真大师荐来的,您真要向高大人禀报么?”

    五明叹道:“佛门虽说清净,终究犹在红尘之中。丰干,王法与佛法,你说到底该依哪个?”

    丰干恍然大悟,道:“师父,您的意思是……”

    “没什么意思,胜军寺是佛门清净之地,我什么都不知道。”

    丰干点了点头,道:“是,师父,您什么都不知道。”

    这话虽是如同打机锋,但丰干已知道师父的意思了。前些天那个湖广行省的高天赐判官突然造访胜军寺,说可能有个叫无心的道士会前来,要他们到时通知,丰干便知道胜军寺的清净到头了。那高判官奉的是湖广行中书省左平章田元瀚手谕,此地达鲁花赤亲笔画押准许便宜行事,胜军寺再神通广大,也抵不住如炉官法。

    只是这个无心到底是什么人?丰干走出方丈,掩上门时,突然又想起了方才送无心进客房时的情景。那时无心吞吞吐吐了半天,自己正在猜他要问点什么,哪知无心出口惊人,问的居然是那不动明王金像的重量。

    这无心定不是个好人吧。他摇了摇头,光光的头皮映着从门外投进来的一线阳光,明亮如镜。可是他心底虽这么想着,可不知为什么,偏又觉得这无心同样不会是个坏人。他走到马房里,将那匹小驴子牵出来,出了山门,慢慢下山而去。

    高天赐判官下榻泉州城的客房中,胜军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